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19700000010

第10章 李嘉诚(3)

“大陆决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深思熟虑后的李嘉诚大胆断言,并趁机制定政策采取趁低吸纳的方式,大规模扩展地盘。李嘉诚将塑胶业盈余和物业收入集中起来,全力投入地产,来购买土地,翻新旧房,并兴建物业。这又是“为常人所不敢为”的举动,是“逆潮流而行”的冒险。

同样,他这次的判断还是没有错,1970年香港经济开始全面复兴,地产行业又蓬勃崛起,李嘉诚又一次彻底地成了这场风波的大赢家。他的收租物业面积增加将近两倍,由原来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租金收入为390万港元。

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地产部如今成为了公司的主战线,长江的实力也有了较大增长,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李嘉诚已成为香港地产界的一名新秀。

1977年,对别人来说,或许只是平常的一年,而对于李嘉诚,对于其领导的公司来说,却是举足轻重的一年。这一年,李嘉诚声传全港,改变了自己原有的“边区”商人的形象。

这一切,全在于他挑战地产巨无霸,一举投得地铁两站台的竞标,从而吹响了华资向英资进攻的号角。地铁工程,是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社会工程,而地铁客流量最大的两站,便是金钟站和中环站,这两站均居于港岛繁华区。一个位于银行区,一个置身于香港政务各部门身侧,又与中环银行区互为咫邻。如此有利的地形,如果上面兴建物业,必将成为地铁全线中最吸引人的肥肉,港界地产商莫不为之心动。李嘉诚当然更不会例外,他太想吞下这项生意了。李嘉诚立即收集有关地铁的材料,并细心研究置地公司,设计竞投方案。此次战役,他是志在必得。然而,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是地铁公司,因此地铁公司便是首要突破口。

李嘉诚苦苦思索,并四处查找资料,收集信息。最后,他把注意力放在最关键一环上,那便是——资金。

原来地铁公司原意欲以部分现金、部分股票去付购地款,而港英政府坚持用现金。

李嘉诚胜利了,他以精准的分析,窥透了招标主体的意图,并最终以“付给地铁公司一笔现金,并继续支付若干次”和“商厦建成的利益,打破对半开的惯例,而以地铁公司占5l%,长江占49%的异常优厚的条件,最终赢得了地铁公司的青睐。

1990年6月底,积蓄多年的长江实业,最终以28l.28亿港元的市值,击败了置地。一向在香港地界坐大的置地。仅以216.31亿港元位居第三。

多年的夙愿,最终一朝实现。李嘉诚为事业,为目标,为自己立下的宏愿,整整呕心沥血,勤奋操劳了将近30多年。

白手起家,到如今坐了地产界的老大,其中的艰辛,其中的心血自不待言,而他那种使人折服的商业头脑总让人佩服万千。

从此,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距香港商界首席。

3.李氏二子

富达的李嘉诚依然克勤克俭,富而不奢。

他的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他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而他手上戴的手表也十分普通,和一般“行街仔”没有什么两样。他的住宅和他的游艇,都已和他显赫的地位大不相称。

他的生活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一掷千金,颇具“大款”风度,他甚至于不吸烟、不喝酒,在公司和职员同吃工作餐,到工地和工人共进盒饭,而且他亦吃的有滋有味,丝毫没有做样子的生硬和做作。

李嘉诚自小深受磨难,饱经辛酸,终究成就大气候,诚可谓是“雄才多磨练”。李氏二子,一日泽钜,一日泽楷,李嘉诚深知教育的作用,自小便苦心孤诣,对二子加以培养和熏陶。李嘉诚深知耳濡目染的道理,自小便让二子接受商业训练,在会议室感受决策气氛,并予以设立“旁听席”,以铸造其底蕴。大儿子李泽钜,受到良好的教育,80年代中期于斯坦福大学结构工程系学成回港后,便进入公司,踏踏实实由普通职员做起,他要让儿子熟谙整个“流程”。他还以剑桥经济系毕业的董事局副主席麦理思为儿子“太傅”,让泽钜再上一门“经济管理”课,以充实其知识和才干。

李嘉诚深知创业难,守业则更难,选好接班人关系到“帝业”的盛衰,其意义远不逊于建立这个事业。然而,这不等于说,李嘉诚定会将担子交由其子,他这位深受传统文化熏染的儒商虽说颇重亲情,难舍爱子;但他也毕竟闯商界几十年,见多识广,又受西方文化的感染,他也不会轻易感情用事,他甚至还颇佩服西方家族公司“董事选举制”,为了保住家族事业的发扬光大,他会慎重行事的。李嘉诚在尽心看着,看着儿子表现如何,是否可堪大任。他以一种忧患意识,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审视着这个“帝业”的后继者。

