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5900000034

第34章 一九八九年(2)

四川境内山坡上的麦子不错,比武汉周围的要好,麦子长得比较高,已拔节,天气比武汉热一点。精耕细作也不错,民以食为天,没有粮,这么一个大国,不乱才出鬼呢。要稳定,首先要稳定肚子。

中国的老百姓是很勤奋老实的,看到不少老爷爷、老大妈还在地里劳动,假如其知道他上交的税被人无缘无故的大吃大喝,心中不知有何想法。

一个人出差,一定要有好的条件,吃住行的条件,环境条件,同伴条件。此次出差,有点扫兴,晚上同室的一个老人家,打呼噜不要命,简直让人受不了,一个晚上都没有睡一下。其打呼噜一直是在高水平线上,有时像说话,有时像断气,有时像抽风,有时像拉风箱,真是要命。今天晚上但愿能睡好。

脱离了省军区来看省军区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有一种新奇的想法:一是有一种神秘感,省军区是干什么的?二是有一种陌生感,好像不是刚出来的。三是感到办公室工作重要性。一杂,二多,三乱。因此,要出成绩谈何容易。

一天三餐共6元,早上一元钱面条一碗,中餐四元一个炒鸡蛋,晚餐又是面条。

带了一本托尔斯泰的名着《安娜·卡列琳娜》的书在看。

1989年3月2日

星期四天阴

早上火车准时到达成都,第一次到成都。张仲湘和王津获已到了成都,住成都军区一招新楼609。缪德亮副处长接待。

上午我们三人到杜工部草堂和武侯祠参观。下午逛街,共四个小时。

晚上吃饭,其中有云南的过桥米线,酒喝多了。

晚饭后我到陶伯钧参谋长家去坐了半小时,首长是武汉过来的,已有四年,在武汉军区当炮兵部长、副军长都比较熟。

晚上石晋元来了,谈了个把小时。

方案预计要15号回武汉,时间长了一点。

1989年3月4日

星期六天晴

早上从成都出发,八时四十五分值班飞机起飞,中午十时四十分到昆明军用机场。住原昆明军区二招9楼14号房间。

下午参观滇池,上了大观楼。

这次外出看了好几个风景点,感慨很多。不少名胜古迹,都是名声大,看了后总是摇头。一是管理不好,二是服务差,三是不文明,太肮脏,看了还扫兴。

昆明市海拔1800米,日照好。因此看到的人都是脸色红堂,白皙的皮肤极为少见。

此次外出四人,广州王、张秘书,成都外事处缪处长。缪德亮是江苏人,曾是肖永银首长的秘书,一说更亲近了,我也代表吴庆当过一个月肖永银首长的秘书。缪安排的十分好,线路是成都、昆明(石林、滇池)、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乐山(峨眉山)、成都、重庆、宜昌、荆州,都是我第一次去的地方。想到家中工作,恐怕刘参谋长很也着急,叫我早一点回去。

1989年3月5日

星期日天晴

昆明总医院邱助理带一台面包车,司机小苏(山东人),把我们三人加成都后勤部的张晋到闻名于世的路南石林。

中午在宜良县狗街吃的饭,吃了两只烤鸭。宜良烤鸭在云南很出名。

石林名不虚传,阿诗玛的故事就发生在石林,穿着阿黑的衣服照了相。

晚上在昆明总医院吃饭。昆明军区撤销后,总医院的接待任务十分重。老同志、过往的、旅游的、关系户都要到这里来,石林、滇池、大观楼、瑞丽、西双版纳都是名胜,要去就要派车,都是花钱的事。参加吃饭的有原院长山西人、杨副院长东北人、谢副院长福建人、朱主任上海人、医疗科邓主任、杨主任,习水大曲喝得多了一点。

1989年3月7日

星期二天晴

早上从昆明到西昌的车准时到站。基地外事处戚处长到车站接,戚是安徽人,半个老乡。

一天的活动安排十分好,对人印象很深。

上午参观了卫星调控观察台,参观了邛海,下午参观发射中心,真是伟大壮观,一是到卫星调试中心,照了相。有一颗卫星正待调试安装。二是到发射架参观。发射架高70米,重三千吨,只用十六个大铁钉固定,此地共发射了5颗卫星,颗颗成功。三是到指挥中心,看了录像,照了相。

