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5900000012

第12章 任人摆布的天下共主(1)

周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545年)九月,月圆,王城西郊的一座深院中焚香燃豆,庭燎齐明。院墙之内,每隔五步便立一绯袍玄甲的虎贲勇士;院墙之外,两队手持戈盾、甲胄裹身的卫士交叉巡视。中庭四角分立两名女侍和两名内竖,庭中端坐的正是当今天子。

依照惯例,在立秋之前,太史便向灵王禀告说:“秋之将至,大德在于金。”意思是告诉天子,快立秋了,您该主持斋戒,以便为迎秋大典做好准备。

立秋当日,灵王衣白衣,佩白玉,乘白舆,驱白驹,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前往王城西郊的祭坛去祭祀白帝(秋属金,其色为白,故秋天的司时之神为白帝)。一行人马皆擎龙纹白旗,浩浩荡荡,煞是威武。

迎秋大典完毕之后,灵王突染风寒,于是便提前返回宫中养病。到了这一年的仲秋九月,灵王的病情依然未见好转。为了替天子祛除病魔,执掌宫廷驱鬼事宜的方相氏,在王宫西向的明堂之内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傩礼(即秋季大傩,主要是祛除屋室之内的鬼魅)。

旭日东升之前,方相氏便早早地做起了准备,他先是换上玄衣朱裳,然后将一整张熊皮自头顶披挂而下。熊皮的头部被文以狰狞的彩绘,其上还镶有两双黄金制成的眼睛。

傩礼开始后,方相氏右手挥戈,左手执盾,将明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仔细地搜索了一遍。紧随其后的一百二十名罪隶(因犯罪而被贬为奴隶的人,有别于蛮、闽、夷、貉等战俘奴隶)手持桃茆(桃木柄笤帚,有辟邪之功)、终葵(驱鬼用的椎),一路狂呼乱舞,这样便将盘踞室内的鬼怪邪疫祛除殆尽了。

当天夜里,圆月当空,灵王忽然移驾到王城西郊的一处别院。皓月之下,灵王白衣素裹,凝神静坐于中庭的一座漆木台案上。

“大王是不是又在想晋儿了?”王后齐姜轻声来到灵王的身旁,为他披上了一件雪白的狐裘。

灵王没有作声,空洞的眸子仍旧一眨不眨地凝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

四年前的一个月圆之夜,灵王的爱子太子晋不幸病逝,从那以后,他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变得沉默少言,郁郁寡欢。

“大王,人死不能复生,再说……不是还有贵儿吗?”齐姜不失时机地提醒道。太子晋去世后,齐姜的亲生儿子王子贵便顺理成章地成了灵王的接班人。

灵王狠狠地瞪了王后一眼,他虽然仍未言语,可心里却如明镜一般敞亮。

太子晋去世的前一年,中原地区暴雨连绵,王城北面的谷水决堤改道,与王城之南的洛水汇成一股摧枯拉朽的洪峰。

大司空(西周始设,位次三公而与六卿相当,是主掌水利、营建之事的最高长官)亲率匠人数千围堵洪水,可王城的西南一隅还是被滔天的巨浪冲刷为一片废墟。

灵王万分惊恐,为了保住王城,他决定孤注一掷,让奴隶们倾巢出动,去强堵谷水的缺口。听到这个消息,太子晋不顾太师(即太子太师,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同为太子的老师,职司不同,多为虚衔)滑鞫的劝阻,在灵王面前据理力争,慷慨陈词。

时太子晋年方十六,其贤名却早已遍播中原。他以古论今,晓以利害,告诫父亲要顺应自然,师法天地,以万姓生灵的安危为重。大禹治水之时,他的父亲鲧就是因为采用壅堵的办法才导致失败的。太子晋以此为由反对壅塞谷水,他建议灵王挖掘沟渠,引水导流,将洪水泄入荒芜之地。

灵王闻言后一语不发,耳畔却忽地回响起王后齐姜吹过的一阵枕边风:“大王,晋儿他血气方刚,少年老成,才十几岁就已经能够担当国家的重任了。就连叔向和师旷那两只老狐狸都对他赞不绝口,太子能干固然是好事,只是不知大王是否有所耳闻,如今,朝野上下都在传说,晋儿要是做了天子,定能重振乾纲,力挽狂澜于既崩……”

