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8000000012

第12章 虚实篇(2)

随着蒙古日益强大,金朝逐步加强了北部边境的防御。修筑堡寨,派兵戍守,金朝处处备边,以为可以阻止蒙古骑兵全线侵扰。元太祖6年(公元1221年)2月,成吉思汗侦悉金朝边防部署不严的情况后,率10万人马南征。4月蒙军取大水滦(今内蒙古商都南)、丰利(今内蒙古尚义县境内)等地。后因天气炎热,蒙军不适,遂暂停进攻。金帝得知蒙军大举南犯,恐惧异常,定州剌史赵秉文建议派一军袭击蒙古腹地,使蒙军有后顾之忧,迫其撤军而还,但金帝并未采纳。7月,经过休整后的蒙军,趁着秋高马肥,朝东南进军。蒙军以众击寡,势如破竹,直逼中都(今北京市)城下,金军非降即逃。

七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原文】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1),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速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2)?……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3)。

【注释】

(1)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如能预先了解掌握战场的地形条件与交战时间,则可以赴千里与敌交战。

(2)不知战地……近者数里乎:言若不能预先知道战场的条件与作战之时,则前、后、左、右无暇相顾,不及相救,何况作战行动往往是在绵延数里甚至数十里方圆范围内展开的。

(3)无斗:无法与我战斗。

【译文】

所以,如能预知交战的地点和时间,即使跋涉千里也可以去和敌人会战。而若不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时间交战,则会导致左翼救不了右翼,右翼救不了左翼,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的情况,何况想要在远达数十里,近在数里的范围内做到应付自如?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造就的。敌兵虽多,还是可以使它失去战斗力。

【心得】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胜可为”的作战原则,即在作战中发挥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形势朝对我方有利的方面转移。优秀的将帅可以根据战场的形势,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预知交战的时间、地点,并明白应该在何时、何地交战才能掌握主动,获得胜利。因此,胜利是可以争取的,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就能夺取胜利。

英国为扩大侵华利益,趁清廷国防不振,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法美俄结成联盟,与法国组成联军,以舰船20余艘,陆战队1000余人,北犯天津,企图胁迫清廷就范,与之签订新约。清军沿白河两岸架大沽炮台设防,英、法联军十余艘炮艇、千余名陆战队,分前后两路到达白河口处。联军深知欲克大沽炮台,首先要占领拦江沙,使炮台难以发挥火力。5月19日,联军8艘火轮闯入拦江沙,声称是“各国会晤”,守军只是派员询问,并不阻拦,于是联军顺利占据拦江沙,完成兵力集结。5月20日8时,英法联军向清军送来通牒,要求清军于2小时内退出岸上各炮台,否则开战。未等清军回复,即有火轮冲入开炮,南北炮台同时还击,战约两个多小时重创敌艇多艘。但因清军大炮陈旧及不便于发挥火力,而联军船坚炮利,北炮台顶盖终被掀去,清守将阵亡,联军陆战队抢占了北面火炮台,然后又攻陷南面炮台。后路清军马队未及出援即弃营溃逃,联军逆江而上,直至天津城下,英、法、美、俄四国公使迫使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八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原文】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1),作之而知动静之理(2),形之而知死生之地(3),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4)。

【注释】

(1)策之而知得失之计:策,策度、筹算。意谓我当仔细筹算,以了解判断敌人作战计划之优劣。

(2)作之而知动静之理:作,兴起,此处指挑动。动静之理,指敌人的活动规律。意为挑动敌人,借以了解其活动的一般规律。

(3)形之而知死生之地:形之,示形于敌。死生之地,指敌之优势或薄弱环节、致命环节的所在。地,同下“处”,非实指战地。句意为以示形于敌的手段,来了解敌方的优劣环节。

(4)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角,量、较量。有余,指实、强之处。不足,指虚、弱之处。意谓要通过对敌作试探性的较量,以掌握敌人的虚实强弱情况。

【译文】

所以要通过认真的筹算,来分析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要通过挑动敌人,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要通过佯动示形,来试探敌人生死命脉的所在;要通过小型交锋,来了解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

