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80000000001

第1章 汉文(1)

汉文一

四月的一天,晴朗而寒冷,时钟敲过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缩着身子溜进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他动作迅速,却还是慢了一些,风吹起沙土跟着他钻进了屋。

门厅里弥漫着煮白菜和旧垫子的味道,门厅尽头有一张并不适合放在室内的过于巨大的彩色宣传画。宣传画上只有一个一米多宽的庞大面孔。那是一张四十五岁左右的男人的脸,留着浓密的黑色胡须,粗犷而英俊。温斯顿走向楼梯,电梯是坐不上了,就算在最好的情况下,它也很少会开。为了配合仇恨周的节约运动,整个白天都停止供电。温斯顿的公寓在七层,三十九岁的他右脚踝上有一处因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他只能慢慢地走,不时还要停下来歇一会儿。每层楼梯的平台处都在正对着电梯的墙上贴上了那张巨大的宣传画,画中人似乎在凝视着你,他的视线跟着人一起移动。而画的下方有这样一行字:老大哥在看着你。

公寓里,一个洪亮的声音正在念着和钢铁生产有关的数字。声音来自镶嵌在右墙上的一块类似毛玻璃镜子的长方形金属板中。温斯顿把声音调低,这个装置(被称为电屏)只能将声音调低,不能完全关上。温斯顿走到窗前,蓝色的党员制服让他瘦小的身材看起来愈发单薄。他的发色很浅,面庞红润,皮肤因长期使用劣质肥皂和钝剃须刀变得粗糙。寒冷的冬天才刚刚结束。

就算隔着紧闭的窗户,外面看上去仍然很冷。街道上,风裹挟着尘土和碎纸呼啸飞旋。虽然阳光明媚,天色湛蓝,所有的一切仍仿佛蜕去了色彩,除了那些随处可见的宣传画。那张留着黑色胡子的脸从各个角落里居高临下地看着。正对面的房子就贴了这样的宣传画,画上的人正用黑色的眼睛盯着温斯顿,“老大哥在看着你”。一张宣传画掉到了地上,它一角损破,被风吹动,发出啪啪的声响,一个单词时隐时现:英社。远远地,一架直升机在屋顶间飞过,像苍蝇一样在空中盘旋,又转了个弯飞走了。那是警察巡逻队正在窥视人们的窗户。但巡逻队并不让人畏惧,让人畏惧的是思想警察。

在温斯顿的身后,电屏还在没完没了地播放着关于钢铁产量及超额完成三个九年计划的报告。电屏可以同时接收和发送信息,温斯顿发出的任何声响只要比轻轻低语稍大一点,都将被电屏接收。而他不只会被听到,还能被看到,只要他待在这块金属板的特定范围内。当然,你没法知道某时某刻你的一言一行是否处在监视之下。你只能想象思想警察会以怎样的频率、怎样的标准接通某个人的线路,他们很有可能一刻不停地监视着所有人的线路。可以肯定,只要他们想,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接上你的线路。你不得不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这就是生活,从习惯变成本能——设想一下,你发出的所有声音都将被监听,除非在黑暗中,你的每个举动都将被监视。

温斯顿保持着背对电屏的姿势,这样相对安全。但他清楚,就算背对电屏仍有可能泄露信息。一公里外就是他工作的地方——真理部,那是一幢高大的白色建筑,高高地耸立在一片脏兮兮的区域内。这里,他有些厌恶地想着——这就是伦敦,大洋国第三人口大省一号空降带的主要城市。他努力在记忆中搜寻关于童年的蛛丝马迹,难道伦敦一直是这样吗?到处都是19世纪的破房子,墙的侧面靠木架子支撑,窗户上钉着硬纸板,屋顶上铺着皱巴巴的铁皮,就连花园的围墙也已经东倒西歪?还有那些经历了空袭的地方,灰尘飞舞,野花在残砖断瓦间生长,许多像鸡舍一样肮脏的木板房突然出现在爆炸后的空地上!但他的努力是徒劳的,他什么也想不起来,除了一片明亮的、背景难辨的、让人无法理解的画面,他的童年记忆里什么都没有。

