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74600000006

第6章 太宗登基之迷

大宋开国之初,作为弟弟的赵光义紧随哥哥赵匡胤之后,在平定战乱和治理国家中立下不少功劳。他们的的母亲杜太后是一个非常有政治眼光的女人。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后,他的部下快马加鞭,先行回到开封,向赵匡胤的母亲杜氏报喜说:“您的儿子做皇帝了。”老太太对此并不惊异,只是回答说:“我儿向来都有大志,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赵匡胤登基时,杜太后身体还好,经常以皇太后的身份参与国事。太祖为母亲在朝堂上举行庆贺大礼,群臣纷纷上前祝贺,杜太后却面有忧色,看起来一点都不高兴。有臣子纳闷地问她:“母以子贵,您现在已是贵为皇太后,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

杜太后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做皇帝太难了,一个位居万万人之上,国家治理的好,自然能够受到臣民的尊重,可要是治理不好,就会众叛亲离,到时再想做普通百姓,过太平日子也办不到了。”

赵匡胤一听,赶紧跪在地上,“母亲的教诲儿子当永记在心中。”

相传杜太后病重时,宋太祖一直在身旁侍奉汤药,一天,她突然问道:“你知道你为什么才能做天子吗?”太祖觉得母亲重病卧床,不是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嘴里只是呜噎着并不回答。但杜太后仍然追问他,不得已他只好答道:“这都是全靠祖上和太后的福气。”杜太后微微笑着说:“怎么可能是这样呢,你之后以能做天子,全是因为周世宗死后继位的国君太过年幼,如果当时是一位成年人继位的话,你哪有机会当上天子啊。如果将来你不行了,你应该传位于光义,光义再传位给小弟廷美,这样宋室的江山都会掌握中成年人的手里,赵氏子孙也就能长倍富贵了。”太祖俯在地上,不住叩头:“儿子一定听从母亲教诲。”杜太后随后叫来赵普,要他把这一传位次序写成盟誓,并藏在一个金制的小箱内。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太祖皇帝与弟弟赵光义的感情十分深厚,当两人同在周世宗柴荣手下当差的时候,就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赵匡胤武艺超群,而赵光义则喜欢读书,两人一起纵论天下,英雄气概溢于言表。陈桥兵变时,赵光义出力不少。光义本人具有较高的政治才干,受到哥哥的重用也在情理之中。光义当过开封尹,后被封为晋王,位在皇帝之下,宰相之上。太祖在亲征李筠、李重进时,把京城留守的重任就交给了光义,任命他为大内都点检。赵匡胤正是在这一官职上发动的兵变,难怪在大军出征时,京城内又有“点检做天子”的谣传。赵匡胤对此并不在意,足见他对光义的信任。

到了开宝九年(976),南方的割据势力中只剩下了名存实亡的吴越。此时的赵匡胤踌躇满志,在寒冬十月仍然兴致勃勃地到校场上看部队练兵,以至众将以为太祖不久就要亲自前往太原征讨北汉了。太祖随后赶到晋王光义的府邸,兄弟两人宴饮甚欢,没想到回宫后,太祖突然旧病复发,自此就卧床不起。朝廷上的一切政务,都交给了赵光义料理。到了十月十九日夜,开封突然下起大雪。这一天太祖命人召晋王入宫。光义来后,太祖命左右内侍一齐退出,独留下光义,两人一起喝酒商讨国家大事。宫女和宦官远远的立在外面,只听得太祖和光义两人的话语若断若续,听不清楚谈话的内容。不太一会儿,只见室内烛影摇晃,远远地看到光义的影子连连在窗上晃摇,好像在躲避什么,而太祖则手持玉斧戳地,发出很大的声响。接着,内侍们就听到太祖发出非常惨切的声音:“你好自为之……”这一声过后,光义快步走出寝门,唤来内侍,让他们速请皇后、皇子等人到来。等这些人陆续赶到寝宫,发现太祖皇帝僵卧御榻,早就归天了。

有内侍捧出杜太后的遗诏,宣告传位晋王,皇子德昭等人知道争也无益,只有皇后向光义垂泪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就托付官家了。”光义赶紧说:“当同倍富贵,请不要过虑。”于是,赵光义便在太祖灵前正式登上了皇位。

关于“烛影斧声”,在宋代时就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有人说赵光义很喜爱已归降的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孟昶死后,花蕊夫人被太祖纳为自己的妃子,而且特别宠爱。当时赵匡胤因病卧床,深更半夜时赵光义胆大妄为,以为宋太祖已熟睡,便趁机调戏花蕊夫人,没想到太祖惊醒,要用玉斧砍他。很快,病重的赵匡胤就被气死了。

也有人说是兄弟两人在室内自酌自饮,喝到深夜时,两人突然起了争执,赵光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用玉斧襞杀了太祖。

还有人说“金匮之盟”实际上并不是杜太后的旨意,只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因为太祖死得不明不白,太宗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金匮之盟”,以达到稳定人心的目的。

