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9300000008

第8章 心脑病证(2)

菊花12g 黄芩10g 丹皮10g 夏枯草10g

决明子15g 泽泻12g 川牛膝10g 钩藤10g

女贞子12g 地龙10g 夜交藤20g 栀子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7年8月27日。服上药后,症状明显好转,血压降至165/110mmHg。药已获效,守前方加白芍18g、寄生12g、龟板15g,再进15剂。

三诊:1997年9月12日。服上药后,诸症基本消失,血压稳定在150/90mmHg,以原方加减,又服20余剂,巩固疗效。

停药后,随访半年,未见血压再升高。

按:高血压病以动脉血压持续增高,超过160/95mmHg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从临床研究来看,高血压病的发病主要与大脑皮层机能紊乱,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动脉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方面有关。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中风”等病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此病多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痰上扰之证。临床辨证准确,用药合理,疗效甚佳。

眩晕(低血压)

例1:姚××,男,53岁,干部。

初诊:1996年5月20日。患者平素血压低,一般保持在100~90/60~50mmHg之间。每遇劳累,登高,活动剧烈时自觉头晕、心慌、气短,久坐站立时即眼黑目眩,平时疲乏无力,四肢倦怠,少气懒言,时感心烦,曾在某医院检查,心肺(-),心电图正常,心率62次/分,律齐,舌质淡,苔正常,脉细弱。

辨证: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治法:健脾,补中益气,升阳。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加味。

炙黄芪24g 白术12g 党参15g 麦冬10g

五味子6g 柴胡6g 当归10g 陈皮10g

升麻6g 桂枝6g 炒谷芽10g 炙甘草6g

生姜3g 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6年8月27日。服上药后,诸症有所好转,血压升至110/65mmHg,守原方继服15剂,诸症基本消失,血压已升至125/75mmHg,以原方配制末药一料,巩固疗效。

一年后随访,身体健壮,血压正常。

按:凡血压偏低者,无论何种原因,大多数由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余利用此法,此方加减,通过临床大量实践,无论男女老少,凡血压偏低者,如能按方坚持服用,都会取得一定的疗效。

例2:李××,女,35岁,教师。

初诊:1999年10月6日。患者头晕而昏,头部不适,心慌气短已半年余。近一周来,症状加重。来医院检查,各项正常,惟血压85/50mmHg。来诊时除上述症状外,面色苍白,精神欠佳,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气血双虚,精气耗损,真阳不足。

治法:气血双补,阴阳平调,温通肾阳。

处方:十全大补汤加味。

人参10g 白术15g 茯苓10g 熟地15g

当归15g 白芍12g 川芎6g 黄芪24g

桂枝6g 巴戟天10g 鹿角胶6g 建曲10g

砂仁6g 炙甘草6g 生姜3g 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9年10月13日。服上药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升至120/70mmHg,再以原方调理月余,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健康,正常上班。

按:本病治疗,着重在于脾胃,同时调补气血心肾。健脾胃则生血有源,补心肾则上下交通,气血协调,心脑安泰,诸症消除,精神旺健。身体俱损,方药对症,调理月余,照常工作。

眩晕(高脂血症)

何××,男,50岁,干部。

初诊:1997年10月4日。患者自觉头晕目眩,失眠健忘伴食欲差,乏力肢麻,曾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脑血管硬化、高脂血症。舌苔厚黄腻,脉细弦。

辨证:湿热痰阻,肝阳上亢。

治法:清热利湿化痰,滋阴潜阳。

处方:自拟降脂汤。

丹参15g 首乌20g 泽泻20g 山楂15g

茵陈15g 大黄5g 决明子15g 菊花12g

天麻10g 寄生12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10剂。

二诊:1997年10月14日。服上药后,眩晕等症大有减轻,原方加灵芝草10g、焦枣仁20g、黄精15g再进20剂,上述诸症基本消失。化验血脂四项已正常,体重下降两公斤。患者要求继服中药,以原方配制末药一料,服之三月,再无任何症状表现,正常上班。

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高脂血症,属祖国医学痰浊、血瘀、眩晕等范畴。大多数病人有头晕,头昏等症。经临床检验发现,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血脂、血压都偏高,而肝肾亏虚,脾失健运正是形成脂质代谢紊乱沉积形成动脉硬化的根本原因。中医认为,头眩属肾虚不能主脑所致。

中风(面神经麻痹)

