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8500000040

第40章 扬起爱心的风帆(6)

大姐说:“不是邮递员投错,而是地址没有写清楚。这封信已经在小镇辗了三个月之久,邮递员投来投去,好不容易打听到一点线索才交到我手。我一看是你的名字,就收下了。”

“这么说,邮递员还是很负责的。”我又看了看信皮。

“是呀!”姐姐便把邮递员给他讲述这封信转来转去的过程又给我重述了一遍。

最初邮递员看到信皮上写着×××镇,以为是镇政府的什么人,便把信随着报纸和其他的信件送到了镇政府门卫的小窗口。报纸取走了,信件也陆续取走了,独有这封信被丢在那儿,很白的信皮,搁在小窗口上很触目。镇政府的人谁走到那儿,都要拿起来看一眼,看完把信又扔回小窗口。日子久了,信皮由白变黑。直到有一天,邮递员再送信时,门卫的老头忽然想起来,说,这有封信,扔这儿很久了,政府没有这个人,把信退回去。

大约是在一月之后,那封信又随着几份报纸和信件落在了银行收发室的桌子上。报纸拿走了,其他的几封信又拿走了,收发室的桌子上又只剩了这封信。银行里的人不论谁走到那儿,都要拿起那封信看一下,结果还是没人收。邮递员再来时,看到这封信仍然扔在桌子上,便捡起来往大邮递袋里一扔,这封信又被转到了别处,又经过了一些人的手。忽然有一天,不知是哪个单位的哪个的,一拍脑袋说,想起来了,好像在宾馆里的什么人叫这个名字。就这样这封信又转到了大姐的手里。大姐看是和我一个名字,便把信拿了回来。

“打开看看吧,这样转来转去的总不是个办法,说不定信中还有什么急事,打开看看就知道是写给谁的了。”

听大姐说的有道理,我便把信拆开来。信是用两张小学生算草本的纸写的,字迹歪歪扭扭,信中写的是:俺住在偏远的大山沟里,俺这里很穷,俺只念了几年书,家里就供不起了。俺今年已经十七岁了,还呆在家里没事做。俺想摆脱这穷日子,想挣钱供俺弟弟上学,可是在这大山沟里不知干点什么才能挣钱致富。俺在一本书读过你写的《淡蓝的小花》,那个卖草莓的小女孩儿,很叫俺感动。俺也想像她一样种草莓,担到街上去卖,可是俺这地方没有草莓,所以求你帮俺买些草莓籽给俺寄来……

读着来信,我似乎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孩儿正眼巴巴地站在村口,急切地盼着回信,盼着寄去的草莓种籽。而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这么久,说不定那个男孩儿已经失望了,不再期待,不再相信世上会有素不相识的好心人。我的心为此变得沉甸甸的。我知道,只有尽力去为这个遥远的山里的孩子做些什么,才能减轻心里的这份沉重。幸好我有朋友在城里的果药公司做事,想必他能买到草莓的种籽,便跑去求助于他。谁知他却一摆手说:“从来没听说草莓有种籽啊!”

“草莓没有种籽,它是怎么生出来的?”

“这,这我就说不清了。”朋友说,“这样吧,我带你到乡下,我们向老农打听一下。”

到了乡下,找到种草莓的老农,那老农皱着眉头想了想说,他当初只是随便要了几棵栽子栽到地里,没想到几年之后窜成了一大片。草莓到底有没有种籽他也不知道。先后询问了几位种草莓的农户,也都是这么说。

我是希望而去,失望而归。

那些日子里,我一直因为这件事坐卧不安,眼前总似有那么一个衣衫褴褛的山里的男孩儿站在我面前,充满信任的求助的目光看着我。母亲不忍心看到她心爱的小女儿这样寝食不安,出主意让父亲钉一个小木盒,在木盒里放上土,把草莓的栽子栽到土里,再一并寄去。父亲正要动手时,恰赶上果药公司的那位朋友又来看我,一见便说,这不行,黑龙江省路很远,有可能没邮到栽子就干死了。他又说,我已经打听到,乡下人都把草莓叫地果,想必那个山里的男孩儿不知草莓就是地果吧。地果,吉林有黑龙江也能有,也许他的家乡就有,何不写信说明一下,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再来想办法。想想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依照这位朋友的话去做。

信邮走之后,我的心并没有因此变得安宁,我日日盼着那男孩儿的回信,像他盼我的回信一样。然而,我却始终没有等到那男孩的回信。他那封遥远的来信便一直像铅砣一般沉重地压在我的心里,压了十多年。

