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55700000003

第3章 设伏

八路军独立团得到了地下交通员从县城里送出来的情报,两天后有一小队鬼子要去地区执行任务,会途径帽儿山。

县城里住着田野大队,有上千号人马,鬼子驻扎在城里,牵扯着八路军一个独立团,还有一个县大队,同时还有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团。国民党部队似乎不想和县城里的鬼子一般见识,鬼子扫荡了,国民党的队伍就后撤五十公里,躲在一旁观望去了。等日本人回到县城,国民党的队伍又回来了。

冀中独立团和县大队不能躲,也没地方躲,他们的任务是保护冀中根据地。冀中根据地是八路军创建的,他们要保护胜利果实,打敌人阻击,也和田野大队打游击,总之,要缠着日本人,也阻击日本人。独立团和县大队人数上加起来不比驻扎在城里的鬼子少,可武器装备就差?多了,鬼子有炮,还有轻重机枪若干,弹药充足,打起仗来枪炮声就像刮风下雨一样,虎势得很。

独立团也有两门炮,缺腿少轮子的,轻重机枪也有几挺,那都是缴获日本人的战利品,可弹药奇缺,冀中根据地的大山里,也有八路军的一个兵工厂在生产弹药,缺铁少铜,更缺乏火药,生产出的炮弹和子弹远远满足不了战争的要求,有时子弹装在枪里还卡壳,要么就打不响。没有充足的弹药供应,独立团和县大队只能和田野大队的鬼子兜圈子,打打跑跑,很多时候,在武器弹药方面要捡鬼子的洋捞。偷袭一下日本人运送物资的支队,或者集中兵力端一两个驻扎在城外的炮楼。杀死几个鬼子,缴获几把枪。战争的规模小得很,这也是八路军依照自身实力所制定的游击原则,叫蚕食敌人。

冀中的独立团和所有当时的八路军一样,在中原开辟根据地的同时,牵制着鬼子,也蚕食着鬼子。

从县城到市里,帽儿山是鬼子的必经之路。县城驻扎着田野大队,市里驻扎着板田联队。这两伙鬼子经常走动。独立团和县大队也在县城里有内线,鬼子一有动静,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到鬼子的情报,然后做出相应的对策。鬼子经常和八路军打交道,他们也学精明了,他们知道如何对付八路军的伏击,鬼子出发时,总是把队伍的阵线拉得很长,五人一股,八人一伙的,每五人或八人中,就会配置一挺轻机枪或重机枪,就是遇到伏击,这一小股敌人凭借充足的武器弹药,也能坚持两个时辰,八路军占不到任何便宜。他们这种分散的作战方法,相互策应,相互支援,经常让设伏的八路军顾此失彼,吃够了苦头。

如果八路军动用大部队设伏,县城和市里的鬼子,都是机械化装备,有车有马队,不用几十分钟时间就能过来增援,那仗可就打大了。日本人巴不得大部队作战,他们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机会消灭八路军,拔掉他们的眼中钉。八路军也不上这个当,对付日本人从来不整团作战,他们的思路明确,就是蚕食。

八路军无法有效地伏击鬼子,便改成了蚕食。鬼子有招,八路军有法。国民党驻扎在冀中的319团有个特别行动队。顾名思义,特别行动队总会执行一些特别的任务,这在当时的国民党队伍中屡见不鲜,各师各团为了应付一些突发情况,都有这样的特别行动队。特别行动队的人都会有些特长,能征善战的,枪法精准的,或者是会武功的,总之,国军特别行动队的人,都是一些在战斗中有特长的人。

独立团学国民党319团的做法,也成立了特别行动队这样一个排,他们就是杨槐的三排,这个排从编制到称呼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集中了一些特殊的人才,他们的特长大都是神枪手,有好多是老兵,作战经验丰富,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八路军因弹药奇缺,一发子弹当十发用,迫使好多八路军战士练就了一手好枪法。