就在太子晋进谏灵王的第二天,谷水的缺口终于在匠人与奴隶的合力下封堵完毕,王城的危机暂时得以消除。灵王长舒了一口气,转念又想起太子晋所说的那番话来。

“哼,什么‘王道之兴,必有夏、吕之功;王道之衰,必有鲧与共工’,‘凡事要以时而动,依序而做’,绕来绕去,还不就是想说这天灾实为余一人之过吗?”灵王越想越愤懑,“自比大禹,暗讽余一人,小子教训老子,真是孽障,孽障啊!”

这时,一个面若傅粉的内竖快步前趋道:“大王,卯时已过,众位卿士已于明堂外恭候多时了。”

“退下吧,余一人即刻便到。”

明堂之上,三公面北而立,诸侯面东而立,卿大夫面西而立,王族虎士面南而立,其余大仆、大右及一行从者皆于路门之左南向而立。文武百官早早在司士官(掌管百官名籍、考核及实施政令的官职)的引导下分列就绪,只等天子就座。

灵王姗姗来迟,面色凝重。洪水之困方解,众卿本以为天子将要宴请百官,论功行赏,孰料灵王却没有表现出一丝准备庆功的意思。

“众位爱卿,可有奏禀?”灵王闷闷不乐地问道。

堂下的臣子们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出头之人。太师滑鞫心神不安地朝太子晋的身上望了两眼,心中暗自叹息。

“启禀大王,臣姬晋有奏。”太子晋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

灵王的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凶光:“讲。”

“臣晋听闻,古之为君者,不隳山,不填薮,不破泽,不阻川。为什么?因为天地万物在形成之初便已有了成制。山,乃土石积聚之地;薮,乃万物生长之所;泽,乃众水交汇之处;川,乃气息流转之枢……”

怒火,一股无名的怒火冲上了灵王的心头。他的耳朵嗡嗡作响,早已听不进太子晋的逆耳忠言。

“退朝!退朝!”太子晋的话还没有说完,灵王便不顾仪礼地咆哮起来。

众卿见天子拂袖而去,便也三五成群地匆匆退去,只剩太子晋一人在空荡荡的朝堂之上默然矗立。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退朝了,您也该回去了。”寺人蚎善意地提醒道。

太子晋一言不发地退了出去,怅然若失的眼神给在场的内侍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是日退朝之后,灵王径自来到王后齐姜的寝宫。见漆案上笾豆喷香,美酒盈罍(盛酒器),灵王的心情顿时舒展了许多。

“大王一定饿了吧,妾今日亲备酒菜,以供王享。”齐姜笑吟吟地迎了出来。

“父王,父王,你可算回来了,儿臣和母后都快饿死了。”一个锦衣绒帽,浓眉大眼的男孩儿猛地从齐姜的身后窜了出来,一头扎进灵王的怀里。

“哦?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让我们的贵儿忍饥挨饿了?”灵王一边微笑,一边吃力地抱起了已经十岁的姬贵。

“除了父王,还能有谁?”姬贵稚气未脱道。

“贵儿,休得无礼!”齐姜用责备的目光瞥了姬贵一眼。

“无碍,无碍。”灵王亲昵地将姬贵抱入堂内,“贵儿不是饿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用膳。”

太子晋黯然神伤地踱至东宫门前,未及登阶,便见一须发尽染,身着玄端的男子快步向自己走来。

“老师,您怎么来了?”太子晋毕恭毕敬地上前迎道,来人正是太师滑鞫。

“太子大祸将至矣!”情之所至,滑鞫竟已是老泪纵横。

太子晋何其聪慧,岂会不知自身的险恶处境,他紧紧握了握滑鞫那双枯槁如柴的手,一言不发地留给老师一个踽踽独行的背影。

“太子秉性淳良,必为歹人设计,听老夫一言,当去则去,切莫犹豫……”