此次正是不虚西南之行,如不涉及到此项工作,一生中是不可能来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航天人多少年奋斗的结果,是新技术的长城,耗资巨大,要深发展下去没有经费不行,但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如果没有高端的科学是不行的。有许多事没有压力,不逼是弄不成的。

西昌卫星城初具规模,但这里是山区,生活、工作是十分艰苦的。看到了真正彝族同胞,看来还比较落后,文化、生活、物质都不发达,老百姓也不富。

一天都在卫星发射中心的宾馆吃饭。

1989年3月8

星期三天阴

因车票紧张买到了昨晚午夜一点二十分从西昌到峨眉山的,又熬了一个夜,四个人一起打扑克。

今天早上十点钟到达峨眉站,孙秘书、小李两个人已到车站接了一次了,第二次总算接上了。

先到军区峨眉山疗养院,住36楼,看样子也是大区副职或正兵团首长的疗养房,同鸡公山的疗养院差不多,但这里条件、气候要好一些。

后到了乐山市,办事,中午在嘉州宾馆吃饭,后看乐山大佛,照了相。后又赶到峨眉山,真有意思。一是上山路跑错了,来回多走了20多公里不好走的路。二是绕回来上山时又是五点,到五点半时大约在高度2500米左右的位子,路上雪很厚,足足有一尺,正好一个车子下山,不好交换,且上山还有十多公里,路上又有点冻,只好回来了。不上去是对的,如果一定要上,到时人、车出事都不好办。

晚上在峨眉山宾馆吃的饭,返回疗养院已是八点半了。在院组织的舞会上碰到了陈桃仙。她先认出我,她已调到成都一个干休所当医生了。

看到陈桃仙又想到了梁伯生。我调入武汉军区办公室时,当时梁在办公室当秘书,是很有能力的,已传说要提副科长,结果得病就一直没有参加工作。人生总是多变的,各种事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生与死是矛盾的,希望生,但是死是绝对必然的。

人死了还能知道什么呢?梁的母亲十分可怜,是一个老实的、贤惠的、普通的四川农村母亲。

缪德亮这次接待安排的十分好,要到湖北我可没有这样的条件。

一个人一定要努力向上、勤奋,千万不能斗志丧失。如果没有了目标,那么一切都完了。喜、怒、哀、乐都会碰到,关键是谁能适度地把握。金钱是追求不完的,是没有止境的。

此次出差我们四个人张仲湘湖南人、王津获湖北人、缪德亮江苏人、我是浙江人。我们年龄、兵龄相仿,性格、脾气相近,爱好、语言相同,一路上风趣有加,谈笑自如,幽默非常,真是一种人生快乐。

1989年3月12日

星期日天晴

一天在船上漂荡,江渝5号是下午两时到达葛洲坝,过船闸到靠岸三个多小时,五点多才到军分区,吕新儒接。

晚上住桃花岭宾馆,把下次接待外宾的事同宾馆鲜于开国经理商量布置了。同鲜于开国认识好几年了,一听这个复姓的名字,我的脑子马上产生的是汉唐时期北方民族的概念。

1989年3月17日

星期五天雨

上午同周晓川谈了一会。我对人总是有一种同情的、理解的思想,弄不好就是这种思想而使我人际关系不错。从晓川的谈话中,确有一点感觉,就是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要会认识人,要会使用人,要有一种希望出人才、要有一种让下级超过自己的思想。作为领导方法很多,对工作上来说,也可自己拼着命多干,这仅仅是一种个人素质,对领导来说,更重要的是发挥集体的能力,用好每一个人,充分发挥下级和周围的作用,十个人的作用终究要比一个人的作用大。

不让人工作不是一种好办法,也是一种愚蠢的办法,他终究对工作是有害无益的。

高毅涛要请刘超、余永清吃饭,要我安排,晚上要邢光辉、宋宁、宋宝堂在白玫瑰安排了一桌。几个老朋友在一起热闹很有意思,王毅、邬永坤、王庆新、张明家参加。两斤杜康酒是我从家中带去的。

