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14300000027

第27章 家庭生活

赵匡胤的祖先没有给他留下显赫的门第、高贵的血统,甚至也没有给他留下丰厚的家产。因此,如果赵匡胤没有坐上皇帝的交椅,有关他的家庭的一切都会埋没于厚重的历史尘土之中。

但偏偏赵匡胤做了皇帝,而且是开国皇帝,这种历史的幸运,不仅使赵匡胤本人在众多御用史家眼里非同凡响,而且关于他的家庭的一切也顿时变得格外神圣起来。这其实并不是赵匡胤时代的创造,一部二十四史的传记,大多都是以皇帝的家庭开篇的。

赵匡胤的家庭人丁兴旺。父亲赵弘殷共生五男二女。长子光济早夭,二子匡胤,三子匡义(赵匡胤做皇帝后,改名光义),四子廷美,五子光赞幼亡。母亲杜氏,定州安喜人。关于赵弘殷与杜氏的婚姻,按照宋人笔记《烬馀录》的记载,颇具戏剧性。据说赵弘殷年轻时,一次路过定州安喜杜家庄,因下大雪,便到杜家院门外避雪。杜家仆役见此人状貌英伟,仪表非凡,便引入院内热情招待,主人见赵弘殷很有教养而且手脚勤快,决意招他为婿,于是便将第四个女儿许配给他。杜家门前旧有一个大水洼,人称“双龙潭”,后来赵匡胤和赵光义先后做了皇帝,这一称呼便得到了印证。

据《宋史·后妃传》的记载,杜氏是杜家的第一个孩子,而不是杜家四小姐,显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貌似巧合的故事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牵强附会。

附会归附会,不能否定的是,赵匡胤的母亲,对他本人甚至对宋初的历史,都曾产生过比较重要的影响。

在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古代社会,一般家庭的组合往往是“严父慈母”型居多,但赵匡胤的家庭似乎是一个例外。史称杜氏嫁给赵弘殷后,“治家严毅有礼法”,只字片言,透露出杜氏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而是属于那种有胆有识、果敢自信的女中强人。

知子莫如母,杜氏对赵匡胤是了解和欣赏的。当年陈桥兵变时,赵匡胤预先将家人安顿在寺院以防不测,听到兵变消息后,赵匡胤的妻子王氏惊恐不安,担心大祸将至,但杜氏却镇定自若,她给儿媳妇打气说:“吾儿平生奇异,人皆言极富贵,何忧之有!”当赵匡胤黄袍加身,回师京城时,预先有人向她报告这个成功的消息,杜氏也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惊喜,只说儿子“素有大志,理当如此”,仿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颇有些遇事不惊的大将风度。

杜氏生逢乱世(公元902年—961年),历经梁、唐、晋、汉、周五朝(公元907年—959年),阅人颇多,阅事也不少,对于儿子刚刚建立的新王朝的命运强烈担忧。丈夫赵弘殷已在四年前(公元956年)去世,杜氏成了赵氏家庭的一家之长,为了赵宋王朝帝业永固,她以参与和介入政治的方式给赵匡胤施加影响。

赵匡胤正式登上帝位后,新王朝的大臣们纷纷向这位太后表示祝贺,杜氏全然没有那种“母以子贵”的荣耀和骄傲,相反却变得“愀然不乐”起来。她对太祖君臣说:“古人云‘为君难’,皇帝看起来居于万人之上,尊贵至极,却不知道天子难做,若统治得道,则此位可尊,若驾驭失法,则是求做匹夫百姓都难呀!”杜氏的提醒,对于仍然沉浸在兴奋之中的赵匡胤来说,不啻为一副及时的清醒剂。

