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12200000024

第24章 萌得一脸血(1)

萌的情结

想到或看到“萌”这个字儿,你能想到什么?

女娃、娇小女娃、妹子、长发刘海、短发精干、大眼长睫毛、可爱、娃娃音、蝴蝶结、嗲嗲、头发换各种颜色、腿长、纤细、无力、傲慢、娇蛮……

你可以继续写自己认为和萌沾边儿的词儿,或许你也可以说自己就很萌。萌已经由一个专属领域(ACG)专人专用降落到了基层,俨然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容词儿。

从高级动物——人类,到非人类——动物界、植物界和N次元的各种界都可以找到萌态的。

和动漫相关的N多新名词儿开创了人类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新领域——把性格特质可以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乖巧、傲娇、刁蛮、腹黑、神经质,这样的女孩子可以一脸无辜状就要了你的亲命去(恶魔、吸血鬼、女王),也可以不露痕迹地俘虏了你的心(萝莉、御女、玉女、熟女)。

跟曼陀罗一样,女娃的心可以花开万朵沁人心脾,更可以句句戳你要害,折腾得你死去活来。

真正的萌是发自骨子里的甜美可人,善解人意,哪怕亦正亦邪呢,也是真性情,谁不喜欢呢。

而它的心理学含义还要不要说呢?就怕有人说咱矫情,什么都往心理上靠靠!真是的,虽然一切存在都是有道理的,但这个世界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出现和消失,只要你想去探究,都有空间说。

首先,但凡萌芽状的东西都惹人喜爱,小动物、植物、婴儿,那种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实在吸引人。在二次元的世界,萌可以作为满足人们对纯洁简单的向往,跟萝莉有一拼,萝莉多半都萌。因为年轻,因为无拘无束,因为任你雨打风吹去,我就是如此干干净净地存在,不容你半点亵渎染指。

其次,萌会给人放松感,唤醒内心里本来就具备的萌态,只不过被成长的车轮甩在了看不见的尘埃里。或许有人说,那有啥好的,都这么大了还卖萌,丢不丢人啊?停!难道你在喜欢的人面前就一本正经地从不无理取闹或者撒娇耍赖?难道你就不曾用这样的方式“考验考验”那个人是不是够大度?难道你就不曾幻想(哪怕只有一丝),不长大该有多好?有一大堆理由不去管那么多臭事儿,顾及那么多人的感受,要听话,要成熟,要这,要那,独独没有要自己怎么放松怎么真实怎么来。所以,萌有时被压抑了,动漫可以把它还原并放大给你看,不用深究它的写实性,只管看它的纯粹就好。

然后,萌的核心是抛却一切世俗就这样一路乖巧可爱顽劣到底,治愈系也好,剧情系也好,不过是不同的叙事方式而已,突出的都是忽闪忽闪的眼睛,若赶上宝岛似的配音,就干脆准备牙倒一嘴好了。

再然后,萌动漫俨然已经自成一派,网络了一批男生和女生,格调之清新不由得你不喜欢。想必也能满足一波御宅男的幻想。一切源于性的说法过于教条和挑战,那我们就暂且庄严而神圣地说一句,这乃人类对一切美好与乖巧事物的渴望与天性,无关性、性别、年龄,只关乎萌里面的那份无邪(有邪)的可爱与萌动,许你有重口味,就许我们一萌到底。

最后,“萌太奇”真的不奇怪,而是新奇的奇,奇思妙想的奇,奇人异事的奇。或许从此以后你就萌化了,一定跟你看了什么无关,那不过是个机会让你焕发了“萌姿”。

再说一个重点,沉浸在二次元的世界,恐怕人会更容易认同萌的绝对化,从而脱离了现实性。这样的人会让人有难以沟通的感觉,思维方式是动漫性的,有点跳跃、有点无序、有点纯粹。好吧,那是个内化了的语言系统,试想一个从十几岁就看动漫的人来说,那种文化浸泡是会影响他的。

下面会提到自我的边界感,也就是说,在一个人初步建立边界时,周围环境要给他机会去探索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并且在这样的关系里去承担挫折,因为显然不是自己的东西或感受就该还给对方,而一味地都认同下来是会出问题的。所以,才会出现把二次元的事情等同于现实,于是在现实里去寻找类似的感情,那就坏了。就像男孩子看武侠小说,于是幻想整个世界就是武林;女孩子们看言情,于是就认为多情总被无情误。

综上所述:所有但凡关乎“情结”的东西都和每个人最原始的需要有关。这些需要要么被实现了,于是我们满足,要么永远不可能实现,于是我们选择创造。无论哪种,没有情结就没有发展,这句话不难懂吧?

