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5400000011

第11章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乡土诗(1)

当代湖北乡土诗歌发展概观

所谓乡土诗,一般是指以乡村、土地、农民为抒情对象的诗歌创作。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华文化生态圈中,社会地理环境基本为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便蕴涵了人类最初对天、地的敬畏。这种文化格局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向度,“乡土既是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物质性存在,也是中国人寄托情思的精神性存在。……乡土小说创作至少满足了他们下列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在对乡土即家园、民族、国家、国土等的心理认同和语义指涉中,经由弘扬民族美德、强调本乡本土或“我乡我土”,潜隐地追寻和维系着民族历史文化之根。二是,在良知、节操和道义感同生存本能的巨大冲突中,经由多方试验人性的承受力度,确证自我生存的合法性。前者释放的是沦肌浃髓般纠缠着他们的关于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后者释放的是他们对其人生选择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焦虑。”乡土情怀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母题。诗歌作为抒情为主的文体,为乡土意识提供了适宜的表达形式。中国这个“诗的国度”,植根于有几千年农耕文明基础的乡土中国,乡土诗源远流长,蔚为壮观。《诗经》中大量篇什状写劳作的欢愉与艰辛、征人的思乡之情,言辞质朴,感情真挚。及至陶渊明的田园诗、杜甫的忧愤诗,中国乡土诗在题材、形式等方面日渐成熟,拓展了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疆域。孟浩然、王维、李白、苏轼、杨万里等大家无不做过出色的乡土歌唱。乡土是中国诗人的根。

到了现代中国,乡土诗也是重要的一脉。除了田园牧歌、乡土忧乐,更增加了人道主义情怀,阶级分析视角也切入乡村抒情。朱湘《采莲曲》式的描绘田园牧歌宁静优雅的古典意境已十分少见,更多的是带着血泪和硝烟的乡村抒写。如臧克家的《歇午工》表现了劳动者的坦荡心胸和生命强力,艾青的《手推车》中蕴含的悲凉而沉重的北国人民的呼声。外表“自然是极知识分子式的,但本质和力量却建筑在农村青年式的真挚、深沉,和爱的固执上,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冯雪峰:论两个诗人及诗的精神与形式,文艺阵地,第四卷第十期。当代诗歌史上,熟悉少数民族的农村生活的闻捷,以广袤的西北为背景,悉心表现劳动和爱情的欢快场面,用洗练的笔触创造出一幅幅色彩绚烂的天山景画。余光中的怀乡诗从思念亲人而追及思念故国,集中表达了民族离散中漂流的苦情。上个世纪60年代,台湾出现了代表土地和劳作形象的“笠”诗社,用朴质、踏实、清新的风格,开辟了台湾新诗的另一个真挚、深沉的世界。当代的诗人海子,他背向社会的商业化异化,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乡村经验凝结成一个质朴的乡土世界:麦地、村庄、月亮、天空……他的月夜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他的妈妈:“面朝谷仓/脚踩黄昏/我知道你日渐衰老”,他眼中的村女如“野花,太阳明亮”,他的村庄:“夜里风大,听风吹在村庄/村庄静坐,像黑漆漆的财宝”。浸透了内心倾倒出来的情感,盛满了对村庄的挚爱、对亲情的颤抖、对自然的敬畏。

对土地的歌颂是古今中外诗人们的共同母题。“在那白菜的畦垄上/流动着红色的水浪/那是小小的枫树苗儿/吮吸着母亲的绿色乳房”。这是俄罗斯的农民诗人(虽然他自己并不满意这个称谓)叶赛宁15岁时写下的句子。乡村中常见的景物在诗人笔下焕发出奇异美妙的色彩。

湖北自古就是一块诗的沃土,更是一块诗的热土。湖北是中部内陆农业大省,西部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东部为崇峻幽秘的大别山脉,其中心城市武汉与周边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地理环境,适宜产生秀山灵水、春雨杏花的风情和诗韵。屈原诗的忧患意识、抗争品格与悲凉格调是这块热土上烛照的太阳。屈原是荆楚大地上出现的第一个诗界巨人,他的伟岸人格和他所表达的文化精神,至今在湖北文学中传承不绝。现代湖北诗人废名、闻一多也是巴山楚水的热情而执著的歌者,并以其典范性的诗作引领着后继者。

