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8900000024

第24章 重返俄罗斯(2)

当我们经过那些分散在白桦林里的乡间别墅,儿时的一些回忆,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春天似乎刚刚开始,房子里还有油漆未干的味道,空气阴冷生涩,其间还夹杂着浓郁的桦树和丁香花的味道,鸟儿则在欢快地鸣叫。每当走进一个刚由冬天苏醒的地方,所有这一切都会唤起过去的温暖回忆。悲伤、恐惧和思念,同时涌现在我的心房。我们不再是天真烂漫的儿童,要颇费力气才能重新回到欢快生动的自然之中。为了拥有春天,我们每年都设法让平凡乏味的日子绽放春天。只有鸟语花香是不够的,更多的花儿应该是在心灵里绽放。每一次搬家都会唤起某些过往的东西,都是一次过程的体验。这使我感到惶恐不安,在这些新鲜又可怕的经历中,许多东西一去不返。

在俄罗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唤起我的一些类似的情绪,忧郁又动人,正如春天的临近以及这些空荡荡的房子那样,有很多新的东西在滋长。

那些小木屋是用白桦木建造的,任凭季节的侵蚀。我们在那里可以歇口气——当我们继续旅行时,里尔克渴望的就是这样的小憩。这儿生活着一个民族,它的历史充满了压抑和悲惨,不过,它的本性包含着谦恭和信心。这个民族用“上帝”来称呼他们的命运——上帝不是一种高高在上、替他们托举负担的伟大力量,而是一个跟他们亲近、保护他们的人,一个不让最后的毁灭太靠近他们的人——俄罗斯神话中的上帝“生活在你左边的腋窝里”。

行至卡桑,这是一个平原上的城市。伏尔加河在这里失去了它的魅力。这个鞑靼人的城市,让我们大失所望,它就像我们晚上光顾鞑靼人的那家小酒馆一样丑陋。我们唯一的乐趣是和鞑靼妇女一起坐着马车旅行,参观伊斯兰教寺院的尖塔,观察那些虔诚的香客,思考着沉默的俄罗斯。

越往亚洲深入,这种沉默以及极度的寂静就越强烈。在那里,因为沉默,人们或许难以辨清每个人的内心面目。俄罗斯对于我来说,是我活生生的故乡,我亲爱的、永恒的故乡。俄罗斯疆域辽阔,跨欧亚两洲,在亚洲人身上,在某个临界点上,存在着某些让我渴望去认识、去发现的东西。

夜里,我们登上了奥尔加女侯爵号轮船,这是一艘蒸汽快艇,因为跑得太快,让我们无法好好地欣赏沿途的风景。在下诺夫哥罗德,我们换上了速度稍缓的托尔王子号轮船。下诺夫哥罗德是一个亲切美丽的俄罗斯的城市,漂亮的教堂数不胜数。小巧迷人而又历史悠久的米哈伊尔天使大教堂,更是值得一看。

托尔王子号轮船驶入一段较为狭窄的伏尔加河,两岸地势平坦,夹杂着一些枞树林,散布着一些可爱的小村庄。这里的风景让我越来越清晰地回忆起我所熟悉的俄罗斯北部的情景,它不再是那些我曾经在梦中看到的一些无法言说的东西——这仿佛是一次满足灵魂之旅,所有其他一切都安静地驻足在它的周围,仿佛在经历了灿烂的春花之后,再次感受秋叶的的静美。

第二天,我们到达亚洛斯拉夫。这里风景宜人,到处都是古色古香、气度非凡的教堂,宽阔的林阴道和绿阴广场更是优雅迷人。我想来到这里的任何人都会爱上它。我们所结识的车夫中的第一位,建议我们在科雷斯塔停留下来。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到现在,这段经历仍然让我难忘。在这个地方,在伏尔加河的出口处,我自辛比尔斯克就开始产生的那种渴望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泄口:在俄罗斯的村子里生活一段时间。

我们寻觅了很久,终于找到一处农家小木屋,房主还没有入住过。在这里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伏尔加河,听得到河上往来轮船的隆隆声。木屋里空荡荡的,火炉尚未完全干透。房主给了我们一个干草袋,我又找她要一个。这家的主妇马卡洛娃带着疑惑的眼光看着我们,仿佛在说:一个干草袋已经足够两人睡了,为何还要两个?不过,她很快就给了我们一个,没有再问什么。

我突然冒出想独睡的想法。就像我很小的时候,一个人睡一张床一样。这样,也许可以让我在睡梦中可以尽情地回到我的小时候,我的故乡。

夜空晴朗,天气清爽而温暖。我和里尔克静静地坐在门前,看着天空的月亮和星星,喝着自己带来的摩沙瓦咖啡,美妙极了。清早,我们钻出干草袋,手背上沾着碎草片。我擦着窗户,里尔克为我读了一会儿诗,然后我们走到村头的人群中间。