对了,重要的一点是,二次元的世界和三次元的不同与区别。有的人深陷二次元出不来,多少是有心理问题的。那是和现实脱节地投入与沉浸,而三次元的世界才能让人丰富、生动、靠近真实,在真实里依然可以找寻浪漫与纯真,而不至于怀疑这个世界上都是假的、虚的、伤人的勾当。

建立一个边界也是成熟的体现,能纯能浊,能屈能伸,能直能弯(该打!啪啪的!!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当一个人无法确认自己时,越朦胧的越安全,也更显得自己特别)。

三无少女有什么

所有精神分析根据临床经验和普遍规律以及无意识中的某种碰撞,就可以把一些看似复杂的事儿整简单了,也把简单的事儿整复杂了。

看到三无少女时,本能(职业病)感觉有内容。

萌系家族中的这个独独让姐有话想说。

无口、无心、无表情三个词儿被看到时,顿时觉得和心理严重靠谱了,虽然它形容的是个生活状态,或许仅仅是某种艺术加工下的“比喻”,可单单这个词儿就会让人浮想联翩。

请允许我大胆地预测一下。注意,预测是没有对错的,仅是各种猜测的一种,人类没了猜测,将会很无趣,所以才有“哥德巴赫猜想”。

从作品本身来说,创造任何人物个性都不为过,那是作者的需要,也是子人格的呈现。没有特点,没有吸引人眼球的故事,没有冲突,没有对比,没有绝对的爱恨情仇,任何故事都不好看。

所以,三无少女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没准儿未来也有可能创造出更稀奇的人物个性,那是作者的思维与创造力,很宝贵。

不是作品的技法和故事本身落后,而是思维方式落后,如发动机不给力,怎么能追得上。

不过,我自己骂自己一句,不能这么悲观。看看周围80后90后甚至更小的孩子,哪个不是精灵似的人物?哪个不是在新思路下成长起来的?就算还被约束着,可骨子里的自由是掩盖不住的。

毕竟时代大不同了,接受的东西和形态都不同了,哪能还如此闭塞与退缩?以我接触的那些少男少女来说,那种活力和创新精神让人叹为观止。

记得去厦门大学有名的涂鸦芙蓉隧道,一阵子温暖,这些都是自由的象征,都是“童靴”们对自己、对未来、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和语言,风格不一,技法不一,但都生动活泼。

说了半天和三无无关的事儿,其实不然,姐的铺垫是想突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由分说的多样化。

而三元世界中是否也存在三无少女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不是无中非要生有,而是无也有深意,知道了这些我们没准儿也能在无里享受自己,享受他人。

先说常态的,再说非常态的。

前者指的是任何人都有类似无口、无心、无感觉的时候,如果每时每刻都那么带感,人是会累的,天地良心,不信你试试,人要学习放空。对,空,就算三无顶着很多非议,可这种空也是必需的。我们不需要在所有时刻都给人回应,去满足别人的要求,更何况有些要求是很无礼的,就需要我们无感、无回应、无互动,给对方以强有力的边界感。

说到边界想起一个典故,正好是朋友们这几天在微信里转的。

从我的花园给你一朵花,你欣喜若狂,于是我把我的整个花园都给你,你却跑掉了。

我有一个秘密花园,如果我喜欢你,会送给你园子里的花,但不会送你整个花园……

这两个情况,你怎么理解?在哪种情况下你会觉得舒服,或者你选择做哪样的花匠?

很显然,第二个嘛,为什么呢?