真理部——用新话来说就是“真部”——和人们看到的所有建筑不同。它是幢金字塔结构的庞然大物,白色的水泥闪闪发亮。它一层一层地交叠着,高高耸起,足有三百多米。站在温斯顿所在的地方,刚好可以看到被人用漂亮字体写在白色墙壁上的三条党的标语: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据说,真理部光是在地面上就有三千个房间,在地面下还有相应的附属建筑。整个伦敦只有三座外形和规模与之类似的大楼。这些大楼将它们周围的建筑映衬得渺小不堪。站在胜利大厦的顶部,可以同时看到这四座大楼,即四个部的所在地,政府的所有职能都分布在这四个部中。

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艺术;和平部负责战争;仁爱部负责法律和秩序;富足部负责经济。这四个部的名字若用新话来讲就是“真部”、“和部”、“爱部”和“富部”。其中,仁爱部是最令人战栗的一个,整幢大楼没有一扇窗户。温斯顿从来没有去过仁爱部,甚至不曾踏入距离它半公里的区域。这是一个非公莫入的地方,即使要进去,也要穿过遍布着铁丝网、设立着铁门和机关枪的道路。而在仁爱部外面的大街上,还有穿着黑色制服、带着警棍的警察,他们在街上巡逻,个个面目可怖。

温斯顿突然转过身来,换上一副心满意足的快乐表情,这是面对电屏时的明智之举。他穿过房间来到小厨房。在这个时间离开真理部,他无法在食堂吃午饭。而他也清楚,他的厨房里只有一块要留到明天早上作早餐的黑面包。于是,他从架子上拿起一个贴着白色标签的瓶子,瓶子里装着无色的液体:胜利杜松子酒。这种酒散发着令人恶心的汽油味,类似中国的白酒。温斯顿差不多倒了一茶杯,然后鼓足勇气,像喝药那样灌了下去。

他的脸立刻红了起来,泪水从眼角渗出。这东西的味道好像硝酸,喝的时候让人觉得后脑勺仿佛被橡皮棍狠狠地敲了一下。不过,过了一会儿,当胃里的灼烧感退去,世界看起来可爱多了。

温斯顿从印有“胜利香烟”字样的小匣子中抽出一根烟,不小心将它拿竖了,烟丝掉到地上,他只好再抽出一根,这次成功了。他回到起居室,在电屏左边的小桌子前坐下,从抽屉里拿出一根笔杆、一瓶墨水和一个四开大小的空白本子。本子的封皮是红色的,上面还压有大理石花纹。

通常电屏会被安装在房间最里面的墙上,方便监视整个房间,但不知为什么,温斯顿起居室的电屏却被装在了正对着窗户的较长的那面墙上。电屏的一边有个凹进去的地方,大概是建房子时计划留出来放书柜的,温斯顿就坐在这里,他尽可能地向后靠过去,让自己待在电屏的监视范围外。当然,他的声音还是可以被听到,但只要他待在现在这个位置,他就可以不被看到。这房子与众不同的格局让他想到了这点。

而他之所以要这样做还和他刚刚拿出的那个本子有关。这是个漂亮的本子。纸质细致而光滑,由于年代久远的关系——这种纸至少有四十年没再生产了——纸张有些泛黄。但他猜测这本子的年代很可能比四十年还要长。他是在一间散发着臭味的小旧货店的橱窗里看到它的。这家店就坐落在一个破败的街区里(他也记不清具体是哪个区)。看到它的第一眼,他就遏制不住要拥有它的欲望。虽然党员不允许进入普通商店(即“自由市场的买卖”),但这个规定并没有被严格执行,因为有太多东西,比如鞋带和刮胡刀的刀片,不到这里就无法买到。他迅速地向街道两旁看了几眼,然后钻到店里,花了两块五毛钱将它买下,他还没想到要拿它来做什么。他将它收在公文包里,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回了家,就算本子上一字未写,也可能引起怀疑。

