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79100000003

第3章 同一律:你就是你

所谓同一律:就是指事物只能是其本身。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同一律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象的同一、概念的同一、判断的同一。同一个主体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事物做出的判断必须保持同一。同一律是一条思维的规律,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个问题,所做出的肯定与否的判断。

简单地说,同一律就是要求人们的思想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前后一致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物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物体都是它自己本身。苹果就是苹果,它不是香蕉;橘子就是橘子,它不是桃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在同一个论题中不要张冠李戴,或者偷换概念。这听起来是件很简单的事,但人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就违背了这个规律,造成了论述的无逻辑。

一对情侣在吵架,男孩说道:“你太挥霍了,总是有各种高价的物质需求。难道你是把爱情当作商品来卖的吗?”

女孩答道:“这有什么?俗话不是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吗?我爱情的价格低了行吗?”

很明显,女孩口中先后两个“价”并不是同一个意思。“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是在赞美真正的爱情要比自身的生命还要宝贵,而“价格”的“价”是指金钱的多少。但是这个女孩却故意将两者混同起来,偷换了前后概念,违反了同一律,因而出现逻辑错误。

同一律要求的是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概念统一,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我们将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描述用A=0/1来表示。其中A表示要描述的事物,而0和1表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述。有以下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

甲说:A=1.

乙说:B=0.

第二个场景:

甲说:A=1.

乙说:A=0.

第三个场景:

甲说:A=1.

甲说:A=0.

在第一个场景中,甲和乙两人说的不是同一事物,论述互不搭边。就像一个人在说“今天天气很好”,而另一个人在说“早餐的豆浆真好喝”。两者并不是同一个思维过程,这就是违反了同一律。

在第二个场景中,甲乙两人都在对A事物进行描述,但是两者的判断不一样,就如同甲说“豆浆不好喝”,乙说“豆浆很好喝”。这有没有违反同一律呢?这就要看具体的内容了。如果两人说的“豆浆”是泛指,那就只是两人对同一事物的判断不一样而已,并不违反同一律。但如果甲说的豆浆是今天早上的豆浆,乙说的豆浆是昨天早上的豆浆或者是泛指豆浆,那么两人对“豆浆”的定义不同,也就违背了同一律。

在第三个场景中,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论述前后不同。当然,同一律只要求思维的确定性,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也不要求客观事物保持绝对不变。但在这里,如果甲所说的A是指同一个事物的同一阶段,而他又是在同一个论述过程中说的这两句话,那么他就违反同一律了。

同一律的反面是偷换概念,就是把一件事物的本来含义在言语间偷偷换成另外一种看起来也能成立的解释,从而达到混淆是非的目的。“偷梁换柱”、“以假乱真”等成语都是这个意思。

事例一:王先生喜欢连夜聚众打麻将,隔壁的赵先生不胜其扰。一天,赵先生敲开王先生的门抱怨道:“你们半夜打麻将很打搅别人休息。”王先生却答道:“你说我们打搅的是别人,又没有打搅你,关你什么事?”

事例二:老板看见一位员工站在公司的走廊里偷偷吸烟,就上去说道:“工作时间不准吸烟。”员工不以为然地答道:“对啊,所以我吸烟的时候不工作。”

事例三:小陈从小喜欢看武侠剧,总想自己能像里面的侠客那样劫富济贫。一天,他潜入一个有钱人家里偷了一笔钱,然后把这笔钱偷偷放到了穷人家里。小陈得意洋洋地把这事告诉了小东,小东却说道:“你这样做是违法的!”小陈道:“不,我没有,我这是正义的行为。”

这三个事例都是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违反同一律偷换概念的典型。在第一个事例中,王先生把赵先生口中“(打麻将以外的)别人”偷换成“(赵先生以外的)别人”。在第二个事例中,员工把“(公司的)工作时间”偷换成“(我正在工作的)工作时间”。在第三个事例中,小陈把小东所讨论的“违法与否”偷换成了“正义与否”,然后以“正义”来为自己辩护。

同一律可以说是对人们思维活动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或表达思想时违反了同一律,那么他的论述就肯定是不明确或含混不清的,也就会使听者无法理解,更谈不上使人信服了。

一位学者在讨论人们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是这样论述的:“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学习地理。某个国家的位置和地形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我主张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有利于人们的学习。因为,这样做所占的时间较少,而获得的效果却很好。否则就会给人这样的印象:这个国家的地理归地理,而它的历史归历史,不能互相联系起来。”

这位学者在最初提出的话题是“我们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不难看出,他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一个论题。这就是没有遵守同一律而造成的逻辑错误,这种论述自然也就没有任何说服力。

反过来,如果我们不能觉察出对方违反了同一律,就可能会陷入对方的诡辩陷阱。

一个青年到智者那里去学习,智者为了给这个青年一个下马威,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学习的是已经知道的东西还是不知道的东西?”

