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11000000012

第12章 崆峒文化价值的多维性与研究的多层次性(8)

南怀瑾在书中还写到:“黄帝遍学各种学问,最后西上甘肃的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黄帝的功业是起于黄河平原的东方与北方,而他的文化学术思想,主要的是得之于西北高原的系统。所谓广成子,是道家供奉的上古神仙,究竟有无其人,姑且不谈,然而道家人物的名号,也和佛家菩萨的名号一样,往往名号是代表一种内容的,那么广成子,便是集其中国文化大成的意思。”

据专家考证,黄帝部落起源于甘肃天水境内的姜水轩辕谷。他上承《易经》文化思想,当非常追慕他的前贤伏羲了,而伏羲诞生于成纪,汉代首次建县时其址在平凉境内的静宁治平乡,后因地震城废,才南迁秦安,再迁天水。当然成纪建县和县城三迁是伏羲后世之事,不过伏羲部落当时活动在以崆峒山为中心的西、南当据实际不远。作为伏羲之后继承《易经》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传说中的上古隐士广成子居于平凉崆峒山,不论有无其人,但平凉崆峒山在黄帝当时看来已显然成为西部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因而,以成就如此斐然,有华夏人文初祖之尊的黄帝仍需登山请教学习,以巩固并完善他得之于西部的文化思想。也许他回访西部时到的地方很多,但在流传记载之时只能删繁就简,选其西部文化思想的代表和标志,这就是平凉的崆峒山。通过上述分析,说平凉崆峒山是道源圣地,应当不是虚美之词。

(三)从地下考古看崆峒

中华文明史中,从三代上溯为传说时代,据专家考证,上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炎帝、黄帝、西王母、夸父都能在甘肃找到历史踪迹。(详见《旷古逸史》·范三畏著。)而且他们的活动范围大致都在以平凉崆峒山为中心的西、南、东300多公里之左右。但传说在古代典籍的记载中也往往各执一词很难统一,所以我们还是通过地下考古发掘来看,才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甘肃是中国彩陶之乡,地下遗存非常丰富,“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8000年~7000年,属于老观台文化类型的有秦安大地湾遗址,到了距今约7000年~5000年左右,属于仰韶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秦安大地湾仍是重要遗址,属于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泾渭流域文化遗存,遍布于陇东、陇南全境。比仰韶文化略晚一点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马家窑文化,以陇东为中心,东起泾渭上游,西至黄河上游龙羊峡,北到宁夏清水河,南达四川泯江之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圈。到了距今约4200年~3900年,在马家窑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齐家文化,已向西到达河西走廊及青海东部广大地区。”(林少雄著:《洪荒燧影》)彩陶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上古文化信息,它隐含着上古人们的宇宙观、时空观、道与器的观念和上古部落氏族图腾,这是有待后人长期研究的大课题,这里不再赘述。但是从地下丰富的遗存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点:首先甘肃东部曾是上古氏族部落生活的聚居区,这与上古传说是十分吻合的;通过繁荣丰富的甘肃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遗存,我们也不难看出,上古居于甘肃东部的氏族部落在当时来说是非常繁荣兴旺的,生产力也相对发达,这与空同族融入羌、氐部落而后发展起来的炎黄部族的上古传说也是吻合的。我们相信随着地下考古的不断发展,对出土文物的不断研究,上古历史终会明晰起来,空同族和崆峒山的地位会得到证实的。

由此而得:平凉崆峒山在上古以及后世的确有其不平凡的地位,如今我们宣传她,应根据其文化内涵给予一个更为恰当的定位。前些年,称“神州西来第一山”或“天下道教第一山”都似不能全面反映其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前者含义模糊,后者把山和道教联系在一起,实际其内涵缩小狭窄了。因为道教(正一教)起源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东汉,距今不到2000年,道教的全真教产生于金代大定年间则更晚,而且道教是在继承从黄帝到老子的易经八卦,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理论的基础上,加上从佛教借鉴来的神仙理论,并学习上古隐士,秦汉方士而形成的。它是把上古优秀文化引入了一个狭窄轨道。当然道教也是一种文化,尤其对民俗影响很大。如若说崆峒山是道教第一山,按其上古地位及传承关系也不为过。但是要全面反映其历史文化内涵,把其和上古文化起源联系起来,应当更加合理。又因为人文初黄帝的登山问道及秦皇汉武的追慕登临,更显其地位神圣,故以“道源圣地”定位应当是比较恰当的。

