登陆注册
10279100000004

第4章 排中律:错就是错

排中律首先可以看作是一种事物的内在规律,即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要么具有某属性要么不具有某属性,没有其他可能。同理,排中律作为一种逻辑思维的规律,即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换言之,任何人不能在相同条件下同时既赞同一个命题又否定这个命题。

《墨经》中有这样的提法:“不可两不可”。“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不可两不可也”,这就是排中律的体现,因此,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有时也被称为“两不可”。

甲:“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吗?”

乙:“说世界上有鬼,这是迷信,我不同意;但要就此断定世界上没有鬼,这我也不同意,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上文中乙说的话就是典型的“两不可”,世上有鬼还是无鬼是两者必居其一的,但乙对“世上有鬼”和“世上无鬼”这两个互为否命题的命题同时都加以否定,这就违反了排中律。

对两个互为否命题的命题同时都否定,违反排中律;但对两个观点相反的命题同时否定,却不一定违反排中律。

甲:“你认为人是自私的吗?”

乙:“我不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但我也不认为所有的人都不是自私的。”

上文中乙说的话就不违反排中律,因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和“所有的人都不是自私的”虽然观点相反,但这两者并不互为否命题。“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的否命题是“有些人不是自私的”;“所有的人都不是自私的”的否命题是“有些人是自私的”。

另外,排中律在古印度的逻辑系统中并不适用。因为古印度的逻辑系统中除了承认“是A”、“不是A”这两个状态外,还承认“既是A又不是A”和“既不是A又非不是A”这两种状态。

这不是说排中律错了,而是因为古印度逻辑里的“既是又不是”和“既不是又非不是”指的是事物在不同发展过程中或者不同前提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特性,而排中律并不排除具体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中间环节或者有多种状态和各种可能性。排中律只是要求事物在确定的阶段和确定的前提下,具有确定的属性,即使这种属性可能暂时并不能被人所认识。同时,排中律也不排除人们因为对事物的不确定而对某命题采取“二不择一”的态度。

甲:“你觉得人类是进步的吗?”

乙:“我觉得人类既是进步的又不是进步的。如果从进化的角度说,人类目前处于进化的顶端,是进步的;但人类并不完美,还有很多人性的缺点,所以人类又不是进步的。”

这里乙说的第一句话表面上违反了排中律,但他接下去的话表明,“既进步又不进步”是他在不同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因此并没有违反排中律。乙只是对“进步”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从而得出“既是又不是”的看似违反逻辑的结论。

类似这种通过对标准进行不同的定义从而得出的看似矛盾的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比如“酒既是好东西又不是好东西”、“他既爱她又不爱她”,等等。

违反了排中律或者错误使用排中律也会导致一些奇怪的悖论,比如古希腊的芝诺所提出的著名的“飞矢不动”悖论:

一次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去的箭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答道:“那还用说,当然是运动的。”

芝诺道:“的确如此,这是很显然的,这支箭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是运动的。但现在我们换个考虑方式,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学生答道:“有的,老师,任何一个瞬间它都在一个确定的位置。”

芝诺问道:“在这个瞬间里,这支箭所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学生答道:“是的,这支箭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它自身体积一样形状大小的空间。”

芝诺继续问道:“那么在这个瞬间里,这支箭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答道:“是静止的。”

芝诺道:“在这个瞬间是静止的,那么在其他瞬间呢?”

学生答道:“也是静止的。”

芝诺道:“既然每一个瞬间这支箭都是静止的,所以射出去的箭都是静止的。”

把芝诺的话精简一下就是:射出去的箭在任何一个时刻里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在这个位置上它是静止的,而这支箭在所有的时刻里都是静止的,所以箭是不动的。这个结论初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显然严重违背了我们观察到的现实。那么究竟错在了哪里呢?

答案是:他错误地使用了排中律。他认为箭在每一个时刻都不是“运动”的,根据排中律,箭在每个时刻就都是“静止”的。但实际上,“运动”和“静止”本来就是和时间有关的概念,脱离了时间流动单看某个时刻,这两个概念就没有意义了,或者至少和原本的意义不一样了。因此,箭在任何时刻都“静止”并不妨碍它在一段连续的时间里是运动的。

排中律的运用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在论证过程中经常用的“反证法”、“枚举法”等。特别是那些“逻辑思维测验题”,都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了排中律。

一位公主招亲,她为了考验求婚者的智慧,准备了金、银、铅三只匣子,并把带有自己肖像的首饰放在其中的一个匣子里。然后她让工匠在三个匣子上各刻了一句话。金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子中”;银匣子上刻的是:“肖像在金匣子中”;铅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子中”,公主把这三个匣子给求婚者看,并且声明,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只有正确推理出肖像在哪只匣子里的求婚者才算是通过了测试。

如果你是求婚者,你会选择哪一只匣子?

