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2500000005

第5章 寂寞的圣殿

人世间总有些神圣的所在藏在不广为人知的地方,当你真正置身于其中时,就会感到自己世俗的心灵被悄悄地净化。在我的家乡武汉,就有这样一处所在,它的名字叫做古德寺。虽然名为寺庙,但是其建筑外观又和人们印象中的寺庙大相径庭。至于为何如此,我想还是从古德寺的源头说起吧。

清朝光绪初年,汉口黄浦路一带,还大多是些沼泽地和土墩子。一天有位法号叫隆希的游方僧人相中了这里一个叫石鼓墩的高地,决心在此结茅修行,通过广结善缘,他很快得到了当地乡邻的大力支持,一座名叫“古德茅蓬”的小佛寺便出现在石鼓墩上,这就是现在古德寺的前身。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汉阳归元寺的昌宏法师,因仰慕隆希法师的学识,常抽空到古德茅蓬亲近参学。时间一长,便深得隆希法师的喜爱。到了1909年,隆希自感年事已高,西归将至,他经过缜密考察,终于选择了昌宏作为接班人,并慎重举行仪式将古德茅蓬的寺产及临济宗衣钵传给了昌宏。昌宏接任古德茅蓬的住持后,励精图治,马上筹工备料对古德茅蓬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维修改造。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古德茅蓬附近的刘家庙一带,成为了阳夏保卫战的最初战场。昌宏住持率领僧众,冒着枪林弹雨,对起义军开展了战地救护……因此,1914年,古德茅蓬获得了当时中华民国副总统黎元洪亲自改名题匾“古德寺”的殊荣。

进入寺内,仿佛从中国来到了印度,寺内最显眼的圆通宝殿明显带有浓重的印度寺庙建筑风格。如果不知情的人从寺外经过,将其当做哥特式教堂也不足为奇。像这样形似外国教堂,却实为中国寺庙的宗教场所,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还真是不敢轻信。难不成那位法号叫隆希的游方僧人是一位来自印度又精通汉文化的高僧?但这也只是猜测,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都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我又想,或许是它曾经得到过某位印度富商的布施,但条件是要修建成印度寺庙的风格。但即使这种假设我也没有得到权威资料的证明。

圆通宝殿内,有一副对联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上联曰: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下联云: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不仅对仗齐整而且寓意深远,想想在这寺庙之外,又有多少名利客在人生的苦海中载沉载浮,他们中有的为了权力,有的为了美色,有的为了金钱……这些本来都是些身外之物,但却成了人世间烦恼的源泉,其实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罪,最大的问题还是人自身的贪恋在作祟。只有克制了贪恋,做到知足常乐,那么种种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但是古往今来真正做到这点的又有几人?古德寺开创者游方僧隆希法师的衣钵传人昌宏法师便是其中的一位。

汉阳归元寺是武汉最著名的寺庙,常年香火鼎盛,游人不断。而古德寺直到今日依然门可罗雀,少有人知。昌宏法师却只因仰慕一位高僧的学识而“弃富投贫”,相信当时的他也是经过了一番心理挣扎的,但最终对于佛学更高境界的追求战胜了世俗物质的诱惑。在战争时期,昌宏法师更是不顾生命危险率众保护起义军。我又想起了圆通宝殿里的那副对联:“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这不正是昌宏法师一生的写照吗?不知这副对联是否也是法师亲手所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至今还能在汉阳归元寺的罗汉堂中见到昌宏栩栩如生的样子。据说归元寺五百罗汉中的第339尊阿氏多尊者,就是按照昌宏的原形塑造的。昌宏作为当时归元寺的领导人之一,深受大家爱戴,所以工匠们特意将中文义译为“无比端正”的阿氏多尊者与昌宏融为一体。

我离开古德寺的时候,心中充满了疑问,为什么这样一处建筑造型别致,全国少有的佛教寺观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却长久不为人知,甚至连武汉本地人也知之甚少?为什么现在寺内几乎全是尼姑,却看不到一个和尚?但据《武汉文史资料》记载,以前是只收僧人的。难道是后来又遭到了什么重大的变故?既然现在全是尼姑,那应该叫“古德庵”才对,或者按照西方的说法叫做“古德修道院”。但这些也只是我的猜想,因为手头资料的不齐全,还等待着专家学者的解答。

同类推荐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二册,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教育如何改革,师爱都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本书将为您细致阐述在这种无价的爱中如何使您的教育充满智慧。其中技巧、情感、沟通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 禁代心医师

    禁代心医师

    禁代心医师——不是医生的故事,这是病人的故事
  • 末日大地主

    末日大地主

    一个生与死的世界,伴随着宿主的到来而改变。充满丧尸的危城之地,是因何种原因而导致?大家族之人,为何提前得知末日来临?为什么世界中有千年不死的老妖怪?当丧尸成为食粮,是否可使人永生。一个个奇怪的谜团,等待着宿主的探寻……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 20几岁要懂点自我管理

    20几岁要懂点自我管理

    本书共分为四章,内容包括:优秀,从自我管理开始让时间的价值倍增客户管理新论与上司的相处之道等。
  • 苔丝

    苔丝

    苔丝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如果你深爱一个人,请接受她的过去,因为过去也是她的一部分,是她心灵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能接受她的过去,你就永远不能走进她的内心,她那颗深爱你的心。情到深处是理解,爱到深处是包容,为了爱,让我们的心像蓝天大海一样宽广,一样无私。因为爱的温度能溶化一切。因为,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理由。
  • 把工作做到极致:做最好的执行者

    把工作做到极致:做最好的执行者

    “很多人都不难发现,自己每天经历的工作和生活,都是由一件件琐碎的小事构成的。因为经历的小事太多,因为小事是那么得不起眼,甚至连探讨的价值都没有,很多人会忽略小事的存在。然而,就是这些容易让人忽略的小事中,恰恰蕴藏着让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和价值。无数的成功源于小事,无数的失败也源于小事。达芬奇学画画时,他的老师不断地让他练习画鸡蛋,就是要让他看清楚,每一个鸡蛋都存在差别。因为老师知道,只有让他真正地看到这些细微的差别,他才能成为一流的画家。”
  • 命运之程

    命运之程

    本人由于是学生,所以更新不保证,然后还有,我是一个小白,所以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不要说我哈
  • 绝世药圣

    绝世药圣

    混分阴阳,宙划万界。天凌大界,地域无疆,万族林立,这是一个盛世的典宴,精彩,从这里开始……焱凌,偶得远古传承,以药入手,掌魂为尊,握八荒之势,伏万界之力,一步一印,独尊成圣!
  • 这不是真的

    这不是真的

    夜已经很深了,我还在灯下看着校样。这是我的又一本新书。是的,我是一位作家。中年作家。是的,我已经四十一岁了。当然,有些报刊上有时仍然会称我为青年作家。叫青年作家似乎也没人有意见。只是我自己知道,事实上我已经毫无争议地跨入了中年,或者说是壮年?四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坎。一个男人,只要一过了四十,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对这个社会(包括了许许多多的事)的理解,就完全和过去不一样了。在别人眼里,作家也许会有点与众不同?不,事实上我们与别人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我们谋生的方式和日常状态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