党××,男,30岁,东河水管处干部。

初诊:2001年5月9日。患者口眼歪斜已一周余,患病前3天,受风邪外感并饮酒过量,入睡无恙,次晨忽觉漱口水从患侧口角流出,患侧口舌失灵,食物停留在患侧,不能下咽,左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不能皱眉,左侧面部不能活动,右侧面部感觉迟钝,头部昏痛,心急易怒,口鼻干燥,大便秘结,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脉浮弦数。

辨证:肝、胆、胃郁热兼风邪。

治法:疏肝胆,清胃热,祛风通络。

处方:加味牵正散。

白附子8g 全蝎5g 僵蚕10g 钩藤10g

蝉衣6g 刺蒺藜12g 丹皮10g 菊花10g

黄芩10g 大黄6g 葛根15g 防风10g

白芍12g 薄荷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2001年5月15日。服上药后,口眼歪斜好转,头痛昏晕减轻,口干尿黄、大便干燥、脉浮数稍减,舌稍转淡中有黄腻苔。此热邪稍退,风湿渐去,湿邪尚存,仍本前方意,酌加清利湿热之品。

处方:

白附子8g 全蝎6g 僵蚕10g 钩藤10g

刺蒺藜10g 白芍12g 葛根15g 大黄6g

菊花10g 防风10g 冬瓜仁15g 茵陈15g

杏仁10g 栀子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三诊:2001年5月22日。服上药后,左眼已能闭上,左脸肌肉已能活动,左侧嘴唇尚不能自如活动,右脸有知觉,心情好转,大小便正常,有时头昏晕,鼻干,脉微弦数,舌红中有微黄苔。由于患者服汤剂不便,故配制末药。

处方:

白附子20g 全蝎20g 僵蚕20g 蜈蚣10条

防风30g 赤芍30g 葛根30g 菊花30g

钩藤30g 刺蒺藜30g 丹皮30g 黄芩30g

茵陈50g 郁金30g 麦冬30g 石斛30g

白芍30g 栀子20g 焦楂30g 甘草10g

上药共为细末冲服,每次6g,每日3次。

病员服完上药后,诸症消失,眼、面部肌肉活动正常,全身轻松愉快,返回工作岗位。随访数月,一直正常。

按:面神经麻痹称谓“面瘫”或“僻”、“口眼斜”等,归属于中风——中经络,是以颜面部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以起病急速,多表现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男性略多,春、秋两季发病较高。一般认为,病毒感染,劳累受风,免疫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等直接或间接发生本病。本案之症,心急易怒,口苦尿黄,脉象弦数,为肝胆郁热之证;郁热循肝胆之脉上达头部而发昏痛。胃经积热,故大便秘结,足阳明胃经之脉,起于鼻之交頞,挟口环唇,胃热上冲,故鼻干燥,嘴唇发肿,其舌红苔黄亦符火热之象。热盛生风,循肝胆经与胃脉上逆,而发为口眼歪斜。古人曰:“僻者邪犯阳明、少阳经络,口眼斜是也。”颇符本例证型。

中风(脑血栓)

熊××,男,69岁,退休干部。

初诊:1987年8月16日。患者于一月前,睡醒后欲翻身,即觉手足不灵活,勉强从右侧翻过,再想翻回而未能如愿。遂发口鼻歪斜,说话费力,语言不清,其左半身正常,右半身呈弛缓性瘫痪。急来院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住院20余天,疗效不显,嘱其服中药治疗。求余诊治。其证胸闷心烦,咽干思饮,小便色深,大便干燥,脉弦细而数,舌质红,苔薄少津。

辨证:阴虚阳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

治法:滋阴潜阳,通经活络。

处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怀牛膝12g 生龙骨15g 生牡蛎12g 生龟板15g

白芍18g 元参12g 天冬10g 生地15g

知母10g 菊花10g 郁金10g 连翘10g

栀子8g 桑枝30g 丹参15g 大黄10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87年8月19日。服上药后,大便通,烦热退,语言略转清,口鼻歪斜略有好转,心经郁热已退,故方中减去连翘、栀子、大黄,加入地龙6g、莶草30g、海桐皮15g、鸡血藤15g、菖蒲5g,嘱服10剂。