【心得】

这是孙子关于“知彼”的论述。作战者要通过“策之”、“作之”、“形之”、“角之”各种手段来探悉敌情,“知”敌的强弱虚实,找出要害之处,了解强弱虚实,掌握活动规律,以有利于我军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在军事战斗中,为了弄清敌人的虚实,或使敌人的火力部防暴露、或引开敌人的兵力、火力,常以假的、小的行动对敌进行试探,看敌人作如何反映,然后采取相应对策,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记载:公元前589年,晋景公拜克谷阝为中军大将,率领800辆兵车向齐国进攻。鲁国季孙行父、卫国孙良夫、曹国公子首,也各自带来兵马前来会合。齐顷公得知四国出兵入侵,心里甚为恐慌。他派高固、国佐为大将,挑选500辆兵车,行500余里,到鞍地扎下营寨。齐顷公遣使前往请战,约定明日决斗。这时,大将高固对齐顷公说:“齐晋从未交过兵,不知晋军之勇怯和晋营虚实,我愿前往探之。”乃亲驾单车,迳入晋营之中。恰在这时,晋军中有一末将乘车自营门出,高固立即计上心来,弯身从路边取一块石头,恰中其头,倒于车中,御人皆畏而去。高固乘机腾身跃入晋车之上,脚踹国将,手挽辔索,绕晋营巡走,然后驰还齐营。晋军觉察后逐之,为时已晚。高固对齐顷公说:“晋军号众,但能战者少,不足畏也。”次日,齐顷公亲自披甲出阵,领兵与晋军交锋,以少胜多,大败晋军。

西汉时,黥布作乱。汉高祖刘邦问薛公:“黥布将采取何种战略?”薛公说:“黥布若出上策,山东非汉所有;出中策,胜负未可知;出下策,陛下可高枕而卧。”高祖问:“什么是上、中、下策呢?”薛公说:“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此上策也;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在仓之粟,塞成为之口,此中策也;东取吴,西取下蔡,身归长沙,此下策也。”高祖问:“黥布可能采取哪一种策略呢?”薛公答:“黥布眼光短浅,必出下策。”结果,不出薛公所料,黥布出下策,迅速为高祖所平定。

在军事战斗中,投石问路,以此侦察敌情的事例,数不胜数。电影《上甘岭》中就有这样的镜头:志愿军某部八连坚守的坑道口,遭受敌人火力的严密封锁,部队的行动严重受阻,生活极其艰难。为了查明敌人火力布置及其活动规律,志愿军某部八连干部战士巧妙地将空罐头盒投掷洞口外边,随着悬崖往下滚动,发生“咣当咣当”的阵阵响声,从而诱来敌人机枪的猛烈扫射,使敌人的火力部署暴露。由此,他们搞清了敌人各个火力点的方位及其配置,为出击和下山取水摸清情况。

九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原文】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1)。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2)。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3)。

【注释】

(1)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形兵,指军队部署过程中的伪装佯动。书示形于敌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形态,使敌人无法捉摸。

(2)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间,间谍。深间,指隐藏极深的间谍。窥,刺探、窥视。表示佯装达到至高境界,则敌之深间也无从推测底细,聪明的敌人也束手无策。

(3)应形于无穷:应,适应。形,形状、形态,此处指敌情。

【译文】

所以当佯动示形进入最高的境界,就再也看不出什么迹象和形态了。那么,即使是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了底细,老谋深算的敌人也想不出对策。人们只能知道我用来战胜敌人的办法,却无从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办法出奇制胜的。所以每一次胜利,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

【心得】

孙子还提出“战胜不复”的军事思想,主张根据不同的形势灵活用兵。需因形制胜,因形取胜,这要求将帅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某一种形势。作战的方法多种多样,这次用此作战方案获得了成功,但在下一次却未必适用。因此,应该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作战方案,根据不同的敌人采取不同的措施,灵活机动,“因形”、“应形”来作出正确的判断。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李愬平定吴元济。事后诸将不解,问他:“起初,你败于朗山为何不忧?在吴房本可以获胜,为什么又放弃?何以顶着大风雪孤军深入敌后(蔡州)?我们都不大明白。”李愬回答说:“朗山失利,可以使敌人骄纵松懈,轻视我们,表面上失败,实则麻痹了敌人;吴房本可以占据,但那样会使敌人逃奔蔡州,联兵固守,所以故意放弃,意在分散敌人兵力;大风雪则有利于我军隐蔽,使敌人难以知道我军形态;而深入敌后,使将士都抱着决一死战的决心,奋勇拼杀。我是看到远处才不看近处,想到了大局才不计小事,如果因小胜而骄,小败而恼,必自挫自败,岂能有大的成功?”言罢,大家都佩服之极。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缜密的测算、高深的谋略、卓越指挥的结果。

