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5200000002

第2章 总序(2)

为了充分显示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成就与特色,我们选取1992年至2007年,在湖北地区工作、生活的学者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为研究对象,从湖北地区的文学理论研究、湖北地区的文学史研究、湖北地区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研究、湖北地区文体理论和文体史研究、湖北文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切入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经过初步研究,从总体上看,我们认为,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汇入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的体系之中。新时期之初,湖北学者邹贤敏、郁源、何国瑞等学者着重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廓清思想迷雾,重建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的研究理路。进入到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重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湖北地区何国瑞、胡亚敏等学者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研究、张开焱着力研究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但是,从总体上看,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这个时期并不占主流。湖北文学理论批评已经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熔铸在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之中,全面展开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建设。

第二,积极开展西方文论的译介,注重和西方文论对话。20世纪80年代湖北文学理论批评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一样,热衷于接受、评介西方文论。进入转型期,湖北学者邓晓芒、孔建英、彭富春、胡亚敏、张玉能、邱紫华、张荣翼、冯黎明等学者,仍在西方文论研究领域进行开拓。他们已经不再是单向度地师法西方文论,和西方文论对话的意图非常鲜明。正是基于和西方的对话的目的,湖北西方文论研究才没有迷失自我,朝着建构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第三,注意民族特色的发现和建构。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艰巨任务,而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在建立民族特色文论上,贡献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转型期,湖北学者刘纲纪、陈望衡、郁源、王先霈、李建中、黄念然等学者,把重释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作为自己的学术追求,为建立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贡献了毕生的学识。而於可训、陈文新、金宏宇等学者把中国传统文论的宝贵经验,延伸到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之中,为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四,开拓创新,不断寻找新的文学研究方法,致力于填补学术空白,在文学史研究领域,成就斐然。转型期湖北文学史研究驶入了快车道,湖北学者不断地寻找到新的学术生长点。在现当代文学史领域,王先霈、於可训的20世纪80年代通俗文学研究;黄曼君、古远清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研究;刘川鄂的自由主义文学研究;陈国恩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方长安的比较文学文学研究;涂险峰的新时期文学研究;王毅、王泽龙的新诗研究;何锡章的经典作家研究;李俊国的都市文学研究;周晓明的新月派研究;吴道毅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李遇春、周新民的当代文学研究;叶立文的先锋文学研究等,或拓宽了研究视野,或填补了学术空白,或在思想深度研究方法有新的拓展。而陈文新、王兆鹏、王齐洲、何新文、宋克夫、戴建业等学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上,也有诸多方面的贡献。

第五,注重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理论建设,文学批评实践特色鲜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批评开始走上了学科化的道路,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成为重要内容。在中国文学批评学科化、科学化的历史转轨中,湖北的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走在前列。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湖北地区发起的文艺学方法学术研讨会是其中的标志性事件。进入到转型期,湖北的文学批评理论进入到更加深入的层次,探寻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成为中心主题。湖北的文学批评实践也延续前一个历史阶段的传统,表现出了卓尔不群的品格。王先霈、於可训、胡亚敏等学者的文学批评理论见解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而在王先霈、於可训领衔的一代著名批评家的带领下,昌切、樊星、刘川鄂、李俊国等中生代批评家紧跟其后,年轻的批评家李遇春、叶立文、周新民快速成长,形成了特色鲜明、队伍齐整的批评家队伍,活跃在中国文学批评界。

第六,关注湖北地区的文学状况,积极推动湖北文学创作的发展,这也是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突出特色。湖北学者对湖北本地区的文学创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不仅有王齐洲、王泽龙、王文初等学者写作的湖北文学史的专著,湖北大学、江汉大学、长江大学还相继成立了相关机构专门研究湖北文学。

(二)

湖北是文学大省,也是文学强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湖北文学创作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不仅文学创作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湖北地区的文学理论批评也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地区高校林立,从事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学者众多。由于荆楚文化的熏陶,湖北文学理论批评有着独到的特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和湖北的文学创作屡屡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不同的是,对湖北文学理论批评成果的研究鲜见。

