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8900000039

第39章 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9)

(五)全力抓好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逐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二是继续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加强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站等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三是努力打造文化陇南,加强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建立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结合城市改造建成一批具有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生态文化广场,为广大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创造条件。四是坚持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及民政工作。

(六)积极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深化粮食、商贸、流通和公路交通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相关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积极推动建筑、农牧、旅游等国有企业转换机制,发展壮大。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人文化产业。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县乡财政体制和“乡财县管”体制改革,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创新非税收入管理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新型的银地、银企合作关系,抓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坚义国卢文澜)

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一、2006年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006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为目标,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和年初确定的发展计划,抓主抓重,求真务实,攻坚破难,开拓创新,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59亿元,增长12.1%;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3.23亿元,增长1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76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5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0元,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增长13.34%;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29.45亿元,增长5.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88亿元,增长3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5亿元,增长10.61%;出口503万美元,增长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7亿元,增长30.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5%,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4.2%;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5.87‰。

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社会事业发展也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是,一些制约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链条短,“欠发达”的特征十分明显;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比重低,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艰巨;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面临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社会事业欠账多,实现统筹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二、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推进新跨越、建设新平凉”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既好又快发展为统揽,以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为目标,坚持城乡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并举、实干攻坚抓突破的总体要求,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再上新台阶,在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上再上新台阶,在增强做大“四大产业基地”上再上新台阶,在改善民生上再上新台阶,全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5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5.8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46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5亿元,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外贸出口达到550万美元,增长1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35元,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067元,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

200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抓手,大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为方向,继续壮大发展煤电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建材等传统工业,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支柱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整个工业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确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达到38亿元。一是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以煤电产业开发为重点,加快华亭电厂、大柳煤矿、750KV超高压输供电工程、煤制甲醇、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的建设进度和前期工作,不断强化具有平凉特色的工业发展优势,推进煤电化运一体化发展。全市原煤产量达到2000万吨,发电量达到90亿千瓦时。二是全力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新兴产业向园区集聚,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向园区流动,使工业园区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极。三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意识,积极实施城镇集中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加强高耗能企业的节能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设备,推行节能建筑。2007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6年再下降4.4个百分点。

(二)坚持以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一是扶持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草畜业,突出发展高效果业,做大做强“平凉红牛”和“平凉金果”。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0万吨以上,果品总产量达到55万吨,增长7%,肉类产量达到8.5万吨,增长18%。二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紧紧围绕整体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医疗卫生、道路、饮水、沼气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继续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整合资金和项目,加快小康村建设步伐。三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搞好农村“六小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泾河川区新农村示范建设和省列7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四是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全年争取输转农村富裕劳动力50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15亿元。

(三)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准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的研究,紧扣国家投资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谋划和“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的衔接争取工作。努力扩大招商引资和社会及民间投资,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重点抓好平定高速、华亭电厂、新安煤矿、净石沟煤矿、9条通乡油路、崆峒水库除险加固等重大续建项目;力促西平铁路、750千伏超高压输供电工程、60万吨煤制甲醇、长凤高速、大柳煤矿、8条通乡油路、平凉城区集中供热等重大新开项目开工建设;加快15万吨醋酸、兔里坪水库、天平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尽早开工。

(四)以旅游商贸业为龙头,繁荣发展第三产业。以建设甘肃东部商贸中心和人文生态旅游基地为目标,加快商贸业市场体系和服务设施建设,争取新世纪物流配送超市、平凉粮油批发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5亿元,增长10%。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外经外贸业。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宣传促销,大力发展旅游业,2007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9亿元,增长20%以上。

(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重点,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继续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继续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组织实施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中等职业教育专项。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面完成以农村乡镇卫生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发展,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养老、失业保险扩面征缴,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千方百计扩大城乡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万人,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强乡镇文化站、体育设施建设,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加强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新建37个乡镇司法所、11个乡镇派出所和9个基层人民法庭。

(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把节能、环保、人口作为政府宏观调控三大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加大责任考核力度,不断强化环评、能评意识,落实各项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坚持抓好生态建设,重点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六小”工程和沼气能源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防护林、城区面山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大对城区、工矿区工业烟尘、粉尘治理和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2007年,全市城镇及工矿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1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6万吨以内,烟尘排放量控制在4.1万吨以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

(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努力形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妥善解决改革攻坚中的各类遗留问题,全面完成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宽松环境。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切实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多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及其他政策允许的行业和领域的项目建设。围绕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搞好涉农领域其他改革。

(张立新肖军朱强)

