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8300000032

第32章 专题报告篇(1)

各级政协委员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丰政治建设的看法

马廷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委员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以及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政协委员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以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履行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发挥着“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个领域,联系着各行各业的群众,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在群众中具有一定威信和较大影响,他们的报告、提案、建议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本课题的立意是想通过对甘肃各级政协委员的深入调查和访问,了解他们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为甘肃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这本身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课题组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省内4个区、县的部分政协委员作为调查访问对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4份。问卷内容分为个人基本资料、对甘肃经济发展的基本看法、对甘肃社会发展的基本看法、对甘肃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看法等4个部分,并采取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使问卷调查建立在客观、全面、科学、准确的基础之上。从对问卷统计的总体情况来看,具备了我们所要求的信度、效度、精度。

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2.5岁,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5.2%,科级及以上干部占83.0%,说明所调查的对象是一个成熟、理性,学历层次高,正处于管理层的委员群体。从职业来看,工人占5.9%,企业家占4.9%,工商户占7.8%,教育工作者占12.7%,国家管理者占45.1%,专业技术人员占23.5%,说明政协委员的职业分布广泛,具有代表力。从党派来看,共产党占51.5%,无党派占30.1%,民主党派占4.9%,其他占13.5%,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比例基本持平,表明所调查的对象对问题的回答,所表述的建议、提案等具有公平、公正的基础,调查的对象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可信性。

一、调查反映出的有关经济方面的舆情

(一)政协委员对甘肃经济发展的基本看法

“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是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甘肃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它充分体现了甘肃省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完全洞悉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作风。问卷在经济发展方面围绕“四抓三支撑”,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对甘肃省各级政协委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建议、意见。

认为甘肃经济发展适中的占49.6%,较慢的占49.6%,过快的占0.9%;认为甘肃经济发展平稳的占36.8%,基本平稳的占55.3%,有较大起伏的占7.9%,说明甘肃经济是在稳中求好求快发展的。认为甘肃经济增长水平与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同步增长、相互促进的占36.8%,经济增长快于收入增长的占55.3%,经济增长慢于收入增长的占7.9%,说明甘肃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及生活水平。认为“四抓三支撑”符合甘肃省情的占84.3%。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政协委员对甘肃经济发展总体的看法:“四抓三支撑”的战略部署完全符合甘肃省情,甘肃经济发展速度适中,经济发展平稳,经济发展与收入增加水平基本协调。

对中小企业进行改制,是甘肃着力经济结构调整,强化市场经济效能,激发经济主体的竞争意识,实现经济转型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甘肃中小企业改制的逐步推进,伴随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政协委员的看法如下:认为政府包袱减轻,但社会负担加重,职工利益受损的占49.6%;认为企业改制缺乏有效监督,使国有资产流失的占31.4%;认为政府改革和改制的政策明确,但基层落实中严重走样的占19.0%。以上数据表明甘肃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是与甘肃的省情及甘肃的现有体制相联系的。甘肃与其他省份相比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比较落后,非公有制经济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又孤立于重组与并购之外,在甘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与东部相比要小得多;甘肃有不少的大型企业,但大、中、小企业之间的产业链条关系并不很紧密,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中小企业又无法享有政府财政的全面覆盖和扶持,在资金、管理、人才与经验等方面,均难以应付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的冲击,必然会将部分压力转移给社会及其职工;甘肃现有体制的部分漏洞也是中小企业改制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甘肃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改革抓创新,正是实践经验的宝贵总结,对甘肃中小企业的改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发展抓项目”是促进甘肃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之一,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立足发展抓项目,不断拓展项目的建设领域,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生产资料等各种生产要素产生最大的聚合效应,才是符合甘肃省情,实现甘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次调查以甘肃项目发展的最大空间为题,征询了政协委员们的看法。

政协委员们认为甘肃项目发展的最大空间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自然资源开发、科技创新五大领域,而小城镇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和扩大对外开放等领域存在项目发展的较大空间,现代农业和制造业也是甘肃项目发展的良好领域。这一总体看法表明,政协委员们对我省的基本省情的认识是客观的、理性的、科学的,对甘肃项目发展的基本方向是明确的,对全省各领域的项目发展轻重缓急和发展次序也是有所思考的,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的。

(二)政协委员对甘肃经济发展的建议

基于对甘肃经济发展的基本看法,政协委员们对甘肃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主要的可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

