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07800000008

第8章 与猪相关的民间习俗

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猪都是吉祥的象征,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几千年来,与猪有关的民间传统习俗丰富多彩,我们分几个方面来谈。

(一)生养习俗

1.出生是人生历程的第一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给父母、家族带来了喜悦和荣耀。我国农村地区的很多地方在小孩出生以后,母亲要给小宝宝剪属相。猪年出生的小孩就剪个猪贴在床头,保佑孩子平安健康成长。

2.小孩过“百岁”,家里也举行一些仪式,其中给小孩戴“长命锁”是重要内容。以前多为银锁或铜锁,现在还有玉锁、金锁。上面的图案基本都是用属相来装饰。属猪的一定是用一头大肥猪做图案,表示根基永固、吉祥长命。山西的北部,“长命锁”由奶奶或母亲用红线、蓝线、黄线三种颜色的线编织而成。编几码后再打上个猪头状的结子,下面吊几个“制钱”。每年生日时编一个,一直编到12岁。到12岁时把12个锁解开用线做一个裤腰带叫孩子用,一直用到结婚。人们希望长命锁锁住小孩的生命,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

3.台湾高山族地区流行小孩出生几天后用猪皮擦嘴的习俗。高山族妇女在家里生孩子,全家人帮助打理。生完孩子几天以后,家长用一块烧煳的猪皮肉先擦一擦小孩的嘴,然后全家每个人都用这块猪皮肉擦擦嘴。说明家里新添了人口,小孩已经和大人一样能吃东西了。希望孩子以后天天有好东西吃,过上好日子。

4.孩子们长大以后12~20岁之间,各地各民族都要给孩子举行成人礼或成丁礼。表示长大成人,告别了孩童时代。普米族的成丁礼一般都在春节举行。一家人围坐在篝火旁,由母亲或舅舅主持仪式。让孩子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边,让他们双脚踩在猪膘上和粮袋上。猪膘象征财富,粮食象征丰收。希望孩子成人以后生活富足美好。

5.浙江省一些地区有念生肖歌为孩子治病的习俗。小孩子消化不良、肚子疼,大人拿一个小杯子,里面放上粮食用布包紧,放在小孩肚皮上俯念生肖歌谣:“鼠归鼠,猪归猪,兔归兔……它们帮你吃东西来了,一会儿肚子就不疼了。”念歌谣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能减轻疼痛。当然要想治愈还是要去医院看医生。这些民间的土办法表达的是对健康的期盼,是没有什么实际的治疗效果的。

(二)婚嫁习俗

1.在我国中原广大地区男子要娶亲时需准备十几公斤猪肉送给女方家,这叫“离娘肉”。一般选择后腿肉和肋条肉。后腿肉要整着送,不能切,表示有腿去,有腿回。肋条肉选六根,表示顺利吉庆。也有的按娘家人口送。男方家里准备好十几份肉,每份肉4~6斤左右,在结婚前三天由男方家人和新郎送去。也有的是在迎娶的当天送,还有的婚后三天回门时送。也有的地方婚前、结婚当天、婚后回门时都送。还有的地方在结婚当年的腊月二十三由新女婿送肉给娘家人。总之,结婚讲究送“离娘肉”是必不可少的习俗。

2.陕西省有的地方结婚还有送猪蹄的风俗。在结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猪肉、一对猪蹄给娘家,这叫礼吊。女方将礼吊留下来,将猪前蹄退回去。结婚第二天夫妻带双份挂面和猪后蹄回娘家。留下挂面,娘家退回猪后蹄,这样来回折腾蹄蹄来,蹄蹄去,表示今后要密切往来。

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带,有夫家在迎娶新娘的花轿前必须挂一块肥猪肉的风俗。传说在明朝时候,有一个官员在江西做提学,他家在潮阳。一次他告假回家,看到邻居抬着花轿去迎新娘,他说今天是罗猴(一种凶煞的动物)寻食日,不吉祥。建议在花轿前挂一块肥猪肉以保新娘平安。邻居照着做了,果然平安无事。以后所有迎亲的花轿都挂上一块肥猪肉,形成了风俗习惯。

4.在广州等地的汉族婚俗中有“吃烧猪”的风俗。在婚礼后,新娘返回父母家的时候随行的必须有烧猪,烧猪的数量看男方的家庭经济情况而定,有多的,也有少的。烧猪是用10~40斤重的猪肉,用特别的酱油和香料腌制后放在烤炉中烧烤。烤出来的猪皮色金红,是吉祥的征兆。若三次回门都有烧猪随行,说明姑娘深得婆家的喜爱。

5.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的婚姻习俗中,流行送串猪肉。婚礼当天男女双方家里都要杀猪请客,除了请客吃饭外,还要把猪肉切成小块用竹竿穿成串送给各家,表示“骨肉之亲”的意思。

