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14200000003

第3章 威廉·汤姆孙

189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把“开尔文勋爵”的封号授予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以表彰他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崇高的荣誉面前,这位科学家竟然用“失败”二字总结他一生在科学进步方面的奋斗。他是谁呢?他就是成功铺设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的英国杰出的科技发明家威廉·汤姆孙。

威廉·汤姆孙于1824年5月26日出生于英国的贝尔法斯特城。

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是一项世人瞩目的工程,而且耗资巨大。不料,在建造电缆的第一步就出了差错。负责这项工程的是华特霍斯,他在公司有较好的人事关系,资格又老。当时,汤姆孙只是一个年龄最小的董事,无职无权。1857年,工程一开始,汤姆孙和总工程师就发现了问题。原来,按照设计要求,大西洋海底电缆要由1200段电缆焊接而成,每一段是3.22公里长。华特霍斯一手制订的电缆说明书上的电缆直径比理论要求的要小得多,更糟糕的是,公司筹委会在正式开工之前就把说明书给了承办商,而且已经开始制造,要取消合同已来不及了。汤姆孙为了补救,回到他的实验室,带领学生把当时所有的铜线都进行了测试,发现各种铜线的电阻率相差很大,不同电阻率的铜线焊接在一起,肯定会使总电缆的参数发生偏差。通过实验,汤姆孙解决了多条铜线间电阻率一致化问题,并总结出一套实用的电阻率测定方法,对电缆用铜线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汤姆孙的研究成果,遭到华特霍斯和电缆制造商的抵制。汤姆孙在董事会上用大量的实验事实证明自己的理论,赢得了董事会的支持,迫使厂商按新的技术标准签订了合同。

1857年,造好的电缆被装上英、美两国政府拨出的两艘巨轮,开始了第一次的沉放。电气工程师华特霍斯因故不能随船,受董事会委托,汤姆孙代理他随船指挥。当沉放船行至611.16公里时,电缆意外断裂,加上传递的弱信号,一般的电报机难以收到,第一条电缆的第一次沉放失败了。

通过事后分析,汤姆孙发现,只需加强电缆的外层机械强度,就能避免断裂。但是,如何放大弱信号,却成了一个难题。

1858年年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汤姆孙和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一起到海湾游玩。汤姆孙一想起信号放大问题,就走了神,丢下朋友,一个人躲到船舱下面算了起来。亥姆霍兹就跟他开了个小玩笑。顺手从衣袋中取出眼镜,把太阳光反射到汤姆孙脸上。汤姆孙忽觉一个刺眼的亮点在眼前晃动,抬头看到朋友手中的眼镜,灵机一动,狂喜地大喊起来:“有啦!有啦!我的亥姆霍兹。”喊着就跑回了实验室。

原来,镜片的作用启发了汤姆孙,他终于找到了放大信号的方法。他通过反复实验,最后在电报机的线圈中,小心地挂上一面小镜子,镜背面粘一个小磁针,以此来放大弱信号。他经过周密地设计,终于制成了镜式电流计电报机。这种电报机灵敏度要比华特霍斯的电报机高十多倍,从而解决了海底电缆通信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这种实用的终端设备,在以后大西洋海底长途电缆通信中被广泛采用。

技术问题解决之后,1858年开始了第一条电缆的第二次沉放。因资深的华特霍斯拒绝出海,年轻的汤姆孙勇敢地承担起电气工程师的责任,再次随船出海。

1858年春夏之交,沉放船“亚加墨娜号”由北美的纽芬兰岛出发,由西向东铺设电缆。不料,海上遇到持续一周的大风大浪。甲板被电缆钻出了洞,实验室进了水,给沉放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汤姆孙和大家一起,不顾危险,劈浪前行。经过一个多月海上搏斗,“亚加墨娜号”于8月,3日安全驶至爱尔兰。8月5日下午3点55分,由汤姆孙拍出的第一份越洋电报,在5分钟后由北美洲一端收到。人类第一次征服了大西洋的阻隔,用电缆把两块大陆接在一起。建立奇功的汤姆孙此时激动得发了狂。但一个月后,出乎意料的事情又发生了。电缆在通了723次电报之后,由于海水腐蚀而断裂,甚至漏电,两岸电报往来被迫中断。

大西洋海底电缆两次沉放都遭失败,耗费数十万英镑而不见效益。许多人都想打退堂鼓,而汤姆孙却坚持认为,第一条电缆虽寿命不长,至少通了一个月,但它证明长途海底通信是完全可能的。在汤姆孙和总经理的坚持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865年年初,第二条新电缆制造出来并进行沉放。这时的汤姆孙,因滑冰骨折已成了跛子。可是,他克服一切不便,一定要亲自出海,领导这次沉放。一艘22000多吨的巨轮“大东号”载着人们的希望出发了。经受两次打击的汤姆孙多么盼望这次能够成功啊。可是船行不到一半,电缆意外折断,沉入深渊,汤姆孙痛心极了。返回时,这位工程师脸上挂着泪花。面对异常平静的大海,他在心中呐喊:“我相信大西洋阻挡不住人类的进步!”

