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52500000026

第26章 列宁人生之谜

列宁的原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后来因进行党的秘密工作而改用假姓列宁。

4月22日,列宁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城。他的父母均受过高等教育,父亲曾担任过辛比尔斯克省省长,并被沙皇封为贵族。列宁从小就很聪明,身体健壮,喜欢学习。

春天,列宁的大哥萨沙参加了民意党,与同志们一起去行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没想到,行刺未能成功,萨拉等人反而被抓住,并被沙皇政府处以绞刑。乌里扬诺夫一家为此十分悲痛。列宁这时才17岁,心里难受极了,但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像萨沙那样去搞刺杀,能不能解除人民的苦难,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最后,他严肃地对妹妹说:“不,我们不能走萨沙这条路!我们应该走另一条路!”年秋,列宁考入帝国喀山大学法律系。这年12月,列宁参加了一次学生集会,并在会上慷慨陈词。最后,大会通过了决议,要求废除反动的学生章程,允许学生成立自治组织。当夜,列宁就被逮捕,并被流放到喀山附近的一个庄园。在此期间,列宁结识了一些老革命者,并仔细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1893年秋,列宁移居到俄国的革命中心彼得堡。他经常深入工人居住区,发表演讲,并且建立起许多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1895年秋,在列宁倡导下,建立了一个名叫“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秘密组织。

同年12月,协会的领导人被捕,列宁也被关进监狱。在监狱里,列宁利用监狱图书馆的书籍,编了一套密码在书上写信,与外面的同志保持联系,鼓励大家的斗志。他用牛奶把字写在书的空白处,干了以后谁也看不出来。家里人来探监时,列宁就让他们把书带出去,回去以后再用火一烧,字迹就显出来了。

当然,为了不让看守发现,就是把牛奶当作“墨水”来写字,也得小心谨慎。于是,列宁就用面包做成小“墨水瓶”,在里面灌上牛奶,偷偷地用小钢笔写字。

有一天,一名看守通过小窗发现列宁正在写着什么,马上闯进来探问。列宁也不答话,立即将“墨水瓶”吃了下去。看守以为自己眼花了,只好悻悻地出去了。等看守远去了,列宁马上又做了一个“墨水瓶”,继续写下去。

在被监禁15个月后,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舒申斯克村三年。列宁在圣彼得堡结识的未婚妻克鲁普斯卡娅,也陪着他前往舒申斯克村。在那里,他们结成百年之好,并合作将韦柏夫妇的《工业民主主义》一书译为俄文。

在流放西伯利亚期间,列宁一直在考虑建立社会主义政党的问题。为此,他决定先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把整个工人阶级团结起来。但是,要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出版这样一份报纸,是不可能的。于是,列宁决定出国办报。

1月,列宁夫妇离开俄国,前往慕尼黑。12月,列宁、普列汉诺夫和马尔托夫等人逝版了《火星报》。

在《火星报》的第一期上,刊登了列宁的一篇社论,题目是《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列宁指出,这个“迫切任务”,就是在俄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

通过各种秘密渠道,《火星报》被运回俄国,送到人民群众手中。列宁的影响也因此迅速扩大,传遍整个俄国。

世纪末,革命运动在俄国日渐高涨。1898年,在明斯克举行了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不过,这次大会开得不怎么成功,未能完成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

为此,列宁于1902年出版了《怎么办?》一书。在书中,列宁提出了自己最重要的新的政治观点之一,即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理论,并为组织工人阶级政党提出了一个简单确切的计划。

7月底,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终于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在讨论党纲和党章时,大会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例如,列宁坚持认为,为了保证党的纯洁性,党员必须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一些人却说,这些都没有必要,主张凡是参加罢工的人,都可以自行宣布为党员。

本来,列宁在大会上是少数派。但是,由于犹太社会民主党人小组(崩得派)中途退出了大会,结果,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微弱的多数派。因为在俄语中“多数”一词叫“布尔什维克”,“少数”一词叫“孟什维克”,所以,拥护列宁的党员称为“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列宁所领导的党称为“布尔什维克党”,反对列宁的党员称为“孟什维克”(少数派)。

1月,俄国革命爆发。列宁主张由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组成联盟,由工人阶级掌握领导权,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对此,孟什维克坚决反对。

革命失败后,列宁与孟什维克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为了解决内部分歧,列宁于1912年在布拉格召开了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会议。这次会议使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彻底分裂。从此,两派分别拥有自己的中央委员会。党的机构和报刊。

