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53800000004

第4章 火焰山一瞥

文/季仲

旅行车西出吐鲁番,风驰电掣十多公里,我看见在一望无际的大戈壁与一碧如洗的天幕衔接处,渐渐现出一抹赤褐色的光芒。说是朝霞吧,它过于凝重,不见飞升腾跃;说是彤云吧,它偏于暗淡,不够灿烂辉煌。准确地说,它是造物主这位油画大师兴之所至,在大漠荒原的尽头横涂竖抹上一片油彩,让单调得令人困倦辽阔得令人心悸的戈壁滩,顿时显得色彩富丽而气韵非凡。这就是闻名古今的火焰山。

我的幼年时代,除了熟悉故乡村后那座后门山,那座可供我割茅草、采草莓、提小鸟的小山,还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座更神奇更有趣的山,那就是火焰山。这当然得感谢吴承恩的《西游记》。那时大概只上小学二三年级,鸿蒙初开,略识文字,便一头扎进吴承恩创造的神话世界。读到孙悟空三借芭蕉扇那几回,格外来劲,连做梦也看到火焰山烈焰滚滚,火光冲天。后来回味,我是完全把火焰山想象成我们南方火烧山的壮观景象。火借风威,风助火势,火苗子蹿起半天高,满山茅草树木毛竹响似鸣炮加裂帛。

现在,神往已久的火焰山就在前头,乍一看,竟有点儿失望。

这是一溜气魄不大的山梁,整个山体从上到下全是泥沙混合的沙质岩。它存在的年头一定是个天文数字,被风蚀雨剥得沟壑纵横,伤痕累累,一位一亿岁的老妪也不见得像它那样满脸皱纹,苍老不堪。《西游记》中那位老者对唐三藏说:“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后一句倒还实在,山上除了岩石还是岩石,连戈壁滩上偶能见到的生命力极强的骆驼刺和胡杨树,也休想找到立足之地。前一句却是作家极度的夸张。我看这火焰山高不过几百公尺,长不过百多公里,山上也见不到什么火光,哪儿来的“八百里火焰”?当然,离我童年想象中火焰山那样轰轰烈烈的景象,更是相去甚远。

然而,当我稍稍靠近火焰山,便立时领略到它可怕的焰威。车子停在山前的一条公路上,离山麓少说还有大几百公尺,但我好像站在炼钢炉前,烧烤得难以立足。山,是顾不上细看了,大家打开相机抢着拍照。我怀疑火焰山是女娲炼石补天用剩下的一堆五彩石,一堆永远不会冷却的五彩石,红得发紫,紫得发黑,散发出的热气咄咄逼人、灼人肌肤。仅仅逗留三五分钟吧。我感到衣服、毛发都着了火,脚下的胶鞋被烙铁似的路面迅速软化。我们像孙猴子那样跳着脚,急慌慌奔回旅行车。

火焰山之所以成为火焰山,在于吐鲁番特殊的地理环境。吐鲁番四面环山,东有库母塔格山,南有觉罗塔格山,西有喀拉乌成山,北有博格达山。吐鲁番深深陷于四座大山包围之中,落在一个大盆地底部,有两千多平方公里土地低于海平面一百多米以下,是我国内陆的最低处,也是世界第二低的盆地,这里又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于是成为我国最炎热的“火州”。火焰山就是火州内热得喷火的一座山。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对火焰山加以浪漫主义的神化,除了地理依据还有历史依据。唐玄奘往西天取经,的确途经火焰山。距火焰山不远的高昌国故址内,有一座只残留断墙颓垣的院落,就是当年高昌国国王挽留这位高僧讲经的讲经堂。除吴承恩外,历代文人中最熟谙火焰山强悍暴戾性格的,大概要数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他在好几首五七言古诗中都写到这座神山。他在寒冬腊月见到的火焰山是:“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他盛暑炎夏见到的火焰山是:“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可见火焰山下,不管春夏秋冬,都是酷热难当,焰威逼人。

我前来拜谒这座神山,正值仲秋时节。北方天已转凉,南方则称之为“秋老虎”。而火焰山下的秋天,岂止是秋老虎,简直是虎豹熊罴的集合体,其凶猛可怕的威力,非常人所能想象。我们十多个慕名而来的旅行者,只站在公路上远远地朝它眺望几眼,便纷纷落荒而逃。

天下名山,数不胜数,钟灵毓秀,气象万千。或以奇峰怪石激发人们的遐思邈想,或以茂林修篁为人造出一片幽境,或因流觞飞瀑招徕诗人墨客,或因古刹禅院汇聚高僧道众。故而,李白独坐敬亭山,两相看不厌;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苏轼游匡庐也从容不迫,横看侧看。唯独这烈焰腾腾的火焰山,容不得你细品慢看,更不许你稍稍亲近,谁来了都是匆匆一瞥。

但这匆匆一瞥,胜似我见过的千山万壑。我豁然有悟:大自然不会总是山明水秀,人生也不可能终生如花似锦。当你意外遇到火焰山,就得学一学孙悟空。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沉浮录