杜氏还担心儿子初做皇帝没有经验,因而亲自参与决策,同赵匡胤一道共同商议军国大事。她对赵匡胤的主要谋臣赵普十分器重,每逢议事,杜太后为了显得关系亲近,从不以官衔称呼赵普,而是沿袭赵普在儿子幕府的旧例,称他为“赵书记”。甚至还这样嘱托赵普:“我儿年轻,不明事体,赵书记一定要尽心辅佐。”传说杜氏为了确保赵宋王朝的长治久安,还亲自让赵普记下太祖誓约,藏之金匮,为大宋王朝选定第二、三任接班人。可以说杜氏对赵宋王朝的深切关注和殷殷期待确是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

杜氏颇有政治眼光。按说儿子做了皇帝,自己一脉的亲戚从此可以凭借皇亲国戚的身份飞黄腾达,事实上这也是许多朝代的例行做法,但杜氏却不愿为新兴的王朝埋下祸根与隐患,断然拒绝他们利用特殊身份为所欲为。所以其兄杜审琼、其弟杜审肇、杜审进,虽贵为国舅,当杜氏健在时,都仍“家于常山”,未授官爵。至于杜氏之后,更是“阀阅微替”,“子孙不在仕版”。有宋一代,始终无外戚专权之祸,就是杜氏开的好头。《宋史·后妃传序》中赞扬杜氏有“内助之贤,母范之正”,开启了宋世之基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夸张。在中国历史上,“母后临朝”,外戚与政往往祸乱国家,杜太后和历史上其她一些杰出女性的所作所为,完全改写了这一结论,而以自己的能力、才识和胆略构成了另一种历史景观,这实在是历史的大幸。

赵匡胤虽说贵为天子,敢做敢为,但对母亲却极为尊敬和孝顺。杜氏一番“为君难”的训诫,赵匡胤心悦诚服,恭恭敬敬地地表示要谨记教诲。杜氏瞩目赵普,赵匡胤便“宠待”他如左右手。当后来赵普“强市人第宅,聚敛财贿”遭到御史中丞雷德骧的弹劾时,赵匡胤不仅不加处理,反而以“社稷之臣”为由,明显袒护,将检举者拷打了一顿。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氏病重时,赵匡胤在其身边亲奉汤药,“不离左右”,直到母亲去世。杜氏殁后,赵匡胤将其谥封为“明宪”太后,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又更谥为“昭宪”太后。

除三个弟弟外,赵匡胤另有一姐一妹。据《宋史·公主传》记载,其姐未及笄即已天逝,公元962年被追封为“陈国长公主”。其妹初嫁米福德,不幸夫亡,寡居在家,赵匡胤即位后,封她为“燕国长公主”。出于政治需要,赵匡胤在建隆元年将其改嫁给亡妻的忠武节度使高怀德,促成了一桩政治婚姻。赵匡胤与他这位惟一的妹妹感情深厚,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十月,燕国长公主不幸去世后,赵匡胤深为悲痛,亲扶灵柩哭悼,并为之废朝五日。

据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显德七年新年,赵匡胤奉命出征前夕,京城谣言四起,盛传“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赵匡胤由此恐惧不安,跑到家里商量对策,此时“太祖姐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邪!’”赵匡胤于是“默然而出”。司马光在这里把促其早下决心的人说成是赵匡胤的姐姐显然是张冠李戴。赵匡胤预谋兵变时,“陈国长公主”绝不可能死而复活。一说是他的“姑姑”,但《宋史》中并没有太祖姑封“魏国长公主”的记载。寻其果敢的语气,与杜太后的性格相吻合,观其对“燕国长公主”的感情,此人是赵匡胤的妹妹也有可能。

赵匡胤的大弟赵光义,日后通过种种手段篡夺了帝位,成为代兄继立的宋太宗,是御用史家重点美化的对象,我们在以后也还要涉及,这里暂且略去不谈。二弟廷美,字文化,本名光美,赵光义做皇帝后,因避讳改为廷美。

赵匡胤比赵光义大12岁,比赵光美大21岁,是地地道道的兄长。长兄如父,他对两个年幼的弟弟一向关怀照顾,可谓情深义重。即位当年,14岁的光美被授予嘉州防御使,次年,又升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又加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享受宰相待遇。公元973年又出任京兆尹兼永兴军节度使。赵光义以非常手段夺得帝位后,廷美成为前宰相赵普与卢多逊争权夺利和赵光义稳同统治的牺牲品,贬徙房州,38岁便郁闷而亡。

