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05800000006

第6章 重阳节的习俗(3)

西汉初年,对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实行赐米制度,不过当时只有大夫及大夫爵位以上的90岁老人才享受赐米,而低级爵位乃至无爵位者需要更高的年龄才行。汉文帝时,对赐米制度的对象、年龄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8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赐米一石、肉二十斤和酒五斗的待遇;而90岁以上的老人在享受赐米一石的基础上,还增赐帛二匹、絮三斤;同时取消了对高龄老人爵位的限制,命令全国各县官吏对天下80岁以上的平民一律赐米。汉武帝时曾颁布诏令,继续执行赐米制度。东汉时,享受赐米者的年龄被进一步降低,70岁的老人就被赐米了。

3.免老制度

免老制度即“徭役免老制度”,即对达到年龄标准的老人免除徭役。免老制度在秦朝就曾经出现,当时有爵位的免老者的年龄是56岁,无爵位的免老者的年龄是60岁。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免老制度,免老年龄也是56岁。与赐杖制度一样,汉朝在实行免老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取消了对爵位的要求,扩大到适龄的普通平民,反映了汉朝免老制度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4.睆老制度

汉初,养老制度规定年龄较高但尚未达到免老者年龄的老人称为睆老。睆老也享有一定的优待政策:一是半服徭役,二是睆老者之子可免于参加运粮的差事。

汉朝“赐杖”、“赐米”、“免老”和“睆老”等四项政策反映出汉朝敬老养老的社会风气,而且推动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具有开创精神的。这一养老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敬老养老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影响,被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借鉴或沿用。

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汉朝敬老养老的赋税政策打上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烙印。开始时,敬老养老制度中存在着爵位等级的限制,高爵位的老人在赋税方面享有优先权。

汉朝皇帝能够面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顺应历史潮流,注重利用赋税政策开创和发展敬老养老事业,逐渐取消了爵位等级对养老年龄的影响,越来越面向广大的平民阶层,并逐渐降低养老对象的年龄,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

刘恒是汉高祖的第三子,是薄太后生的,于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即位,史称汉文帝。汉文帝以仁孝名闻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认真服侍;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能够重德兴礼,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使西汉社会渐趋稳定,人丁兴旺,国家富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因此,他与其子汉景帝的统治被后世史家誉为“文景之治”。

清王朝定鼎北京后,学习汉制,注重文教,对敬老尊贤极为重视。

康熙皇帝60岁那年,曾遍邀全国高寿老人在乾清宫开“千叟宴”,与宴者一千九百余人。

到了乾隆朝,乾隆皇帝下令,凡民间有百岁以上的老人,可让本省总督和巡抚代为上报,提请恩赏。朝廷接到地方上报之后,立即赐给这些百岁老人匾额,男性赐“升平人瑞”字样,女性赐“贞寿之门”字样,同时还拨一笔专款为百岁老人建牌坊。

乾隆在位的六十年间,全国共出现过三对百岁夫妻和两对百岁兄弟。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广东南海县百姓杨能启年龄100岁,其妻子101岁;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安徽太湖县百姓朱宪章与妻子刘氏都是100岁;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安徽亳州百姓陈洪如年龄106岁,其妻子王氏101岁。对这三对夫妻,除了赏赐财物外,乾隆皇帝还亲自为他们作了诗。此外,山东章丘县百姓王欣然年龄103岁,其弟王瑞然100岁;山东清平县张玫和弟弟张珩均年逾百岁。在乾隆皇帝的关心下,他们都获得了朝廷颁赐的匾额,并筑了牌坊。

为了庆贺即位五十年,乾隆皇帝效仿祖父康熙皇帝,邀请三千九百多位高寿老人到乾清宫参加“千叟宴”,每位老人获赐一根鸠头手杖。我国古代传说鸠不会被食物噎着,因此鸠头手杖象征老人不会噎着。乾隆将鸠杖赐给年高之人,表示他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乾隆六十年(17 9 5年),85岁的乾隆皇帝禅位于儿子嘉庆皇帝,成了太上皇。禅位之后,乾隆皇帝又邀请全国60岁以上的高寿老人五千九百余人在皇极殿参加“千叟宴”,到场的百岁寿星多达十余人。

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但皇帝敬老,士农工商也都敬老。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民族风范。在中国,敬老蔚然成风,下面的故事都是父母在重阳节登高时常常讲给子女听的。

子路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见义勇为,十分孝敬父母。子路早年家中贫穷,他自己常常采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多,所积的粮食有万石之多。坐在厚厚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美食。面对此景,他怀念双亲,常常慨叹道:“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去负米,哪里再能如愿呢?父母现在若是还活着,那该多好啊!”孔子赞扬子路说:“子路孝敬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不已了!”

