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600000372

第372章

慧安心一触,双颊便惹的霞飞满颊,心情也在羞喜中沉淀了浓浓的安定。

沈峰迎上关元鹤的目光,两人对视两眼,他才哈哈一笑,道:“小子,交给你了!少了一根头发丝我沈家也不会绕过你!”

关元鹤未再多言,喜婆便将慧安塞进了花轿。

待坐好,慧安只觉头上顶着的新娘头冠压的脖颈发硬,脑袋昏沉,花轿一起,更是恍恍惚惚,她由不得靠着车壁长舒了一口气。

一路喜乐高唱,慧安被盖着红盖头,面前只一片的红,却是什么也瞧不见,只觉着颠簸的身子越发虚软了起来。

她先还有些紧张,脑中闪过和关元鹤相识相处的各种画面,心思也跟着轿子的起落忽上忽下的揪着,只没一会心神便松了,加之她被折腾了一日,又困又乏,坐在轿中被一晃就更觉脑子混沌不清。

也不知走到了那里,又行了多少路,她便迷迷糊糊闭上了眼睛,轿子忽而一颠,她的手一松,便感手中的苹果脱了手,慧安一惊,忙眼疾手快地去抓,却因这动作身子一斜,苹果是抓住了,只慧安却也撞在了轿壁上,一手扒着轿窗这才稳住身形。

谁知她刚松一口气,准备将手收回来,那手腕却被人自外面一把抓住,狠狠地捏了一下,慧安吓得差点没尖叫出来,再将手里的苹果脱手扔出去。手一僵,便听外头传来一声低沉的笑。

慧安瞧去,正见自己的手被一只修韧的大掌紧紧攥着,听着外头的喜乐声,围观百姓的笑闹声,慧安的面颊一下子便红了,使劲拽了拽手腕,只没想到关元鹤竟是抓着不放。

慧安简直急出了汗,登时心中将关元鹤给骂了个透,怎么都不明白他怎么会没在轿子前头,却是在轿子边儿上跟着。她生恐被人瞧见两人的动作,越发用力去拽,可外头关元鹤却似故意让她着急惊慌,偏就不放手!

慧安一气,将苹果往两腿中一夹,空着的手扯住轿帷,手腕一用力将关元鹤的手往里拉了拉,接着埋头对着他的手便是狠狠的一咬。

关元鹤哪里想到她敢如此大胆,当即又是吃惊又是吃疼,便松开了手,慧安便咯咯的笑了起来。接着外头就传来关元鹤低沉的声音,道:“看来你是不累。”

言罢,慧安便听他大声道:“花轿绕东城再行一圈再回府!”

慧安闻言登时便傻眼了,倒是关元鹤爽朗一笑,打马行到了前头。而那些轿夫们却是高兴地大声吆喝一声,脚步越发轻快了!

迎亲的丫鬟,仆妇们也是欢笑连连,百姓听到他那话更是欢呼声一片,只因多绕城一圈,他们的赏钱却是要多出一倍来的,而且迎亲队伍一路上也是要不停散那喜钱的。

一般人家迎娶高门女,为了表示欢喜这才会多绕行,关元鹤这般却是叫慧安哭笑不得,只不知他这是给自己做脸呢,还是故意惩治自己的!

这般也不知颠簸了多久,轿子总算是停了下来,片刻宁静后,慧安便听又迎亲婆子在外头唱着:“新郎踢轿门啦。”

接着便是又一阵喜乐声,围观的人群也喧闹了起来,慧安刚直起身子,便感一声闷响,轿身晃动了下,新郎踢轿门却是表示以后不会惧内的。而新娘反踢轿子,也是以后不会什么都被婆家压制的一种表示。

只大辉到底是夫家为天,女子一般为了表示温婉柔顺不会使劲反踢回去,慧安因恼怒关元鹤方才的使坏,却是用尽力气狠命踢了下轿子,登时那轿子便是一阵晃荡,接着外头一静,便响起了一阵的哄笑声。

慧安听着有人在打趣关元鹤正想着他这会儿也不知是在笑,还是黑着一张脸,轿帘便被掀开,接着便有一个媳妇弯着身探进来扶住了她,一手将红绸塞进慧安手中,一手扶着她下了轿子。

耳边是不断喧闹的人群,透着红盖头,慧安只能瞧见各式各样的鞋子在眼前跑过,只那绳子的另一端却始终又一个坚定的力量拉扯着,引着她不停往里走。

大件的嫁妆摆设早在前两日便抬进了关府中,如今只剩珍宝古玩等小件嫁妆,便是这样,这边新娘子已经进了府门,那边凤阳侯府中嫁妆队伍却是还没能出完,当真称得上是十里红妆。

慧安牵着红绸往关府中走,一路尤且还有婆子不停唱着进门歌,进厅歌,进房歌。关元鹤将慧安送进洞房,牵着她到了床边,这便叫喜婆子扶着她端坐在了床上。

慧安只觉浑身僵硬,感觉关元鹤就在身边,隔着红盖头又觉着满屋子都是人,不由面颊绯红。

如今正是热天,虽是外头夜色已弥漫上来,但是白天大地的热气还没有消去,这屋子里更是点着红烛,挤满了人,虽是有冰块震凉,但慧安里三层外三层的罩着喜服,实在是又热又闷,又饿又累,难受的不行。

再加上心中又是期盼,又是不安,又是紧张,又是羞喜的,慧安的手心,颈上便都出了汗,潮潮湿湿的,越发加剧了心头的万千情绪。

只关元鹤站在屋中却是迟迟没动静,慧安能感受到他落在身上的目光,知道他是故意的,由不得就恨的咬牙。

“瞧瞧,这新娘子太美,新郎官却是瞧的呆了!”