作者:民进甘肃省专职副主委、甘肃省政协副秘书长

崆峒山之谜

仇非

人类在其活动的漫长历史中,有着许多伟大的探索和创造。在诸多探索和创造中,人们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人类自身历史和文化,伟大的先哲,终于把自己定位于天、地、人三才中的一个练环。只有人在天地间直立,也只有人能连接和沟通天地,“天地之大德曰生”。人正能行天地之精神,“生生不息”、“化育天下”,培育万物,创造万物,开天辟地,参赞玄机。在这伟大的探索创造过程中,人类在各地都找到了自己沟通天地最佳支点——圣山。这些圣山被一代代人所沿袭,所演绎,所崇拜,最终成为不可替代的宗教圣地,崆峒山便属此类。

崆峒是上古人类宗教活动场所特定的域名遗存,它和世界各地相沿至今的圣地是同一类型。如印度的灵鹫圣山,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中东地区的耶路撒冷圣山。在国内这样的圣山有多处,如五台山、昆仑山、普陀山、峨眉山、贡嘎山、喜玛拉雅山、武当山、青城山,而这些圣山都有其诸多不解之谜,久传不衰。人文之谜与自然之谜交相辉映,给这些特有的地域增添了无穷魅力。这里就崆峒之谜试加述说。

一、崆峒洞天之谜

崆峒一词为古先民专用词,这在茹坚先生的论文《从民族语言学看崆峒一词》中已经论及,但在古人的意念中,崆峒亦有天地之脑的含意。故崆峒一名又曾以“开头山”(清一统志)、笄头山、薄落(古语有称头为多罗者)。在道教的三十六天、七十二福地中,将崆峒归入三清天(太清、上清、玉清)之下的另一层天——大罗天(见云笈七蕺),归入大罗天的大罗金仙府,为仙家之窟宅。而要入这些神仙窟宅的途径,不是坐火箭、飞船升空所能摸到门经,而是要找到一个类似科幻的时空隧道,或所谓虫洞,方能达到目的地。在全世界各地的不同宗教中,这种时空转换的迹象时有传闻,中国古籍中此类记载亦复不少,如《太平广记》、《玄怪录》、《博异志》、《集异记》等古籍及《笔记小说》中,记俗人误入或有意寻仙进入幽洞深穴,时空忽异,身入仙界,有人还因此而成仙。

崆峒山多古洞,谓古仙广成子居所。《雍州录》曾记“崆峒山有广成子宫”,《道藏歌》曰:“绿盖协晨霞,青辑掷崆峒,右揖东林帝,上朝太虚皇”,看来这座“北戴斗极”的灵山,本是仙佛隐迹的洞天福地之一;东林帝、太虚皇也都在崆峒才能朝见,可想其地之神秘玄奥了。所以洞窟就更其神秘莫测了。这在旧《崆峒山志》中隐约透露了端倪。《崆峒山志》中有广成洞,却无广成宫的记载。这不是著者的疏忽,广成子为得道仙人,能巡游两界的时空转换洞穴或空间,对他来说是不存在问题的。广成子宫应当就是广成子洞,通往大罗金仙府的洞天福地。故《崆峒山志》只记有广成洞而无广成宫。

那么,崆峒究竟有无洞天?洞天的通道在何处?

