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2500000007

第7章 王莽改制(2)

王莽试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以稳定封建统治的根本大计。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在颁布井田制的诏书中,痛斥了秦汉以来土地兼并之害,并提出了他的均田理想和方案。王莽认为古代实行的井田制,一对夫妻有地百亩,生活富足。于是下令把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称为“王田”,不得买卖。一家男性不到八口的,占田不能超过一井,即九百亩;超过一井的,要将多余的部分分给亲戚乡里耕种;如果没有田的,那就由国家分配规定的田地;如果有非议井田制的人,那就把他流放到边疆去。

王莽用井田制来进行均田,纠正当时土地兼并、贫富两极分化的严重社会问题,这一意向是好的。但是,他对此没有详细规定措施,没有建立一支推行这项改革的队伍,因而没能真正实行,这诏书成了一纸空文。

王莽实行的井田制,不可否认,也有其积极性:

第一,王莽确实抓住了当时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即土地兼并的高度发展,是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和社会不安的根本原因。

第二,实行井田制的目的,是为了扭转秦以来“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的地权不均现象,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汉代“豪民侵凌,分田劫假”所加给贫苦农民的残酷租佃剥削。

第三,通过井田制的实施,要达到“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的均田理想,使小农有田可耕,租税不重,永远摆脱“父子夫妇终年耕耘,所得不足以自存”,以及“不厌糟糠,穷而为奸”的困境。这样,地主阶级的政权也就可以长治久安了。

第四,为了防止重新出现土地兼并的现象,必须以“王田”的名义,把全国土地的所有权收归国家,只给私人以土地使用权,以冻结土地买卖,避免产生贫富分化。

第五,王莽在称帝之前,曾在局部地区进行过均田的试验,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他的井田制并非空想。

尽管有积极性,但王莽的井田制还是失败了。因为这是王莽根据西汉晚期土地兼并的严重情况而制定的一项应急措施,虽与孟子针对战国时期土地问题而提出的“井田”蓝图是一样的,但如果说孟子的“井田”设想中还有一点劳役地租的影子(“其中为公田”),那么王莽的井田竟连这一点影子都没有了。

在土地兼并之势已成,地主豪强势力十分强大的西汉末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这种“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制度,实属不易。回顾一下西汉王朝对付土地兼并的措施,就可以知道王莽决心实行井田制,确有不得已的苦衷。

西汉历届政府为了阻止土地兼并的发展与缓和阶级矛盾,大体上采取过减轻田租、迁徙豪强、假民公田或赋民公田、限田政策的措施,但所做的努力,或是无效的,或是收效甚微的。王莽处于西汉末年,当时土地兼并已十分严重,阶级矛盾极端尖锐,并不是可以轻易解决的。因此,井田制的确是一个可以试行的土地方案。

只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实行以抑制土地兼并为目的的土地改革,必然是一项十分复杂、十分艰难的工作。因为这种改革,既不可能不触犯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不允许过多地损害他们的利益,以免激起反抗;既要使广大贫苦农民享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又不能草率从事,以免陷入混乱。王莽在实行土地改革时,并未能深察当时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从而采取较为灵活而坚定的政策,而是一哄而起,仓促上阵,以致在执行过程中弊端百出,结果半途而废,这应该是王莽最大的失策之处。

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王莽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拒以法。”这实际是宣告了井田制的破产。

(六)奴婢制度

王莽在颁布井田制的诏书中,痛斥土地兼并之害的同时,也严厉谴责了奴婢制的惨无人道。他说:“……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制于民臣,颛断其命。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妻子。”因此,王莽下令改称奴婢为“私属”,并禁止买卖。名称的改变,意味着奴婢社会地位的提高,表明他们的身份是“人”,而不是牲畜。禁止买卖,则是为了防止奴婢人数的继续扩大。