乡土诗一直是当代湖北诗歌创作的显赫领域。当代湖北诗人大都写过乡土诗,他们一方面承继了《诗经》传统的诗教之美和田园抒情,另一方面又努力开掘着屈原诗学中的民生情怀和荆楚风韵,留下了不少佳作。

20世纪60年代,管用和、刘不朽代表了湖北乡土诗的发展方向,创作出优秀的湖北乡土诗,在中国诗坛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以江汉平原、鄂西山村风光,创作出水墨画、芦笛曲式的乡村牧歌。管用和的诗漂亮优美,刘不朽的诗沉着朴实,多一些泥土气息。如管用和的《水乡风采》描绘乡野风情,冲淡而又雅致:“串着绿色与幽静的村路牵回了人群,牛羊的喧嚷炊烟还未濡染暮色林中不听归鸦倦唱桥下,荡着斜阳的溪水已把收工的笑语洗完。”《手工》虽描写的是暮归的景象,但已融入了作者欢愉、轻快的感情色彩,圆润而委婉。

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湖北诗坛又涌现出一大批清新令人沉醉、沉重发人深省的乡土诗,湖北乡土诗人数量、诗歌作品在全国相当突出,刘益善、饶庆年、熊召政、梁必文、谷未黄等都写出了精美的乡土情韵,湖北诗坛形成一个独特的乡土诗人群落,使湖北被公认为中国当代乡土诗歌创作的重镇。关注农民的命运,社会含量增强,忧患意识凸显。刘益善与饶庆年被并称为湖北八十年代乡土诗的双璧,但他们在诗艺上又各有建树。刘益善的诗质朴饱满,明显继承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式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奠定了他的乡土诗歌的基调。他一方面赞颂农民的淳朴、善良,但又敏锐地感到淳朴、善良背后的辛酸和贫困,寄托了作者深深的忧思。饶庆年的诗清丽雅致。他用多情而又细腻的笔调,细密地编织着江南水乡的梦幻美景,委婉多情,清新秀丽。

世纪转型期湖北乡土诗以田禾、车延高为代表。田禾生长在农村,在离开故土后,仍热恋着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这又使得他的乡土诗有一种极浓重的抒情意味,或描写山水风光和生产劳动,或描写农家日常生活场景,语言质朴,富于泥土气息,处处展露着一个农民儿子的赤子情怀。田禾凭借着淳厚浑朴的诗风,深沉厚重的情感,质朴洁净的语言,熟练丰富的诗歌技巧,将湖北乡土诗歌引领到新的高度。车延高写诗路数较广,在政治抒情诗、城市生活诗领域都有不少诗作。但他最有分量的佳构,大都是乡土诗。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乡土诗歌创作者都在这个日益物质化、世俗化的社会中恪守着一份孤独和寂寞,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共同铸造着乡土诗的美好愿景。

湖北乡土诗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尽管没有像湖北小说那样形成全国性的强大的冲击波,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不曾像湖北报告文学那样在新时期散文中独占鳌头;但它以其对现实的执着、对历史的沉思和浓郁的地域风情,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再现了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生存状态,体现了湖北乡土诗人对主体自我和客体对象的独特、独到的观察体悟和思考,刻画了一道鲜明的社会转型期湖北农村的发展轨迹。以田禾为代表的湖北乡土诗人掀起了湖北数千年的诗歌发展中的又一次浪潮,为过去的20世纪中国文坛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50—70年代的湖北乡土田园诗

1.管用和、刘不朽

管用和、刘不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乡土诗的代表,他们以江汉平原、鄂西山村风光为背景,创作出大量具有浓郁牧歌情调的乡土田园诗。管用和的乡土田园诗多以江汉平原的湖光、水色、人情为题材,在波光、炊烟、麦穗中寻觅诗的意象,雅致清新,充满泥土气息的诗如春风拂面。1958年,他的第一首诗《深夜沙沙声》发表在《湖北文化报》上,从此他陆续写出一首首田园诗。1960年4月,管用和的第一本诗集《欢乐的农村》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新田园诗风格已基本形成。1962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管用和和刘不朽两人合集的诗集《山寨水乡集》。1964年3月,管用和在《长江文艺》上发表了一组吟咏春天的诗歌《麦箫曲》,共12首,采用鄂西土家族的“五句子情歌”的形式来创作,有着浓重的民歌风格和旧体诗词的韵味。这是他学习民歌和古典诗词的成果,也是他在探索新田园诗的征途中又一重大成就。

