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50900000020

第20章 冰封的不毛之地

那些我们和鲍曼、索绪尔、雷蒙德经历过的荒凉、毫无人烟的地方,那些生命痕迹消失、永远覆盖着冰雪的”荒漠“地区,那些孤独永恒存在、严寒和静默主宰一切的地方,事实上正在进行着忙碌的工作,就像在丰沛富饶的草原上进行的一样。这些死寂的土地上,孕育着生命的要素。那里有低地土壤进行翻新所需的必要的储备资源。活泼生气的溪流从那里开始,最初只有涓滴细流从冰川罅隙中滴延而下,随后凝聚而成的小瀑布沿着山侧峡谷从高处奔流而下,随后汇聚到宁静的河流,滋养着河流两岸的土地,最后与无数小河流凝聚成奔腾的大河,奔流汇入海洋之中。山顶积聚的冰雪是我们每年下雨的雨水提供者,那些冰原事实上是土地肥沃不可或缺的自然水源泉。

地球表面土壤的灌溉滋润,对于动物和植物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项工作是由积存在大气中的湿气积聚,以雨或者雪的形式降落地面而完成的。大气又反过来从海洋中汲取水分,海水在阳光的炙烤下化为蒸汽,积聚在云层中,等待下一次的降落。陆地上所有的河道,所有的河流、小溪、喷泉、海洋以及其他各种水体都在持续不断的蒸发作用下化为蒸汽汇入云层。它们大多数不会因此干涸,因为它们会从大气中重新获得水分。沿着生满苔藓的河岸缓缓流淌的小河,潺潺流向长满桤木草地的小溪,在山中岩石间跳跃奔流的洪流,几千米宽的大河,它们奔流到海,同时从大海蒸腾到大气中的水汽中获得水量补充。一个城市的水供给,最初都是来源于大海和大气。

在山顶聚集的雨云像薄雾渗入海绵一样渗入土壤,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当湿度到达一定程度,土壤中的水分就会以喷泉、河流、小溪的形式沿着山间流淌,最终与山下的河流汇聚。有时候雨云变成雨水,冲刷着山坡,增加附近山间溪流的水流量。有时候,尤其是当一座山非常高的时候,雨云直接变成雪落下来,积雪只有在太阳强光照射下才会融化,这种形式最具持久性,是用于灌溉的有效蓄水池。

有时候,我们的公路因为缺少滋润而变得干燥且灰蒙蒙,当大雨降临,路基上就会形成一滩滩泥泞,这是只有雨水才会形成的灌溉效果。在雨季的时候,那些奔腾着泡沫的洪流,在不下雨的季节就会慢慢干涸。如果土壤仅仅依靠大气中蕴含的水分,那么大自然也就仅仅有些小河流、小溪水罢了。而如果要保持一条大河年复一年日夜奔腾,水量却不见减少,雪则是不可缺少的,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雨水,除非它长时间持续不停地降落,否则只不过是冲刷了土地表面,很快就流走并渗入地下累积储备起来。一场大雨短时间内使一条大河水量翻倍,并流溢出水岸,但是它不能使这条河一直都保持这种状态。大量频繁的降雨会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因为雨水不是持续不断提供的水资源,所以,雨水并不能保证一条大河永不停息,永远充满河道。

然而雪的情况就完全不同。雪可以被称为固体的雨。雪被保留下来,慢慢融化,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为河流源源不断地持续供水。因为融化过程比较缓慢,附近地面一滴一滴地吸收水分,因为有积雪的覆盖,太阳也不会很快就将地面烤干,因此,水分会慢慢渗透到地下,在地下河道储藏起来。

自然界的经济学规则同家庭经济学规则的道理一样,来得快的东西去得也快,相反的,那些我们用劳动辛苦赚来、一分分积攒的钱就会花得很慢。同样的道理,一场暴雨遗留的水分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掉,而积雪慢慢融化的水分则被一点点积攒起来。

但是降落在平原上的降雪远远不能满足各大河流的需求量,因为降雪不但数量不够而且次数也不多。而且,很快融化的雪水在太阳下也被蒸发掉了,甚至还来不及渗透到地下,这样的降雪并没有产生比降雨更好的效果,地面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吸收水分。这里,我们有充足的例子来说明山脉的重要性。