自灵王壅堵谷水之后,其弊日现。王城虽然是保住了,可王畿之地的百里良田,却因未能及时疏泄洪水而被切割成一片片寸草不生的洼地。

王后齐姜趁机上下其手,暗中唆使臣僚四处造谣,说太子晋为灵王不用其言,乃至良田被淹一事抱怨不已,还说一些不明就里的国人也在太子的煽动下群起闹事。

为了弄假成真,那些扮作百姓的造谣者,甚至还在天子脚下放了一把火,成周西市的几家店铺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就在不久前,陈国国内刚刚发生了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暴动。负责修筑城墙的役人们因不满监工的残暴凌虐而奋起反抗,不仅杀死了大小监工,还将愤怒的情绪遍播陈国的各个角落。陈国的不少贵族见势不妙,纷纷出逃。无奈之下,陈哀公亲自出面安抚国人,这才使暴乱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得以化解。

灵王自然也知道此事,由此更对百姓的力量深感疑惧。齐姜的离间计可谓是正中肯綮,直接打在灵王的隐忧之上。望着化作水塘的良田,灵王的心中原本充满懊悔,可经过齐姜的这番挑唆之后,懊悔之意全部化作了对于太子晋的厌恶之情。大概就是在此时,灵王的废储之心才最终确定下来。

虽然灵王在位之时,周天子早已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太子的废立仍然非同儿戏。太子晋的母亲是晋国的公主,只因晋国与天子同姓而未被封后。时值平公在位,尽管晋国实力大不如前,可仍然是中原地区的霸主。子以母贵,太子晋的地位名正言顺。且太子晋少年有成,享誉诸侯,其名望之高让灵王也自叹弗如。由太子晋来继承王位,实在是众望所归。

灵王是个无所作为的闲君,可他却娶了一位十分能干的王后。齐姜深察灵王已有废储之意,于是便不停地在灵王面前夸赞太子晋,因为她比谁都清楚,高处不胜寒,把一个人抬举得越高,他就会摔得越惨……

自东宫门前听闻太师的一番肺腑之言后,太子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他回忆起母亲在世时的那段美好岁月,回忆起自己秉烛夜读及出使诸侯时的往事种种。

大水过后,蚊虫滋生,侍者于香炉之中添了些润湿的艾草和宁神的香料,氤氲的烟气弥散开来,偌大的寝宫之内立时芳香盈室。太子晋只觉头脑昏沉,不多时便做起梦来:

两年前的伊、洛之间,青烟垂髫,碧水漫荡。十四岁的太子晋在烟雨轻扬的河畔遇到了一位身披蓑衣,脚踏草履的耄耋老翁。老翁双目微合,飘然若仙,于一块青石之上击杖而歌曰:“汝本昊天客,误堕尘世间。浮槎东海上,三载见仙山……”

太子晋不明何意,遂揖礼问道:“敢问丈人,所歌何意?”

老翁笑指东流之水:“此水何处来,自当何处去。”

太子晋正听得一头雾水,忽觉一道白光闪过,自己竟变成一滴河水在碧波中跌宕前进。他幼时曾失足落水,此后便一直对浩荡的江河心存畏惧。

一阵覆地翻天的汹涌之后,太子晋猛地从梦中惊觉而起。

漆案上的鎏金凤鸟铜香炉依旧青烟袅袅,太子晋惊魂甫定,方才所梦仍然历历在目。他和衣而起,步入庭中。

室外暗无星月,夜色正浓,太子晋去意彷徨,兀自吟起了一首《正月》: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民之讹言,亦孔之将。

念我独兮,忧心京京。

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

周灵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十一月的一天,一匹轻骑自鼎门飞驰入王城。

一个手持简牍的寺人慌慌张张地一路狂奔,跑过皋门、库门、雉门、应门,最后来到了天子寝宫所在的路门之前。执掌路门宫禁的阍人(王宫内的守门官)伸手挡住了内侍的去路。

“站住!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不想活了?”阍人怒斥道。

“这……这是职丧大人(执掌王畿之内贵族丧事的官员)的手令。”寺人气喘吁吁地从腰间取出一枚黄玉令牌,递到阍人面前。

阍人见到令牌,心中暗道:“又是哪位贵人发丧,竟要惊动天子?”他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道:“方才多有得罪,不过这宫中的规矩您是知道的,还是烦请内官配合一下。”

寺人不耐烦地催促道:“你最好快点,耽误了大事你可担待不起!”