王莽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在保证官有奴婢的前提下,阻止劳动者主要是农民的奴婢化,以缓解农村劳动力的不足,从而保证国家的赋役之源。因为当时政府所征收的田租、算赋、口赋、户税等都是以自耕农的稳定为前提的。但是,新奴婢政策也同样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奴婢“私属”,不准买卖,实际上是冻结现状,承认奴婢存在的合法性。特别是,政策并未规定奴婢后代可以改变身份,这就注定奴婢政策本身并不以解放奴婢为目的。

王莽在诏书中把奴婢问题和土地问题联系起来,说明他认识到奴婢问题实质上是土地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土地问题解决了,奴婢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因为恢复井田制后,农民有了土地,不愁衣食,奴婢产生的社会根源就没有了。

虽然王莽的新奴婢政策有其进步意义,但是由于井田制的失败,这一政策也就无法实现,禁止买卖奴婢的法令不得不随之终止。

不过,王莽并未因此而完全放弃他的禁奴主张,天凤四年(公元17年)又下令,将奴婢的口钱提高到一般人的三十倍,即达到每人每年三十六万,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真能执行,肯定会大大减少奴婢的数量。这实际是一种寓禁于征的政策。

(七)五均六管

王莽上台后,对经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使官商体系更加系统、全面、深刻。这些改革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是五均六管。

在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根据国师刘歆的建议,颁布了五均令。五均,据《乐语》记载,是古代天子对市场所设立的制度,相当于现在的市场管理。天子派人管理市场,按商品的质量、时令季节,规定商品的统一价格。使“市无二贾(价),四民常均”。强者不能强买强卖,富者不许盘剥穷人。这样既可以增加公家财政,又对老百姓有好处。

王莽实行五均,着重于控制当时不断上涨的物价。王莽把实行五均的城市称为五均市,这样的城市有长安和五都即洛阳、邯郸、临甾(淄)、宛(河南南阳)、成都。王莽又根据这几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将全国划分为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市区、以邯郸为中心的北市区、以临甾为中心的东市区、以宛为中心的南市区、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市区,以及长安特区。长安特区原来的东市改为京市,西市改为畿市。每一个五均市都设五均司市师一人,长安东市市令、西市市令改为五均司市师,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的市长分别改为中、北、东、南、西五均司市师。这些五均司市师手下都设交易丞五人,从事商业活动;设钱府丞一人,负责借贷事宜。王莽还在各市首次设置了类似现在储蓄所的“司市钱府”,工商业者可以将自己的资本存放在那里,随需随取。

五均市推行的主要措施是:

1.评定物价。各市以每季中月的商品价格为基础,根据商品的质量分为上、中、下三等,定出各类商品的标准价格,名之曰“市平”。在三个月内,各类商品均须按“市平”出售,不得任意涨价。如果商品超过标准价格,国家就将其抛售;如果商品低于标准价格,即任人自由买卖。这样做的目的是平抑物价,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定。

2.平衡市场供应。对于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如五谷、布帛、丝绵等,当市场上供过于求,商品滞销时,政府应核实成本,用原价收购,不让卖者亏本,这样做保证了生产者的利益;而当这些商品短缺时,政府则按“市平”出售,以保证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稳定。

王莽统一物价的思想,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农家许行曾提出的“市价不二,国中无伪”的价格学说。但是王莽对于物价管理的认识,远胜前人。他不是死板地规定出一个一成不变的价格,而是根据季节的变化,适当地调整物价,并建立一套保证生活必需品供应的购销制度与之相配合。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做到使官方所定物价不至于流于形式。