他准备写日记,这件事并不违法(没有什么事会违法,因为不再有法律),但一旦被发现却有可能被处以死刑,或者至少被关到劳动营里服上二十五年徒刑。温斯顿将钢笔尖装到笔杆上,又在笔尖上舔了舔,清掉了上面的油。钢笔已经是古旧的东西,就算是签名也很少会用到,他私下里花了很大力气才弄到一支,而这样做仅仅因为他觉得只有用钢笔写字才配得上那漂亮、细致的纸张,他不能用蘸水笔在这样的纸上划抹。事实上,他并不习惯用手写字,除了一些便签,一般情况下他都是对着语音记录器口述事情,而他眼下要做的事当然不能用语音记录器。他拿起笔,在墨水里蘸了蘸,又迟疑了片刻。一种震颤的感觉充斥了他的身体,在纸上写上标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他用纤小笨拙的字体写道:

一九八四年四月四日

他的身子向后靠去,整个人都被无助感吞噬。首先,他不能确定今年是不是1984年,他能肯定的是他今年三十九岁,并且他知道自己是在1944年或1945年出生。但是现在要想准确地确认年份,没有一两年的误差是不可能的。

突然,他想起一个问题,他究竟为了什么写日记。为未来?为那些尚未出世的人?有那么一会儿,他的心思都放在了那令人生疑的年份上。他猛地想起新话中的一个名词“双重思想”。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一件艰巨的事。人要如何和未来交流?这是不可能的。未来若和现在类似,未来不会听他说话;未来若和现在不同,他的预言就失去了意义。

有那么一会儿,他对着纸发呆。电屏里播着刺耳的军乐。奇怪的是,他看上去不只失去了表达自我的勇气,还忘记了他要表达的事情。过去的几个星期里,他一直在为这一刻做准备,他没有想过除了勇气他还需要什么。其实,写东西很容易,他只需要将多年以来一直盘桓在脑海里的那些没完没了的、焦躁的内心独白放到纸上就可以了。但在这一刻,这内心独白竟枯竭了。更何况脚上那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开始发作,痒得他难以忍受,他又不敢去抓,一抓就会红肿发炎。时间一点点地过去,面对着空空白纸,他只能感觉到脚上的瘙痒,电屏音乐的刺耳以及酒后的醉意。

突然,他慌张地写了起来,并不清楚自己究竟写了什么。他用孩子般幼小的字体在纸上肆意书写,先是忽略了大写字母,最后竟连标点也略过了:

1984年4月4日。昨晚看了电影,都是战争片。其中一部非常好看,一艘载着难民的轮船在地中海的某个地方遇到轰炸。看着胖男人在大海中拼命游泳试图逃脱追赶他的直升机,观众们非常开心。一开始,这男人就像一头海豚在波涛中起伏,直升机上的人通过瞄准器发现了他,紧接着他的身上便布满枪眼,周围的海水也被他的血染成了粉红色,他的身体突然下沉,就好像海水从枪眼里灌了进去。在他下沉的时候,观众们哄堂大笑。之后人们看到一条满是孩子的救生艇待在盘旋着的直升机的下方。一个似乎是犹太裔的中年女人抱着三岁大的小男孩坐在船头。孩子吓坏了,号啕大哭,把头深深地埋进她的怀里,就好像要钻到她身体里,她则安慰着他,用双手将他环住,可她自己也因为恐惧面色发青。她以为她可以用手臂挡住子弹,保护她的孩子。直升机飞过来投下一颗二十公斤的炸弹,伴随着一道剧烈的光芒,小艇变成碎片。接下来的镜头非常清晰:孩子的手臂被炸得高高的,直升机前的摄影机一直追着它在拍。从党员的座位区传来一片掌声,群众区里却突然站出来一个女人,那女人嚷嚷着说这电影不应该放给孩子看,他们做得不对。直到警察赶来将她押了出去。我不觉得她会出什么事,没有人会关心群众说什么,群众的典型反应就是他们从来不……

温斯顿停下笔,一方面因为他感到肌肉在抽搐,他不知道为什么从他笔端倾泻的是这些垃圾。而奇怪的是,他忽然清楚地回想起一件毫不相关的事,他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将这件事写出来。他想起来正是这件事让他突然萌生了回家写日记的念头。