有那么一天,当我偶尔跟一个朋友提起这件往事时,朋友说你何不去信探询一下那个男孩儿现在的生活情况,问他是否找到了地果,栽种了草莓,也好免去你这块心病。朋友的话提醒了我,回家之后便写了一封信,一封充满感情的信。信写完了,再去翻找那封遥远的来信时,却怎么也找不见了。找不见那封信,我的信也就无法知道那男孩儿现在的生活情况。因此,在我的心灵深处,我将永远不能消除对那个山里男孩儿的牵挂了。

信邮走之后,我的心并没有因此变得安宁,我日日盼着那男孩儿的回信。像他盼我的回信一样。

失去的黄昏恋

婆婆去年去世,公公孤独寂寞,开始时他天天晚上将婆婆的遗像放在枕边睡觉。早上见他眼睛总是哭得肿肿的,我们心酸酸的很不是滋味。虽然公公有退休工资,子女也待他不错,但钱再多、子女再好,都难抵上一位老伴。

想到公公的孤独,我们开始琢磨着要为他寻找一位合适的伴儿。机会终于来了!不久前,有一位老太常托我们捎信,叫公公去她那儿玩,我猜想八成是她看上了公公,于是一次饭桌上,我主动问公公,也将我们表示赞同的意见告诉了他。公公也如实告诉了我们一切,那位老太离婚多年,如今子女都大了,而她一个人开了爿小店,一直想找个伴,一来店中有个照应,二来精神上有个依托,有一次公公正巧去她店中,俩人倒也谈得来,比较情投意合。但公公是个内向的人,平时没多大主见,过去一直是婆婆说了算,如果我们子女不表态,他也不好意思开口,这一次经我一讲,他所有的顾虑消除了,一吃罢饭,立即踩上三轮车去了老太那儿,我想他肯定是要去告诉她,他的子女同意啦!

公公开始注意打扮了,新衬衣、新长裤,还去定做了新皮鞋,脸上又多了笑容。想想他从此可以告别孤独生活,我们真的打心眼里高兴!只盼望公公早日从乡下来城里,与那老太结成伴侣。

公公真的没主见。就在他即将去老太那儿的前夕,竟去了一趟原来的岳母家,那儿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岳母与三位六七十岁的老舅子,去了三天回来,公公的态度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什么也不多说,就是说定不去老太那儿了,问他什么原因他也不说,反正就是不去了。

公公又孤零零地回到了乡下,我们叫他住在城里他又不愿意,说我们早出晚归他一个人照样孤单。而老太仍打电话来问公公在家干什么?他有没有电话?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也不知如何地回答好。公公的黄昏恋,就这样失去了。

公公开始注意打扮了。新衬衣、新长裤。还去定做了新皮鞋,脸上又多了笑容。想想他从此可以告别孤独生活。我们真的打心眼里高兴!

最后的一曲

一间小阁楼上,一个清瘦的女孩望着窗外的落日发呆。她多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否依然如故,哪怕能让她走出小楼,带回一缕温暖的阳光也行。可是父母不让她去,说她照顾不了自己,与别的女孩不同。她就在小楼上编织了很多很多的梦。最甜美最让她激动的梦就是驾着拐杖,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行囊,骄傲自豪地走遍天涯海角,永远不再想起这窒息的小阁楼。自从高考落榜后,她就把自己一直关在小楼上,像只灰老鼠,自卑得连一点点响动也承受不起。

太阳下山了,女孩的眼睛开始黯淡。夜,多么漫长。女孩把手伸向窗外,想把夜的尽头拉住,陪伴她煎熬内心的忧伤。

楼下,《二泉映月》委婉深沉的曲调,是惟一能给女孩带来点生气的。

那是一位租住的卖艺老人,无儿无女,独身一人长年漂泊在外。自学简谱、指法、弓法,拉起二胡如醉如痴。从未在正式的舞台上演出。老人说:“随便坐地就拉,舞台总是虚的。”

女孩想,老人内心很苦,要不怎么会把《赛马》那么激昂的曲调拉得跟马失蹄似的悲切切。拉了大半辈子,连艺术大师的门朝哪边也没摸着过。

每天,女孩把心系在老人那把老朽的二胡上。在跳动的音符里能吸到新鲜多氧的空气。老人总是反反复复地拉《江河水》。那如泣如诉的哀婉的曲调,好像在表白着他的内心世界,也吸引着女孩,为它欢喜为它忧。老人很少说话,二胡就是他全部的生命。女孩说:“爷爷,你的嘴是一道生锈的门,跟我说说话吧。”老人说“钥匙在二胡拿着。”