福州一带出嫁的女儿过年过节时需向娘家送一只大猪蹄、一块大年糕和一只红毛大公鸡。

哈尼族在婚礼的酒宴中新娘新郎要先吃公鸡肉和猪右前腿肉,然后才能给宾客敬酒。

6.湖南省土家族有用猪腿猪尾来传递婚期信息的风俗。青年男女订婚以后,什么时候举行婚礼常常用猪腿、猪尾交换信息。如果小伙子带着猪腿等礼物来到姑娘家,看他带来的猪腿上有一个吹气的洞,说明婆家急着要结婚,让女方赶快做准备。如果猪腿上连着猪尾巴表示秋后要举行婚礼。如果猪腿是亮晶晶的,表示婚期还没有定下来。如果女方认为时间紧,要求后推婚期,就把尾巴砍下来放在回敬的礼品中。

7.湖北省土家人办完婚礼后还要奉行谢媒礼。新郎新娘在结婚以后选一个时间,登门谢媒人。除了送其他礼物外,一定要送猪头。送猪头的礼节曾在古代被视为最高礼节,人们认为媒人应享受这种最高的待遇。

8.湖北省西北部地区广大农村在迎亲时有用猪头、猪腿打门的习俗。男方去迎亲,女方家故意为难不给开门。这时候支客(指会应对各种困难,能言善辩的长者)会想办法应付。他会让打灯笼的人分别站在大门两边,照亮门前的道路。让抬礼盒的人上前对着大门。长者从礼盒中挑选一个猪头撞门,如果没有开,就再用一条猪腿去撞门,如果还是不开门,就再用一条猪腿去撞门,用到第四条猪腿时,门才会打开,女方家将这些彩礼全部收下。

9.彝族的订婚仪式也很特别。主人客人围坐在火塘旁边,主人拿出酒给客人喝。喝完酒然后杀猪宰羊。先杀一只小猪,取出胆囊和内脏占卜凶吉。然后把猪砍成拳头大小,放在火塘里烧熟,用一个矮脚的木盔盛上,放一杯酒,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端到门外,站在屋檐下念祝辞,敬婚神。念完祝辞后,再把烧肉端回去给客人吃。

10.赫哲族人举行婚礼后,新娘要在洞房里面壁“坐福”。喜宴结束以后,新郎回到洞房和新娘一起吃猪头和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表示有头有尾,夫妻相伴,永不分离。

11.水族在婚嫁时杀猪或招待亲家时杀猪,供祭时男女双方的家人围坐在祭桌边先掐一点猪耳表示开祭,先从客方念一套祝福的词后,主人再念一些祝福的词,边念边用筷子蘸酒,然后把酒浇在地上,表示对祖先的崇拜,也表示对对方盛情款待的感谢,以此增进双方的感情。

(三)年节习俗

1.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全国各地各族人民都要欢度这个节日。汉族以及其他各族有过年杀猪的习俗,这时候的猪叫“岁猪”或叫“年猪”,用猪肉祭祖。宋代大诗人陆游有“阑猪丰腯(肥胖的意思)祭家神”的诗句,说明几千年来一直有过春节杀猪祭神的习俗。

2.贵州中西部地区的汉族有在正月初一牵猪牛的习俗。在农历正月初一这天下午,大人让小孩子用两条绳子拴上大小两块石块,大石头代表牛,小石头代表猪。小孩左右手各牵一块石头进牛棚和猪圈,嘴里还要喊着:“我赶猪牵牛来了!”石头凝聚着土地的精华,让猪和牛感受到土地的活力,可以使六畜兴旺、日子红火。

3.山东荣成有过年杀猪还愿的习俗。平时如果家里有生病的人,就在神面前许愿,在病人好了以后,用黄纸写字,杀年猪时蘸着猪血和黄纸上的字一起烧掉,表示感谢神的保佑。

4.天津河北一带民间在春节期间都有贴“肥猪拱门”“猪驮聚宝盆”节日窗花的习俗,表达招财进宝之意。腊月初八还讲究在猪圈上贴“猪圈之神”的神马画像,保佑猪茁壮成长。

5.在古代,家里如果有考生,在春节的时候就贴《雁塔题名》的年画。画上只有一头显露四蹄的大母猪。唐代新中进士需到长安大雁塔题名,须用朱笔,“朱”“猪”同音,这是封建时代盼望科举考试成功的吉祥画,所以家里有考生的人在春节要贴《雁塔题名》的年画。

6.土家族在过春节时,腊月二十五以前就杀猪。腊月二十六是封刀日,年前就不许杀猪了。杀猪后去猪毛时要在猪头猪尾各留一块毛,意思是有头有尾。将整头猪放在凳子上,让猪头朝外,主人烧猪毛谢天谢地,然后再将猪剖成两半,留下过年用的猪肉,其余的腌在缸里,准备年后用。

7.四川凉山彝族流行过年过节送猪脑壳的礼仪习俗。每到年节,白彝人给自己所属的奴隶黑彝人送半个猪脑壳,表达人身依附的关系。

8.湖北省一些地区除夕夜流行用红纸写纸条,暗暗地贴在大街上的习俗。贴的时候尽量别让人发现。纸条写的内容是:“人家有年我无年,煮熟猪头抵先钱。有朝一日时运转,朝朝每日都过年。”意思是送穷迎富。