杨槐的三排是独立团的宝贝,这样的神枪手就有十几人,他们这个排在独立团执行任务中,经常会领受到一些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县城里的鬼子要派一个小队去市里执行任务,具体什么任务不详,但这些并不重要,雁过拔毛,他们要蚕食一下鬼子。杨槐就领受了营长岳福常的任务,让杨槐带领一个班,于当天夜里潜进帽儿山伏击鬼子小队。设伏蚕食鬼子的同时,如能缴获一些鬼子的武器弹药这更再好不过了,现在还有不少独立团的战士手里没有武器。独立团急需在敌人手里缴获武器,来武装自己。

三排长杨槐领受了设伏鬼子的任务,于前一天夜里潜进了帽儿山。

杨槐带着十几个人分三处设伏,这也是相互保护支援的一种队形。杨槐带领三名战士突前,他们每人攀在一棵树上,一刻不停地观察着山脚下的那条小路。

说是小路其实就是一条羊肠小道,山里的猎人和采药人走出来的,日本人占据此地后,山里便很少来人了,小路也就荒芜了。另外两组,伏在他们身后,随时准备接应。

杨槐对这种设伏已经不陌生了,以前他也经常伏击鬼子。只要在射程以内,总会有所收获。鬼子一般都在执行任务,并不和他们做过多纠缠,放一阵枪,或打几发炮弹,便匆匆地走了,丢下几具尸体。这些尸体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子弹无一例外地都射中了鬼子的心脏。鬼子先是惊讶,几次之后他们发现了这规律,再次执行任务时,他们在衣服里的心脏处垫上一块生铁或一块铜板,有时能收到效果。再后来,子弹就不射心脏了,改射击鬼子的太阳穴了,子弹贴着帽盔下檐,不偏不倚地从太阳穴这边进,那边出了。鬼子对八路军这种射击一直心有余悸,他们除了在前胸垫上生铁以外,把钢盔也低低地压下来,以此来躲避射来的子弹。

中午时分,太阳的光线斑驳地照在林间,就在这时,鬼子的小分队出现了。鬼子的小分队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先是五个人为一伍,端着枪警惕万分的样子。鬼子经常遭到伏击,时间长了,也就有了经验。大队人马出现目标就大,遭到伏击时就吃亏,于是精明的鬼子就把兵力散开着出来,即便遭到伏击,也是损失一部分。

杨槐的枪从树枝上探出去,枪已经做了伪装,树枝插在枪身上,浓密的树枝间只亮出了一只黑洞洞的枪口,那条羊肠小径上的鬼子,距离杨槐的枪口正在射程之内。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距离,也是设计好的,离鬼子太近,对伏击鬼子自然有利,可一旦暴露目标,遭到鬼子的反击,不利于撤退,只要在射程之内,杨槐就有把握百发百中。别说一个人在远处行动中,就是不及人目标大的飞禽走兽,只要在他的视线里停留那么一瞬间,只要让他抬起枪,把子弹射出去,便没有物件能逃脱他的枪口。杨槐和许多成熟的猎人一样,从来没有瞄准的习惯,常年打猎养成的习惯,飞禽走兽没有时间让猎人瞄准,举枪就射,完全凭的是一种感觉。对杨槐来说,伏击鬼子,要比射杀那些飞禽走兽容易许多。此时他蛰伏在一棵树冠里,枪口在日本鬼子出现前就亮了出去。经验告诉他这还不是射击的时候,大队人马还在后面,如果这时惊动了鬼子,鬼子的大队人马就有足够的时间摆开阵势,反击或者包围他们。他们这次设伏的主要任务,不是杀多少鬼子,而是要缴获鬼子的枪支。他要等待机会。

