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8100000048

第48章 鄱阳血战(3)

“没有,没有。反了夜,睡不着。想跟老先生聊聊。”朱元璋不愿说出心头的烦躁与担心。

“主公莫非是将翻船的事,看成是不吉之兆?”刘伯温一语道破朱元璋的心事。见他并不否认,然后说道:“周癫的预言已经应验,凶险已经过去,往后便是一路吉祥了。”

“军师,上次西征,鸟雀欢送,龟蛇护行。这一次,为何不见它们的踪影了呢?”

“哈哈哈!”刘伯温放声大笑,“主公还没有忘记那件事?”

“当初老先生说是必胜之兆,怎会忘记?”

“主公,禽鸟、水族,并非龙凤神灵,不过是吃饱无忧的浑浑物类。小吉、小胜,它们或许能报。倘是大吉利、大奏捷,就不是它们所能感知的了。”刘伯温神色严肃,“此番它们不来,看似少些欢庆景象,正说明这次征战,要有惊天动地的大吉祥、大胜利。”

“军师——真的会是这样吗?”朱元璋仍然忧心忡忡。

“军中无戏言,属下岂敢胡言!”刘伯温坚定地答道。他知道朱元璋心怯,竭力给他鼓气。“此番西征,看似以小击大,以弱制强。其实,那陈友谅不过是纸糊的胳驼,泥塑的金刚,经不起快刀利刃的攻击。他两次败在大元帅的手中,便是力证。昔日曹孟德破釜沉舟打败袁绍,孙仲谋深夜火攻大胜曹操,无不是以少胜多。这样的战例,不胜枚举。主公尽管回去安睡,此番较童,最终吃亏的,一定是陈友谅那厮。”“最终吃亏”四字,刘伯温回答得十分巧妙。

“那就托福军师了。”朱元璋放心地回到了前舱。

~天后,朱家军的西征船队来到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正午时分,万里无云,酷热难当。桅旗全都奄奄下垂,一丝风意也没有。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风力的帮助,各船上的桨手们个个汗流決背,拼命地打桨摇橹,逆水上行的船只,仍然在原地踏步。如此速度,何时到达目的地?焦急的朱元璋,再次向刘伯温问计。

“老先生,你看,何时能来风?再不来风,船队就要后退了!”

“主公,静极生风,热极生雨。依微臣看,不过戌时,必有东北风来。”刘伯温胸有成竹,他已经对天象观察了许久。

“哎呀呀,那还得大半天的工夫呀!”朱元璋急得团团转。

“不妨让风早点来。”不离朱元璋左右的张中,在一旁开口了。他认为又遇到了展示“本领”的机会。“主公难道忘了?当年,孔明在南屏山借来东风,曹操八十三万人马,顷刻化为灰烬。”

朱元璋惊讶地问道:“怎么?铁冠先生跟诸葛亮一样,也能呼风唤雨?”

“往常偶尔试过。不过……”张铁冠故作矜持,“伯温老先生,肯定更擅此道。”

“不,不。我可不会呼风唤雨!”刘伯温连连摇头。

“铁冠先生,你就施展一番你的本领吧。”朱元璋紧逼着问。

张铁冠本来是听到刘基的话,趁机卖弄一番,想不到朱元璋认了真。刘基预言戌刻有风来,他也感到风信离此不远。何不趁机耍一套障眼法,将风“借来”,尔后,他的威名就在刘基之上了。于是,他一拍胸脯说道:“主公,只要在大船舱顶设下祭坛,老夫登坛拜天,念咒拘风。用不到戌刻,酉时东北风必来。”

“好,马上派人搭祭坛!”朱元璋下达了命令,仍有点不放心:“铁冠先生,军中无戏言,要是酉时借不来东北风,可要军法从事的。”

“那是自然。”张铁冠昂然作答。然后迈着四方步,大摇大摆登上了祭坛。一会儿作揖祈天,一会儿念咒拘风,忙活了足有两个多时辰,身上的八卦衣被汗水湿了个透,酉时已经过去多时,却连一点风信的影子也不见。

朱元璋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认为受了戏弄。快步来到祭坛前,愤怒地质问:“张铁冠,酉时已过,为何仍不见风来?对不起,我可要军法从事了。”

“大元帅莫急,再等一刻,也许风就会来。”

“也许?我有闲工夫跟你耍‘也许’玩吗?来人呀,给我把他绑到桅杆上。如果再过一刻,仍不见风来,就跟对付那周癲一样,把他扔进大江

“大元帅谅情:东北风本应早来,无奈,风神作祟,磨磨蹭蹭,故而……”