要回答这一问题,似不很好着笔。(1)事涉玄秘,为智者笑;(2)宜导人步入虚诞,为时俗所轻;(3)事涉宗教传闻,为学界所卑。有此三虑,所以,一般人都不愿轻易动笔。但亦有探讨的三条理由:(1)洞天虽未证实,崆峒山却实实在在存在于世人面前,应当大书特书;(2)传闻虽不可尽信,但崆峒山洞窟众多,未曾探寻的秘境比比皆是,应当考查其奥妙;(3)大罗天大罗金仙府虽是道教产物,但广成子黄帝确是华夏历史上曾有过的人物,应当探究其活动轨迹。有此三层理由,我还是不揣陋劣,在此抛砖引玉。

(一)广成洞究在何处

《峡西通志》载:“广成洞,在东台别峰之阴,人迹罕至。”这一条记载并不确切,首先东台别峰就使人犯疑,从字面上说东台别峰,就是东台旁边的另一个山峰,那么这座山峰是在东台的哪一边,广成洞是在山崖的半壁还是底部?都不确切。而在同书中记载的洞窟,如玄鹤洞、归云洞、朝阳洞等都较明确,唯独广成洞这样一个最重要的洞窟,却语焉不详。是有意的含混,还是别有隐情?这只能留给人们去揭破谜底了。有意思的是同书中记到广成丹穴时却说:“北台下榛莽中,有虎穴,人不敢近。”看来仙真之处,不可直指,如“山海经”说到轩辕之邱不可亵渎,射箭都不能西向,“畏轩辕之台”的用意是一样的。广成子为上古高仙,“居于崆峒石室之中(《史记》语)”,而这个石室也非所有人想去就能去的地方,是一个十分机密的所在。

唐人《集异记》转集《广记》中有一篇李清学仙的故事,很有参考价值。李清69岁时,要求子女将其用绳索缒入云门山顶之洞穴中,洞深数百丈,子女始则反对,后在李清以死相抗中同意照办。“及期而姻族乡里凡千百人,竟赍酒馔,迟明大会于山椒,清乃挥手辞谢而入焉,良久及地,其中极暗,仰视天才如手掌。扪四壁,止容两席许。东南有穴,可俯偻而入……”后经摸索行进,渐见微光,终于到了另一天地。后偶开北窗,见青州故居就在山下,思亲之念顿生,被仙人送回凡尘。“城隍阡陌仿佛如旧,至于屋室树木,人民服用,已尽遍改。”李清入云门山洞时为隋开皇四年,他在仙界只数日,人间却已到了唐高宗永徽元年,数十年转眼已过。

李清故事是这类故事中较完备者,我之所以引用于此是想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传闻中有无可供参考的价值,不能仅凭我们有限的知识为准,不能只推之于“迷信”二字,就算万事大吉了;二是,我们不解的事物或一时无法验证的事物,不能一味否定它,若否定,我们会连自身都否定掉,就如人有无灵魂的事,我们目前的科技手段还不能去显示它,但若断然否定,那么人就成为一架行尸走肉的机器,相信谁也不会要此“美誉”。

所以,我引李清一文,一是钦佩那位69九岁古人的探索勇气;二是想说明时空转换的可能性。

同类推荐
  • 山水诗前史

    山水诗前史

    本书旨在考察朝向山水诗演进中诗类审美经验的变迁。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诗歌文本所呈现的创作者应对外在世界的感性体验方式,从《古诗十九首》到玄言诗审美经验的变迁作为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都生动而细致地演绎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艺术观乃至行为选择对现实社会秩序的厌离、反动与超越。
  •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yàn guò liú shēng):谚语。比喻人离开了或者死了,应留个好名声。常与“人过留名”连用。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
  • 野草: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野草: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本书立足于网络创作现实,对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少数民族网络写作、网络类型小说的文本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和差异等也有细致、独到的论述。
  • 一个人的集体记忆

    一个人的集体记忆

    作者以个体记忆的方式,从人文的角度,对过去的四十年城市生活的变迁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记叙。不仅是记忆,更有对记忆的反思。以个人血肉丰满的“细节历史”见证了一代人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的的得与失。
热门推荐
  • 棋道至圣