三诊:1987年8月29日。服上药后,右侧偏瘫肢体已能活动,上述诸症均已减轻,服药期间无任何不适,嘱其原方再进10剂。

四诊:1987年9月10日。服上药后,右侧偏瘫肢体已恢复正常活动,但肌力不足,舌质尚红,脉弦细,此乃阴虚尚待继续滋养,佐以活血化瘀。方改用六味地黄汤加昧,配制末药,出院后继续服用,巩固疗效。

处方:

生地120g 山萸80g 山药80g 泽泻60g

丹皮60g 茯苓60g 龟板100g 怀牛膝60g

知母40g 黄柏30g 丹参80g 桃仁40g

红花30g 水蛭30g 鸡血藤80g 桑枝100g

秦艽40g 僵蚕30g 地龙30g 猪莶草80g

海桐皮60g 女贞子40g 白芍60g 赤芍40g

焦楂60g 生黄芪80g

上药共为细末冲服,每次10g,每日3次。

上药服完,随访半年,诸症皆除,康复如常。

按:脑血栓形成系中老年常见病,是当今社会危及人民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发病率高,致残率也高,导致患者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脑血栓形成其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受损,管腔狭窄,血液中有些凝血因素发生改变,如纤维蛋白原升高,血小板聚集及粘附率增加,血液粘度增高,血流瘀滞,导致血栓形成。本案属于中风阴虚阳亢之证,首用镇肝熄风汤加减,镇肝熄风,滋阴潜阳,通便泄火。后用六味地黄汤合大补阴丸加味,补养肾亏虚损,共奏风熄、火宁,活血平肝,肾精阴复之功,其患得愈。

例2:马××,男,73岁,退休工人。

初诊:1988年4月5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病人于4月1日晨突然头晕痛,左手足失灵,急送县医院做CT检查,病势危急,已下了病危通知。由家属请余诊治,症见昏睡在床,神志不清。口唇向右歪斜,左侧肢体麻木不遂,面红,口干,便秘,脉细涩,苔黄腻。

辨证:心阴亏损,阳亢生风挟痰阻窍。

治法:养阴柔筋通络,潜阳安神熄风,豁痰开窍涤热。

处方:自拟平肝泻痰通腑汤。

丹参15g 麦冬10g 珍珠母30g 白芍15g

牡蛎12g 钩藤10g 茯苓12g 柏子仁:10g

远志6g 大黄10g 黄芩:10g 丹皮10g

枳实10g 石决明30g 天竹黄6g 菖蒲6g

知母10g 人工牛黄3g 甘草3g

水煎服,每日 1剂,嘱服4剂。

二诊:1988年4月9 13。服上药后,其神志逐渐清楚,左侧手足渐能活动。已能坐起来解小便,面部潮红已退。但精神困乏,口干不思饮食,自觉心中累跳慌乱,大便已通,舌苔已化,脉弦细数。故前方中减去潜阳清热豁痰药物,加意调补气阴,扶脾益胃之品。

处方:

太子参15g 白芍15g 菖蒲6g 桑枝30g

丹参15g 麦冬10g 柏子仁10g 花粉10g

茯苓10g 玉竹10g 莲籽15g 僵蚕10g

鸡血藤15g 远志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三诊:1988年4月15日。服上药后,精神显著好转,幻觉消失,神志十分清楚,已能坐起自述病情,左侧手足已活动自如,心中已不觉累跳、慌乱。但口中仍觉干燥,饮食仍感无味,舌质淡红而干,脉象小细弦。此为邪去正衰,气阴亏耗之象,还需逐渐恢复。立方以调补气阴,扶脾益胃为主。

处方:

太子参15g 麦冬10g 山药12g 茯苓10g

同类推荐
  •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供护理、助产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不仅增加了一系列传染病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自然灾害时传染病防治、职业防护、医院感染等其他教材涉及不多的内容,还将近年我国新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iN,流感等传染病护理知识充实进来,使教材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贴近临床、紧跟传染病疫情变化。
  • 老年慢性病康复护理

    老年慢性病康复护理

    本书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指导思想,全书分三章,第一章为康复护理总论,第二章为常用康复护理技术,第三章为常见老年慢性病的康复。编写过程中为便于理解,努力做到多用图解而少用文字,全书附有300余幅图片。本书有四大特点:①所讲康复护理技术经临床验证科学有效,操作性强;②图解清晰,直观易懂;③讲解简明,方法具体;④内容系统,创新实用。书末还附有根据实际情况而编写的适合各种慢性疾病的康复健身操。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浙江省卫生厅相关课题的立项支持。
  •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因为中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最早系统记载中药知识的《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中国汉朝时期,收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收集中药达1829种。
  •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该书最早出自于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当时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藏象异论