1.依托资源优势,注重发展质量,重视生态价值,强化基础设施,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工业强省。甘肃是典型依托矿产资源和能源发展经济的省份,多年重化工业的发展,为甘肃在石油化工、有色金属、能源电力、机械电子等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相当的实力。重化工业是甘肃工业发展的支柱,也是甘肃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工业强省战略的选择,也是甘肃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托资源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企业的产业升级,拓展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甘肃工业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同时发展循环产业链,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构造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是对甘肃工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改革是保证甘肃发展的必然举措。政协委员在此点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在问卷中也谈出了许多想法,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集中项目资金建办大型企业和示范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展抓项目是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改变基础设施条件,是项目中的重中之重,采取各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项目实施后发挥长久效益是我们要解决的突出点”;“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以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低消耗高产出的长效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应放在突出位置,依托资源开发发展一批大项目,尤其是发展一批高科技项目”;“我认为甘肃在经济发展的定位和规划上,更应该重视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等。

2.深入调研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利学制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廓清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依赖要素,重点扶持潜力巨大的制造型企业,优化甘肃经济结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装备制造业基础性强、关联度高,决定着整个制造业的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生产消费水平和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可以说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同民经济的支柱,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甘肃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是着眼于甘肃经济发展的全局,是将甘肃能源化工工业优势延伸的重要战略,是盘活甘肃经济存量,改善经济结构,带动其他经济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但甘肃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变幻莫测,只有深入调研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科学制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确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的主要领域,廓清装备制造业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基本要素,才能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开局。同时重点扶持潜力巨大的制造业企业,使其发挥龙头带动的作用,促进甘肃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3.注重甘肃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挖掘甘肃丰富的地方性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增强甘肃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政协委员们关于发展甘肃文化产业提出了不少具体建议,如:“深入挖掘甘肃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以文化搭台,发展旅游经济,甘肃是旅游资源大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的充分发掘、利用,将对甘肃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甘肃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却不具有文化经济优势”等等。总体而言,甘肃的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挖掘潜力。甘肃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敦煌文化、丝路文化、伏羲文化、石窟文化、彩陶文化、长城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各具特色。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将甘肃文化与旅游、服饰、饮食、家居、娱乐等等加以整合,打造多家《读者》式的文化企业,面向国内和国际宣传甘肃的文化产品,对于塑造甘肃文化大省的形象,增强甘肃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甘肃应该将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高到战略高度,将雄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4.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科学审视农业经济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强化农业优势,着力宣传、努力打造甘肃农业的国际影响力,招商引资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推进新农村建设。甘肃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具有很大的优势,如马铃薯产业、中草药产业等,同时也存在一些根本的缺陷,如水资源缺乏、荒漠化严重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审视农业经济发展潜力,强化优势农业,确保优势农业优先发展,争取国家各方面的大力扶持,遏制环境恶化的蔓延,使优势农业效益最大化,使劣势环境影响最小化。积极在农业上招商引资,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提高在农业领域的技术、装备、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农产品深加工,着力宣传,走出国门,打造国际影响力,只有农民富裕了,才能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化解“三农”矛盾。

二、调查反映出来的有关社会方面的舆情

(一)政协委员对甘肃社会发展的基本看法

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全面促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于甘肃显得愈加紧迫和重要。为此,我们专门调查了政协委员们对甘肃社会发展的基本看法。

认为社会事业发展有成效的占80.8%,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占19.3%,说明甘肃社会事业发展成效得到了政协委员们的普遍认同。对于甘肃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平衡关系,政协委员们的看法比较分散,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比较协调的占28.0%,经济发展快而社会事业发展慢的占35.5%,经济发展落后无力支持社会事业更好发展的占36.4%,说明在政协委员们看来,甘肃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总体上并不是很协调的,而且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甘肃经济发展落后而无力支持社会事业更好发展。对于甘肃的社会稳定程度,政协委员们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甘肃社会稳定的占81.9%,不稳定占18.1%。对于甘肃解决社会及民生问题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及其执行效果的看法,政协委员们认为政策对路、措施得力,效果良好的占23.6%;政策对路,但措施乏力,效果一般的占41.5%;政策需要完善,措施也有待强化的占34.9%。说明政府在解决社会及民生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需要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使更广泛的困难群体受益。在对党政决策部门就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视程度的看法上,认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占52.4%;按经济能力办社会事业的占23.3%:重经济发展,轻社会事业的占24.3%。说明政协委员们是完全赞同党政决策部门就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样重要的做法的,但也反映出政协委员们对于甘肃经济的欠发展制约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现实状况、对于甘肃重经济发展而轻社会建设思想观念是存有疑虑和有所思考的。

