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1500000002

第2章 成语概说

成语是我国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例如:“千钧一发、勇往直前、坐井观天、实事求是、诲人不倦、经年累月、缘木求鱼、七手八脚。”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诗文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们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则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型的。如“乐不思蜀”“安步当车”“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如“莫须有”“闭门羹”“迅雷不及掩耳”“醉翁之意不在酒”等等。

成语绝大多数是由四个字组成的,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较浓厚的普通词组,误看做成语。我们应当注意,凡是一个词组里的词可以替换的,就应该把它看做普通词组。例如“根本改变”这个词组,也可以改为“彻底改变”“基本改变”或“大大改变”;又如“密切合作”这个词组,可以改为“紧密合作”;“肆意挥霍”,可以改为“任意挥霍”或“随意挥霍”。这几个词组改了以后,并不影响意义,像这样可以自由改动的词组,都是普通词组。

至于成语,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成语的词,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替换。例如“虎口余生”这个成语,就不能改为“狼口余生”“豹口余生”或“虎嘴余生”;“任重道远”,也不能变更为“道远任重”“任重路远”或“任重又道远”,等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感情色彩。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所以我们在使用成语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

例如“盲人瞎马”这个成语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原文为:“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故事讲述的是:东晋时,桓玄、殷仲堪和顾恺之聚在一起做一个文字游戏,即比试谁说的话更惊险。桓玄首先说:“矛头淅米剑为炊。”意思是用长矛的尖头淘米,用剑烧火做饭。殷仲堪接着说:“百岁老翁攀枯枝。”意思是说一个百岁的老头悬挂在一根干枯的树枝上,自然很危险。这时有人接着说了一句:“井上辘轳卧婴儿。”说井台上的辘轳上睡着一个婴儿,似乎更险。顾恺之说:“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意思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骑着一匹瞎马,半夜三更,走在深水池的旁边。一只眼睛失明的殷仲堪听后吓了一跳,脱口而出:“这太可怕了!”

后人便把“盲人骑瞎马”简化成“盲人瞎马”,比喻瞎撞乱闯,非常危险。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四件事都形容危险,为什么却只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成为大家所熟知的成语,而“矛头淅米剑为炊”“百岁老翁攀枯枝”“井上辘轳卧婴儿”都没有成为成语?原因是“盲人骑瞎马”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音律和谐,并能演化成固定简洁的形式,故为人们喜闻乐用,而其余三个却没有这种特点和基础,因而不能演化为成语。

成语具有形式整齐、音律和谐、源远流长的特征,在结构上具有凝固性,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

成语最突出的特征是由四个音节构成的成语占绝大多数。就以流行较广的《现代汉语成语词典》(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例统计,该词典共收成语八千七百条,其中四字格成语八千四百二十条。可以说,四音节形式是成语区别于熟语中的其他成员(如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的一个显著标志。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具有音乐美,成语突出地表现了汉语的这一特点。其音律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成语的四个音节大多是两两相对,匀称整齐,节奏鲜明。其二,平仄相间,音调高低起伏,具有旋律美。例如:“山清水秀、行云流水、豁然开朗、侃侃而谈。”

成语的第二个特征是源远流长。源远指成语沿用的历史性,例如:成语“有恃无恐”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沿用历史了。“背水一战”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至今也已两千余年。“捕风捉影”最早出现在宋朝朱熹的《朱子全书学一》,“两面三刀”最早出于元曲《灰阑记》,“南腔北调”最早出现在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这些成语都有一二百年甚至八九百年的沿用历史了。

流长指成语使用上的社会性。成语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在书面或口头上广泛使用。像一些来自古诗词中的成语,它们是从不同时代的诗词中截取的原文,因为它们或寓意深刻,或形象生动,是全诗的警句、名句,被人民群众喜爱,广为使用和传诵,得以流传。例如“春风得意”“平分秋色”“山雨欲来风满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

第三个特征是在结构上的凝固性。成语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定型的、凝固的。它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例如,不能把“欢天喜地”改为“欢天笑地”,也不能把“南腔北调”说成“东腔西调”,不能把“狼狈为奸”增添为“狼狈而为奸”,同样,“患得患失”减缩为“患得失”也是不允许的。从结构关系来看,也是不能任意变动的。比如“愚公移山”的内部结构是主谓关系,“重见天日”是动宾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一经固定,便不能随意更动。不能把“愚公移山”改成“移山愚公”,也不能把“重见天日”改成“天日重见”。

为什么成语的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不允许任意变动呢?这是因为成语是在长期使用中逐渐形成的,它是“约定俗成”的产物,一经定型就有了一个规范的固定的形式。例如“抱头鼠窜”“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老鼠的厌恶心理,若将其中的鼠改为“兔”“龟”等,不符合人们的心理习惯。再如“四通八达”曾有过“四通五达”“七通八达”的说法,但最后定型为“四通八达”,这就不能任意变更了。如果加以变更,只会造成使用上的混乱。而且,改变了成分和结构关系,还会造成词义上的混乱。例如“病入膏肓”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这则成语和它概括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把“病入膏肓”改成“病入心脏”“病入脑髓”,必然会造成意义上的混乱。

