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14300000026

第26章 勤政好学

宋太祖具有较强的朴素节俭意识。后蜀平定后,太祖得知其国君盂昶生活奢侈,至于溺器也用珍宝来装饰,于是命令左右将其打碎。他说:“蜀主用七宝装饰溺器,那应当用什么来盛食物呢?自奉如此,想不亡国,可能吗?”太祖把俭朴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来认识,确具远见卓识。他认为皇帝及其皇室成员不能带头过奢侈华靡的生活,这样影响很不好。他多次下令除掉乘舆、衣服、帽子上面的珠宝之类的饰物。他的女儿曾经穿着贴着绣花用翡翠羽毛装饰的衣服进入宫中,宋太祖看见了,便对她说:“你把这件衣服脱下来给我,从今以后不要再制作穿戴这样的装束了。”公主笑着回答说:“这样一件衣服,能用得了多少翠羽?”太祖说:“问题不是这样简单。公主穿上这种衣服,宫里宫外的人都会纷纷效仿你,京城翠羽的价格就会因此而增高。百姓为了追逐利益,辗转贩易,杀生害命的人就会多起来,这完全是由你引起的。你生长在富贵之家,应当珍惜幸福,怎么能开这种坏事的头呢?”

有一次,公主、皇后看到太祖的乘舆不豪华富丽,便在一起议论说:“皇上当了这么久了,难道还不能用黄金来装饰车子吗?”太祖听到后说:“我以四海之富,宫殿全部用金银来装饰,也可以办得到。但我是为天下守财,怎么可以妄用!古语说得好: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当皇帝的如果只想到把自己奉养好,那么天下的人靠什么生活呢?你们以后不要这样说了。”宋太祖对自己所处的地位以及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带来的后果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所以,宋太祖不仅能在思想认识上树立节俭的意识,而且能以身作则,躬履俭约。经常穿的衣服,是浣濯再三的旧衣服,而且没有华丽的色彩,多是素色。寝殿的苇帘,缘用青布,少有艳丽的装饰。宫闱帟幕也无文采之饰。太祖经常拿出麻屦布裳赐给部属左右,说:“这是我过去穿过的。”弟弟赵光义有一次参加宫中宴会,不经意说了句:“陛下服用太草草。”宋太祖却严肃地回答说:“你不记得住夹马营中的日子了?”这是提醒弟弟及自己要记住过去艰苦的日子。宋太祖作为一国之君,能这样想,这样做,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宋太祖自己重视节俭,也要求广大人民发扬俭朴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多次下令,劝民勤耕,收打粮食过程中注意节约,不要浪费,丰收之年也不要轻易捐弃粮食,应乘势多储积一些粮食。嫁娶丧葬应从简办事。

宋太祖“严重寡言”,性格比较内向。他虽然出身行伍,但与那些缺少文比素养的纠纠武夫有所不同,他酷嗜观书,虽行军打仗,也手不释卷。听说民间有奇书,往往不惜千金购得。后周显德年间,跟随周世宗攻打淮南,有人在周世宗面前揭他的短,说:“赵匡胤攻下寿州,私自运载货物,达数车之多,都是一些贵重的东西。”周世宗将信将疑,派遣使臣前往检查,打开所有的箱子一看,只有书籍数千卷,没有其他东西。周世宗急忙召见赵匡胤,对他说:“你刚刚做我的军事将帅,为我开辟封疆,应当努力坚甲利兵,要这么多书干什么?”赵匡胤顿首道:“我没有奇谋上赞圣德,承蒙皇上重用为将帅,常常害怕完不成任务,因此聚书观看,为的是从中学到知识,广见闻,增智虑。”

即位后,宋太祖更喜欢读书,经常派人到史馆去借书看。兵部郎中、知制造卢多逊担任史馆修撰、判馆事后,总是预先派人打听太祖所要借阅的书目,然后及时通读,在心中记下有关书籍的内容,等待宋太祖问询。而每当太祖问到涉及书中内容的问题时,卢多逊自然是对答如流,往往令同僚佩服不已。

宋太祖不仅自己好学不倦,还劝导文武臣僚和皇室子弟读书。赵普听从他的劝导,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终日手不释卷。赵普在年轻时,没有多少学问,只是对吏事较为精通。做了宰相后,太祖经常劝他多读点书,否则在朝廷难以立足。赵普于是有了好学不倦的习惯,每天处理完政事回到家中,就关起门户,从书箱中取出书来,“读之竞日”。由于有了丰富的书本知识,“少习吏事”的赵普临政处事,更是如虎添翼,得心应手。赵普去世后,家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20篇,所以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对于武臣,太祖也鼓励他们读书,他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皇室子弟也应读书,他曾对秦王侍讲说:“帝王的后代,应当多读经书,知道历史上治乱的情况。”