9.纳西族每年农历二月初九有举行祭猪会的习俗。这一天家庭主妇们带上一盘蚕虫到东山庙向一只木雕的肥猪祭祀,以求来年六畜兴旺。姑娘们穿上盛装前去祭祀,回来时买些米花糖饼之类的小零食。小伙子们等在路边,可以大胆地向陌生姑娘讨要吃的,达到相识进一步交往的目的。后来祭猪会就成了青年男女社交恋爱的节会。

10.古代还有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吃“猪头肉”的习俗。北方在二月二(农历)龙抬头时家家都煮猪头,因为正月里准备的猪肉都用完了,就剩猪头了,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煮猪头给龙王吃,希望风调雨顺,万物复苏。

11.水族讲究过“敬霞节”,每12年过一次,在农历正月里举行,邀请左邻右舍的苗族、侗族和布依族同胞赶来共同欢度这一佳节。在过“敬霞节”时先请族中长者念读敬霞词句,然后再由两个身着白衣的小伙抬一头母猪在田坝间绕行,后面那个还要不停地拿松枝戳猪的尾部,使它发出哞叫声,让人们哄笑。

12.每年的正月广东省汕头等地有“赛大猪”的习俗。参赛的几百头大猪头戴红花,排列整齐,比一比谁家的猪又肥又大又漂亮。有的在猪嘴里塞上一个桔子,表示新年大吉。比赛结束以后,人们将猪肉赠给亲朋好友,祈求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粤东澄海的冠山村赛大猪的习俗延续了上百年,每年正月十八举行,场面之奇特、规模之大,邻人叹为观止。

四川重庆荣昌也有一年一度的赛猪会。荣昌猪是我国四大名猪之一,也是世界七大名猪之一,是国宝。荣昌每年举行一次赛猪会,一般都在9月份举行。从外观、生长发育、繁殖成绩几个方面评选出“猪大王”“猪皇后”,场面十分壮观。

13.浙江省景宁县等地的畲族有“抢猪节”的传统节日。每年秋收时节选一个黄道吉日,请戏班子在马氏仙宫连演七天七夜的大戏。在第七天夜里戏止,各家纷纷回去杀猪,然后把猪绑在木架上,当听到仙宫里第一声猪叫时,各家带着绑猪架奔向仙宫争抢首位。全村的绑猪架按来的顺序排在宫门口,由“迎神头”评出最大的猪和最小的猪,这两头猪和首猪(抢到首位的猪)披红挂绿吹吹打打,被送回主人家。夜间卯时一过,主人家便请亲朋好友摆酒席招待。来的人需交一个红包,里面装有现金,宴请完毕,主人按每个人红包里的钱数,按当地的市价称猪肉,让他们各自带回家,被称为“杀猪福”,可以保佑来年养出更肥更大的猪。

原来传说浙江景宁大漈这个地方的猪老是长不大,当地的老百姓也很少养猪。到了明代有一个文城南阳的客人赶着49头小猪来大漈做生意。谁知道他走遍了9个村,13个寨,直到太阳偏西也无人问津,没有生意做。他赶着小猪无可奈何地走着。当走到马氏仙宫时,一头小猪突然跑进大田里不见了。贩卖小猪的人大哭起来,农夫们很同情他,就把他剩下的48头小猪买下来了。这些猪后来长得又肥又大,个个膘肥体壮。大家认为是马氏仙宫里的马氏娘娘显灵,帮助大漈人养肥了猪。因为那头小猪是从马氏仙宫附近走失的,所以大家就认为马氏娘娘是猪的保护神,每年都举行“抢猪节”,表示对马氏娘娘的感谢。

现在景宁县有赶猪大赛,就是从“抢猪节”演变而来。参赛的六个代表队每个代表队有三男两女,手拿着扫帚、簸箕、棍子等工具赶猪,500米的赛程,哪个代表队的猪先到达终点,就是胜利者。

14.每年除夕子时之前,广大汉族同胞有在大门口插大门香封门的习俗。先插两支大门香,还用猪蹄做祭品,点上蜡烛,放封门炮,在门上贴“封门大吉”的字样,字是用红纸写的。然后把纸马纸钱烧掉关紧大门,家人不出去,外人也不让进,就连讨债的人也不能上门要钱。

15.土家人自古以来把猪奉为神来敬仰,至今流传着摔刀敬神的习俗。土家人认为猪是血财,猪官神是送喜财的财神。捕到了野猪养起来,卖掉都算是发“血财”,“血财”就是红财。

每到过年过节时,土家人杀猪敬神祈求赐财富。杀猪时念口诀:“豕官大神,把门将军,诚心敬奉,保佑鄙人……”念完口诀行法事,摆木盆摔刀,要见“红血”才能有血财。摔刀摔到刀口向外,才能见“红血”、发“红财”。

16.广东普宁有在除夕之夜“抱大猪”的习俗。在除夕之前普宁的农民到田地里抱回两块土放在家里,并插上竹叶,称为“抱大猪”,认为生长万物的田地可以把生的能力感染给猪,来年养的猪上膘快。

