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5100000010

第10章 比拉里(Billary)角逐白宫

比拉里(Billary)角逐白宫

2007年1月4日,在希拉里获得参议员连任之后举行的招待会上,大家都热烈讨论着她是否会参加民主党内总统候选人的竞选,比起克林顿,人们更需要希拉里。希望看到希拉里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当然不能否认,也有一小部分人期望看到她丈夫。西蒙·罗森伯格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我很容易就能跟克林顿搭上话,但我却从未能接近希拉里。我希望克林顿能慢慢适应这种情况……显然,他已经被人们逐渐淡忘了。” 1

2006年夏,比尔·克林顿与一对夫妇闲谈(没过多久他就因克林顿全球倡议请求他们予以资金支持),那位妻子问道:“希拉里会在2008年参选吗?” “不会的,”前总统回答道,“因为她是不会获胜的……难道你没注意到,这个国家有51%的女性选民吗?女性是不需要希拉里的,所以我说她不会参选。”但他又补充道:“她会很乐意成为议会中多数党领袖。”

前总统曾说过,他认为这个国家还没有为迎接一位女性总统做好准备,而且第一位以总统身份进驻白宫的女性很可能是像玛格丽特·撒切尔那样的人(也就是说可能会是共和党人)。2

克林顿也曾说过,“小哈若德·福特和奥巴马是最有可能笑到最后的人。”2006年底,甚至2007年初的时候,希拉里的顾问们仍认为奥巴马没有任何威胁。比尔·克林顿对这些更了解,因此他建议在奥巴马取得标志性的成就之前就把他打压下去。但他的建议一直被拒绝采纳。3

2007年1月,当希拉里正式宣布她“志在必得”的时候,熟悉克林顿夫妇的人对此并不感到惊讶。不管比尔怎样担心,只要她想参选,他就有义务助她一臂之力,这是克林顿欠她的。“他感觉希拉里在事业方面为他牺牲了太多,”克里斯·詹宁斯说道,“而且……我简直不能想象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希拉里,你别参加。’” 4

不管是出于担心或是愧疚,比尔·克林顿一直努力补偿他对希拉里的亏欠,有时他的赎罪行为甚至有损他的总统身份。刚一就任,克林顿就批准通过了希拉里倡议的医疗保健改革,作为对她的补偿,虽然克林顿知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医疗保健制度收效会更显著,而不是希拉里所提倡的“一口吃个胖子”的方法,但他还是选择支持希拉里。这样,她就得到了她想要的。就因为她的观点在道义上占优势——詹尼弗·傅劳尔一直这样认为——因此克林顿不得不同意她的要求。

比尔·布拉德利曾担任过参议员兼总统候选人,他是那些如果不支持希拉里的计划就会受到希拉里将其“妖魔化”的威胁的人士之一。布拉德利在他最近出版的书中,把比尔·克林顿在白宫的任期称做“逝去的机会”。他认为政府的医疗保健方案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希拉里的政治认识不清”以及她在“理念、协商、推行节奏和实施策略”等方面的失误决策。5

当比尔顶着重重压力,同意希拉里要求任命一位女性司法部长的建议时,他又一次补偿了他欠希拉里的情。当人们发现前两位女性司法部长候选人——佐伊·拜尔德和金巴·伍兹未给她们保姆的工资上税时,希拉里依然坚持任命女性来担任此职务,就这样,未婚无子的珍妮特·雷诺得到了这个工作。有些人认为肯·斯塔尔及弹劾事件完全是由于雷诺这位特别检察官的处理不当而造成的。

自希拉里参选以来,比尔·克林顿同往常一样,全心全力地支持她的竞选,就好像是克林顿自己在竞选一样。这正是他对自己在任时留下的遗留问题进行弥补的好机会,还可借此时机公开表示他对竞选志在必得——面对现实吧,阿尔·戈尔!——也可向世界证明他是多么受美国人民爱戴,以至于美国民众会投希拉里的票只是为了让克林顿再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这样一来,他又可以光明正大地重返白宫了。6

最初希拉里似乎已下定决心与克林顿保持距离。为了给她精心准备的参选宣言做铺垫,她出现在“今日”的节目现场,声称是为了宣传新一期的《举全村之力》(希拉里的新书),但主持人梅里蒂斯·维埃拉却不停地追问,想让她承认她已决定准备参选。而希拉里一直回避问题,只说家庭对她多么重要,自始至终从未提比尔的名字。有趣的是,为提高自己身价她倒多次提及切尔西的名字。7

人们猜想,如果她愿意的话,她本可以做回希拉里·罗德姆,但一切都太晚了。若她以第一夫人身份参加总统竞选,听起来会很奇怪,所以干脆只叫 “希拉里”。她的官方网站名称也只是简单的“希拉里竞选总统”。

2007年冬天,经过慎重考虑,克林顿夫妇决定以后在公开场合避免同台出现。“希拉里作为一位善辩的演说家,待人亲切又很出色,但遗憾的是……”一位自1992年来曾为两届克林顿政府服务过的人说道,“有人曾说过,把一个150瓦的灯泡放在你面前,你会感觉它刺眼的光芒;而当你把它放在太阳下时,相比之下你就会感觉它显得黯淡。” 8

2006年2月,克林顿夫妇同时出席了科雷塔·斯考特·金的葬礼,而现在他们努力避免再次出现葬礼上的那种情形。那次比尔·克林顿无意中就使希拉里的表现黯然失色。与她冷漠生硬、偏离主题的演讲相比,比尔的演讲则显得热情洋溢、精彩生动,而报纸头条也乐于拿他俩作对比。9 “比尔·克林顿在这方面如鱼得水,”历史学家道格拉斯·布林克利说,“毫无疑问,他谙熟非裔美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而这正是作为清教徒的希拉里所不擅长的……没人能像比尔那样能够精确地捕捉到南方黑人特有的语调和节奏感。” 10

似乎所有人都为他那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所征服。作为高级牧师、水晶大教堂的创立者(水晶大教堂坐落于加利福尼亚的加登格罗夫)以及电视节目“巅峰时刻”的主持人,罗伯特·舒尔勒牧师祝福了克林顿。历届总统每次上台总会与主持人握手——但克林顿却是个例外,“比尔张开双臂,给了我一个热烈的拥抱,眼睛里还闪着泪花。” 11

在金夫人的葬礼上,比尔·克林顿的失检行为看起来似乎已微不足道。从舒尔勒牧师对克林顿的拥抱中就足以看出,克林顿与莫妮卡的绯闻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早已成了过去时。1998年,舒尔勒牧师曾公开谴责克林顿,说是他使他的家庭和国家对他产生了信任危机……我们都应对此感到羞愧……多亏了一直高涨的民众支持率,才使克林顿免于遭受性丑闻事件给他带来进一步的负面影响。12

自希拉里参选以来,比尔·克林顿会利用每次单独出镜的机会称赞希拉里,特别是当奥巴马不断抢占希拉里的风头,并不断征服比尔的支持者的情况下。只要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他就会参加所有他可以参加的募捐会,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希拉里。他曾解析奥巴马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立场,并通过做报告以告知那些有望为他募捐的人,奥巴马不配成为改革派新宠,并争辩说希拉里和奥巴马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观点几乎相同。(希拉里在2002年投票支持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而那时的奥巴马只是伊利诺斯州的一个小小的州议员,在战争问题上无任何立法权的情况下,却发表了一篇言辞犀利的反战宣言。)13在一次聚会上,有人对希拉里及她的战争立场作了些负面评论,马克·布依尔观察到克林顿在听到这些评价时立即暴跳如雷。14

奥巴马最终会改变历史,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会成为一段传奇。而一位女性,特别是一位大家已厌烦的女性则不会。

比尔和希拉里曾达成的避免同台现身的约定也逐渐有所缓和。

希拉里和奥巴马都决定在2007年3月4日这一天举行拉票宣传活动,而对于在塞尔玛的非裔美国人来说,这一天也是血腥星期天事件(Bloody Sunday)的四十二周年纪念日。希拉里的智囊团最终决定,这一次他们需要比尔来助他们一臂之力。但他们所担心的是那一天希拉里可能会与奥巴马狭路相逢。

希拉里班底最终宣布比尔会与希拉里并肩作战。克林顿被授予进驻投票权名人堂的荣誉(译者注:投票权名人堂是为纪念那些曾为黑人争取投票权做出努力的英雄而设立的)。而对这一荣誉的接受方式,他们有两种计划,一种就是,希拉里会代表克林顿接受这一荣誉,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克林顿会亲自在埃德蒙佩图斯桥(Edmund Pettus Bridge)——1965年在这里发生了州骑警用皮鞭、警棍和催泪弹攻击示威群众的丑恶行径——接受这一荣誉。

那天早上,希拉里和奥巴马分别在同一条街上仅三区之隔的两个黑人教堂发表了演讲。希拉里在第一个浸信会教堂(Brown Chapel AME Church)所做的演讲给人一种居高临下并稍显做作的感觉,而相比之下,奥巴马在布朗礼拜教堂的演讲发自肺腑、鼓舞人心——虽然后来一些爱寻根究底的人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奥巴马在演讲中夸大了某些事实,比如他说是塞尔玛(Selma)把他父母联系在一起,这样才有了今天的他,而事实上在他父母来到塞尔玛四年前他就出生了。

比尔告诉他的朋友们,他跟希拉里为了那篇演讲稿一直熬到凌晨一点钟。整台演讲自始至终都充斥着她那毫无平仄变化的语调,而通篇内容更是被人怀疑。曾在多种报刊上发表过文章的专栏作家罗伯特·诺瓦克这样评价她,“她声称在1963年自己曾被年轻的牧师带到芝加哥去听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并对其感触颇深。但那时她可是个积极的‘戈德华特女孩儿’”,她的偶像——巴里·戈德华特反对1964年《投票权法案》——“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法案由马丁·路德·金提出,戈德华特是作为南方民主隔离派反对该法案的六名共和党参议员之一。” 15

那个来自乡村,曾经语调平平的女孩,逐渐隐去她的“g”音,演变成一种奇怪的南方口音。几个月后,她向一群非裔美国籍的专栏作家解释道:“这是因为我在阿肯色州住了多年,而且种族间通婚也是导致我口音变化的原因之一。” 16

教堂活动结束之后,奥巴马本打算通过那座臭名昭著的桥,据希拉里竞选班底成员说,克林顿夫妇本也打算并肩通过那座桥,但这样壮观的游行场面被耽搁了。据《纽约时报》报道,“蜂拥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把克林顿团团围住,但他仍面带微笑,并与他的崇拜者相互拥抱,而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还戴着印有奥巴马头像的徽章。”早些时候,为同聚集在教堂外的群众打招呼,克林顿甚至还从车中跳出,而那时奥巴马正在那所教堂做演讲。17

虽然在希拉里出席的其他场合里并未出现像在塞尔玛那样戏剧化的一幕,但只要有机会,克林顿会时刻把希拉里的名字挂在嘴上。2007年5月,克林顿与老布什共同出席了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毕业典礼,克林顿在他的讲话中对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第一位女性校长表示了感谢,“对女性来说,纽曼夫人是个很好的榜样……我认为女性应该参加所有竞选,这样乔治和我就有更多时间切磋高尔夫了。” 18当他想出一段幽默台词时,他并不介意在不同场合重复使用它。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讲话之后不久,在南卡罗莱纳州的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中讲了同样的笑话,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省去了“乔治”这个名字。19

为了感激克林顿为她所付出的努力,在任何适当的场合,希拉里都会提及他的名字(比如在对非裔美国人所做的演讲中)。20一次,在内华达州专为候选人设的论坛上,对那些指向她的问题,她并未作出正面回应,而只回避说:“我对他的两次连任记录感到很骄傲。” 21 2007年2月,在她对新罕布什尔州进行了短暂访问的同一个星期,奥巴马也宣布了他的参选决定。有趣的是,据一位《纽约时报》记者说,当希拉里决定打出克林顿这张牌时,他的名字被提及了至少八次。22

2007年初,希拉里的支持率仍在逐渐下滑。希拉里与奥巴马在芝加哥都有很广泛的关系网,而奥巴马似乎更受欢迎。芝加哥市长理查德·戴利从不会在初选时为候选人拉票,但他却破天荒地第一次为奥巴马破了例。作为市长的兄弟,同时也是克林顿的朋友,内阁秘书长比尔·戴利也做出了同样的举动。23大卫·舒尔特是克林顿在法学院时的好朋友,但他也站在奥巴马这一边。大卫·舒尔特还把另一个克林顿的支持者——芝加哥人卢·马尼洛也拉拢到奥巴马这一边。24卢·苏斯曼和律师鲍勃·克利福德也相继公开表示了他们对奥巴马的支持。25

克利福德在决定投向奥巴马的前几个月,他对比尔·克林顿悲喜交加的感情在一次采访中展露无遗。他说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行为使他感到很失望,“我对此很失望……我们竭力帮助他竞选,而他却本末倒置,将竞选的事抛之脑后,在婚姻上也三心二意……我一直担心发生在白宫的那件骇人听闻的丑闻事件将会对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克林顿的失检行为将布什送进白宫的。26