马卡洛娃头上包着一块头巾,庄稼地里、屋里屋外,忙个不停。中午她煮了一小锅甜羹,里面加了酸奶,很地道的俄罗斯风味。我们在一家木器店里,定做了一个小桌子和一架小梯子。里尔克采来了一大束野玫瑰花,插在角落的陶罐里。我们打算在这里住上一些日子。

下午,我坐在窗前给安德烈亚斯写信,说着我这一路上的情况。里尔克帮我煮着咖啡,香味弥漫着整个小屋。晚上,我喝着刚挤出的新鲜牛奶,然后到村子里去转了转。

马卡洛娃有五个孩子,她的丈夫看起来就像一幅画,跟托尔斯泰很像。在俄罗斯,几乎每一个农家木屋,都可以看到一个跟托尔斯泰长得相像的人。

过了一天又一天。每天早上,我们都起得很早,沿着池塘边散步,和地头的农民打着招呼。村庄里很安静,牛羊在四周静静地吃草,马儿静静地立着仿佛在沉思,偶尔一声嘶鸣,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傍晚,我们经过小教堂进入小树林,采摘了一些鲜花。这里的鲜花都长在高高的叶茎上,就连三叶草都显得分外高贵。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月光照在整个院子里,红彤彤的太阳消逝在水汽氤氲的天边。

村庄的宁静生活让我们乐不思蜀,我们重温着沃尔夫拉茨豪森小镇的旧梦。

终于到了我们要离开的日子。那天下着雨,马卡洛娃帮着我们背着衣物,车夫把我们送到了火车站。在火车车厢里,马卡洛娃送给我的那个陶罐里插着高高的鲜花,我们像搬家一样带走俄罗斯村庄的这种粗犷的芬芳。

六月中旬,我们到达了莫斯科。我们已经在它的周围游历了一番,回到莫斯科就像回到了家里。在酒店圆形房间的窗户旁,莫斯科的美景尽收眼底,克里姆林宫的圆顶可以遥遥相望。不时有教堂的钟声传来。这时躺在酒店宽大舒适的床上,还有一些不自在——我想起了克雷斯塔的干草袋。随后,我感觉仿佛在某个角落里放着一个朝圣的手杖,仿佛经历过一次漫游,奇迹般地穿越荒原、河流、城市和乡村,最终向神圣的莫斯科走来。

某些东西不请自来,将我紧紧地攫住。它让我的心灵感到了期盼已久的慰藉。后来,我才真正明白了这次俄罗斯之旅意味着什么。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独特经历,对于青年时代的我来说,是不可能感知的。可以这样说,从孩提时代起,直到后来,我总是如此全身心地尝试抓住一切向我靠近的事物,以至于不久就会变得过分热切起来,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基洛特就是这样一次经历。他让我战胜了我自己,如果可能,我准备再次去拜访他。

后来,这种从我个人角度出发创造生活本能的立场就保持了下来。我如此全新地投入到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可能染上了一层浓重的个人色彩:我让它们为我个人所用。对于风景和游历,我也是如此体验的。我所感兴趣的,要么是它们在个人认识中的价值,要么是其纯美学的意义,但是对于我的内心来说,则完全依赖于我的主观态度。

在这次旅行中,一切突然都发生了变化。对事物的观察,开始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从一定程度上不再依赖于我时好时坏的情绪。某些事物完全不受我的状态的影响,仿佛一个神圣力量的世界在向我主宰着什么。连伏尔加河沿岸的景色仿佛这样在对我说:“我的存在,对你来说,不仅是要让你在我的身边安顿下来,在这里你会找到对于你的生命来说,最为宝贵的土地。在你梦中浮现出来的景色,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呈现和表达。你在遭遇疾病、不幸或失去能力的情况下走近我,在我的附近可以找到你的归宿。我不会受此影响,我将一如既往地成为你内心强大的慰藉,使一切的体验获得安宁。因为,一切你所希望的、祈祷的东西,一切使你欢笑,让你内心歌唱、梦游或者哭泣的东西——这一切都存在于我这个风景中。”