朱元璋早就对张铁冠的辩解不耐烦了,大手一挥,借东风的“诸葛亮”立刻被绑到了桅杆上。

张铁冠顾不得浑身被绳子勒得生疼,只顾在心里念佛,保佑东风早来救他一命。要是耽搁上几刻,自己的命就没了。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周癲的水上漂功夫……

也是这个牛皮匠命不该绝,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忽见桅顶旗帜开始悠悠摇动,渐渐猎猎飘扬起来。东北风来了。船队纷纷扬帆,破浪前进。

张铁冠得救了。

“咱算着风要来,怎会不来!”张铁冠摸着酸疼的脊背向朱元璋诉苦,“大元帅忒性急,连半个时辰都等不及,害得小道吃这般大苦头,实在是冤枉呀!”他在给自己解嘲。

有了风,朱元璋心里高兴,也就顺水推舟送人情:“不让阁下吃点苦头,你怎么会急着将风神唤来呢?你说是不是?哈哈哈!”

朱元球转身悄悄问刘伯温:“军师,你早就知道戍时来风,我看,那风并非张铁冠借来的。”

“主公,既然他说是他设坛借来的,也许错不了。”刘伯温不愿把真相捅破。

七月十六日,朱元璋来到了鄱阳湖进出长江的门户——湖口。立即派出两支队伍分别驻扎江北的泾江口和毗邻湖口的南湖嘴。宛如两只大蟹螯,将鄱阳湖入海口紧紧钳住,以断绝陈友谅的归路。同时命令驻扎信州的人马,屯扎在洪都东南的武阳渡,截断陈友谅往南逃跑的道路。摆下了一派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架势。

来者不蕃,善者不来。陈友谅并非等闲之辈,既然倾国出动,不仅是一决雌雄,还要拿下金陵,一口把朱元璋吞掉。六十万大军,岂能困扰于洪都一隅,四百里鄱阳湖才是可供任意回旋的用武之地。听说朱元璋兵至,陈友谅立即撤了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击老对头。三天后,陈家军到达了松门山要塞。

两军对峙,虎视眈眈,一场大血战就在眼前。朱元璋担心将士们看到陈友谅的高舰大船,汹汹来势,会心惊怯战。再次召集将领训话鼓气。他神色自若,声如洪钟地说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陈友谅已挥军北上,一场大厮杀就要开始了。陈友谅围困我洪都,整整八十五天,区区洪都,屹立不动。而那廝却是损兵折将,死伤惨重。六十万大军,居然攻不下一座孤城,足见那个耀武扬威的家伙,不过是泥塑的金刚,纸扎的胳驼,十足的窝囊废,大草包,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朱元璋频频地挥着手加重语气,“是的,不但不可怕,我们还要战胜他,将那厮生拿活捉!”他深吸一口气,加重语气,“不过,那厮放弃洪都之围,全军北来与我决战,必然是下了必胜的决心。两军相斗勇者胜。只要诸位全力以赴,有进无退,最后的胜利,就是咱们的。诸位,杀敌立功的日子来到了。有种的好汉,拿出真本事来,就等着本大帅给你们升官奖功吧!”说到这里,朱元璋环视左右,接着补充道:不过,有一句丑话,我也说在前面:如有贻误军机,或者临阵畏怯不前者,军法对胆小鬼决不留情!”

七月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下展开了厮杀。

陈友谅的水军舰船,摆成矩形方阵,一片红云似的,排山倒海而来。朱元璋跟站在指挥舰上一起瞭望的刘伯温说道:“军师,他的战舰,首尾衔接,不利进退。是否可以分而击之?”

“不谋而合——主公速速部署。”刘伯温点头赞同。

朱元璋立刻下令,舟师分成十队,从左中右三面发起冲锋。远处放火炮、火筒,近处用弓弩,靠近敌船,则用枪刀击杀。

军令如山。船如飞箭,向敌阵插去。大血战的序幕拉开了。

达、常遇容和廖永安,率先发起了攻击。在火筒、箭弩的掩护下,徐达的座船一马当先,猛然冲进敌阵,后面的船队也紧跟上来。船舰相接,一阵猛杀猛砍。不到半个时辰,杀死敌兵不下二千人,还俘获了两条大船。俞通海的船队趁着顺风,用火炮猛轰,二十余艘敌船被击沉,死伤不计其数。