同历朝皇帝一样,赵匡胤也拥有众多的后妃宫人。《涑水记闻》卷一记载说:“太祖时,宫人不满三百,犹以为多,因久雨不止,故又出其数十人。”据李焘《长编》卷十三记载,当时的宫人其实不只三百,开宝五年因霖雨不止,在380余宫人中放出150余人,至此才真正不满300人。但以如此众多的宫人侍奉一个皇帝,很难说不是一种历史的残酷。

赵匡胤本人一生经历三次婚娴。后晋开运(公元945年—946年)初年,由父亲赵弘殷做主,聘娶赵的战友、后晋禁军军校贺景思的长女为妻。当时赵匡胤19岁,贺家小姐16岁。贺氏年龄不大,但懂事颇早,而且具有良好的教养,据说她性格“温柔恭顺,动以礼法”,很有小家碧玉的风采。显德三年(公元956年),赵匡胤因战功升任定国军节度使,一时夫贵妻荣,被周朝封为“会稽郡夫人”,可惜好景不长,在生下二女一子后,于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因病去世,终年30岁。这是赵匡胤的第一次婚姻。赵匡胤即位后,为了纪念这位与自己相濡以沫的夫人,在公元962年追封为皇后,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又追谥她为“孝惠”皇后。

贺氏死后不久,赵匡胤于显德六年六月升任殿前都点检,正当盛年的赵匡胤新官上任,志得意满之际耐不住寂寞,在好事者的撮合下,又新纳彰德军节度使王饶的第三女为妻。同死去的贺氏相比,新妇王氏的门第显然要高贵得多,而赵匡胤也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军队子弟跃升为禁军统帅,是众人瞩目的“政坛黑马”。因此,这段姻缘被普遍认为是一桩美满如意的婚姻,连赵匡胤的上司张永德也凑钱数千为他助兴。

王氏显然有大家闺秀的风姿。除“恭勤不懈,仁慈御下”外,还时常“服宽衣,佐御膳”,有时兴起,还能“弹筝鼓琴”,露上一手。她经历了所有女人一生中最大的荣耀;在周朝,周世宗柴荣曾亲赐冠帔,封她为“琅琊夫人”;丈夫当上皇帝后,又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对于众多的女人来说,夫贵妻荣者不在少数,但能取得“母仪天下”的皇后身份的确不多见,而能以开国皇后奠立“第一夫人”地位的更是寥寥无几。幸运的是,这几样她全都占齐了,虽则她还只有19岁。

自古红颜多薄命。王氏虽尊贵天下,也颇得杜太后欢心,但命运偏偏同她过不去,据记载,“王氏所生子女三个皆夭”,王皇后方风光了两年,便在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十二月一病不起,22岁就离开了人世。这是赵匡胤的第二桩婚姻。王氏死后,被谥为“孝明”皇后。

此后赵匡胤过了四年孤身生活。这期间,赵匡胤虽然亡妻,但因有众多后宫佳丽侍奉,所以并不寂寞。特别是在平蜀后挖空心思霸占后蜀皇妃花蕊夫人,显示出这位武人出身的皇帝,仍难以逃脱“英雄爱美人”的套路,现出了好色的本性。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初,后蜀国王孟昶在宋军逼迫下投降,赵匡胤派参知政事吕馀庆等接管政权后,命蜀主孟昶速率家属来京“授职”。孟昶不敢怠慢,便挈族属启程,由峡江而下,径诣汴京,待罪阙下。对于这位亡国之君,赵匡胤表现出一种过于做作的客套。孟昶未到汴京之前,他即派使臣去江陵等候迎接,同时在汴京大兴土木,为孟昶造宅五百间于汴水河边,孟昶一到江陵,又赐与鞍马车乘,到京师后,特意又派皇弟赵光义在玉津园设宴洗尘。此后又亲口保证:不再追究往事,使孟昶一家永保富贵。还面封孟昶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授爵秦国公。