(四)祭祀习俗

中国祭祀文化中,猪的地位相当重要。

古代人很讲究祭祀,祭天地,祭祖先,祭各种神灵,每年都有很多祭祀活动。猪在各种祭祀活动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是祭品中最不可缺少的重要品种,祭品有大三牲和小三牲两类,大三牲包括猪、牛、羊,小三牲有猪、鸡、鱼,两者都有猪。

1.我国有在腊日取猎物祭灶祭祖先的习俗。农历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这一天农耕人家要用牲畜,特别是猪豚祭灶神。灶神就是主管各家各户炉灶饮食的神。火神祝融是灶神,又叫“灶君”或“灶王”。灶君传说是“猪神”的后裔,祝融是古代帝王颛顼的孙子,而颛顼是韩流之子。韩流是猪嘴,猪足,半人半兽的神,是原始猪神。所以祭灶君必须用猪豚。宋代诗人范成大有一首《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宋代以后祭灶改成腊月二十四了。现在大部分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据说灶王爷腊月二十三上天去汇报人间的情况,所以这一天杀猪做好吃的送灶王爷上天,让他说好话,来年免灾祈福。

一直到今天很多地方还保存着腊月二十三祭灶,清扫厨房杀猪炖肉买糖瓜的习俗。腊月二十三,糖瓜粘。请灶王爷吃点糖瓜,甜甜嘴,上天汇报时说好话,汇报人间的好事,替老百姓祈福消灾。

2.山东南部滕州一带有“啃神腿”的公祭习俗。

每到大的公祭活动,人们都要敛钱买猪献礼。除了用于仪式上的大肥猪,还要搭配一两头杂色的肥猪,以便有足够用的“神腿”分配。祭祀以后的肥猪宰杀以后,分给众人食用,大家把它称作“啃神腿”。

祭祀的时候,猪捆绑在祭场的中间。推举一个“明白人”致祭文祈祷。助祭人捧酒灌进做祭祀用的肥猪的耳朵里,灌酒以后,如果看到猪的耳朵或四肢抖动了,就说明神已享用祭品,并已经赐福于百姓,祭祀就大功告成了。如果耳朵和四肢没有抖动,就要跪在地上反思检讨平时有没有得罪神灵的地方,还要表示谢罪,重新祭祀祝酒,直到猪耳抖,四蹄挥动致意,才算完成公祭。然后将祭肉分给祭司们共同享用。杀掉的肥猪要留下内脏,猪头、猪蹄、猪血烧煮后吃掉。猪蹄需要啃,人们就将公祭时饮酒吃肉称为“啃神腿”。

祭肉的分配尽量公平,在主事人的监督下,把肉分成平等的份数,肥瘦搭配,等入礼的人到齐,每人拿一份带回家。

古老的公祭习俗具有神秘的色彩,能增添村里的凝聚力,维护传统习俗,更是人们自娱自律的传统活动。

3.我国台湾地区义民节赛神猪的祭祀活动是保存较完整的民俗祭典之一,一般在农历七月二十日举行,义民节赛神猪为的是祭祀义民爷。义民是指义勇的人民,义民爷是指在械斗、民变、战争中因保卫家乡而牺牲的义民军。这一天,来自各地的客人到义民庙参加赛神猪的活动。猪是从养殖场留种用的黑毛猪崽中挑选,精心饲养,有的几百斤,有的可达千斤以上,比一比谁家的猪肥。体重越大越能代表对义民爷的尊重,越能给人们带来好运。获胜猪来年会给人民带来好运,带来吉祥幸福。还讲究摸神猪头,吃神猪肉,都能带来好运,保佑平安。

4.湖南湘西一带的苗族极为重要的祭典之一就是吃棒棒猪,也叫椎猪,来祭祀祖先和雷公。一般一年或两年搞一次,吃猪许愿。为的是解除病痛或是繁衍后代,招福纳祥,祈求平安,有一些巫术的色彩。

5.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用猪祭神灵、祭祖先的习俗。认为猪的各个部位都有吉祥之意。比如江西的农村把猪头称为神户,猪舌叫招财,猪耳叫顺风。广东地区把猪的前蹄叫猪手,浙江沿海地区把猪头叫利市,猪舌称头。总之都有吉祥之意。

6.山东沿海一带渔民在每年春节到来之前有杀猪祭海的风俗。讲究杀发财猪,寓意肥猪拱门财到家。吃的时候要猪肉和面食一块吃,饽饽往肉里滚,祈求人人发财,富贵平安,吉祥如意。

7.浙江温州苍南瑞安等地每年都有抢抬“排殿猪”的习俗。这一习俗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源于南宋时期。有一年村里蝗虫肆虐,有一位乡绅陈肃勉带领乡亲们灭蝗虫,保证了来年的丰收。陈肃勉死后,乡人为纪念他,修了一座庙,在他生日每年农历二月十六,家家杀猪祭祀,祭祀过的猪认为有福泽,所以大家纷纷抢着抬回家。