金匣子上刻着“肖像不在此匣子中”,银匣子上刻着“肖像在金匣子中”,这两句话互相是否命题,根据排中律,两句话必定有一句是真的。既然公主说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铅匣子上的肯定是假的。而铅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子中”,因此肖像就在铅匣子中。

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就是“排中律”的典型运用。下面还有一些相似的趣题,你能利用排中律一一解答吗?

一户人家失窃了,警方询问了甲、乙、丙、丁四个嫌疑人,得到如下的回答。

甲说:“是丙偷的。”

乙说:“我没偷。”

丙说:“我也没偷。”

丁说:“如果乙没有偷,那么就是我偷的。”

现已查明,罪犯就是其中的某一个人,四个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到底谁是罪犯呢?

再看另一个趣题:

一个院子里住着四户人家,每家各有两个男孩。

这四对亲兄弟中,哥哥分别是甲、乙、丙、丁,弟弟分别是A、B、C、D。一次有位路人问:“你们究竟谁和谁是亲兄弟呀?”

甲说:“乙的弟弟不是A。”

乙说:“丙的弟弟是D。”

丙说:“丁的弟弟不是C。”

丁说:“甲乙丙三个人中,只有D的哥哥说了实话。”

如果丁的话是可信的,你能帮路人弄明白谁是谁的哥哥吗?

在第一个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甲和丙的话互相矛盾。根据排中律,两句话中一定有一句是假话。又因为已知条件说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那么乙和丁的话就都是真话。乙没有偷,所以是丁偷的。

在第二个题目中,假设甲说了实话,那么甲是D的哥哥。其他人说的都是假话,所以丁的弟弟就是C,丙的弟弟不是D,也不是C,只能是A或B;而甲说,乙的弟弟不是A,根据排中律只能是B,这样丙的弟弟就是A了。

所以得出:甲—D,乙—B,丙—A,丁—C是亲兄弟。

同类推荐
  • 孟子说处世

    孟子说处世

    孟子,被后人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是《孔子说为人》的姊妹篇,作者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潜心修炼,联系现实,采撷了一些对人生具有指导意义和警惕句进行哲理性阐述,富含诸多的自我修炼的法门和为人处世的智慧。本书作者在阐述先哲慧语时,谨慎而又随性所致文中哲理性语言读之如醍醐灌顶,古今中外故事巧妙穿插,让你读来恍若与密友窃窃私语,与挚友亲切交谈,于随意中获益匪浅。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本书精选尼采经典话语,这些“咒语”体现了尼采的深邃思想或精彩见解,反映了尼采的风格和个性,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人生与心灵的诸多问题。翻开《每天1句尼采的咒语》,每一句尼采“咒语”都能让你有所顿悟。
  •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哲学流派与经典著作。包括周公旦与《周礼》、道家老子与《道德经》、道家庄子与《庄子》、道家列子与《列子》、儒家孔子与《论语》、儒家孟子与《孟子》、儒家荀子与《荀子》、儒家与《曾子》、儒家与子思、儒家与《孝经》、儒家与《大学》、墨家墨子与《墨子》等。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谈起道家,最难懂的当然是这个道字。道并不是我可以客观加以界定的对象,而是包含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整体是唯一的,我们身在其中,又怎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我们看待任何事物,只要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那么随着观点的提升与扩大,眼界与心胸也将不同凡响。如果抵达道的境界,亦即可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则将觉悟一切都很好。
热门推荐
  •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忠告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忠告

    这是一部专门写给女性的人生教科书,是奉献给女性缔造成熟之爱、获取人生幸福的经典之作,作者为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他以其独有的视角与智慧,志在指导和帮助广大女性营造更富活力、更高品质的生活,它对于开阔女性的视野,特别是对于克服封闭的人性弱点,将有宝贵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 网游之DNF归来

