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6200000003

第3章 化学原子学说的创立(1)

许多人都会这样想:科学家必定都是上过大学的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著名化学家、化学原子学说创立者道尔顿,就只是念过几年小学而自学成才的人。他在化学和物理学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个只上过小学的人,是怎样勤奋自学成就大业的呢!

家境贫寒的少年

1766年9月的一天,约翰?道尔顿诞生在英国农村一个贫苦的家庭里。父亲是个手工纺织工,靠微薄的收入来养活6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年幼的道尔顿,只在当地教会办的小学里读了几年书,就被迫辍学了。老师们对道尔顿的辍学都很惋惜,因为他那好学深思的优点深得老师们的称赞。他的数学老师弗莱彻先生说:“在教会的孩子们当中,思想最成熟的就是约翰。”正是由于这位老师的推荐,年仅12岁的道尔顿,便当上了乡村小学的教师。

那时的道尔顿,边教书,边干农活,边学习各种知识。当地一位有学问的教徒鲁滨逊,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教他数学、物理等知识,还送他一个自制的气压计。从此,他对自然科学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家庭的贫困使道尔顿难以安心工作和学习。他的父母从早到晚不停地在织布机前干活,挣来的钱还是维持不了这个八口之家的温饱。他做教师的收入也很少,没能给父母减轻多少负担。可怜的妹妹和弟弟,由于体弱多病,相续死去。看到这情景,他决定外出谋生,找个挣钱多一些的工作,以减轻父母的沉重负担。

1781年,15岁的道尔顿便来到他表兄办的一所城市学校,做了初级中学的教员。收入增加了,家庭困境也有所好转。在这里,他安下心来自学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高等数学、自然哲学、文学等大学课程,还有幸结识了一位盲人学者约翰?豪夫。

豪夫是因幼年患天花而双目失明的。他有过人的毅力和才智,掌握多种外语,精通天文学、数学、化学和医学,还具有令人惊奇的触觉和嗅觉,能靠嗅觉将远处的植物分辨出来。

道尔顿十分敬佩这位盲人学者,经常去拜访、求教。豪夫不仅教他掌握了许多新的科学知识,还教会他如何做实验,如何搜集动植物标本,如何做气象观测记录等许多实际本领。正是在这位学识渊博而又待人热情的盲人学者的指导下,道尔顿才迈出了对自然界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气象学家

在科学研究上,道尔顿最初感兴趣的不是化学,也不是动植物,而是气象。从1787年起,他就每天观测气象,并认真做观测记录。当时他所用的仪器,主要是自己制造的,还有家乡的鲁滨逊先生赠送的气压计。他常常背起这些仪器外出观测,收集有关大气的压力、湿度、温度以及风力、降水量等多方面的数据资料。他还在自己校园里安装了雨量计。

而对自己苦心收集的气象资料,他认真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中探索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1793年,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气象观测论文集》发表了。在这本书里,他总结了几年来自己观测的结果;介绍了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及其他一些仪器的装置;对于云的形成、水的蒸发、降水量的分布等,也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当时气象学还很薄弱的情况下,这部专著的发表,受到科学界的极大重视。由此,27岁的中学教师道尔顿,成了知名人士。当年,就受到曼彻斯特一个学院的聘请,担任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讲师。

道尔顿告别了工作12年的中学和导师豪夫,来到了曼彻斯特这个文化发达的城市。这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可以看到许多新书刊,学到许多新知识;这里有各种学会和学术社团,可以进行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讲演;这里还住着许多著名科学家和学者,可以登门拜访、求教和讨论问题。这里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道尔顿在学院的教学工作负担很重,但他依然坚持自学、坚持气象观测、坚持科学研究。他每天起得很早,睡得很晚。正像他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的那样,为了科学总是“黎明即起,午夜方眠”。

在科学领域中,任何一项成果的取得,都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不仅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知识的积累和不断更新,还必须具备搞自然科学研究的实验条件。但是,道尔顿所在的学院,实验条件缺乏,教学又占用了他过多的时间,对他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十分不利。他感到这样继续下去,虽也能多少搞一点研究,但要取得像样的成果,是不大可能的。摆在道尔顿面前的这个难题如何解决呢?倘若辞去学院的工作,专搞科学研究,那么,生活和研究的费用从哪里来?如果辞职后,大部分时间搞研究,而用少量时间做私人教师以保证起码的经济收入,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了吗!他只能这样抉择了。