抢抬排殿猪的活动场面十分热闹,夜间就开始了,把大猪抬到庙里的大殿上。由村里人捧着火把吆喝着,小孩子在前边也打着灯笼,扛着红旗,把猪打扮得非常漂亮,戴红花,系红绸带,全身都是花环,绑在木架上抬上殿,排列整齐。还有许多年糕、粽子、茶点等祭品,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祭祀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抢着把“排殿猪”抬回家,把幸福吉祥也抬到家。

8.广大农民在家中有祭祀“猪栏神”的习俗。在过年时除敬神之外,还要敬“猪栏神”,就是姜太公。相传在封神时,只剩下车岳和猪栏两个神位。黄飞虎跑来领功,姜太公把车岳的位子封了黄飞虎,自己做了“猪栏神”。“猪栏神”能化险为夷,遇到险情就在相关的地方贴上“姜太公在此,神鬼免见”这样的符文,险情都能得到缓解,保住平安。

(五)丧葬与避邪习俗

古代人认为,人离世以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还在,还和人保持着某种联系,因此葬礼十分庄严、隆重,而且带有神秘色彩。猪在古代丧葬仪式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1.猪是古代重要的陪葬品。

中国许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中都有大量的猪骨。其中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兽骨中猪骨的数量最多。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已发掘的138个墓穴中就有45个墓穴的葬品用猪架、猪下颌骨、猪头、猪蹄等,用得最多的还是完整的猪头。45座墓中共有96个猪头,其中最多的一个墓穴中竟有14个猪头。可见用猪头做陪葬品的数量之多、比例之大。

2.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土乡兴隆洼村发现的一座古墓里,墓主人右侧葬有两只整猪,骨架保存完好,这样的葬俗在国内外都罕见。

3.布依族人的葬俗中还有“偷猪”这一环节赋予了葬礼一层闹剧的色彩。它是“开路”仪式的一个环节。由丧家准备一头几斤重的小仔猪,放在麻袋里用棕绳捆住,系一个死扣,吊在灵前的一根梁上,离地面1米多,送丧的亲友和丧家中的女人手上抹上锅灰、烟灰,拿着响蒿,站在麻袋旁边。当“魔公”(做法事的人)念到“偷猪”这一节时,家里的大女婿就上来解麻袋上的绳子,妇女们都上来给他们脸上抹灰,并且用响蒿打他,直到他解开绳子为止。有的人家的大女婿机灵,事先准备了小刀,并买通了“魔公”,事先商量好,使个眼色,突然割断了绳头,他没被抹灰,也没挨多少打,小猪也归他所有了。如果大女婿不在,其他的女婿可以代替。

在古代还有很多避邪习俗都与猪有关,因为猪被认为是家中财富的象征,用猪来敬献神鬼,表达了人们的虔诚,以此祈求消灾招福纳祥。

4.海南省中部山区是黎族人聚居的地方,那里有“吃猪鬼”的仪式,为的是杀猪祭鬼除病魔。

黎族人信奉的神灵叫“登”,是祖先鬼的意思。祖先鬼是指父氏家族男性正常死亡的远祖和祖先。按照对活人的影响和威胁程度又分为三种:大祖先鬼、中祖先鬼和小祖先鬼。家里有头疼发热等急性病就被认为是中祖先鬼回来找吃的东西,就要杀猪祭鬼,搞一个仪式叫“吃猪鬼”。有七道程序,必须在一个晚上全部做完,才有可能驱除病魔。如果有长期生病不愈或妇女难产,就认为是大祖先鬼或小祖先鬼来找吃的东西。就杀牛或杀鸡,举行“杀牛鬼”或“杀鸡鬼”的祭祀活动。

“吃猪鬼”与中祖先鬼相联系,大概是黎族人认为猪比牛小,比鸡大,处在中等尺度的原因吧。总之这种“吃猪鬼”的祭祀活动主要是为了驱除病魔,解除人们的病痛。

5.贵州白天柱、锦屏剑河一带的侗族有吃全猪驱鬼治病的习俗。

有病人的家里准备12公斤猪肉,这些猪肉包括猪的各个部位,如果买不全,就杀一头小猪。再请12个身体健壮的男子做保爷,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官名。鬼师跳神驱鬼时,驱到一个关卡就叫:“这是天狗关,谁敢保?”相关的一个保官出来说“我来保”并吃一块肉,以此类推,直到12个保爷都叫完,赶鬼结束。通过这样舍命担保,病人可望得救。一般人不敢当保爷,说当了保爷以后身体会受到伤害,有生命危险。

6.彝族有“以猪净宅”的祭扫习俗。如果家里有久病不愈的病人,或遇到不吉利的事,彝族人就认为是家里不干净造成的,需请和尚来净宅。需要用的东西有:一头猪,一只鸡,一小撮荞麦皮和去皮的柳枝十八根。把猪和鸡放在一边,把柳枝插在门前的地上,和尚来了,一边念经,一边压倒门前的柳枝,认为这样就可以压倒病魔消除晦气。

古人的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不免有些可笑,但在当时落后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下,人们也只能用这些办法和病魔作斗争。