闵子骞也是孔子的弟子,以孝闻名,品德与颜渊并称。他牢记孔子的教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他生身母亲去世后,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絮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絮的冬衣。一天,父亲出门,他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在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打着打着,衣服里絮的芦花从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这才知道闵子骞受到继母的虐待。父亲回家后要休了后妻,闵子骞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听了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后,十分悔恨,从此对闵子骞如亲生儿子一般。

蔡顺是汉朝汝南(在今河南)人,少年丧父,侍母极孝。当时正值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母子二人只得靠蔡顺一人拾桑葚充饥。一天,蔡顺正在拾桑葚,恰遇一支赤眉军路过,见蔡顺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不禁问道:“为什么把红桑葚和黑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桑葚供老母食用,红桑葚留给自己吃。” 原来,黑桑葚要比红桑葚好吃多了。赤眉军见他如此孝敬老人,顿生怜悯之心,立即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以示敬意。

江革是东汉时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强盗,强盗想杀死他,江革哭诉道:“老母年迈,无人奉养,不要杀我!”强盗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佣工供养母亲。因为贫穷,他自己赤着双脚,却让母亲吃好的穿好的。汉明帝时,江革被推举为孝廉。汉章帝时,江革被推举为贤良方正,出任五官中郎将。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6岁时,陆绩随父亲陆康到九江(在今江西省)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们,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别时,怀里的橘子滚落到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母亲,十分惊奇,立即让他带上一些橘子。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释《易经》,还撰写了《太玄经注》。

吴猛是晋朝濮阳人,8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免得蚊虫离开自己而去叮咬父亲。

晋朝人杨香14岁时,一天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子,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起来就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飞步跳上虎背,用尽全身气力,两臂一环扼住猛虎的咽喉。不久,猛虎被扼得喘不过气来,只得放下父亲跑掉了。

宋朝朱寿昌7岁时,生母刘氏被嫉妒成性的嫡母(父亲的正妻)逼走,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间母子音信不通。宋神宗时,朱寿昌到朝中做官,利用广泛的人际关系在全国各地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他立即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决不回家。最后,他终于在陕州找到了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团聚,一起返回故乡。这时,他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孝敬老人,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他虽做了高官,仍然每天亲自为母亲刷洗便桶。

我国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民俗观念中,九九与“久久”谐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我国政府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这样,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起来,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届时,国家各机关、团体、街道都热情周到地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登高,让老人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都扶老携幼到郊外活动,并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美食。

这是我国古代敬老传统的延续,是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杰作。

2005年12月1日,河南省上蔡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我们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重阳文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前,在全世界一百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六十多个国家进入老年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退休人口数量增加、人类寿命延长已加重了劳动人口与整个社会的负担。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和许多国家,如中国、日本、瑞典、法国等国都组建了一些较为完善的老龄科研组织和机构,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加强对老龄问题的综合研究。1992年,第47届联大通过《世界老龄问题宣言》,并决定将1999年定为“国际老人年”。1997年9月8日,第52届联大又确定1999年国际老人年从1998年10月1日开始。从此,10月1日被定为“国际老人节”。

此外,许多国家还有本国的老人节,有的和本国传统节日相结合,显得更有意义。加拿大的老人节称“笑节”,定在每年的6月21日;美国的老人节称“祖父祖母节”,定在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一向有敬老习俗的日本老人最多,他们的老人节也称“敬老日”,定在每年的9月15日。

同类推荐
  • 中华姓氏大探源

    中华姓氏大探源

    本书集丰富有力资料性、充满趣味的娱乐性、论证严密的学术性和文采斐然的文学性于一炉,给读者朋友们烹制出了一份美味无比的姓氏大餐,能让你在入口之后,犹入时空隧道,遨游于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身监其境地感受姓氏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行一次趣味非常的寻根之旅。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是什么样的呢?浙江省武义县县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闯入了笔者的眼帘,刻入了笔者的脑中。笔者在为武义的惊人变化感到震撼之时,认定这就是笔者心中的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经验提升为武义模式,其结构大而分之可分为人与自然的关联在协调中平衡,人与人的关联在沟通中和谐两大基本元素。
  •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秉承“老北京”系列的京味儿,诗文画三位一体。诙谐、逗乐、风趣、自然,旨在为正在失去的老北京留下鲜活记忆:踩高跷、贴门神,寄托着老北京最生动的生活乐趣;锔匠、染坊、日杂挑子,串起老百姓朴素的岁岁年年;牛头肉、二锅头,蕴含着老北京的老礼儿老习俗;编席子、采野菜、拉冰床,是再也见不到的困苦;穿“的确良”、戴“羊剪绒”,野营拉练、看露天电影,是新时代的新时髦。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老北京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再现了老北京难以复原的精神遗产。
热门推荐
  • 冷酷校草恋上甜心校花