建国50周年之际,於可训主编了《湖北新时期文学大系·文学评论卷》(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建国60周年,王又平编选了《同行·文学批评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这是湖北文学理论批评较为系统完备的资料选编。对湖北文学理论批评成果的研究常常局限于单个著作的书评,而综合研究基本处于拓荒阶段。《新时期湖北文学流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曾列有专章论说新时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成果;何镇邦曾有《新时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一瞥》(2006年“现实主义精神与新时期湖北文学”论坛书面发言)一文,从湖北文学基础理论、湖北文学批评、湖北文学批评队伍等三个方面评说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湖北文学批评成就;卓力的《新时期湖北文学评论概述》(《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有过综合评述;周新民的《新世纪湖北文学批评扫描》(《文艺新观察》,2008年第4期)是专门论述新世纪湖北文学批评成就的论文。但是总体看来,湖北文学理论批评成就研究基本上处于草创阶段,湖北文学理论批评丰富的内涵和繁复的内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为了系统地总结湖北文学理论批评成果,最终达到从总体上提升研究湖北文学、分析湖北文学优势与特色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把湖北文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特专门研究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

由于湖北文学理论批评成果非常丰富,单篇论文汗牛充栋,专著数量庞大,可资借鉴的以往研究成果又非常有限,要对转型时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展开整体研究,难度不小。为了更好地客观再现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面貌,科学总结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成就,推动湖北文学理论批评迈向新的高度,我们在研究时,力争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把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置放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考察,以建立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体系作为总标尺,去衡量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状况、成就,甚至是不足。

(2)把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放到建国60年湖北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着力发现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3)以荆楚文化的现代转型为参照,发现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地域文化特点,力求阐明地域文化对湖北地区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推动和制约因素。

(4)具体研究中,考虑到湖北地区文学理论批评的著述数量众多,也因为专著体系比较完备,内容也比较丰富,比较显著地体现了湖北文学理论批评成就以及特色,我们主要以1992—2007年间的专著作为考察对象。

(5)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我们一方面注意从宏观上去考察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的总体特征,发现湖北文学批评的地域性特点;另一方面,注重对转型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的微观分析。

同类推荐
  • 我的舞台我的家

    我的舞台我的家

    这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叙一甲子文学生涯的纪实散文集。本书视野开阔,材料翔实,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本书从作者个人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和事。从书中你可以清晰听到作者在文学舞台跑龙套尝到的酸甜苦辣,和在文坛风风雨雨中的独特遭际、命运。你也可以真切了解作者所熟悉、敬重的文坛前辈、名家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文学的真知灼见。书中收入的有关作家协会重要文学活动、文学组织工作、儿童文学工作的演讲、访谈、述评、报道等,有助于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研究当代文学史,特别是中国作协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 霍达作品精选

    霍达作品精选

    霍达自青年时代步入文坛。迄今著有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剧本、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500万字,成就卓著,蜚声海内外。《霍达作品精选》是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之一,是霍达的首部作品精选集。《霍达作品精选》是著名女作家、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者霍达的首部作品精选集。《霍达作品精选》书历史、怀家国、忆师友、写红尘,七十载人生甘苦体验,四十年创作生涯的高度浓缩。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青丝道

    青丝道

    故事述说某大学一师兄跳楼自杀后,校园里突然出现连串诡异事件——傀儡乞丐、婴儿死沟、古墓血衣轮番恐怖上阵,平凡少年柳君临与同学一起开始调查这些事件,却意外丢失了魂魄,为法术痴狂的同学薛正虎为其召魂时牵引出地狱使者无常厉鬼,知道此次事件乃全因寻找一上古宝剑——大光明剑,此剑封存在柳君临的身体里,人鬼神三界为了争夺此宝才引发了如此磅礴的恐怖袭击。
  • 如水青春

