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8000000029

第29章 适时进退——掌握好进与退的尺度(2)

1898年,“华尔街大佬”金融巨头摩根与“钢铁大王”卡耐基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由于美西战争的爆发,使得匹兹堡的钢铁需求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耐基发动钢铁战争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摩根意识到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早将目光盯上了钢铁。并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送入伊利钢铁和明尼苏达钢铁两家公司,从而控制了这两家公司的实权。

但这两家公司与卡耐基的钢铁公司相比,只能算中小企业而已。由于美西战争导致钢铁价格上涨,摩根对钢铁的兴趣更加浓厚,便决定向卡耐基发起进攻。

野心勃勃的摩根,一心想主宰全美钢铁公司,所以,一出手就先拿卡耐基开刀。摩根首先答应了号称“百万赌徒”的兹兹的融资请求,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企业,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接着,摩根又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对卡耐基的订货。

原以为卡耐基会立即作出反应;但与摩根的预想相反,卡耐基却纹丝不动。作为玩股票起家的卡耐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冷静是最好的对策。特别在这个关头,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仓促作出反应,那最后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卡耐基更清楚自己的“分量”。他深知自己的钢铁业在美国所占的市场,这些市场如果失去了卡耐基的支持,势必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因此而蒙受损失。到那时,卡耐基并不愁自己钢铁的出路——你不要自然有别人要!

摩根很快意识到在这事上栽了跟头。他马上采取了第二步骤: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是否合并贝斯列赫姆,还在考虑中,但合并卡耐基钢铁公司,则是绝对的!摩根向卡耐基发出了这样的信息,甚至他还威胁道:“如果卡耐基拒绝,我将找贝斯列赫姆。”

别的挑战并不可怕,但是,一旦摩根与贝斯列赫姆联手,自己显然不妙。在分析了形势,估计了发展后,卡耐基终于作出了决定:“大合并相当有趣,不妨参加。至于条件,我只要大合并后的新公司债,不要股票。至于新公司的公司债方面,对卡耐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美元对1.5美元计算。”这对摩根来说,条件太苛刻了!但摩根沉默片刻。还是答应了卡耐基的条件。

在商战中,不能死抱住一些今日的蝇头小利。应该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时,更是善于退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善于退让的人,才能赚到大钱。

卡耐基摸准了摩根的心理,同时抓住了摩根的弱点:你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合并吗?行,我答应你,但条件要听我的。这样,以1∶1.5的比率兑换了卡耐基钢铁公司资产的时价额后,卡耐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跃到4亿美元!

卡耐基对付摩根的办法,看似卡耐基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时,卡耐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个步骤时,卡耐基更似乎未作任何抵抗便“就范”了。但是,卡耐基的看似让步,而实际上却取得了一次大的飞跃,不能不说卡耐基退了一步,而实际上进了两步。最后的真正胜利者,是卡耐基,而不是摩根!

“退”从表面上看,意味着胆怯、失败;但是下面一个事实也许会令你感叹不已。森林中,惟老虎为百兽之王,谁见谁怕之,无不撒腿而逃跑。可谓虎者,威风凛凛的权威和王者象征也。可是,你仔细观察,这样的虎王,在捕食时却总是先后退几步,然后狂奔而上,紧紧地抓住猎物。老虎尚知道在进攻时后退几步,以便产生更大的势能,而我们又何苦只知前进,不知后退呢?

6.以退为进是一种智慧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在生活中,懂得以退为进的策略,该进则进,该退则退,你才会站在成功的舞台上。

一次以退为进的等待可以使你从“山穷水尽疑无路”一瞬间就进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大海中行驶的船只,在预见到大风浪的来临时,并不是要迎头冲上去,而是要暂避到无风的港湾处去。在你自己实力比较强大的时候,迎头痛击对手是一种谋略;而明知道敌人要来进攻而不去阻挡,则是暂避锋芒,这更是一种智慧。只有知道以退为进的人,才可以使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只退不进,是懦夫;只进不退,是莽汉。进退得当,才能够勇敢地面对失败的来临,才能够成就潇洒的人生。

