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8300000015

第15章 工人农民篇(7)

2007年,我省加大农村公路投资力度,公路建设规模达到18232公里。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志明指出,要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一要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管养新体制;二要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力度;三要实行管养分离,加速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四要加快试点,积极稳步推进。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会使农民的交通安全感增强。

(四)矛盾纠纷的解决渠道将更加畅通,满意率也会更高

2007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开展了“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省委书记陆浩在8月7日专门听取了该领导小组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活动的进展情况及T作成效,对深入搞好这项活动做出重要指示。目前,这项工作已经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工人农民的个人生活感受

李巧玲

为了解2007年甘肃省工人、农民的个人生活感受,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我们以产业工人、农民两个社会阶层为重点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相关主题访谈以及召开座谈的调查方法,在兰州、静宁、永昌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15份,收回有效问卷311份。被调查人员中产业工人151人,占48.55%;农业劳动者阶层160人,占51.45%。男性215人,占69.13%;女性96人,占30.87%。

一、工人个人生活感受

个人生活感受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尺度或标志,它反映了居民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相关环境的心理感受。通常可以用收入、工作、家庭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可细化的指标来表征它。

1.生活感受的评价及改善状态分析。

在被问及“与五年前相比较你现在的生活有无改善”时:选“有大的改善”的占16.11%,选“有一定改善”的占59.06%,选“无改善”的占15.44%,选“有所下降”的占9.39%。70.47%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后五年的生活比现在会更好。选生活“改善”的原因(可以多项选择),列在前四位的是:“居住条件比以前好了”的占46.32%;“出行坐车方便了”的占39.71%;“有固定的收入,并在增加”的占35.29%;“食品丰富了”的占29.41%。选生活无改善的原因(可以多项选择),列在前四位的是:“教育、医疗费用太贵”的占49.62%;“住房条件无改善”的占28.57%;“没有固定的收入”的占27.07%;“文化环境没有变化”的占27.07%;“健康状况不佳”的占17.29%。

就目前生活状况而言,被调查者回答“非常满意”的占4.70%,回答“比较满意”的占26.17%,回答“一般”的占50.34%,“不太满意”的占7.38%,回答“不满意”的占8.72%,回答“说不清楚”的占2.69%。满意的原因(可以多项选择),列在前四位的是:和同事(邻里)相处愉快(36.99%)、有同定的收入(32.19%)、生活环境好(13.01%)、有较好的职业(10.96%)。不满意的原因(可以多项选择)在前四位的是:身体不好(16.78%)、上班距离远(11.19%)、不喜欢现在的身份(9.09%)、与同事(邻里)关系不融洽(1.40%)。

以上数据表明,超过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大的改善或有一定的改善。这反映出甘肃省产业工人阶层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他们对今后五年的生活状况也持乐观态度。人们感受到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许多,但是改善的程度是否达到他们的预期?有30.87%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活状况”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有.50.34%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活状况”表示“一般”,即一种处于满意与不满意之间的中性态度。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与有关他人具有的、现在希望得到的、预期将来得到的、值得得到的、认为自己需要的五个因素相比较,还存在差距。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更加重视和关注收入、住房条件、身体状况、文化环境、教育和医疗费用支付等这些影响生活质量改善的具体事项。

2.对个人收入状况、目前工作及发展机会的评价。

生活感受是人们的一种主观体验,它既以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又与人们的主观评价标准、社会发展状况及社会的价值尺度相关联。个人的身体状况、收入水平、工作满意度以及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源和机会与个人的生活感受评价有着较高的相关度。

在对个人收入状况进行调查时,选“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9.39%,“501~800元”的占4.5.64%,“801~1500元”的占38.26%,“1501~2000元”的占5.37%,“2001~3000元”的占1.34%,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55.03%。对个人生活状况的评价,67.55%的被调查者选“收入一般”,15.23%的被调查者选“不富裕”,11.93%的被调查者选“生活贫困”,3.97%的被调查者选“比较富裕”,1.32%的被调查者选“富裕”。有超过九成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活状况的评价是“一般”或“不富裕”甚至“生活贫困”。只有35.57%的被调查者认为“收入与付出相当”,认为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的占64.43%。

人们及其家庭物质生活的普遍改善,带来了他们对生活的较高评价,但是不同纬度上的群体对生活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年轻人同父辈比较时感觉幸福,但是横向对比的时候会出现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指对于合理期待与现实状况之间的负面差异的有意识感觉。换句话说,事情并不像所希望的那么好。这种状况可能是“不足”,而不是完全缺少必需品。比如,一个住在两室一厅房并有一辆摩托车的工人,他虽然称不上是处在经济阶梯的底层,然而和住在豪华高级别墅的企业经理和高级白领人士比较起来,还觉得自己受到剥夺。所以,收入的逐步增加并不能抵消人们对贫富差距的深刻感受,以及贫富差距急速扩大与社会成员收入水平增速不均衡而带来的强烈刺激。一个相对贫困的人感到不满足是因为他(她)和其相应群体,在相比较之下觉得受到抑制。

对目前从事的工作或职业进行评价,占38.78%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从事的工作(职业)“一般”,28.57%的被调查者表示“满意”,32.6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众多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工人职业声誉降低等因素,使大部分产业工人对工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不确定感。工人对工作的感受与2006年同一调查情况基本一致。收入少(68.97%),工作有难度、压力大(13.10%),工作环境差(8.28%),职业地位不高(4.83%)仍然是“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工作的稳定性”(39.19%)、“个人收入”(31.76%)、“自我发展机会”(12.84%)还是选择工作的主要考虑因素。对“目前个人发展的机会”选“一般”的占48.99%,选“不多”的占47.65%,仅有3.36%的人认为发展机会“多”。