在丧葬驱邪活动中,古代人寄予了很多的企盼,因为猪是吉祥物,希望通过敬献猪来保佑墓中的主人和生病的活人,保他们平安幸福。猪能驱邪祈福,保平安,不仅老百姓这样认为,就连古代的皇帝也深信不疑。宋代张师道的《后村谈丛》里介绍:宋太宗赵光义在宫中亲自养了两头神猪,以求辟邪、保太平。但到了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于熙宁年间停止敬养神猪,结果在宫中发生了妖人闹宫的事件,后来又恢复了在宫中敬养神猪的祖制。

(六)生活习俗

不论是现代,还是在古代,人们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长期下来形成了许多生活习惯和各种风俗,我们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一下古代与猪有关的生活习俗。

1.古代人日常生活中吃猪肉最初都是吃全猪的,不是吃猪的某一个部位。老子认为吃猪肉就是“食母”。古代对猪非常敬重,吃猪肉时要举行吃猪仪式,祈求大地丰收,人丁兴旺。

2.土家族有一种叫“吃满红”的吃猪习俗。杀猪以后,先用猪血、猪头、猪尾和猪的四个蹄子,来祭拜祖先。敬祖以后,用猪血来煮稀饭,请寨子里的人都来吃,取名叫“吃满红”。

3.古代每当有人要赶考时,亲朋好友们都来送红烧猪蹄。祝愿赶考人好运连连、朱笔题名。古代上榜时都用朱笔写名字,“朱”音同“猪”,“题”音同“蹄”。因此,对赶考的人来说,能得到别人送给的猪蹄是十分幸运的,预示着他们将榜上有名,这是一种最美好的祝愿。

4.白族、彝族和陕西一带的汉族,大人和小孩都有穿猪头鞋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带来财富和吉祥。

5.云南佤族地区有用“猪胆卦”占卜的风俗。杀猪以后,根据猪胆的样子来判别吉凶。如果猪的胆纹上下行,胆内的水分比较充分,就被认为是吉卦;如果猪胆的纹是左右行,胆内的水分少,则被认为是隐卦。

6.水族用“掐猪耳”作为待客的礼仪。贵客来到时杀小猪款待,先把小猪整头煮熟,拿来上供,吃完稀饭,再切开待客,客人如果不急于辞行,就把猪头放在席上享用。如果是结婚杀猪,还要在祭供时男女双方围坐在祭桌旁,先掐一点猪耳朵表示开祭,然后再饮酒吃肉。

7.汉族民间有立秋贴秋膘的习俗。一般都用猪肉来贴秋膘。到了立秋这一天,家家都要买猪肉炖着吃或做红烧肉,也有的吃肉馅饺子,来弥补夏天酷暑的消耗,在今天的河北、东北、北京一带至今还都保持这一习俗。

(七)取名习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取名也成了一种文化。十二生肖与取名关系十分密切,取个好名字不仅要考虑生肖,还要考虑相关的文化观念、象征意义和个人的意愿。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吉祥且有意义的名字。猪虽然是吉祥物,但谁又用猪取名呢?现代人是接受不了,可是古代人就喜欢用猪取人名,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古代有用猪名取人名的风俗。

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用猪名取人名的习俗。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位大力士,他的名字叫朱亥。“朱”与“猪”音同,“亥”是亥猪,猪年。也可以说间接指猪。

到了秦代,秦二世的名字叫胡亥。“亥”也是用来代表猪的。

汉代有叫“陈豨”“荀彘”的人。这两个人的名字都和猪有关。豨是猪神豨韦氏。彘是指猪、猪腿。汉武帝小名叫刘彘,也是猪的意思。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人干脆直接用“猪”。如有人就叫傅野猪,薛野猪,还有叫陈猪的。

唐朝有一个人姓李,取名叫猪儿,大名就叫李猪儿。现在看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呢?

四川羌族以十二生肖取名比较普遍。孩子出生以后,由族长或父母给孩子取名。属猪的孩子,男孩叫“别木基”,女孩子叫“别木子”。在羌语里“猪”称为“别”,木基代表男孩,木子代表女孩。

属猪的人取名字的时候,适合用豆、米、禾、土、三点水儿或宝盖儿做部首,忌讳用系石、刀、力、血做部首。属猪的人取名多用“翁”字。

民间取名有大名(官名)小名之分。一般给小孩取小名时都用那些比较健壮好养的动物直接命名,一是为了好养活,什么猪儿、狗儿。二是为了用贱名欺骗鬼怪,人们认为粗俗的名字可以躲避鬼怪的侵扰。这是民间的一种习俗。

日本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喜欢用“猪”给小孩取名字。一般幼儿取一个贱俗的名字一来好养,二来日本人欣赏野猪的勇敢凶悍。野猪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是神勇的象征。

韩国的企业很多用猪来命名。尤其是1995年猪年,有82个地方、200多家企业是以猪命名,其中济州岛是用猪做名字最多的地方。

猪在取名的习俗中作用可真不小啊,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有情趣,丰富了生肖文化和猪文化。