有一个人名叫比丘,一心想出人头地。他总是向同道讲经说法,或者是在同道面前显示他的绝门武功,时常会失口失手,甚至是当场献丑。老禅师屡次点化他,提醒他还得精心深造,好好修业,才能方成正果。可是他还是不听劝告。

有一次,老禅师带他去行脚,路途中一条三米多宽的水沟阻挡了他们的去路。老禅师武功深厚抬脚就过去了。而比丘却往后退了许多步,才趁着冲劲跳过了那一条三米多宽的河沟。

于是老禅师就对他说:“你知道你刚才为什么要往后退一下才能跳过水沟吗?”比丘说:“因为我的功力还不够深厚,退退再往前跑就能产生冲力,只有这样以退为进,我才会跳过那条水沟。”老禅师于是又说:“你刚才说的话里有一句禅意深邃的偈,只要你能够领会到,你的未来就会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比丘听了此言领会到了其中的意思,再也不想出人头地了,而是静下心来致力于文武禅修,终成一代文武双全的高僧。这就是以退为进。以退为进才是一种真正的智慧。

在时机不成熟或者条件不利于自己的时候,适时的后退是一种智慧。这种示弱和后退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明智的胜敌之策。

在清朝,康熙皇帝继位时年龄很小,功臣鳌拜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并且还想谋夺皇位。康熙对鳌拜的野心十分清楚,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根基还没有稳定,准备得还不够充分,所以对政事他不闻不问,整天与一帮哥们儿“游戏”,以造成一种自己昏庸无知的假象。有一次,康熙穿着便服和索额图一起去拜访鳌拜。鳌拜看到皇帝突然来访,以为事情已经败露,伸手到炕上的被褥中摸出一把尖刀,当场就被索额图一把抓住。一直到这个时候,康熙帝依然装糊涂地说:“这没有什么,想我满人从古今到现在不都是刀不离身吗?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啊!”康熙此举让鳌拜对他彻底放松了戒备。最后康熙等时机成熟时一举将其擒获,这就是所谓的放出长线钓上了大鱼。对于每一个成功者来说,只要是你梦想中的目标没变,用以退为进的策略,可以说是一种最为明智的选择。

退一步,可以说是进两步。跳高,得退后几步,然后加速前跑,这样才会跳得高。如果你要出拳,要先将拳收回然后再出手,这样你才会更加有力气。以退为进不仅是高明的处世哲学,还是一种能在商业上成功的策略。

7.不前不后有分寸

人在一个集体中不可强出风头,孚众望、得人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言谈举止之间,别人——尤其是你的朋友、同事——都在观察你,品评你。你有成就,肯努力,待人宽厚,别人自会欣赏,用不着强求注意。强出风头,往往引起别人的反感。

“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这类古训俗语常用来告诫人,要警惕环境险恶、人心叵测,要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不动声色。因为,风头出尽的人容易遭人妒,容易首先受到攻击。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人,虽说其能力、才学的确令人钦佩,可正因为他们比别人所起的作用大一些,便总以为一切高、精、难的工作必须自己插手才会马到成功,他人纯属“跑龙套”的配角。难怪“枪手们”总忍不住先打这样的“出头鸟”。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度里,更是有很多人因才华出众而遭受贬斥,或丢掉了性命。我们并不是否定那些勇往直前、万事当先的人,只是强调前与后的分寸。古人不是也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吗?

那么,在生活和工作中,在朋友同事之间,应该怎样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呢?

首先,必须掂一掂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和在单位中的角色。属于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责无旁贷,必须尽心尽力去完成;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则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原则,不该涉及的尽量不去涉及,尤其不要以“内行人”、“明白人”或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同事、领导指手画脚。即使人家请你去帮忙,也应以谦逊的态度诚恳待人。

其次,在名誉、利益面前,尽量不要表现得过于热衷,以避免成为众人嫉妒、排挤的对象。即使有所追求,也应该在表面上含而不露,应该通过为人与处世的技巧去赢得大家和领导的认同。要知道,很多事情的成功,正如战场上作战一样,迂回包抄要比正面直接进攻有效得多。

不前不后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处世技巧,它的根本点就在于明哲保身。这种策略可以保证你在一个群体之中四平八稳、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