十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原文】

夫兵形象水(1),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2)。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3)。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4);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5)。

【注释】

(1)兵形象水:此言用兵的法则就如同水的运动规律一样。兵形,用兵打仗的方式,亦可理解为用兵的法则。

(2)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即用兵的原则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地,攻击其空虚薄弱的地方。

(3)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制,制约、决定。制胜,制服敌人以取胜。此句为水之流向受到地形高低不同的制约,作战中的取胜方法则依据敌情不同来决定。

(4)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即用兵打仗无固定刻板的态势,似流水并无一成不变的形态。势,态势。常势,固定永恒的态势。常形,一成不变的形态。

(5)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意谓若能依据敌情变化而灵活处置以取胜,则可视之为用兵如神。

【译文】

用兵的法则就像流水的属性,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行军作战的原则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取胜的策略。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刻板的态势,正如水的流动不会有一成不变的形态一样,如果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取胜,就可以叫做用兵如神。

【心得】

孙子在这里论述了“因敌而制胜”的军事原则,指出作战者如果能善于运用计谋,用兵出神入化,才是最高明的。孙子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打仗用兵没有固定的模式,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这就是“兵无常势”之计。“空城计”就是此计的最佳展现,它利用了对方既成的心理定势,将空虚暴露于敌,使敌方难以揣摩,而在犹豫不决中丧失战机,不战自败。

公元263年,魏将钟会攻蜀,蜀将姜维凭险死守剑阁(今四川剑阁县东北)。钟会久攻不克,寸步难移。邓艾遂率军从甘肃、四川间的阴平抄小路绕过剑阁,行经荒无人烟的凌岭,凿山开路,架设便桥,攀援山崖树木。由于蜀军认为魏军不会由此进攻,所以并未设防,因此魏军沿途未遇“一夫当关”。最后,魏军出敌不意地突然到达江油(今四川江油县东),迫使蜀将士投降后,再迅速挺进成都,灭了蜀国。

武德四年(公元621)八月间,唐军自夔州(今四川奉节)出发,进攻江陵。时值秋季,江水上涨。一些将领要求等江水降落后再进军。李靖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的军队刚刚集中,萧铣尚未得知,如能乘江水上涨之机,顺流而下,迅速抵其城下,便可攻其不备,一举获胜。孝恭采纳了李靖的意见,遂发战舰二千艘顺江东下,向江陵进军。一路上,唐军顺利攻下沿江萧铣所占据点,九月到达夷陵,驻守清江的萧铣闻讯,大为惊慌,匆忙下令征集江南士兵抵抗。但由于交通不便,江南士兵一时到达不了,萧铣便把江陵附近所有兵力集中起来,对付唐军。李孝恭急于出兵攻打江陵城,李靖劝阻说:“萧镜的兵力,是为援救失败之师而集中起来的,其势不能持久,我们不如暂时停泊南岸,等他们兵力分散后,再发动进攻,就容易取得胜利。孝恭不听。他让李靖留守营寨,自己率军出战,果然被打败。这时,萧铣士卒用船抢着收集唐军战败留下的军用物资,非常混乱。李靖看到攻击的时机已到,遂命令部队出击,终于大败萧铣军。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之遍地黑店

    异界之遍地黑店

    在兽人,精灵以及人类混战的康坦丝大陆,遍地可见“有间黑店”的商铺。你千万不要被“加多宝”“剑南春”这些玲琅满目的商品所诱惑。它埋的不是雷,它挖的尽是坑!当与小伙伴合伙在网上开黑店的游戏狂人章杰瑞,降临这个真实版的战争游戏之后。他毅然决定将将开黑店这个职业进行到底!于是,史上最无良,最猥琐的黑心城主就出现了!
  • 骑士传承