这种做作的礼遇,掩盖着赵匡胤的真实意图。他除对后蜀土地财富念念不忘之外,还对孟昶宠妃花蕊公主大感兴趣。宋人吴曾记载说“徐巨璋献女于孟昶,拜为贵妃,号为花蕊夫人。谓花不足徵其色,但如花鬟之轻也。又升号慧妃,谓如其性也。太祖素闻其名,王师入蜀,令别护送。”如此说来,花蕊夫人的绝色天姿和善解人意,赵匡胤早有所闻且渴慕已久。孟昶携眷属来京,赵匡胤一见徐氏(一说姓费)果真艳丽无双,于是决意据为己有。

乾德三年六月初五,赵匡胤为孟昶授官,至十七,在汴京仅十余天的孟昶竟不明不白地因病死亡,年仅47岁,这显然是赵匡胤令人做的手脚。孟昶之母李氏心里最清楚,儿子死后,她并不号哭,只以酒酹地说:“汝不能死殉社稷,贪生至今,我为汝尚存,所以不忍遽死,今汝已去,我生何为?”于是绝食数日而死。赵匡胤终于如愿已偿。

最值得同情的还是徐氏本人。她原本与孟昶十分恩爱,亡国之痛,已使她伤心万分;不料夫君孟昶又因她的姿色丢掉了性命,更为可恨的是,在孟昶家破人亡之际,她还得违心地去伺奉当今皇帝。这种屈辱的生活,在宋人的一些笔记中颇有反映。《后山诗话·宋诗纪事卷》中记载说,徐氏在蜀亡后随孟昶入京,行至葭萌驿时,悲愤不已,曾举笔题诗于墙,称“将离蜀道心欲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待她身不由己奉召入官,回答赵匡胤诸如蜀国为何而亡的问题时,不由得怒从心生,借机作诗大骂天下男人,以发泄心中的怨愤。她说:“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怒骂归怒骂,徐氏最终还是身不由己地屈从了这种生活,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在一个实行强权主义的年代,女性很难真正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徐氏既不想就此了结生命,就只得违心地适应和服从于现实。这与其说是徐氏本人的悲哀,毋宁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徐氏最后的结局很凄惨。她虽应召入宫,却没有被亡妻的赵匡胤扶立为皇后,取得正式的名分。赵匡胤当初如此煞费苦心地将她霸占,几年之后却又渐生厌倦,最终予以舍弃而另纳新妇。徐氏被抛弃不说,最终还死于非命,终究没有摆脱命运施加于她的磨难。

徐氏之死,说法不一,比较普遍的传说是徐氏应召入宫后,深得赵匡胤宠爱。赵匡胤由此不理朝政,沉溺于儿女情长之中,皇弟赵光义屡劝其兄“宜为社稷自重”,赵匡胤听不进去,于是在一次后苑宴射活动中,赵光义拉弓架箭,佯装瞄准兽物,乘人不备,忽然回弓直射徐氏,徐氏中箭气绝身亡。这种貌似合理的传说,其实难以令人相信,以赵光义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影响以及他一贯的行事方式,他不可能有如此大胆的举动。比起被赵光义射杀,徐氏因失宠而郁闷得病而死,应该是一种更符合事实,更有可能的一种猜测。

《烬余录》还提供了一种更为离奇的说法。据说徐氏因得赵匡胤的“盛宠”,终日不离左右,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太祖病重时,时至深夜,赵光义呼之应,于是趁相调戏徐氏,徐氏不从,推操之间,赵匡胤惊醒,见赵光义如此无礼,遽以玉斧砍地,皇后、皇子闻讯而至,赵光义仓皇逃离,次日清晨,赵匡胤驾鹤西归。