太宗即位后,改年号为“太平兴国”。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相当于他即位前的位置。皇子德昭和德芳都封为节度使,廷美的子女也称为皇子皇女,太祖的三个女儿也被封为国公主。太祖的旧部也受到优待,就是太祖在世时曾加以处罚或想要处罚的人,太宗都予以赦免。赵光义的这些举措有效地聚拢了人心,在短期内达到了巩固帝位的目的。

随着帝位的稳固,太宗开始培养和提拔自己的亲信。原来晋王府的幕府成员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慢慢替换太祖朝中的大臣。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也被太宗陆续罢免,将并把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便于控制。

太宗还通过扩大科举取士人数的方式来改变政局,他在位时期,第一次科举就比太祖时代最多的数字猛增了两倍多。这些士子被录取后,地位通常青云直上,在朝廷中出任各种职务,太祖朝中的老臣很快就被他们所取代。这些天子门生无疑对太宗心存感激,心甘情愿地为新皇帝效力。这样,整个朝廷逐渐变了样,朝廷的权力牢牢地掌握在了太宗手里。

接着,太宗开始采取措施改变既定的皇位继承人。

太宗在征讨北汉的时候,按例任命齐王廷美留守东京。有谋士向齐王建议:“你作为皇室至亲,如果留守京城,必被怀疑,不如请求随皇上出征。”

皇子德昭也随太宗征伐北汉。当时宋军与辽军交战,在高梁河遭到惨败,赵光义在乱军中只带了些随从逃出了重围。宋军中传言太宗已经死了,有人建议拥立赵德昭为帝,来收拾残局。不过,赵光义很快就回到军中,这件事就没有了下文。但光义听说了此事后,心中对赵德昭起了深深的猜忌。当德昭向他建议赏赐此次北伐有功之臣时,他带着嘲讽的口气道:“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奖赏他们也不迟啊!”德昭听了这话,立时就变了脸色,十分愤怒,同时他也感到了赵光义对他已经起了猜忌之心。回家之后,德昭便自刎而死。

就在赵德昭死后一年,他的弟弟,也就是赵匡胤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接着死去了,年仅二十五岁。传说德芳是一个非常贪吃的人,是因为吃是太多的肥猪肉而胀死的。史书上则只说他是因病而死,却没有具体说明是得了什么病。就这样,赵匡胤剩下的两个儿子在赵光义即位后听六年中相继死去了。

又过了一年,有人向太宗告发齐王赵廷美阴谋加害皇上,于是太宗解除了他的官职,并将他送到西京闲住。接着又有人告发廷美在西京时常怨愤不已,太宗又废除了他的王位,将其迁往房州安置。不久,廷美即病死,而告发他的人也很快就被太宗流放,死在了边远之地。

搞掉廷美之后,太宗让自己的儿子顶替了廷美的位置,并立其为太子。至此,“金匮之盟”完全被废弃,而太宗的这些所作所为,也更加让人猜测“烛影斧声”的真正内容。

同类推荐
  • 史记(第三卷)

    史记(第三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梦回开元

    梦回开元

    作者新书《天方》,书号1170391,欢迎过去玩,地址是1170391.qidian.com
  • 大柱国

    大柱国

    大明嘉靖三十年。风云激荡的嘉隆万三朝大幕赫然展开,名臣如云,将星群起。这是一个繁盛的时代,城市生活日益丰富,奢靡之风渐渐兴起。这是一个太平的时代,戚继光展露锋芒,李成梁开创二百年未有之功。这是一个文官权力将要走向巅峰的时代,朝争阴谋诡谲,忠奸尚未盖棺论定。这是一个群雄崛起的时代,俺答汗控马北疆,女真诸部落争雄东北,日本战国诸侯纷乱。北疆重镇大同城,一名刚满十三岁,准备继承百户的应袭舍人,正朝着谁也没拿到的顶品勋阶奋斗。注:明代文官正式勋阶十级,武官十二级,顶级都是左、右柱国。上柱国,只有嘉靖朝首辅夏言获得,后夏言弃市而死。嘉靖皇帝还欲赐予权臣严嵩,严嵩不敢接受。
  • 我要当盛唐皇帝

    我要当盛唐皇帝

    穿越到盛唐开元二十九年,成为最底层的草民,在穿越那一刻,将唐玄宗最宠爱的公主抱下河去。这是最好的时代,大唐帝国步入了最强盛的巅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李白、杜甫、王维、张旭、吴道子、颜真卿、公孙大娘、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郭子仪、李光弼、安禄山、史思明、李林甫、杨国忠、杨玉环……金碧辉煌,羽衣霓裳;人间天上,唯你无双。盛唐的天空群星璀璨,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芒。这是最坏的时代,四境的烽火,内患的种子,都已经深深植在这片土地之内。突厥日暮穷途,不甘谢幕;吐蕃巅峰鼎盛,蚕食西域;回纥强势崛起,纵横漠北;契丹蒸蒸日上,剑指辽东;大食改朝换代,铁骑东进。最主要的是,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天下流民汹汹,民怨沸腾。百姓流庸无依而贵族们骄奢淫逸,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唐帝国,前面是已经逝去的辉煌,后面是不可避免的衰败。
  • 文戏大宋

