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6200000004

第4章 化学原子学说的创立(2)

道尔顿原子学说的提出和原子量概念的建立,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研究化学定量关系的大门。论文一发表,就立刻震动了英国科学界。许多地方都纷纷邀请他去做学术讲演,但他没有一一答应。他只接受了伦敦皇家学会的邀请,在那里做了“关于原子的相对重量”的讲演。这一课题,引起了化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人们不再认为原子都是一模一样的小球了,不同原子具有不同的原子量,这就需要一一测定出来。于是,测定原子量,便做为当时一项热门工作,在世界化学界迅速展开了。

世界上最早的原子量表

在测定原子量的工作中,走在最前面的,不是别人,正是道尔顿自己。他在1803年宣读的论文中,就附有一张原子量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子量表。在这张表里,他列出了6种“简单原子”和15种“复杂原子”的原子量。如果你仔细看看这6种“简单原子”的原子量的话,就会发现,跟现代化学课本上的原子量相比,除氢以外其他原子量都是错误的。也许你会感到奇怪,创立原子量概念的人怎么不能准确测出原子量呢?这除了跟当时的测定技术条件有关外,还跟道尔顿原子学说本身的缺点有关。

大家知道,原子是一种极小的微粒。如果把一亿个氢原子一个接一个地排成队,也只有一厘米那么长。6023000000000000亿个氢原子的质量也只有一克。原子如此之小,如此之轻,不用说是在道尔顿的时代,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无法称量。所谓原子量,并非某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而是将某种原子的质量定为一个整数并当作基准,然后,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之相比,而得出的相对质量。如果把甲原子的质量定为1,乙原子的质量若为甲原子的2倍,那么,乙原子的质量就是2。道尔顿当时就是选定最轻的氢原子质量为1作基准的。

在选定氢原子量为1作基准后,其他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的多少倍怎样确定呢?这也是个难题。道尔顿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是什么呢?他想到当时许多物质的重量组成,已被化学家们测定出来。例如,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水,其中氢与氧的重量比,拉瓦锡已经测定出来。

如果知道了水和氢与氧的重量比,再知道它们的原子个数比,那么,氧的原子量就可确定了。

但是,道尔顿所确定的氧原子量是不正确的。其错误来自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当时测定技术落后,拉瓦锡测出的水中氢与氧的重量比是1∶55(应是1∶8)。主观方面是道尔顿又武断地假设了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1(应是2∶1)。这样,因为氢原子量已规定为1,那么,氧原子量就是55了。按照类似方法,又定出了其他一些“简单原子”和“复杂原子”的原子量。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张原子量表的由来。

为了减少因测定技术造成的误差,1807年道尔顿又亲自进行实验测定物质的重量组成,纠正了一些测定的错误。但是,他对自己的有关原子个数比的假设,却没有重新考虑。因而他在1808年发表的原子量表,仍然充满了错误。

道尔顿原子量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在缺少实验事实为根据的情况下,错误地确定了“复杂原子”(如水)中的原子个数比。这个错误不久便被人发现并提出了纠正意见。

对道尔顿的原子个数比给予纠正的是年轻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阿佛加德罗(Amldlo Avogadro,1776年~1856年)。他是从盖吕萨克的气体反应体积定律中得到启发,而提出自己的观点的。

1805年,盖吕萨克就做了这样的实验:用100体积的氧气,跟氢气充分反应生成水蒸气时,所消耗的氢气为19989体积,即约200体积。这说明,化合成水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他认为,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力的条件下,相同体积中所包含的原子数目应该相同。

既然氢气和氧气化合成水的体积比是2∶1,那么,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也应是2∶1。

这样看来,原子个数比的难题,不就完全解决了吗?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因为,按照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物质都是由原子所组成。单质是由单个原子所组成,化合物是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复杂原子”所组成。如果水中氢与氧的原子个数比是2∶1的话,那么,就是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化合生成1个水原子(“复杂原子”)。这个过程如果用现代元素符号(H代表氢,O代表氧)表示的话,就是:

2H+OH2O

原子个数比:211

根据盖吕萨克提出的规律,原子个数比就应该等于气体体积之比,即氢气、氧气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比,也应是2∶1∶1。但实验结果却是2∶1∶2。水蒸气的体积比理论推算增大了一倍。

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是阿佛加德罗于1811年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使问题迎刃而解。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则是由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组成(如氢气分子由2个氢原子组成,分子式为H2;氧气分子由2个氧原子组成,分子式为O2),化合物分子则由不同原子组成(如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组成,分子式为H2O)。他还提出,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包含的分子数是相同的。据此,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蒸气的化学反应就是:

2H2+O22H2O

分子个数比:212

气体体积比:212

这样,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跟气体体积比是相等的,跟实验结果完全一致。

毫无疑问,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弥补了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不足,对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是个重大贡献。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学说提出后,却受到了包括道尔顿在内的许多名家的冷落和反对。道尔顿坚持认为相同原子互相排斥,不可能结合为分子。后来的科学实践证明,道尔顿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阿佛加德罗的理论是正确的。

这件事在告诫人们,一个成就非凡的科学家,他的观点,即便是在科学领域中的观点,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确、永远正确的。科学总是在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他是一个没有错误和缺点的人,而在于他对人类和社会进步的奉献,在于他献身科学锲而不舍的精神。道尔顿正是这样的人。

奋斗终生

道尔顿从一个只上过几年小学的农村少年,到后来成为在世界科学界都享有盛名的科学家,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时,他的回答就是:“不懈地努力!”