    网游之DNF归来

    DNF?在百年前风靡全球的一款游戏,看着商店门口的人争先恐后得往里冲人流,我不由得大喊道:后面有条街有也卖DNF游戏头盔的并且还有福利送装备啊先到先得,快去啊!。然后轰一声,我大摇大摆往店里走去。
  • 雪球专刊第034期:不可不知的保险常识

    雪球专刊第034期:不可不知的保险常识

    本文为球友张翼轸做客雪球访谈实录。问:对于我们这种刚刚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妇应该买什么险种?意外险配合重疾险?顺便问一下是国内保险公司好一点?国外的?您有什么好的推荐吗?答:意外险,然后寿险,然后重疾险。我自己以泰康为主。问:年龄28岁,已婚,孩子8个月,保险情况夫妻双方是平安万能险,年缴费各4000多,孩子是保险卡,含有重疾意外伤残以及寿险,这样的配置是否合理?答:用万能来附加重疾和寿险吗?这是个不错的思路,保额看下是否够。建议再加一个50万的意外险,每年300元不到,比如泰康或者国泰的。
  • 落英之城

    落英之城

    在千城之城的一隅,他们出入寻常人家。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之中,他们皆是彼此过客。某一天,他们彼此相见,相识,相知。那一时,他们彼此欢颜,欢闹,欢喜。比年,他们又各自分飞,如烈日焰火,将所有热闹留在身后的城市。那一夜,青春如手札,所有希冀成了文字,她只身远走他乡,他为爱身陷囹圄,他为义遁入空门,......此年,芳草萋萋,人归程,身归城,人面不知何处去,徒留桃花相映红。
  • 宠妻有方:甜宠呆萌全能妻

    宠妻有方:甜宠呆萌全能妻

    她本是个无忧的大小姐,像一只年幼柔弱的雏鸟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下。可一场蓄谋已久的剧变。毁了她的家庭,毁了她拥有的一切,也毁了她的爱情。那个她年少所执着的翩翩少年他们已经回不去了啊,他们之间仿佛隔了亘古一样久远的光年。他们的故事早在那段艰难痛苦的岁月中埋葬。那亲爱的,我和你的故事又会怎样?是否会在另一个时空再次重生?那时的我们没有沉重的一切要背负,总可以为自己而活。
  • 我的特一营

    我的特一营

    1938年徐州会战一触即发,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56军军长廖光义下属特一营营长周天翼,率部奔赴抗日前线,遭到围剿。周天翼率部突出重围后,又被桂系当作“叛军”集体缴械,三百多号弟兄命悬一线。藤县保卫战,特一营打出彪悍军风。台儿庄一役,特一营驰援川军,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终在弹尽粮绝后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血腥肉搏……特一营弟兄们在惨烈的战争中最风趣,也最重情。他们在民族危亡时刻义薄云天、赤胆忠肝,誓死抵御外辱;他们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同仇敌忾,践行同生共死的誓言!
  • 废材崛起:高冷王爷腹黑妃

    废材崛起:高冷王爷腹黑妃

    『月茗阁』她满头青丝,被土壤掩埋,再抬头,凤凰啼鸣,穿越浴火而生!从此,她学剑,练法,他持剑,用法。性格古怪又如何?她照样活的痛快!身世复杂又如何?她满不在乎,这一世,要为自己而活!各个伙伴能力强大,各出奇招!这世间,为我所用!唯我独尊!(本文略虐哈,稍狗血,内容绝对不水,绝对精彩。另,作者QQ2592633985,答题密码为1234567890,记得写云起~)
  • 好女不宅斗

    好女不宅斗

    穿越了?穿越了!新鲜出炉的许臻娘面对富商丈夫,通房外室,婆婆妯娌等等宅斗关键要素傲娇的一撇嘴:三妻四妾的男人神马的,最讨厌了!老娘的男人与牙刷坚决不能与人共用,宅斗神马的,就让它浮云吧!
  • 逐鹿策

    逐鹿策

    战争的残酷便是因为他的公平。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却是以命相搏,不死不休。洛阳风云再起,一袭布衣少年站在了杨京面前,轻笑一声。“掌柜的,杨公子来讨杯茶水,难道你还吝啬吗?”伴随着亦将这句话开启的,却是一个长达百年的乱世。
  • 海贼之从庞克哈萨德开始

    海贼之从庞克哈萨德开始

    雇佣军霍柏穿越海贼世界成为霍波迪,一切从庞克哈萨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