张仲湘晚上叫王永佳、程近仲陪同。

1989年3月20日

星期一天晴

1

组织吃饭特别是领导同志来时,谁参加,谁不参加,范围比较难弄,弄不好会有矛盾。

晚上到办公室加班。

1989年3月21日

星期二天晴

上午陪张仲先政委到武汉军分区。武汉军分区的正规化建设、机关建设、民兵预备役建设不错,首长听了汇报比较高兴。张政委插了不少话。

中午是一餐丰盛的湖北、武汉风味的宴会。要是在宾馆500元下不来。没有喝白酒,菜有鱼、桂鱼、甲鱼、武昌鱼、鳝鱼、海参、鹌鹑、青菜、螃蟹、汤包、小桃园鸡汤、三鲜豆皮、烤鸭等。

晚上同程近仲研究接待外宾的事项。

省军区首长明确我随两个张政委下军分区检查工作,我是既愿意又不愿意。愿意的是张仲先政委对我比较熟,且首长平易近人,好搞工作。不愿意的是家中还有不少事,特别是接待外宾,还有不少工作要落实。

1989年3月23日

星期四天阴

早上随张学奇政委陪张仲先政委一行向孝感出发。武汉市区就跑了一个小时。先到军分区,后到地委招待所。中午喝茅台酒,我跟邓书记喝了一杯,为找邓道坤书记办事他给我回了一封信。

下午三时出发,晚上住随州宾馆。

晚上把省军区的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讲了一点情况,提了一点要求,想把事办好。李汉生也很客气,叫我主抓。

警卫处刘长海科长和郑堤姿态也很高,很支持我的工作。

晚上和杨祥义住一个房间,杨政委也有呼噜,水平蛮高。

1989年3月25日

星期六天晴早

上离开随州宾馆。路不太好走,到十点四十五分到达枣阳的十六旅的一个营,看望了部队。

后到枣阳宾馆。下午三时半到人武部和预备役团,看后即向襄樊出发,市委张怀念、伍书记等迎接,看了市容,到南湖宾馆。

南湖宾馆很高级,干净、明亮、庭院式、空气好。我随张政委住3号楼,单人一间,是分区特别照顾的。

晚饭后张仲先政委找张学奇、我和军分区的两位主官,研究日程安排,一直到九点。晚上我给宜昌、武汉等打了电话,同王永佳、程近仲联系了工作,万艳已办手续,正式走了。

万艳的走有点可惜,因为其当一个保密员是十分好的,还能干一些其他的活,真正是一个秘书的工作量和水平,办事也叫人放心。

此次外出体会甚多:一是食要节制。这样出来吃喝多,佳肴多,美味多,如日日暴食。势必伤人伤胃。二是力争不沾酒。三是注意文明。说话、办事、行动都要注意礼度,要有一个好形象。

同张学奇政委说了一下政治部的事,建议批评要注意一点,多点表扬。政委点了点头。

1989年3月26日

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张仲先到湖北考察,张学奇陪同,到了孝感、襄樊、荆州等地。我全陪,一切通知、协调、组织都是我,忙得头痛。组织部贺贤书,党办刘良凯陪同。

1989年3月29日

星期三天晴

这几年外出,有三样东西我是必带必备的:一是日记本。二是跑步的球鞋。三是看的书。早上在荆门市跑步,到石桥边的小山上,早晨锻炼的青少年学生很多,好像是有组织的。

上午八时到军分区,一直到九时半,主要是听汇报。照相后从荆门出发去当阳。

宜昌艾光忠书记、军分区管秀石政委在途中迎候,到当阳先看了关陵和长坂坡公园。中饭在当阳县招待所,印象中这已是第三次在这个招待所吃饭了,杨尚昆副主席、尤太忠司令员都在这里吃过饭。中饭丰盛可口,喝得是五粮液。张仲先政委不讲究酒,他也不喝。尤司令员可是酒量浩大,还喜欢别人斗酒,非茅台不喝。

