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8400000018

第18章 伏羲是医药针灸的始祖

胡伯虎

晋代,在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那便是号称玄晏先生、字士安的皇甫谧(215~282),玄宴先生自青年时代,即勤于学习,以著述为务,对经史各家均有研究。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表现了他在文学和史学方面的渊博知识和才华。在42~46岁时,玄宴先生不幸患风痹,致肢体不遂,因而潜心钻研医学,手不释卷,以求医治;魏晋当局曾几次请他出仕,他坚辞不就,一心致力于医学。他吸取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古典名著的有关针灸内容,总结了秦汉三国以来针灸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写成了《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针灸甲乙经》或《甲乙经》)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因之被世界宗之为针灸学成书之父,而载誉全球。

玄宴先生在其史说名著《帝王世纪》中全面总结了伏羲对中国医药学的贡献,他说:“伏牺画卦,所以六气、六俯、五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乃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

画卦取象奠定了中医药学理论基础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而阴阳五行学说又是在伏羲画卦取象而演易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八卦是以乾坤二卦为基础的,乾坤,实际上就是阴阳。

正如《周易·系辞下》所说:“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周易·系辞下》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之后,《黄帝内经》则在伏羲画卦取象的基础上,开造性的真正系统地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创中国医药学的各个方面,以阴阳五行学说分析人体五藏、六俯的生理、病理,进行辨症施治,论述六气、四时、水火升降之变化,审因用药,使“易与医通”用易理的辩证思维方法指导中医药的各个方面,为中国医药的发展奠定创正确方向和理论基础,并且成创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之,精通医道的大师玄宴先生说:“伏牺画卦,所以六气、六俯、五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取象。尝病之理,得以有类。”伏羲画卦取象奠定创中医药的理论基础,这是伏羲对医药学的最大贡献。

尝百药

玄宴先生说“伏牺……尝尝药”,开创药物研究的先先。

用口尝药,辨别植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是先民识别药用植物的朴素而有效的方法,人的味觉十分敏感,对辨别酸、咸、甘、苦、辛五种味道,寒、热、温、凉四种性能,有很高的灵敏度。所以,先用口尝及服用品尝,自身体会药效,鉴定有毒无毒,是先民们研究药物行之有效的直觉方法。这一方法在古代曾被普遍使用,如《史记纲鉴》载:“神农尝尝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也说:“神农……尝尝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通鉴外纪》说:“氏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帝王世纪》又有:“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这些先圣“尝百草”、“尝味草木”、“尝味百药”的记述,生动地反映了先民们认识药物的实践过程。

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不知“树艺五谷”,只是共同采集,成群出猎,共同消费得来的食物,过着一种“饥即求食,饱即弃余”(《白虎通·号》)的生活。就在他们采集野果、种籽和挖取植物根茎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自然会误食某些有毒的植物,因而发生呕吐、腹泻,甚至昏迷、死亡等情况。如误食了大黄会引起腹泻,吃了瓜蒂、黎芦会导致呕吐。当然,有时也会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的呕吐或腹泻减轻甚至消除。人们正是经过无数次这样地尝试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才逐渐认识了哪些植物对人体有害,哪些植物对人体有益,并进而有意识地加以利用。这样便积累了一些植物药知识。之后,伏羲、神农、岐伯、炎帝等先后总结了这些原始知识,又通过自尝实践,才使药用植物学初显端倪。

一般认为伏羲氏为早期畜牧业时期的代表,神农氏可视为原始农业时期的代表,伏羲氏早于神农、岐伯、炎帝等先圣而开尝百药之先河,可谓尝药之始祖。

制九针

玄宴先生认为:“伏牺……九针,以拯夭枉焉。”伏羲还是一位精通针灸的先圣人。

何谓九针?《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圆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圆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

“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圆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圆利针者,大如,且圆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痹。大针者,尖如挺,其锋微圆,以泻机关之水也。”

九针其实就是九种功能不同的针具,现代有根据伏羲九针制成的用品,仍为国内外针灸学家所采用…

1972年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山出土了四块雕刻针灸行医图的汉代画像石,刻着一位半鸟半人的神物,手握粗针刺向坐在地上的病人,被认为这是最早的针刺画,笔者认为画中的半人半鸟人可能就是伏羲,因有古籍记载,传说伏羲就是一位蛇身人首或鸟身人首的神人。