这个青年觉得很奇怪,但也不敢怠慢,就回答道:“我想学习的是不知道的东西。”

于是智者又同这个青年进行了一连串的问答。

“你认识字吗?”

“我认识。”

“你是通过读书来学习的吗?”

“是的。”

“书上的字你都认识吗?”

“大部分都认识。”

“那么,你只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才学习吗?”

“不是,读那些认识的字时我也在学习。”

“那么,如果你认识那些字,就是在学习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了。”

“是的。”

“那么,你最初的回答就不对了。”

“……”

这个青年就这样被智者搞晕了。

在这个故事里,智者故意违反同一律,偷换了“读认识的字”和“学习知道的东西”这两个概念。而那位青年因为没有识别智者的花招,被弄得头昏脑涨。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也很有启发性:

一位员工去找老板想请一天假。老板拿出一张纸,说道:“我先给你算一笔账,算算你这一天假到底从哪里出。”

老板边写边说道:全年一共是365天。一年有52个星期,每星期你休息两天,这就是104天,一年还剩下261天的工作时间。

你每天在公司8小时,另外16个小时不在公司,这样就又用去了174天,一年中你在公司的时间还有87天。

每天在公司你有30分钟的休息时间,这一年下来就是23天,剩下的工作时间还有64天。

每天午餐时间是1个小时,又用去46天,剩下的工作时间就只有18天了。

今年你已经请过两天病假了,那你剩下的工作时间还有16天。

今年的法定节假日是5天,你能工作的时间就只有11天了。

“今年我们公司还放了10天的年假。你看看,你今年能工作的时间就只有1天。现在你还要来请一天的假?”

这位员工被老板说得灰头土脸,虽然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只好回去继续工作了。

这里老板多次地违反同一律,连续偷换“天”的概念。在算到还剩“87天”时,这个“天”已经不是自然界的“一天”的概念了,而是老板自己创造的以在公司累计满24小时算“一天”的概念。而在后面的计算中,老板多次混淆这两种“天”的概念,最后得出了员工今年只为公司工作了一天的结论。员工没能当场识破老板的逻辑漏洞,也就没法顺利地请到一天的假期。

类似以上智者和老板的诡辩在现实中有很多,有些也很有迷惑性,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基础才能识破其中的逻辑漏洞。同样,一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悖论”也是因为违反了同一律而造成的。

“这句话是假的。”

这句话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这是非常著名的一个逻辑悖论,历史上因为这句话而进行的讨论不计其数。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导致悖论出现的原因和同一律有一定关系。

这句话本身的主语是“这句话”,谓语是“是”,宾语是“假的”。但是因为语言学的原因,我们在思考这句话的时候,还会这样思考:主语是“‘这句话是假的’这句话”,谓语是“是”,宾语是“假的”。即当我们思考的时候,会变成这样:“‘这句话是假的’这句话是假的。”悖论因此而产生。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命题涉及了对自身的判断,因而包含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逻辑学上把这一类命题统称为“自指性命题”,并有很多专门的研究。

因为同一律是一条基础的逻辑规律,所以有些艺术为了达到引人产生某种联想,或造成幽默讽刺的效果,便故意地违反它,在一些修辞上进行语义的转换。比如在相关联的上下文中使用可以表达不同概念的同一词语,并暗暗变换这个词语的含义。

甲:“你知道周瑜的母亲姓什么吗?诸葛亮的母亲呢?张飞的母亲呢?”

乙:“你这些问题历史书里都没有记载,谁知道?”

甲:“我就知道。”

乙:“那你说说。”

甲:“周瑜他妈妈姓纪,诸葛亮他妈妈姓何。”

乙:“你怎么知道的?”

甲:“《三国演义》里不就有吗?‘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你知道的吧?纪氏生的周瑜,何氏生的诸葛亮,所以周瑜他妈妈姓纪,诸葛亮他妈妈姓何。”

乙:“那张飞呢?他母亲姓什么?”

甲:“姓吴。”

乙:“这又怎么说?”

甲:“不是都这么说吗?‘吴氏生飞’(无事生非),吴氏生的张飞,所以张飞的母亲姓吴。”

在这个段子里,甲把“既然”的“既”、“为何”的“何”故意曲解为“姓纪”的“纪”、“姓何”的“何”,又把“无事生非”与“吴氏生飞”两个同音词混淆起来。这就是故意曲解原意,胡乱解释,以制造搞笑的效果。相声中经常会用到这样颠倒逻辑的手法,来制造“包袱”,赢得听众的笑声。比如下面这个发生在照相馆的经典相声段子:

甲:“小伙子,大娘我这么大岁数了,老胳膊老腿的,你再这样折腾我照相,我可不找你照啦!”

乙:“那您找谁照哇?”