如果这一传说可信,则赵匡胤显然是被其弟弟的非礼行为活活气死的。

尽管这种传说可能是好事者的渲染,但赵光义同他哥哥一样耽于女色则显系事实。明人《万历野获编》记载说,赵光义见南唐国主李煜后妃小周后秀色可餐,顿生歹念,强行召其入宫。当时即有人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图上的宋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相比之下,周后“肢体纤弱”,不得不让“数宫人抱持之”,而周后则“作蹙额不胜之状”。据此可知,所谓的“召”和“幸”,不过是一种发泄兽欲的野蛮强暴。以致元人冯海粟作诗讽刺说:“江南剩有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吹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对于赵匡胤兄弟的如此恶行,官修国史不载一字,恪守着“为君讳恶”的修史原则。尽管正统史书极力遮掩,但终究不免露出蛛丝马迹。且不说稗官野乘已遍录轶闻,即便钦定《国史》也含混指出后蜀宫人入内,赵匡胤见其镜背有“乾德四年铸”五字。后蜀宫人又常得为皇上所“幸”者,显然就是指的这位徐氏,不过为了皇帝的尊严,不便明言花蕊夫人罢了。

徐氏的失宠同赵匡胤的第三次婚姻有关。王氏去世后,赵匡胤虽说占有了花蕊夫人,但他的身份显然不允许他将一位亡国之君的后妃册立为皇后。手下人于是又忙于张罗着为他再续姻缘。左挑右拣,选中了左卫上将军宋偓的长女。赵匡胤其实与这位宋小姐打过交道。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赵匡胤生日,宋小姐曾随母来朝廷恭贺“长春节”,被赵匡胤召见,并赐以冠帔。当时宋偓任华州节度使,长春节后,宋氏随母归镇。开宝元年(公元968年)二月,赵匡胤决定正式娶宋女为妻,册立为后。是时宋氏年17,赵匡胤年42,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宋氏立后后,对赵匡胤悉心照顾,每值太祖退朝,必整衣候迎,所有御撰必亲自检视,旁坐侍食,因而颇得赵匡胤欢心。赵匡胤去世后,被册封为“开宝皇后”,迁居洛阳。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四月去世,终年44岁。后被谥封为“孝章”皇后。

据《宋史·宗室传》和《公主传》记载,赵匡胤共生育有四子六女。其中二子三女早夭,存活的有燕懿王德昭、秦康惠王德芳、昭庆公主、延庆公主、永庆公主两男三女。

德昭,字日新,为贺氏所生,公元964年出阖,首授贵州防御使,公元973年担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时加封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匡胤去世时,德昭25岁。叔父赵光义取得帝位后,曾担任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任侍中,首封为武功郡王。同另一叔父廷美位列宰相之上。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娶前宰相王溥之女为妻。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德昭随征,高梁河一战,宋军溃败,宋太宗赵光义和主力部队失散。宫中诸将怀疑皇帝遇难,觉得军国不可无主,商量立德昭为皇帝。后来得知赵光义还活着,立帝之事就不了了之。

但不久这一拟议中的立帝风波很快传到了赵光义的耳朵,由此触犯忌讳,使赵光义心里很不痛快。按照惯例,宋军出征班师,每次都要论功行赏,这次还京多日,毫无颁赏之迹,军中议论纷纷,诸将不免口有怨言。德昭见状,主动入见叔父,请求对将士叙功行赏。赵光义不待德昭说完,便勃然大怒说:“打了败仗回来,还有什么功劳,还行什么赏赐!”德昭分辨道:“征辽虽然失利,但是平定了北汉,再说各军也不可一概而论,陛下还是应当加以甄别,量功行赏。”话犹未落,赵光义怒气冲冲地吼道:“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赏赐好了!”一闻此言,德昭顿感惶恐,他只得低头垂泪,默然出宫。他本来所处的地位就很微妙,现在叔父分明是在猜疑他有夺位的野心。回到住处,越想越觉得凄凉:父母早逝,没有依靠,虽有继母宋氏和弟弟德方,但宋氏已迁往西宫,出入行动都不自由;弟弟年纪又小,不懂事理。自己满腹幽衷,却无处可诉,只好一死了之。他跑到茶酒阁上,操起削果刀,关上房门,咬牙往自己颈上刺去,等别人开门来救时,这位28岁的王子早已气绝身亡。赵光义见侄儿自寻短见,心里掠过一阵快意,又装模作样地哭叹了一番,便下令厚葬,并颁诏追赠德昭为中书令,追封为魏王,算是最终了结了一块心病。