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一、2006年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六大战略”,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真抓实干,使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总量增加、结构改善、速度加快、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一是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71.54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1.4和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67:54.26:27.07调整到16.54:57.76:25.7。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依托“六个百万”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劳务经济成效显著,全年输出劳务59.14万人(次),同比增长36.9%;实现劳务收入16.93亿元,同比增长35.1%。坚持把大办工业作为调整结构、增强经济实力的主攻点,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6.12亿元,增长18.1%,占GDP的50.2%,比上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1.63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48亿元,比上年增长26.1%;消费水平全面提升,消费方式不断转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坚持广泛招商引资,全年实施各类招商引资项目369个,到位资金19.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外贸经济快速发展,完成外贸出口供货总值4.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完成出口创汇89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590元,比上年增长10.3%,净增7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874元,比上年增长8.1%,净增145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1‰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年共发放9552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6844万元,发放率达到100%;全市有4.45万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低保面较上年增长8.5%。二是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项目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98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地方完成78.86亿元,同比增长46.2%。全年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1722个,完成投资76.12亿元,同比增长57.3%。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市有7个县(区)进入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坚持各种教育全面推进,全市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4640人,比上年增加279人。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亿元。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60.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314万元。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四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得以全方位、宽领域推进。

同类推荐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治学方面的讲演,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 我的非诚勿扰

    我的非诚勿扰

    作者从个人视角讲述了《非诚勿扰》台前幕后为人所不知的一些节目内幕、受观众关注的女嘉宾的故事,以及作者本人对《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作客嘉宾老师乐嘉、黄菡的个人经历和对其人生建议的评价与解读。她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记录了很多源自心灵深处的关于爱和生活的感悟,希望通过与大家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处于新恋爱时代中的人们。
  •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广播影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导向和面向市场并不矛盾,受众就是市场,占领市场就能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热门推荐
  • 天才宝宝,萝莉妈咪

    天才宝宝,萝莉妈咪

    “不要啊!”一穿越过来就被男人强要,她努力挣扎却遭到男人以唇封嘴……看着欢爱后昏去的男人,她匆匆离去,却没想到腹中已种下恶果。五年后,江湖上多了一对母子江洋大盗,母亲惊艳美丽,温柔可爱如小萝莉,却实则腹黑无比,儿子粉雕玉琢天真可爱,却实则满腹心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背影

    背影

    文中,作者对父爱节制又沉郁的书写,至真至爱至美,让它成为反刍率最高的经典散文名作之一,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本书不仅收录了代表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里的文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 异能者们的故事

    异能者们的故事

    郭旭,作为一个平凡的高中生,浑浑噩噩过日子便是他最大的愿望。然而,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在老套的剧情下,一道新世界的大门,由此展开。(请放心,男主是个直男。→_→)
  • 剑术

    剑术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 纨绔仙医:邪帝毒爱妃

    纨绔仙医:邪帝毒爱妃

    她是凌府公认最窝囊的女儿,未嫁被休,荒古废体,受尽欺凌;他是大陆上最大帝国的皇子,慵懒邪魅,历练在外,成了肮脏穷鬼。是下堂妇配脏乞丐?还是天才女配帝王男!一千年前,她是天元大陆上赫赫有名的炼药师,被未婚夫和姐姐火祭,一千年后,再次睁眼,未婚夫和姐姐竟然已经成了万民敬仰的仙界武尊!她心有不甘,立志复仇。从头修炼,从人界杀到仙界,势要取那对狗男女的项上人头!【文已完结,新书推荐《七夜孽宠:魔帝,来硬的!》】
  • 花语曼珠沙华壹

    花语曼珠沙华壹

    看似平静的银月王朝暗处却是风起云涌,各族势力窥觐着王朝的财富和实力,虽然皇帝已经力挽狂澜,但依旧无法阻止它的没落,王朝的命运何去何从?......
  • 风潇战帝

    风潇战帝

    既然杀神已有,那我便是那无双战帝!风萧萧,雨蒙蒙.谁家娇妻守空房.你有事,我帮忙.我住隔壁我姓王.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王shu....咳咳,叫我王哥就好.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 嫡女嫁到

    嫡女嫁到

    一场意想不到的飞机失事,让她狗血的穿越到了古代,穿越就穿越吧,好歹是个侯府的嫡出小姐,虽说是个不太受宠,胆小懦弱的主儿,但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是被别人从荷花池中捞出来的,为什么她喝的药里会被人下了慢性毒药,是谁要置她于死地,最终让她们一个个自食恶果,自掘坟墓的。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