徐达正在拼杀,他的座舰忽然中炮起火。敌舰趁机猛扑过来。徐达一面救火,一面拼杀。朱元璋见状,急忙派船救援。两面夹击之下,敌船方才逃逸而去。

正在这时,朱元璋的指挥舰驶进了浅水,搁在泥沙上动弹不得。陈将张定边看在眼里,立刻指挥船队围了上来。朱元璋率领将士们拼命格杀,无奈敌船越聚越多,形势十分危急。指挥韩成急中生智,要求假扮成朱元漳诓骗敌人。朱元璋起初不肯,看看脱身无计,只得答应。韩成换上朱元填的袍服,站在船头指挥了一阵子,然后一头扎进水里。张定边的人眼见朱元璋投水而死,一齐欢呼雀跃,攻势不由松弛下来。恰在这时,前来解围的常遇春赶到了。这位百发百中的神箭手,瞄准张定边一箭射去,“噗”地一声,正中张定边的面颊。张定边大叫一声倒在甲板上,痛得“嗷嗷”大叫。主将受伤,阵脚一时大乱。俞通海和廖永忠趁机率船赶来,向朱元璋的大船靠拢。船只激起的波涛,竟然将朱元璋的指挥船推出了浅滩。

张定边不敢恋战,掉头逃走。常遇春一面紧追,一面接连放箭。张定边又连中两箭。常遇春求胜心切,只顾朝前追赶,自己的座船也搁上了浅滩动弹不得。敌船见状,立即回头来攻。一直坚持到天黑,常遇春的座船仍然没有挣扎出来。可巧,一只无人驾驶的大船从上游漂了过来,不偏不倚,径直撞到了常遇春的船头上。船身猛地往后一退,从浅滩中挣脱出来,常遇春率人数不多的亲兵,拼死将敌船杀退……

朱元璋稍稍松了一口气。战前鼓励将士拼杀时,他把陈友谅骂成是“纸扎的骆驼”,“十足的窝囊废”。其实,那不过是虚张声势,他自己心里就怯着三分。这次对阵,众寡如此悬殊,船舰优劣如此明显。除了依靠将士们的冒死搏杀、苍天的慨然襄助没有别的出路。当敌人的船队排山倒海涌来时,朱元璋不无担心地向站在身边的刘伯温悄悄问计:

“军师,你看到天象如何?”

刘伯温充满信心地答道:“昨观天象,吉星照我。努力痛击,我军必胜。”

刘伯温的话,大大鼓起了朱元璋的勇气。就是在座船搁浅,情势十分危急的时刻,他也没有丧失信心。果然,一天恶仗杀下来,陈友谅不但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然,朱元璋自己的损失也不小。战船被轰沉了十多艘,元帅宋贵、陈兆先等相继阵亡。但两相比较,得多失少,算得上是小胜。

开战得利,是个好兆头。朱元璋的恐陈心理,减少了许多。认为此战足有六七分把握。

出征时,考虑到是以少击多,力量不足,他把能征惯战的大将都带了来。现在忽然觉得,应天的防守太薄弱,万一张士诚乘虚而来,后果不堪设想。虽有李善长在那里坐镇,但他是文臣,“善长”的也只是政事和军需。虽然中途遣回了冯国胜,只恐难孚众望。刘伯温早有同感。必有大将镇守,方可震慑敌人、统摄四方。于是,命徐达连夜乘下水船东返,以加强应天防务。

出乎朱元璋意料的是,他的七分可胜的判断,做出的太早。接下来的搏杀,不仅更加惨烈,而且一接战,就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胃霞染红了半边天,一眼望不到边的鄱阳湖一片绯红。仿佛荡漾在四百里长湖里的,不是清清的碧水,而是无边无际的将士血浆。连水上溧浮的尸体,也蒙上了一层殷红色。大概这是预示着今天的厮杀,将更加激烈,更加残酷。

陈友谅将大船连锁到一起,摆成方形巨阵,缓缓向前推进。层楼相接,旌旗高悬,宛如把整座康郎山横推过来。四周舰船游弋护卫,准备随时迎击冲上来的敌船。

朱元璋仍然像昨天那样,多路展开攻击。无奈船小势单,一次次被杀退。转眼间,便损失了几十只船,将士血染湖水,死伤惨重。

院判张志雄的座船,桅杆突然被风吹断,停在原地动弹不得。敌兵趁机围上来,长杆矛猛扎猛戳,钩镰枪连钩带刺。张志雄抵抗不住,看看要被活捉,拔剑自刎而死。枢密院同知、小孤山归降的丁普郎,被团团围在中央,身上被刺伤十余处,仍然咬牙奋战。直到背后飞来一刀,脑袋被砍掉,方才倒了下去。元帅陈弼、徐公辅、余昶等人,也先后阵亡。将士们的尸体拥塞在湖面上,鲜血将湖面染成了望不到尽头的绛红色……

