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5200000040

第40章 后记

习见的湖北文学研究基本上拘囿于湖北的文学创作,而湖北的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稀少。但是,湖北的文学理论批评在全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这是促使我去研究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原因。

关于湖北文学理论批评,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评价,诸如没有提出独领风骚的文论概念、体系;没有出现文学理论批评的国家级的领军人物,没有北京、上海文学理论批评的锐气等。诚然,上述见解有一定的合理之处。这些“意见”建立的评价标准是把那些能“引领”一个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的风潮作为评价标准。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种评价带有过多的功利色彩,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一个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贡献与成就,应该要等到后续的历史来评价,这种唯“新”概念下支配的评价标准,是否能接受历史的检验,在我个人看来还是一件难以确认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当代“身在此山中”的人来讲,客观地描述、评价湖北文学理论批评,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不过,如果一定要对湖北文学理论批评作出价值判断的话,我个人的意见也许和其他学者有一定的差异。就我的看法而言,湖北的文学理论批评,尤其是转型期以来湖北的文学理论批评独有的特色,在当下中国,甚至在更远的将来,它的生命力也许还是十分“旺盛”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对基础文论的倾注热情,对中国传统文论思想的清理、传统文论和当代文论的融合与沟通,包括对本地文学发展的关注等等几个方面,毫无疑问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另外,湖北学者扎实、踏实的研究态度,在当下学风浮躁的中国难道不值得我们珍视么?

随着和各地学者,包括和湖北本地学者交往的深入,我渐渐萌发了要研究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愿望。从收集资料到投入写作,已经两年多了。经过前期的准备,正式投入写作是2008年2月份。参与这件工作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研究生们。记得那时候,我和我的研究生们十分投入这项工作。基于客观呈现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面貌的考虑,也因为湖北学者的单篇论文过于浩瀚,也考虑到专著更能体现学者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我们以湖北地区学者的专著作为展开对象。

在具体研究的时候,我们研究的思路是:

1)调查1992年到2007年在湖北工作的学者,以及他们的著作出版状况;2)收集学者们的著作,做通读工夫;

3)接着在阅读的基础上,选出能代表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著作,作细致、深入的研读;4)以单书为单位,写作书评;

5)对相对集中的问题,做一定的归纳。

这是我们在做这项工作的基本思路。我们的办法似乎有些笨拙,但是希冀能客观地叙述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状况,中肯地作出我们的判断。

这项工作,我们做得很辛苦。从2008年2月—2008年10月,我们每个星期一晚上集中。我们首先讨论、评点上一周的写作,然后,我对本周要写作的学者及著作,作简要介绍,提出写作的基本问题。即使在暑假期间,这项工作也没有中断。很难得的是,这种笨拙的科研方式,我们坚持下来了。我的研究生们对这个苦差事也乐此不疲,充分享受到了、领略到了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风采,也感受到了湖北学者的贡献。此后,我们的工作方式得到了其他研究生的“羡慕”,先后有四名古代文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参与。他们的加入,加快了研究的速度,各个不同专业的视角的碰撞,也提高了写作水准。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由周新民拟定提纲,写作绪论和修改、整合稿件。除了周新民撰写部分外,其他各部分初稿提供情况如下:“转型期湖北地区文学理论研究”部分由黄顺提供(其中江岳、李建华部分由周新民撰写)。“转型期湖北地区文学史研究”中“地域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部分由李汉桥供稿,其他部分由雷运祥写作。“转型期湖北地区各体文学研究”中“中国诗学整体研究”以及有关报告文学、电影研究的理论批评部分由刘晶晶供稿,“湖北地区唐宋词及诗歌研究”由钱刚供稿,本部分有关《〈左传〉人Q物论稿》、《心学与文学》的稿件由何新文、宋克夫提供。“湖北地区小说研究”由冯晓斌供稿。“转型期湖北地区文学批评”中“文学批评理论:中西融合”部分由冯晓斌供稿(其中《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部分的论述由庄桂成提供),“湖北文学批评个案研究”由李汉桥供稿,版本批评部分由雷运祥供稿。全书由周新民做总体安排,写作提纲、导论,并对学生提供的初稿做出修改、调整,有些内容甚至重新写作。附录部分的《历史的祛魅与探源——论李遇春的文学批评》是为青年批评家李遇春写的综论,发表在《南方文坛》2010年第3期。李遇春是湖北地区有代表性的青年批评家,以他为个案,可以窥见湖北地区青年一代批评家的理想与追求。附录部分的《重现传统文学史的光辉——评於可训的〈王蒙传论〉》,是我和我的学生方莹合作的产物,收录在此也是对师生缘分的纪念。从师於可训先生问学至今已有12年之久,这期间於老师为我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在此,我要深深感谢於老师对我的关怀!为了完整地呈现湖北地区在世纪转型期的文学理论批评的整体风貌,附录特地收录“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著作编年”。从1996年开始,我曾在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学习、工作了十二年之久。湖北的文学理论批评工作者踏实、勤奋的作风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写作此书也是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也感谢在武汉各高校学习与工作期间众多师长、朋友的关怀。