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社会党和工联领导者纷纷表态,支持各自的帝国主义政府,第二国际破产了。列宁认为,这场大战对参战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战争,无产阶级应当竭力“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工人和士兵应当掉转枪口对准本国的统治者并摧毁资本主义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沙皇俄国。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沙皇政府被推翻。4月16日,列宁取道德国,经瑞典返回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在火车站附近,挤满了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士兵,他们前来欢迎自己敬爱的领袖。在月台上,列宁作了一个简短的演说,最后一句话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第二天,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一次会议上发表演说,即著名的《四月提纲》。这个提纲的主要内容是:不支持帝国主义;只有打倒资本主义,才能结束战争;当前,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将革命从第一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推进到第二阶段(无产阶级革命阶段);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将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等等。

月,布尔什维克党的代表会议通过了列宁的《四月提纲》。

从7月份开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逐渐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布尔什维克在各级苏维埃中的影响逐步扩大。于是,列宁决定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

由于临时政府的迫害,列宁被迫流亡芬兰。从9月底开始,列宁多次写信,竭力敦促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委员会立即组织武装起义。10月,列宁冒着风险,化装后秘密潜回彼得格勒。

在他的大力敦促下,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终于通过了开始武装起义的决定。11月6日夜,列宁又给中央委员会成员写信,要求他们在当晚立即起义,让即将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面对既成事实。当晚,列宁亲自来到了斯莫尔尼宫,指挥这次武装起义。

这天夜里,根据列宁的指示,赤卫军的部队开始占领电报局、电话局、火车站等地,控制了整个彼得格勒市。

月8日凌晨,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第一篇宣言《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政权已经转归苏维埃,人民为之奋斗的事业已经有了保证。

日晚间,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大会代表共有650人,其中布尔什维克有400人。夜晚9点钟,列宁亲自出席了大会,得到大会代表们长时间的欢呼。大会首先通过了列宁亲自起草的《和平法令》,向各国政府发出和平倡议,建议立即举行和平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并宣布:苏维埃政府将公开废除旧俄政府与列强缔结的密约。

接着,大会又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土地法令》,决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都无偿地收归国有,并交给广大农民使用。

最后,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列宁为首的人民委员会。

此后,革命从彼得堡格勒向全国各地扩展。1918年3月,全国各地的政权基本上都由布尔什维克掌握了。

对于列宁提出的《和平法令》,英、法、美等协约国断然拒绝,德国等同盟国则同意进行和平谈判。在谈判中,德国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当时,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也非常需要一段喘息时间,因此列宁坚持要接受这些条件。可是,俄国国内有许多人反对,因此列宁的建议被否决。

结果,德军向俄军发起了全线攻击,俄军惨败。最后,在列宁的坚持下,两国在《布列斯特和约》上签了字。1918年3月,在列宁的努力下,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了了这一合约。《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丧失了西部的大片国土,还要向德国赔款50亿卢布。不过,它也使俄国退出了战争,使苏维埃政府赢得时间来巩固政权。

可是,没多久,各种反动势力纷纷起来发动叛乱,英、法、美、日等协约国有的直接出动军队,有的大力支持叛乱势力。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

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政权临危不乱,一方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俄国迅速转入战时状态,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红车,另一方面先后打退了白军的3次进攻,最终击败了白军,解放了全部国土。

为了打破各国资本主义的包围,将各国共产党联合起来,1919年3月,在列宁的亲自领导下,建立了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

到1921年初,大规模的国内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俄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许多农民也起来反抗余粮收集制。列宁审时度势,决定实行主动退却,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3月,他向俄共(布)十大提出了“新经济政策”,被大会批准。1921年“新经挤政策”决定取消余粮收集制,代之以粮食税,农民的余粮可以自由支配;恢复自由市场和商品经济;将一部分小企业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或出租给外国资本家,等等。薪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俄国的国民经济开始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

从1921年开始,列宁步人了自己的晚年。

本来,列宁的身体十分健壮。不幸的是,1918年8月,列宁前往一个工厂发表讲演,当他离开时,一名左派社会革命党的女刺客向列宁开枪。虽然经过医治,列宁很快得以康复,但由于弹头带有剧毒,这就给他的身体留下了严重的隐患。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既是党的最高领袖,也是苏维埃国家的设计者和第一任国家元首,工作十分忙碌,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由于列宁的工作压力过大,休息时间太少,加上体内弹头没有取出来,列宁的体质开始变坏,健康状况日益恶化。

列宁总是受到剧烈头痛的无情折磨,还有神经衰弱。从1922年春开始,列宁的病情开始转重。他去克里姆林宫上班的日子越来越少,去莫斯科近郊的高尔克别墅的日子越来越多。4月,医生从列宁的颈部取出了那颗子弹。此后,他很快恢复,又投身于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事业中。12月,他又一次瘫痪,从此失去了工作能力。

