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8700000021

第21章 无中生有——司各勃洛9少年案(7)

上诉状于1934年2月和6月分别被地区及州两级法院驳回后,是年年底,沙缪尔·列波维奇将摩根地区陪审团候选人名单附在上诉状的后面,一起递进了联邦最高法院。

1935年4月1日,正像沙缪尔·列波维奇所期盼的,最高法院下达了本案中第二个“美国司法史上划时代的”决定,指出将黑人排斥于陪审团之外严重侵犯了黑人被告之法律权利,有违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款。

最高法院的批文中说:

诚如州法院所引述的,证人们的证词表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该地区没有任何黑人进入陪审团。”据那些终生生活于该地区的、年龄在56至70岁之间的证人们回忆,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没有任何黑人应召参加过大陪审团或一般陪审团成员的选拔。这些证人们的证词相互吻合,且与官员们的证词一致。

…………

这些证词明白无误地证明,被告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遭到了践踏。

…………

本庭认定,(陪审团候选人)名单上的黑人名字是伪造的。

首席公诉人托马斯·纳特在联邦最高法院关于上诉状的听证中引用了J·E·穆迪的这样一段话:“据我所知,在摩根地区,没有任何年龄在21岁以上,65岁以下的黑人符合陪审员的如下条件:诚实,智慧,正直,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不酗酒,身体健康,能阅读和理解英文,无犯罪记录。”对此,最高法院在批文中指出:

根据被告方证人们的证词,本庭感到很难接受对摩根地区黑人民众的这种素质概括……大量事实表明,该地区的不少黑人完全具备作为陪审员的种种资格,其中不乏若干持大学文凭者。

顺便说一句,在联邦最高法院1935年2月15日举行听证时,托马斯·纳特已经不再是亚拉巴马州检察长。他在1934年11月的选举中如愿以偿,坐上了亚拉巴马州副州长的宝座。

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令不少亚拉巴马人感到愤怒,感到耻辱,感到他们在全国人民面前再次丢人现眼,也使他们突然感到了疲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次次的审判,一次次的上诉,到底在图个什么?而且,亚拉巴马本来就不是个富裕州,这四年来,有几多的税收水似的淌进了“司各勃洛9少年案”,值吗?是不是有点损人不利己?

亚拉巴马亦不乏有识之士。又是《蒙哥马利广告报》的格罗威·豪尔,那位曾经在他的报纸上对沙缪尔·列波维奇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的主编,率先道出了他的疑虑,大声地发出了他的疾呼:“《广告报》明白,它的全体读者们也明白,那是一个卑鄙污秽、令人生厌的故事。因为那个故事,亚拉巴马遭到了整个文明社会的谴责和唾弃……我们在此建议州府,反思我们在‘司各勃洛案’中的所作所为,重新调整我们的心态和我们的立场,并敦促双方尽快达成一个公平合理,又不失脸面的调停协议……谁击出最后的一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赶紧将‘司各勃洛案’这具已经腐烂发臭的尸体从亚拉巴马的肩头上扔掉。”

然而,“议和”又谈何容易?首先在副州长托马斯·纳特和法官威廉·卡拉翰那儿就通不过。

1935年底,美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更广泛的支持——道义上的和财政上的——指示ILD与其他同情和帮助“司各勃洛9少年”的社会团体联合成立了“司各勃洛辩护委员会”(Scottsboro Defense Committee,缩写SDC)。SDC亦主张议和。他们作出的第一个姿态就是,接受格罗威·豪尔等亚拉巴马人士的提议,聘请一位“南方籍律师”担任被告方首席,让沙缪尔·列波维奇“退居二线”当助手。