很多人际互动中的问题不在于冷漠,而在于太亲近,很多人都希望对方如自己喜欢一样东西一样喜欢自己的东西,所以才会不由分说地给你自己认为好的(如父母对孩子的爱的教育),而全然不管对方是不是只喜欢那朵花儿,不是你的整个花园。

而此刻,若你是有边界的人,或者哪怕适当时会刹车,闭起嘴或不被搅和进去就不会被卷入关系而感觉辛苦,真的,你不妨此刻停下来感受感受那种窒息感,还没怎么着呢,就得一大花园,我们何德何能啊。其实,就是对方那种想渗透进我们生命中渴望融合的感觉作祟。

换句话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花园,那是个神秘和纯洁的所在,可以萌得一塌糊涂。那些都是关于最原始渴望的美好幻想和期待,跟伊甸园似的,你别否认那些存在,就如否认你是从小时候长过来似的。

所以,自由联想把我带到三无的幼年时代,前语言期(无口)、无心(无法了解其情感,会让人想到自闭症,这也正好符合三无少女无心的特质,自我封闭,和外界没有什么联系,你别想走进她,她也无意出去)、无表情(喜怒不行于色,神秘、孤僻、低情绪、低活跃性,让人想到抑郁症,可抑郁有个危险在于自毁与无望感,显然和三无又不同了)。

基于以上的分析,从艺术创作来说,三无少女是另一种表现手段和语言。从心理学意义看,它某种程度上是人个性中的一部分,有些是常态的,无须过分注意,除非生活中这个人已经了无生活的乐趣,那就需要心理介入了。

另,话说和这样的人接触肯定会严重挫败,那就问问你自己是什么吸引你非要走进她,是什么让你无法忍受不回应……

收后宫

需强调的是,ACG界的后宫绝非我们传统概念上的后宫剧或宫廷剧。

动漫中的后宫,通常是一名男主角与数名女角色纠结,而逆后宫则以一名女主角与数名男角色纠结,除了主角之外,其他配角或软弱或低俗得不到异性的青睐,即便是主角的那些竞争对手是高富帅/白富美,那些异性也会因为各种原因甚至是毫无理由地对主角死心塌地。

因为动漫中的人物关系,类似古代帝王与其后妃的关系而故名后宫。

或许有人觉得这个设定很YY,是日本编剧的创意缺乏。那么不妨来看看举世闻名的后宫小说——《红楼梦》。如果你认为类似的言情小说本就注重感情纠葛,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就再举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后宫大师——金庸。

把你张大的嘴闭上,把你突出的眼睛塞回去,你看,从杨过到张无忌、从段誉到韦小宝,哪个不是竖起了庞大后宫的大旗?

到了最近,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ACG界)中的后宫情节更是比比皆是,早已不再稀奇,或可以说是常规设定,甚至有些宅男腐女会在刚开始看某部作品时,专门吐槽预测主角会“收多少个后宫”。

虽然动漫中的后宫现象与大众理解的后宫剧(宫廷剧)有很大区别,但这个词毕竟是从帝王“后宫三千佳丽”演化而来,所以我们不妨先从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宫廷局开始分析。

提到后宫不得不提到《甄嬛传》,它的横空出世闪瞎了无数人的眼睛。嗯,不只是抓住,而真可以用闪瞎来形容。

综合元素是攻心、爱情、政治、权谋、谋生、挣扎、纠结、虐心、反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把甄嬛如何从一个对爱情充满向往、天真无邪的萌妹子长成一个工于心计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御姐女王”的心路历程描写得入木三分。

想必作者是个特别深谙心理学的人,才能赋予每个人物鲜明和独特的个性,一个心理学家可以当编剧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还要看文笔。

从语言学角度说,此人必须有很好的象征化能力,在思维方式和指向目标的过程中有条看不见的线牵引,而这线就是潜意识。我们在别的章节里说过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当能指可以比较准确地指向所指时,一个人的心理功能差不到哪里去。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显然是不行的,一般他们的语言世界里能指和所指是脱节的(如“今天我吃了一只盘子”诸如此类的)。

为什么要说语言学?顺便说说心理学的起源,它是从哲学分支出来的,所以很多心理学家同时是哲学家,或者学着学着就去学哲学,而姐是先喜欢的哲学,怪不得学心理学不那么费劲。

其次,做任何心理分析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它是在前台要被我们识别的信息。所以,语言学是必然要被关注的,而弗大爷没有这个精力或者更深的意识,尽管他注意到了语误、笔误和失误动作,可依然没有继续探索下去。后来拉康发展了它,且明确指出“无意识是像语言那样构成的”。这句话,让初听的我完全愣住,不知道你看了以后啥感觉。