其实,李嘉诚公司旗舰的新老接替业已基本就绪,就剩下他这个“主”的位置尚未定夺。李嘉诚期望着,期望着儿子能够生就一副可肩鸿业的臂膀,让他可以放心地将重担传递。的确,李氏二子也没有辜负家父的期望,他们正步步展示其魄力和才华。

1986年,李泽钜开始了他的参政议政的初步旅程,在购买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时开始接触加拿大政要。同年,李泽钜在温哥华世地旧址发展基础上脱颖而出,一出手便是大手笔,展示了其龙门虎子的大家风范。

世博发展项目的“萌芽”源于李泽钜,当时他生活在温哥华,对这里情况可谓已有了深入了解,再加之以土木工程专业的眼光,李泽钜相中了这块地皮。

刚入商界的他力陈建议,极力请求父亲涉于此项交易之中。李嘉诚有意洞察儿子的眼光,要泽钜“条陈”理由,并拟发展计划。李泽钜理由充实,深为其父赞赏,尤其他的“香港移民源源不断赶往加拿大,对于饱受市区嘈杂拥挤喧嚣之苦的港人来说,这样的海景住宅有颇大的吸引力”,李嘉诚更为满意儿子既有如此眼光,老子自当鼎力支持,他把世博会的重担一揽子交由了李泽钜!

刚入“商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但李嘉诚深知,没有重担,造不成千钧柱梁,“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况且儿子的确有担当重担的素质呢!

李泽钜果真能独挡一面,他以非凡的精力和高人的才智,一手一脚精心构划,两年间出席200多个公听会,会见了二万多人,最后出台了世博旧址发展计划。1988年,香港包括李氏家族在内的新财团投得了世博会旧址发展权。

李泽钜坐镇加国,大包大揽,具体操作了这个庞大工程项目,他要凭自己的能力,向人们展示一个所谓“外行”的“内行”风范。“龙”已下水,且初显不凡,但“闯荡江湖”多年的李嘉诚懂得,仅仅商业上的历练尚且不够,他还要把儿子推向整个社会。

1990年,李嘉诚借万博豪园嘉汇苑公寓在港推出之时,安排李泽钜接受两本杂志专访——将他推向了公众。1992年,李嘉诚带着两个儿子接受了江泽民主席的会见,让他们在港“大曝其光”。同年7月,李嘉诚不失时机地把两个儿子介绍给港督。而这年10月,彭定康“总督”商务委员会“名单中”,李泽钜的名字赫然位居其中。如此显赫的地位,显然是由超人“禅让”于其子。

大子声名远播,次子更不在话下,李泽楷头脑的反映和其本身的魄力,同样显出其“龙子”的气度。李泽楷的出名在于卫视,他“得尺进寸”术招招惊绝,“借钱生钱”术枪枪辛辣。他以一副勇于进取,不囿窠臼的面目出现于港人面前。李泽楷似乎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他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虽出自豪贵,却不愿为其声名所累,更不愿为生活所累,他有点“西化”的头脑。

李泽楷可算幸运,他有一个开明的爸爸:李嘉诚尊重儿子的个人意识,从不愿以长辈的身份去“压制”泽楷。

李嘉诚经常教育儿子如何作人,标准仍是古老的孔孟之道,或许泽楷的底蕴有东方的根基,然而他的“冲”劲却更似于西方味道。

1990年,“实习”四年的李泽楷终于奉父意回香港在父亲公司打工,这个“不孝”的儿子甚至发牢骚抱怨父亲给的价码太低,抵不住自己在加国的零头。

儿子留下了——倒不是听了老父的劝告,他是看好了卫星电视,认为自己要“学点东西”。

1991年3月,卫星电视公司正式成立,李泽楷和马世民任副主席,陈庆祥任行政总裁,主席仍然由超人坐镇。总投资近30亿港元。

卫视试播顺利,1991年年底,已正常利用五个频道播映节目。李泽楷心高气盛,野心勃勃,他欲为传播大王,总揽了卫视管理大权……1993年8月前,李泽楷宣布成立私人公司,取名为“盈科拓展”。他似乎不买“其父的帐”,已获“小超人”之号的他没有在其父提升下收住其个人发展的步子,他有点“反叛”的“逆子”形象。

老子年轻时曾经自力更生,不肯接受他人恩惠,如今儿子又效法老子,依然要忤父亲安排“接班”的善意,摆脱老子的荫庇,来到狮城发展。

老“超人”伤心吗?如按父子之情的人伦常理,如今儿子不领己情,执意“单干”,他心中自然存有“戚戚然”,然而李嘉诚在儿子的前途抉择方面却显得有些豁达,“年轻人到底有自己的理想,他既然自己执意如此,我不会强迫他去做。”