    藏象异论

    本书专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人体生命生理的基本问题,主要指藏象理论。内容包括:中医哲学、中医五行藏象学说、中医阴阳藏象(气血水火精神)学说。
热门推荐
  • 药师仪轨一具

    药师仪轨一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丹下左膳·乾云坤龙(下)

    丹下左膳·乾云坤龙(下)

    两把名刀就这样被分开了——乾云与坤龙,这一对相生相惜、呼风唤雨的凶器!其中的乾云刀终于被剑魔丹下左膳从“神变梦想流”武场夺走,顺便还带走了世间的平静:一场惊涛骇浪即将登场!这个独目独臂的左膳,究竟会让乾云刀尝尽多少人的鲜血才算结束呢。
  • 年少轻狂之战联亲友传

    年少轻狂之战联亲友传

    在不知不觉中,你悄悄来到我身旁。你是我最亲爱的。。兄弟姐妹。。可是,好不容易团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黑夜?。。无人知晓。我看到,你流泪了,后来,你便离开了我。。还有你,为什么你也要抛下我?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战友,我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可是,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你还是走了。。为什么,为什么都走了?我蹲在墙角哭泣。黑暗,我拼了!。。我们在天堂重新聚会。。——巧克棒《战联亲友传》题记
  • 靠什么去成功:改变你一生的9堂课

    靠什么去成功:改变你一生的9堂课

    人人渴望成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在生活和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年轻人对成功的渴望更为强烈。人际交往中,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拥有更广的人脉?与人交谈时,怎样才能占据主导地位,吸引大家的关注?处于逆境时,怎样才能找回“好运气”,反败为胜?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找寻到幸福的真谛?工作学习中,怎样才能取得骄人的成就……在本书中你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 倾世恋:妖孽上神一台戏

    倾世恋:妖孽上神一台戏

    她是一个喜好游山玩水与冒险的大学生。她是生活在将军府的寄养小姐,饱受欺负。一朝穿越,她带替了她活在这个世上。原本是平淡无奇的生活,却是让她碰到了他。两道视线在对视的那一刻,就应该知道,彼此的心间除了对方再也容不下他人。
  •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古董王

    古董王

    靠古董发家,靠古董出名,靠古董赢得身边美女如云。屌丝男突然拥有了金手指,开始了自己独特的捡宝之路。游荡在庞杂的良莠不齐的古玩市场中,赢它个罐满钵盈。
  • 王妃自妖娆:废柴不是九小姐

    王妃自妖娆:废柴不是九小姐

    夜家九小姐,天生不能修炼,爹不疼娘不在,被庶姐推下水。再次睁眼,俨然是另一个人——懦弱?治得叔母,打得庶姐,拿得金币,收得主权。废柴?用得魔法,修得灵力,降得神兽,做得仙器。未婚夫?“高否?”“一米八又三。”“富否?”“有座金山。”“帅否?”“像我这样的。”“你这样的?”她上下打量他,“可以考虑。”她心在天涯却为他笑颜如花,他风致淡泊却对她腹黑邪魅。“王爷,臣妾听说二姐在府门口对你死缠烂打摔倒了,你让她进府包扎?”完了,都自称臣妾了,这气的不轻。“爱妃莫动气,我后来不是把她赶出去了嘛。”“你怎么能把她赶出去呢?”“爱妃以为?”“该让人扔出去啊。”“那,我派人重新扔一遍?”“嗯,去吧。”
  • 造物至尊

    造物至尊

    天地初始、源于混沌、混沌初开、始化阴阳、阴阳初始、滋生、精、气、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道有情、万载轮回、天之道体、古今第一、孕世而出、天之道器、非尔难掌、执其者、万物称尊、执掌天道、言出法随……
  • 2012——阳光下的罪恶

    2012——阳光下的罪恶

    一个大老板的千金小姐本该在穿梭在都市的纸醉金迷之中,可是金善喜和别人不一样,她陪着一个执著的环保工作者在茫茫的沙漠上建设绿色能源基地。当资金发生困难的时候,当大老板亲自来视察的时候,金善喜出了意外——死在了无人的戈壁上。但是金岳川并不相信意外,他没有去找警察,而是求助于一个神秘的组织行为学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