秦康惠王德芳,是赵匡胤的第四子,也是他最小的儿子。公元976年出阖,首授贵州防御史,次年,改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公元978年加检校太尉,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在他的哥哥死去两年之后,更加无依无靠的赵德芳也在郁抑中离开了人世,年仅23岁。

赵匡胤作为男人、丈夫、父亲,也希望像所有普通人一样看重他的家庭,关心他的子女。但身为皇帝,在处理家庭事务问题上,却又常常不得不把亲情抛到一边而服从于政治的需要。

长女昭庆公主的婚姻是为了政治需要由他一手包办的一桩政治联姻。

赵匡胤军中义社十兄弟之一的王审琦,因拥载赵匡胤有功,赵即位后出任殿前都指挥使,成为禁军的实际统帅(殿前都点检空缺)。在任期间发生的一件小事,使王审琦丧失了这一职务。一次皇宫失火,王审琦出于职责,也出于本能,不待招呼即领兵入救,结果火是扑灭了,但王审琦却遭到御史台的弹劾。擅自动用军队进入宫禁的罪名谁也担当不起,赵匡胤虽清楚王审琦救火的一片好意,却感到这种私自调兵行为不能鼓励,因而将他免除职务,授予他忠正军节度使,出镇寿州。辞别之前,赵匡胤召见王审琦,称“你不待召以兵入卫,忠也;台臣有言,不可不行,第归镇,吾当以女嫁汝子承衍。”表面上看,赵匡胤是以嫁女来抚慰王审琦解除军职的失落心情,然而从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说,赵匡胤则是要与手握重兵,在军界有广泛影响的将领结成“儿女亲家”,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政权颠覆。有意思的是,王审琦之子王承衍在此之前已娶妻乐氏,对于皇帝的这番“美意”,王承衍不得不婉然拒绝。但赵匡胤执意不肯。他提出:“汝为吾婿,吾将更嫁乐氏”,结果王承衍到底还是被赵匡胤派人用御马载归入宫,同昭庆公主成婚。可怜的乐氏则另“厚资嫁”改适他人。完婚之后,赵匡胤对王承衍说:“这下你父亲可以不必为性命担心了。”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次女延庆公主,也按照这一模式,在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嫁给了军中大将石守信的儿子石保吉。从人品上来说,赵匡胤的这位“乘龙快婿”并不是理想的人选。史传称他虽然外表“姿貌瑰硕”,“颇有武干”,有乃父之风。但实际品格却“好治生射利”,“性尤骄倨,所至峻暴好杀,待属吏不以礼”。很难想象,将女儿嫁给这样的粗暴之人能有多大的幸福。但比起政治,比起政权的稳固来说,女儿的幸福自然只能作出牺牲,为之让步了。

第三女永庆公主的婚姻则是按照昭宪杜太后的旨意确定下来的。当时赵匡胤还没登帝位,杜太后也还没有成为太后,大概赵家同宰相魏仁浦家关系较好,两家往来较多,杜氏曾经常到魏家走动,每至魏家,见魏仁浦年小的儿子魏成信总侍立在魏妻身旁,孝顺有礼,又长得一表人才,便萌发了将孙女许配给他的念头。赵匡胤做皇帝后,这门亲事成了魏家求之不得的喜事,但赵家似乎有些漫不经心起来。开宝中,时任开封尹的赵光义或许受魏家请托,接见了魏成信,并让他同首都卫戍司令觉进一同较射,似乎想看看魏成信的武功如何。大概比赛的结果不坏,魏成信最终通过了这门特殊的“考试”,在公元972年七月终于迎娶了永庆公主,幸运地成为众多的皇亲国戚中的一员。

