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7000000001

第1章 别后相思空一水(代序)

新年时,在尼泊尔纳加阔特(Nagarkot)看雪山。晨色微熹,日出瞬间,雪山恍若被点燃,山火轰烈。此刻观望雪山日出,如把赏余烬,内心明灭,刹那清明。不过片刻,日色便冷寂下去,绵邈雪山恢复本色。

冷风扑面,这个当下,想起黄仲则的诗:“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有无限惆怅温柔。

他这一生,生如织锦,锦字却终成灰。

一生一灭之间,一世廓然。留给后人的,不过是锦灰自珍罢了。

观览黄仲则的一生,殁时不过三十有五。二十余年间,得诗两千余首。虽然存世的诗稿几经删减,只得一千余首,数量亦不在少数。他一生时乖命蹇,唯以诗文著称,留名后世。

缀字成文,说他是以心血织就锦绣文字,并不为过。

我对黄仲则的兴趣由来已久,少时读诗,爱煞他那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只觉得情意幽婉,言不尽意,不是我当时的阅历语言能够表达。少年情怀,一朝被触动,生根萌芽,终成情结,只待他年因缘成熟来了然。

是那时方信,清代诗词中亦有不可多得的上品、珍品,不再心存轻慢。所以有了读《饮水词》的契机,所以写了纳兰容若,有了《当时只道是寻常》。

在过往的书中写了太多出众的、名重一时的历史人物。与他们比,黄仲则实在算不上为众所知。尽管在民国时期,有很多名士文人都爱重他的诗,屡屡撰文谈及其诗其人。有关黄仲则的年谱、评传、各种选本陆续出版,数量之多,超过清朝其他诗人。

由于清诗的传播远不如唐诗来得广泛,是以自20世纪以来,学术界总体上对黄仲则的关注并不是很多,加之1949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名流陨落,风流云散,文学研究之中对黄仲则虽有提及,也是寥寥。以至于现代的,特别是年轻的读者知道他的不多。

我写他的过程,一如密宗里所言的伏藏师在挖掘伏藏。要将埋藏在时光中的经典呈现出来,拂去沙砾尘埃,使其放大光明。

此番因是要系统地去写他,我特地去读了郁达夫的《采石矶》,这是郁达夫1922年所作的一篇小说。据郭沫若说,郁达夫的小说虽以黄仲则为主人公,其实是“夫子自道”(《郁达夫诗词钞》序)。

据说是郁先生不忿别人对他的诋毁,愤而作文反驳之,内因不甚了了。许是意气之作,小说结构松沓,行文随意粗糙,塑造的黄仲则形象个性褊狭,敏感多疑,与人争执多为意气之争,流露出一股小文人的酸腐气,虽欲刻画诗人之痴,却不得痴绝之真妙,不够磊落,不见洒然、高迈。

我必须承认仲则性格中有敏感多情、多思多虑的一面,非如此,他也成不了好诗人,但仲则的心性中,断然不止这一层面而已。他的豪迈洒脱,虽为境遇生计所逼,抑郁悲怆,不能酣畅,进而转为悲凉沉郁,却也有普世情怀,深广境界,绝非郁小说中所塑造的那种片面形象——此说有诗文可一一佐证。假若仲则是郁达夫小说中猥琐自卑的形象、窝囊的性格,说实话,他的诗也不必读了。

有清一代,名家诗论频出。王士祯倡“神韵说”,沈德潜倡“格调说”,袁枚倡“性灵说”,翁方纲倡“肌理说”——这是针对唐以后的诗词而言。明人以时代文学流脉划分唐诗为“初、盛、中、晚”大体无误。但,以后代的文学理论来归类唐朝诗人却总不能淋漓尽意。

唐诗得天时地利人和,恰如春之绚丽缤纷,总体看来是形神气象皆备的。将盛唐看作中国古典诗歌顶峰的信念,形成于9世纪,发展于宋代。唐之后,宋人性格趋于内敛、自省,虽也有夏之秾艳生动,终究是如盛夏入山,曲径通幽。

宋诗以文为诗,长于议论,诗以理取胜。面对盛唐诗歌的巅峰,他们别张垒壁、另辟蹊径,有意避开“盛唐气象”,诗脉接续中晚唐。

其间更有黄庭坚的“江西诗派”,以才学为诗,诗法讲求炼字、用典,所谓“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那便是在老杜的基础上,往“学人诗”的路子去了。

这里要提到“禅”。禅对于中国诗学的影响并不亚于它的宗教价值。禅对唐宋时士大夫的深层心态的构建作用不容忽视,在忧时伤世之外呈现出空灵淡泊的精神风貌。

北宋徽宗时,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列者二十五人,多为倾仰习修禅学之士,有云“诗到江西别有禅”。吕本中即借用禅宗格局来阐述这个诗派流脉。元代的方回遥尊杜甫,与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江西诗派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以至于后来人形成了尊唐、崇宋的分流。