就在列宁患病期间,斯大林的地位和权力日益提高,逐步掌握了党政大权。

春,列宁为了提高党的办事效率,新设立了一个职位——总书记。4月22日,经列宁提议,斯大林出任此职。起初,总书记只是一个技术性的职位,只是负责领导书记处,处理党的日常事务。在列宁的设计中,政治局负责解决最重要的政治问题,组织局负责解决组织问题,书记处(在总书记的领导下)负责解决一般性的问题。但是,问题在于书记处的决定,如果没有组织局委员反对,就成为组织局的决议;如果没有政治局委员反对,就成为政治局的决议。因此,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书记处就可能作出重要决议。

当时,只有斯大林一人兼任三个重要职务:政治局委员、组织局委员和总书记。因此,斯大林得以逐步掌握了最高权力,并与列宁在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当时,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虽然都是由布尔什维克掌权,但在形式上依然保持独立。列宁打算再进一步,建立各共和国的联合体,各共和国在形式上平等,甚至有退出联合体的权力,斯大林则主张让各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他的亲信奥尔丧尼启则还因与格鲁吉亚领导人姆季瓦尼意见不一,揍了姆季瓦尼一顿。列宁知道后,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准备撤销他的总书记职务。斯大林见势不妙,赶忙认错,并开始草拟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

斯大林的个性比较粗暴。这一点,在他出任总书记后也没有改。有一次,他竟然对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粗暴地大喊大叫。克鲁普斯卡娅吓得不知所措,简直要休克了。回家后,她号啕大哭。列宁知道后,十分愤怒,立即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立即收回那些话,否则就与他断绝关系。斯大林很害怕,赶忙道歉。

到1922年,列宁发现苏维埃制度和党已经蜕化,成为俄国社会主义事业最大的危险。当时,党和政府的机构出现了官僚司令,办事效率低下;实权都掌握在党中央手中,工农代表苏维埃成了摆设。列宁对此不能容忍,先后写下了《论工农检察院》、《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试图扭转这些在他看来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倾向,但也无济于事。

就在列宁患病期间,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矛盾日趋激化。1923年,托洛茨基等46名党员联名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对中央的蜕化变质加以严厉抨击,并要求实行党内民主。斯大林也不甘示弱,通过党的会议无情地谴责了反对派,并将列宁关于摘派别活动就要开除出党的决议发表。

12月,列宁又一次中风,不能工作了。即使在病榻上,列宁依然不放心,还在思考党和国家的大事。从1922年12月23日至1923年1月4日,列宁振作精神,悄悄地向自己的秘书口授了后来被称为“政治遗嘱”的几篇文章。在遗嘱里,列宁对自己的战友作了评价。他认为。斯大林当了总书记后,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不能肯定他能否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托洛茨基很有才能,但过分自信,太热衷于纯粹行政方面的事情。列宁担心布尔什维克党会因为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的斗争而分裂,所以他建议增加中央委员的人数,以避免分裂,并免去斯大林的总书记一职。

不幸的是,1923年3月10日,列宁又一次突然发病失语,从此完全脱离了政治活动。12月中旬,根据斯大林的提议,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议:由总书记负责对列宁实行隔离治疗;禁止会见列宁;为避免列宁激动,禁止朋友和家属向列宁报告任何政治情况。从此,列宁被斯大林所控制,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

1月21日下午6时,列宁失去了知觉,脸变得十分苍白,体温迅速升高,在莫斯科近郊的哥尔克村去世。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莫斯科为列宁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同类推荐
  • 复活的古城(下)

    复活的古城(下)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沧桑的岁月冲逝了多少陈年旧事,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多少远古文明,厚重的黄土尘封了多少悠久文化,古城遗迹中又隐藏了多少千古秘密,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凭着考古学者手中的铁铲,人们试图破解历史的密码。
  • 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

    地球上的物质之间循环往复,维持着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参与,破坏了物质循环系统的平衡,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恶化。温度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稀有动物的灭绝,海平面的上升,这些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作为人类目前唯一的生存地,爱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共同来保护我们的“母亲”——地球。
  • 生态资源大搜索(趣味科学馆丛书)