本著作获得了湖北省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感谢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本书的出版也得到了湖北大学文学院领导的关心与帮助。感谢刘川鄂教授的支持,也感谢责任编辑方莹辛勤的劳动!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领导为本书所作的工作。

在写作之中,我们也有遗憾,有些著作没有收集齐全,有些问题我们还研究得不透彻。好在我们还有充实的机会。我们非常期望能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继续深入地进行下去,为把湖北从文学大省建设为文学强省而努力,为把湖北从文化大省建设为文化强省而奋进。

2011年6月于沙湖

同类推荐
  •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三百多年来,《红楼梦》为汉语白话写作树立了一面旗帜,是中国古典文学在小说技艺上达到的最高峰。三百多年来,《红楼梦》激动着无数的读者,一代又一代人为它的故事所倾倒,为它的文字所痴迷。无数少男少女们心下默念着贾宝玉林黛玉的名字,暗藏着自己的青春情怀。又是多少历经世事磨练的人从中品位政治纷纭、勾心斗角。更有不能数计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中演化而出,小说、日记、戏剧、歌舞、影视剧……或改编,或续写,或戏说,三百多年来,一部《红楼梦》成就无数文本。一并多少学者名师潜心红学,皓首穷经,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在图书馆里已作汗牛充栋。 ……
  • 慧卿随笔

    慧卿随笔

    时间,总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雨,更会考验最暖的陪伴……日常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了丰富生活本身的内涵。人生就是一场相逢,又会在一次次遗忘中逝去。为了弥补天生愚笨的自己,害怕因自己大脑容量更新太快而容易遗忘生活之精彩瞬间,从小就养成了随时随地用笔记录的习惯。说不上好,但却能留存以往的特定记忆点滴。让每一次值得记忆的瞬间化作今后可以自我消化的提醒,不经意中用文字留下了印记,没有粉饰、质朴自然。
  • 十年踪迹十年心

    十年踪迹十年心

    都说读好书要净手焚香。于我,读陈浪的诗集是可以有“弦语相思”“落花流光”的雅乐相伴的。
  • 寂

    本书收入的内容有:故国、灵镜、青山吟、玲珑篇、狂禅、逸、雪中对镜、蜃楼、魔域桃源等。
  • 当代文坛点将录1

    当代文坛点将录1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热门推荐
  • exo异能永生

    exo异能永生

    一个生活了多个世纪的女生,只有遇到真爱,才能像个普通人生活,直至死去。可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她所创造的公司与时俱进,可却一个男生都没看中。直到碰上了他们……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潇然属意

    潇然属意

    一个步步为营的时代,一个个身世秘密的解开。
  • 云梦仙歌

    云梦仙歌

    有些人可以为守一方牺牲所有,包括自己的性命。有些人可以为一个人抛却所有。有些人不记过去,不求未来,只愉跃的活在当下。这世上有很多人,他们看似不一样,其实都是一样的。(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 总裁大人,我不嫁!

    总裁大人,我不嫁!

    沈凌夜皱眉:“江小暖,胸这么小还穿什么胸衣。”江小暖撇嘴:“这么小也没见你没少摸……”******沈凌夜:“江小暖,去做饭。”江小暖:“不做!”沈凌夜:“要么吃饭,要么吃你,自己挑一个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了后不后悔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看你一定后悔~
  • 天泽

    天泽

    这一剑,斩的是囚笼中的不顺意,断的是足履下的滔滔黄泉路。这一望,穿的是那亘古的秋水,破的是滚滚红尘乡。穿过那天与地的裂痕,会看到许多影子般的怪物伴着不和谐的旋律漂游。不见笑颜,只闻笑声。但那死神曾猖獗之处必将出现新的生命。
  • 星际单兵王

    星际单兵王

    宇宙之中,拥有智慧的生命物种何止亿万。最狡猾的生物并不是我们人类,而是那些可以自由变幻形态的演魔;最聪明的生物也不是我们人类,而是那些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万亿京次的机械族群;最强大的生物照样不是我们人类,而是那些霸占了宇宙之中无数星系的虫族生命。林萧看着这艘停留在土黄色星球上的银色飞舰,不断凝聚着肉身。真正的宇宙“文明”时代,即将开启!
  • 飞地在哪里(文学卷)

    飞地在哪里(文学卷)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 冷艳黑蔷薇:御倾天下

    冷艳黑蔷薇:御倾天下

    因为背叛,一到白光把她送到了异世大陆,在这里,她不相信爱情,她唯我独尊,她是千年前世界的霸主,来看她如何再一次登上世界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