在好莱坞,至少目前看来,奥巴马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人。2007年2月在莫琳·多德的采访中,大卫·盖菲评论说奥巴马极具感召力,而评论希拉里时他则言辞犀利,与其说希拉里是被过分地宣传夸大,还不如说她是个骗子,一个重复说着同样谎话的骗子。“政治圈里的人都会说谎,但令人头疼的是比尔和希拉里说起谎来是如此轻松自如。” 27(那次采访中他还说:“我不认为会有人相信,在过去的六年中克林顿会有如此突然又巨大的转变。”)28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好莱坞目前最流行的口号是:“别告诉妈妈我支持奥巴马。” 29与伊琳娜·梅德沃伊的电话采访被另一来电打断:“约翰·爱默生说奥巴马会在星期五出现,我们太激动了。他是我们的偶像……他是黑人,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呀!” 30

就像当年的克林顿,奥巴马将取代克林顿成为美国人民的新宠。曾是罗恩·伯克尔亲密私人助理的达瑞斯·安德森客观地解释道:“好莱坞那群人经常喜新厌旧。他们喜爱克林顿,因为他风趣幽默,充满激情。奥巴马也是如此。但问题是,如果你坐下……跟他们聊十分钟并问他们一些问题……就会发现其实他们对奥巴马了解甚少。” 31

从参议员汤姆·达施勒(他是跟克林顿非常亲近的几个人之一,在克林顿被弹劾的黑暗日子里,就曾打电话求助于他。)到特德·索伦森,再到乔治·克鲁尼,几乎所有人都开始拿奥巴马与杰克和博比·肯尼迪相比,并公开对奥巴马表示赞赏。而这一连串的事情都让克林顿很不高兴。32

奥巴马身上的某些特点让他成为克林顿接班人的不二人选。奥巴马在他的自传中承认高中时曾吸食大麻,2006年12月在“今夜秀”节目上,主持人问奥巴马:“你真的吸了吗?” “这才是重点。”奥巴马回答道。33

克林顿绝不会让奥巴马后来居上,抢走属于希拉里的提名资格。就像克林顿当初第一次竞选州立法机关委员时那样,哪怕是最微弱的领先优势他都不会放过。在新泽西拥有体育酒吧(可同时观看球赛的酒吧)的梅尔文·基特勒这样评价,“就像在亚利桑那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房地产一样竞争激烈”,在他的邻居、国会议员杰诺德·纳德勒的帮助下,基特勒有了第一次与克林顿见面的机会——那时他女儿所在的公立学校希望基特勒可以为家长—教师联谊会的拍卖会捐赠一些“有意义的礼物”(附:该学校位于纽约西岸上游199号的上城西区)。令他吃惊的是,前总统竟亲自给他打电话说拍品正在路上。那是一篇带有克林顿签名的演讲稿复印件,并附上一份请柬,上面不失幽默地写道希望您能到哈莱姆的办公室里和总统“合影留念”。

接着基特勒就接到来自一个叫做“希拉里的朋友们”的组织打来的电话,希望他能帮忙为希拉里的参议员再选筹集资金。“我拥有广泛的客户群,很容易从他们那儿筹到资金。” 基特勒的妻子是赫伯特·费雪的女儿,而赫伯特·费雪是一个叫做詹姆士威(Jamesway)、现已基本消失的折扣连锁店的创始人。很快基特勒就被邀请出席各种场合,有一次还被邀参观希拉里在华盛顿的家。

有一次希拉里本应出现在纽约郊区的一所房子里。基特勒和他夫人正在门口等着迎接时,却被通知希拉里在华盛顿走不开——所以她派来了“B组队员”顶替她。正当他们失望地准备离开时,“猜猜谁在那儿?——正是比尔·克林顿”。

“其实我已经很了解参议员希拉里了,” 基特勒说道,“事实上,在今晚的鸡尾酒会上我还会再见到她。” 基特勒现正在被卡特里娜飓风摧毁得面目全非的路易斯安那州建筑房屋,在各种聚会上,基特勒都会向比尔·克林顿及那些筹资机构澄清一些对破坏进行了粉饰的虚假报告。“突然你就得到了通行证”——基特勒终于有机会在哈莱姆与克林顿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谈判,很快基特勒就得到了在路易斯安那州建住宅区的许可证。34

整日盘算着怎样利用比尔·克林顿,听起来很卑鄙,“他的加入可在竞选中引起动荡,”新民主党网络总裁西蒙·罗森伯格如是说,他担心克林顿的出席会使那些由他提拔而身居要职的人感到相形见绌。35

多恩·福勒说比尔·克林顿“在人们心中是近乎于神的偶像……但危机仍然存在,他可能越权,并使希拉里的表现蒙上阴影。” 36

民意调查员彼得·哈特在回忆一次两人同时出席的会议时说道,“比尔整晚滔滔不绝,希拉里则发挥欠佳。当希拉里讲话时,比尔就坐在第一排。希拉里正回答着一个问题,而克林顿觉得她的想法不正确,于是他将主持人叫过来,‘我觉得我妻子的说法不正确,你们为什么不让我来解释呢?’”主持人最终并未给他这样的机会。37

据里昂·帕内塔推测,希拉里不会重蹈戈尔的覆辙,相反她会充分利用克林顿和戈尔在位时所取得的成就。而且,里昂·帕内塔补充道,她会把她丈夫放在首席策划的位置,虽然这不是什么头衔,“她知道她拥有最优秀的政治顾问,而且她也会充分利用资源的。” 38

“与自己的想法相比而言,她更尊重他的建议。”前民意调查员迪克·莫里斯如是说。39像保罗·格林伯格那样并不狂热追捧克林顿夫妇的人评价道,“若希拉里真如我想象的那样睿智、务实的话,她就会认真听取克林顿的政治建议,……就像他在任时那样充分发挥他的战略优势。” 40

希拉里的支持率之所以会下降,主要原因是人们不确定一旦希拉里当选,谁才是真正的总统。有人说,与她的其他问题或与克林顿的失检行为相比,这个问题更为重要。若希拉里当选,那她当选后克林顿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他会成为希拉里的首席顾问吗?若真是这样,他会不会才是幕后真正的总统?“如果人们感觉克林顿在政治及决策上的影响会过分牵制希拉里的话,”托尼·科尔贺说道,“她就永远不会被选为总统。对一个男人来说,若拥有过于强势的妻子,情况亦是如此。” 41

很多人和汉克·申科普夫一样,认为比尔·克林顿露面所带来的好处可圈可点,因为,“他的出现使人们想起了他当年执政时的风采,” 42也有专家看到了不利的一面。美国知名政论周刊《民族》杂志的比尔·格雷德认为“比尔会成为希拉里实现她雄心壮志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她当选后,比尔对她的决策过程会有太大影响,以致很多时候我们要听他的。” 43

与她那经验不足的对手奥巴马相比,希拉里在前两个区筹集到的资金稍显不足。希拉里在查巴克召开会议,讨论怎样对这一结果做出回应,比尔·克林顿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奥巴马筹集到的资金更多,拥有更多的捐助者,而且他的网上呼声也很高。克林顿很少失策,而在这次罕见的错误决定中,他把在第一个选区的筹资最后期限称为“2008年竞选中最重要的初选”。44

2007年6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做的一次调查发现,若希拉里当选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52%的人不会考虑投她的票。45

这些已经足够了。希拉里的顾问团希望克林顿会一起参加竞选活动。

第一次公开活动就是2007年7月的第四个周末,地点在爱荷华州,克林顿在那儿很受欢迎,但那时希拉里在爱荷华州的支持率落后于约翰·爱德沃兹。比尔被告知要一路上紧握希拉里的手,以向游行队伍显示出他和蔼可亲的魅力,向选民解释为什么希拉里应被提名,并一直走到最后,成为总统。

希拉里的竞选班底还要对过程中的细节进行微调。在爱荷华州首府得梅因市的一次活动中,克林顿介绍完希拉里后就退到舞台边的高脚凳上,他并没有向南茜·里根那样在下面扮可爱,也没变得百无聊赖、昏昏欲睡。

观众对他们两个的表现褒贬不一。希拉里的演讲毫无新意。在爱荷华州的达文波特,比尔斥责了布什故意为斯库特·利比减刑的行为是为他有朝一日重返政坛留有余地。布什那时的新闻秘书托尼·斯诺则把话题转移到克林顿赦免马克·里奇的事件:“我不知道这位阿肯色人应对什么事情负责,但这件事非同一般。” 46

接下来是在同等重要的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拉票活动,在那儿,由于他与詹尼弗·傅劳尔的绯闻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克林顿被临时调任,而在他临时调任期满之后,比尔·克林顿在新罕布什尔州赢得了“迷途知返的孩子”(Comeback Kid)的称号。这次,在基恩高中(Keene High School)的足球场上,克林顿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比尔用了十分钟介绍他们夫妇俩的现状,然后就退回高脚蹬上。比起椅子,高脚蹬也许是最佳选择,至少这位经常失眠的六十岁老人不会在上面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比如在上面打瞌睡。在新罕布什尔州就如在爱荷华州一样,克林顿坐在凳子上依然找不到合适的姿势,有时低头垂肩有时就干脆用手支着头。47

克林顿的一些忠实支持者认为,比尔的表现为希拉里赢得了绝对优势,“两个人同心协力就能避免出现像在1992年克林顿一人承受打击的局面,”林恩·卡特勒这样说道,“这次的安排绝对会为希拉里加分。” 48约翰·卡西马蒂斯甚至提到了迪克·切尼的名字:“如果希拉里有机会成为总统,克林顿对她的影响就会像切尼当年对布什的影响那样强烈……我想如果人们意识到克林顿会一直站在希拉里身后支持她的话,她当选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49

克林顿曾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但随着竞选的逐步推进,比尔·克林顿也慢慢接受了那些低三下四并令人筋疲力尽的工作,比如,组织安排那些来自州立法人、议员、州长的极为重要的支持活动。2007年3月,据《新闻周刊》报道克林顿与迈尔卡姆·史密斯同乘一架私人飞机(迈尔卡姆是纽约州议会中少数派领导人,几天前他曾公开指责希拉里的竞选活动)。希拉里需要史密斯在纽约初选中帮她争取黑人选票。“在两个小时的飞行中,他们以一种带有浓厚南方特色的礼仪接待了史密斯,要知道,这可是只有巴伯才能享受到的待遇。”两个月后,史密斯公开表示了他对希拉里的支持,并解释说与总统同机的经历是改变他决定的原因之一,“两位总统强强联合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50

5月底,克林顿向希拉里传达了洛杉矶市长安东尼奥·维拉莱格萨对她的支持,要知道安东尼奥可是最有希望当选者极力讨好的对象。之前有些人猜想这位极具影响力的拉美裔市长会支持拥有一半拉美裔人血统的比尔·理查森,而克林顿却成功地把他纳入麾下。几个星期前,在罗恩·伯克尔的陪同下,克林顿与维拉莱格萨在曼哈顿一个名叫神户俱乐部的餐馆共进晚餐。席间还碰到了拉什·林堡,第二天,拉什·林堡在他的广播节目中声称,他与维拉莱格萨说话时,克林顿公开挑逗他(林堡)的女友。51

乔治亚州非裔美国国会议员约翰·刘易斯曾在争取人权的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2007年10月,他善意地称赞了奥巴马,并公开表示了他对希拉里的支持。奥巴马发言人特别强调了这位国会议员“与比尔·克林顿的长期友谊”。52

如果说希拉里获得民主党提名的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是奥巴马的话,那么“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支持,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很有帮助。克林顿被安排为非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做演讲。在一次演讲中,他本准备强调杰西·杰克逊的Operation Push年度会议(译者注:Push是People United to Save Humanity的缩写,是一个宣称共同努力拯救人道主义的非赢利性组织),他还没开口,只是向台下挥了挥手,台下观众就起立热烈鼓掌。(杰西·杰克逊站在奥巴马这一边,而他的儿子、罗恩·伯克尔的商业合作伙伴约瑟夫则支持希拉里。)53

据《纽约》杂志报道,比尔·克林顿认为阿尔·夏普顿牧师准备建桥以歌颂自己的功德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克林顿的任务并不轻松——阿尔·夏普顿有他自己的总统抱负,但这一志向的实现过程却受到了奥巴马的威胁。所以克林顿要想尽一切办法赢得这位牧师的好感。他主动悼慰了歌手詹姆斯·布朗的去世,54并向阿尔·夏普顿在纽约的组织——“国家行动网”(National Action Network)进行了演讲。55

希拉里的支持率不断攀升,据保守估计希拉里获提名应该是毫无悬念了。但她的提名之路仍不平坦,而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经常被人提及的她丈夫的不忠行为,还有她面对公众时自欺欺人的微笑,就连她的支持者都看不下去了。在达文波特市政大厅举行的一次大约500人参加的集会上,有人问希拉里:“你已经做好准备面对像奥萨马·本·拉登那样的恶魔和像朝鲜及伊朗那样的独裁者了吗?”为了让所有人都听到,她提高声音进一步解释道,“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已证明,我已准备好对付那些魔鬼和坏人了。”观众听完大笑。