不前不后是欲望控制的结果,是理智的化身。他要求你在工作过程中沉着、稳定,不以情绪支配言行,不受心理欲望蛊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正是这种不前不后处世态度的体现。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不前不后只是说在同事之中,在利益与荣誉面前,不过分张扬自己,不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攀登。不前不后只是一种过程,但针对结果——自己的前途与事业而言,则必须是在他人的前头,必须从同事之中脱颖而出。到那时,其情势将不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是“众星捧月”,“众望所归”。恰当地把握分寸,才能为自己的事业赢得人缘与机缘。

我们在观看一场马拉松比赛时,通常会看到在前半程跑在最前面的人反而不容易夺到金牌,跑在第二位置稍后一点的队员则在更多的时候夺取了桂冠,而位置太靠后的落伍者也同样与冠军无缘。这与人际间的社会性竞争和相处何其相似。人生的奋进过程其实就是一次马拉松比赛,只有恰到好处地保持不前不后的位置,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才有可能更多地获得成功。要知道,在这场比赛中,人们要看的不是过程,而是最后的结果。

8.适时让步是进步的前奏曲

让步并不是吃亏的代名词,而是为了下一个目标作准备的前奏曲。

公元616年,李渊奉命留守太原,北边的突厥多次以数万精兵进攻太原。为守城池,李渊派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可结果却一败涂地,几乎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后来,李渊用计吓住了突厥兵,暂守住了太原城。虽然突厥兵被吓走了,可是郭子和等人依靠突厥的支持和庇护,又纷纷向他挑衅,这让李渊防不胜防。隋炀帝随时都可能以失职为借口,要了他的命。

面对内忧外患,大多数人都可能认为,李渊为自保必然会奋起反击。可出乎意料的是,李渊并没有那样做,他反而甘愿向突厥称臣,也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财宝全部进献给突厥可汗。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渊这样做的用意。其实,他早已分析了天下大势,决定要起兵反隋。可怎样才能反隋成功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西入关中。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并不是他理想的发家基地。西入关中是最明智的选择。可是,如果太原失守,对李唐大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那么,怎样才能守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李渊当时手下多说有三四万人马,就算要与突厥决一死战,也未必能守住太原,更何况在应付突厥的同时,还要抵抗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这样看来胜利的机会显然是微乎其微。而现在要进入关中,留下重兵把守显然不是不是一个好方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突厥讲和,甘愿献宝、称臣。所以李渊甘愿忍让,向突厥低头。

李渊的让步政策果然奏效,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

李渊对突厥的让步,得到了突厥的许多资助。始毕可汗送他大量的马匹和士兵,李渊又乘机购买了许多匹马,这为李渊兴建一支强硬的战斗队伍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基础。加之当时汉人一向惧怕突厥兵的英勇善战,而李渊军中恰恰又有突厥骑兵,这一优势自然为他增长了不少势气。

正因为李渊当时的让步,才保住了打天下的资本。虽然当时向突厥称臣,李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是依据当时的情形,他选择让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后来,李唐建国后,突厥鉴于唐朝的强大,向唐朝求和称臣,做了唐朝的臣民。李渊当时的付出与突厥称臣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暂时让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选择,为下一个目标作准备。暂时的让步,往往会得到对手的帮助,借对方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身陷危难时刻,与对手一决死战,结果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进退无路;还不如让一步,给他人行个方便,自己也留条后路。

同类推荐
  •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举手拱足、一言一行、接人待物、饮食起居……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却影响着我们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据研究发现,人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都出自于习惯。如果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希望拥有幸福与成功的人生,就应该尝试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改变我们的习惯,让健康、积极的习惯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 边玩边赚钱:36种潮流达人职业

    边玩边赚钱:36种潮流达人职业

    对于职业选择,我们都有过自己的梦想:导演、服装设计师、摄影师……它们其实并不神秘,却往往因周围的环境没有给予我们足够的条件去接触了解,而显得遥不可及以至被放弃。但是,生命只有一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们都应该走向去往梦想的路上。在这里,我们将走近那些具有独特魅力的职业,走进那些“另类行当”的工作者,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入行机缘,把这些职业近距离地展现给读者。
  • 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胡雪岩成功密码》内容简介:胡雪岩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他广交朋友,善于随机应变,精明而决不投机取巧,使其生意蒸蒸日上;他富而不忘本,怀着一颗仁厚之心,开办胡庆余堂,以图济世救人;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 每天为自己打个勾