    骑士传承

    唐·莱恩,本是光明教廷新生代最出色的圣骑士之一,他拥有无比坚定的信仰,宣誓誓死捍卫光明和正义。可是当他拔起圣剑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变了。和来自异时空‘剑灵’相遇会带给他怎样的变化?当发现圣光不再纯洁时,应该做些什么?诡异的圣剑、离奇的身世、迷茫的信仰、破碎的爱情……年轻的圣骑士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没有魔法的西幻世界,这是一个属于英雄和传奇的时代,骑士的天堂。骑士传承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关于骑士信仰之路的故事,一个传奇骑士的史诗。最近建了一个QQ群:534824892,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方外期待和你交朋友
  • 走进科学

    走进科学

    本书内容包括:不可思议的发现、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妙趣横生话科学、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发现未知的世界、改变世界的理化大发明、科学发现的探索、人类生命科技发明发现等。
  • 诗书之光

    诗书之光

    文学博士商善与婼水重生到九洲大陆,在修道路上不断求索,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成仙之路。
  • 天涯绝刀

    天涯绝刀

    他有爱人,爱人是一柄刀。他冷血,他杀人从不用第二刀。江湖上人人相传他有两把刀,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人亲眼看到过着第二把“刀”
  • 哥布林自传

    哥布林自传

    曾经安静祥和的阿拉德大陆不知何时开始动荡不堪,失去了亲人的土豆为了守护心中的那份情感开始四处游历。无奈种族的歧视与世俗的苍凉让他越来越感不安,最后连唯一想要守护的夙愿都烟消云散!心已失、何为牵?为了某些仅存的对美好的幻想,与赫尔德达成协议重塑一个美好的世界...
  • 王爷我要非礼你

    王爷我要非礼你

    走路遇到坑,穿越也遇到坑,我怎么去哪都遇到坑啊!那是什么?没想到坑里还有帅哥啊……就是可惜眼睛看不见。帅哥还被围堵了,不行我得去救他,“让开,他只有我能非礼!”穿越过来当了不受宠爱的小姐,还要去代替她嫁给一个让无数个公主抛弃了的问题男。(人家明明是王爷)什么王爷,就是问题男。关心千方百计的找那个传说中的问题男,却有一堆人千方百计的造假给关心看。真是头大大啊。终于发现了那个人!所以,你就是,你就是那个被无数个公主甩了的家伙?哈哈哈……哈哈哈哈。先不说这么多了,过来,让我非礼一下先!什么都不用说,先过来,让我非礼一下先,调戏也可以啊,过来。某王爷:“这样,不好吧。我们还没拜堂呢!”
  • 状元王妃

    状元王妃

    从江湖到王府,她遇上了一个让她又气又恼的书虫。从王府到皇宫,让她慢慢地明白了思念这回事。从皇宫到官场,让她懂得什么是真爱。王妃与官员的双重身份却让她分身乏术、难以招架,而她会以悲剧或喜剧来结束这身不由己的双重身份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爷通缉令:王妃哪里逃

    王爷通缉令:王妃哪里逃

    身处一片鲜艳妖红之中,素洁衣裳上亦是狼籍骇人的血迹,她神情苍白茫然,宛若迷途孩子。“恩人…”她摇头,退后,却被禁锢了整个娇小身子。这个救了她性命的男人,在对她做什么?他双眸自始至终都定在她身上,似玩味、似欣赏。“我要你,记住今夜发生的一切。”*轩辕睿,当朝王爷,清隽温和,她要嫁的男人,但她忘不了,他袖手旁观,面无表情,看着她死。南烈羲,当今韩王,俊美邪妄,她要攀附的男人,他靠近她,嗓音是危险的平静。“今晚,你到我房里来伺侯我。”她迷惘,她不懂,他的笑意却变得阴沉。“无妨,人来就明白了,本王会好好给你上课的,将你教到完全懂。”*她穿梭在爱与恨的难关上,尝尽世间冷淡凉薄,褪去天真,坚强周旋,却忘了,到底把爱,遗落在何处。一开始,谁抛弃了她?到最后,谁紧抱着她?娇美的花儿,过早的绽放。光阴,腐化了最初的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