几个月后,《纽约时报杂志》的编辑计划做一期与出生在“婴儿潮”的人相关的节目,并准备邀请在那个时期出生的最著名的人——克林顿——做嘉宾,这看上去是很友善的举动。克林顿会随着最终答案一起出现,他的角色就是为答案提供线索。56结果证明,在这个与出生在“婴儿潮”的人有关的字谜中,与克林顿有关的线索可以被他的对手利用。与克林顿有关的答案在第四列,共七个字母,而且这一行为被证明是不明智之举,线索是“接受也是一种幸福”(It’s nice to be on the receiving end of one.)。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口交”(blowjob)或“(为他人实施的)手淫”(handjob),但正确答案是“捐助者”(endower),也许这才是现在克林顿心中的真正想法。

“开凿一条通往白宫的密道,这样他就可以轻易潜伏进去而不被人发现,这样极具挑战性的想法你能想象吗?”大卫·舒尔特问道,“那群工程师可能正在想办法。” 57

关于香烟的笑话和让克林顿主管实习计划的戏言继续被人们不厌其烦地说着,因为有别于历史上的其他总统,克林顿拥有一位参加总统竞选的妻子,“许多人不愿回到克林顿时代,不愿听到每次演讲之前穿插的有关他俩的生活小故事。”道格拉斯·布林克利这样说,“人们早已对此厌烦了。” 58

2007年8月在爱荷华州,当米歇尔·奥巴马介绍她丈夫时说过这样的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奥巴马夫人声称这些话并非指向希拉里。59

2007年秋天,当奥巴马的魅力开始显现出来的时候,希拉里也逐渐变得坚强起来。60这位未经考验的候选人——奥巴马轻而易举地获得他在美国参议院中的席位,在初选及大选中,他的那些竞争对手在他面前——看起来不堪一击。

2007年9月末,比尔·克林顿在克林顿全球倡议(CGI)大会的最后一天,他接受了来自彭博电视台“政治资本”的阿尔·亨特的采访。克林顿说奥巴马现在所积累的经验就像他在八年前的状态一样,那时他决定放弃参选是因为“我真的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所知和所做的都还远远不够。”了解克林顿的人都知道,他的决定与是否有经验毫无关系。他可能认为等到自己从法律学院毕业后,参选时机才算成熟。事实上,1988年他决定不参选,不仅因为他的婚姻出现了一些问题,还因为他跟希拉里还未成熟到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第三者问题。

同一个周末,比尔·克林顿接受了来自“直面新闻界”的记者蒂姆·拉瑟特和来自“本周”的记者乔治·斯提凡诺普洛斯的专访,但两位记者都未就这一方面进行提问。

2007年11月,来自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硬碰硬”(一个政治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克里斯·马修斯推测克林顿是在故意破坏希拉里的竞选活动。马修斯指出克林顿在之前的一次演讲中暗示,在辩论中希拉里的异性竞争对手抓住她的笨拙表现不放,当她走下台时只顾关注她的答案所产生的政治影响,而并不在乎她说了什么。克林顿对希拉里的这些评价就像2000年批评阿尔·戈尔这位副总统太呆板一样,亦像对2004年约翰·克里的评论一样苛刻,他当时对这位老兵的那些经过粉饰的战争档案表示质疑。克林顿声称这些人都是在利用希拉里,但希拉里的竞选顾问们却并不这样认为。马修斯深信不疑地认为,2000年阿尔·戈尔落马,克林顿难辞其咎。

同月的晚些时候,克林顿在爱荷华州做了一场长达五十分钟的演讲,美联社记者罗恩·福尼尔称这次演讲“冗长枯燥,有一定的误导性,并带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嫌疑。”这位前总统的演讲中大量穿插着“我” ——其中提到他那天早上在哪儿买的咖啡,在哪儿吃的早餐,似乎忘了在他那白开水似的演讲中提一下希拉里。他甚至在台上不惜歪曲事实以改善他因遗留问题而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2002年希拉里投票支持授权布什总统与伊拉克开战的决定,但这一决定最终没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之后她的丈夫到处吹嘘说他从一开始就反对战争;而他的这一说法很快就遭到了希拉里竞争对手的质疑。人们认为克林顿的这一做法是为了为难真正从一开始就持反战态度的奥巴马。

2007年12月,当比尔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查理·罗斯访谈秀”中猛烈抨击奥巴马时,他看起来更像是一头满脸麻子的公牛,而并不像是当过总统的人。罗斯两次提到访问中克林顿助理多次要求制片人停止采访。他们是担心他的话会伤害希拉里?还是担心会伤害克林顿自己?

同月,奥普拉·温弗里分别在爱荷华州、新罕布什尔州和南卡罗莱纳州为奥巴马拉票。接下来的那个星期一,克林顿现身在爱荷华州举行的竞选活动为惊慌失措的希拉里打气加油,“我觉得她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他热情地谈论着。但想想他给希拉里带来的痛苦和羞辱,他所说的话就显得不那么真实了。这也让人们怀疑,重返白宫到底对谁更重要,希拉里还是克林顿?

奥巴马在前几个州一直处于领先优势,而这时克林顿的助选宣言愈加显得抓狂。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被刺身亡后不久,也就是12月底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一次竞选活动中,克林顿争辩说,未来的世界是被恐怖主义和全球变暖所威胁的世界,“五十年后我们的子孙还能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这都取决于希拉里这次会不会获胜。

第一场竞选——2008年1月3日在爱荷华州举行——结果对克林顿夫妇来说简直是个噩梦,不仅奥巴马领先希拉里九个百分点,连约翰·爱德华也以微弱优势险胜希拉里,从而使希拉里屈居第三。希拉里的支持者责怪克林顿为吸引公众注意,不惜说一些奇怪甚至虚假的偏离主题的话,以及一些愤怒的宣泄,他还在演讲中不断暗示希拉里上台后不会进行过多改革。与那个动辄脾气暴躁,并在90年代绯闻缠身的候选人相比,在改革方面,奥巴马更被人们寄予厚望。

比尔头上那个金色的摇滚明星的光环逐渐变得黯淡。希拉里在爱荷华州的败选声明中,克林顿在扫视观众的时侯还在咬手指甲。虽然他站在希拉里身边,但她从来没承认过他。美联社的一篇文章称他为“遗物”,一些专家指出奥巴马深受年轻选民的追捧,而希拉里,就像她所说的那样,被一群人们早已熟悉的面孔所包围——比尔、玛德琳·奥尔布赖特和韦斯利·克拉克将军等。

在爱荷华州举行的第一轮竞选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初选前的第五天,比尔在新罕布什尔大学做了一场演讲。马克·莱波维奇在《纽约时报》中写道,这位前总统入场时,人们只是“礼貌性地鼓了鼓掌”,大厅里还空着“成排的座位”。莱波维奇承认当时学生正放寒假,但第二天正在某高中体育馆举行的一场集会都有三分之二的观众出席。

克林顿夫妇的政治生涯想来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但他们从来都不会被彻底击垮。甚至在奥巴马遥遥领先的情况下(最夸张的一次,奥巴马竟领先希拉里13个百分点),出乎所有媒体及公众意料的是,希拉里终于艰难地打赢了在新罕布什尔州这一仗。最糟的时候,克林顿会不停地摆动手指并满脸通红地猛烈攻击奥巴马。但他因帮助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转败为胜而受到大家的赞扬。要知道,这次力挽狂澜的经历比他在1992年所经历的那场还要惊心动魄。但希拉里的顾问并未被完全说服,当希拉里发表胜利演讲时,大家却并未看到克林顿的身影。

接下来就是在内华达州和南卡罗莱纳州举行的竞选:比尔讥讽奥巴马的反战立场是“最荒唐的谎言”,而他这一举动伤害了非裔美国人民的感情,也可能使一个重要的南卡罗莱纳人、同时担任众议院多数党党鞭(House Majority Whip)的吉姆·克莱伯恩改变他原来的中立立场,而投向奥巴马的怀抱(结果他并未改变立场,只是建议克林顿“冷静一点”)。克林顿的支持者指出,非裔美国人民是帮助克林顿继莫妮卡·莱温斯基后保住总统宝座的强大动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持人杰克·卡弗蒂模仿克林顿的腔调说,“我真没和那个女人——莱温斯基小姐上床”,这才是最荒唐的谎言。形势逐渐变得对克林顿不利,所以我们的前总统觉得有必要给阿尔·夏普顿的电台节目打电话以澄清此事(夏普顿后来建议克林顿“闭嘴”)。在芝加哥的教堂中,奥巴马的牧师耶利米·赖特的说法则有别于那些普遍观点,比尔·克林顿倒是对非裔美国人做了一些“有益”的事。“他对我们和莫妮卡·莱温斯基做出了同样的事。”

在内华达州的活动中克林顿声称他亲眼目睹了支持奥巴马的工人联盟成员欺压那些支持他夫人的选民。这一次,希拉里又出乎意料地打了胜仗。

民主党一些高层人士对比尔·克林顿激化希拉里与奥巴马之间竞争的做法忧虑不已。他们认为比尔的做法会导致民主党内分裂的恶果。特德·肯尼迪和拉姆·伊曼纽尔建议克林顿停止对奥巴马的恶意攻击。乔纳森·阿尔特写道,克林顿所采取的策略得罪了肯尼迪,以至于肯尼迪戏言会支持奥巴马。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汤姆·达施勒谴责克林顿的手段“丝毫不符合他的前总统身份”,并警告他们再这样下去会“毁了整个民主党”。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帕特里克·莱希公开支持奥巴马,并抨击前总统“肤浅卑劣的手段辱没了他的前总统身份。”约翰·克里也公开支持奥巴马,并认为克林顿对奥巴马的攻击是“对真理的侮辱”。在克林顿被弹劾的漫漫长夜中,他曾打电话给一些参议员来寻求安慰,这些参议员中的其中一位就是克里斯·多德,但后来克里斯·多德也公开表示了他对奥巴马的支持。

1月21日这一天,也就是马丁·路德·金纪念日(Martin Luther King Day),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早安美国”节目中,奥巴马抱怨说,他觉得他是在同克林顿夫妇两个人同台竞选。奥巴马还说,“前总统支持他的夫人到了一种过分程度,并且一直说着无中生有、毫无根据的话。”

奥巴马的现任高级顾问大卫·阿克塞尔罗德曾为比尔·克林顿工作过,他指责克林顿又采用了他惯用的“好人、坏人”伎俩,克林顿扮演那个“烧杀抢掠”的坏人,而奥巴马和希拉里则是“光明磊落”的好人。阿克塞尔罗德评价这位前总统的行为“愚不可及、令人失望”,并催促他“不要为达目的而随意歪曲别人的原话。”

一些参议员及报纸编辑都提醒比尔不要再继续这种丑陋的种族政治,他们认为这样做只会损坏比尔作为一名政治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而比尔·克林顿对他们的警告不予理会。甚至当南卡罗莱纳民主党前主席迪克·哈普特里安,把比尔·克林顿与李·爱华特(一位臭名远扬的卑劣共和党阴谋家)相提并论时,他仍毫不在意。

当我们的前总统变得摇摆不定,有时还会怒火中烧,日益狡猾,并做出他那出名的摆动食指的动作时,他的夫人在初选中连赢了两场。他坚信他的策略奏效了,而且,很明显,希拉里也这样认为。奥巴马的助理们,包括曾在比尔·克林顿手下工作过的那位助手,预测希拉里及她的手下不能掌控克林顿。如果在竞选期间他们就掌控不住他的话,就更别提希拉里打开终极之门之后了。美国广播公司的乔治·斯提凡诺普洛斯说比尔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并认为比尔之所以会这样做,前提是希拉里同意了他的做法。若希拉里不同意的话,她会命令比尔停止,而他会乖乖地听话。

在他的名声受损之后,比尔曾多次成功地恢复了自己的名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离开白宫后的那几年。他说这一次他可能还会这样做,只不过这次是在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并且这次他所扮演的可能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角色——总统丈夫。

在1月26日南卡罗莱纳州举行初选前的一段日子里,因有非裔美国人的支持,人们看好奥巴马,认为他胜出的几率很大。希拉里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那些在2月5日超级星期二的初选中所占分量比较大的州,而比尔和切尔西仍留在南卡罗莱纳州,比尔每次活动都会到场,他绝不会放过任何取胜的机会。即使奥巴马赢了,那又怎样?在距初选越来越近的那几天,希拉里并不经常出现在南卡罗莱纳州,而奥巴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个州。克林顿夫妇私下称奥巴马为那个黑人选手。

比尔继续歪曲奥巴马的话。奥巴马曾打趣说罗纳德·里根是可以转变保守民主党人思想的“变革性人物”,而比尔将其扭曲为“奥巴马说罗纳德·里根比民主党人更有创意。”我们的前总统也担心自己做得太过火,所以松口说了谎,“我喜欢这个竞选的舞台,因为我不需要与任何人为敌,我喜欢在这个舞台上的所有人。”

他继续吹嘘自己当年是多么了不起,似乎已忘记了希拉里,好像这是他的第三次参选。而希拉里似乎已注意到克林顿的过火行为,但她明白,那些赞同她的观点,并在她名字后面打对号的民众,是为了再次见到比尔,而且这些人不在少数。比如,一次民意调查显示44%的民主党人支持希拉里是因为他们喜爱克林顿。