女孩提起笔,把老人的音符写成一首首小诗。阁楼上,满地都是配乐的诗稿。女孩要把二胡与老人的故事寄到世上。这是女孩目前最有信心做的一件事。

女孩盼啊,望啊,几月过去,终天失望了。她气馁地想,丑小鸭不会有成功,不会有未来,阳光不会专给她厚爱。

天,依然是蓝的;街道依然是忙碌的;女孩依然又长久地蜷缩在阁楼上;老人依然每天早出晚归。大街小巷都爱听他拉的《二泉映月》。人们说,他就是瞎子阿炳的化身,不同的是,老人眼里能装下一条深远的小路。

那如泣如诉的衰婉的曲调,好像在表白着他的内心世界,也吸引着女孩,为它欢喜为它忧。老人很少说话,二胡就是他全部的生命。老人眼里能装下一条深远的小路。

爱的小屋

我与樊是在一次互为友人当“灯泡”时,不经意的偶见第一面。他性情温和,对人细心周到。说话不多,偶尔很有分寸的插上一两句,既不觉拙舌笨嘴,又冷热适度;即不夸夸其谈,又倍觉温文儒雅。一丝常挂于脸上的自然微笑,百个姑娘见了,百个心情好。如此实在、可靠、本分的男孩,难得。

在小站待业的日子里,少女那方处女地竟为樊奇奇怪怪地开出许多艳丽芬芳的花。每次工间小憩,漫无目的抬头,却看见樊坐在火车头上,微笑着向我招手。我知道,他是出于一种礼貌性的招手。听友人说,他已有女朋友,我只不过是孔雀开屏——自作多情罢了。但我一直为樊心猿意马。

门前那株腊梅,早早地吐开了春的蓓蕾。友人给我带来樊的消息。樊想来看我。按捺住那颗狂跳不已的芳心,面带羞涩,欲擒故纵地说:“待我考虑考虑?”友人担心地问“有男朋友了?还是在乎他的过去?”“不,我与父母商量后再作决定。”友人稍稍放心离去,我却后悔不该如此决定。真想立刻见到那张微笑不败的脸。又怕樊说我不稳重、浮躁,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好女孩。他刚与女友“吹灯”,就想起了我。说明樊能在美好中寻求宽慰,不愧活得乐观、积极的男人。

父母见过樊后,挺喜欢。我们的恋爱在无任何阻碍的情况下自由延伸……

由于单位住房紧张,我们无法营造自己的爱巢。又不愿为了等待分配新房,而错过生儿育女的佳期以及人生的许多美丽。家里只有三十二平方米的住房。哥嫂婚后带着孩子与父母同住,还有七十一岁高龄的阿婆也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我俩再挤进这间小鸽笼,恐怕只有挂在墙上的份了。父母对儿女,就像母鸡孵小鸡,谁也不让冷着,饿着。父亲腾出一间方方一米七的小鸡圈,扫去屋顶的灰尘、蛛网,我先用了四十三张报纸把墙包装一新。嗅嗅浆糊混着油墨香的新房,想象着我们未来的宝宝将生于“书香门第”,那种脱颖脱俗的满足感,是我们聊以自慰的最佳生活调味品。双人床无法摆进去,父亲找来一些木板,拼做成一张长一点七米,宽一点三米的特殊婚床。每次进去,先生总是客气谦让地说:“女士优先,夫人请进”。床的一侧,父亲设计制作了三层架子,可放衣物、书之类的东西。母亲早已为我们备好床上用品,她催促父亲:“快出来让我,不要耽误铺新床的好时辰”。先生用纸剪了一个大大的红双喜,端端正正贴于门上,小屋顿时喜气盈门。就这样,我们的婚礼既简单,又轻松自在。虽无亲朋好友祝贺之热闹,却有双亲的真诚祝福,兄弟姐妹们的凑合,足矣;虽无宽敞豪华的居室,自己动手装扮、点缀的这间小屋,也不失为一雅阁。四代同堂的和谐、幸福生活,羡煞了徘徊多日的燕子,终于下定决心在我们的小屋檐下筑巢、嬉戏。