在20世纪60年代的湖北乡土诗歌中,他率先举起了赞颂歌唱的旗帜,那些富有生活气息的诗歌,歌颂了滔滔长江、汉水:“啊!汉江,顽强和坚毅终使你无畏/纵然流的是汗与泪,也自品尝着滋味”湖北省作家协会主编:啊!汉江?湖北作家文库?管用和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版。,称赞了公社社员的辛勤劳作:“用我的辛劳/变家乡面貌/千万把铁镐/将山川改造”,诗人由衷地歌颂时代变迁带给农民的幸福生活,农民的生活蜜一般甜,好日子已经来到,大家鼓足了劲要奔往新生活。他那浸透着泥土芳香的笔触,写出了一曲曲新时代的田园赞歌。管用和写莲藕、荷花、杨柳、渔村,沉醉在黄土地上的田园风光中,更沉醉在湖荡、渔火的诗情画意中。他善于描绘优美的山村风光,将劳作场面也能渲染的如画如诗般美妙,并无辛劳艰难之感。如写打渔:“太阳下的船儿:摇晃/太阳上的渔人:匆忙/匆忙啊匆忙/紧追着太阳撒网”;写采莲:“手举莲蓬似玉杯/不饮人自醉”;写薅油菜:“几树杏花杂雨痕/天青地无尘/——薅油菜哟/一声喊叫似莺啼/处处起回音”;写插秧:“天/播着含翠的雨/人/播着带芽的春”,“水中蓝天也笑破/春秧信手栽”,人们简直不是在劳作,而是在大自然的妙境中沉醉,在沉醉中不自知的劳作。他在乡土与自然中创造了深沉靓丽的美。

在形式方面,他几乎尝试了诗歌所能展现的所有形式:无论是自由诗还是格律诗,古体诗或现代诗,儿歌、山歌,小诗、长诗,他都有所涉猎并时有佳作。这个从乡村湖泊中走出来的诗人,写莲藕、荷花、杨柳、渔村,沉醉在黄土地上的田园风光中,更沉醉在湖荡、渔火的诗情画意中。他力图在乡土与自然中创造出更深沉而亮丽的美。他的一首短诗《湖荡》正是表现了这样一种美:

天上的太阳:金亮

浪里的太阳:跳荡

跳荡啊跳荡

那是大湖的心脏

太阳下的船儿:摇晃

太阳上的渔人:匆忙

匆忙啊匆忙

紧追着太阳撒网

啊!每个渔人的胸怀

也像多浪的湖荡

在浪里搏斗着的心

是跳动的太阳

天上的太阳湖荡里的太阳跃动出大湖的活力与渔人的忙碌矫健。景、物、人揉合在一起,传达出诗人独特的诗美和诗境。

刘不朽六十年代步入诗坛就以乡土诗的特色而为人瞩目。诗人深入山区,采集民歌以寻求诗歌所需要的营养。长诗《金翅鸟》、组诗《歌满山乡》、《三峡风景线》、《三峡之恋》等,是鄂西山区和三峡的系列风情画,构思新颖,色彩明快。其中《金翅鸟》是一部采用鄂西山歌体所写的长篇叙事诗,诗中描绘鄂西山区一位人称“金翅鸟”的农村姑娘田姑,把理想和青春献给农业机械化事业,给人民公社插上金翅膀。“人民公社一枝花,/家家门前万树花,/生在花园花世界,/长在花地花树下,/都是栽花育花人,/爱花赞花把花夸。/姐来问,妹来答,/扬起山歌唱‘对花’——‘一阵南风百里香,/那是一片什么花?/——那是四季长生稻,/风吹稻海谷扬花。/白云朵朵连天边,/那是一片什么花?/——那是木本棉花树,/日晒蕾炸吐银花。……’”。诗歌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格调清新明快,语言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烈。

刘不朽写于1973年的《雪花飘飘》:“天黄,/地冻,/北风啸……山乡冬好早?/十月雪花飘!/雪花儿飘哟,/雪花儿飘,/雪花飘飘呀三丈三尺高。/飘来一个美山乡,/好呀好俊俏——/山大哥,披银甲;/林姑娘,抹素腰;/水库饱了,/小溪醉了;/麦苗儿姐,/豌豆儿妹,/暖绒被里睡香觉!/雪花儿飘飘……风停了,/黎明到,/雪花儿悄悄,/爬上小学的围墙,/哦——/上课铃钟正在敲。”描绘了一幅朴素简洁美丽的山乡冬景。