朱家军的船队节节败退。

初战得胜,陈友谅乘胜猛攻。像老鹰扑捉小鸡,猛虎追逐羔羊似的,排山倒海而来。

银盔银甲的朱元璋,站在指挥船上,手挥宝剑,严令“顶住,顶住一一不准撤退!”但任凭他喊破了嗓子,仍然没有遏止住争相逃命的溃退船只。一怒之下,朱元璋命令将十多个败退的队长,在阵前斩首示众,但仍然无法稳住阵脚。这时,亲军指挥、他的内弟郭兴。近前壮着胆子说道:“大元帅,并非是将士们不勇敢,实在是战船大小太悬殊。杀的人再多,也顶不住,必须想别的法子呀!”

朱元璋被问住了,扭头向刘伯温问道:“军师,可有良策?”

“我正要告诉主公,硬拼伤亡更大。”

“你快说,该怎么办?”

“陈友谅把大船锁到了一起,使我们攻不动。这不正是当年赤壁大战的情景吗?”刘伯温没有正面回答。

朱元璋是聪明人,一拍大腿嚷道:“军师的意思是——用火攻?”

“正是。不过……”刘伯温瞥一眼喷火的晴空,“火攻必须用风。眼下只能先做准备,等候风来。”

“那,什么时候能来风?”

“恐怕……少说也得大半个时辰。”

“他娘的!那得遭受多大的伤亡呀!”朱元琦揩着流上脸颊的汗水,跺得舱板咚咚响。

刘伯温果断地劝道:“主公,赶快放掉后退的将领——败退不是他们的过错。改攻为守,佯攻实退,以减少伤亡。等待时机,准备火攻。”

朱元琼只得遵办放人,并急忙下达且战且退、准备火攻的命令。

火攻必须有风,朱元璋忽然想起了能够呼风唤雨的道士张中。虽然对他呼风唤雨的法术半信半疑,可上次毕竟他把风“借”来了。有病乱求医,何不让他再试一次?可是,侍卫找遍了所有的舱室,只见周癲在呼呼大睡,却寻不见张中的影子。这时,朱元璋才意识到,自从今天凌晨就没见过他的面。分明是见昨天的战斗太惨烈,他害怕丢掉性命,趁着黑夜溜走了。不由狠狠骂道:

“狗日的怕死鬼,临阵逃脱,可杀不可留!”

船队一面抵抗,一面收缩后退,伤亡果然大大减少。朱元璋命常遇春用十几条小船,装满干柴火药,每船派上十名敢死队,后面系上空船,准备敢死队撤退时用。万事俱备,只欠好风东来。

人人盼风来,朱元璋更是心系苍穹。他一面揩汗,一面不住地仰望天空,暗暗祈祷神灵相助。无奈,天公喷火,热浪蒸腾,朱元璋的一颗心,比天空燃烧得更厉害,仿佛心肺都被融化成了血水……

正在无计可施,双眼蓦地一亮,头顶的旗帜似乎动了一下。正疑惑这大概就是禅宗六祖所说的:“并非旗动,乃是你的心动。”忽见所有的旗帜一齐忽忽拉拉动了起来。哈哈,不是“心动”,真的是风来了!而且是吹向陈友谅大营的东北风!

战机来了。朱元璋手中的令旗一挥动,十余只携带火种的小船,帆升橹飞,向陈友谅的大营箭一般驰去。离敌营只有几丈远了,干柴硝磺一齐点燃。十余只小船顿时成了十余条火龙,拖着腾腾的火苗,猛地钻进了陈友谅的船队!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顷刻之间,许多大船成了火船,敌营成了一片火海。烈焰腾空,黑烟滚滚。火舌吞噬着生命,无常伸出了魔手。由于大船被锁到了一起,船上的将士狼奔豕突,却是逃生无路。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平章陈普略等大将重臣,统统葬身火海……

朱元球趁机发起猛攻,一直冲杀了两个多时辰,方才鸣金收兵。陈友谅损失战船几百艘,伤亡部卒数万。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虽然只有一只眼,但智勇双全,被他倚为股肱。此次被大火活活烧死,大大挫伤了陈友谅的锐气。