1799年,道尔顿辞去了学院的工作,做了私人授课教师。他向一位牧师租了几间房,布置了实验室和居室。每天他仅用两个小时去授课,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在这里,他过着简朴的生活,坚持科学研究达25年之久。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成就,都是在这里取得的。

分压定律

道尔顿在辞去学院工作两年后,就发表了有关大气的组成和性质的论文。他论证了大气都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4种主要物质所组成,并阐明了气体受热膨胀等方面的性质。继而他又研究了混合气形成的原因,发表了《弹性流体彼此相互扩散的趋势》的论文,指出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是由于气体都具有均匀扩散的性质。

道尔顿对于气体的这些研究成果,虽不属于气象学的范围,但跟他的气象观测密切相关。这正如他自己说的:“由于长期做气象记录,就注意思考大气的组成和性质。使我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大气或其他混合气,竟能在外观上形成一种均匀体呢?”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道尔顿才由研究气象开始,进而对气体的性质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随着对气体性质的研究逐步深入,他对气体的压力认真思考起来。他认为,要说明气体的特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压力。混合气体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混合气体中各种不同气体的压力如何呢?它跟混合气的总压力又有什么关系呢?要弄清这样的问题,就必须进行实验。

道尔顿选择了两种互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在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这两种不同的气体。先测出它们各自的压力。再将一个容器里的气体,引入另一个容器中,使两种气体在同一容器中混合。这时测得混合气的总压力,恰好就等于这两种气体单独占有该容器时的压力之和。如果把混合气中每一种气体的压力称做分压,那么,道尔顿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就是:混合气体的总压力,就等于组成该混合气的各种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这就是1801年道尔顿发现的一个重要定律,即著名的“道尔顿分压定律”。这一定律的发现,对于物理学的发展是一项突出的贡献。

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从来不会满足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总是在事业上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的。道尔顿认为,自己在气体研究上的成果以及分压定律的发现,仅仅是总结出客观存在的规律,但还没有揭示出产生这些规律的原因是什么。他又陷入了沉思中:混合气体的总压,恰好就等于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这究竟是为什么?怎样进行科学的解释呢?

原子学说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的分压,跟这种气体单独占有该体积时的压力是相等的。这就清楚地表明,某种气体在容器里的存在状态,跟容器里其他气体的存在没有关系。由此,道尔顿想到的就是气体必定具有微粒结构。这就是说,气体都是由极小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的微粒。当两种气体混合时,一种气体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另一种气体的微粒之间。因此,这种气体的微粒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跟另一种气体的微粒无关。

物质具有微粒结构的观点,并非道尔顿的发明。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公元前460~前370年),就提出物质都是由一些坚硬的、不可再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种微粒称做“原子”(希腊文的原意就是“不可再分割”的意思)。这种古代原子论,是靠观察推测而得出的结论。在当时,并未被科学实验所证实,只是一种哲学观点。后来,到了17世纪后期,也有些科学家提出过物质具有微粒结构的说法,但都不能科学地解释化学现象而未得到公认。

道尔顿也把物质的微粒称做原子,但他的原子学说,跟以往的原子论是不同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我之前的各种关于微粒的学说,其共同点在于都认为,构成物质的微粒(即原子)是一些大小相同、一模一样的小球。而我认为,同一元素的原子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则是不同的”。

1803年10月的一天,道尔顿在曼彻斯特文学哲学学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他的化学原子学说的要点就是: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的;单质由简单原子所构成,化合物由“复杂原子”(即现在说的分子)所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大小特别是重量即原子量,是不同的。在这里他第一个提出了原子量的概念,并把它看做是区分不同原子的最重要的特征。

在今天看来,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确有一些不完善之处。他没能把原子和分子这两种不同的微粒加以区分,他说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也是不正确的。但是,在当时这一学说的建立,结束了多年来人们对原子认识的混乱状态,在化学发展史上,是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恩格斯评价说:化学的新时代,就开始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同类推荐
  • 中国环保先锋(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环保先锋(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环保先锋》介绍了环保领域的演说家、野生动物的保护者、致力于环保技术研究的创新者、为环保呼吁的新闻工作者、投身环保事业的教育家、承担中国绿色希望的环保少年等,他们在环保事业中作出了各自杰出的贡献,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了宝贵探索,用坚定的信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实现了个人价值。
  • 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游遍天下的愿望。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于许多人来说,西藏就是那个最闪亮的坐标,就是那个最想要去旅游的地方。西藏,充满了奇迹与传说,也充满了神秘与变数;带着刚性和残酷,也带着空灵和幻想;既有生命禁区的漠然与冰冷,也有太阳之城的温暖和闲适。
  • 宇宙奥秘大百科