所以姐才会在工作中有时抠住一个词不放,让来访者就此进行拓展性的探索和联想。因为,这世界上的词语有很多,干吗要用这个来形容一个感受而不是别的,显然是有无意识需要的。

话说,一个作品你看了以后第一反应除了故事是否吸引和打动你之外,是不是也好奇作者的风格和语言习惯?反正我是这样的。因为每个人描述一件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不然就不会有叙事疗法了,就是通过重新建构故事的开始经过结果来建构新的潜意识,有的人就是可以通过重新讲一遍治病的。

后宫故事毫无疑问是自己愿望的满足,而这个愿望又似乎是人们普遍的愿望吧。话说,在读文学作品时,将其中的主角映射成自己,是一种普遍的潜意识现象。做下白日梦,想象自己左拥右抱,有诸多优秀的异性哭着喊着往自己身边蹭,总是一件非常满足的事情。

你还别不承认。后宫佳丽无数是个让人无限遐想的事儿,就算你嘴上不说,一定也会在某个片刻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美男或美女皆我所有,这不邪恶,而是很自然的想象。若这个没有才是大大的问题,不管何种修行的人,都先是人,然后才是修行的人。人永远是主语,前面或后面加的都是装饰。除了佛陀或上帝,我们无法在前面或后面加任何东西,因为这个主语本身就足够超脱了。

弗大爷有句经典的话“梦是愿望的满足”,他是第一个正儿八经研究梦语言的人,此刻说梦的目的是跟后宫与各种延展作品(如同人文)做个联系,它们都有相似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创作实现一个“白日梦”,在梦里自己可以是任何一个人物,也可以谁都不是,只是一个“造物者”,满足着那种自己说了算的特权。

举个自己的例子,我曾经很长时间在等地铁时会冒出跳下去的想法和冲动(这和死本能有关,这也是弗大爷说的,类似的情况比如站在高处的跃跃欲试,可能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而某次,在梦里,我真的跳了下去,同时有另一个自己眼睁睁地看着跳了下去,而躺在轨道中的自己身体是完好的,于是,第二天,再等地铁时,那个冲动几乎没有了。

这个例子鲜活地告诉我:

1.梦具备把冲动缓解的能力,而这些冲动多半是不被自己接受的。梦里做了,生活中就不会去真的实现了,俗话说“梦是反的”,在心理学方面可以理解成这个道理。而请注意,这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心理学绝非这么简单,要想说梦,我们又可以单写一本书了。

同类推荐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 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每个人都能够学会的心理学知识读本,心理学是一门人人都需要了解的学科,,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它的影子,如果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我们的生活将会冈此而变得与众不同。
  • 三天读懂心理常识

    三天读懂心理常识

    读心理故事,品心理智慧,用最短的时间最全面地了解心理常识,心理入门,人际心理,职场心理,爱情心理,调节情绪,透视人心,操作心理,搭建人脉。
  • 写给青少年的心理学

    写给青少年的心理学

    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活得太累、活得太烦,他们把原因归结于外部,殊不知控制心态的主动权却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样的处境、同样的事情,用乐观的态度去对待,那样你就会感到轻松;但是,如果你用悲观的态度去对待,就会感到悲楚不堪。叔本华说:“一个悲观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入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
  • 自我的实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自我的实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
热门推荐
  • 乱斗神话

    乱斗神话

    “荣华不过一世;富贵安能百岁?”“传说的乐土化为废墟,不老长生的神灵落为尘埃。”“所谓神灵,不过是狂妄者自封的无聊称谓罢了……”低沉的话语从孟云嘴中徐徐道来:“所谓荣耀,却是亿万枯骨所堆砌的坟冢……”见孟云越说越离谱,爱莉亚不由一惊,难道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了‘众神’的数据库?……好吧,言归正传。且看欢脱宅男带着一只呆萌狐娘毁灭……呃,拯救世界的故事。
  • 冰樱泪

    冰樱泪

    叶樱本是农村的姑娘,考入“冰雪”而来到大城市。农村的女汉子,来到城里的种种生活,结交到的种种朋友,未来的生活。却不再叶樱的思考之中。
  • 重生封神榜之鸿蒙证道