    生态资源大搜索(趣味科学馆丛书)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问题;而是今天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与未来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的关系问题,只要树立现代的科学发展观,人类就一定能够达到诗意般地安居。《生态资源大搜索》是趣味科学馆丛书之一。本书内容包括认识生态系统、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球的生态系统、认识生态因子的作用、生态的作用。《生态资源大搜索》由刘芳编著。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通信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通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沟通之媒——通信岁月留痕——我国古代通信文明火种——国外古代通信“英雄迟暮”——载波通信信息快车——光纤通信等。
  • “核”来不怕:正确应对核辐射

    “核”来不怕:正确应对核辐射

    本书讲述了有关核能、核辐射及核安全防护的科普知识,指导读者科学地应对核辐射,避免不必要的对核(放射)的误解与恐慌等。
热门推荐
  • 婉若清风

    婉若清风

    “小乔姑娘,你可知这世上并无回头之路。”“段太子,这道理我恐怕再清楚不过。”传世重生下成了将军府二小姐,一面又是公子霍青。那年春宴遇见了大理段太子,茶楼邂逅公子沈帧,无意救下的越无畏。一边装闲散一边在皇室谋得净土。到底何去何从?“我只是一个女子,我只问过好这一生。”
  • 绝色倾城:逆天小姐太嚣张

    绝色倾城:逆天小姐太嚣张

    现代金牌特工慕容倾云憋屈地为一只四喜丸子而死,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来到了阎王殿;阎王帅哥问她还想活否,嗯,当然……一朝醒来,却附身手无缚鸡之力的废物苏七小姐之身,野蛮庶姐想找麻烦,废了!冰冷家族想赶她出门,切,不稀罕!……当她再次出世,身随逆天神兽,一众伙伴跟随,世人皆称邪帝之人宠她上天,这一世,她定不负任何对她好之人!
  • 忍小谋大的智慧

    忍小谋大的智慧

    宽容、忍耐是一个人成天器的必备素质,是成功的必修课,更是一种大智慧。忍,有时只是付出很小的代价,却能换来大收获。 司马青晨的《忍小谋大的智慧(忍耐是成功的必修课)》用大量的事实案例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忍小谋大”,厚积薄发,避免了因一时的“小不忍”而乱了“大谋”。本书用大量的事实案例告诉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忍小谋大”。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读过之后, 能让我们对自己的脾气秉性、为人处事的态度、与人沟通等方面有一个更好 的认识,从而改进自己,更好地完善自己。《忍小谋大的智慧(忍耐是成功的必修课)》的作者是司马青晨。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也也乖乖,把门打开

    也也乖乖,把门打开

    丫的,这个家伙已经由当初的读书郎发展到今天的灰太狼了,不过他不会报复自己吧?邱也也想。这个家伙永远有把人气死的本事,周凡一边收拾邱也也的烂摊子一边想。曾经的欢喜同桌别后重逢,只不过他们的感情却不再单纯,看如今的大灰狼如何对付当初的大灰狼,看现在的小白兔是否能反抗的了当初大的白兔。一个吃掉与被吃掉的故事、一个压迫与反抗的故事、一个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故事、想开新书,不知道有人想看没。想看的加进来。。219748955
  • 硬把红杏拽出墙

    硬把红杏拽出墙

    看多了穿越文,自己居然也来穿越爽一把!还穿到一篇小说里去了,还是王府某人的三小王妃!看到了某相公长滴还不错,话说到口的瘦肉不吃就是傻冒了!咱就一见钟情收下他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神启示录

    太神启示录

    这个倒霉蛋就是我,大号金夜羽,一个狡猾坦诚的死胖子!然而过期流感疫苗的副作用尚未挨过,一只足以毁灭全人类的史前手套又砸到了我的头上,我该怎么办?
  • 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

    解放战争时期,孤守东北某城的国民 党军队处于东北民主联军的包围之中。为了争取国民党非嫡系部队369师师长赵崇武起义,民主联军释放了被俘的赵崇武的亲信团长郑汉臣夫妇,并答应代为寻找他俩失散的孩子。郑汉臣深受感动。但他回到城里后,受到国民党嫡系部队203师的参谋长钱孝正的怀疑,使他十分反感。不久,郑太太被203师某连长所辱。消息传来,郑汉臣怒不可遏,欲与203师拼命,被赵崇武制止。民主联军姜部长以为郑汉臣送孩子为由,乔装前往369师驻地,力劝赵崇武认清形势,弃旧图新。赵崇武虽有起义之意,却无决心。
  • 90后获奖者佳作(B卷)

    90后获奖者佳作(B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90后获奖者佳作B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90后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
  • 路过谁家倾城

    路过谁家倾城

    青春是一本书,我们一路奔跑,一边哭一边闹。或许成长会有痛,但是在这场名为青春的路上,有你,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