下午参观玉泉寺。

晚上到宜昌又是六点半了。因为省委警卫处的车子在高宜公路40公里的地方坏了,修了不少时候。车修好了轮胎又坏了,备胎也是坏的,真是要命。

晚上军分区宴请。李文召在宜昌当副书记,十多年的好朋友,叫我喝了好几杯酒。

1989年4月3日

星期一天雨

今天在荆州,一天下雨,明天外宾到,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早上到张仲先政委房间作了告别,政委对我一路工作很感谢。

我陪张学奇政委、杨本英一行四人,上午十时到宜昌桃花岭。

看房间,问题不少,餐厅尚未安排、落实。

晚饭在军分区招待所吃,把公安及接待单位的人员请来,研究、布置了工作。

这次外国驻华武官团第一次到湖北。外宾共33个国家和地区有96人,三个少将、三个准将,北京总参外事局陪同10人,成都14人。

1989年4月4日

星期二天雨

我住在桃花岭居业楼202房间。一大早就醒了,因为心中不扎实。下午外宾要到,但餐厅、车辆、住房一件件事都没有很好落实,心中着急,外宾内宾这么多,压力很大。

上午做各项准备工作,开会、分工、提要求,各个口上的工作一一检查。很费劲,一是宾馆基础差;二是人员临时组成,互相不十分了解,连说话轻重都不好把握。三是礼宾或具体工作人员少了,除了安全由陈祖烈、刘长海负责外,实际上只有我和吕新儒、程近仲三个人。军分区领导也干不了具体事。

下午外宾到港比较顺利,尽管分乘两只船,由于各方大力相助,安全、准时到达宾馆。在住房问题上我最担心,但外宾内宾没有提出什么问题。难为了军分区的一批战士,十多个人扛行李,140件,把人都累垮了。

在向宋文中局长汇报日程时,又有变化,外宾有一大部分带夫人,带小孩,行李特别多、特别大,宜昌又是最后一站,要求在宜昌搞一个参观高潮,又要准备每家一份礼品。

晚上冷餐招待会不错,气氛良好,不喝烈酒。外宾武官中有我认识的人,美国的盖尔、金龙力武官我已多次见面、接待。在一桌吃饭的有美国的两个女孩子,其中一个好像有中国血统,是美国驻华武官李伟的女儿。还有巴西的武官夫妇,其夫人还能说上几句中国话,另一位苏联武官是中校,第一次接触苏联军人。

晚上又到十二点多睡觉。

给王永佳打了电话,在武汉要安排接待成都军区十四个客人。

1989年4月19日

星期三天阴

八点半上班。我七点五十分到了办公室。杨良顺来了一个电话,把我吓了一跳,大吃一惊,说肖春生的爱人王玲昨晚九点多下班时,两辆自行车相撞,王玲倒地头颅挫伤,我马上到医院,人已不行了。天灾人祸,好端端的三口之家出问题了。昨天我见王玲打羽毛球,还同她开玩笑,才二十六岁的人,一下子就不行了,一句话都没有说,送到总医院抢救一直没有醒过来。

昨晚打好几个电话,联系占俊要借房子的事。聂阳声、吴礼宝、周明白、张志发、李晓景、王玉长等。

耀邦同志的病故,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实际上现在是许多人对时局不满,因假借耀邦同志的病故为由头,发泄心中的愤懑。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民意反映,可引起有识之士的警觉。

中午徐一江、杨本长又来了,为杨本长侄女当兵一事。联系了一中午,也没有什么效果。今年当女兵确实难,已是无能为力了。

1989年4月20日

星期四天晴

全国几个大城市特别是北京,借悼念胡耀邦同志,都有一些动作,参与者主要是大学生。

上午参加省军区常委扩大会议,张学奇政委传达广州军区电报精神和中央有关指示。

下午给吴金印副参谋长汇报了工作。

同类推荐
  •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品读如此经典的美文,你收获的将不只是心灵的震颤,更多的是提升人生的境界,以及对生命内涵的深切体晤。每一处饱含情感的文字,都能激发你灵感的火花,带给你心灵的顿悟,让你感受震撼的力量。让智慧滋润成长的每一个足迹。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真语杂言