又一队鬼子十几个人弯着腰端着枪,鬼头鬼脑地在他的眼前经过,这是第二拨鬼子。身旁树上的王小三动了动,其实这种动只是轻微地移动了一下枪口,或者移动了一下僵直的身子,杨槐的目光移过去,发现小三的目光也越过枝头望着他。他知道王小三这是有些急了,在询问他射击的时间,他的头只是轻微地摇了摇,告诉王小三要沉住气。王小三是他的徒弟,他已经参军两年了,今年已经满十八岁了。王小三的枪法不是靠实战练出来的,完全是靠瞄香火头练出来的。冀中的八路军缺弹少药,每次战斗前,每个人能发十发八发子弹就很不容易了。一个神枪手的诞生,没有足够的弹药是培养不出来的。没有弹药,杨槐就让排里的战士练瞄香火,一排香火插在墙角,两米开外是一支支长短不一的枪口。

这种训练单调而又乏味,王小三等人就打哈欠,战士一打哈欠,杨槐就踢战士们的屁股,杨槐一边踢一边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口号在八路军部队里广为流传,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但喊得久了,士兵们对这句话的含义也就麻木了,单调的训练让士兵们哈欠连连,每次打哈欠,眼里就充满了些水汽,有了水汽,百米开外的香火就模糊了。王小三就央求着:排长,放一枪吧,让大家伙精神精神。

杨槐不让士兵们放枪,营里有规矩,平时训练如果需要实弹射击得经营里批准。营长岳福常经常一手捏着一粒子弹,一手托着馍说:同志们,你们知道么,一粒子弹能换十个馍呢。士兵们也是隔三岔五地吃到一回馍,馍在士兵们的心中就已经异常珍贵了。一粒子弹十个馍,可见子弹在士兵们眼里珍贵的程度了。杨槐不让兵们放枪,只踢兵们的屁股。王小三的枪法不是实战中打出来的,是让杨槐踢屁股踢出来的。

鬼子的兵又走过一列,大约又有十几个人的样子,杨槐在领受任务前得到的消息是有一小队鬼子,一小队鬼子也就百十来人,他要伏击鬼子的队尾,打鬼子的队尾比较保险,前面的鬼子已经走远了,来不及接应,后面的又没有支援,相对而言,队尾的鬼子是孤立的。杨槐下定决心伏击队尾的鬼子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队尾的鬼子往往配备重火力,比如轻重机枪,这是鬼子的招数,把重头放到最后。杨槐下定决心要缴获几挺重机枪。

小路上,突然出现了几匹马,四五个日本人骑在马上,马脖子上还架了两挺轻机枪,马队后面是一群日本兵簇拥着一个中国人,确切地说是一位穿长衫的中国人。他的手从背后绑了,十几个鬼子簇拥着这个中国人,身后又是几匹马,马脖子上仍是两挺机枪。杨槐揉了揉眼睛,他有些吃惊。不知道那个中国人为什么会受到日本人如此重视。八路军得到的消息只是一小队鬼子要到市里执行任务,具体什么任务不得而知。看来鬼子负责的是押送这个中国人的任务,这个中国人是干什么的呢?

杨槐正在犹豫着,突然枪响了起来,先是一个人射击,接着又有两个人加入了射击。听枪声杨槐就知道这是中正式步枪发出的声音。

杨槐看见马队上的两挺机枪和鬼子一同从马上栽了下去,它还看见被日本人裹挟在中间的那名穿长衫的中国人,先是胸前中了一枪,身体突然被子弹击中,仿佛从前让人狠击了一拳,踉跄了一下,几乎跌倒,就在这时,脑门上又中了一枪,脑汁在子弹的惯性冲击下像一朵浪花旋即便不见了。穿长衫的中国人直挺挺地倒下了。又有两个日本人倒下了,发生这一切时,只是一瞬间。

日本人反应过来,机枪、步枪一起向一个方向射去,那个方向就在杨槐他们设伏地点的右前方。

杨槐托着枪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他看见草在动,接着他看见王伏生抱着枪,他身后跟着两个士兵,也同样抱着枪,借着树木草丛的掩护,快速地向山的背面跑去。鬼子的子弹蝗虫似的追着他们。