克林顿夫妇在投票结束后就离开了南卡罗莱纳州——希拉里转战田纳西州,而克林顿则在密苏里州——因为他们知道奥巴马会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在该州的竞选。奥巴马赢得了55%的选民支持,留给了希拉里27%的支持率,而且他还赢得了24%的白人选票,这已是相当多了,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通过分析南卡罗莱纳州的投票结果可以看出,比尔狂热、刻薄的竞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给希拉里帮了倒忙。十个选民里有六个都说比尔在他们的投票决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他们之中的48%选择支持奥巴马,只有37%投票给了希拉里。那些在最后三天才做出决定的选民51%都选择投向奥巴马的怀抱,只有21%选择支持希拉里。

奥巴马在南卡罗莱纳州赢得了80%黑人选民的支持,特别是黑人女性,要知道希拉里一直想方设法极力拉拢黑人女性的支持。在南卡罗莱纳州的投票还未结束时,克林顿又在背后捅了奥巴马一刀,比尔提醒记者一个一直未被问到的问题——奥巴马可以使克林顿夫妇联手对付,这说明了什么?比尔还提醒大家杰西·杰克逊这位黑人领袖分别在1984和1988年赢得了在南卡罗莱纳的竞选。比尔的观点很清晰:杰西·杰克逊最终未能赢得提名资格,而这样的情况同样会发生在奥巴马身上。更进一步说,杰克逊和奥巴马都是黑人,而且南卡罗莱纳有53%的黑人选民,在这种情况下别人还有什么指望呢?詹姆斯·克莱伯恩说他对比尔·克林顿的话感到很反感。在庆功会上奥巴马警告大家:“我们坚决反对为了胜利不择手段。”

南卡罗莱纳州这一战结束两天后,在华盛顿举行的一场人山人海的集会上,特德·肯尼迪公开表示支持奥巴马,并拿奥巴马与约翰·肯尼迪相比,还向大家承诺奥巴马会对“种族间的政治争斗”做一了断。这位马萨诸塞州议员接到了比尔亲自打来的电话,请求他保持中立。相反,肯尼迪支持他的侄女,也就是约翰·肯尼迪的女儿卡洛琳的决定。她两天前宣布支持奥巴马,并声称奥巴马使她想起了她的父亲。她称赞了他在竞选中表现出的“诚实但不失优雅的风度”。相比之下,特德·肯尼迪的话则显得不那么客气。他称赞奥巴马不会把异己者“妖魔化”——希拉里于1993年为全球医疗保健问题举行了一系列令人厌恶的活动,而所有了解这一事件的人都不会对这个词感到陌生。他通过赞扬奥巴马的方式嘲笑了克林顿夫妇,他说奥巴马在第一天就已做好了当总统的准备。

接下来艾瑟尔·肯尼迪也表示了她对奥巴马的支持。她解释说奥巴马使她想起了她的已故丈夫博比。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演讲词撰写者特德·索伦森也参与进来,他在美国广播公司的一次新闻采访中称赞奥巴马就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一样。他称比尔·克林顿为“伟大的交流者”,但随后补充道,“人们对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没跟那个女人发生性关系’”。

紧接着,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指责了那个她称之为“第一位黑人总统”的人,并表示了他对奥巴马的支持。

为防止前总统吉米·卡特也会公开支持奥巴马,比尔·克林顿亲自打电话给吉米·卡特。据《华尔街日报》记者道格拉斯·布莱克蒙透露,前总统吉米·卡特说他不会正式公开支持奥巴马,但会赞扬奥巴马一番,并强调他家一个远亲支持奥巴马,因为他们觉得奥巴马“让人兴奋不已”。

希拉里承诺她丈夫会继续他伟大的事业,但她的顾问团暗示比尔不会那么极端,而会继续扮演那个更传统的角色——“一个支持妻子工作的丈夫”。他一直在几个大州的竞选活动之间奔波——15次初选,7场集会,1681位民主党代表有倾向奥巴马的可能,在2025个人中要获得52%的支持率才能获得提名——他坚持把重要的部分记在纸上,但也并不总是这样。“我们必须放缓经济增长的脚步”来与全球变暖的问题做抗争,在丹佛的一次演讲中他这样说,“我们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但他有时还会胡言乱语,特别是当他有机会攻击那些曾背叛过他的人时。他谴责了乔治·沃克·布什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倡议,并提出特德·肯尼迪是这一政策的主要支持者,他还补充道肯尼迪和其他支持此政策的立法者明显不会花时间与老师们谈话。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蒂姆·拉瑟特指出,希拉里·克林顿参议员是比尔的支持者之一,“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法规的通过,”她在2001年说,“清楚地向全世界说明所有美国儿童都有权享受到世界水平的教育机会。”

比尔已不是公众的焦点,奥巴马才是(米歇尔·奥巴马和切尔西·克林顿有时也会吸引众多观众)。克林顿在丹佛大学篮球场举行的演讲中,出席的观众屈指可数,而早些时候,奥巴马在同一地点举行的一场演讲中,观众甚至达到了人满为患的程度。

在超级星期二(当天美国许多州将举行初选)举行初选的各州中的黑人所占比例较小,但却拥有大量拉美裔人。希拉里在内华达州因赢得了三分之二的拉美裔选票而处于领先优势,由于某种历史原因,拉美裔人不愿为非裔美国人投票。克林顿夫妇的顾问团称拉美裔人是希拉里的“防火墙”,而一些民主人士担心克林顿夫妇的行为会暴露拉美裔人与黑人之间的种族差异,并会进一步激化种族矛盾。

在超级杯星期天,也就是超级星期二的前两天,比尔·克林顿参观访问了在洛杉矶的四所非裔美国教堂,希望可以消除因他在南卡罗莱纳说的话给非裔美国选民所带来的伤害。在那里,他受到了礼貌但稍显沉默的接待。由《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有50%的美国人希望克林顿重返白宫,相比9月所做的调查下降了10个百分点。

我们的前总统安排与比尔·理查森在圣达菲的别墅一起观看超级杯季后赛。虽然理查森在竞选之路上不幸被淘汰,但他的支持依然是奥巴马和希拉里相互争夺的对象。第二天早上,理查森告诉记者说,昨天两个老朋友一起看比赛很开心——一起抽烟,还吃了一些对心脏无益的食物,但他还不确定支持哪一方。

比尔返回加利福尼亚检查希拉里超级星期二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而她仍在另一海岸参加宣传活动,并在纽约出席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大卫·莱特曼晚间访谈秀”。当被问道她怎样掌控比尔时,她开玩笑道:“在我的白宫,大家就知道谁说话算数了。”

对克林顿阵营来说,超级星期二很是令人失望。他们本以为可以一举拿下提名资格,但结果却与奥巴马打成平手,双方各赢得大约730万选民的支持。但在距超级星期二还有两个星期时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仍遥遥领先奥巴马。

虽然双方都称自己是超级星期二的赢家,但奥巴马的说法似乎更令人信服。几个月来人们一直认为希拉里无可厚非地应该被提名。当凯蒂·库里克问希拉里,如果未当选,她会不会很失望时,克林顿则回答说,“嗯,我会很失望的。”希拉里的竞选负责人特里·麦克奥利弗在一月曾感叹道,“2月5号一切都会结束的。”

希拉里在八个州赢得了胜利,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亚,她在那儿获得了十分之七拉美裔人的支持——投票结果显示希拉里赢得了加利福尼亚三分之二的拉美裔选票——而奥巴马赢得了五分之四非裔美国人的支持。她还一举拿下了纽约和新泽西,以及她“家乡”阿肯色州和毗邻的田纳西州,还有亚利桑那州、俄克拉荷马州和马萨诸塞州(1月底,克林顿帮助她领先30%,结果她以一半的优势取胜。)奥巴马共拿下13个州——包括他家乡伊利诺斯州(奥巴马在他家乡的领先优势是希拉里在她现在的“家乡”纽约所取得的领先优势的两倍)——以及密苏里州。

奥巴马赢得了乔治亚州,在那儿,八个黑人里面有七个都投了他的票。在乔治亚的竞选中,比尔·克林顿为希拉里摇旗助威,并得到了克林顿的朋友安德鲁·扬的支持。但这位曾担任过亚特兰大市长的联合国大使并未给希拉里帮多少忙,尤其是当他暗示“比尔并不比奥巴马黑,他交过的黑人女朋友绝对比奥巴马多。”

下一站的新墨西哥州依然重要,据说在那场竞选中,比尔一直生着比尔·理查森的闷气,因为当用得着他的时候他却没胆量站出来公开支持希拉里。美联社记者罗恩·福尼尔报道说,甚至在克林顿生气地给他打完电话后,他依然拒绝支持希拉里。而当年是克林顿任命理查森为联合国秘书及能源部长:“难道两个内阁职位还不够吗?”而理查森的发言人否认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希拉里最终还是以两千票的领先优势赢得了在新墨西哥州的竞选。)

奥巴马和比拉里——媒体对克林顿夫妇的简称——为接下来的竞选忙得团团转,包括路易斯安那州(在那儿黑人选民占了将近一半)、内布拉斯加州和华盛顿,以及第二天,也就是2月10日星期天在缅因州的竞选。希拉里主要负责在华盛顿和缅因州的竞选,而把路易斯安纳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留给比尔和切尔西。

奥巴马赢得了每一场竞选,而且大幅度领先,并赢得了华盛顿和内布拉斯加州近三分之二的选票。在路易斯安纳州,有90%的黑人以种族为由投了奥巴马的票。星期天,奥巴马又赢得了在缅因州的竞选。希拉里竭尽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竞选中,比尔和切尔西也是如此。奥巴马以59比40取得胜利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从人口结构来看,似乎对希拉里更有利——白人,工人阶级,以及来自各州长的支持。

更糟的是,星期天奥巴马凭借他的畅销书录音版本《无畏的希望》打败了比尔·克林顿同样获得提名的《付出》,获得了格莱美最佳演讲集的大奖,这对克林顿夫妇来说,简直是往伤口上撒盐。

2月12日在波托马克地区的初选——马里兰州,哥伦比亚特区和弗吉尼亚州——希拉里对在弗吉尼亚州的竞选胸有成竹:在这三个州里弗吉尼亚州的非裔美国人所占比例最小,最多不超过20%。她在那个州单挑大梁,当然比尔也在那儿支持她。弗吉尼亚州前州长劳伦斯·道格拉斯·怀尔德(他是在弗吉尼亚州当选的第一位非裔州长)公开支持奥巴马,并表示他并不十分尊重这位前总统,因为他在之前竞选中带有攻击性的语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任里士满市长王尔德如是说,“克林顿的时代早已结束了。”

为了修复与非裔美国人的关系,比尔把在马里兰州的竞选活动分别设在乔治王子家乡的一个专为非裔美国人修建的教会以及位于华盛顿东南部的教堂。一位来自《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将后者的服务描述为通常“待人友好热情,并总是充满了欢歌笑语”,但克林顿来访时却变得“气氛压抑”。这充分显示出人们对他在南卡罗莱纳州所发表言论的怨愤,而比尔·克林顿坚持说,“我并未恶意攻击奥巴马”。

奥巴马这次取得了三连胜——以64比35拿下弗吉尼亚州的竞选(这次比尔知道他最好不要提杰西·杰克逊曾在1988年赢得在弗吉尼亚州的竞选);以60比37拿下马里兰州;以75比24拿下华盛顿特区。

奥巴马赢得了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近90%的黑人选票,投票结果还显示奥巴马赢得了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近60%的民主党女性选民的芳心。这两个州近三分之二的男性选民选择了奥巴马,而且,拉美裔人对奥巴马的支持率高出希拉里六个百分点。希拉里赢得了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的白人女性选民,但她在这个群体取得的优势远不及她在超级星期二中取得的战绩。在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奥巴马赢得了那些本偏向于克林顿夫妇的,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选民的支持(其中他在弗吉尼亚州赢了希拉里26个点,在马里兰州赢了24个点)。

一个星期后的2月19日,开始了在威斯康辛州和夏威夷的竞选。奥巴马在夏威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那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威斯康辛州有少数非裔美国人和大量工薪阶级,这些看似以后可以成为希拉里的优势。这本是一场十拿九稳的竞选,但希拉里却把它拱手让给了奥巴马,但也不一定。她本就没打算打赢这场仗,她的丈夫和女儿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奥巴马以58比41的绝对优势获胜。显然,他在白人、蓝领工人、工会成员、老人、以及一些未上过大学的选民中更胜一筹。而希拉里在老年白人妇女、特别是那些上了60岁的妇女中更受青睐,但这支队伍仍在缩减。克林顿在1993年强迫议会通过的与加拿大和墨西哥达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在竞选中却帮了奥巴马一把,因为威斯康辛州70%的民主党人都说因为这一协定而致使他们州失去了许多原有的工作。

奥巴马在夏威夷取得的胜利是他继超级星期二之后取得的十连冠,而超级星期二之后希拉里一直颗粒无收。奥巴马现已领先希拉里有多达154人的承诺代表*。

比尔·克林顿加强了他对超级代表的游说力度,以使他们为希拉里投票,这些代表包括796位候选或现任的党内官员,20%的保守派选民,这些人可以随意为他们喜欢的人投票,而不受党派或初选结果限制。他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助他一臂之力,分配工作岗位,并举行各种宣传活动(切尔西也有她的名单)。这项在民主党内独一无二的体系是为了使党内人士扩大影响并挫减那些极端党派的锐气而在1982年制定的。在1984年,当自命不凡的新人加里·哈特与老练的沃尔特·蒙代尔对弈时,超级代表可以指定候选人。(克林顿的超级代表数量本以238比173领先,但当奥巴马的超级代表*人数增加后,希拉里就失去了领先优势。)