江西诗派的传承,有类禅宗的“传灯”。有人向黄庭坚求教诗法,黄庭坚曰:“如狮子吼,百兽吞声。”又答:“识取关捩。”儒佛相融亦是宋诗的特色之一,黄庭坚自有诗云:“戎州夏畦少蔬供,感君来饭在家僧。”——以“在家僧”自况,清静自适,体现了他对禅宗的体认。

需要提及的是,仲则是黄庭坚的后嗣。虽然际遇潦倒,但他的诗文成就,绝对无损于先祖的声名。

后世作诗之人,宗唐崇宋者皆有,大体而言,唐诗与宋诗的气质之别犹如李白和杜甫,无分高下优劣,唯杜甫诗是有章法可循的,李白诗以气运词,兴到笔到,词随气涌,是不可学的。

百代之下,自不乏有才气超绝之人,譬如苏轼,诗文词赋皆擅,才气纵横,兼容百家自成一派,不可断言归纳,可排除在以上论断之外。我将李白、苏轼,乃至清代黄仲则、龚自珍的诗理解为才子诗。

当我从黄仲则的诗中感知到这不世出的才气,你可知我的惊喜!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邂逅,他的诗,豪情高迈有似太白,苍凉沉郁直宗子美,绮丽艳美神通义山……这种种特质,汪洋华美,不是东施效颦,不是生硬杂糅,它们完美地呈现在一个清代失意文人的身上。此时,距唐宋之盛已有千年之远。

别后相思空一水。隔世之人,既无缘相见相识,唯有以文字寄意抒情,聊表衷情。

我深信,心性中的灵性具有穿透力。仲则的诗文就像一块晶莹的灵石,吸纳、映射七色光芒,色相纷呈,令人有无限遐想、追思。虽然这色相终归于文字之空灵流转,与世无争。

佛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是此理。人言“以禅喻诗,莫此亲切”。在此书中,我也意欲借禅的妙义来诠释诗意之美,点破才子之痴。

“尺锦才情还割截,死灰心事尚消磨。”——和王勃一样,仲则亦是早逝才子的代表,笼罩在仲则诗文中的感伤主义是其鲜明的特质。君子穷途、贤人失志是从《离骚》就已开始延续的古老主题,一种复杂多变、不可尽言的感情。

因仲则出身寒微寻常,成年之后际遇亦不算上佳,他的受磋磨,便有了更广泛的代表性。他自幼苦读,应试仕途却不得力。他曾为人幕僚,却不能适应官场。他曾漫游吴越湖湘,其后又赴京师,欲得燕赵、幽并之古气,诗意气象上有拓升,却在京师进一步陷于困顿,生计愈加艰难,被债主所逼,抱病出京,卒于解州,时年三十五岁。

生活在乾隆盛世,却屡发盛世之哀音,是标新立异,有意不同俗流吗?决然不是。

仲则落拓平生,贫病以终,可看作许多有才无运之人的代表,就此对传统士人之思想流变略作查考,亦可探知人之命运的必然和无常。

想起他的《杂感》,当中名句几乎无人不知,奈何诗红人不红,口耳相传成俗语,却少有人知是出自他笔下。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杂感》

感激近些年来心境近趋于老,方能稍明人世悲辛,悲歌慷慨。杜工部有诗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我不觉得黄仲则是被埋没的,只是他的诗,有价值被更多人知晓。

这是我写他的因由。

2013年1月6日于尼泊尔

同类推荐
  • 微笑,是一条河流

    微笑,是一条河流

    本书是《读者》签约作家韩昌盛的一本散文随笔作品。在本书中作者记叙了在不同的场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及感想。书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和自己交谈;我们彼此抵达;万物是一种时间。三部分内容中又包括了许多小故事,它们一一记录着作者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感悟。说明微笑,不仅仅面对村庄,面对生命,还有平凡和真诚。
  •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本书以《全元散曲》、《元曲选》、《元曲选外编》为基础,参酌各家,汇校诸本。选注时扩大了作者的入选面,包含元明清三代中一百一十多位作家的四百多篇作品,并附有作者小传。
  • 三边情愫

    三边情愫

    本书是革命老区三边的风土人情及作者对三边人民的深切情感的散文集。
  • 啸风集

    啸风集

    《啸风集》中收集了薛俊明先生多年来撰写的一百多首诗。分古体和自由体两种。每首诗都凝结了诗人对美好人生,多彩生活,壮美山河,绚丽事业的情结,留下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足迹和印记。《啸风集》中有近二十首诗是诗人写故乡和童年生活的。诗人用充沛的情感,美妙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 夜光水母