甲:“我要找大夫照,看看骨头折没折。”

大娘说的第一句话里的“照”指的是在照相馆留影照相;第二句话中的“照”虽是同一个字,所指的却是到医院做透视X光。以巧妙转换同一个词语的含义,产生幽默的修辞效果。

同类推荐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 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 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 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 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 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讲述了人生不仅仅是活着、爱是种理性、生命的召唤、人生的意义、真正的幸福、人的品质、关于罪恶、论经验、论哲理、论青春、论友谊、论爱情等等。
  • 求索

    求索

    形式和内容是相对而言的,既没有绝对的现象也没有绝对的本质。作为物质的任何结构的本质在这一结构中的更深一层的结构之中。依次下去,以至无穷。后者总做为前者的本质,前者总做为后者的现象。
  • 心灵即时通:尼采的人生哲思录

    心灵即时通:尼采的人生哲思录

    本书从尼采一生所有的著作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65个精彩片段,段段鞭辟入里、妙趣横生,囊括了尼采思想的精髓。翻开本书,会立刻激发你展开思考,而后又会让你产生一种彻底醒悟的兴奋感。一年365天,每天阅读一个片段,每天与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真诚的对话,让你的内心在伟大哲思的涤荡中长出坚毅的翅膀,收获成功人生的终极秘密!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特立独行的哲学家,他总是以优美、简单的方式道破心灵的秘密,使读者读后恍然大悟,让困惑变得简单清晰,犹豫不决变成果断坚定,最终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味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性。我们做人把先天本性巩固好,好比一棵青菜根肥苗壮,自然生命就旺盛。《菜根谭》内含格言,每天一段格言,每天提升一点境界。为方便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分为三卷,中问经历苦、涩、甜,是为“菜根三味”,每味都是药,每味都是缘,每味都是道,每味都是福,请君自品之。
热门推荐
  • 凤御凰:情倾百年

    凤御凰:情倾百年

    她是大魏将军之女,天赋异禀,自幼被送到苍月国,保护大魏质子。身为前国家保镖,她可以驰骋沙场,可以在朝堂上与男子一较高下,却输于女子争斗的后院,死于双生姐姐之手。时光回溯到三年前,为了复仇,她女扮男装,成为苍月新帝的近臣。当再次与仇敌狭路相逢,死亡谜团重重揭开,她打开杀戮之门——不问公道对错, 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而风华倾世的苍月新帝,也渐渐爱上了女扮男装的她……一段“禁忌之恋”,三世缘错情深,他屡屡逆天,只为独爱她一人!这一次,错过三生的爱,他又能否紧紧抓住?
  • 人生的思考(读透人生之一)

    人生的思考(读透人生之一)

    《读透人生之1: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位神秘的文人,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每日环顾世界,冥思苦想,终于发现了抚慰世人内心痛苦的疗法、引领众人步入成功的法则,并通过其作品将这些智慧奉献于世。对于那些正在经受心灵创伤、一直乞求成功的人们来说,这些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他们的心扉,滋润他们的心田。
  • 宋仙

    宋仙

    柳三郎巧遇仙缘,势要在大宋掀起一场修仙传奇。
  • 时空调查员大人

    时空调查员大人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时空管理局的调查员了!”“那么我的工作是要做些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反正地球那疙瘩就归你管了,先说好,是所有宇宙的‘地球’哦,咱们这里刚好缺一个地球人,而那疙瘩总是有一堆乱七八糟的麻烦事,全部!全部都归你了!完成不要可是要扣福利的哦!”“说好的福利到底是什么?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啊!”
  • 火影之风影我爱罗

    火影之风影我爱罗

    我是风影,最强风影!!!我要反抗命运!!!
  • 普通人的梦

    普通人的梦

    普通人的梦多是金钱.美女.身份地位,却有人因梦而改变人生!三流大学毕业的龙翼身无长物,也无一计之能,更是沉默寡言。现实的残酷,女友的离开都让他有了弃世之心!然而一次普通的梦却让他获得新生!且看龙翼在新的人生里如何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普通人的翻身之路,普通人也能站在颠峰,普通人更能让一切不普通人为之普通!
  • 绝世天仙

    绝世天仙

    2012年世界末日,林远为了保护女友,被一只怪兽吞进肚子,结果莫名出现在了神州大陆。这是一个妖魔纵横,修者势弱的危险世界。为了接近跟女友长得一模一样的彤长老,林远披荆斩棘,凭借香烟和火机,一步步强大起来。不过随着实力的提升,林远却发现,这个天地竟然隐藏着众多秘密。当林远弄清真相后,天地即将腐朽,末日再次降临。这一次,林远能不能凭借自己的实力,逆天改命,打破天地束缚?
  • 无限变异

    无限变异

    张松带着记忆重回五年前,这一次,他将崛起。末日降临,病毒让世界百分之九十的人类成为丧尸,在一个丧尸包围的世界,看张松如何崛起。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
  • The Midnight Queen

    The Midnight Que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