美联社记者罗恩·福尼尔预测,当超级代表看到奥巴马有获胜的苗头时,就会毅然决然地弃克林顿夫妇而去。福尼尔写到,这个精英集团的成员,“并不都是克林顿夫妇的超级粉丝”——有些人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而失去了工作,因此对克林顿颇有微词;有些人因为福利改革的事对克林顿怀恨在心;有些人则因为医疗制度改革的失败;或因他在1994年议会竞选失败而造成的损失;或与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或戈尔在2000年总统竞选失利;还有一些因为乔治·沃克·布什两次连任的事而对他满腹牢骚。

乔治亚州国会议员约翰·刘易斯正式投入奥巴马麾下,并说奥巴马使他想起了鲍勃·肯尼迪,结果在乔治亚州有四分之三的人都选择支持奥巴马。据传,阿尔·戈尔仍选择保持中立,这样在希拉里与奥巴马的最后PK台上,他才能做出真正公正的裁决。在威斯康辛州一站取得胜利后的第二天,一位在马奎特大学(坐落在密尔沃基市)读大三的21岁年轻超级代表宣布,他决定追随奥巴马。切尔西曾邀请他共进早餐,并想拉拢他到希拉里这边。并且他还接到比尔·克林顿和玛德琳·奥尔布赖特希望他回心转意的电话。

外界猜测,奥巴马可能会凭借多数代表的支持而挺进八月在丹佛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而希拉里可能会最终赢得提名资格,因为她有更多超级代表的支持。若比尔·克林顿可以用尽一切办法帮助希拉里赢得更多代表的支持,那么即使希拉里会最后当选,那总统的位置也应该属于克林顿。克林顿在德克萨斯州的博蒙特发表讲话说,如果希拉里可以赢得3月4日在德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举行的大选,那她就会赢得最终的提名资格,“如果你不为她投票,那她就没机会,你们对她很重要”。而这却与希拉里“坚持打完全场”的话相矛盾。

德克萨斯州有36%的拉美裔人,这似乎对希拉里有利,但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当她罢免了她的竞选经理帕蒂·索利斯·多伊尔(墨西哥移民的后代,且是策划总统选举的第一位拉美裔人),并让克林顿的老部下,非裔美国人玛姬·威廉姆斯取而代之。《芝加哥太阳时报》专栏作家同时也是非裔美国人的玛丽·米歇尔引用纽约参议员鲁本·迪亚兹曾说过的话——“索利斯·多伊尔成了希拉里这次失败的替罪羊”。就是真要罢免,那也应该罢免比尔,“是他说了一些令人尴尬的话,并导致了他妻子的落败”。

之后,我们的前总统仍忙于为筹集资金而举办的鸡尾酒舞会。捐资至少一千美金,你就可以获得与比尔同桌进餐的机会。但问题是真有人想与他共同进餐吗?《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佩吉·诺南说比尔早已失去了他的“政治洞察力”而变成了一个“从电台采访跳到狭小的演讲台上的毫无准备的笨蛋。他那昔日的可贵勇气哪儿去了?”

在德克萨斯州东部的竞选中,比尔说对那些投奔奥巴马的人,他感到很生气。虽然他支持妻子希拉里的观点,“作为总统,最重要的不是怎样做好演讲,而是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他补充道,“一直有人告诉我说,我的演讲很精彩。”为了证实他这一点,他吹嘘说在非洲,有超过百万的人,而在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有几十万的人曾听过他的演讲。

2月21日在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举行的希拉里与奥巴马的辩论中,比尔并未出席,却成了希拉里开玩笑的对象。当被问道她是怎样处理生活中的危机时,她提到了“危机……嗯……极具挑战性的时刻,”很明显她指的是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和弹劾事件。她的话引发了观众友好的掌声和微笑,但却是以克林顿为代价。之后,希拉里就再未提及克林顿的名字。61

这可是美国大选,笨蛋!

希拉里应该获得提名吗?她可以赢得大选吗?对这些问题持怀疑态度的人担心的还是克林顿。

希拉里·克林顿争辩说她是有望在2008年11月打败共和党的最佳人选,因为她经过了“彻底审查,”审查过程极其严格以至于不会再有任何事可以伤害她。这些言论公开后,人们都很吃惊,并哄堂大笑,不仅仅是因为希拉里还有很多事情未被披露,还因为她嫁给了比尔·克林顿(比尔退出白宫后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潘多拉的盒子”,里面藏着各种不为人知的丑闻)。

“我觉得他们会断送希拉里的政治前途,”一位与前总统关系密切的女士这样说,并表示民主党内普遍担心,最终希拉里会不敌共和党候选人约翰·麦凯恩。他们猜测,那群共和党人正在研究比尔·克林顿退休后的多起性丑闻事件,并准备汇编成册,而所有这些都可能会扰乱她的竞选进程。据这位女士透露,“他们手里可能还有录影带。” 62

伊莱恩·卡玛克深信共和党会翻出一些有关个人丑闻的旧账。至于我们的前总统到底做了什么,她说,“没人知道,但每个人都很担心”。63

拉里·萨巴托说,如果希拉里认为1992年的竞选不仅令人难堪,而且也沉重地打击了士气的话,那说明她还不了解真实情况,“我的感觉是这次再没有什么事能躲得过公众的目光。由于很多原因,1992年的大选中有很多内幕都未被揭露,更多是因为在被共和党执政了十二年后,大家热切渴望变革。因此那时为保护克林顿的隐私,大家确实提供了各种说辞。我当年还争辩说,既然是隐私,就不应该被触犯……我当时完全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或到底做了几次……而这次大家都知道了真相,问题变得很棘手。我觉得他们还没意识到他们的处境。他们自认为自己很清楚,而事实并非如此。”

比尔与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后,公众都很同情希拉里,而这次,萨巴托说希拉里最好不要期许会得到类似的同情。萨巴托说,迄今为止,“我觉得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关系很令人头疼,我也尽量表现得仁慈……但这种爱绝对不是建立在正常的浪漫婚姻基础上的。一切都只是人们的猜测,很多人都说是权利……还记得吗,如果她当选,比尔就会重新入主白宫,却不会像以前那样忙碌。这对大多数人意味着什么呢?真到了那时候我不知道他会做什么,但我想他绝对不会整日游手好闲。”

萨巴托说这对民主党来说将是危机四伏的雷区。“她很快就会肩负候选人的使命,然后又要为克林顿的事情重新梳理头绪,而这可能又要忙上几个月。” 64支持变革的洛杉矶律师吉姆·霍恩斯坦说希拉里是“共和党获胜的希望……在初选甚至最终的大选中她可以赢得加利福尼亚州,但我不认为她可以赢得南方哪怕是一个州,而且我觉得她不会比阿尔·戈尔好到哪儿去。” 65

卢·苏斯曼曾在2004年为约翰·克里管理竞选资金,他说希拉里就像是共和党人的最好资金募集人。“我知道在伊利诺斯州森林湖的人实际会捐给共和党提名人2000美元,但是如果民主党提名人是希拉里的话,他们就会走出去为共和党人募集20000美元。” 66

还有一些人认为,不管克林顿怎样玩弄女性,他都伤害不了希拉里。“选民几乎忽视了这一点,”迈克尔·巴龙说。“这正是他们预料到的……这就是金融界说的——建立在代价的基础之上。” 67

克林顿的支持者雷伊·莱斯尼亚克声称丑闻事件并不会有所影响,并模仿乔治·沃克·布什那种气势汹汹的口气说:“都冲着我来吧!” “这家伙曾被弹劾,就是在他被弹劾时还有近70%的支持率。我觉得他们的立场是……‘坦然面对一切,这并不会给我们造成任何伤害。’” 68

据其他人预计出于年龄和身体原因考虑,已61岁的比尔·克林顿这次处事会更冷静。曾任《阿肯色民主党人公报》主编的卡恩·韦伯说,“他已是一位动过两次心脏手术的老人了,对吧?手术都已经挺过来了,他当然可以承受住这一切。” 69

即使美国人民不再过多关注比尔·克林顿的性生活,但他的经济状况,商业运转情况,与异性的关系也都会成为头条。

2008年1月31日,约翰·爱德沃兹在那天晚上失利,希拉里与奥巴马也在那天第一次对阵辩论台,而那天另一位富有的弗兰克·吉乌斯特拉也登上了报纸头条,他是支持比尔事业的最大赞助商并拥有一架豪华的私人喷气式飞机,而比尔·克林顿曾乘着它环游世界。

2005年9月上旬,在吉乌斯特拉那架带有套房的MD-87喷气式飞机上,克林顿陪同他(一位有意大利血统的加拿大人,并有一个富有的矿商父亲)前往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吉乌斯特拉旨在洽谈开采该国家的铀矿资源(核反应堆的主要原料)。据英国《泰晤士报》记者乔·贝克和多恩·凡纳塔报道,一下飞机,吉乌斯特拉和克林顿就与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出席了“一场奢华的午夜酒会”。克林顿极力赞赏纳扎尔巴耶夫,说他“打开了国家的社交和政治外交活动之门”。据记者报道,克林顿的这些话“削弱了美国外交政策,并减弱了那些对哈萨克斯坦贫乏的人权纪录所做的严厉指责。”而做出这些刻薄指责的不是别人,正是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之前她曾联名给国务院写信举报在纳扎尔巴耶夫统治下的哈萨克斯坦存在着 “严重的腐败问题”,包括取消投票方式的做法。(2005年12月纳扎尔巴耶夫以91%的支持率获得连任,据说这是通过“恐吓,暗箱操作”以及压制媒体等一系列手段获取的。)

据《纽约时报》报道,两天后,在开采业还是新手的吉乌斯特拉签下了一份令人震惊的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协议。随后的那个月,吉乌斯特拉给克林顿基金会捐助了3130万美元,至此,吉乌斯特拉已给克林顿基金会捐款高达一亿美元,并预计以后他在“自然资源事业”中的盈利将占他总盈利的一半左右。

当人们对铀交易的成功产生质疑时,克林顿发言人声称我们的前总统“为就这一交易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进行谈判”。但有些人认为吉乌斯特拉与克林顿的交情是导致这次交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尔·克林顿之后邀请了纳扎尔巴耶夫参加克林顿全球倡议(CGI)。

2006年,吉乌斯特拉与别人一起在多伦多为克林顿的六十岁生日“共同筹划”了一场生日聚会。这次有多位明星(比如,比利·克里斯托,凯文·斯佩西,詹姆斯·泰勒,还有乔恩·邦·乔维)出席的聚会为克林顿基金会筹集到了2100万美元来抗击在非洲蔓延的艾滋病。

据说2007年2月在查巴克,吉乌斯特拉为克林顿与在哈萨克斯坦的铀开采部门主管举行了一场见面会,并由吉乌斯特拉亲自出席。据《纽约时报》记者报道,最初克林顿和吉乌斯特拉都否认曾举行过类似会议。但吉乌斯特拉最后承认曾举行过见面会,因为哈萨克斯坦官方给出了不可否认的证据:他与克林顿见面的照片。

《投资者商业日报》中一篇题为《克林顿的不义之财》的社论对克林顿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称克林顿的行为是“行贿兼诈骗”,文章声称这笔交易使吉乌斯特拉成了亿万富翁,而有望成为总统的希拉里在这笔交易中给吉乌斯特拉提供的帮助是“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并使美国人民的利益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损失”。报纸同时指出比尔·克林顿与莫妮卡一样令人厌恶,特别是赦免马克·里奇事件:在马克·里奇为克林顿总统图书馆捐出一笔丰厚的资金后,就逃脱了美国司法的恢恢法网。

弗兰克·吉乌斯特拉与克林顿的关系就像与罗恩·伯克尔或维诺德·古普塔的关系一样,如果希拉里有望继续她的竞选之路,他们一定会继续在资金方面支持她的。当比尔意识到他退出白宫后的复杂生活有可能威胁到他们夫妇重返白宫的计划时,他承诺一旦希拉里当选,他就会公布未来那些对他的图书馆及基金会进行捐助的捐资者名单,以澄清有关他暗箱操作的传闻。是否会有另一个弗兰克·吉乌斯特拉潜伏在捐资者名单中呢?他坚持之前的捐助者身份不应被泄露,“除非我意识到会因此而出现冲突,否则我是不会暴露他们的身份,而目前看来没有出现冲突的可能。”记者们当然不会相信克林顿会公正地划定冲突的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克林顿总统图书馆的捐资者身份及捐资数额并不需要被公布;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要求公布捐资者名单的法案,却在参议院被搁置——据《纽约时报》报道,克林顿执政的最后几年中,一些人努力寻求政府政策改革,一些人正被司法部调查,还有一些人身陷竞选金融丑闻。此外,在希拉里的参议员竞选及之后的总统竞选中,充分利用了那些曾为克林顿基金会及图书馆捐助过的捐资者。

总统基金会可以接受任何人(包括外国人)捐助的任何金额的资金。他们可以匿名捐赠,基金会也不必公开身份。英国《泰晤士报》发现克林顿基金会曾接受过来自沙特皇室、迪拜统治者、科威特和卡塔尔政府以及一些其他组织的捐资。

接着就是白宫中有关克林顿的文件。如果希拉里真是经验丰富——她自称有过35年经验,包括以第一夫人身份在阿肯色州小石城和华盛顿度过的几年——若真如克林顿夫妇标榜的那样,当希拉里还是第一夫人时,就全心全意为国家及世界服务,并在那段时期积累了丰富经验,那为什么克林顿还拒绝公布记录了这段历史的白宫文件?