(八)禁忌的习俗

关于猪的禁忌习俗非常多,形形色色,很繁杂。在民间信仰中,猪是有灵性的,家中猪的多少是农家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于是形成了许多与猪相关的禁忌习俗。

1.养猪的禁忌

(1)建猪栏的禁忌:农家养猪代表的是建立家中的一条富裕路,一条发财路,因此都十分重视,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

在什么地方建猪栏,一定要请人看风水,看地基。选好了地点,还要选吉日开工。要选双日,切忌选单日。动工时要洒“神水”画“井”字符,为的是驱煞,确保此地的平安。

建猪栏的过程中,匠人一句话都不许说。认为匠人一出声,日后猪就会吵栏,闹得全家不安宁。主人给匠人的茶点酒饭,忌讳匠人客气不吃,或吃不完。吃得越干净越好,认为这样日后猪会爱吃食,肯长肉。有的人看匠人客气不肯吃完,就抢过来自己吃完。有的老太太抢过饭甚至躺在猪栏地上猛吃,吃不完,谁也拉不起来。

建猪栏一般喜欢用枫树,取风吹夜长之意。

装好猪栏之后,忌讳从猪栏边跨越,怕日后猪往栏杆上爬跨。这些做法都是希望人给猪做个榜样,希望人的行动能够感染影响到日后养的猪,可见古人对养猪这件事的重视。

猪栏完全建好之后,要请“养育大神”进来挂红纸,预示着养猪事业兴旺发达。

(2)买猪仔的禁忌

农家把猪栏建好以后,就要买猪仔了。首先要选好日子,古代忌单日买猪,要选双日。

对猪的要求,首先是头,切记不能买头太大的猪,也不能买破头猪。破头猪就是黑头猪上边有一线白毛,或白猪头上有一线黑毛。也忌买戴孝猪,指黑猪白头或黑猪白毛,认为不吉利。头上长旋的猪也不能买。其次是嘴的要求,忌买嘴又长又尖的猪,这种猪只吃食不长肉。然后是对耳和毛的要求。忌讳买耳又小又尖又细的猪,这种耳的猪不肯长。忌买猪鬃浅的猪,忌买白猪身上有黑绒毛,黑猪有白绒毛的猪,忌买全身毛倒伏的猪,古代人认为这种猪买回来会走背运的。最后是忌买五爪猪,南方把五爪猪称为灵官猪,是灵官菩萨变的,是神猪,民间普通百姓是不敢养的。

买猪成交后,卖家一定要索回牵猪绳,认为牵猪绳象征着运气,是把握猪财的牵线。卖家也不会送猪到买家。如果送了对买家不利,会破财,自己也会被人耻笑。

猪买回来后,街坊邻居来看,主家要冲糖水给大家喝,忌讳喝不完,喝得越干净,将来猪会养得越顺当。众人讲话也要注意,不要说“撬口不开、闭眼、闭嘴”的话,否则猪不好喂。如果猪不进栏,也不要着急,不要说话,保持沉默。也不能骂“瘟病死的”,否则真会得瘟病的。

猪进栏后看看它是先拉屎,还是先撒尿,如果是先拉屎就认为是能聚财。如果先撒尿,就认为财气难保,就要小心些。有些地方还忌讳买猪的第一天就喂食,相信“好猪不吃上门食”。台湾人还有属虎的人不能看猪仔的禁忌习俗。

喂猪也有禁忌,哈尼族禁忌将猪槽反倒过来,认为这样会得罪畜神。如果猪自己拱翻了猪槽,就要把这只猪杀死或卖掉,并向畜神供祭品赎罪。汉族有不让猪跑到别人家的禁忌,特别是黑猪,民间认为是黑煞神,人们认为这种猪跑到别人家不吉利。养猪的人家要烧香敬神,驱除灾难。

以上这些养猪禁忌,与古人对猪的崇拜、对养猪的期望值高、求吉利、求发财的观念有直接关系。在今天看来,有些禁忌有较浓的迷信色彩,甚至有些是荒谬的,但在当时每一条都被人们严格地遵守着,也不失为一种猪文化。

2.杀猪的禁忌

古人杀猪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杀的。一般都是在过年过节或有大事情时,如结婚、生子、丧礼等才杀猪。春节杀猪也有讲究,一般都在腊月二十五以前杀完,腊月二十六是封刀日,以后就不能动刀了。

3.食猪的禁忌

(1)杀猪的屠户不吃猪血,可以吃新鲜猪肉。主家杀猪以后,要先割出2斤左右的方块肉,贡献给“养育大神”,然后再自己吃。

(2)小孩子禁忌吃猪脑、猪尾,认为吃了猪脑就不聪明了,将来不识数,吃了猪尾,事事落在别人的后面,或者是胆小,不敢走夜路。

土家族还不让小孩吃猪鼻子,否则长大了睡觉会打鼾。台湾地区还禁止小孩吃猪蹄,认为如果吃了猪蹄,长大以后婚事难求。

以上我们从八个方面介绍了猪与民间习俗,从这些民俗中可以看到猪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猪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宝物,从这些习俗中我们也体会到了民间对猪的喜爱和崇拜。人类赋予猪很多内涵,使它成为神的象征、财富的象征、吉祥幸福的象征,从而使生肖猪的文化更加绚丽多彩,灿烂夺目。