小屋虽小,却是属于我们的立锥之地。它充满了温馨与甜蜜。所有的烦恼、琐碎杂事、伤心、委屈都在这里涤尽。站在离地两尺的床上,头顶着纸板搭起的屋顶,那种顶天立地的伟大,把人生路上的乌云密布,严冬相逼视若走泥丸;倦缩于床,偶有风过,扇出一点点鸡粪加霉臭味,也影响不了我在小屋心宽神散的梦游。在大雨如注的夜晚,我与先生默默相对。打开窗户,静听檐水哗哗作响,想象着雨夜里流浪的人们,或是虫虫脑脑,活生生的生命、精灵是否如同我们有一点点遮风避雨的弹丸之地。捧着口琴,吹起6617|60|6632|3.01,先生轻声附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悠闲快乐时,随手翻阅《席慕蓉诗选》,慢慢咀嚼《白鸟之死》的美丽依恋。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躲进小屋,回想少年时代的保夫鲁沙经历的是怎样一种苦难生活。人,就是这样在磨砺中炼成钢的。偶与先生产生摩擦,墙上那首小诗是最好的解药,能快速制冷:如果你爱的是现在这个我/那么请别试图在婚后改变我/因为我不会改变什么/如果你只是想先抓个对象/婚后再把他改造得合乎你的理想/那么请别再嫁给我/因为我婚后也不会改变什么。

九九重阳,女儿降临了。充溢着小屋的是她扯开喉咙的啼哭。难怪,由于房子太小,女儿撒尿尿,抱着她无法蹲下,不小心床边轻擦了女儿的嫩手,只好把床脚垫高,钻入床下,让幼小的女儿昏天黑地的乱撒一地。冬天的小屋,被一家挤得热热乎乎。推开小窗,女儿静静地望着深远湛蓝的天空,这时的我才感到,忙碌中能挤出一个心情与女儿放飞心境,不也是一种轻松与娱悦吗?夜晚,女儿喜欢开着小窗睡觉,胖藕似的小手指着月亮星星,嘴里嚼着只有她自己才明白的话语,迷迷糊糊睡去。

小屋包容了一家的温暖、安全,以及一切思想。但是随着女儿的长大,外面的世界比小屋更宽广,更美丽,搬迁也就在所难免。

离家的那天,父亲说:“这间小屋原封不动的替你们留着,想家了就回来住几日。我会经常打开门窗通通风,或者晒晒被子。要是在新房住不习惯,带着孩子再搬回来。”母亲说:“金窝、银窝,不如这间鸡圈改造的窝。”我使劲点着头,答应他(她)们一定常回家来看看。

小屋,似一个破背包里的一片绿叶;又似轻挽父母儿女亲情的爱之手;似童话里的小木屋,温馨富有;又似醇香的一滴老酒;是我们心灵的栖所,一生最最难舍、难忘的爱之屋。

小屋,似一个破背包里的一片绿叶;又似轻挽父母儿女亲情的爱之手;是我们心灵的栖所,一生最最难舍、难忘的爱之屋。

情到深处便无言

“尚需等待。”这是我的一位年近而立的朋友在面对有关爱情的提问时所作的回答。

同类推荐
  • 我的第一本植物科学探索发现

    我的第一本植物科学探索发现

    全面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活泼、美观的版面,而给予孩子们以知识上的传授、阅读上的享受。本丛书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也通过故事中隐含的道理来给予他们以情商方面的培育与引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 庶民百姓的故事

    庶民百姓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体育探谜

    体育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细说万事由来

    细说万事由来

    《细说万事由来全集(经典·珍藏)》集结古今万事万物,精选大量图片和文字,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的精彩历史,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日常生活、地理名胜、节日习俗、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
  • 红发安妮系列1:绿山墙的安妮

    红发安妮系列1:绿山墙的安妮

    描写卡斯伯特兄妹向孤儿院申领一个男孩,但却错误地送来了 一个红头发的女孩。这个女孩以其活泼乐观的精神,不但感染了年迈孤独 卡斯伯特兄妹,也照亮了整个绿山墙的生活。她奇妙的幻想生活、与戴安 娜纯真的友谊、与吉尔伯特的斗争、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无不展示着一 个小女孩快乐的童年生活。
热门推荐
  • 大汉皇帝刘备

    大汉皇帝刘备

    一切从摆地摊开始,看少年刘备如何慢慢的成长为一代枭雄,打造出一个大大的汉帝国!每日双更,坚持完本,也希望有喜欢的朋友把此书看完!建了个QQ书友群,大家可以进来讨论,群号:108714372
  • 数字猎人