对此,沙缪尔虽不说“求之不得”,也是“毫无异议”。这么些年来,这位“纽约名律师”在亚拉巴马的法庭上品尝够了失败的滋味。如今虽有议和之风徐徐吹动,但沙缪尔仍不敢心存侥幸,幻想会有奇迹发生。在为本案的下一轮庭审作准备时,SDC花了大力气撰写“关于‘异地审判’的动议”,认为首当其冲的要务应是撵走威廉·卡拉翰法官这只拦路之虎。但沙缪尔却不以为然。说到底,就算“异地”了又能怎么样?就算再碰到一个像詹姆士·霍顿法官一样的“清官”又能怎么样?只要这案子还在亚拉巴马的地盘上,就甭想挣脱亚拉巴马的“紧箍咒”。

不过,等到1936年1月20日,星期一,“司各勃洛9少年案”第四轮审判,也是对海武德·派特森的第四次审判开庭的第一天,记者们看到是由据说来自亨茨维尔的柯拉仁·华兹代表被告方向法庭提交“异地审判”的动议时,不免一阵哗然。一位纽约的报人直言不讳地道出了他心中的诧异:“自从我听说了‘沙缪尔·列波维奇’这个名字,就从没见他做过‘二把手’。”

《司各勃洛——美国南方的悲剧》的作者丹·卡特说:“我简直不能想象,沙缪尔·列波维奇坐在一座法庭上,但却不是首席辩护律师的位子。我不能想象,对于如此赫赫大名的律师,还有什么会比这种事更困难。”

但毕竟,沙缪尔做到了,为了“顾全大局”。

不出沙缪尔所料,威廉·卡拉翰法官驳回了被告方的动议。

那天的100余名陪审团候选人中出现了12个黑人,这在亚拉巴马州的历史上实属首次。不过,法官不允许他们和其他候选人坐在一起,这12个黑人只能呆在法庭中拦出的“黑人区”里。12人中的7人以各自的种种理由请求免去此任,获卡拉翰法官批准。剩下的5人因公诉方的竭力反对而在筛选时被陆续淘汰,竟至最后仍无一黑人进入陪审团。詹姆斯·哈金在他的《司各勃洛少年》一书中说:“假如真有黑人坐在了陪审席上,恐怕其身家性命皆难保全。”

1月23日,陪审团向法庭送回了对海武德·派特森的第四个“有罪”裁决,但例外地没有判他死刑,而是“降级”为有期徒刑75年。

黑人强奸了白人而不被处死,这在亚拉巴马州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一次,轮到首次公诉人托马斯·纳特和法官威廉·卡拉翰惊讶了。

1月24日,法官再次宣布其余审判延期,因为公诉方主要证人R·R·布莱吉斯博士生病。

其后的一年多里,在中间人格罗威·豪尔等的撮合下,双方就议和调停进行过多次接触和协商。格罗威甚至劝动了副州长托马斯·纳特。

1936年底,托马斯与接替他的州检察长A·A·卡密克赴纽约与沙缪尔·列波维奇洽谈,提出的条件是,以海武德、克拉伦茨、安迪、查理和奥兹五人承认“有罪”,换取对其余四人的撤诉,被沙缪尔拒绝。沙缪尔告诉两位公诉人:“我无法说服我的委托人们。他们对我讲过不止一次,宁可死在电椅上也决不承认自己未犯之罪。”

1937年6月初,托马斯·纳特和A·A·卡密克与沙缪尔再次密谈,双方终于达成了如下协议:由克拉伦茨、安迪和查理承认“流浪罪”及“聚众滋事罪”,各判有期徒刑5年;奥兹只承认对狱警埃德加·布拉洛克“杀人未遂罪”;犹金、洛伊、欧仁和韦立四人无罪释放;已经判刑的海武德尽快假释。

孰料,这一方案在威廉·卡拉翰法官那里碰了一个扎扎实实的钉子,被痛斥为“无异于以50美元罚金了结一桩谋杀案”。

几天后,6月12日,托马斯·纳特副州长突然去世,议和之门骤然关闭。卡拉翰法官马上宣布,对本案其余各“案犯”的审判将于7月中旬举行。

7月15日,星期二,克拉伦茨·诺里斯被陪审团裁决“有罪”并判处死刑。当奥兹·鲍维尔行刺布拉洛克狱警时,克拉伦茨也在场。这一点虽未在庭审中论及,但显然被陪审员们提出来讨论过。