2002年,我们的前总统要求国家档案馆在2012年之前不能公开那些直接牵涉到他们夫妇俩的白宫文件。法律上他有权这样要求,但对于希拉里应不应该被提名的问题就另当别论了,但外界对此的猜测并不仅仅局限于那些极端痛恨希拉里的人的想象中。当蒂姆·拉瑟特问道希拉里有关这些文件的公布问题时,她对此提出了异议,“嗯,这不是我能决定的问题。”希拉里说只有克林顿才能决定是否公开这些文件,而在一次《新闻周刊》记者霍华德·法恩曼和理查德·沃尔夫对奥巴马进行的采访中,奥巴马说希拉里对公众撒了谎,“她自己就可以决定是否公开这些文件。”

《华尔街日报》一篇名为《谁是希拉里·克林顿》的社论透露,2004年,在由公众部分出资的情况下,建立了克林顿图书馆,而那时希拉里保证,“所有的运作都会透明化。”三年已经过去了,但当希拉里仍为第一夫人时的许多事情都还不为人知。《华尔街日报》猜测希拉里可能参与了马克·里奇被赦一事,而这些白宫文件可能对此事有所记载。

超级星期二过后的第二天,希拉里竞选班底宣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希拉里曾自掏腰包500万美元以资助她自己的竞选活动。她声称那些钱,“是我自己的钱”。据她的发言人透露,这些钱源于她与克林顿的“共同资产”,但外界有些人猜测这些钱可能来自比尔·克林顿退休后参加各种活动的收入。但这些钱到底来自哪里?罗恩·伯克尔吗?克林顿总统图书馆的捐资者?基金会的捐资者?或者来自克林顿参加各种公司组织的演讲收入?不管这些钱来自哪里,那些捐资者期望得到怎样的回报呢?

奥巴马不仅公开了他在参议院的财务状况,还公布了他的纳税记录。奥巴马要求希拉里做同样的事,但却遭到了拒绝。她争论说公开参议院的财务状况已经足够了,并承诺一旦她赢得了候选提名她就会主动公开她的纳税记录。她很清楚公开纳税记录会进一步暴露她丈夫用于支付罗恩·伯克尔和维诺德·古普塔咨询费的资金来源。比如,她在她公开的内阁财务报表中除了正常工资外,还有一项超过一千美元的来源不清的收入。她的抵制态度会让美国人怀疑克林顿夫妇可能借助法律漏洞或在别人庇护下有偷税漏税的嫌疑,比尔也经常说他应该多纳税的。

波托马克初选前一天,即2月11日,希拉里克林顿接受了当地电视台及美国《政治家》报纸的专访。其中一位读者问希拉里能否保证在她的竞选之路上不会再出现与比尔·克林顿有关的、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商场上的丑闻事件。她向读者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而后却又补充道,“没人能预知未来……但我相信这样的事不会再次发生。”

不出三天,另一件与比尔有关的传闻就被人们口口相传,而这次的事更为复杂。2月14日《华尔街日报》的头版更多地把注意力投向弗兰克·吉乌斯特拉。据约翰·埃姆什威勒和何塞·德·科尔多瓦这两位记者说,2005年首次克林顿全球倡议(CGI)活动中比尔·克林顿的一位助理把弗兰克·吉乌斯特拉介绍给了哥伦比亚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2007年2月,在克林顿查巴克的家中,三人进行了会晤。3月,三人又在哥伦比亚会面。6月,三人共同出席了一个在纽约举行的晚宴。报道称,巧合的是,“此时有传闻声称哥伦比亚政府与非法军事组织的敢死队有合作关系,国会中针对此事件的指责声一浪高过一浪。”

最终在与哥伦比亚油田有关的交易让弗兰克·吉乌斯特拉大赚了一笔,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否认因弗兰克·吉乌斯特拉与克林顿的交情而受到特殊照顾。

其他一些新闻组织开始进一步调查他们的关系。在德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初选举行的前13天,彭博社记者艾略特·布莱尔·史密斯的一则详细报道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克林顿与吉乌斯特拉的关系是否能让克林顿基金会免交相关税务。史密斯引用了美国国家公益慈善回应委员会行政主管的话:“如果前总统是从他个人或他朋友的利益基础上考虑怎样利用那些善款的话,那这才是严重的利益冲突。”

公民的知情权可以要求(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飞行记录提供吉乌斯特拉的飞机所停留过的地方,但却无权要求获得同乘人员身份。通过与克林顿的行程日期进行对比,史密斯发现,吉乌斯特拉为克林顿举行60岁庆生聚会那天,他的飞机是一个纽约和多伦多之间的回程,“在2007年5月20日,吉乌斯特拉的飞机曾在挪威的特罗姆瑟着陆,而同一天,克林顿在那里做了演讲,并因此把29万美元收入囊中。克林顿在四天之内做了五场演讲,其中在挪威进行了多于两场的演讲,他还趁在挪威演讲的空隙到丹麦和瑞典又分别做了一场演讲,这一次克林顿因演讲而收获的个人净收入总达148.5万美元。”

2008年2月在俄亥俄州与德克萨斯州的竞选中,希拉里激烈地攻击了奥巴马,依奥巴马的话说,除了厨房的洗碗槽,她把所有能扔的东西都投向了奥巴马,她质疑奥巴马是否已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当他承诺俄亥俄州选民他不会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问题袖手旁观时,希拉里说他只是口惠而实不至——结果她最终在俄亥俄州大获全胜,并于3月4日在德克萨斯州举行的选举中险胜奥巴马。她发誓4月22日在宾夕法尼亚举行的选举中,她会乘胜追击。比尔在德克萨斯州不遗余力地为希拉里拉票,并提醒选民,如果希拉里不能赢得这两个州,那她的选举之路会就此终结。结果证明,这是比尔致命的杀手锏,希拉里赢得了在那两个州的竞选。

结果克林顿夫妇又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超人归来”秀。奥巴马顾问团在这两次竞选中总结出:奥巴马要全力反击并把重点放在希拉里的纳税问题、克林顿总统图书馆与基金会的捐资者身份问题以及克林顿从白宫退休后的商业交易上,并死死抓住比尔·克林顿身后那些甩不掉的历史包袱不放。70

……

(译者注:不管怎样,历史已经做出了评判,希拉里最终在一波三折的竞选之路上,微笑谢幕,总统梦碎;但是很快她又以巨大的勇气,冰释前嫌,慷慨支持奥巴马。2000、2004年,乔治·沃克·布什当选美国总统并连任后,先后起用了黑人鲍威尔及赖斯担任国务卿;2008年,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又任命了他曾经的竞争对手希拉里担任国务卿。这似乎是一个历史的巧合:一个白人总统任命了一名黑人女国务卿;一个黑人总统又让一名白人女参议员担当要职。)

注 释

1. Simon Rosenberg, Interview with author, January 2612007.

2. Interview-source wishes to remain anonymous; Scott Reed, Interview with author, December 1, 2006.

3. Interview—source wishes to remain anonymous; Lynn Sweet, “Did Hillary Underestimate Obama? Book Says Clinton Team Didn’t View Obama as a Huge Political Threat Late Last Year,” C S-T, June 8, 2007.

4. Chris Jennings,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2, 2006.

5. As quoted in Michiko Kakutani, “From the Sidelines, a View of the Middle as the Loser,” NYT, April 3, 2007.

6. E-mail responses to author’s questions from Dick Morris, August 29, 2006.

7. Federal News Service, December 18, 2006.

8. Interview; source wishes to remain anonymous.

9. Patrick Healy, “For Clintons, Delicate Dance of Married and Public Lives,” NYT, May 23, 2006; Darryl Fears, “Coretta Scott King’s Legacy Celebrated in Final Farewell,” WP, February 8, 2006; Robert Schull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December 1, 2006.

10. Douglas Brinkley,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14, 2006.

11. Darryl Fears, “Coretta Scott King’s Legacy Celebrated in Final Farewell,” WP, February 8, 2006; Robert Schull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December 1, 2006.

12. Joe Sharkey, “‘Enabling’ Is Now a Political Disease,” NYT, September 27, 1998; David S. Broder, “Troubles for the Democrats,” WP, September 11, 1998; Richard Morin and David S. Broder, “Worries About Nation’s Morals Test a Reluctance to Judge,” WP, September 11, 1998.

13. Patrick Healy, “Clinton Camp Turns to a Star in Money Race,”NYT, March 31, 2007; Patrick Healy, “Obama Disputes Claim of Sharing Clinton’s Stance on War,” NYT, May 18, 2007.

14. Mark Buell,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22, 2006.

15. Robert Novak, “Former ‘Goldwater Girl’ Tripped Up,” C S-T, March 12, 2007.

16. Les Payne, “Could Hillary Clinton Also Be a ‘Black’ Leader?”Newsday. com, August 12, 2007.

17. Patrick Healy and Jeff Zeleny, “Clinton and Obama Unite in Pleas to Blacks,” March 5, 2007; Mary Mitchell, “Bill Clinton Is Hillary’s Best Bet to Bridging Her Racial Divide,” C S-T, March 4, 2007; Nedra Pickler, “Obama, the Clintons Turn Selma Marches into Campaign Event,” AP, March 4, 2007.

18. ABC News, May 19, 2007.

19. Jonathan Darman, “Does Bill Clinton Help or Hurt Hillary? It’s Another First: The Spouse of an Ex-President Running for the White House. What Role Is He Playing, and What Would He Do as, Yes, ‘First Gentleman’?” NW, May 28, 2007.

20. Patrick Healy, “After a Delicately Worded Pitch, Clinton Draws Cheers,” NYT, February 20, 2007; Katharine Q. Seelye, “Clinton-Obama Quandary for Many Black Women,” NYT, October 14, 2007.

21. Chris Cillizza and Dan Balz, “Clinton, Obama Camps’ Feud Is Out in the Open,” WP, February 22, 2007.

22. Patrick Healy, “Political Memo: Clinton Reminds New Hampshire, I’m with Bill,” NYT, February 13, 2007; ABC News, “Clinton on Rove, Gingrich, and DeLay:‘I’m the One Person They Are Most Afraid Of,’” February 11, 2007.

23. Fran Spielman, “Rare Daley Move: Endorses Obama for Primary,”C S-T, December 20, 2006; Paul Merrion, “What’s a Dem Donor to Do? Local Bigwigs Agonize Over Choice Between an Old Pal and a Hometown Hero,” Crain’s Chicago Business, January 15, 2007.

24. Jill Zuckman, “Democratic Candidates Jockey for Top Fundraisers,” CT, February 9, 2007; Mike Mclntire and Leslie Wayne, “Democrats Turning Away Money from a Fugitive,” NYT, August 31, 2007; Matthew Mosk, “The $75 Million Woman: Barack Obama’s Finance Director Helped Transform a Fledgling Campaign into a Fundraising Machine,” WP, October 8, 2007.

25. Jill Zuckman, “Democratic Candidates Jockey for Top Fundraisers,” CT, February 9, 2007.

26. Robert Clifford, Interview with author, June 6, 2006; Lynn Sweet, “Obama Talking Small Bucks, Thinking Big; ‘Ordinary’ Donors No Match for Elite ‘Bundlers,’” C S-T, April 15, 2007.

27. Maureen Dowd, “Obama’s Big Screen Test: Hillary Is Not David Geffen’s Dreamgirl,” NYT, February 21, 2007. New York Sun, February 22, 2007.

28. Patrick Healy and Jeff Zeleny, “Clinton and Obama Unite in Pleas to Blacks,” March 5, 2007; Mary Mitchell, “Bill Clinton Is Hillary’s Best Bet to Bridging Her Racial Divide,”C S-T, March 4, 2007; Nedra Pickler, “Obama, the Clintons Turn Selma Marches into Campaign Event,”AP, March 4, 2007.

29. John R. Emshwiller and Merissa Mart, “Return to Treasure Island: Hollywood’s Moguls Compete to Raise Cash for Democratic Candidates. Whose House Is Better?” WSJ, March 17, 2007; David M. Halbfinget, “Politicians Are Doing Hollywood Star Turns,” NYT, February 6, 2007.

30. Irena Medavoy,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23, 2006.

31. Darius Anderson, Interview with author, December 21, 20061

32. Anne E. Kornblut, “Clinton Fights to Keep Impeachment Taboo: After Spat, Campaigns Know to Expect Swift Reprisal for Any Hint of the Scandal,” WP, February 25, 2007; Jeff Zeleny, “Obama’s Back Fund-Raising in New York, Not Quietly,” NYT, March 10, 2007; Evan Thomas, Is Hdlary Afra d of Being Embarrassed by Bill? Hillary Expected an Attack from the Right. But the Shots Came from anold Hollywood Buddy of Bill’s,” NW, March 5, 2007.