大气温度会随着我们攀登高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降低的平均频率是每增高150~200米温度会降低1摄氏度。因此,2000~3000米的高山,温度会降到冰点以下,这一点可以由高山上的温度计度数来证明。在高处,由于寒冷,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空气中凝结的水汽都不可能化为雨水降落,只能变成雪。雪花从高处飘落,在下降过程中温度越来越高,雪花融化,当落到地面的时候已经化为雨滴。因此,所有从足够高的地方落下来的雨滴一开始都是雪花。这在高山地区可以很容易地被证明:山谷一场阵雨之后,都可以在附近山脉上看到一层新的降雪层。

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季,一开始也是降雪。只是由于气候温度的不同,在冬季,气候寒冷,温度很低,雪仍然以雪花的形式降落下来;而在温暖的地方,雪花在降落的过程中融化为雨滴落到地面。雪融化为雨水破坏了对河流以及其他水流的水量供给,那么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种转化,也就是使雪不管在什么温度什么气候都以雪的形式落下?很明显的,那就要雪花在降落的过程中在达到足以融化它们的温度之前就集结为雪块。它们必须降落在一个比较寒冷的地方,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积雪。因此,它们降落的地点就只能在高山上,那些常年温度维持在摄氏零度以下的高峰。

由于薄雾始终弥漫山间,更因为这里大部分地区经年被积雪覆盖,因此,高山山脉是很多大河的发源地。由积雪融化和薄雾冷凝而成的水珠汇聚成河流,在山间奔流而下。一些河流沿着一面山坡奔流,另外一些河流沿着另一面山坡蜿蜒。这样两条不同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就被称为”分水岭“。想象一下,当山顶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时的景象,你是不是会想到一个缩略的戴着一顶雪白帽子的山脉,两侧分别有一条河道奔流而下。在山顶,融化的雪水凝聚成细小的河流开始沿着山间两侧流淌,在流淌过程中分别吸收路途中的其他细小河流,最终在山底平原汇聚成一条大河。

在我们居住的地区,只有在冬天冰雪才会覆盖地面,但是这个地区即使是一般高度的山顶,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都有积雪。在一些热带地区的平原甚至从来没有看到过冰雪,而这个地区很高的山顶上积雪却终年不化。在极地地区,太阳会连续照耀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但是它并不能完全融化位于几百米高山上的积雪,这是由于这个地区海拔温度极其低下导致的。

因此,从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不论是在赤道地区或者寒带地区,同一海拔高度,不管平原地区温度怎样,阳光的热量都不足以将山顶终年的积雪融化。在高海拔地区,即使仲夏季节也不会出现降雨,只能出现雪花或者冰雹。那里看不到裸露的地面和裸露的岩石,只有白色笼罩一切。那么,保持积雪终年不化的海拔是多少呢?很简单,气温越高的地区所需海拔就越高。作为一般规律,从赤道到两极地区所需海拔逐渐降低,在赤道地区积雪经年不化是在海拔4800米处,阿尔比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则为2700米,冰岛地区是936米,在斯匹次卑尔根岛地区则为0米。

我们经常说的”冰雪覆盖高峰“,事实上用”冰“这个字眼不是特别精准的。真正的”冰“是不可能在非常高的山顶出现的,因为在那个高度没有足够的水。那里的水,只有雨水或者是融化的雪水,但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雨水从来不会降落在寒冷的山顶,只有从云层撒落的雪花或者雨夹雪,而雪在这种高度下只会融化表面一点点,而且只有在无云的夏日季节才会发生,但是这样的天气一年之中不过几天而已。融化之后形成的少量雪水在夜晚降临之后结冰,并且将周围雪块凝聚到了一起,但是这些少量的雪水也只不过能凝聚形成薄薄的冰层。下面,我会告诉大家我们在白朗峰试验观察得出的结论。

白朗峰山顶是一条长而窄的山脊,窄到不能容纳两个人同时并行,由东宛延向西。每个斜坡都是单调的无穷无尽的白色雪带。雪层上面覆盖一层薄薄的冰衣,轻轻一踩就会破裂。这层冰衣是由白天强烈日照融化的雪水在晚上冰冻而成。而在山腰地区,由于雪面接受光照比较直接,融化的程度较山顶要深,因而形成的冰面也比山顶结实,可以很好地支撑人的重量。无论如何,在这层冰面下面就是白雪,或者是紧密结实地团在一块,或者是干燥松散的粉末状。再往下又是一层冰衣外壳,包裹着团团白雪;依次往下,无穷无尽。雪层与雪层之间都有冰衣覆盖,经年积累,终年不化。