    数字猎人

    简介全新的科幻创意,战斗的爽快,任务的猎杀,美女的诱惑,兄弟的情义......真正的科技幻想主旋律,尽在《数字猎人》——————我想,如果当虚拟空间中的数字生命入侵的时候,我恐怕会赶忙卸下数字猎人的勋章,因为那太危险了。但是,如果那些数字生命,全是一个个美女,御姐,萝莉呢?忘了,其实数字猎人里,也拥有不少女皇,百合,冰美人。小易冲新书榜急需各种数据,各位看官看完若觉得不错,请给点支持。登入点击+加入书架+投推荐票=爆菊爆发。
  • 谁说你懂为人处世

    谁说你懂为人处世

    本书介绍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主要内容包括:低调做人才是处世的高手、保护好自己是处世之道的基本要求、说话能力决定处世水平、不要小瞧你所遇到的任何人、给人留面子自己才会有面子、善交朋友比多交朋友重要、不可忽略为人处世中的社交细节等。
  • 非常团队七周特训读本

    非常团队七周特训读本

    团队就像一棵树,员工都是树上的枝叶。要使大树枝繁叶茂,就必须有使生命力旺盛的源泉——团队的合力与精神。微软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韦尔奇的答案是:“成功的团队!”经过7周团队训练的企业,将会在21世纪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 藕断蓝连

    藕断蓝连

    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中,或许帮助过你,或许扰乱过你,或许只是让你体验感情。但他们大多只是稍纵即逝。而有的人,明明和你毫无沾边,仅仅只是正好在这个时间相遇,你却不知道:爱情她来了。而且这要是与爱情有关的,只要一出现,便将紧紧附于人生。从不替代,从不再来,从不停止......
  • 十七年表

    十七年表

    本书叙述了1990年至2006年间一个当代中国平庸青年的成长历程,萨达姆从1990年登上《新闻联播》,到2006年被绞死,权势起伏贯穿其间。这十七年被作者定义为有别于传统意义的“萨达姆时期”,也可看成那个时代青年的成长年表。如曹寇本人所说,“或许两相参照倒别有趣味”。和曹寇一如既往独树一帜的语言和结构一样,这个小说仍然是曹寇式的,但更加绵密和平实,语言也更为简洁、质朴、野性、畅快。小说在成长的快乐与迷惘中,折射出的是某种反都市的迷思。
  • 恶魔女王,这只忠犬我收了

    恶魔女王,这只忠犬我收了

    当一个爱你的和你爱的人同时出现了,你会选择哪一个?反正成虞是要死死抓住这个她爱的人不放,否则太没挑战性了,也太对不起自己的内心了。可她中意的这个人,偏偏心里有着另外一个妹子,还忠心耿耿地为她守身如玉了十年之久。他妈的,老娘周围怎么全是这种痴情种。成虞一边抱怨,一边对着这位费力讨好,可他却越走远。一怒之下,这男人老娘就还不要了,爱滚多远滚多远吧!可是在这样决定之后没多久,两人的立场进行了一个转换。好吧,你对我这么好那我就把你收了吧。
  • 乐紫

    乐紫

    现代网游竞技故事。宅女乐紫巧遇网游战队老板苏南,走入职业战队的故事。宅女乐紫和暴躁网游公司老板的故事。
  • 天下归魏

    天下归魏

    《天下归魏》,写的就是三家归魏,立志在曹操时代就统一天下,喜欢曹魏的请进。一次空间的转换,一次不同寻常的穿越,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争雄,曹魏第一!不一样的曹操,不一样的刘备,不一样的孙权,不一样的三国。非爽文,不合作,要的只是一个真切的三国争霸,尽力还原历史人物!
  • 好在我们还有爱情

    好在我们还有爱情

    这是个由无数“千家万户”70后背后的辛酸与幸福交错而成的故事。70后经历了特殊的时代变迁与新旧价值观的替换过渡时期。他们成长在祖国的改革开放阶段,挣扎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如今人到中年,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人生,挣扎于疲惫与迷茫,包容与抗争之中……江阳市车辆厂的家属院里住着老连一家五口。老连去世后,留下行动不便的老伴和三个女儿。原本照顾连母的保姆因事回了老家,临时找不到替代的人。三个女儿在轮流照顾母亲的同时,各自的生活也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