3.办理赊贷。“赊”是一种无利息的贷款,对于有一时急用(如祭祀、丧葬等)而又无钱操办者,可以向政府借贷,但在规定的期限内必须归还,祭祀十天内,丧葬三月内。“贷”是一种低利息贷款,对象主要是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而又缺乏资金的小工商业者。这种贷款的利息仅从赢利额中提取百分之十作为年息。如不足一年,则按月计算,利息更低,仅取赢利额的百分之三。这种办法与西汉社会中“取倍称之息”,甚至“其息十之”的高利贷相比,对贫苦人民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4.征收山泽之税及其他杂税。征收山泽之税并非起于王莽,但从王莽开始,可以说是通过征税的形式,正式把山泽富源公之于民。这样,贫民在交纳了一笔不重的税金之后,就可以充分利用山泽富源作为谋生手段,同时也丰富了市场供应。值得称道的是,王莽对于民间开发山泽富源,还懂得必须要有一定的节制,不允许滥施采伐。

除山泽之税外,五均官还负责征收蚕桑、织纴、医巫、卜祝、方技等杂税,并对游惰不事生产者进行罚款。这些税收,主要是作为采购生活必需品及赊贷的资金来源。

王莽对工商经济的管制措施,后来发展为六管。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颁布六管令。

所谓“六管”,就是由政府直接掌管六项重大的经济事业。即盐、铁、酒由国家专卖;货币铜冶由国家专营;名山大泽由国家管理;五均赊贷由国家经办。王莽认为这六项是人民生活所必需,又不是家家户户所能生产的,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必须由政府来管理。对于每一方面的管理都规定了许多条例,违反者要受惩罚,严重者有死罪。

王莽在诏书中阐述了六管的作用,可以简单地归纳为“齐众庶,抑并兼”六个字。其实,王莽实行六管,主要是为了限制富商大贾的投机活动,以保证人民生活的安定,同时也是为了在不加重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六管不是一次完成的制度,而是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到天凤四年(公元17年),花了八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新的经济制度。

盐、铁、酒的垄断利润很大。以“县官酤酒”一项为例,当时规定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作原料,酿得酒六斛六斗。酒的售价每三斛相当于粗米和曲一斛的价格之和。这样,从六斛六斗酒价中扣除原料价格,还余三斛六斗的酒价,其中的十分之三,即一斛八升用于补偿“丁、器、薪樵之费”,也就是用于工资、工具和燃料的开支,余下的十分之七即相当于二斛五斗二升的酒价为纯利润。利润高达61.76%,因此,国家在从事酒专卖中可得到相当大的一笔收入。

盐的产地和种类都很多,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领南、沙北固往往出盐。”在六管中规定盐的生产由政府专营,盐也由政府专卖。

铁的产地必须有铁矿山。从记载中可知,在汉代,邯郸、临邛、南阳、鲁县都是产铁的重要地区。谁占山炼铁,谁就是大富翁。后来全由政府垄断经营,炼铁、制造铁器农具、销售,都由政府转办。

对山泽资源实行国家管制之后,百姓采取山林产品和水产品,也要向国家纳税,这也是国家相当大的一笔收入。

六管的设立,王莽虽依托“先圣”,并宣称来自《周礼》、乐语、传记等古典,但实际上大部分皆为继承或发展汉武帝时的制度。如盐、铁、酒专卖及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都是武帝时行之有效的政策。“专山泽之利,管山林之饶”,本为秦制,汉代税归少府,作为皇帝的“私奉养”,因此也非始于王莽。五均赊贷虽属新设,但武帝时实行的均输、平准政策,亦皆被王莽所借鉴。不过,这些方法,武帝实行的目的主要在于聚敛,而王莽则侧重摧抑兼并,以缓和当时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

王莽扩大了官商的范围,从盐铁扩大到六管。朝廷立羲和官(原为大司农,后改为纳言),下设命士,派往各郡负责监督五均六管事宜。各郡都有几个命士,这些人都是从富商中选拔出来的,他们是商业的行家,奉命到各地去搜刮财利,十分内行。他们与郡县官吏狼狈为奸,账面上列有许多项目,而仓库中却没有那些东西。上骗朝廷,下欺百姓,使“众庶各不安生”。