同类推荐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穆里尼奥传

    穆里尼奥传

    在2003/04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开赛之初,有人问穆里尼奥,他的波尔图队能否一路高奏凯歌,最终获得这项欧洲俱乐部的最高荣誉。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合理:就在四个月前,波尔图捧起了欧洲联盟杯,成为葡萄牙历史上第六支在一个赛季里同时赢得国内联赛冠军和欧战锦标的球队。然而,尽管有如此光荣的执教战绩,尽管这个葡萄牙人有着天生的自信,他还是认为举起“大耳朵杯”不过是在痴人说梦。在穆里尼奥看来,冠军杯的终极荣耀应该属于皇家马德里、尤文图斯和曼联这样的欧洲足球巨人。据他说,当时很多人和他的看法一样--波尔图这样的“鱼腩部队”在欧冠赛场上仅仅是陪太子读书,挣一些俱乐部需要的电视转播费而已。
  •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本书以诗的形式咏叹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80个王朝,530个帝王的所作所为。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人间鲁迅

    人间鲁迅

    林贤治,诗人,学者。广东阳江人。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旷代的忧伤》;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时代与文学的肖像》、《自制的海图》、《午夜的幽光》、《五四之魂》、《纸上的声音》;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势》、《沉思与反抗》;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漂泊者萧红》等。主编丛书丛刊多种。
热门推荐
  • 都市弟子

    都市弟子

    叶浩瀚是一个不学无数的败家子,在家族里面没有一点地位,他靠自己的一身实力,在家族面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变成家族里面的重要人员之一,也得到他自己的一切,保护了家族的一切的利益。然后他到了他外公的位面,发展了属于他自己的一个势力,并且在这里成为高手。他的一生都在修炼的道路上,达到他人不能超越的高度,最后成为世界上的顶级高手。
  • 山村小教师

    山村小教师

    李小亮被人陷害退学,却阴错阳差的当上了乡村民办教师,撞破乡长风流韵事,不曾想自此桃花运起,艳福不断。
  • 彼岸花开

    彼岸花开

    盈盈如水的月光透过茂密的森林洒在布满鲜血的尸体上,一袭晶蓝色衣衫的少年静静的傲视着遍野的枯骨,飘飘紫发反射出冰冷又璀璨的光华。轻轻弯起的唇角,盈满的是数不尽的哀伤与思念。千年,千年,又千年……当她火一般热烈绚烂的红发被绝望染成了白色,依然抱着一颗纯真透明的心寻找着,寻找着梦中那个紫发飘飘、长衣萧萧的少年。只是,被无尽的欺骗、秘密与亡魂包裹着的爱情,会不会像所有的童话一样,历经磨难之后,获得美好的归宿……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 美人轻狂

    美人轻狂

    穿越成被逼嫁含恨而终的公主,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休驸马。既然这天下本来就该是她的,她又怎会拱手让给别人?她是皇室唯一血脉,那便由她来当这个皇帝。什么?说她是废物?那且看看这天下在她手中如何壮大!
  • 初春阁楼有雨

    初春阁楼有雨

    本是小小县吏之女,在闺房遇见一男子,竟对他念念不忘,不顾爹的极力反对,便去寻他,一路坎坷……重重磨难后,又会和他发生什么,他身后似乎藏着秘密,初春阁楼,又从何而来……
  • 我只想做普通人

    我只想做普通人

    一个身负强大血脉的少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但是事与愿违,在家破人亡后努力修炼,最终站在实力顶端,与自己相爱的人过上结草而庐,与山林为伴的日子。
  • 高科技产业的十大条件

    高科技产业的十大条件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犹如大河奔流,一日千里。高新技术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世界各国的竞争有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竞争,但其最终的支撑点都取决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 重生之文娱天下

    重生之文娱天下

    他因为《幻城》而一炮走红,他写的《还珠格格》被改编成电视剧,创造了电视剧的收视神话。他主导的《甄嬛传》被改编成数十种语言。他因为连载《人道天堂》而证道成神,他开创了凡人流和盗墓流的先河!他被作者称为最优良心的作家。他主导的《宫》三部曲被称为清穿剧的鼻祖。他作曲、作词、演唱的歌曲被奉为经典。他每出一部作品都会引起极大的反响,他每说一句话,都是上帝之音,他就是世界顶尖的大文豪。“如果哪一天他不在了,那么世界的文化发展就会慢上五十年!如果将他的大脑等价兑换,他将拥有整个世界!他就是站在世界文化顶端的无冕之王——张子衿!开书进新站,气运还需争。收藏和点击,推荐和打赏。何以为报答?质优量更足。一举封神声谷愿,证道起点有荣焉!
  • 盛夏的第一朵茉莉花

    盛夏的第一朵茉莉花

    夏茉莉在初中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同时也惹来了反对她的另一群女生,但在同学、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她终于解开了女生们的心结,并考上了自己入院以偿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