是的,大西洋阻挡不住人类前进的脚步。1866年,第三条电缆建成。当年4月,“大东号”再次启程。汤姆孙第四次上船,担任工程师,主持沉放。6月,电缆在爱尔兰着陆,沉放非常成功,电报通信也非常顺利。汤姆孙为巨大的成功所鼓舞,几个月后再次出航,经过一个多月搜索,打捞到沉入海底的断缆,并接上新缆,一直通到了纽芬兰。经过10年艰苦卓绝的工作,大西洋底拥有了两条电缆。这次成功,开创了人类有线通信的新时代。它不仅证实了远距离海底电缆通信的可行性,而且为这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地球上各大陆板块之间,大陆和主要岛屿之间,都铺设了海底电缆。

铺设大西洋海底屯缆的工程,为人类通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汤姆孙的科学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把汤姆孙从理论科学引向了工程技术科学。人们说,汤姆孙做了50多年教授,其实是以教授的名义当了50多年的工程师。在应用工程上,到处都留有他的足迹。几次沉放电缆的海上航行,更使他的后半生紧紧地与大海联结在一起。电缆铺设成功之后,他继续为海底通信研究新装置,包括海底电报自动记录器和圈转电流计等。

汤姆孙一生取得过70种产品的发明专利,这些专利权使他成了富翁。他把这些钱大量地用在新的研究方面。1870年,他娇弱的妻子在与他共同生活18年后因病离开了人世。强忍悲痛的汤姆孙,买了艘100多吨的游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航海研究之中。他把游艇当做试验船,经过反复研究,发明了几种不受铁壳船体干扰的轻便改良罗盘。此外,他还发明了海水测深仪,研究过潮汐理论。

汤姆孙这位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大西洋第一条海底电缆的创建者,一生发表论文600多篇。1851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两次获皇家学会勋章。从1892年起,任皇家学会会长,一直到他去世。他建立了英国第一座现代物理实验室。至今格拉斯哥大学还设有“开尔文奖”,用来奖励世界范围内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生。

1896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云集格拉斯哥大学,隆重纪念汤姆孙荣任该校教授50周年。大家一致用真诚的语言赞美他的功绩。确实,要想逐一列举汤姆孙在科学领域的成就和获得的社会荣誉是很难的。但在纪念仪式上,这位72岁的勋爵在答词中却说:“有两个字最能代表我50年内在科学进步上的奋斗,就是‘失败’两字。50年以前;我最初任教职的时候,对于电力和磁力或电气、质量、化学亲和力间的关系等,知道得并不十分多。失败当然会产生忧虑的,可是对于从事科学的人,天赋的才能常会带来一种特别的兴致,借此使他不致十分失望,也许反会使他的日常生活格外快乐。”

三年后,汤姆孙辞去了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职务。1899年新学年开始时,注册室走进来一位76岁的老人,郑重其事地在报名表上填写下:“开尔文勋爵,研究生。”他不再走上讲台去教课,从现在起,他只是学了。

1907年10月17日,汤姆孙与世长辞,享年83岁。他被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受到人们永久的尊敬和纪念。

同类推荐
  • 孙传芳传

    孙传芳传

    孙传芳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他的身前身后又留下了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孙传芳波澜起伏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为人物传记,记述了文天祥用生命诠释“正气”的光辉人生。他对理想人格的孜孜追求,对匡扶国家社稷的崇高责任感,在任何艰危情况下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铁骨浩气,以及记录心路历程的泣血诗篇,已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文天祥是宋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家喻户晓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铁骨正气与其《正气歌》早已经深入人心。《长歌正气:文天祥传》将文天祥四十八年的生命历程辅以传主相应的诗歌文论,夹叙夹议,叙述了传主光辉的一生,特别是抗元苦战,被俘囚禁直至英勇就义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迹。
  • 一问一世界

    一问一世界

    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立体展现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在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 特里莎修女传

    特里莎修女传

    本书记述了特雷莎修女的生平,共四章,包括萌发爱的种子、立志救助穷人、撒向人间的爱和灵魂走向天国。
热门推荐
  • 仙剑

    仙剑

    自古修仙、修佛、修魔着,无一不是为了长生,然而长生以后呢?我之修,不为仙,只为佑你一世平安。我之修,不为仙,只为看你换你顷刻欢颜。此书讲为您讲述,一个平凡的少年,是如何为了心中所爱,一剑问天。
  • 动物世界3