当时,有个叫冯常的纳言官,看到六管之法在执行中的弊病越来越多,就上书王莽,劝谏他停止此项政策。王莽看了奏书后大怒,下令免去了冯常的官职,接着,命令酷吏侯霸等分督六尉、六队,给予他们类似汉代刺史那样的权柄,变本加厉地继续推行六管之法。

同类推荐
  • 清帝之光绪

    清帝之光绪

    他,来自二十一世纪,却在无意之中穿越到了大清后期;他,本是一名登山运动员,却误打误撞的成了一代清帝;“我为清帝,大清必兴!”他,站在权利顶峰放声疾呼。立宪政,设议院,造火器,制轮船。他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引进中国,突破一层层的束缚,奋力扭转着中华百年的屈辱。
  • 从来没有的帝国

    从来没有的帝国

    中世纪,穿越者投身于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农业产量,建立工业体系的故事。建了一个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来这里和我聊天。从来没有的帝国,群号:144065412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四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四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 风雨狮子庙

    风雨狮子庙

    三娃的一生虽然记载了太多的苦难,单纯憨厚的他却没记住多少,反而幸福的往事却经常回忆在脑海中。家产被分,被叔伯兄弟欺负,性格变得胆小怕事,畏手畏脚,经常被取笑被捉弄,然而幸福也经常围绕在他身边,幸运之神总是光顾到他身上,惹来了更多的羡慕和嫉妒,三娃知道那是上帝的眷顾。直到有一天,美丽的新娘子成为大家族的主事,三娃的命运才开始改变。而那些欺负他、捉弄他、取笑他的那些人,命运捉弄没有一个不贫困潦倒。而善良的三娃并没有记住仇恨,而是用善良和包容对待他们。傻人傻福,好人好报是永恒的主题。
  • 锦衣儒生

    锦衣儒生

    这是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没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却有着各式各样的法术,武技和神通!这里没有地球上多如牛毛的神仙,只有高悬天空的帝星,文武曲星和众多繁星,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修炼的根本就是源于星星的力量。这个世界和地球唯一相同的就只有如古代历史一样的朝廷与门派,这里的朝廷名为明皇朝!高智商反社会型人格的柳仙穿越到高武世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锦衣卫。原本是儒生要考科举的他如何用手中的绣春刀干掉一个又一个想取其性命的敌人?新人,新书,求推荐~挥泪求票~书友群:577728719
热门推荐
  • 毒后降世

    毒后降世

    一缕青烟,一束轻纱,坦荡如烟。如今的胆小新娘,曾经的懦弱嫡女,摇身一变,毒后降世,已经不再复曾经的柔弱,强势归来。左手毒术,右手医术,称霸天下。当所有人回过神来时,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胆小鬼了,现在,她傲世苍穹,俯视乾坤,狂傲天下。
  • 培养发明与创造的能力(走进科学丛书)

    培养发明与创造的能力(走进科学丛书)

    人类进入19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影艺术的成长奠定下坚实的基础。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1839年摄影技术的产生和它的广泛应用。它构成了电影拍摄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来有点可笑,电影摄影机的发明,竟是由于一次打赌的意外收获。1872年,一位美国富翁和朋友打赌。他说,马在奔跑时,在跃起的瞬间是四蹄离开地面的。
  • 王爷太花心

    王爷太花心

    她是作孽太多还是命犯桃花??一次又一次悲催的现实生活的打击,成就了她一颗千锤百炼的顽强的心。在第n+1次认命以后,她终于--穿越了!?为了一颗玉石,乐媛甚至习惯了恶毒王爷的一次次刁难······?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恶毒王爷就是跟她过不去!?他死缠着她,用比她还千锤百炼而顽强的心,愈加禁锢她,占有她,一次次的逃走,乐媛都以失败告终!?他却说,“我会给你最大空间的自由。”屁!乐媛才不相信,他怎么给她属于她的自由?要会玉石,然后放她回现代?
  • 绝宠娇妃:高冷王爷逗比妻