阍人对寺人里里外外地一番查验之后,忙遣内竖到路寝之中通报天子。

未及片刻,内竖便匆匆返回:“内官大人,请您将怀中的简牍交与小人,由小人代呈大王便是。”

“如此也好。”寺人将简牍交出,又对那内竖嘱咐道:“此乃东海琅玡发来的四百里加急,务必要亲自交到大王手中。”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内竖抱了简牍,沿着青砖铺成的甬道一路小跑,不一会就消失在厢房林立的前庭中。

内竖左右环视,见四下无人,便将简牍藏于怀内,鬼鬼祟祟地来到了王后的寝宫之外。

王后的一名内小臣(为王后规正服位、传递王后命令的内臣)从庭廊中的一根丹漆立柱后探出半个脑袋,向那内竖使了使眼色。内竖忙将怀中的简牍交与小臣,又在其耳畔低语一番才匆匆离去。

当日,那内竖根本就没有通报天子,而是直接骗走寺人手中的简牍,将其交给了王后,因此直到午后时分,灵王才见到这卷发丧的简牍。

一听说是琅玡发来的四百里加急,灵王顿时呆若木鸡。他失魂落魄地展开简牍,并未留心系口处的泥封尚未干透。

太子晋去世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刺痛了灵王的眼睛,他跌坐在漆木床前捶胸顿足地恸哭道:“一念之差,错杀我儿!”

一年前的那场洪水退去之后,王后齐姜借机搬弄是非,使得灵王在盛怒之下,以“诽谤天子,祸乱社稷”的罪名将太子晋贬为庶人,另立王后之子姬贵为太子。

太子晋所犯之罪如若属实,按律当诛,但灵王自知底气不足,便只将太子晋及其老师滑鞫发配到边疆之地。

在太子晋的请求下,灵王同意将二人迁至东海琅玡,那里齐人与东夷混杂而居,一向被中原人士视作未经开化的蛮荒之地。

王后齐姜闻讯后,拊掌笑道:“小子自掘坟墓,这次一定让他有去无回!”她的确没有想到,聪慧一世的太子晋,竟会自投罗网,跑到齐人的地盘上去任人宰割。

在离开王城的那天清晨,废太子姬晋在马车上向太师滑鞫含泪而拜:“孺子不肖,祸及恩师,请受姬晋一拜。”

滑鞫忙捉住姬晋的衣袖:“使不得,使不得,太子这是要折杀老夫呀!”

“恩师,从今以后就不要叫我太子了,这大概便是我的宿命吧。”马车继续东行,姬晋喟叹一声,回头望了眼渐行渐远的成周城。

“太子宅心仁厚,爱民如子,如今却遭此劫难,这绝非天意,实为奸佞所谋!是老夫无能,没有保护好太子,唉,老夫愧对先夫人的临终嘱托……”

同类推荐
  • 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辨

    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辨

    本书探讨了中国思想史或教育史上的人物,大体上可用“哲人”来概括他们,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也有相对没那么出名的陈白沙、容闳、徐复观等。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本书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美学其实很好玩

    美学其实很好玩

    觉得美学离你很遥远?觉得美学太深奥?其实生活就是一堂大大的好玩美学课!美学其实很好玩——扔掉深奥,只留实用的好玩美学书!把高高在上的美学知识一一用进你的生活里,看谁还敢说你“没品位”!325个美学小知识,迅速提升你的美感力,变身美学达人。
热门推荐
  • 妈咪改嫁吧

    妈咪改嫁吧

    (新文:《带球快穿:傲娇鬼夫,放肆来》求宠!)杜悦梦与凌俊凡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凌俊凡却出了意外,找寻无果,还好给杜悦梦留下了一个孩子,没有让杜悦梦再次陷入黑暗。杜悦梦苦撑几年之后,终于有了凌俊凡的消息,却不曾想,他在异地已组建新的家庭。“妈咪,他不认我们,我们也不要他!阿钧爸爸比他好多了,妈咪,你改嫁吧,以后阿钧爸爸就是我的真爸爸了。”
  • 宝宝带我混豪门