太祖读书的目的十分明确,即广见闻,增智虑。劝导文武臣僚读书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知为治之道,知治乱大体。这两点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吸取书本上的知识以及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办事能力。读过书后,他经常与大臣一起讨论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及其帝王君主的得失。开宝七年(公元974年)闰十月二十,监修国史薛居正等呈上新修的《五代史》150卷,第二天,宋太祖就谈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说:“昨观新史见梁太祖暴乱丑秽之迹,乃至如此,宜其旋被贼虐也。”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太祖策试制科举人的时候,同翰林学士承旨陶谷等人一起谈到历代帝王得失问题,他说:“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史称宋太祖“留意听断,专事钦恤”,对御史台、大理寺等部门的官员的选择尤其严格审慎,这与太祖注意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有关。他曾对御史台官员冯炳说:“我每读《汉书》,见张释之、于定国治狱,天下没有冤民,这正是我所期望于你的。”太祖曾立有一条“家法”,即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条家法的出现,也是宋太祖善于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的结果。

宋太祖爱好读书,对书籍的搜罗和收藏非常重视。唐末五代之际,兵火战乱相继,图书散亡甚多,部分流落民间。在统一战争过程中,宋太祖对各国的图书极为珍视,想尽办法加以保护和搜罗。平蜀后得书13000卷,平江南后得书20000卷。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太祖专门为搜求、征集民间藏书颁布诏令,凡是官吏、百姓献上的书籍,由史馆查看篇目,凡馆中没有的书就加以收纳。为了鼓励人们献书,规定献书人都可到学士院接受关于做官的道理的策试和询问,适合担任相应官职的,记录下姓名,然后上报太祖。这一年,涉弼、彭干、朱载应诏献书,共计1228卷,受到奖励,赐给科名。通过向民间征集书籍,迅速丰富了国家藏书,仅史馆藏书量即很快增至8万卷。丰厚的藏书为随后大型类书的编纂准备了物质条件。

太祖读书较多,文化水平比较高,有时善于借助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想法。他早年四处漫游,一天,看到几个文人对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吟诗。听着,看着,他禁不住也吟出几句来:

欲出未出光辣达,

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

赶却残星赶却月。

这首《日》诗文辞朴实,吟出了朝阳不凡的气势,也吟出了太祖希望找到机会一展才华的心情。攻下荆湖后,太祖派使者侦察后蜀的动静。使者回来后,太祖问道:“剑外有何事?”使者说:“但闻成都满城诵朱长山《苦热》诗曰:‘烦暑郁蒸无处避,凉风清冷几时来?’”太祖说:“此蜀民思吾之来伐也。”江南国主李煜归朝之际,太祖对李煜说:“闻卿能诗,可举一联。”李煜思之良久,列举了一首咏扇诗:“捐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不料,宋太祖回答说:“满怀之风何足当!”很明显,太祖的意思是再强大的割据政权也挡不住宋军的攻势。

同类推荐
  • 三国志(下)

    三国志(下)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 龙入王朝

    龙入王朝

    一个遨游人间,势要尝遍天下美酒的真龙;一个出生豪门,却为家族所不耻的败家子;一人一龙,两个物种,同一个身体!谁知有一天,圣旨降下,败家子摇身一变,竟成为手握国之命脉的财政大臣?!他正美滋滋,却忘了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不仅仅是对秀女说的,也是对他说的!随着踏进宫门的那一刻起,明枪暗箭便一波波的开始袭来,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也在陆续揭开,他是碌碌无为,认命等死?还是绝地反击,鱼跃龙门?一代功臣名仕的奇幻人生!
  • 草原特种兵

    草原特种兵

    蛮荒,森林,戈壁,草原和蓝天,寒风,饥荒。严酷的生存环境,争夺食物的生死斗争。山神,毡房,羊群,黑暗和狼嗥,尊严,勇气。宏伟的草原帝国,幽深雄壮的民族史诗。在华夏5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存在井然有序的耕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巍然高大的城邑宫殿,规划完备的道路桥梁。我们还有另一种记忆,那是骏马弯弓的自由驰骋,恩仇必报的快意人生,统治人类心灵的不是人间的帝王,而是长生天的喜怒奖惩。我们的血液里,同时流淌着游牧与农耕,圣贤与天神,融合与仇恨。这里讲述的,就是:草原帝国的史诗,铁血男儿的历程。
  • 明末贼行

    明末贼行

    明末满清入侵,流寇横行,中原糜烂,百姓离散,千里沃野成白地,户口十不存一二,中华民族面临着历史上最危难的局面。一个现代的普通小白领穿越到明末,他该怎么做呢?
  • 雄霸九州