    冷酷校草恋上甜心校花

    林潇潇在开学前夕被一个大眼冷酷男连累,从一个高七米左右的石桥上掉了下去,原本貌美清秀的她,惨变石膏人。除了身上四处骨折外,脸上还不幸被裹了N层纱布。因意外结识冷酷校草冷一凡,一次次倒霉经历让她觉得这个家伙就是自己的灾星……拆掉石膏和纱布,她成了全校公认的校花,却意外得知了一桩藏在校园中,有关于她和冷一凡的阴谋,在应对校园中潜在威胁的同时,她还要查清楚这桩阴谋的真相。而这个时候,最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被人告白了!!!这个人竟然是冷酷校草冷一凡!!由于要查真相,她竟然鬼使神差地同意了冷一凡的追求……
  • 厉害了我的金箍棒

    厉害了我的金箍棒

    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斤,可长可短,能粗能细。林浩在一座山神庙中得到金箍棒之后,他的人生就彻底浪了起来。开药田,办工厂,原本贫穷落后的穷山沟在林浩的努力下,变成了各路美女都向往的世外桃源……
  • 王源久居我心海i

    王源久居我心海i

    一次偶然的邂逅,拉近了你我的距离~当他们感到不能失去彼此之后,才懂得,什么叫做珍惜~
  • 夜妖娆:腹黑狐君

    夜妖娆:腹黑狐君

    她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却遭到身为一国至尊的舅舅垂涎。离家出逃偶遇狐族王子,一路相伴缱绻情深。然而,生母之谜,灭族之仇,让他离她越来越远。一夜相媚好,他翻身走人,她跺脚就追,“死狐狸,吃了就跑你没种!”他骤然深笑,“有没有种,你试试不就知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生为你追忆

    一生为你追忆

    六岁那年,她温顺善良,他幸福无虑。十二岁那年,她软弱被人欺,他丧母哀痛不愿回家,他们终于相识。二十二岁那年,她为弟弟能再次站起来,与他签下五百万的女仆契约。却不知命运的交响曲已悄悄响起。。。
  • 帝少狂傲,千金娇妻宠上瘾

    帝少狂傲,千金娇妻宠上瘾

    她是失去庇护的落魄千金,遭遇男友背叛,继母和小三陷害逼嫁八十岁的老头子!她走投无路,离家出逃,却正好撞上他的车!他是Z市最矜贵的男人。权势滔天却冷漠如冰,不近女色,独对她不排斥。她为了摆脱渣爹算计上了他贼船,却在他一次次救她于水火时渐渐沦陷……怀孕,以为于他亦是惊喜,换来他斩钉截铁——打掉!原来,初恋留学归来,她这个替代品该让位,心如枯槁却不想抹杀腹中小生命,她逃了。三年后。他对她穷追猛打。“哼!以为这样就不离婚了?没门,去和初恋过一辈子吧!”“妈咪,爹地说离婚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他净身出户,什么都不要,只要两样!”“哪两样?”“一大一小!”
  • 美人鱼脚尖的舞

    美人鱼脚尖的舞

    童话故事里,美人鱼为了王子舍去鱼尾,踩着脚尖翩然,似舞于刀锋之上。我如今已经从疼痛中蜕变,开始我笨拙的报复,可是这表面的华丽背后步步刀锋。为了爱你,放弃了自己的朋友、欺骗了自己的家人、丢下了自己的学业,甚至,磨去了自己性格里所有他看不惯的成分,直到不再认识自己。可是沈睿谦的爱却越来越霸道,直到两人痛苦分手。深谙人心的她变得成熟、稳重,开始对付沈睿谦身边的新欢。步步紧逼,是报复?还是夺回自己的爱?可是,渐渐地,她终于发现顾赟似乎喜欢她。一边是自己深爱了四年的霸道沈睿谦,一边是深爱了自己七年的的顾赟,谁才是他最终的归宿?一直守在暖雪身边的顾赟,能够最终鼓起勇气争取自己的幸福吗?暖雪真的对他的爱无动于衷?初长成的我们开始接触爱情,像人鱼踩着疼痛的脚尖起舞。美丽而残忍,到底我们的起舞能坚持到怎样的结局……
  •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作者高安侠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关注“人”,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在平静的文字背后暗藏悲天悯人的情怀,充满了个性和智慧。在文本中有很大比重的作品是对历史的独特诠释,作者常常试图叩开锈迹斑驳的历史之门,造访历史。《我们身边的空缺》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非常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时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令人耳目一新。
  • 至高奥义

    至高奥义

    看尽红尘已是仙,仗剑平云步青天。醉卧天地惊日月,酌酒一杯笑苍生。寥寥凡尘六欲生,离愁别绪是爱恨。戏笑愚人不知情,涂羡鸳鸯不羡仙。
  • 末世之战神再生

    末世之战神再生

    忍冬重生回了末世第三年。不同于末世第十七年的悲怆,她带来的是变数与希望。世界早已荒芜,人性几近泯灭。她曾经也渴望一世安宁,却落得如此下场。重生归来,她不再是那个受人摆布的忍冬,她要活出她自己的未来!她不会再与前世一般,不会再重蹈覆辙。这一世,她要重临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