    文戏大宋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不杀士大夫的宋朝,是否是文人的天堂?抑或是地狱?当代的文人,一夜穿越,还做文人么?古文化还是新文化?友情推荐《人亦醉---宋》,作者阿枕,书号58359
热门推荐
  • 医道天下

    医道天下

    出生医道世家的少年,惨遭家庭变故,学艺报仇后,不忘祖训,治病救人,运用医术、功法为国效力,遍行天下。医道天下书友群:417429659,欢迎讨论、建议
  • 中国海权

    中国海权

    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职业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代劫难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困境等多方因素阐述了海疆、海洋、海权对于我们这个十三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意义。
  • 云锦初晓

    云锦初晓

    片段一:“我叫夏云锦”“我叫夏初晓”···片段二:“初晓,你信不信命啊?”黑夜里林宁没有开灯,就那样赤脚瘫在地上,抬起头悲伤地看着初晓,初晓觉得整个世界都暗着,唯一还闪烁着的就是林宁的眼泪,可是却让人更绝望···片段三:“云锦!“她张着嘴嘶吼,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滚滚的雷声震得海浪一层层跃起,翻滚着袭来,豆大的雨点打在初晓的身上,路人看着那个背道而驰往巨浪里疯狂奔跑的女孩儿,分不清她脸上是雨还是泪···片段四:“我想喜欢你,很想很想······”骆寻就那样看着她,良久才说出一句话最重要的是,我想写一个让你落泪,却也能温暖你的故事。
  • 本命法宝

    本命法宝

    刘强来自一个异世的灵魂,他是一个修仙者,可是他却只有一件法宝。他是一个强者,可是他却没有什么称霸大陆的想法。可是整个大陆的都为他的力量颤抖,众神为他的力量而陨落。感谢中国作者素材网
  • 灵狱九天

    灵狱九天

    刘晨曦,一名普通的少年,本应该过着平凡而简单的生活,但是一场巨变,让他失去了一切,他因为是私生子的身份而遭到追杀,自己最亲的人因他而死,愤怒疯狂的他,为了报仇,毅然踏上了一条修罗之路,灵徒,灵师,大灵师,灵战,灵将,灵帅,灵霸,灵王,灵圣,灵帝.......看他如何一步步踏上世间的巅峰
  • 别惹楚家大小姐

    别惹楚家大小姐

    楚家大小姐在国安寺上香的当晚竟遭到不明人士掳劫,失去了清白。一个月后,有三人分别上门来求亲,他们是否是凶手之一?好,先查一查,于是,洞房花烛夜她炸了新房,逃之夭夭!然,上苍又一个玩笑开了下来:她怀孕了!可恶,他们真是好事远远,她岂能让他们如愿!
  • 十三福晋

    十三福晋

    稀里糊涂的做了李卫三年的妹妹,因为赌博而不得不从徐州逃窜到京城,故事也这么稀里糊涂的展开了。和胤禟完全的灵魂契合,却无法互相忍让,只能一直在互相的折磨中沉沦。和胤祥,说不上是爱情,却相依相惜。爱情就是这样,无论你是不是有意的伤害了别人,总会有另一个人来伤害你,如此循环往复。
  • 睁霸

    睁霸

    侦探悬疑的小说,没有什么说的了,再见,拜拜。
  • 魔道主宰

    魔道主宰

    他本生在一个商人世家,偶然得到功法开始走向修炼之路……旷世天才,绝世体质,在这个诸王并起的盛世他又如何一步步踏上青天?迷雾团团的绝境,福缘深厚的仙府,这一世频频显世。这一世,为谁开?究竟谁是败寇,谁会称王?是谁将坐落江山?亲人的离去、朋友的背叛,兄弟间的相残,他又何去何从?无奈转身成魔,天要弃我,我当自忍,人若叛我,杀尽负我人。胭脂泪,离人醉,盈盈一笑间倾城亦倾国。盛装打扮为君歌一曲,送君千里,终须话别。桃花林中,佳人翘首以盼,十里红妆待君归。转眼繁华落幕,十载过,桃花林中痴痴等待的她,君临天下却又无奈的他,从此走上了两条路……
  • 风吹四叶草

    风吹四叶草

    我叫林四叶,四叶草的四叶!妈妈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是她第四个孩子,也是唯一存活下来的孩子,我之前的兄弟姐妹都相继夭折了,她说大概一万株三叶草中才会有一株四叶草,所以四叶草是幸运的象征,她希望我也能幸运的,幸福的过完我的一生,只是她不知道有些事情,有些人会被命运牢牢的牵绊并纠缠了我的前半生,我是被风吹过的四叶草,坚强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