赵匡胤的一家,虽然尊贵天下,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家族”,但实际上这种生活并不令人钦慕,它没有普通人家的自由和快乐,也绝少生活情趣,弥漫于整个家庭角落的是无所不在的政治空气和阴谋气息,由此给整个家庭成员的命运所投注的浓浓阴影。大大拉开了同“幸福”两字的距离,使它最终成为一个十分虚幻和渺茫的目标。

同类推荐
  • 构建大明

    构建大明

    朱时陆特悲催的穿越了,说他的穿越悲催是因为他穿越到了元末——一个视“汉人如猪狗、世乱如虮虱”的乱世。不过,祸兮福之所倚,穿越后他遇见了贵人——一个传说中英明神武的贵人,一个和他具有相同相貌的贵人——朱重八,大明的开国皇帝。但是,悲催就是悲催。朱重八死了,在他穿越后的第一天,朱重八就死了;在他还没有开创伟大的事业,却仅仅还是一个黄觉寺行僧的时候就死了。朱时陆奇了怪了,他怎么能死?他死了,那这大明的江山该谁来开创?……他,朱时陆,这个在相貌上与朱重八毫无二致的特情人员陷入了深思,重八、十六(时陆),难道这是上天的安排……至此,回穿无望的他只好梳理思路、筹划人生,开始了他波澜壮阔、如梦如幻,携美创业的九五之旅。
  • 颓唐

    颓唐

    颓唐,使唐颓也!好好地一个大好河山竟然被一个无名小卒给糟蹋了!?特种兵铁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幸以身殉国,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公元611的隋朝,开始了他特种兵来到古代的生活。挖墙脚,看凌云阁二十四功臣怎么被一个一个从李渊李世民的身边被挖到铁兵的座下;建基业,看那些倜傥风流的才子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怎么纵横天下经纬中华;搞建筑?我有造出千古一桥赵州桥的大建筑家李春,你有谁?拼医术?我幕府之内的孙思邈可不仅仅是一个摆设,而是有着医神之称的妙手回春大夫;舞文弄墨,你们怎么和我比?知道什么叫做拳击吗?知道什么叫做自由搏击吗?学习过李白的诗吗?读过苏轼的词吗?告诉你,这些都只是我知道的很小一部分~~~且看铁兵在隋唐时候怎么把一个崛起起来的唐朝给制衡掉,然后建立起来属于自己的千秋万代!一切尽在唐穿历史小说《颓唐》!
  • 三国之超级霸主

    三国之超级霸主

    乱世之初,作为一名后世的特种兵,罗阳来到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或许,活下去,才是罗阳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只要能够活下去,什么事情都愿意做!如果你不让我活下去!那我就让你活不下去!士兵?抢!军队?抢!城池?抢!名将?抢!美女?抢!国家?抢!天下?都抢了那么多了,这天下也是不抢白不抢!
  • 三国警察

    三国警察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日出日落,潮起潮升,沧海桑田。历史的齿轮始终前进着,无法阻挡!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到了东汉末年,一个英雄辈出,战争不断的年代,你会怎么做?隐居乡野、随波逐流、还是作为时代急先锋?乱世风云出我辈,一个有着现代人的观点的周冲,是无法忍受世界的巨变,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吃人,所以,他会......新书需要喜爱三~国~的朋友支持,多收~藏!多推~荐!谢谢大家!!!
  • 崛起清末

    崛起清末

    特战大队长张仁杰为追回国家机密手刃叛徒,大意之下造到暗算,灵魂回到清末。中法战争在即,张仁杰能做什么?立足台湾,如何发展壮大?日寇觊觎,吞并台湾之心不死,面对敌人,张仁杰如何抵挡?一切尽在崛起清末!(本书种田文,慢慢发展,不是一口吃成的胖子,不能一上来就和列强抗争,请伴随张仁杰一起成长!)
热门推荐
  • 叛逆的旋律