    夜光水母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编为五辑:辑一:逆光辑二:金粒子辑三:深海辑四:迷路的水母辑五:黑光。
热门推荐
  • 青春荒唐不忍欺

    青春荒唐不忍欺

    【曾经,我们盛装出席了彼此的青春;今后,就当相遇未曾相识。】在茫茫人海中,我们默默行走,旋转在钟表的时间轴,光影交错。也许,在某个时刻,他与她轻轻地擦身而过,只是一个失神,于是,漫无目地的目光,从此只停留在一个人身上。他,如黑夜中闪烁着的星辰。她,只愿做一个默默守候星辰的失声者。是命运的戏弄,让彼此的时差产生共鸣。我们是否可以,相互牵起对方的手?
  • 补益中药服食宜忌

    补益中药服食宜忌

    本书收载了目前常用的补益中药108种,并将其分为补气篇、补阳篇、补血篇、补阴篇及综合篇。这些药物大部分为传统中药的名贵品种。一些近年来经现代药理、临床研究证明确有补益疗效的中药也收录其中。书中对药物的适宜范围、服食方法、配方妙用、禁忌事项及鉴别贮藏等做了详尽介绍,并记载了相关的民间传说。大多数药物均配以图示,以便于读者辨认。全书图文并茂,集知识性、普及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增加对各类补益药物的全面了解,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之目的。
  • 锦乡

    锦乡

    那时的我以为,只要爱一个人,那么,什么都不是问题。我以为,只要爱一个人,那就是我终身的幸福。
  • 改变人生的厚黑策略(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改变人生的厚黑策略(教你成功丛书15本)

    为人处世是人生的第一大事。处世难,难就难在人与我之间微妙关系。厚黑处世,要灵活,当伸则伸,当屈则屈,刚柔并济,左右逢源,要容人,更要防人。大智若愚是最高明的处世之道,可以给自己减少许多烦恼,也可以使自己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改变人生的厚黑策略》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从为人、处事等方面,生动地展示了轻松为人、巧妙处世的方法。
  • 梦中新娘

    梦中新娘

    订婚在即,背叛来袭,丢了一个未婚夫,却给自己撞了一个现成的新郎。苏墨的婚礼,他的新娘跑路了,我被他的朋友拉去替他解围,却不想被他羞辱。我准备放下一切,不计前嫌的与他好好相处,一个身怀有孕的女人打破了一切,身为正妻的我沦落小三。我只是不小心轻轻碰了她的手臂,她却险些摔倒,头晕就算了居然还叫肚子疼!面对他迫人威压的视线,我问:“如果我说我什么都没做你信吗。”他不信任我就算了,还凌厉的警告我:“叶楚楚,以后离她远一点!”一场意外,他抱起捂着肚子叫疼的她奔向医院,她的孩子保住了,我的孩子却没有了……
  • 名门正妻

    名门正妻

    三年的情人生涯,但到得头来,他却对她说,要与别的女人结婚,那么,他置她于何地。她是如矢车菊样的女子,淡然,优雅,开在他寂寂的生命中,他从没有想过,这样淡淡的一个女子,有一天会套牢了他的心。
  • 神佛乱

    神佛乱

    不会写简介,摘取主角华云子的三两话语,权做简介。1、满地的妖魔,谁知是哪家的畜生!2、华云子对孙悟空说,你的青春偷蟠桃、盗仙丹、大闹天宫,可很多人的青春还没绽放,就匆匆的枯萎,然后在匆匆中留下一声叹息。3、无言的痛苦会平息,年轻的生命会老去,最后,每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是循规蹈矩、无声无息的活着。4、很多故事将被写进历史,更多的故事将被忘却。5、当青春的热血褪去,昔日的豪言壮语,早已凋零不见,茫然四顾,只剩下一腔迷茫,一心空虚。6、如来,玉帝,不要以为你们的高高在上是理所应当。没有芸芸众生的推崇,你们一文不值。
  • 炮灰升职记

    炮灰升职记

    一个商会会长的宝座,让富了世世代代的孟家变了天。孟家长女孟落,一夜之间沦为在逃犯。远房的袖手旁观,仇家的落井下石,就连有着婚约的公婆家也来个大转变,不再笑称她是好儿媳,而视她如瘟疫,避之不及。几经辗转,她被远卖西域的奴隶市场……他说,通常女奴于我而言,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取悦客人,而你,只要取悦我一人。他说,我不喜欢伤身体的事,但不代表会对喜欢的女人一再克制……
  •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原籍江苏,佛学大师。逾八十载人生,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等事业。撰有《迷悟之间》、《吃茶去》、《星云禅话》、《舍得》、《宽心》等几十部著作。本书《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在参悟大师一生感悟的基础上,发一家之言,向大师致敬,同时也希冀读者朋友们在领悟大师慈心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活法有更深的觉悟。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