鬼子对这种伏击似乎早有准备,几匹马横冲直撞地追了过来,马后还有十几个鬼子,走在前面的鬼子也从斜刺里杀过来,他们的目标一律冲王伏生而去。

杨槐还看见跑在后面的一个士兵中枪了,身体重重地向前趴去。

王伏生的出现打乱了杨槐的伏击计划,以前设定好的所有计划都烟消云散了。几匹马越来越接近王伏生了,王伏生这时回头射击的话,他只能来得及射杀离他最近的两个鬼子,也许第三枪他还来不及换子弹,鬼子就会冲到他的面前,也许被乱枪打死,也许被活捉。

杨槐完全是下意识地射出了枪里的子弹,骑在马上跑在最前面的一个鬼子应声栽倒马下,王小三等人手里的枪也响了,追赶王伏生的鬼子又有几个倒下了。

追赶的鬼子突然遭到从背后的袭击,一时停止了追赶的脚步,伏在地上开始没头没脑地还击,枪声就乱作一团。

杨槐从树上溜下来,一切都是突然发生的,杨槐来不及去夺日本人丢下的枪支,在日本人后续部队增援前,他带着几个战士顺着一条小溪,钻过一个山沟,消失在帽儿山的深处。他们撤退路线是提前设定好的,只有撤退,他们是按着事先设定好的路线。

杨槐带着王小三等人,一口气翻过两座山头,他们才喘息着站定,回望刚才伏击的战场,那里已经死一样的沉寂了。对刚才发生的一切,仿佛是一场梦境。

兵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最后把目光就定在杨槐的脸上,王小三带着哭腔说:排长,我射了三颗子弹,可连鬼子的毛也没摸着。

杨槐没好气地:归队。

杨槐头也不回地向山下走去。

兵们垂头丧气地跟上。

同类推荐
  • 桥上的新娘

    桥上的新娘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绝对亢奋

    绝对亢奋

    邓刚的作品,一向以特殊的幽默语言、特殊的生活层面和特殊的观察眼光,引起评论家的称道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绝对亢奋》,同样是让人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感和思考的快乐。作品跨越六十、七十、八十年代,描写了包括工人、苦力、煤黑子、木匠、知青、盲流、海碰子等众多奇特的人物形象,通过从都市底层的蛮野世界求生挣扎爬出来的陈立世、刘剑飞、母老虎、邵凡、姐夫和林晓洁等人的命运,展开了读者似乎熟悉又陌生的广大生存面,写出了他们在为起码生存的艰辛拼搏中,灵与肉、同情与嫉妒、仁慈与冷酷、真诚与狡诈、爱悦与情欲的交战扭殴,揭示了今天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的来源以及他们 戾变和成熟的历史,写出了社会普通人的善良美好的内心。
  • 香炉脚: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

    香炉脚: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

    乡里乡情的故事,传递出浓浓的乡村气息,那是属于每个农村共有的,又各自独特的气息,在城市化的车水马龙中是那样令人回味。《香炉脚: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将目光着眼于三家村,讲诉了在腊月期间这个村子发生的各种乱象怪事:如城里来的帅开文与离婚未离家的管月翠那种种夺人眼球的绯闻,由此引发的与前夫陆尚能之间一触即发的战火;如进城打工的孔媛媛今非昔比的摇身一变,相濡以沫的恋人陆尚智却莫名其妙地忽然沦陷成了省城公安的抓捕对象、监控目标;如陈家岗坟场一只白色黄鼠狼于银装素裹的雪野立上了坟尖叩拜四方的耸人消息……由此小说描写了村里形形色色的村民,用各自的故事勾勒出现代村庄生活的一幅世相图。
  • 为什么骆驼的眼神总是那么疲惫