紧接着,安迪·莱特和查理·魏摩思也相继被裁决“有罪”,分别处以95年和75年监禁。

“司各勃洛9少年案”中被带上法庭的最后一名被告是奥兹·鲍维尔。这时候,奇迹真的出现了。公诉人托马斯·劳森站起来宣布,鉴于奥兹头部枪伤后健康每况愈下,公诉方恩准撤销对他的“强奸”起诉,只追究“杀人未遂”一项。

经与沙缪尔·列波维奇耳语商量,奥兹·鲍维尔当庭承认“有罪”,威廉·卡拉翰法官依法判处他有期徒刑20年。

更令人称奇的还在后面。

待奥兹·鲍维尔递解出庭,托马斯·劳森招呼沙缪尔一起趋近法官席。三个人一番窃窃私语之后,但见沙缪尔转身快步离开法庭,走出大楼,穿过街道,到得对过的地区监狱。狱卒依言带出犹金、洛伊、欧仁和韦立。沙缪尔只说了一声“跟我走”,五个人便钻进候在路旁的两辆轿车。

沙缪尔·列波维奇亲自驾驶领头的那辆,一路奔北,直驰纽约。“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4位‘司各勃洛少年’就已经重获自由”。

那天是1937年7月24日,星期四。

一时间,南方和北方,所有的报纸,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和猜测着本案中的控辩双方以及威廉·卡拉翰法官到底做成了一笔什么样的交易。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人了解个中详情。沙缪尔对记者们是一迭连声儿的“无可奉告”。亚拉巴马州检察长办公室,据克拉伦茨·诺里斯在《最后一个司各勃洛少年》中的回忆,“下达了一份文件,说被判刑的5个人才是本案的真凶,放出去的四个则是被证人们认错了的”。

同类推荐
  • 江上数峰青

    江上数峰青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绘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为展示当代散文创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神隆重推出一套“当人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丛收。经过严格遴选,进入本套丛书的作家,都是当代创作颇丰、名满文坛的散文大家。这套丛书,每人一卷,每卷精选20余万字。这套全书,风格迥然,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读者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不同风范。
  • 布达拉宫的月亮

    布达拉宫的月亮

    集子中大量篇幅记录着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比如《梦游枫桥》,写的是张继和他那首永远的《枫桥夜泊》,作者游弋在枫桥及运河水面,试图感受张继夜泊的情怀,但是却无法找到张继的感受,因为张继为枫桥建立了至高的标杆,给后人留下了永远的绝唱。作者的足迹还曾抵达过非洲、欧洲、澳大利亚等诸多角落,他的文字同样给我们留下了幽远而沉重的思考。
  •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

    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

    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散文集。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圣经创世纪的笔触,写下了自己与爱人的相遇;第二部分为两人在婚前、婚后生活中的琐屑小事(如洗澡、床、生病等),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悟;第三部分是作者与爱人的通信记录,鸿雁传书中展现了两人的恩爱甚笃、缠绵悱恻;第四部分收录了作者为爱人创作的几篇爱情故事。全书贯穿了作者与爱人的爱情历程,展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情,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和感悟,文风细腻、文笔流畅,嬉笑怒骂、有庄有谐。
  • 满脸苍蝇

    满脸苍蝇

    本书内容包括:美女论、怀念苍蝇、狗论、猪论和牛论、不听老鸟言、歪论师友、幽默不起来的故事、诡辩性幽默等。
热门推荐
  • 娇妻如魅,大叔账要慢慢算

    娇妻如魅,大叔账要慢慢算

    他是不可一世的王,万年不化的冰川。为了娶洛倾儿,他用尽手段,费尽心思。只是有一天:“老公,那么多个柔情似水的夜晚……”结婚当天,温婉如沐春风的笑着,转而冷冷的看着对面的帝王继续好奇的问道:“你和倾儿姐做到那一步了?”温世城春风得意笑容凝结在唇角,心尖颤抖着。若是早知道眼前的小女人是他的心头肉,他绝对片叶不沾身,洁身自好,守身如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宫门春寒