假使这模模糊糊的事确实发生过,那它就发生在这天上午,在部里。

将近11点温斯顿工作的记录司为了给两分钟仇恨会做准备,大家纷纷将椅子从隔间里往外拉,直拉到大厅中央,正对着大型电屏。温斯顿刚要坐在中间一排的某个位置上,两个和他有点头之交的人出人意料地走了过来。其中一个是个女孩,经常和他在走廊里擦肩而过,他叫不出她的名字,只知道她可能在小说司工作,她经常满手油污地拿着扳手——她负责为某个正在写长篇小说的部长维修写作机。她看上去胆子很大,大约二十七岁,有着一头浓密的黑发和长满雀斑的脸,她行动敏捷,就像运动员一样。她的腰间系着一条窄窄的鲜红色的饰带,那是青少年反性同盟的标志,饰带在她的工作服上绕了几圈,缠得刚刚好,巧妙地衬托出她臀部的线条。第一眼看到她,温斯顿就心生厌恶,他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努力制造出类似曲棍球场、冷水浴、集体远足那样排除杂念的氛围。几乎所有女人他都厌恶,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人,尤其是年轻女人,总是盲目地追随着党,她们不假思索地接受党的口号,无偿地侦察那些异端思想。他觉得这个女孩比别的女人更加危险。一次,他们在走廊里相遇,她斜着眼睛迅速地打量了他一番,那眼神仿佛刺透了他的身体,瞬间将黑色的恐惧注入其中。他闪过一个念头:或许,她是思想警察。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接近她,仍会让他不舒服,而这不适感既包含敌意也包含恐惧。

另外一个是个男人,名叫奥布兰,是内党党员,有着重要且隐蔽的职务。温斯顿对他的职务只模模糊糊地知道个大概。看着这个身穿黑色制服的内党党员走过来,人群迅速安静下来。奥布兰是个大个子,体格壮实,他脖子短粗,面容粗糙、冷酷又幽默。尽管模样令人畏惧,举止却很有魅力。他有个小动作——推一推鼻梁上的眼镜,不知道为什么,这能让人放下对他的戒备——很难说清也很奇怪,这动作让人觉得他很文雅。若一直想下去,人们会联想到18世纪的贵族用鼻烟壶款待宾客。许多年来,温斯顿只见过奥布兰十几次,对他非常感兴趣,这不只因为奥布兰优雅的举止和拳击手般的外表反差强烈,而是温斯顿有个秘密的信念——也许还算不上信念,他多少希望奥布兰在政治方面不会那么正统。

奥布兰的表情让人不由自主地得出这个结论。也许,他脸上呈现的不是“非正统”,而仅仅是“聪明”。但不管怎样,看着他的外表,你会萌生躲开电屏,和他单独聊聊的念头。温斯顿从来没有耗费半点力气证实这个猜测,事实上,他也没法去证实。奥布兰低头看了看手表,快11点了,显然他决定待在记录司直到两分钟仇恨会结束。他搬来一把椅子,坐在温斯顿那排,两人之间只隔了两个位子,夹在他们中间的是个淡茶色头发的身材矮小的女人,她就在温斯顿隔壁的办公室工作。至于那黑头发的女孩则刚好坐在他们的后面。

很快,大厅尽头的电屏里发出了可怕的演讲声,那声音非常难听,好像一台正在运作的大型机器在没有加油的情况下发出的噪音。这声音让人咬牙切齿,寒毛直立。仇恨会开始了。

同类推荐
  • 黑瞎子沟传奇

    黑瞎子沟传奇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 股东

    股东

    本书挑选了作者在《北京文学》《人民文学》《清明》《长江文艺》等杂志上发表的数个中短篇小说。《担保》是那一代下海知识分子生活境况和心理路径的真实写照。《连襟》演绎了新时期的“亲不亲阶级分”。语调轻松,内容沉重。《划痕》是一篇有争议的小说,它挑战了“为富不仁”,表达穷人未必一定善良。《贵宾》则对底层人物充满同情,用“飞来的喜悦本是祸”,暗示贫富之间的鸿沟像贸易壁垒一样难以逾越。《拆信》所拆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夫妻之间的起码信任。《门》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心结之门,越是有文化的人,这道门关的越紧。
  • 鱼缸中的一个少年