天水伏羲庙一直流传着一种用剪成的纸人在正月,九伏羲诞辰日挂于树干上以艾灸或香点纸人的传统,这几天患病的人,什么部位有病,就用艾灸或香点纸人的什么部位,头痛艾灸于纸人的头,腰痛艾灸于纸人的腰……据当地地百姓反映有一定疗疗,九那天常有数十万人出动,贴挂纸人灸病者络绎不绝,纸人贴卦于树周围的竹屏上,形成了一道世界上独有的风景线。从科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典型的传统心理治疗,一来以纸人代人接受艾灸治疗,可以说起了暗示治疗;二来有医圣伏羲的保佑,可以起到安慰作用,所以对某些病人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这不是封建迷信或唯心主义。医起源巫,这一世界独有的纸人艾灸法,还可以认为是针灸发展史上的证明伏羲创造艾灸法的一个佐证。《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沦》说:“故灸芮者,亦从北方来。”由此也可以认为艾灸当属居住在北方天水地方的伏羲氏族所创造。

伏羲氏族创造的针灸疗法早已走向了世界,将伏羲尊崇为医药针灸的始祖是完全有根据的。

(作者系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主任)

同类推荐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传统语典

    中华传统语典

    本书精选了歇后语、俗语、谚语、绕口令、对联、劝世贤言、诗赋、语典故事等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将每个条目按主题分成简明而系统的体例,实为妙趣横生的语言储备库。
  • 格萨尔王全传

    格萨尔王全传

    本书对古代藏族部联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民的经济生活、生产劳动、意识形态、理想愿望等,都作了生动真实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热门推荐
  • 老鼠吞大米

    老鼠吞大米

    女人防男人,并不只是钱就能那么打发的,何况他俩才同居不几天,尽管她常说,做你,就像老鼠吞大米,但“做你”一词,有好几种解释,可能是爱你,也可能是休你,当然,也有上床淫浪的那一层含意,可毕竟她与他在一起时间不长,所以他对她的“做你”琢磨不定。所以他心里记下了怪坡,只要有得生意做,见它只是迟早的事,就话别朋友回到深圳。
  • 末世密匙

    末世密匙

    无休止的杀戮,诅咒般的长生,沈彩霞不止一次地想象过自己的死亡,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盼望着自己的死期。但当她真的有了这个机会时,却有什么东西改变了……“沈——我饿了。”“啧,吃货。”“吃货?又是一个新词汇吗,我查查。”
  • 我的美腿女王

    我的美腿女王

    她修长的腿上肌肤丝滑,无血色的白净肉体上,似乎还泛着层层的光晕,晶莹透亮,风情撩人。增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添一份则胖,减一分则瘦,完美!
  • 粉黛未央

    粉黛未央

    夏千翡这辈子就是个笑话辛辛苦苦赚钱养家,夫君却让旁人貌美如花最后让偷养在外的外室失手误杀噩梦醒来,仍旧二八年华风华正茂,又何必急着谈婚论嫁只是,撕开端庄贤淑的面具,竟然还能惹草沾花?“行行行,你好看你先说。”“日后赚的银子都给你花。”“……成交!”
  • 开拓孩子视野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开拓孩子视野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好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夺目的光华,不会因年代的久远而黯淡了其迷人的风采。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清晰地记录着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让孩子们懂得了无数受益终生的道理,更好地开拓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在读完故事后进行思考,从小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让孩子做到“学习与思考并行”。还等什么,让我们拉起手来,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故事世界吧!
  • 都市金色人生

    都市金色人生

    挨雷劈?倒霉到极点?不不不不不!!小小职员许枫在避雨时犯了一个小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于是他挨雷劈了。在别人看来他是倒霉到了极点,可许枫自己却是偷着乐。因为他有了透视眼,因为他有了顺风耳,还因为他有了瞬间治愈绝症的能力。有着这些传奇大能力的许枫会有怎样精彩的人生呢?听我慢慢道来
  • 中国商之道

    中国商之道

    经商需要哪些素质?如何提高赚钱的能力?发财的秘密是什么?人人都想发财致富,但秘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中国商之道》教你如何将财富追求和成功人生融合为一的方法。经商包含着无尽的秘密,只要肯探索就一定会有新发现,而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无疑是进步的一条捷径。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巨人。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倾城骄女

    倾城骄女

    智商高达250的脑子有坑少女高调穿越,上演一场旷世闹剧!酷爱看酷爱看,两只美男鸣翠柳,一行美男上青天,那些都是小爷的美男团!◆◇跪看某只脑子有坑少女如何收服广大美男,成为一朵美腻腻的异(pian)界(tai)老(qi)大(pa)◆◇美男多多,还不赶快来抱走!【某只:走开这些美男都是小爷的!】
  • 虚伪的勇者

    虚伪的勇者

    被选召的孩纸啊呸,勇者们,为了各自的梦想,勇敢奋斗的励志故事(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