    宫门春寒

    她是慈禧最溺爱的公主,只因红颜薄命以阴养阴女扮太监隐瞒身份九年为期,安插在光绪身边培养感情,只待九年期满恢复女儿身高登皇后之位,童年时两人是最好的玩伴,却在分开后被他从记忆抹去存在,六年后她重回宫中再次被阴谋安排在光绪帝身边伺候,却陷入纳兰家与珍妃的勾心斗角中,冥冥中光绪痴爱上这个美若天仙的九掌案,又愧疚着珍妃的感情,面对光绪帝的虐心与痴情守候的睿亲王谁才是她最终归宿。是无数次缠绵耳边低喃那句,倘若你为女儿身朕让你独宠后宫;还是那句,你若累了便回来,本王在这等你;结局并没结局,还在待续——(无论狂风暴雨每日一章系统自动更新:9:00-10:00)
  • 大漠魂

    大漠魂

    当我阅读郭雪波小说时,被作者的写作技巧,成熟的风格,简洁洗练的文字和这部小说的艺术再现能力迷住了。这是优秀的作品。出生在野性蛮荒的科尔沁沙地的库伦旗;从小受喇嘛教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的熏陶,而又醉心于蒙古族原始宗教——萨满教文化所崇尚的的崇拜大自然的宗旨;后毕业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曾在内蒙古社科院文学所任助理研究员;现任职于北京华文出版社副编审、编辑部主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理事。
  • 另类教师

    另类教师

    作为特种兵的石傲天回到中海,无奈的做起了教师,可是教师却让他做的说不出好坏,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呢?林欣欣、赵雅非、宣思雅....她们最后的泪水到底是为了谁呢?...
  • 回到三国当霸王

    回到三国当霸王

    霸是武力冠绝天下,王是德行征服四海。苏飞一次意外回到东汉末年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看他怎样一步步的在霸王的路上越走越远……
  • 末世星生

    末世星生

    几百年前,异族的入侵毁灭了人类经营数千年的文明,时至今日,遗民们已然忘却当年的恐怖,大灭绝只流传于故事之中,然而在暗处,一场新的危机正在蠢蠢欲动;于此同时,人类在废墟之上建立的势力,并未能完全填补权利的空缺,最高处的位置让人垂涎,各方你争我夺,新的文明摇摇欲坠;外敌,内乱,天灾,人祸,人类又一次沦落到灭亡的边缘,风云际会,每个人的命运身不由己,数名少年少女踏上了舞台,朝着自己的道路前进,他们是宿命的抉择,还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文明是再一次毁灭,还是力挽狂澜;人类的灾难是神的旨意,还是咎由自取……看,一颗新星正在升起。
  • 青轴

    青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初入职场的高材生程序员叶宇腾恋上实习生周依琳,却得知对方将要出国工作,伤心之际却遭到上司刁难下属捅刀,把他派到日本执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背着沉重任务的叶宇腾飞往日本,等着他的又是怎样的奇遇。叶宇腾能否化险为夷逃出生天,他与周依琳的恋情能否修成正果?
  • 剑气焚天

    剑气焚天

    因身怀传说中的两卷古卷——无上剑身诀和太古剑纹录,剑修士界的第一剑神江傲枫遭到最好的兄弟陷害,最终身死。然而,他的神魂却附体到与他同名同姓,刚刚死去的少年身上。就此,凭借着无上剑身诀、太古剑纹录,江傲枫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剑修之路!剑修士境界:气境、灵境、魂境、虚境、域境……
  • 爱我就不要放手

    爱我就不要放手

    有人相信一见钟情吗?她信!初恋如水晶般透明却容不得一点杂质。当她看到他搂着另外的女孩,因不愿面对失望而逃开,感情犹若被紧困的瀑布,一点缝隙便会奔流而下,她爱他如斯,却不知他也在寻她等她来爱!再次相遇,两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翰苑遗事

    翰苑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