    叛逆的旋律

    叛逆的旋律~轻小说简介这个世界是由十三块大陆组成,导力科技的出现让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都被导力技术所繁荣着,这个世界被人们成为“罗兰达尔”,在这个神秘的世界里面有着无数的种族和传说,我们的故事就此开始。
  • 诡当

    诡当

    在这个世上有很多诡异、邪门的物品,它们被称之为诡物,人人唯恐避之不及。陵墓地宫的千年古物,凶杀现场的带血器物,流传民间的不祥之物,在世人的眼中,它们往往带着深深的怨念,带着神秘的诅咒,会给人带来难逃的死劫。典当世家出身的吴常,在经营家族产业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这个特殊的行业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诡物典当。令人惊悚的神秘诡物,匪夷所思的离奇故事。每一件诡物,都着有一段令人唏嘘的真相,每一个故事,都见证了一场人性的缺失。人和所谓的“鬼”,究竟谁更可怕?
  • 飞来横宠:凌少的彪悍妻

    飞来横宠:凌少的彪悍妻

    曾经七年的生死相随终是抵不过一时的意乱情迷。可当她依然决然答应他离婚时,他开出的价码是她要为他拿下维多利亚华商会会长之位。本可以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可是有人非要掀起波澜,那好既然我不犯人人非要犯我,那么我就陪你玩到底!婚内的贤妻良母婚外的时尚辣妈,斗得小三节节败退,忘恩负义的前夫、精明的婆婆都不是事儿!其实这个女人不狠只是现实给她上了堂深刻的课!那就是:用爱情捍卫婚姻,用婚姻经营爱情,左膀右臂我都要拥有!
  • 天才首席大使的欢喜奇遇

    天才首席大使的欢喜奇遇

    她是一代天才,联合国高官。却也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孩子。上天永远不会给你完美的人生。当她深受打击后,毅然决然背负重伤离开,远赴他国。却无意收获纯真的爱情与友情,无奈命运安排。她深深明白自己没有未来,再次带着伤痛转入职位,为家族利益牺牲自己。
  • 郎侠

    郎侠

    冰冻穿越,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觉新体验。--郎侠
  • 武阀

    武阀

    大厦将倾,天下武侯林立,乱世拉开新的序幕,看今朝,谁主沉浮?苦儿夏鸣天生绝脉,命归之时,却又是重生之机!降临这个纷乱的玄奇世界,是福是祸?甘于平凡是庸才,吾当不负二世之恩。以前生之学立基,以当世之武搏命。踏青天,揽明月,俯视众生。嗯,建了一个QQ群,喜欢的加下:143491158
  •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一个运动世家出身的男孩,为了追求自己奔跑的梦想,历经各种磨难与考验,最终掌握自己命运的故事。
  • 白莲花攻略

    白莲花攻略

    她携带系统以杀戮提升实力,喜欢到各个位面游荡。
  • 保镖王妃腹黑王爷装傻

    保镖王妃腹黑王爷装傻

    有没有那么倒霉呀,只是被撞了一下,因该进的是医院,而不是穿越。其实有个傻子老公一点都不好,在家做保姆的活照顾他,在外做保镖的活保护他,一个人顶2个人,我要拿两个人的工资要不然我不干了。娘子要那么多工资干嘛,我比工资贵多了你应该要我才对,你看我有钱你要什么都有,我有脸带出去有面子,还有力气让你下不了床。你是有钱但是你从来没有给过我,你有脸有用吗老是给我带回来一堆蜜蜂,你有力气我没看出来。娘子我让你看看我有没有力气让你下不了床。结果第2天木紫后悔呀,都怪自己嘴贱,然后还真是让自己下不了床。
  • 双鱼座的爱

    双鱼座的爱

    主要写了王明阳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以及情商的提高,。本小说从王明阳7岁父母离婚开写,写到他于心爱的人白头偕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