    真语杂言

    本书收录了《田园绿歌》、《难忘》、《说茶》、《母亲的皱纹》、《儿子脱奶》、《感悟石城》、《向往逝去的童话》、《“六一”以外的“儿童节”》等作品。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解密中国大案(二)

    解密中国大案(二)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热门推荐
  • 错付年华亦不悔

    错付年华亦不悔

    她是豪门贵女,性格乖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偏偏就是搞不定这个穷小子,自从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开追。可一追再追换来的都是他无声的拒绝。却不想自己心心念念的男神居然是一大尾儿狼,早就设计好了要把自己紧紧地圈在怀里……
  • 十刃诸君

    十刃诸君

    都泽大地被魔王统治,传说只有十把宝剑的拥有者联手才能推翻魔王的统治。故事由一个平民家的孩子奥拉展开,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承了一把宝剑,传说中这把宝剑是寻找另外九把宝剑的关键。他也陷入了善恶双方争夺的处境之中。在巫师蓝染大人的主导下,他踏上了寻找其他九把宝剑的旅途。
  • 逆世妖华

    逆世妖华

    她,是华夏暗黑世界的王者,一朝魂穿,却成了苍穹帝国叶家废柴大小姐。王者之魂怎堪凌/辱,异世大陆又如何,她照样逆天而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驯兽师了不起?妖皇在此就是神龙你也得给我趴着!魂师又怎么样?在本皇面前也只有变成白痴的份儿!丹药师很牛逼啊,信不信本皇用仙丹砸死你!会炼器了不起?神鼎在手神马都是浮云!他,冷情寡性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却独独对她势在必得。她和他,一个废柴逆袭惊才艳艳,一个霸绝天下冷魅无双,当他们相遇,结局便已注定……
  • 谋婚

    谋婚

    十二年后,她再次回到故里,只为找那个抢走她父亲,害她母亲进监狱,把她逼出豪门,害她被人贩子拐卖的女人报仇。她如愿的抢走了那个女人女儿的未婚夫,却在结婚之时被他得知真相,她被当众悔婚,此时她才知道原来在朝夕相处之时,她早已对他一往情深,他亦如此!婚礼上。“你说过,你永远都不会离开我的?”女人双手用力抓住他洁白的西装,泪眼婆娑地凝望着他,祈求能够得到他的原谅。“你也说过永远都不会骗我。”男人用力甩开女人的手,黑眸从她的身上划过,声音异常冰冷,“换新娘!”
  • 枫叶飘落

    枫叶飘落

    意外穿越到古代,还能遇上帅得掉渣的帅锅锅!哈哈!长得帅就可以目中无人了吗!帅又不能压死人,管他呢?先把这盆水泼下去再说。看本小姐在古代怎样和帅哥谈恋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呆封神

    武呆封神

    佛湟三生三世剃度为僧,佛曰:半苍轮回往生极乐,金函菩提遁入佛乡。震寰天机无相天阙,转世重生傲世为皇。佛湟弥留之际,众僧诵经难留佛湟金身,一代传奇佛湟三世末劫之后,谙照天机。继而,欲求一世的俗世过往,感受不一样的经历!选择重新遁入轮回。主人公名为“堕天呆”的成为一个边缘之地的堕家村的一员,机缘巧合之下踏临“天阙大陆”,走上一条武道的巅峰之路。武道的痴迷,武道的疯狂,众人尊其“武呆”主角为“掀起新风血雨,以武为尊,傲世为皇,让世人歌颂。
  • 妖娆家主很倾城

    妖娆家主很倾城

    暗盟最得意的杀人机器,一朝穿越,容蓁成为慕容蓁,是废物到天才的转变!大街上的退婚书,相南王的有眼无珠!行吧,赔给王爷一点青春损失费!嗯,姐称霸天下,怎么能没有几朵桃花啊!国师!凭姐是天下首位以音御兽、杀人的音控师!没有,也得给姐制造几朵!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中法兵事始末

    中法兵事始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翻身为王

    翻身为王

    荀时零在学校里无意间捡到一只幼犬,好了,故事在荀时零的无可奈何和荀代野的上蹿下跳中开始了……从萌宠到狗霸,再到真相大白……主人公将怎样翻身为王呢……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