33. The Tonight Show with Jay Leno, NBC, December 1, 2006.

34. Melvin Gitl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29, 2006.

35. Simon Rosenberg, Interview with author, January 26, 2007.

36. Don Fowl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February 14, 2007.

37. Peter Hart,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7, 2006.

38. Leon Panetta,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17, 2006.

39. Dick Morris, e-mail responses to author’s questions, August 29, 2006.

40. Paul Greenberg,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4, 2006.

41. Tony Coelho,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5, 2006.

42. Hank Sheinkopf,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21, 2006.

43. William Greider, e-mail to author, August 7, 2006.

44. Patrick Healy, “Clinton Holds Strategy—Not Fund-Raising-Session,” NYT, April 4, 2007; Jeanne Cummings, “It’s Official: Obama, Clinton Way Out Front,” Politico, July 16, 2007.

45. Mason-Dixon Polling and Research, June 29, 2007.

46. Terence Hunt, “Bush Spokesman Says Clintons Have Chutzpah for Criticizing Bush on Libby,” AP, July 5, 2007.

47. Michael Luo, “‘Comeback Kid’ of ’92, Now Half of Combo, Returns to New Hampshire,” NYT, July 14, 2007.

48. Lynn Cutl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June 29, 2006.

49. John Catsimatidis,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9, 2006.

50. Jonathan Darman, "Does Bill Clinton Help or Hurt Hillary? It's Another First: The Spouse of an Ex-President Running for the White House. What Role Is He Playing, and What Would He Do as, Yes, First Gentleman. NW, May 28, 2007.

51. Transcript, Rush Limbaugh Show, May 17, 2007; Patrick Healy, “Clinton Secures Endorsement of the Mayor of Los Angeles,” NYT, May 30, 2007.

52. Patrick Healy, “Obama and Clinton Clash Over Iran,” NYT, October 13, 2007; “Civil Rights Leader Backs Clinton,” AP, October 13, 2007.

53. Maudlyne Ihejirika, “Bill Clinton Gets Hero’s Welcome,” C S-T, June 3, 2007.

54. “Is Hillary Secret Rev. A1 Ally?” NY mag, April 9, 2007.

55. Raymond Hernandez, “Obama’s Rise Strains Loyalty on Clinton Turf,” NYT, April 24, 2007.

56. Jim Schacht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May 3, 2007.

57. David Schulte, Interview with author, December 8, 2006.

58. Douglas Brinkley,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14, 2006.

59. Jeff Zeleny, “Obama Takes Sharper Tone to the Trail,” NYT, August 17, 2007.

60. Peter Hecht, “Widening Her Lead; New Survey Shows Clinton Dominatingthe Democratic Field in Califomia—Obama Said to Be Losing His Luster,” Sacramento Bee, August 17, 2007.

61. Kristin Jensen, “Bill Clinton Says He Was More Experienced Than Obama,” Bloombergcom, September 28, 2007; Patrick Healy, “Bill Clinton Questions Obama’s Experience,” NYT, September 28, 2007; Tom Downey, Interview with author, January 9, 2007; Nedra Pickler, “Hillary Clinton Rivals Take On Bill,” AP, November 6, 2007; Hardball with Chris Matthews, MSNBC, November 6, 2007; Ron Fournier, “‘Good Bill’vs. ‘Bad Bill,’” On Deadline, AP, November 28, 2007; PatrickHealy, “Bill Clinton Flatly Asserts He Opposed War at Start,” NYT, November 28, 2007; Marc Ambinder, “Bill Clinton... Well, He Just Puts Everything On the Table,” NY/’, December 14, 2007; Anne E. Komblut and Alec MacGillis, “Warning of Threats, Clinton Sells Clinton,” December 30, 2007; Mike Clover, “Clinton Says Hillary Was Always the One,” AP, December 10, 2007; Howard Kurtz, “The First Laddie Issue Is Out of the Closet,” WP, December 12, 2007; Glenn Thrush, “Clinton Insiders Question Top Aide’s Approach,” Newsday, December 12, 2007; Patrick Healy and John M. Broder, “A Campaign Retools to Seek Second Clinton Comeback,” NYT, January 5, 2008; Nancy Benac, “Hillary Clinton Leans on ‘Relic’ Bill,” AP, January 5, 2008; Mark Leibovich, “In New Hampshire, Bill Clinton Is Finding Less Spark,” NYT, January 7, 2008; Ben Smith, “Racial Tensions Roil Democratic Race,” The Politico, January 11, 2008; Carl Hulse, “Civil Rights Tone Prompts Talk of an Endorsement,” NYT, January 11, 2008; Dorothy Rabinowitz, “The Battle Begins,” WSJ, January 11, 2008; Michael Hill, “Powerhouse Chicago Preacher Draws Attention, and Plenty of Controversy,” Baltimore Sun, January 16, 2008; Ben Smith, “Bill Clinton Says He Witnessed Voter Supression,” January 19, 2008; Jonathan Alter, “Leading Democrats to Bill Clinton: Pipe Down,” NW, January 19, 2008; “Barack vs. Bill: Obama Hits Ex-Prez Over ‘Troubling’ Attacks,” ABC News, January 20,’2008; Rebecca Sinderbrand and Alexander Mooney, “Congressman to Bill Clinton:’Chill a Little Bit,”CNN, January 21, 2008; Jessica Yellin, “Obama: I feel Like I’m Running Against Both Clintons,” CNN, January 21, 2008; Ben Smith, “Clinton Plan: Let Bill Lash Out,” The Politico, January 22, 2008; Alec MacGillis and Anne E. Kornblut, “Some in Party Bristle at Clintons’ Attacks,”January 23, 2008; “Kerry Blasts Bill Clinton for‘Abusing Truth,’ CNN politics. com, January 25, 2008; Deborah Charles, ”Bill Clinton Again Wagging Finger, Raising Eyebrows,“Reuters, January 25, 2008; David Espo and Charles Babington,” Obama Runs Away with South Carolina Primary, January 26, 2008; Dan Balz, Anne E. Kornblut, and Shailagh Murray, “Obama Is Big Winner in S.C. Primary: Democratic Race Continues with No Clear Front-Runner,” WP, January 27, 2008; Jake Tapper, “Bubba: Obama Is Just Like Jesse Jackson,” ABC, January 26, 2008; Alexander Mooney, “Exit Polls: Bill Clinton’s Effect,” CNN, January 26, 2008; Vaughn Ververs, “Bill Clinton’s Lost Legacy,” CBS, January 26, 2008; Caroline Kennedy, “A President Like My Father,” NYT, January 27, 2008; Katharine Q, Seelye, “ExPresident, Back in the Thick of It,”NYT, January 27, 2008; Robert Novak, C S-T, January 27, 2008; Abdon M, Pallasch, “Black Vote Key to Obama Blowout,” C S-T, January 27, 2008; Mike Allen and Carrie Budoff Brown, “Ted Kennedy Embraces Obama,” The Politico, January 28, 2008; Rick Klein, “Author Toni Morrison to Endorse Obama,’ ABC News, January 28, 2008; Patrick Healy,”Clinton Camp Seeks Gentler Role for Ex-President,’ NYT, January 28, 2008; Adam Nagourney, “Races Entering Complex Phase Over Delegates,”NYT, January 28, 2008; Roger Simon, “Obama: Resident of the New Camelot?” The Politico, January 28, 2008; Jeff Zeleny, “Kennedy Backs Obama with ‘Old Politics’ Attack,” NYT, January 29, 2008; Jonathan Kaufman and Gerald E Seib, “Two Plays for Latino Vote,” WSJ, January 29, 2008. Douglas A. Blackmon, “Carter Stays Neutral in Race, But Praises Obama’s Oratory,” WSJ, January 30, 2008; Jake Tapper, “Bill: ‘We Just Have to Slow Down Our Economy’ to Fight Global Warming,”ABC news, January 31, 2008; Mary Ann Akers, “Clinton’s LBJ Comments Infuriated Ted Kennedy,” WP, January 31, 2008; Peter Baker, “Bill Clinton’s Legacy: How Former President Is Viewed Gould Affect Vote,”WP, February 3, 2008; Alexander Mooney, “Poll Suggests Obama, Clinton in Dead Heat in California,” CNN, February 3, 2008; Jessica Yellin, “Bill Clinton Tours African American Churches,” CNN, February 3, 2008; Tim Russert, Meet the Press, NBC-TV, February 3, 2008; Alexander Mooney, “Richardson: No Endorsement Yet,” CNN, February 4, 2008; Katharine Q. Seelye, “What About Bill?” NYT, February 4, 2008: “Clinton Says Her Campaign is Taking a Page from the New York Giants,” AP, February 4, 2008; GeoffEarle, “For Cryin’ Out Loud! Hillary Turns on the Tears Again,” NYP, February 5, 2008; Chris Cillizza, “Obama Beats Clinton in Georgia,” WP, February 5, 2008; Katharine Q. Seelye, “Live Blogging the Democratic Contests,” NYT, February 5, 2008; Dan Balz and Anne E. Kornblut, “Clinton and Obama Trade Victories: N.Y. Senator Withstands Push By Surging Rival in Key Battle- grounds,” WP, February 6, 2008; David Paul Kuhn, “Race, Sex Divide Dems; Ideology Splits COP,” The Politico, February 6, 2008; Bill Schneider, “How Trends Played. out Nationally,” CNN, February 6, 2008; Roger Simon, “Dems Head for Messy Nomination Process,” The Politico, February 6, 2008; “No Rest for Clinton, Obama; 7 More Contests Fast Approach,” CNN, February 6, 2008; Adam Cohen, “Will the Capital of Change Choose Change or Experience?”Editorial Observer, NYT, February 5, 2008; “Obama: Super Tuesday ‘Big Victory’ for His Campaign,” CNN, February 6, 2008; Bob Herbert, “Questions For The Clintons,” NYT, January 26, 2008; Shailagh Murray and Matthew Mosk, “Clinton Lent Her Campaign $5 MiLlion: Delegate Race With Obama Is Nearly Even,” WP, February 7, 2008; Bill Turque and Anne E. Kornblut, “Va. Is Next Battleground In Democrats’ Long Fight,” WP, February 7, 2008; George E Will, “Democrats Living Dangerously; Early Voting Insanity and a COP Gift,” WP, February 7, 2008; Timothy Noah, “Triumph of the Arithmecrats,” Chatterbox, Slate, February 6, 2008; Christopher Cooper and Amy Chozick, “Deadlocked Democrats Brace for Long Run: Clinton Seeks Gash, Obama Needs Latinos,” WSJ, February 7, 2008; June Kronholz, “Democrats’ Nightmare: Back to Smoke-Filled Rooms,” WSJ, February 7, 2008; Monica Davey, “Razor—Thin Margins in Missouri Reflect Nationwide Split,” NYT, February 7, 2008; Jennifer Steinhauer, “Unusual Divides in California Benefit MeCain and Clinton,” NYT, February 7, 2008; Marc Ambinder, “A Fine Mess,” NYT, February 7, 2008; Kenneth R. Bazinet, “Chelsea Clinton Taking an Expanded Role in Hillary’s Campaign,” NYDN, February 8, 2008; Susan Donaldson James, “Passing the Torch: Kennedy’s Touch on Obama’s Words; Ted Sorensen, Legendary Speechwriter, Lends Support, Eloquence to Democratic Contender,” ABC News, February 8, 2008; Stephen Ohlemaeher, “Obama Leads Clinton by Only 2 Delegates,” AP, February 9, 2008; Michael D. Shear and Anne E. Kornblut, “Obama Handily Wins Nebraska, Louisiana, Washington,” WP, February 10, 2008; “Democrats Kick offVirginia Campaign,” CNN, February 10, 2008; Adam Nagourney and Carl Hulse, “Democrats Woo Superdelegates,” NYT, February 10, 2008; “Half-Way There,” The Economist, February 9-15, 2008; Matthew Mosk and Paul Kane, “796 Insiders May Hold Democrats’Key,” WP, February 10, 2008; Ben Smith, “Obama wins Maine,” The Politico, February 10, 2008; Hamil R. Harris, “Bill Clinton Stumps at Area Churches,” WP, February 11, 2008; Josh Freedom duLac, “Obama Beats Clinton for Award,” WP, February 11, 2008; Katharine Q. Seelye, “Maine to Obama; Clinton Replaces Campaign Leader,” NYT, February 11, 2008; Maggie Haberman, “Latino Slams Clinton,” NYP, February 12, 2008; Jay Newton-Small, “Can Obama Keep the Momentum?” Time, February 12, 2008; Chris Cillizza, “Obama Defeats Clinton in Virginia Primary,” WP, February 12, 2008; Bill Nichols, “Obama Sweeps Potomac Primary,” The Politico, February 12, 2008; Alexander Mooney, “Exit Polls: Obama Stealing Clinton’s Base,” CNN, February 12, 2008; Ben Smith, Avi Zenilman, and Kenneth P. Vogel, “Obama Takes on New Aura of Momentum,” The Politico, February 13, 2008; Jonathan Weisman, “Shifting Loyalties: Cracks in Clinton Coalition May Mark a Turning Point,” WP, February 13, 2008; Ron Fournier, “On Deadline,” “Chickens Come Home to Roost,” AP, February 12; 2008; Howard Kurtz, “Hillary Sinks in Potomac,” WP, February 13, 2008; Dan Balz and Tim Craig, “Winning Streak Extends To District, Md. and Va,” WP, February 13, 2008; Anne E. Kornhlut, “Clinton Makes a Play for Wisconsin,” WP, February 13, 2008; Mary Mitchell, “Hillary’s Move Riles Hispanic Supporters: Dumping Campaign Manager Solis Doyle Possibly Backfiring,” C S-T, February 14, 2008; Karen Tu-multy, “Is It Too Late for Hillary?” Time, February 14, 2008; Emily Fredrix, “Bill Clinton: Choose Record Not Speeches,”AP, February 14, 2008; Mike Allen, “Clinton Pits Her self Against Business,” The Politico, February 14, 2008; Peter Hamby, “Valentine’s Day with Hillary Clinton,” CNN, February 14, 2008; Margaret Carlson, “Clinton, Iron Lady, Needs Another Game Plan,” Bloomberg. com, February 15, 2008; “Some Black Superdelegates Reassess Clinton Support,” CNN, February 14, 2008; Peggy Noonan, “Confidence or Derangement?” WSJ, February 15, 2008; Abdon M. Pallasch, “Bill Touts Hillary’s ‘Solutions’,” C S-T, February 15, 2008; Jackie Calmes, “Clinton Bets Big on Ohio and Texas,” WSJ, February 15, 2008; Domenico Montanaro, “Bill Blames Obama for Ouster of Candidates,” MSNBC First Read, February 16, 2008; Robert Novak, “Hillary to Paint Obama as Leftist,” (2 S-T, February 17, 2008; Mary Murray, “Bill Spars with Obama Supporter,”MSNBC First Read, February 17, 2008; Mike Doming, “Wisconsin to Obama Decisively,” CT, February 20, 2008; Jackie Calmes, “Ohama Holds Off Clinton in Wisconsin,” WSJ, February 20, 2008; Patrick Healy and Jeff Zelany, “Wisconsin Hands Obama Victory, Ninth in a Row,” NYT, February 20, 2008; John Meachem, “The Editor’s Desk,” NW, February 25, 2008; Rebecca Sinderbrand, “Superdelegate Schmoozed by Chelsea, Backs Obama,” CNN, February 22, 2008; Ronn Fournier, “Race is Obama’s to Lose,” On Deadline, AP, February 20, 2008; Sarah Wheaton, “Bill Clinton Raises the Stakes of 2 Contests Next Month,” NYT, February 22, 2008; Rebecca Sinderbrand, “Clinton Won’t Clarify Post-March 4 Plans,” CNN, February 22, 2008; Roger Simon, “Dem Tension Hinges on Plagiarism Charges,” The Politico, February 22, 2008; Hardball with Chris Mat-thews, NBC, February 22, 2008; Mark Leibovich, “No Longer in Race, Richardson Is a Man Pursued,” NYT, February 23, 2008.