管用和同样写于1973年的《春的声音》也描绘了一幅山乡春景:“绿了渠水,/翠了麦地,/紫了豆花,/红了果林。”强烈而纯粹的色彩感传达出诗人的喜悦,具体而典型的景物描绘是诗人直接经验的表露,两首诗歌不约而同具备这样的审美特征,也传达出80年代以前湖北乡土诗歌写作的方向及表达面的狭窄。诗人的目光往往只落在乡村的风景和农民的劳作之上,并没有向内里渗入,诗歌缺乏对农民生活中的困境和苦难的揭示,因此在诗歌内涵和力度上显得薄弱。

2.王老黑、黄声笑、习久兰

王老黑、黄声笑(孝)、习久兰也是同时期不可忽略的农民诗人。

王老黑,1935年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近50多年来,他先后创作4000多万字,出版《汈汊渔家》、《汉川风光游》、《水中天》等9本专集,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曲艺、音乐作品500余万字。诗人生长在水乡,熟悉乡亲们的打渔生活,热爱水乡渔村,因此极善于从民歌、渔歌中吸收养料,再加以创作。诗歌大部分以水乡为背景抒怀过去和现在水村乡情习俗和人物风貌,诗作里流淌着汈汊湖的清风,闪烁着渔火,偶尔听闻一丝丝月下箫声。“芦苇荡里,/水雀在互相吵闹,/渡口岸边,/不时传来几声犬叫。”。他的《湖乡鱼香米也香》成为其代表作品:“湖乡好,好湖乡,/湖乡鱼香米也香,/潮急渔汛涨,/风暖早发秧。/……锅煮白米饭,/碗盛鳜鱼汤,/水乡今逢艳阳天,/遍地布谷筑新仓……”王老黑:湖乡鱼香米也香?汈汊渔家,民歌的运用是非常娴熟的。诗歌风格淳朴、自然、清幽、淡雅,老诗人沙蕻赞叹他“不追求形式美,他着力真实自然,从而呈现出诗美”。

在1958年民歌运动中,黄声笑与习久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黄声笑,1918年生,湖北宜昌人。码头搬运工人出身,后为长江航运管理局宣传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武汉市文联副主席。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黄声笑在诗人徐迟的帮助下创作了长篇叙事诗《站起来的长江主人》,这首修改后约有1400行的长诗在《长江文艺》1962年8月号上推出,给他带来了声誉。1985年,以《我是一个装卸工》在全国诗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黄声笑虽然以工人题材的诗作闻名,农民出身的他倒也留下了不少描述农民劳作生活的诗作。黄声笑的诗以大气豪迈奔放的民歌风格为特色,生活气息浓烈,语言精练,个性鲜明。但也流露出浮夸之意,其写于1959年的《人民公社无限好》“稻谷遮天又盖地,/大路小路迷了道。/谷秆扎成高跷踩,/谷堆上面摔得跤。……敌人烂成臭污泥,/我们生活像蜜桃。/铲除污泥作肥料,/喜看公社红旗飘。”风格豪迈,不无夸饰之意,是那个时代之习见抒情格调。

同类推荐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永远的驿站

    永远的驿站

    书中共收录这方面的文章15篇,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两大类。其一为人文景观、遗迹,如《崇武古城》、《封闭与开放的土楼》、《走进四堡》等,作者凭藉这些历史遗存表达了加强国力、走向开放及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热切愿望。其二为历史人物,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世纪侨魂》、《睁眼向洋看世界》等,通过郑成功、陈嘉庚、林则徐等人物的风云际会,尽情讴歌了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道义精神及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
  •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本书从译介学的视角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研究,阐明西方女性主义在中国译介和应用过程中的“原件失真”现象如何反映了中西的文化差异。
  •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本书是一本评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主题系列散文集,作者用她那闪耀着刀锋般光芒的语言,写那么虚无又真实的女子和男子。写女子,则写她们坠入爱情瞬间的绝美样子,写她们在爱情面前的温柔和坚定,以及一切玲珑剔透的小心思。写男子,那些让人喜欢的男子,则用更喜欢的笔调写他们;不喜欢的,也不故意曲笔,而是庖丁解牛一般,画出他们的原本,把厌弃或者包容的权利,交给读者。
  • 四十年半人马