    每天为自己打个勾

    本书通过六十篇文章提醒我们人生与职场上应该重视与强调——但往往被忽略的六十余件小事。事虽小,却和最微小的作息习惯、最日常的交往技巧、乃至最深远的人生意义息息相关。郭腾尹老师倡导把“打勾”这一职场最常见手法,作为个人行动的见证与备忘,促使个人人生不断被圆满。
  • 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哲理故事

    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哲理故事

    本书选取的故事通俗易懂,便于记忆,以独特的视角,零距离地进入学生朋友的内心,成为滋养学生朋友的一道精神食粮。将乐观、信念、热情、正直、勇气、决心等以一种鲜活的方式植入心田。
热门推荐
  • 魔君之逍遥子夜

    魔君之逍遥子夜

    游戏中风云起,现实中谁与争锋。几世逍遥叹天道,持剑一心抗天道。红颜愿伴白发时,吾定伴红颜白发。
  • 胃病百问百答

    胃病百问百答

    《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吹梦到边城

    吹梦到边城

    当代诗歌更是一种悲哀,伪民间色彩的诗歌就像种在水泥地板上的庄稼,一副呆相和死相。梨花体和羊羔体俗不可耐,将网络变成垃圾转运站,令真爱诗歌的人嗤之以鼻,如闻恶臭,如食腐鼠,避之唯恐不及。所幸的是,身在民间、真心诚意向民歌学习的大有人在,并未轻言放弃,他们收集民歌,整理民歌,也创作民歌风格的新诗。在这类民间身份鲜明的作者中,我认识湖南新化的亮毛,读了他的诗稿《吹梦到边城》,不免一赞而三叹,诵读如此纯民歌风味的新诗,简直比馋鬼发现一百个土菜极佳的农家乐还要畅怀惬意一千倍。
  • 方寸人生

    方寸人生

    九月的香港,炎热潮湿,台风不断。今年第14号台风刚刚过去,第15号更大的台风又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形成,预计今天傍晚在港岛登陆。下午四五点钟,街道上的车流、人流显得格外匆忙,人们似乎在与台风赛跑,都想尽快到达目的地。与这些穿梭般的路人相比,郑哲夫显得很有自信,并不因为听到了台风预报而手忙脚乱,仍然很从容地处理完公司的业务才乘车回家。
  • 易流直上

    易流直上

    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大宝挥舞着拳头,脖颈上青筋乱舞的怒吼着,不过在他看到周围的兄弟们那诡异的眼神之后,只能改口道:那好吧,星辰大海也行。作为大哥的徐易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兄弟们一天比一天更逗,只能无语凝噎:你这么逗比,你家人都知道吗?作为逗比,我就是要证明给你们看,我们才是最逗,不,是最强的!
  • 我们永远不分离

    我们永远不分离

    在这场爱情的游戏里,谁爱上了谁,谁便输了谁。纵观人生短短数十载,谁不曾疯狂,谁不曾迷茫,谁不曾彷徨。你们以为我是写玛丽苏的吗?不不不,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能妄下定论!(可能开始有点那啥,但后面就不一样了。)
  • 张果星宗

    张果星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小农民

    绝世小农民

    山村小子一脚踏进一片灵石空间,从此走上一条逆天之路!一路上还有纯纯小村花,性感女教师,妖娆女老板相伴,甚至城里的高冷的俏总裁也对他纠缠不休,这世道到底是怎么了?陈北站在山头大喊:我只是个农民,你们别过来!
  • 一痛深情

    一痛深情

    她含泪挣扎:“我不想轮回,怕忘了许你的承诺。”他将她拥入怀中:“别怕!不管哪一世,不管你成为什么人、用什么名字,我都会找到你。因为我是用灵魂在爱你……”如果注定相爱。不管有怎样的经历、怎样的记忆,哪怕再来一世,依旧相爱。因为所有的期盼和等待,都是为了那一刻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