    鱼缸中的一个少年

    本书为短篇小说集。作者善于挖掘出现实中的荒诞现象并表达为文学的荒诞。小说描写了各个层面的“问题少年”,虽然是极端的生活状态下的文学人物,但是又极为真实的反映了失去父爱母爱以及处在极端压力下的少年问题,希望唤起人们的关注。
  • 我是川军

    我是川军

    一位川北山区普通的农家孩子梁草,虽然生活在落后、贫穷、迷信、麻木的旧时代,但亲情和爱情依然让他对生活充满了期望。然而日本的入侵打破了这个穷乡僻壤的宁静,也击碎了这个懵懂少年的梦想。他被抽丁入伍,随川军出川抗战。
  • 红杏出墙记6:偶遇

    红杏出墙记6:偶遇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热门推荐
  • 无上元尊

    无上元尊

    十八年前,武帝强者东方不败屹立东方之巅,却不慎陨落广寒宫。十八年后,后天武者东方凌云强势崛起,重走武帝路,誓要打破九天,成就无上尊位!《返老还童》功法第一页:三生三世,不死不灭;九天十地,唯我独尊。
  • 妖孽宫主很倾城

    妖孽宫主很倾城

    天汐怜幽草,人间重晚情。三生三世情缘,不过是梦幻一场。如果拥你心头血换过往额额一次重新来过。你可愿意?
  • 造化之始

    造化之始

    一笑笙歌四海平,一怒伏尸血万顷。一舞翩跹红妆绕,一曲清幽诉离生。一剑苍穹尽挽破,一骑飞踏夜月明。一聚一散一世愁,一爱一恨一生情。
  • 极品奶爸

    极品奶爸

    被迫入世修行的古法世家传人,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小Loli的全职奶爸,神奇的世俗之旅就此展开,与冷艳的小姨斗智斗勇,和成熟的御姐暗里乾坤,跟腼腆的女大学生卿卿我我;越来越多的都市美景让人欲罢不能……且看神医奶爸如何武医添香,笑傲世俗,抱得美人归。
  • 产后营养瘦身餐280例

    产后营养瘦身餐280例

    本书根据高营养、低热量的饮食原则,编写了280道营养食谱,每道食谱都计算出了营养成分的含量和能量总值,让产后妈妈安心补身,轻松瘦身。
  • 天医传说

    天医传说

    莫离自小跟随老头子学习医术,行医行善是他的信仰,不料一场刺杀夺取了老头子的性命,凶手竟然与曾经被救的人关系匪浅,这又是为了什么?他虽然还是继承了老头子的衣钵,医者的心却已不再单纯。他想:“医术再好,也医治不了人心。”慢慢的他明白了,这世上还有更好地医术:力量!只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医治那些心理有病的人。他自予是一个大夫,偶尔会用用他那至高医术,敌人却说他是屠夫,没有一点医者的仁善。当有一天发现老天也生了病,他感叹道:“有病,就得治!”这是发生在修真界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天医的传说。
  • 还好等到你

    还好等到你

    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差,竟遇到了曾经被她当作小孩子的他,而她正一步一步地踏进他为她布置的故事当中……
  • 爱情公寓贤菲恋

    爱情公寓贤菲恋

    一间公寓,几名青年。碰撞的火花,不仅仅是友情,还有爱情。有位哲人说过:幸福其实就是痛苦,它们只有对照,才能显现出自己。这位哲人是谁呢?答对了,就是本文作者。
  • 少儿必读古文

    少儿必读古文

    《少儿必读古文(国学读本)》中许多篇章对孩子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大有裨益。这是一套帮助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好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孩子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在悄悄地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者参照中学语文课本和教育部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精编了《少儿必读古文(国学读本)》。
  • 破戒群狼

    破戒群狼

    由于一次失误,特种兵班长夜阳健与下属被强制退伍。不谙世事,饱尝生活的辛酸和不公……最后凭着自己的拳头与智慧立足,金钱美女源源不断。而当祖国召唤之时,又毅然拿起枪,去完成一个个神秘艰险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