    为什么骆驼的眼神总是那么疲惫

    元明的工作前途渺茫,而他失落的情绪却被描述的曲折有趣。作者先后借蟑螂,骆驼的故事和呼啦圈这些互不关联的形象,非常考究地展示了元明挣扎在暗淡生活中的愤怒,压抑,厌倦和麻痹。这种挣扎不是一种奋力反抗,更不是一种毅然对决,而是一种对现实,对流逝时间的消极的磨耗与自我的本能的退缩萎靡。
  • 生死界

    生死界

    《生死界》的几个中篇,分别描绘了当代的城市、乡村、机关、基层官场纷繁的生活情景,塑造了几个有血有肉、极具性格的人物。从作家绘声绘色创造出的艺术境界,从作家对当今社会人类生存、官场倾轧、物欲情欲等现象客观的描摹中,读者自可透过艺术的具象去领悟那份社会生活的真实——譬如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的戕害,譬如对官场“潜规则”的警省等等。
热门推荐
  • 我喜欢你不曾后悔

    我喜欢你不曾后悔

    年少的我们,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一句我喜欢你就好吗够了
  • 重来武侠

    重来武侠

    前世种种今生重来!看我如何逆转乾坤!登上最强之路!
  • 辅助系统

    辅助系统

    神陨大陆,从上古至如今,再无一人成神。神秘空间,远古秘辛,众神墓地,成神之谜,五行魂珠,佛座长生灯。以一世风霜,换一世无双。——新书上传:《重生修仙传说》(书号:2527280)下面有直通车,求推荐求收藏!
  • 医鬼记

    医鬼记

    “你看到了什么?”“一团黑乎乎的影子,脸色苍白,浑身软弱无力,好像是个妇女,裙子都拖在地上,仿佛漂浮在半空中,那是什么?”“傻屌!那是鬼魂!”“天啊!我最近睡眠质量不好,已经连续一礼拜做梦,而且都梦到它了,怎么办?”“怎么办?那你只有等死了。”如果你梦境中常有这样的境遇,那么恭喜你,你被鬼魂缠身了,世间的恩怨太多,发生在你身上的,永远是个未解的谜。纠缠不清的怨气,冲破鬼界的界限,来到你身边。我是一所医院的实习医生李爽,在这苍茫世界中,用我独特的的能力去医治迷失的鬼魂,安抚那些受伤的灵魂……
  • 重生之腹黑狂女

    重生之腹黑狂女

    二十一世界的自由雇佣兵墨云,因为被人知道她身上携带者上古墨家完整的莲月心经功法,于是遭到了有关组织的追杀,被逼入绝境的她选择和莲月心经同归于尽,却没想到却穿越到了圣元大陆。灵魂附身在圣元大陆军事大权掌控者墨家只有五岁的大小姐墨瑶身上。从此,她开始了她由废物变成至尊强者的漫漫长路。然强者的道路,充满险境与未知。谁才是最后笑到终点的人,谁才是,翻云覆雨之辈?
  • 心态的力量

    心态的力量

    “有了快乐的思想,也就有了快乐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古代哲人们遗留下来的关于“内心世界”的最确切的诠释吧。
  • 裨海记游

    裨海记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蛇之吻

    灵蛇之吻

    天骄战神,一分为二,他何去何从?穹庐小仙,欲续前缘,她从何处来?老魔神姜峰,小青年高越,携手天降之物踽踽独行,这期间,又会引来怎样的传奇故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且看高家小子如何掀起腥风血雨,挥利刃,斩鲸鲵,纵横三界,且让群雄束手,再写战神悲歌。
  • 某特种兵的退伍日常

    某特种兵的退伍日常

    李昂因小时被拐卖,在境外的某个佣兵组织长大成人。某一天,当他得知自己所在的佣兵团即将解散时,他将何去何从。从混乱的战场上突然回归的李昂又该如何面对他的日常生活。本书以日常为主,想看打脸的我估计满足不了了==
  •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