道尔顿在他一生不懈地努力中,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还处少年时代的道尔顿,就开始独立谋生,在穷困中生活。后来,他为了有充分时间搞科学研究,竟辞去了收入较多的大学讲师的工作,做了家庭教师。在他成名之后,如果想谋得一个收入多的职位,是轻而易举的。可他没有这样做,依然过着清贫、俭朴的生活。1818年,英国政府曾用重金聘请他做一个考察队的专家,一年只需工作三四个月,就可拿到四五百英镑的报酬。可是,道尔顿谢绝了,他依然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原子量的测定工作。为了节省开支,在他的实验室里,许多仪器都是他自己用玻璃吹制的。

由于道尔顿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受到美国及欧洲科学界的极大的赞誉。许多名人、学者都跟他建立了联系。当这些名人、学者来到道尔顿的实验室和住处时,无不对其简朴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感到意外。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一生都是在这样一种让人感到意外的简朴环境中度过的。

在这里还要提到的是,道尔顿为了科学研究,不仅要克服经济上的困难,还要克服自己是个色盲这种生理上的困难。由于色盲在化学实验中就难以辨别反应的颜色变化。但他没有因此放弃化学研究,而且把色盲当成了自己的一个研究课题,还在一个刊物上发表过关于色盲症的论文,阐述了色盲的遗传规律。近代生理学家都认为,色盲症的科学研究,是从道尔顿开始的。在生理学的发展史上,他也是一位令人怀念的学者。

道尔顿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终生过着独身生活,没有结婚。他曾对朋友说:“我没有时间谈爱情。”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他早年研究的是气象,后来的研究虽转向物理学和化学方面,但对气象的观测,他从未间断过。从21岁开始,直到去世,每天进行气象观测并做记录。时间长达57年之久,观测记录竟有20万次之多。

这充分表现了道尔顿对于科学事业的那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高贵品质。

道尔顿一生完成的著作有50多种,仅在曼彻斯特文学哲学学会所作学术报告就有100多次。1816年,道尔顿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817年,被选为曼彻斯特文学哲学学会会长;1822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26年,英国政府授予金质奖章;1832年,牛津大学授予最高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此外,柏林科学院和慕尼黑科学院也都选他为名誉院士。

道尔顿是个一心一意搞科学,从不追求名利、从不追求享受的人。以他的科学成就而论,早应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可是,1810年当有位著名科学家推荐他为会员时,他拒绝了这个荣誉。12年后,是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才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的。1833年,曼彻斯特市政委员会通过决议,为表达全体市民对道尔顿的崇敬心情,要在市政大厅竖立道尔顿的雕像。对此,他曾表示:如果我不是怕伤害曼彻斯特市民的好心的话,我就一定不能同意这样做的。

1837年,道尔顿的健康状况已明显下降,行动坐卧都不便利,但他依然坚持做实验、写论文,请人代为宣读。1842年,年已76岁的道尔顿,抱病参加了英国科学促进会的年会。在会上他对大家说:“我还能做化学实验,只不过做实验所费的时间,要比过去多三四倍。”他的话使大家很受感动。从这里,人们看到,这位年迈的科学家,在健康受到严重损害难以工作的情况下,所想所做的仍然是科学事业。

1844年的7月26日,道尔顿的生命已经垂危。但是,他仍然竭尽全力作了最后一次气象记录。他用颤抖的手,艰难地记下气压计和温度计的读数,并写下了“微雨”两字。次日清晨,道尔顿就在他那简朴的卧室里,与世长辞了。

这位伟大科学家的逝世,震动了曼彻斯特城和整个英国。川流不息的各界人士在市政大厅里向道尔顿的遗体告别,持续了两周。8月12日,人们在肃穆的哀乐声中为他举行了公葬。

道尔顿用他那坚实的脚步,走完了78年的艰辛路程,带着人们的无限崇敬离开了人世。但他那杰出的业绩和他那高尚的品格,将永远留在人间。

同类推荐
  • 奇妙人体百科(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

    奇妙人体百科(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

    人体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机器,要想操纵和使用好这台机器,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本书将人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神奇一一进行剖析,让青少年读者亲自领略人体的小秘密和健康的小魔法,在轻松的朗读和不断的发现中,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古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很多令拥有高科技的今人汗颜。记载在史书上的文字无法将那些历史完整地展现给今人,我们只能通过现存的蛛丝马迹去按图索骥。
  • 生物知识