    沉浮录

    本书为作者陈勉哉(1909.5-1999.8),几十年革命、工作、生活的回顾和总结,较为系统地叙写了一生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主要内容有回忆家乡、童年趣事、投身革命、八一风云、回忆革命前辈、投身教育事业、抗日逃亡、迎接解决、再展红旗、攀登书山等。
  •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作家杨献平有多年在大漠生活的经历,作品内容纵横捭阖,横亘古今,分“少年事”“乡村传”“大地上”三辑,有现实生活的写照,有历史的眷顾;语言叙述大气磅礴,绵密而奇异,对读者有强烈的冲击力。杨献平的很多文字,是他在巴丹吉林沙漠生活、幻想、品尝、践约与撤离的产物,也有短暂外行的某些见闻及发现,当然还有对生身之地、少年往事、乡村现状及熟稔事物的描述和追忆。
  • 李清照集

    李清照集

    本书精选李清照诗词作品。仰慕李清照久矣!孩提时便喜欢上李清照词。自彼至今,许多年过去了,时非昔时,人非昔人:一切似乎都发生了起起落落难以预见(甚或有时是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变异,惟有对于李清照的崇敬却一如既往,或尤更甚。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热门推荐
  • 你为鱼肉我为刀俎

    你为鱼肉我为刀俎

    “人若阻我,我必灭其神魂,天若阻我,我定踏天而行。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你可以失败,但绝不能认输。”一袭白衣的男子负手而立,对着虚空而论霎时天地色变,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似乎表达对其言论的强烈不满。“你若不满尽可来!现在滚吧~”一声巨喝,雷停风止,乌云散去放出晴朗的天空.....他,曾经平凡,默默无闻。它曾无数次失败,几度死心。现如今却能号令天地.....
  • 老兵心语

    老兵心语

    下岗工人柳东分得倒闭鞋厂积压的皮鞋,换来幼时玩伴金东民一批不合格冷风机,照料着为工人们垫付了工资的被俘归来的志愿军老兵丁爷,收养了被父亲抛弃的女童鱼儿。自己的前妻跟大款跑了,蹲了监狱,自己爱慕的女人寡妇洪雨傍了大款,不争气的弟弟打架入狱,出狱后不务正业,租房的女孩张紫云幻想当明星一再受骗,人人都不幸福。
  • 万物皆有欢喜处

    万物皆有欢喜处

    万物皆有欢喜之处,还在那些拥有故事的人手中。如何才能忠于自己的内心,只有静下来才能知道。每个人都有想要避世以寻求内心宁静的时刻。所有靠外力获得的东西总将散去,心安即是归处。心念纯粹的时候才能耐得住当世的琐碎与浮华,这才是我们都在找寻的自己,真正的你。无所谓结果是否成功,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 人类宝藏之谜

    人类宝藏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天涯逍遥剑

    天涯逍遥剑

    天地虽大,但我只愿得一人心。川蜀多难,而我却仗剑逍遥天涯。
  • 吃货公主撞上冷殿下

    吃货公主撞上冷殿下

    主要写了蓝家千金蓝陌儿小时候遇见了夜家少爷夜辰寒,两人立下誓言,长大后去找对方,但中途被顾家少爷顾炫影扰乱,也被云家千金云夕紫扰乱。之后陌儿在去韩国的飞机上因为坠机失忆,成了贫穷人家的女儿落雪默,从此她和夜辰寒形同陌路,再无瓜葛。
  • 弃明

    弃明

    人们如今苦苦追寻的,却是昨日所抛弃的。明天,人们又将何去何从。
  • 月影无声

    月影无声

    历史的轨迹没有重演,但有的是轮回中的雷同。你是不是其中的轮回。无论哪种关系只有身处其中之人最为清楚,在皎洁的月光下才能清晰地看见自己的影子,不用去避讳那刺眼的光芒。,无论小说还是现实,事件的大小程度,是属于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统称为历史事件。小说是一个历史事件的延伸,是完成一些现实可知而难以表现的事。
  • 伏璧良人

    伏璧良人

    一种真实存在过的古老刑罚,代表着对女人最无情的惩罚,承受这种刑罚的女人,在经历尊严尽失的羞辱以及失生不如死的惨烈折磨之后,才能得以咽下最后一口气。那种来自地狱的刑罚让她一介村姑疯狂逃命,机缘巧合遇上一个癫狂痴傻的疯子,却自此闯进一个不属于她的世界,天子贵胄,君子小人,江湖市井,后宫朝堂,各种不凡的人事接踵而来,在陌生的环境中几生几死,只有一往无前的走下去,才能最终得到命运的眷顾。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本书由“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两部分构成,都是梁启超授课讲义。《中国历史研究法》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于1926年至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讲授。两部作品虽然都叫“中国历史研究法”,然内容上并非前后连贯。《中国历史研究法》共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了中国的旧史学;第三章讲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第四、五章专谈史料学;第六章则阐述史实上下左右的联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在“总论”部分论及修史的目的、史家四长,概说五种专史;在“分论”部分则详细论述了各种专史的体例、特点和撰修方法。这两部著作都是梁启超先生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总结的治史经验,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学习、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其指导作用和启迪意义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