社会公平是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社会公平不仅要体现权利和机会公平,也要体现分配与社会保障公平。相对来说,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在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政协委员们对甘肃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多发生领域的排序为:收入分配占60.5%,就业机会50.9%,行业之间待遇48.2%,干部任用47.4%,医疗保障39.5%,教育资源37.7%,城乡待遇29.8%,养老待遇15.8%,各阶层之间14.9%,个人发展机会9.6%,司法实践8.8%。这组数据表明,甘肃在调节收入分配,解决就业难题,公平公正任用干部,医疗保障覆盖,调配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工作还要加大力度。

同类推荐
  • 地方高校图书馆运作的理论与实践

    地方高校图书馆运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共8章,书中结合闽江学院图书馆运作的一些例子,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运作的理论和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发展概论、人力资源管理、书籍采购管理、馆藏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读者服务和教育、合作和交流和防灾与危机管理。本书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全馆同事的不少启发和建议,也通过各种方式与其他高校的同行深入交流,参考、借鉴了国内图书馆研究与实践的前辈和同行们的研究成果,查阅了大量的论文、专著,也引用了一些参考资料,限于篇幅,未一一注明,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巴里翁医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孩于可爱,可他家的女仆奥尔茄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为了搀除自身的嫌疑,凭着高明的医术,很快弄清了奥尔茄的死因:她的肠子里有一种像针一样的细芒刺,是肠穿孔而死的。巴里翁向前来破案的梅格雷警长说明了这个问题。梅格雷见多识广,他想到这种细芒刺是产在马来西亚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当地的土人,常常用它来报复那些奴役他们的殖民者的。他问:“你参加过殖民军吗?”“没有,我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到过殖民地。”“那你们家中可曾食用外来的食品?”“我妻子是个烹任能手,一切饮食都可自己制作,从不购买现成食品。”
热门推荐
  • 运甓漫稿

    运甓漫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特工总裁慢慢爱

    特工总裁慢慢爱

    一天,妈妈闹了自己爸爸的葬礼后,申双夏发现许自己一生的男孩,竟然是自己的亲外甥,而且这个亲外甥还大自己八岁。申双夏郁闷的抬头望天,表示无法接受。从高贵的公主变成私生女,申双夏觉得幸福就像泡沫,经不起触碰。明明都爱得辛苦,却都不敢开口。一个是霸道,一个是无度的谦让与忍受。最终让他们陷入奇怪的爱情僵局。
  •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这里,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这里,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这里,更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解读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我们精心打造了关系到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书籍——《三分做事 七分做人》(精华版)。本书以成功人士的真实事例为引子,深刻解析了现代社会的做人做事之道,并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技巧。阅读此书的读者,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更好地找到自我,给人生定位。它告诉你: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让自己灵活自如地去做人做事,以便解决棘手和麻烦的问题。让你在现实的世界里成为强者,成为一位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人。这是一本解惑之书,帮助你实现人生梦想,会做人、善于做事是巩固人格魅力的两大法宝。打开人生之书,你能找到成功之路。
  • 荒古剑君

    荒古剑君

    我若为神,当定天道演轮回!我若为魔,必灭洪荒戮苍生!善恶皆为我,永恒亦有情。这是个发生在荒古的故事,这是个混沌锁洪荒,天神奴众生的世界!白枫,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将给这片洪荒大地上带来怎样的改变,又将经历怎样的恩怨情仇?
  • 鬼道纵横

    鬼道纵横

    灵力的纵横冲破了生命的极限,命运的长河也随之涌动,挥舞着手中的兵刃看他如何创造异世的传奇。
  • 只愿做你的一霎烟火

    只愿做你的一霎烟火

    公园的一次邂逅,机场的一次错位,换来了她别样人生。不一样的人生,自然有不一样的烟火,是否绚烂精彩,只愿做到问心无愧。他,因为她的到来,从此心里多了一丝光亮,冷酷的外表下究竟隐藏了多少?会因为她的出现而敞露心扉吗?这个绚烂的暑假,究竟隐藏着什么?
  • 中国古典散文集(二)

    中国古典散文集(二)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独宠迷人前妻

    独宠迷人前妻

    三年前,她以还债情人的身份,嫁给了他。只可惜,这个所谓的老公,却天天虐她千百遍。三年之后,她终于刑满释放,可是,却怀了他的种。当他得知真相,却要她拿掉肚子里的孩子。“马上拿掉肚子里的孩子,别想用孩子威胁我。”一别五年,她如凤凰涅槃,化茧成蝶……再相遇,他是她的顶头上司,她的前途攥在他手里。一场爱的较量,刚刚开始……
  • 我要当农民

    我要当农民

    重点医科大学毕业的刘文宗,偶然获得了一个神奇的小锄头。本应该成为白衣天使的他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乡的道路。站在自己承包的小山头上,刘文宗告诉自己:就算是当农民,我也能当一个古往今来最成功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