    宇宙奥秘大百科

    无论是浩瀚的宇宙、神奇的自然界,还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生活,都充满了种种奇妙而有趣的现象。《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共分为十五册,分别介绍了“ 宇宙”“动物”“植物”“人类”“科学”等内容,引导青少年不断地去探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 蔚蓝旖旎的海洋(科普知识大博览)

    蔚蓝旖旎的海洋(科普知识大博览)

    在浩瀚无边的蓝色海洋和陆地湖泊中,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岛屿,形成了最适合寻幽探胜的海上迷宫,给人类的诺亚方舟——地球,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带有神话色彩神秘失踪的岛屿,引人遐思,也有很多岛屿充满奇情异趣,风情独特,给人启迪。
热门推荐
  • 水浒传故事

    水浒传故事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目睹朝廷的黑暗、统治者的昏庸、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不平,撰写《水浒传》以抒发胸中的愤慨。
  • 网游之天机游戏

    网游之天机游戏

    一个背负神秘身世的少年,在平行世界下,进入了一个无法退出游戏的世界《宿命》,在这个让全世界人疯狂的游戏中,他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这一切,都将从主角转职死神开始慢慢揭露。死神—冷酷,无情,残忍……然而,谁又能知道,死神的真实来历呢?对常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但是对主角来说,这是一个天机!
  • 尘缘仙缘

    尘缘仙缘

    梦缘三部曲第二部,仙侠部分。预计五一左右正式发布。
  • 九曲凝

    九曲凝

    千练,曾经的夕颜花,本想就如死灰般离开天机阁,带着“浮艳”过这余生,却不曾想,变故如此之多。若是谁都能确定即将经历的故事,谁都能断定谁会成为谁的归宿,又何必走这一遭?值得庆幸,还在这一路上遇到了这么些人。不能守护的,总会尽力用陪伴时光作为报答。
  • 死神见习录

    死神见习录

    死神,顾名思义。见习之路长漫漫。在见习路上变得更强。
  • 超能小公民

    超能小公民

    罗添偶得鸿蒙珠,改变人生从此开始。罗添的宗指是:大人的世界很乱,我只跟小孩子玩。村民A:罗小子,你能把我家小子培养成神童吗?罗添:放心。村民B:罗大哥,你能把我家小子培养成学霸吗?罗添:没问题。村民C:罗大爷,你能把我家小子培养成超人吗?罗添:这个不行。村民D:为什么?罗添:天上太多超人,容易撞飞机。……终于A签了,可放心收藏。
  • 朕的皇后太爱钱
  • 我把异界搞得鸡飞狗跳

    我把异界搞得鸡飞狗跳

    我班长在灵虚洞天当掌门;语文课代表在瑶池圣地做圣女化学课代表在尸族研究木乃伊……班主任在试炼古路寻宝——遇人就大喊:dai,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教导主任被困在荒古试炼路……等到准帝、大帝、仙满天飞的时候,校长这才开挂从荒古墓穴里屁颠屁颠的跑出来~~(╯﹏╰)b结果,等到我们班里的人全都聚齐了,异世界也被我们彻底玩坏~~(╯﹏╰)b
  • 封尘书

    封尘书

    也许,这个世界张狂无绪。也许,我们只是默默存在。但是,那些古老的誓言,那些沉睡中的人们,那些不知名的爱恨情仇,它们依旧,依旧坚韧而执着地努力着,希望在这一片世界,交织出他们原本的色彩。
  • 行者蛮荒

    行者蛮荒

    远古时候,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在人类中的杰出之士中诞生了行者,他们修习五行之术,和天斗,和地斗,和尚存的洪荒野兽斗。他们和力士一起,是人类在自然中生存的中坚力量。而在他们当中,有一名普通的行者世家弟子,诞生在入云巅,修行在五行院,在强者林立的世界,和兄弟一起开疆拓土,一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