伏尔加河总是以这样的述说,提醒我的俄罗斯血统,告诉我真正出身何处。不管我的父母出身在哪里,我是喝着俄罗斯的乳汁长大的。这里的人民也是如此。

俄罗斯人不像其他地方的人,他们皈依宗教不是被迫的,而是选择的结果。拜占庭的基督教比伊斯兰教和佛教似乎更接近俄罗斯人的精神。那种被俄罗斯人接受的宗教也不可避免地被“俄罗斯化了”。他们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宁愿脱离基督教,回到传统的拉斯考尔教派。那个教派说:“如果你喜欢并害怕上帝,那么你就不该去教堂。”那些留在基督教中的人是真正值得尊敬的,这种敬意可能并不集中于某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或宗教等级,但我们会向朝圣者、隐士和居士表达这种敬意。任何人可以追随他们的脚步。对这些人物的崇拜包括尊敬他们身上的某种品质,那种品质可能是大家都有的。我们不妨说,崇拜者本人可能暗暗地相信他自己也拥有那种品质。反之亦然,他们每个人可能都会在罪人或犯人身上找到他们自己。比如有这样一个事实:大众习惯于给那些要长途跋涉穿越整个国家前往西伯利亚服刑的囚犯递送东西,或是一个鸡蛋,或是一片面包,或是一条闪闪发光的丝带。这些行为中包含着怜悯心理,同时也包含着另一种心理因素。有一回,一个农民指着这样的一群囚犯,对我说道:“这回可逮着他们了。”像他这种漠视跟对上帝的终极依赖有关,因为他觉得上帝已经如他所愿安排好了一切。这种孩子气的信任也表现在过去人们用来表示安慰的话语中。每当命运把痛苦加在这个受尽折磨的民族身上时,他们会相互安慰说:“所有人都忘了我们,但上帝没有。”

常人的快乐和心灵的平和使托尔斯泰感动不已,也使他成了俄罗斯农民的信徒,在他的晚年,他总在作品中歌颂着农民的质朴和纯真。那些并不出生在俄罗斯,但在那儿生活多年的人,尤其是那些跟俄罗斯有特别紧密的联系的人,他们喜欢在各种场合高谈阔论地解说俄罗斯人的这种性格。我们一家的情况也是如此:父亲尤其喜欢用“普通人”一词,即使遇到申斥的时候,他的声音中常常带着尊敬的语调。至于我母亲这边,作为一个来自新教国家的移民,她感到自己信仰的是希腊正教。我呢?当我还非常年轻的时候,我那轰轰烈烈的初恋使我产生了非俄罗斯化的想法,因为我的男朋友是个外国人,他把所有的兴趣和愿望都集中在俄罗斯之外的土地上。不过,每次我由瑞士或德国回家,到达俄罗斯边境时,都要换乘更加宽敞、更加笨重的俄式火车,然后被列车员安排过夜,他会叫我“我的小鸽子”或“小母亲”。当粗糙的羊皮气味或俄罗斯香烟的味道包围我时,当钟声响过三下,老式的开车信号亮起来时,我心中就会涌起了回到家乡的幸福感觉,这种感觉是无法忘怀的。这不是指回到一所熟悉的房子,也不是指对我所出生之地的思念,也不是指那儿有我最初的童年记忆……甚至现在我都不能确切表达出这种感觉,我只知道,在我所有美妙的青春岁月里,它一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从不变更。那时我满脑子想的是俄罗斯之外的事情,深深地被那些非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所吸引,我的初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托尔斯泰说:“像人们一样地简单,你就会获得一切。”在俄罗斯的人民中间,存在着一种类似于伏尔加河畔风景的东西。我不再要求像过去那样,从个人的角度,去把握他们,把他们纳入我的生活轨迹,而是满怀敬畏地加入到他们的中间,甚至在某个时刻忘记我是谁,忘记我想要什么。这些都不可能是青年时代的体验,那时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不可能告诉我这些。当原本属于青春的冲动让出了新的空间时,这种体验便会更加强烈,更加自然。

同类推荐
  • 莫扎特 里姆斯基

    莫扎特 里姆斯基

    王建勋、郑毅编著的《莫扎特 里姆斯基》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莫扎特里姆斯基》对莫扎特、里姆斯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毛泽东为什么能

    毛泽东为什么能

    这是一本所有怀揣理想、敬畏历史的人都应阅读的书。本书没有从时间线索梳理毛泽东的生平,而是独辟蹊径,从修身立志、文治武功、战略决策、用人艺术、文学情怀等十二个方面,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缔造新中国,为什么能站立潮头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什么能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什么能成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成功者。
  •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本书共收编“回忆我的母亲”、“朱母钟太夫人撰略”、“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等文章26篇,“弘扬客家精神振兴帅乡经济”等会议文献8篇。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热门推荐
  • 猛女擒夫:太子的童养媳

    猛女擒夫:太子的童养媳

    她本是一名金融精英,结婚十年未孕。一查,脑瘤。手术台上,被自己十年同枕的丈夫一针麻醉剂扎死,穿越到了陌生的时空。重生以后的她竟成了太子的童养媳,除奸党佞臣,破敌国进犯,修治国良策、发明造纸术……哪一样都让虎视眈眈的皇叔侧目。邪魅皇叔笑道:“我辅佐你。等你累的那一天记住跟我走!我到手的江山给了你的小丈夫,我不能干吃亏的买卖,所以我要江山换美人!”皇朝大殿之上,太子坐在龙椅上扭着头对帘子后面的媳妇说的:“为夫想尿尿了。”“又想逃早朝,给我忍着!”珠帘后一声呵斥。殿下的皇叔英武的脸上,也拂过一丝不悦。小叶马上乖乖的正襟危坐。这哪是什么太子的童养媳,简直是比自己的亲娘还要猛啊!皇叔还是赶紧将她领走吧!
  • 道游天下