    如水青春

    看单纯善良的王妃如何变成杀人如麻的杀手,品高位者风光的背后的艰辛。身在后院,万事不由己。
  • 历史真的很有料

    历史真的很有料

    是智趣历史首席讲师雾满拦江集数十年历史写作的精华之作,沿袭作者一贯的通俗易懂,幽默、智趣的风格,在历史的边角料和碎片中,剥丝抽茧,阐释权力、人性、情爱、处世、歧见、风雅、轶闻……历史在细节处,人性在细节处,988条有料而又多味儿的历史,据说每一条都能稍微改变一下你的世界观。
  • tfboys十年这约不见不散

    tfboys十年这约不见不散

    全球前三富的千金认识了他们心中的男神,当红偶像tfboys,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大家期待一下哦
  • 邪恶的力量

    邪恶的力量

    ◤科幻频道签约作品◥===========================================================XX种族发现了宇宙中一种特别的物质,以现今天的科技,亚特楼兰人并不能完全的作出解释,所以称其为第三类宇宙晶块。因为这种晶块能和心灵之光契合形成类似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微型能量吸收循环系统,而且可以覆盖生命体表,类似中古时期盔甲或者不同的武器形态的存在,所以又称甲核原晶,简称甲核。★★★★★★★★★★★★★★★★★★★★★★★★★★★读者群:8859890PS:恭祝各位书友,虎年万事如意,财源广进,收藏打赏拿来,嘿嘿!
  • TFBOYS之浮生岁月

    TFBOYS之浮生岁月

    我们的感情,经过岁月的洗涤,已失去原来的味道。爱恋的甜蜜早已烟消云散,分离的苦涩却是刻苦铭心。相遇,相知,相识,相恋,相怨,相恨,相合,相守。这一路走来,岁月会在他们彼此的生命里留下怎样的痕迹?片段一:王俊凯悲痛欲绝,对着大海喊道:“玥璃,我找了你那么久,等了你那么久,结果?你又一声不响的离开了。你到底视我为何物?”片段二:信中写道:谢谢你可以让我以朋友的身份待在你身边,现在,公主已找到属于她的骑士,那我这个小丑也该功成身退了。我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当人生不如意的时候,记得瞧瞧背后,我还在那里等候。片段三:“你认为,我为什么要回答你这种无聊且毫无意义的问题?”千玺挑眉道。
  • 重生之韩娱女王

    重生之韩娱女王

    泡温泉泡到医院来了,没关系,反正有人交钱;重生到一个软妹子身上了,没关系,还好有一张绝美的脸。她并不强大,没关系,她可以给自己天下。练习生来找茬,摔之。美食在面前,抢之。美男齐上门,乐之。SHINEE、少女时代、Infinite、F(x)帅男靓女齐助阵,看甜点少女怎样拿下她的真命天子。
  • 庶女媚天下

    庶女媚天下

    一朝穿越,她成为了架空年代的一位庶出的小姐!和一男子私定终身。没成想,他却将她的爱看作是最不愿提及的丑事,她对他稚嫩的付出,也变成是犹如烟花女子般的豪放下作。隐忍多时,眸光乍现!她不顾一切,嫁给了她爱的人,没成想,一个冷漠男人的心,比石头还要坚硬!嫁入将军府中,他给她的,是索求无度的欢愉,还有娶不尽的姨娘!爹爹的宠爱有利可循,大娘的照顾带着满腹的毒计,而一直对她冷漠至极的娘亲,却是为了保护她。许下承诺的爱人翻脸不认,新帝强迫她吞下毒药为他卖命!光华眸子突然绽放。
  • 听乌龟壳讲国宝的故事

    听乌龟壳讲国宝的故事

    听乌龟壳讲国宝的故事》是一本关于考古文物的科普书籍。厚厚的龟甲上刻着难析难辨的文字演绎着前行不变的悠久历史,在历史演变的这条艰辛之路上,有些国宝让我们津津乐道,又有些国宝让我们为之叹息,本书就像一座博物馆,为青少年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国宝世界。
  • 天天营养百味:风味百姓菜

    天天营养百味:风味百姓菜

    本书汇百家之所长,列举的菜式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做法简单易学,让您可以在自家的厨房里,利用最简单的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好营养、好创意的各种家常菜。您只需要举一反三,便能让普通的家常菜因独特的做法而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