    宝宝带我混豪门

    "她遭遇后妈和同父异母姐姐的陷害,误入总裁的房间。一夜错乱,她将总裁吃干抹净,在他还未醒来之时便逃离……没有想到,一夜之间,便会怀上总裁的宝宝。他是权势熏天的集团总裁,却因为家族遗传,身患隐疾——只对某种特殊血型的女人感兴趣,对于其他任何女人,都无法提起男人应有的能力。那一夜,明明已经遇到了那个可以让他动心、动身的女人,但是该死的,一夜醒来,她竟然不见踪影。再归来,她身后带着一个萌宝,轰然相遇,他一眼认出她来,决定再也不会放手……可是他家跟他同样身患隐疾的N个美男子,已经将她团团包围了……面对腹黑总裁爹地一家,聪明宝宝说:“妈咪别怕,我带你混豪门!”"
  • 与伤痕干杯

    与伤痕干杯

    人的一生是一条长长的项链,坠满了各色各式的珍珠。有明这的,有灰暗的,有圆润的,有怪异的,有我们自己抬起的,也人命运赐予的,有乐意接受的,也有无法拒绝的。每一颗都记满了喜怒哀乐,每一颗都有沉重的分量,同样,每一颗都附在生命的路上。
  • 神医狂妃

    神医狂妃

    邱桑容,邱家最杰出的医圣变成淮定国权相的嫡孙女。明明是臭名远扬,无用的草包,却尽得家人百般的疼爱。为此,她不惜一切尽心守护家人,保家人一世平静安稳。却是一场赐婚,揭开了一场阴谋。随着一个惊天秘密暴露于人前,她才知,一切却全是个假像,摇身一变,她成了神秘的圣手女神医,高深漠测的医术,神秘的行踪,神秘的身份,令天下人寻而不得。当她的身份一层层的揭开,天下哗然。阴险狡诈的万俟王,处处与她作对。狡猾的狐狸公子,要借她手杀人。娴雅无害的成王,机关算尽,祸她满门。只顾玩乐的太子,如毒蛇般攻击她的要害。姐姐与她争男人,不惜手段要除掉她。二房,三房都不是省油的灯,添了火还给你加把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女屌丝:下堂公主当自强

    重生女屌丝:下堂公主当自强

    这不是一个坑爹的年代,却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本姑娘女屌丝一枚,老爹是皇帝,怕你个球!什么?不喜欢本公主,那你脑子进水了,要娶我?什么?不能抗旨不尊,那是你胆小懦弱!敢动手打我?那你就不是男人!好,你不休我,我休你!不就是状元嘛,本公主不稀罕,正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支花,更何况,你也就是一棵草!给我靠边,别挡住我扑面而来的幸福!看重生女屌丝如何玩转古代王朝!
  • 王爷的幼师王妃

    王爷的幼师王妃

    话说:‘人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缝’。散发一次母爱都能穿越,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在这个家庭里父亲不喜,姐妹的欺凌。最最不能忍受的是要代替自己的姐姐嫁给云国冷酷无情的逸王爷。他与她会有怎样的感情纠葛。她所希望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是否如她所愿?
  • 职场智慧

    职场智慧

    不管你是职场菜鸟,还是职场“人精”,总会为或大或小的问题苦恼,本书模拟现实案例,用实话动人,亲手教你玩转职场潜规则。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新健康生活(下)

    新健康生活(下)

    本书内容包括:健康时尚精论、走出健康误区、健康温馨家园、养生保健经典、就医用药指南能内容。
  • 断孽屠邪风云录

    断孽屠邪风云录

    昔日有欧冶子,干将合铸十口名剑,分别为纯钧,胜邪,鱼肠,巨阙,湛卢,泰阿,工布,干将,莫邪,龙渊,今天我们所说的故事也是关于宝剑的,上古神器断孽剑。昔年人皇伏羲于山中狩猎偶得飞天玄铁一块,传说飞天玄铁是王母派九天玄女散到人间的,飞天玄铁体内蕴藏着无尽的魔力,对于妖孽有着极强的破坏力和杀伤力,于是伏羲便命工匠将玄铁打造成了两把神兵利器断孽剑和屠邪刀。伏羲在斩妖除魔后将断孽剑封藏在了伏羲山,而屠邪刀的下落却是没有人知道,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就是有关断孽剑和屠邪刀的精彩传奇。我们暂且将此故事称为断孽屠邪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