    重生封神榜之鸿蒙证道

    末法时代地球修士渡天劫不成,转世重生于混沌未劈之时。开天之后得到与四九大道相对的遁去之一,且看他如何在三清、接引准提、女娲六位圣人之间周旋,大展补天之手,抢功德、夺法宝、争气运、收弟子!最终成长为圣人一级的存在,不生不灭。
  • 都市的迷离:又见风花雪月

    都市的迷离:又见风花雪月

    繁嚣都市的迷离、辽远西北的险恶、寂寞的军旅岁月、惨烈的战火生涯,同时集中在一个特别而又普通的家庭身上。作为小弟的“浪子”孔云飞,他和风花、雪月等之间的情爱故事既离奇、曲折,又充满忧伤。他同时是这一场变革的见证者,他的生活从穷困潦倒开始,他的爱情从纯粹天真起步,经过近30年的岁月变迁,他的生活是否朝着幸福的方向迈进?他的“风花雪月”是否能得偿所愿?
  • 异世之铸铁大师

    异世之铸铁大师

    大陆已经平静了十五年。十五年前,魔星临世,引发了一场席卷整个大陆的混战。虽然经过众多强者的联手最终封印了那引发战乱的魔鬼,但是在这场混战中却也丧失了众多的高手。战后,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而那些从混战中幸存的强者,也纷纷隐居起来,享受着这难得的和平之世。铁马的爷爷便是当年封印魔鬼的众多强者之一,战后他以铁匠的身份在希斯王国的皇城外开了一家铁匠铺,同时也担负着守护封印魔物的法器的重任。十五年后魔星重临,少年铁马在邪魔的召唤下鬼使神差地将法器打了开来,使得魔物再一次获得了自由。。。铸造各种神兵利器,结识不同的伙伴朋友,山峦般庞大的巨水妖皇,以龙为食的混沌王兽。。。这是一个强者争锋的世界,这是一个无限新奇的世界,伴随着小铁匠成长的脚步,这个世界将一点一点地为你展开。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重生之纨绔一生

    重生之纨绔一生

    不知道为什么热爱足球的我穿越了,我恨那只百发百中的章鱼.重生后梅西竟然是我的名字,我立志成为一名标准的纨绔子弟.原来中医经脉知识可以让我轻松做到魔武双修,人品这么好,捡个小狗也是超级魔兽,爱上的美女竟然是异界版的安东内拉.咱心情好了也玩玩争霸,打遍大陆无敌手那是一定的。原来修炼是这么简单,带够小弟就可嚣张无限,小弟也不用太多,够组成一只阿根廷国家队就行.我就是这只队伍的主教练,343阵型是咱的最爱,指向哪里,小弟就打到哪里,我就不信这种魔兽队还赢不了德国。
  • 图解九型人格

    图解九型人格

    本书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九型人格的基本理论,并在九型人格的应用上下足了笔墨,职场中的人,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职场优势生存的答案,领导可以从这里发掘选人、用人、激励以及提高领导力的有效措施;员工可以从这里学会如何突破自己个性的局限,冲出“事业高原”的方法;销售人员能够更深层次把握客户的行事风格以及利益需求,更好地满足对方,取得理想的业绩,在日常生活中,本书也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人际交往中,它让你洞悉他人的性格特征、交际风格,从而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与爱人相处,它告诉你如何更好地欣赏对方,改善夫妻关系;教育子女,它为你指明九型孩子的引导方法,让你能更有效地帮助子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 阴婚不散:财阀老公是只鬼

    阴婚不散:财阀老公是只鬼

    天!她被一只鬼给亲了!亲了一次是意外,亲了两次绝对不能容忍!“我告诉你,人鬼殊途,你别想要缠着我!”宁洛觉得自己肯定是天生犯煞,否则为什么总是恶运连连,被男友劈腿不说,还招鬼!北冥顾呵呵,“被亲几下又不会死。”虽然这只鬼帅到掉渣,钱多到让人眼瞎,救她一次一次又一次……可是谁能告诉她,为嘛跟鬼接吻会怀孕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道家

    道家

    来自灵魂彼岸的呼唤,我拼命的挣扎,想去摆脱这现实的操控,到最后还是逃脱不了这命运,这宿命!———出自阴阳人卫君坤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