山顶雪层的冰衣非常薄,常常一阵疾风就可以将它摧毁,晶莹碎片夹带粉白雪沫在疾风的挟裹下弥漫山中。这时,你会在附近的山谷看到一股浅灰色的烟雾或迷雾从山顶升起,随风四面飞散。这种情况被白朗峰山下村民们称为”白朗峰在吹烟斗呢“。有时候,这股飞雪在夕阳光射的掩映下微染成淡红色,仿佛火山爆发的预兆景象。至于测量山顶积雪的厚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某个冰雪层的横切面才可测量,但是这个横切面却是没法获得的。我们没法测量积于山顶或者山侧的积雪的准确厚度。但是通过各种试验以及观察,索绪尔认为,山顶冰雪的厚度应该是60米。这是山顶经年累计的积雪的厚度。

但是,这个厚度绝对不意味着在白朗峰有史以来只降落了这个厚度的雪。阿尔卑斯山脉一年降雪量为18米。或许你会问,为什么山顶雪的厚度不是几个世纪以来降雪量累积起来的总和呢?表层雪面融化的冰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这层融化最后冰冻起来的冰层还变为阻止下面雪面继续融化的保护层,那么山顶上在过去长久年代中积累而成的成千上万的冰雪层都到哪里去了呢?难道山顶雪堆不应该一层一层无穷尽地累积吗?不是每年下的雪都累积在一起吗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大自然是一个绝对平衡性的系统,自然中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凌越于另外一个物种之上,这样会导致大自然的混乱无序。如果山顶上湿气总是凝固为冰雪而且日积月累地堆积在山顶上,那么势必会造成极度的混乱。在高高的山峰上,积雪一层一层地持续累积,最终在山顶矗立起一座巨大的冰雪建筑物,散发着寒冷的光芒,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临近地区气温的下降。积雪越来越多,附近海域的海水都被蒸发掉,在这里凝聚成冰雪降落,导致其他地区干旱异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海域的海水也逐渐地被蒸发掉,到处都是一片冰雪的荒漠,最终整个地球都会像格陵兰岛那样终年被冰雪覆盖,变成一颗大冰球。因为地球上事物的平衡性原则,我们认为积雪可以无限堆积的认识实际上是错误的,它们不会无限地累积,而是像其他地方的雪一样最终会融化消失,经过水循环的过程,回归到海洋之中。

但是山顶积雪的融化不是因为太阳光的照射,在山顶的高度,太阳的热量不足以融雪,而是地表以下地球内部的热量将积雪融化的。我们在前面讲过,随着高度的降低地球内部温度上升的规律,地球内部巨大的热量足以融化山顶厚重的冰雪外衣,不管冬天夏天都能将冰雪层层融化。因此,是地球内部的热量而不是来自太阳的热量融化了积雪。降雪的时候,飞扬的雪花落在太阳无力融化的雪堆上,而地表温度高于积雪融点,地球内部热量作用于与地表接触的积雪,将积雪融化,积雪融化的数量与降雪的数量相当。所以,虽然年复一年都有飞雪降落,但是山顶积雪的高度却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融雪形成的地下水使地表潮湿滋润,沿着山侧汇聚成溪流,滋养着大地。

另外一个限制积雪不断累积的机制就是高山上时常发生的雪崩。如果大量积雪凝聚在一个陡峭的山坡上,雪堆就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打破暂时的平衡,从山顶呼啸着冲下山谷。一块松动的石块,一阵强风,枪声的回音,冰川裂缝的噼啪声,一个粗心的登山员的足音……这其中的任何一种都足以打破雪堆与斜坡之间的微妙平衡,而导致一场雪崩。这场运动一旦开始,就势必会得到周围临近雪堆的强烈呼应,引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雪崩集体运动,积雪如同白色的洪流,卷走一切阻碍,打着旋,夹带着大量雪沫呼啸而下,宛如一条银色雪带狂暴地从上面滚滚而下。冷杉树在这股雷霆万钧的气势中被连根拔起,巨大的花岗岩石块也被卷裹在一起。有时候,自然界的这种均衡被打破的方式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能将人和建筑物从雪崩处卷出很远的距离。