同类推荐
  • 明朝一哥王阳明

    明朝一哥王阳明

    在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作者不止步于写一本通俗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三毛,一个传奇而洒脱的女子,她将流浪的灵魂安放在撒哈拉的黄沙上。她的文字平实简单却富含着饱满的感情。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她踏遍万水千山,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带给读者一个流浪远方的梦;在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而她的一生又是一个精彩绝艳的传奇。三毛的作品具有传奇性,三毛的一生也具有传奇性。她的人与她的书,以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众多人。她的浪迹天涯,她扑朔迷离的婚恋,她令人扼腕叹息地离开人世的方式等等,无不牵动读者的心。本书用温柔的文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三毛的一生娓娓道来。
  • 军事家成长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

    编者精选了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谋略家、外交家、发明家、科学家等重要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蕴含着文化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相信孩子们会在轻松的阅读旅程中,收获快乐,接受启迪,让心智得到充分的滋养。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些军事家的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
  • 西蒙娜·薇依评传

    西蒙娜·薇依评传

    帕拉·尤格拉在本书中以精准的笔触,为法国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西蒙娜·薇依刻画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思想画像。与维特根斯坦一样,薇依属于那种最特立独行、最难以亲近也最容易遭受误解的另类伟大思想家。加缪和T.S.艾略特对她崇敬有加,而苏珊·桑塔格有句名言:“在薇依赢得的成千上万读者中,能真正分享她思想的人,我想只是少数。”帕拉·尤格拉无疑属于这少数。他生动简述了薇依圣徒般短暂而非凡的人生,以及她的思想历程,诠释了薇依现象中的多重悖论,探讨了薇依思想所涉及的哲学、政治、基督教、犹太教等多个领域的难题,很多地方都像薇依作品一样发人深省。
  • 普京归来

    普京归来

    他是俄罗斯的灵魂和舵手,重要的不是他在什么岗位,而是他在背后操控什么。普京王者归来,无论是选择台前还是幕后,其权力从未没落,他依然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偶像,依然是媒体的宠儿,依然是新话题的制造者、新形象的缔造者,依然是充满魅力、活力四射的俄罗斯头号男人。如今,他决意要带领俄罗斯重回世界之巅。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一束堇

    一束堇

    江思瑾和林一楠是从小一起长得的青梅竹马。林一楠每天都到江思瑾门口等她,以为自己的心思,她早就该知道了。谁知道,这天,她约他出去约会,却推出来个妹子,说要给他介绍女朋友?什么?他的女朋友不是她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忧公主

    无忧公主

    本书是新派武侠小说家萧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新派武侠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流传一时。对武侠爱好者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书中文字流畅,故事情节能够吸引读者,同时文字中还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
  • 穿越世界系统

    穿越世界系统

    谁敢阻挡我,我就杀了谁,万物皆可杀,我将会是掌握一切的神!
  • 寻找桑妮

    寻找桑妮

    感情世界的虚幻,物质世界的现实,是两个极端。一个人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为什么桑妮要选择“我”?应该是想抱住最后一根稻草。这根稻草也不可靠,单纯的虚幻世界是无法在现实的世界立足的,桑妮和我是两个孤岛。最终桑妮走了……
  • 暧昧神医

    暧昧神医

    ————对单身妹子,我始终争取;对有夫之妇,我从未放弃;对十八岁以上女孩,我注意发掘;对小于十八的,要有战略性眼光。顽疾、恶疾、必死之疾……别担心,只要还有口气我就能治好。各种二代高富帅,千万别嚣张,跟我作对你的下场会很苦逼。美女们,今天风和日丽是检查身体的好日子,别墨迹赶快脱衣服吧!流氓会医术,谁都挡不住!请风韵犹存的熟女们看好各自的女儿还有你们自己。…………PS:新书上传还望诸君收藏、推荐、点击等火力支援,东门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拜谢之!!!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棋局

    棋局

    世界便如一盘大棋局,而每个人又都处在一个小棋局当中.无形中有手操纵我们.我们在棋局中哭,在棋局中笑,在棋局中唱着自己的歌.这本小书,也只不过是一个棋局.一个小小的棋局.
  • 宇宙剑神

    宇宙剑神

    星空让人遐想,时间让人老去,而这个世界,雷霆闪烁,剑光永恒!他……从封禁之地,剑荡天下而来,持着一柄剑,闯向缤纷绝伦的世界。是守护,还是通天彻地!是唯我独尊,还是万道争鸣!
  • 密码之谜

    密码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干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