    道游天下

    一个神秘的道士突现临安城,拐走了一只小萝莉,领养了一个小美女,还顺带将鬼族帝女给忽悠了,漫漫大道终长路,踏遍天下,寻求一夜真知。西子湖畔卦,钱江镇收徒。城隍鬼事多,葛仙灵丹少。湘西遇僵神,蜀山飞剑仙。苗寨话蛊事,青城道修真。玄门番僧外,天山龙神身。昆仑仙境成,海外三岛深。界山天门开,仙庭无仙人。最是逍遥道,返还求至真。
  • 玻璃囚室

    玻璃囚室

    主人公米诺在童年时期与巴特、小伙伴罗尼亲密无间,但此后二人都离开了米诺。米诺学生时期被男同学侮辱,后此男同学死于非命。米诺成人后与佟寒相恋,后佟寒亦死于非命。巴特多年后归来,却因为某些原因与米诺疏远。米诺认识了新男友振一,并得知振一多年前死去的胞弟就是当年侮辱米诺的男同学。在米诺与振一准备结婚时,振一在登山中死去。时间永远留在了夏天,偶得的日记牵引出人性的秘密,思维与回忆交错成情感的迷宫,一本关于温暖与冰冷、残缺与完整、自私与宽容的小说。被捆绑的妖娆,《挪威的森林》般纠结的《天浴》式爱恋。病痛,侮辱,强烈快感。根雕,迷宫,迷醇夜晚。神秘的爱与欲望,与残酷结伴,在无尽的旅程中行走。
  • 我们逆风飞翔

    我们逆风飞翔

    四个80后,遭遇人生滑铁卢,就此沉沦?不!——他们在痛苦中竭力呐喊,释放欲望,爆发激情,并紧扣命运的喉咙!他们绝不屈服!他们绝地反击!他们倾城而爱!本小说将与你在失落、寒冷、绝望中,一路同行,给你最倾城的希望、温暖和力量!
  • 剑荡神魔

    剑荡神魔

    这是四荒世界,,修剑者,号排剑侠,剑王,剑圣,巅峰为剑仙,巅峰者虽少,不足十一,但凡其一,皆可震惊神魔。
  • 吸炼之路

    吸炼之路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是风,是水,是影子,是女人......当拥有吸收天赋的高云,遇上《吸星大法》,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一切尽在《吸炼之路》!
  • EXO蜕变

    EXO蜕变

    他爱她,她也爱他,可他却因为一个地位,一个命令,一个身份,他亲将她杀死。可,老天垂怜,她重生了。她恨他。在一年后,他看见了她,而他与她又有怎样的结局?
  • 抗日烽火:美丽的青春

    抗日烽火:美丽的青春

    一个因战乱从北平逃到上海,并在上海寻梦的青年钢琴手,放弃自己的梦想,走上一条血腥之路,最后将自己的鲜血洒在这片沃土。一个文弱书生在战火中锤炼成一位智勇双全的我党地下工作者。他短暂的一生有鲜花簇拥,有优雅的钢琴,也有战火纷飞,还有淋漓的鲜血,有铁窗铁镣,这些让他的青春与生命之花更加绚烂。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抗战背景下的大上海,风雨飘摇的岁月,民族危亡深重的时代,一群花样年华的青年男女的人生与成长,亲情友情与爱情,他们的人生选择,一群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志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的人生历程。
  • 九幽魔狱

    九幽魔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牢狱,狱中关着一个魔,仙与佛称之为心魔。一千年前,魔道覆灭,从世间彻底消失,甚至在千载岁月之后已经成为永远的禁题,不可触碰!仙门中一名平庸的弟子,却遭人陷害被关入死牢,而在这里,他却得到了已经消失千年的魔道功法。凭着这个功法,他可以吸收已死之人留于世间的种种,包括知识、灵力、记忆。而能留下这些东西的,生前必是伟大之人,即使死后也将被无数后人膜拜。为了活下去,齐墨不得不开启魔狱,释放心魔沦为魔道,成为了世间剩下的最后一个魔!(如果大家觉得字数少,可以先收藏,新书需要大家支持,票票也是不可少的,还请大家在看的时候顺手投个票。)
  • 今夜笔录

    今夜笔录

    警告:太阳落山之后请勿观看此书,否则后果自负!!!女生慎入,胆小者慎入!!!十八岁以下未成年者请在家长陪同下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