第四个特征是在意义上的整体性。成语在表意上与一般固定短语不同,它的意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以整体来表达特定意义的。这就是说,要透过字面的意义来深入领会成语的意义。

例如,“高山流水”不是高山上的流水,或高山和流水,实际含义是比喻知己或知音。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故事大意是: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鉴赏音乐。伯牙弹奏表现高山的乐曲,钟子期说:“好啊!你的心志就像那巍峨崇高的泰山!”伯牙弹奏表现流水的乐曲,钟子期说:“好啊!你的心志就像那奔腾浩荡的江河!”无论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都听得出他的音乐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人们便用这个成语来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再如,“胸有成竹”的意义也不是“肚子里有现成的竹子”。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以画竹远近闻名。其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特点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他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当人们赞扬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他写过一首诗赞扬文同,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就真的出现过某翻译人员把它翻译成“肚子里有一根竹子”的笑话。

可见,成语的意义一般具有双层性,表面意义的作用仅仅是以其形象性来体现成语的实际含义。成语的这个特点是一般固定短语所不具备的。

成语大多言近旨远,或蕴涵深刻的哲理,或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例如“滴水穿石、唇亡齿寒、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极必反、相反相成、欲速则不达”等。使用成语有助于表达透辟精当,含蓄而深刻,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同类推荐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走进定西

    走进定西

    本书侧重于收集人文方面的背景资料,在定西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通过它的景观、民俗和民间艺术,给读者展示了定西简明的历史脉络。
  •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本书为作者多年从事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探索,记录了浙江多年来走在前列的非遗保护历程和实践,是读者了解浙江非遗工作的一个窗口。全书主要分为四讲:第一讲为学法讲义,第二讲为论坛讲演,第三讲为会议讲话,第四讲为市县讲评。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史。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热门推荐
  • 酷冷灵少

    酷冷灵少

    一场意外,让他具备了异能,他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报复!而在报复的过程中,他慢慢的恢复了原有的本性,重新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万剑之王

    万剑之王

    重生在阿拉德大陆,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鬼剑士,在这个强者如云的世界,雷蒙想的不是称霸天下,而是,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除了我自己,没有任何人能掌控我的命运!”阿甘左,西岚,布万加,巴恩,四大剑魂,传说中的神之剑士,索德罗斯,鬼泣吉格,当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早已经成为了传奇的时候,雷蒙却说,我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他们。“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唯有变得比任何人都要强!”龙大人书友交流群167776076(不限VIP)
  • 拯救失忆千金

    拯救失忆千金

    叶倾尘以为自己就是这样慢慢平凡的老死而去。一次意外让她踏上一条看不见未来,看不清前方的路。这个因她而起的故事,是否真的能如大家所愿——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在众人一路守护下,当迷局揭开时,她又会如何选择呢?
  • 拐个皇帝回现代

    拐个皇帝回现代

    她是个平凡的小女子,想不到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到了古代,还遭遇了一个冰山一样的酷皇帝。这个男的臭屁的不行,不仅抱着别的女人,好吧!惹到了她,就别怪她不仗义了,少年,跟姑奶奶回现代吧!
  • 重生术师:孙少的鬼才娇妻

    重生术师:孙少的鬼才娇妻

    出去旅游偶然得到一枚古戒,被煞气侵袭,一朝重生,变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神棍。上辈子想高调高调不起来,这辈子想低调却低调不起来。为了发家致富奔小康,一不小心奔成了商界奇迹;为了防身卫家保平安,一不小心坐在了黑道梅花帮的帮主椅上。
  • 杨森

    杨森

    主要讲述杨森从内向到外向变得成熟魅力从横情场和商场
  • 妖皇绝世

    妖皇绝世

    一个被埋没的修炼天才,却被认为是一个无法修炼的蠢材,机缘巧合获得了妖皇的戒指,让轩辕泓乐走上了修炼者的道路,为了能够获得安静的生活,轩辕泓乐一步一步努力着,面对门派的追杀,他不曾埋怨过,而却勇敢的接受现实,踏破苍穹。
  • 坏心女配家宅生活

    坏心女配家宅生活

    一个被重生嫡女斗败的继室重生到穿越女的庶姐可惜她只是个女配可怜兮兮的被配给穷家公子什么?被那些女人斗败了也就算了,连你也欺负我?
  • 怪谈实录之乡村鬼事

    怪谈实录之乡村鬼事

    原载天涯莲蓬鬼话,雁北堂出品。本文开始以一个灵异传闻为引,前半部分讲小主人公师傅张有才的历险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小主人公。2011天涯强帖,拥有千万点击,数十万读者,天涯超人气社团“雁北堂”写手“雪冷凝霜”,邀您一起走进灵异的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