    棋道至圣

    这是一本以玄幻为题材,以棋类为竞技,既适合于各种棋类的小众又适合于普通大众的奇文。这个世界棋风盛行,天地之间棋行圣道,以棋定世间规则。天元即是天赐元气,世人可以以棋调动元气,以棋为战,以棋为尊。象棋搏杀,玄玄相扣,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围棋布阵,招招妙手,黑白交戈,子子惊心。军棋争战,步步为营,将军一令,缚敌百万。一个发神经的少年,意外穿越,带着头脑之中的棋之正道,晓棋风,通棋艺,掌控天地之棋理,斩仙屠魔,踏上棋之圣道。
  • 异动轩辕

    异动轩辕

    一位天赋极强的少年,在灵力修行的过程中展现出极强的天赋,就在他如蒸蒸日上的太阳一样成长时,族门却惨遭灭门,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能否承受这种打击,又有怎样的奇遇呢?
  • 解决意识

    解决意识

    本书为企业员工心理激励读本。讲述如何培养员工的解决意识,如何让解决意识成为员工的第一意识,从而坚决执行、自动自发地应对工作中的任何问题。
  • 倾国倾城之绝色皇妃

    倾国倾城之绝色皇妃

    一条缠绕着的无形的命运红线,将她带回到几千年前不知名的时代,没有熟悉的人和事,柔弱的她该如何生存下去?她风华绝代,回眸一笑可倾城与三个男人之间纠缠不清的爱恨情仇,让她疲惫不堪想要抽身离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陷得太深,已经无力回头究竟历史给予了她怎么样的命运该反抗到底还是一味顺从,她该如何抉择?一段嗔痴爱恨引出一段前世孽缘是早有预谋还是命中注定?逃不开的情,灭不了的缘?还是了的债?给不了的永远?到底什么才是她最终的期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都独裁者

    花都独裁者

    一年前,为挚爱,他锒铛入狱。一年后,当他再次出现时,将掀起无尽风波!他奇遇连连而因缘崛起,而神秘古武世家又需要他来传承,不明组织与倾世美女纷纷来袭!感情的纠葛与实力的提升,一个个未知与阴谋的较量,将再现精彩绝伦的战歌!!
  • 恣意物语

    恣意物语

    新书《风流巫医》已经上传,绝对精彩!下面有直通车,希望大家支持。
  • 如果我不爱你

    如果我不爱你

    他和她经历过生死,本以为可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终究抵抗不过命运。。。。她说:再见即使当初那么深爱,终究抵挡不住背叛,所以再见。。。。。。。。。。。他说:再见你终究不信我。。。。。。。
  • 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1001例

    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1001例

    我国成功的加入WTO,既给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契机,同时也给我国原本存在局限发展的酒店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本书根据国际和国内酒店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尤其借鉴了邀请到的中外50位世界顶级酒店专家的成功管理经验,和对世界500强酒店企业进行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对他们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把这些先进的经验和成功的方法,运用最佳的方案,最佳的管理策略总结和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这套健全的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
  • 九转仙决

    九转仙决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奇”在哪?三千大世界,处处显奇,又处处奇险。且看一群不羁的少年,为求那羽化仙道而奋斗的故事。
  • 粉嫩纠缠:蛇王太霸道

    粉嫩纠缠:蛇王太霸道

    她是斩妖除魔的冷面天师,一场意外,她身中媚毒,而他却成了她的解药。“我要杀了你!”童宛柔大声的吼道,坐在男子的身上,笨手笨脚的解开她的衣服。冷漠一脸无所谓,“我说过,我会保护你的!但是现在你需要的是解你身上的毒!”说完翻身压下,炽热的吻轻轻的盖上她鲜红的薄唇。谁知道他一条万年蛇王竟然霸道的纠缠起她来,一段缠绵的而曲折的故事便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