同类推荐
  • 西部民间传奇故事

    西部民间传奇故事

    西部,既是地域的概念,又是文化的概念。从远古时代以迄,神话与传说,就装点着西部悠久而沧桑的历史,讴歌着西部艰难而不凡的岁月——
  •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绝色狂妃:冥王的天才宠妃

    绝色狂妃:冥王的天才宠妃

    刚穿越就发现自己怀孕,孩子他爹还是已故的战神冥王。沐芸婳说:“流掉!拖油瓶不能留!”随身戴个麝香荷包,转眼就跑到了白莲花大姐房里,搞得大姐绝育;熬个藏红花,又被庶母误食,化成一滩血水……“想杀掉本王的孩子?”死鬼王爷捏着她的下巴问,“可以!杀了一个,再生一双!”
  • 圣道尊

    圣道尊

    从焚书坑儒到三世医书,一心与命运抗争的少年,走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秦时明月。
  • 重生西游之我是黑无常

    重生西游之我是黑无常

    重生到西游的世界里变成黑无常程云竟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应劫之人!被孙悟空的金箍棒险些打死更兼身上还背负着大因果!更是发现一个个惊天大秘密之前一个个坑程云都是围观,可是终于有一次他掉到了坑里,很深的那种本来想着绕着西游走,这下还是多做些谋划吧且看程云如何从神道起家,从长安城隍做起,坑了圣人坑天道,我在坑内,不拉一把你们显得多不仗义?哎呀,这么可爱的娃娃,怎么能扔这江里呢?什么!你不知道算命要到城隍庙报备的吗?嗯,江流儿跟咱也是熟人,这法事准许了。什么?有和尚抢了你的道观?我后园有十桶火油,无量天尊,该做什么你看着办!
  • 苍生情

    苍生情

    众生皆逆天而修道。何为天道?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众人皆说天意难测,天道不可违。他却要取代了天,破了那天道。他和她相遇,他便誓要为她改写生不达天命,死不入轮回的命运!然而,当他站在巅峰,却迷惘,忧伤……若破天道,必湮灭众生,他该如何选择?苍生皆有情,他能例外?
  • 超神之召唤师

    超神之召唤师

    秦牧在玩LOL的时候,灵魂意外的被一条附在大龙爸爸身上的远古赤龙牵引,并穿越到了它的故乡。从此秦牧带着大龙BUFF开启了他华丽的异界超神之旅。“为了部族的安定与繁荣,我愿意祭献生命来守护它。我是要成为超神召唤师的男人。”当被问到关于梦想这个问题时,秦牧如是慷慨激昂道。“超神?超神召唤师,是什么鬼?”老族长捋着胡须望着天空喃喃。“牧哥,超神召唤师是什么鬼?”熊石啃着骨头肉,一边擦着嘴边的油渍一边问道。“超神召唤师啊,你们这些小屁孩不懂。。。”秦牧笑眯眯道。大龙BUFF,有点甜。龙BUFF在手,天下我有。
  • 黎昕照云华

    黎昕照云华

    “我的名字叫赵云华,取自李白的清平调。”“很好,那么具体是哪一句呢?”微微发福的语文老师这样问道。“嗯……云想衣裳花想容……嗯,然后,然后我忘记了。”这是几年后,穆黎昕总在梦里见到的一幕,他的心总想着再见云华一面,然而他知道不见,才是最后的爱。只是,云华,我真的好想你。这是赵云华与穆黎昕的故事而他们终究会知道:有时,爱情,需要多回几次头欢迎加入朵花的暖阁,群号码:488347443
  • 真心红楼

    真心红楼

    千红本事千红苦,万艳需悼泪万觞。今辈或说知红楼,自心如心莫唐哭。作者在遍览前贤成果基础上细读文本,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慎密精研,从哲学的高度、史学家的眼光来重构《红楼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众多新的见解。
  • 地下城与萌娘

    地下城与萌娘

    “性别不同怎么谈恋爱,我们分手吧。”张昊在与青梅竹马女友的诡异分手中开始了他的奇遇之旅。
  • 天边暖风吹醒云

    天边暖风吹醒云

    她的一朝穿越,生命得到了一次真正的洗礼,在这个全新的王朝,将会有大大的美男簇拥着我们的女猪脚!而真正的男猪脚,也将会渐渐浮出水面,夹杂着一些权谋的小小因素,读者们,千万不要错过这样的文章,连载还在继续!华丽丽滴丁戟王朝之旅为你开启新的眼界~
  • 狐魅江山之倾城亦倾我君

    狐魅江山之倾城亦倾我君

    还是那狗血的穿越镜头,为何别人都穿越成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重要的一点,她们都是人!是人啊!而我林若曦就偏偏穿越到狐狸精身上,算了算了,好在还有美男陪伴,又拥有梦寐以求的法术,想干嘛就干嘛~可头疼的是,美男一多,自己就完全没了方向……(待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