    绝宠娇妃:高冷王爷逗比妻

    一穿成废柴庶小姐,没有灵修也就罢了,竟然还是全古栖大陆第一智障?嫡妹欺到头上来,又骂又撕还抢娃!姐姐反手有的是一巴掌!隔壁王大姐明目张胆抢夫君?没关系,造个青楼卖了你全家!什么?魔王二皇子来抢亲!?快快快,收拾行李,逃!!美男我有,珠宝抱走,天下我的,剩饭你的!且看废柴如何抱着美男闯天下!
  • tfboys陌路遇见心

    tfboys陌路遇见心

    人物介绍女主1:上官恬忆,20岁,唤恬集团的千金,全国第一富豪,与王俊凯相恋女主2:欧阳晗轩,19岁,洋轩集团的千金,全国第二富豪,与王源相恋,整容后名字改为寒思源。女主3:东方晶灵,19岁,东灵集团的千金,全国第三富豪,千玺曾经爱的人,后与苏进结婚
  • 西部传奇

    西部传奇

    “的卢”被盗,赵国左相郭开断定盗贼必走仙人渡,飞鸽传信郡守花化堵截。偷儿拓兄弟俩来到仙人渡就被官兵围住,跳河失踪。国宝“的卢”丢失,灾难降临赵国,王宫被雷火击中,燃烧殆尽。百余年后,秦太子子楚戏水得到“的卢”,传奇故事就开始了。不要拿教科书印证西部传奇里的人,事。时间和地点。
  • 翻天

    翻天

    初出尘世,入剑宗,刷地下赏金榜,捕深海美人鱼。开遗址古墓夺陨落神器。层出不穷的法宝,神奇瑰丽的道术,各色各样的美人。翻天覆地,唯我独尊!
  • 琴瑟在诺

    琴瑟在诺

    阿诺觉得如果没有再次见到萧容,那么“我是萧容。”将会是记忆的全部,可是偏偏又遇见,偏偏又发生了那么多,于是记忆变得饱满、芜杂。萧容,那个男子将我从青楼赎回,那个男子醉酒的时候吻着我念了另一个女子的名字,那个男子叫我不能信他,那个男子,我一直最想信却不能信的的他。我一直以为我的生命是一场哭笑不得的笑话,或者是一曲悲歌。从来没有想过,当醇酒黯香、美人迟暮,会是这样一场闹剧。
  • 嫡女重生:巅峰召唤师

    嫡女重生:巅峰召唤师

    懦弱胆怯的废材草包二小姐,屈辱一生,最后被夫君和妹妹联手害死。上天垂怜,让她重生回到豆寇之年,这一世,她不再委屈求全,不再做提线木偶,脚踩狠心渣男,横扫恶毒姐妹,她要做掌控自己命运的女王。他是身份神秘,能与皇帝平起平坐的天阶召唤师,却对她穷追不舍,百般宠溺。“他们说我是废物。”“我废了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废物!”“她们说我长得丑。”“谁说的?你尽管去弄花她的脸!我善后。”“我琴棋书画样样不精。”“我不在乎。”“我脾气不好。”’我不介意!”’“她的召唤兽好萌!”’我去抢来给你!”……“霍止翊,你除了会对我好,还会什么?”“还会疼你,爱你,宠你,纵容你,保护你!把你宠上天!”
  • 新规矩

    新规矩

    你是否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不如你聪明、漂亮或可爱的女性找到了男朋友,而你却没有?你是否怀疑自己正在做一些傻事却并不明白究竟错在哪里?你是否对于临时性的情侣关系、独自度过周末和情人节的日子已经忍无可忍?对于那些只给你发短信或只在网络上与你交流,但却从来不与你约会的男士,你感到厌倦了吗?你知道为什么他要了你的号码却不给你打电话?如何躲开可能让你倒霉一辈子的坏男人?……31条黄金“规矩”,加上“男士最讨厌的20种行为”,关于规矩的常见问答,以及需要反复唠叨的20条规矩,将使你足以掌控约会时刻,找到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