    生物知识

    为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求知欲,作者在围绕中学生物教材有关知识点的基础上,以动物学和理科综合探索创新教育为核心,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和报道,紧密联系当前生活、生产、科研和教改实际精心编著了此书。本书在内容上侧重于贯彻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引导读者学习科学思想方法,使读者能够触类旁通,开拓思路,发展智力和能力。
  • 地球的血脉:河流与湖泊(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血脉:河流与湖泊(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上有数不清的江河,它们就像是地球的大动脉,日夜奔腾不息。这些大动脉哺育了大地,也孕育了人类文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早期的历史便是一部河流的历史。一条大河可以孕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精神……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无不是在河流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人们将江河赞誉为“母亲河”,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长江和黄河,俄罗斯的母亲河是伏尔加河。
  •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海洋探险是一项充满危险和困难的行动,但是海洋的神秘依然刺激着世界上最勇敢的探险家们的想象力,诱惑着人们去征服地球上这一最近的边界。人类潜入海洋深处还有一个理由:我们来过这里。从古到今,无数先驱为了解海洋奥秘作出了种种努力。《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讲述了海洋探险所带来的前所未闻的新鲜事,故事生动、有趣,也介绍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地理发现,适合广大的青少年朋友阅读。有很多事,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事,我们很快会知道,有很多事,我们终究会知道。已经知道的,是科学揭穿了神秘:不曾知道的,我们勇敢探知,我们就是海洋明日的探险家!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官常典行人司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行人司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镇世云皇

    镇世云皇

    以云皇之名,一力镇世!云镇浩无意得到一个功法戒指,自此,游龙入渊,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了心中的执着,用一双铁拳在大陆中,杀出一条血路,霸道登顶!这里有热血澎湃的战斗,不为长生,只为,我曾经来过!这里有激情与欲望的诱惑,有至死不渝的爱情,有同生共死的兄弟!终有一日,以云皇之名,镇压大陆!
  • 两小无猜:首席的新欢旧爱

    两小无猜:首席的新欢旧爱

    “白若爱,你不好好学数学,到时候被人卖了还数不清钱。”“白若爱,你又喜欢喝咖啡,又喜欢吃糖,你到底喜欢苦还是甜啊?”“白若爱,你这么笨,会被人欺负死的。”“白若爱,嫁给我吧,让你欺负我。”二十岁的苏晨轩,穿着帅气的西装,捧着一把马尾巴草,低着头,看着白若爱,眼睛里只有她一个人。二十八的时候,他却站在了另外一个女人的身边,一只手还是伸到了白若爱的面前。“苏晨轩,我已经不爱你了,请放过我吧!”“白若爱,我也已经不爱你了,你只是我的负担而已。”那好,我离开,当白若爱转身离开,苏晨轩在心里默念道,如果你是我的负担,我愿意和你一起沉沦,万劫不复。
  • 骑士奥义

    骑士奥义

    罗伊斯大陆,这是崇尚骑士的大陆,骑士代表着力量和权利。这是一个东方少年和骑士的故事。...........灵魂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灵魂完本作品《蛮荒武帝》
  • 黑道恋

    黑道恋

    “诺汐,我会用我的一生好好照顾你,嫁给我。”一局承诺给了她信心,他是冷酷黑道总裁唯爱的女人,他让她懂得:爱到最美是陪伴,陪到最后是心安。当他屹立在最高峰的时候,回眸就望到了她的笑容,他爱她
  • 神剑圣域

    神剑圣域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拥有魔法,有着各种职业。但舞动着自己的剑是最高的荣耀,他们被称为剑师。为求自保,你只能战斗...
  • 修仙暴徒

    修仙暴徒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登天路,一切敢挡在前面的人,都要将他们踩在脚下。
  • 宁嘉长公主

    宁嘉长公主

    宁嘉长公主二十四岁生辰,南离新君设宴为长姊贺寿。“广昭天下男子,为我夫侍。”她一句戏言,却流传天下,诸国君王亲自来贺,明为贺诞,实为求姻。听到他耳里,他一片心焦,更是彻骨的疼痛。“此生不负?扯淡!想嫁去东静当皇后?!想都别想!来人,随朕去抢婚!”他咬牙切齿。他嘴里凶狠,心内的柔情谁又知晓?他知她偏执,孤傲,一放手,便永不回头,但——阿深,阿深,若我一生只要你一个,你可愿,再嫁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唯魔

    唯魔

    仙,如何?魔,又如何?你们这群高高在上的仙,到底懂不懂什么是爱?爱一个人有错吗?告诉我,爱一个人有错吗?你们一个个都觉得仙族的血统高贵,我的存在是你们的耻辱。那我便逆仙唯魔,斩了你们这群无情无爱的仙!
  • 数学教学的趣味奥秘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奥秘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奥秘设计》为“最新学校与教育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步骤、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题目,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