雪崩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大量积雪从山顶滚落到附近的山谷,那里是冰川的聚集地。这些雪崩很少会造成惨重的损失,它所经过的通道一般都是罕无人迹的地区。而一旦大量积雪滚落到人类居住的山谷,那么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将是惨重的。白色妖魔从天而降,整个村庄面目全非,上百条人命被活活地掩埋在白雪之下。

同类推荐
  • 生态与环境

    生态与环境

    《生态与环境》介绍了关于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常识,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其内容包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你知道多少世界环境纪念日、什么叫环境问题、什么是环境保护、什么是大气污染、著名的大气污染事件有哪些等。
  •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在大量信息进行互动交流之时,是谁在背后把人们连接在一起呢?人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几乎一切信息都要转换成数字进行传播与交流。运用数字化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将可以逼真地模拟出任何环境。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人类信息处理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本书为广大读者朋友打开了一扇通向数字化高科技的大门。
  • 中华战争故事

    中华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始终交织着和平与战争。本书以故事的形式选择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战役,除了讲述它们在当时曾经产生过的作用外,更重视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向读者介绍我们的先人在这些战役中发挥出来的智慧、胆识和才干,认识他们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认识他们在战争中体现和发扬的民族正气和爱国情操。
  • 考工记

    考工记

    《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原未注明作者及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代经齐人之手完成的,内容遍及百工技艺,堪称百工之源。
  • 诱人的海洋

    诱人的海洋

    本书介绍了海洋蕴藏的能量和资源,孕育的动物和相关趣事,海底世界的地理奇观和大量宝藏,以及海洋里的许多奇异现象和未解之谜等。
热门推荐
  • 微信算命大师

    微信算命大师

    在线风水公众号?断吉凶、判阴阳,只用动动手指!月销售第一不够,还要财色兼收!用美色侮辱我?好,凶宅给你改成发财屋!用手段强迫我!好,海景房给你改成乱坟冢!被宗教界推崇为半神的神算子!“其实,我就是个搞推销的~”李轩在福布斯财富榜上谦虚的介绍道。
  • 末世之强者

    末世之强者

    一场不知名的病毒爆发,人们相继变成类似生化危机中的丧尸。刘非独自在一座座城市中闯荡,渐渐地,他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的强者,独当一面。
  • 学会变通: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学会变通: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老话说:世上难事千千万,最难还是做人难。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左右逢源,四处吃香;有的人却一生庸碌无为?原因就在于“变通”二字。善于变通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旅途处处顺心;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从而让自己在社交中事事如意。做人会不会变通,将决定你的一生成败。会变通的人做什么都轻而易举,易如反掌,正所谓难事可变易事;不会变通的人作什么都四处碰壁,孤立无援,正所谓易事也成难事!
  • 高士传

    高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妖狐妖厨

    网游之妖狐妖厨

    被坑后穿到未来,又被坑......她只想静静的复仇然后带着母上吃遍宇宙,然而......“老婆,等等我,带我一起!”她不过忙里偷闲的玩了网游遇到这个逗逼,又和这个逗逼一起报了仇,为什么就粘上我啦!老天,快来收了这个逗逼!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某逗逼拖着行李笑得邪魅狂狷:“别想跑出我的手掌心!”
  • 十不二门枢要

    十不二门枢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传说有个妖君

    传说有个妖君

    小时候听说了江户百鬼,我们我们也有自己的许多妖怪,于是我才发现,我们的才更有趣,于是…………
  • 人见人爱的六小姐对战邪魔四王爷

    人见人爱的六小姐对战邪魔四王爷

    一个高中的女学生穿越到另外一个陌生的朝代·····坑爹的······我居然穿了···妈妈咪啊····谁来救救我啊!!!!!!!!!当然是我我啊!我的小娇妻!!
  • 穿越 之 一梦千年

    穿越 之 一梦千年

    新婚前夕,她用安眠药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她醒过来,发现自己来到了不知名的过去。深陷暗杀组织的她,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去诱骗前世的爱人去换得自由。为了诱骗那位精明的王爷,孙子兵法都用上了,算了,美人计吧!然而,她却最终沦为了复仇的傀儡。她说:“我们都是卑劣的人,没有人高尚过!”
  • 萌芽:全国高考满分作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