    雄霸九州

    盘古开天辟地,天下共分九州四野,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此为九州,东海、南疆、西漠、北荒,此为四野。自古以来,群雄逐鹿,征战不息,大小势力星罗密布,盘踞九州各处,而在金字塔的顶端,却有四帝七皇,他们如帝皇般君临九州大地,距离雄霸九州,成为千古一帝,仅有一步之遥。天帝张角、枭帝曹操、仁帝刘备、霸帝孙策,此为四帝,南蛮皇蚩尤、混世魔董卓、无双皇吕布、妖皇司马懿、武圣关帝、袁氏一族、项氏一族,此为七皇。少年刘弑,性莽勇,以长子长孙之名继任枭雄刘璋遗下的庞大势力,却遭叔刘阐篡位,被禁地宫,然天纵奇缘,吞下上古凶兽饕餮之果,从此海阔天空,踏出热血九州的第一步。
热门推荐
  • 惑世血莲

    惑世血莲

    洛千凝,莲中重生,九重血莲,花开灭世。千年流传的一句预言让她成为众矢之的,但她又岂会任人宰割!一把瑶琴在手,且看她如何逆天而行!六界任她逍遥畅行,但到最后,谁才是伴她左右的那个人?九重血莲,妖娆惑世,一朝情动,倾尽天下!
  • 冥帝笔记

    冥帝笔记

    来个推荐票票~~~~~(づ ̄3 ̄)づ么么哒来个收藏~~~~~~~?(°?‵?′??)亲亲哒他是成氏家族的独苗,成家人对他百般呵护,在成麟珊五岁生日的时候时候,村里忽然发生了一场瘟疫,一夜之间从里死了五个青年男人,也在一夜之间村里三座山莫名的移走,这一切的发生慢慢的揭开一个惊天的秘密。事情发生后村里人把成麟珊全家赶出村子,因为村里发生这一切的前兆都是从陈麟珊家里开始,在事故发生前成家的井里莫名的冒青烟,成家房梁绕白蛇,·····十三年后,当成麟珊长大,一切发生在成麟珊身上所有不同寻常的事情使得这个倔强的青年成麟珊揭开自己的身世乃至整个成氏家族的秘密。千年冥帝将要崛起
  • 吻尖

    吻尖

    你听得到吗?耳朵里回响着声音,就像货车碾过柏油路,巨大的撞击与压力,带来地心深处的震动,那种剧烈的震动,沿着脚底,像接通了的一条路径,慢慢传递到耳膜上。它就像一场无法承受的爱情,强烈的,沉重的,却又令人停不下来的感觉。那么,你听到了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江湖旧事录

    江湖旧事录

    许久不闻江湖事,闲时偏思江湖情刀光剑影我细诉,侠肝义胆君慢听
  • 我们都有强迫症

    我们都有强迫症

    本书详细讲解强迫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政治学

    政治学

    书在系统总结已有政治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和评述了现当代许多国内外学者在政治学方面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对国家形态、政治权力、政党政治、政治参与、政治发展、政治民主、政治文化等政治学核心范畴作了较为深入并富有新意的分析和阐述,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政治学科发展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和规律,使抽象的理论更贴近中外政治发展的现实。本书作为复旦版MPA(公共管理硕士)系列教材之一,既可作为MPA课程的基本教材,又可作为大专院校政治学专业和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本科和专科的专业教材。
  • 凤谋

    凤谋

    玉儿:阿咧?重生了!刘骜:给我当太子妃!玉儿:阿咧?不行,不行,人家还木有适应古代人的生活!刘骜:给我当皇后!玉儿:阿咧?不行,不行,我不要每天都被一群八卦女围攻。再说,再说,人家不喜欢你这个微胖界的太子,人家喜欢的是小~正~太哟!刘骜:跟我去私奔!玉儿:阿咧?……(瞬间被绑手绑脚,臭抹布塞嘴侍候)刘骜:阿了个咧的,直接扛走,哼哼……******************************************************************感谢寒号彥大大之前送的应急封,感谢安雅star大大做的现在的这个封面,十分稀饭!
  • 师父,吃货是一种病

    师父,吃货是一种病

    【出版名:《吃心不悔》】一朝穿越,她成了江湖上让人闻风丧胆、没人敢要的女魔头,却偏偏收个比她还大一点、且身份神秘的男人当徒弟。名义上她是师父,却处处受他牵制。口口声声叫她美人师父,时不时来个动手动脚!她哪有一点为师的尊严?!要娶她为妻?还拿好吃的诱惑她?滚开!她是那么没节操的么!
  • 满厢红

    满厢红

    两个天生的冤家屡屡让对方难堪,却在几次危境之中互救对方,在面对爱情的背叛和命运的无法反驳,她怎么才能逃出掌控?
  • 风流红妆

    风流红妆

    十里桃花不及他魅世容颜。举手之间便是金戈铁马血洒山河。都道他是无情王爷手段残忍,却不知她巾帼红妆捍天下之危。他或是她,为母妃遗愿弃女儿身十六载,为父兄只身赴边疆抗外敌。暗杀、背叛、媚毒、失忆,弹指一瞬,她该是沈墨央还是沈墨玦?皇位之争她虎符在握,万仞庄主又是化骨柔情,是抛弃一切从头开始还是卷入皇位之争,到底何去何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