    四十年半人马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1970年以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作者所思所感,或为乡情乡恋、思乡忆旧、亲情恋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作者40年散文创作从青涩少年的激情澎拜,经创作中的意识转折,再到自我散文风格确立的创作轨迹,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既有阳刚之气,且有温情如玉,恰如台湾当代文学评论家张瑞芬所言:“雄浑又忧郁,阳刚却唯美,结合了阴柔本体与对粗犷的向幕,如希腊神话中集阴阳二体于一身的半人马。”
热门推荐
  •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商业保险经营的负债性、长期性以及社会影响的广泛性, 决定了作为债权主体以及保险产品需求者的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经营具有内在的利益关系。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既是国际 保险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保单持有人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侵害保单持有人利益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 总裁的独宠娇妻逃婚99次

    总裁的独宠娇妻逃婚99次

    “少爷,夫人又逃了。”秘书胆颤的说道这已经是夫人这个月第23次逃跑。”逃了,给我派人不惜一切代价去把夫人追回来。“似笑非笑的说道。”少爷,夫人在商场看上件衣服,听说被你的绯闻女友抢了“秘书说道”什么,把那家商场拆了,那个女的送到她面前,任她处置“嘴角勾起一抹迷死人不偿命的笑容白天,他是叱咤风云的首席总裁,黑道白道通吃,人人惧怕却又想得到的人晚上,他宠她如命,”宝贝,要不要再来一次“某男不要脸的说道。
  • 无良小修士

    无良小修士

    修仙界低阶弟子之间传遍了三句话:第一句:妖兽谷有个傻子,竟然拿灵石收购“垃圾”第二句:缺法宝,到十八坊市第三句:黄玄宗有个无良小修士
  • 将门商女:娘子来了

    将门商女:娘子来了

    一场一手遮天的阴谋,精忠报国的靖国公将军府一夜间惨遭灭门,41条人命,竟无一幸免。大小姐福泽,浴火重生,只可惜却落在平凡家,看似毫无联系,却视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爹不亲,娘不爱的养女,一个连丫鬟老妈子都不如的小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看她如何走出平凡小家,剥开身世,洗刷冤屈,开创自己的商业帝国,走向传奇......
  • 没有爱情的四公主

    没有爱情的四公主

    四个天庭公主,因为玩世不恭,乱惹麻烦,被自己的爸爸玉帝,入凡间,在凡间,她们经历了痛,和绝望,她们要复仇,要报仇,要他们后悔。她们一个冷酷,是为了掩饰寂寞。她们一个妩媚花心,是为了忘掉自己的“爸爸”她们一个温柔,一个可爱,是为了不让姐姐们操心。这样的她们会。。。。。。
  • 倾世女皇:醉卧天下

    倾世女皇:醉卧天下

    忍辱负重多年,遭冷落、陷害、毁容、讥讽。忍?为什么还要忍!大不了便是同归于尽!一场骇人听闻的大火,曾忍受多年的她一朝穿越成女尊蝶舞国的六王爷。空有一副好皮囊却胆小懦弱,不得恩宠!且看她重生归来,仿古人兮,争权夺势,玩转朝纲,扭转乾坤,成就一代倾世女皇!唐唐Q群:204982822
  • 荷色生仙

    荷色生仙

    上仙洛玉爱上了不会说话的师兄,不想在两人大喜前夜师兄跳楼自尽。洛玉醉酒一觉醒来,发现与徒儿光溜溜地躺在了一起,从此被其扮老虎吃兔子。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异界之君临帝天

    异界之君临帝天

    我是怎么来的,谁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是一个身体里面住着两个人,一个善良的我,一个……当你逼得我无路可逃,死得只会是你……
  • 等待只為與你相遇

    等待只為與你相遇

    这是一段属于80后大叔的校园往事在那令人怦然心动的网恋岁月残留着一段难以释怀的青葱回忆我不曾怀疑上帝之手的作弄讓我們在词海里相知相识,在现实里相遇相爱。然而岁月装作无情的小偷,悄悄挪走我脑海满载你的记忆。在我昏昏欲睡之时,那年、那夜,我记得身边还有你……
  • 小镇故事之庙台轶事

    小镇故事之庙台轶事

    小镇故事系列短片小说。小镇故事自然离不开光怪陆离的神奇故事,离不开谆谆善诱的老人故事,离不开笑破肚皮的搞笑故事。我从一些真实故事中找出亮点写成文字供大家消遣,你准备好坐下来细心品尝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