62. Interview; source wishes to remain anonymous.

63. Elaine Kamarck,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10, 2006.

64. Larry Sabato, Interview with author, July 31, 2006.

65. Jim Hornstein,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27, 2006.

66. Lou Susman, Interview with author, May 30, 2006.

67. Michael Barone,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19, 2006.

68. Ray Lesniak,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16, 2006.

69. Kane Webb, Interview with author, February 6, 2007.

70. Jo Becket and Don Van Natta Jr., “An Ex-President, a Mining Deal and a Big Donor,” NYT, January 31, 2008; Doug Ward, Vancouver Sun, June 21, 2007; Michael Isikoff and Mark Hosenball, “Here An F.O.B., There An EO.B.” NW, February 4, 2008; Andy Hoffman, “Giustra, Clinton Host Fete,” The Globe and Mail (Canada), January 17, 2008; Melissa Leong, “Cupcakes and Stars at Clinton Bash in Toronto: 60th Birthday—Again,” National Post (Canada), September 11, 2006; Don Van Natta Jr., Jo Becker, and Mike Mclntire, “In His Charity and Her Politics, Many Clinton Donors Overlap,” NYT, December 20, 2007; Frank Rich, “The Billary Road to Republican Victory,” NYT, January 27, 2008; “Clinton’s Filthy Lucre,” editorial,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February 4, 2008; “Who Was Hillary Clinton,” editorial, WSJ, February 2, 2008; Josh Gerstein, “Clinton’s ‘Considered’ Reply on Donors: Not Yet,” New York Sun, September 28, 2007; Peter Baker and Matthew Mosk, “No Names Please: Clintons Mum on Donors,” WP, September 28, 2007; Peter Baker, “Bill Clinton’s Legacy: How Former President Is Viewed Could Affect Vote,” WP, February 3, 2008; Howard Fineman and Richard Wolffe, “‘What She Can’t Do Is Have It Both Ways’,” NW, November 12, 2007; Michael Isikoff, “The Hillary Paper Chase: 3,022,030 Documents To Go,”NW, November 12, 2007; Jim VandeHei and Mike Allen, “Five Reasons Hillary Should Be Worried,” The Politico, February 6, 2008; Nedra Pickler, “Analysis: Clinton and Obama Enter Protracted Campaign That May Not End For Weeks,” AP, February 6, 2008; Jeanne Cummings, “Obama on Pace to Raise $30 Mil in Feb,” February 7, 2008; Shailagh Murray and Matthew Mosk, “Clinton Lent Her Campaign $5 Million: Delegate Race With Obama Is Nearly Even,” WP, February 7, 2008; Perry Bacon Jr., “The Trail,” “Clinton Emphasizes Loan was ‘My Money’,” WP, February 6, 2008; Jim Kuhnhenn, “Clinton Lends Her Campaign $5 Million as Rival Barack Obama Outraised Her,” AP, February 6, 2008; Matthew Mosk, “Aggressive Obama TV Spending Prompted Clinton’s Loan,” WP, February 8, 2008; Mike Allen, “Hiltary Hits Obama on Transparency, Style,”The Politico, February 11, 2008; John R. Emshwiller and Jose De Cordoba, “Bill Clinton’s Complex Charities: Former President Works Global Ties; Giustra Relations,” WSJ, February 14, 2008; “Monica Langley and Amy Chozick,” “Clinton Team Seeks to Calm Turmoil,” WSJ, February 14, 2008; Joe Hallet, “The People of Ohio Get Me,” The Columbus Dispatch, February 14, 2008; Nedra Pickler, “Obama Supports Individual Gun Rights,” AP, February 5, 2008; Martina Stewart, “Obama Backers Suggest Clintons Lack Candor, Resist Disclosure,” CNN, February 15, 2008; Elliott Blair Smith, “Cloud Over Air Bubba,” NYP, February 22, 2008; John R. Emshwiller and James Bandler, “Clintons’ Tax Returns Would Cast a Wider Light,” WSJ, February 23, 2008; Jonathan Alter, “Between the Lines,” “Hillary Should Get Out Now,” NW, March 3, 2008.

同类推荐
  • 心理乔布斯

    心理乔布斯

    在这个人算不上长的一生中,充满了成功与失败的纠结,怒放与凋零的轮回。他的成功导致了他的失败,他的失败又成就了他更大的成功。他想控制一切,他认为自己能控制一切。他不在乎伤害任何一个人,他不在乎摧毁任何一段关系。在他的身上,伟大与卑劣同时并存。但幸运的是,他的伟大最终战胜了卑劣。从此,这世上多了一个值得永远缅怀的名字--史蒂夫·乔布斯。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哪个女人不想温柔如水,貌美如花,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可是生活往往给予我们一段平凡的人生,饮尽世事的无奈与繁杂。如今,虽然我们投身生活的洪流,却不曾忘却那最初的梦。于是,当历史的画卷里隐现那一抹优雅的身影,许多人会不自觉地爱上她,爱她的才情,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温柔。她成就了一个女人幸福的理想。她是民国画卷里一抹婉丽的倩影,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
  •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精选了毕加索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打了胜仗,而且是大胜仗,理应举杯庆贺,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 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大道凝仙

    大道凝仙

    三千大道,谁人高歌,踏星握生死。追星辰,逐日月,仙人岂能无快乎?凡超脱大道,凝聚真仙。一少年,寻父亲脚步,一步步踏上仙途。炼体,练气,夺天地灵气,化真元,铸元神,炼虚无,化神,问道,飞升!仙人真的无忧?唯有仙晓得。吾亦化天道,揭天地生死局,让谁为仙,谁便是仙!
  • 日久必婚:娇妻请入怀

    日久必婚:娇妻请入怀

    一场交易,她与整个东城权势滔天的男人绑在一起,世人都传苏家大少英俊绝伦、却是个无能的“废物”,为了完成唯一的任务,生孩子生孩子生孩子,她费劲心机睡了他的人偷了他的心,从此过上了腰酸背痛下不来床的日子。某日女子忍无可忍,插着腰对着男人吼:“是谁说苏家大少是废物,出来我要杀了他。”某男挑起英俊的眉,低沉迷魅的嗓音响起:“废物?看来老婆还不满意,来,我们继续生孩子。”
  • 首席女巫

    首席女巫

    一朝穿越,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古滇王国的首席女巫,继而成了滇王国的王后。与滇国王展开了一场山河悲欢、爱恨纠葛爱恨消失之后,她自毁容貌,隐于荒野丛林。而他又远涉千山万水,只为求得一朵曼陀罗花,来恢复她的容貌。他追问:“凤凰,在你心里,究竟有没有过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龙战龙

    天龙战龙

    身具荒古龙源圣体,偶得太古灭世金龙。从此,脚踏无上天尊,拳打各路天才佛挡杀佛,神挡屠神!看张狂少年如何走出一条逆天改命之路!
  • 爷要追妻之傲世狂妃

    爷要追妻之傲世狂妃

    一夕之间,家破人亡。万丈深渊,纵身跳下。再睁眼,已是来自21世纪惊才绝艳嗜血狠辣的顶尖特工。手刃黑衣杀手,笑得面不改色。血流满地,依旧如沐春风。杀她?下辈子都别想!孤身一人,傲然崛起。一身男装开始武状元之路...战临江,夺叶城。她是多谋善断名震四国的无双军师。翻手云来覆手雨,看不顺眼我就灭!无人敢欺无人敢惹,可偏偏有一腹黑无耻的北渊奕王贴上前来——***初遇时,拦路打劫。“此路我不开,此树我也懒得栽。但要从此过,留下银两来!”车内一声轻笑:“劫财没有,劫色...配合?”再遇时,遭他强吻。手中匕首毫不犹豫地刺了过去...“本王就喜欢野性难驯的小猫儿。”“训你大爷!”她忍不住爆粗。扑身压倒,狠狠揍这笑的极其无耻的男人。却惹得他轻笑不已:“原来你喜欢在上啊,早说嘛!”***世人皆知他是北渊国惊艳绝伦的天纵奇才,却也是最不受宠的懒散王爷。殊不知,震慑四国杀手组织的首脑是他,掌握万千情报,手握百万精兵的也是他。帝王设陷,毒药加身。陌上仟夜袭皇宫,一把揪住坐在龙椅上的北渊皇帝,凶神恶煞道——“先人板板的!我的男人你也敢碰?!”接下来就是一顿暴打,打人专打脸,打脸啪啪啪!第二日,陌上仟心情舒畅的躺在院内晒太阳。小厮急急慌道:“大人您怎么还没去上早朝?”陌上仟懒洋洋道:“因为接下来的一个月都不用去了。”小厮不解,故意不上早朝那可是大罪!正着急不已时,外来传来一声通报——“陛下身体抱恙,下旨暂停一月早朝!”小厮吃惊,陌上仟却摸着下巴暗暗想道:要是哪天不想上朝就再揍皇帝一顿好了!***她狠辣,她坚韧,她决然却也脆弱...“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他嗜血,他邪魅,他万腔柔情尽给她...“弃江山,舍天下。用尽我一生,来换你一世安稳。”她眸若刀锋,嗜血一笑:“我好像又忍不住杀人了!”他递刀:“无妨,天塌下来有我顶着。”***四国天下,风起云涌。阴谋再现,纷乱将起。且看她和他如何强强联手——金戈铁马,与你执手笑看天下!
  • 破锣幻相

    破锣幻相

    上古大神夸父逐日留下神器啊修破锣,破锣成灵天地面临改天换地之劫夸神族大长老不惜牺牲渡破锣成人,成人后的破锣灵力仙法被锁于心成为正常人,因逃婚离家一路上遇见神族后代那尔旗,神禅掌门神沉冰等人一路寻找女娲神器万丝玉篓,最后面临打劫,上官幻相到底命运如何…
  • 小店

    小店

    我的名字叫苏堕灵。身为灵女,名字里有“灵”字无可厚非,可为什么是“堕灵”,是在映照着我会堕落吗?可为什么我姓“苏”,万物复苏的苏!?我此生最后的结局,到底是万劫不复的堕落,还是万劫不复后的涅槃苏醒!??!
  •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贼王之穿越女帝

    海贼王之穿越女帝

    海贼的世界,艾斯!为了爱你,我必陪你站到巅峰!
  • 异域世界诞生

    异域世界诞生

    异域世界诞生的前兆。太阳耀斑的异常活动导致了一个新奇的异域世界的诞生,但这还是不够的,还有黑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