不知是哪个女眷先起了哄,登时众人便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新郎官快揭盖头,叫咱们也都瞧瞧这美娇娘!”

“早听说是个美人,今儿却是要睁大了眼好好瞧瞧的。”

慧安听着这些哄闹声,登时心一提,身子便更加僵直着不敢动了,接着屋中便响起了沉稳的脚步声。

同类推荐
  • 雅湘谧漪:妃之妖娆帝之恋

    雅湘谧漪:妃之妖娆帝之恋

    她是家中唯一的嫡女,却自小受尽欺负,在哥哥不知所踪之时,母亲也遭人暗算离去,除了他,陪伴她的只有四个丫鬟。为了他,她从家逃离,却再见不到他。她心灰意冷,决定离开入宫为妃。她的初吻,献给了他;她的初夜,却给了他。后宫女子的悲哀,是因为只是一个被发泄的对象,一夜之后,男人再也不会想起。对她,亦然。她成了不受宠的妃子,在宫中看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她受尽屈辱,但她从不是逆来顺受之人,她发誓,要让那些人付出代价。勾心斗角中她成了第一宠妃,独占恩宠,傲视后宫。却不料,一切都只是命运的玩笑……
  • 洗尽千华之蘺殇

    洗尽千华之蘺殇

    银装素裹,十里红妆……“你可曾后悔?”她眉眼微扬,朱唇轻启:“为何要悔!”“你可以有选择的机会,你可以……”“机会?跟你走?”她含笑轻问,始终未曾抬头。“只要你愿”玉指轻抚过那深刻心底的容颜,轻笑道:“我爱的人皆在此处,为何要走……”
  • 彼岸花之回眸一笑

    彼岸花之回眸一笑

    她冰冷无情,美艳无双,高贵慵懒;他不近女色,邪笑天下,无心无泪。当他遇见她,步步错败;当她遇见他,伤心泪绝。终双泪断魂崖。亦断情。异世,她是逆天毒女;他是王族皇子:却终是斩不断理还乱。最终是情归所属还是再续孽缘尽数谁先回眸一笑。绝对原创,首文。
  • 久卿

    久卿

    讲述将军从无情到有情,从爱恨到离别。官妓从沦落到重生,从盛开到陨落。偏重文学色彩。尊重历史,还原古代。
  • 红发魔女潇洒闯江湖

    红发魔女潇洒闯江湖

    她欧阳邪魅,一出生就与众不同一双红眼,红发....,.小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靠近她就连家里的佣人都只是把食物发下就逃命似的离开了,生怕被她看一眼。
热门推荐
  • 缕青丝忆千年

    缕青丝忆千年

    李承晓无意中穿越到七狄村,受尽千般辛苦,创造百年奇迹。十年相恋相知,一生一世一双人。
  • 闲情逸致

    闲情逸致

    本书包括心灵后花园,情感小溪边,思绪断桥处等多篇美文短文,品读本书使您浮躁时淡定,给您的心灵一份安宁。
  • 驮水的日子

    驮水的日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皇家料理师

    皇家料理师

    从牛家屯第一村花到御膳房暗黑大厨,再到独霸龙床的最萌女妃。圆小爽的后宫升职绝活只有一个,那就是——白水煮鸡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江山:公主有毒

    盛世江山:公主有毒

    春水凝碧,断雁越澄空。挥袖抚琴,七弦玲珑。芦苇客舟,雨蒙胧。那年竹楼,惘然如梦。白衣凝霜,泠泠雨惊鸿。琼壶歌月,长歌倚楼。水落紫蔷,风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芳华尽散,盈水展千华。飞花飘絮,百千夜阑。广袖霓裳,雪飘渺。清酒一盏,芙蕖尘嚣。
  • 给心理洗个澡全集

    给心理洗个澡全集

    给心灵洗个澡,就是摒弃内心的杂念,给灵魂喘息的机会;给心灵洗个澡,就是换个心态过人生,踏上坦荡的命运之途;给心灵洗个澡,就是给梦想和希望插上翅膀,让它带领自己越飞越高。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杰出青少年的思维力训练

    杰出青少年的思维力训练

    弹奏一首动听的乐曲,需要训练;写得一手好字,需要训练: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需要训练;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运动员,需要训练……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同样需要训练。经过训练让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是每个杰出青少年制胜的关键! 本书为你提供了34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希冀能对你有所帮助!
  • 一眼万年:公子我们谈一谈

    一眼万年:公子我们谈一谈

    他是谦谦君子,文采斐然,温润如玉,明玉似水;亦是暗夜中邪恶的统治者,人见人怕的恶魔。阴差阳错的相识,“他”结识了温润的他,再次相见,却见识了那个狠厉无情的他……管你是王爷还是丞相,公子,咱得谈一谈!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