    动物世界3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屋漏偏逢连绵雨

    屋漏偏逢连绵雨

    小时候,你是一双漆红的皮鞋,你走在路上,我在后面望。后来,你是一抹淡淡的感伤,你慢慢遗忘,我已泪湿衣裳。现在,你我经常漠然相向,你悄然回望,我却错过爱你的最好时光。
  • 弥天噬神

    弥天噬神

    看我一步一步走上弥天大道,看我吞仙吞兽,噬神噬佛,普天之下,唯我独尊!哦,不!是普天之上下,唯我独尊!漩师:气漩者,漩武【又称凝漩成珠】,漩仙,漩隐,漩极,漩真,漩煞,漩灵,漩王,漩君,圣皇尊者!武师:凡体,仙体,灵体,圣体,皇体,帝体,神体!求推荐收藏,另外求书评评论!有推荐票的读者请加入群:159458368谢谢合作!
  • 妃常顽劣:神偷大小姐

    妃常顽劣:神偷大小姐

    那一日,他向死而去,却放她独生。那一日,他盛怒之下命人用乱棒将她活活打至断气,抽皮扒骨炖灵药,以治爱妃不孕之症。那一日,她一刀砍断他的臂膀,自此青丝变白,恩断义绝!可是从此以后,郁丹青最不能忍的是每天早上看到一个和他长的一模一样的魔王躺在她的榻上!某女涩涩地问:“我是你抢来干嘛的?”“咬,拥抱,然后撕掉!”某魔王想了想,认真地大言不惭地说道。原来她一心一意把这魔王当神供养,谁想他竟然要把她当长期饭票,总想着养肥吃掉……
  • 化风而去的女孩

    化风而去的女孩

    女孩,站在街头哭喊着“为什么一切不好的都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爸爸不要我了,妈妈离开了……我还有什么”她坠落了,从天堂的天使变成了地狱的恶魔……被朋友被判了,被爸爸丟弃了,她唯一的爱也被带走了,她还有什么?她就像是地狱的修罗就像曼珠沙华曼珠沙华的花语:传说中的引魂之花,冥界唯一的花。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曼珠沙华的美,是妖异、灾难、死亡与分离的不祥之美,触目惊心的赤红,如火、如血。
  • 百变女仆:总裁大人请点餐

    百变女仆:总裁大人请点餐

    “总裁大人,奴婢给您汇报今晚的菜单。”“香煎柠檬鸭。”“酸!”“红酒鸡翅。”“甜!”“苦瓜炒鸡蛋。”“苦!”“蒜蓉粉丝扇贝。”“辣!”“冬瓜排骨汤。”“咸!”“好的,总裁大人,这些都不要是吧?”“我刚才只是点评它们的味道如何。”“好的,总裁大人,奴婢这就去准备。”“等等,还有几十道菜名你没念。”林某心想,念了你又不要,存心找茬啊!“youcanyouup!本姑娘不干了!罢工!”“扣工资。”墨某人轻飘飘的说。“总裁大人奴婢错了。”“继续念!”“红烧肘子。”“腻!”“!!!”
  • 娇妻风华,boss请出现

    娇妻风华,boss请出现

    一场飞来横祸,她被人从百货大楼4楼踹了下。她又得上天眷顾,摔下来时,有人给她垫底。而她不小心碰到脑子,给她垫底的人则被砸成肉泥……空气中弥漫着血的味道……议论满天飞。一个包裹的很谨慎的黑衣人,将她带走。享有盛名,美丽的千金小女孩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你到底在哪里?”失望的人遗失在梦醒时分,痛苦的呢喃。多年,她的朋友在一次次的希望中失望,失望中绝望。最后一次,艾利斯顿商学院。姜哲等人希望能在里面找到她,他们决心就找最后一次。于是几个人纷纷聚集……却发现,里面的秘密重重,无时无刻都很惊人……“你到底是谁?”他拽着她的手,激动的说。眸底期望的光芒达到了极致。“不知道。”
  • 戒不掉的温柔

    戒不掉的温柔

    一场掠夺,游戏开始,这是一场囚禁与被囚禁的游戏……“做我的人,一百天!”疯狂的掠夺之后,他霸道的宣布,而她,为守护自己的至亲,含泪接受——“季心念,我在这里,你往哪里跑?”契约结束,她潇洒转身,却被他抵至墙角。“薄少您忘了,100天,gameover!”她妩媚一笑,粉唇轻启,却被他再一次拖上床,“偷走我的心就想跑?我没说over,谁敢说?”他霸道冷酷,残忍嗜血,却宠她上天,这份真挚的爱情,她终是被迫接受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鬼神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鬼神

    置身于信息时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会把“鬼神”当作茶前饭后消遣的话题与笑料,报之莞尔一笑。但是中国几千年的古老信仰和观念不会静如此水,沉沙之下依然涌动和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