3.婚姻、家庭生活状况。

在婚姻家庭生活感受中,对个人婚姻表示“满意”的占66.90%,“一般”的占20.95%,“不满意”的占8.11%,“说不清楚”的占4.04%。对现在的配偶感到“满意”的占69.65%,“一般”的占17.24%,“不满意”的占4.83%,“说不清楚”的占1.38%,不适用的占6.90%。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人“向往家庭生活”,九成的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持积极态度。大多数被调查者在婚姻以及家庭中的精神体验是满意、愉悦、幸福和快乐的。

目前,房价是工人生活中最不满意的因素。在调查中40.94%的人表示“最发愁的事情”是修房买房。2007年上半年,兰州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3140元,最高达到6000多元,涨幅居西北之首。高房价给产业工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与心理负担。房价快速上涨,房价与家庭收入之比持续走高。一部分工人无力购买商品房,一部分有能力且有购房需求的工人处于买与不买的痛苦抉择中,使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入增加的幸福感被抵消。在对住房情况的调查中,现在住房以商品房(45.64%)为主,另外有居住在自建房(25.50%)、福利房(12.08%)、经济适用房(9.40%)、租用房(6.71%)和其他形式住房(0.67%)。住房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的占18.24%,50~90平方米的占49.32%,91~120平方米的占18.24%.,121~150平方米的占6.76%,151~200平方米的占0.68%,200平方米以上的占6.76%。

4.社会保障情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人生的什么阶段,实际上都充满着竞争,面对的风险也是很多很大。产业工人失业意味着失去稳定的生活来源,个人生活水平下降甚至整个家庭生活可能陷入困境。如果没有养老金的保障,退休后就没有经济来源;即使有养老金的保障,还得因保健需要支付成倍提升的医疗费用。所以,社会保障对工人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问及参加并享有的社会保障的具体类别(可以多项选择),选“养老保险”的占61.31%,“医疗保险”的占52.56%,“合作医疗”的占21.17%,“失业保险”的占29.93%,“工伤保险”的占6.28%,“生育保险”的占2.19%,“教育费用减免”的占16.79%,“伤残抚恤”的占3.65%,“扶贫资助”的占2.92%,“救灾资助”的占1.46%。在对个人获得的社会保障评价中,选“满意”的占12.75%,选“一般”的占“32.89%”,选“不满意”的占45.64%,“说不清楚”的占8.72%。可见,社会保障不足,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明显偏低。

5.使用电视、电话、电脑、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情况。

通过对工人家庭的信息消费调查,发现电话已成为比较普遍的主要通信工具,但是使用电话的人每月话费总体水平不高。选“有电话”的占91.28%,平均月话费“在50元以下”的占66.67%,“50~100元”的占29.79%。电视已经普及绝大多数家庭。但选“有电脑”的只占29.45%,在有电脑的家庭中,上网的仅占四分之一强。家庭信息化是信息消费的重要方面。多媒体终端结合了电话、电视、计算机和摄像机的多种功能,构成一个“家庭信息中心”。人们可以通过这个中心获得各类信息,如新闻、娱乐、旅游、购物、教育服务等。也可以通过远距离医疗系统治病,阅读电子报纸,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分享。在因特网把全世界连接起来变成“地球村”的今天,工人对信息消费的不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各阶层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均衡。

6.出行乘坐交通工具的情况。

在对家庭有无机动车的调查中,选“有机动车”的占11.49%(其中:农用车占5.99%、小轿车占1.01%,其他占4.49%),没有小轿车及其他汽车的人占88.51%。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是首选(占71.33%),公共汽车(19.33%)居其后。有一成多的人选单位车(2.67%)、小轿车(2.00%)、农用车(1.33%)、出租车(0.67%)、其他方式(2.67%)。小轿车对工人家庭仍然是奢侈品,这一情况与工人的收入水平是相符的。

7.个人娱乐消遣。

从问卷的调查情况看,闲暇时间主要用在(可以多项选择):家务劳动(60.00%),看电视、录像(59.33%),抚养教育子女(44.00%),读书看报(40.67%),体育活动(22.00%),上网(18.00%),逛商场(18.00%),听广播、录音(7.33%),串门聊天(7.33%),学习文化技术(6.67%),旅游(5.3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人阶层已加入了上网等新的休闲活动和旅游等高消费休闲活动的行列,但是,被调查者的闲暇生活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被动性参与为主,如家务劳动,看电视、录像,抚养教育子女。整体上呈现娱乐放松型活动和室内活动多,户外活动和科技文化型活动少。

二、农民个人生活感受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2006年,甘肃省大多数农民对他们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基本满意的态度。2007年1月29日中央下发了第四个“一号文件”即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文件,犹如春风化雨,进一步催发了农村大地的勃勃生机,也必将会给广大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1.生活感受的评价及改善状态分析。

同类推荐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人格的人。他们之中有帝王将相,有贩夫走卒,有义侠之士,有文人优伶,有山林隐者,更有弱质女流,上至尧舜,而下迄清末,历千百代而不绝不衰。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热门推荐
  • 复仇公主杠上霸道校草

    复仇公主杠上霸道校草

    这是一个关于偶像tfboys和三位被人背叛的女孩的故事,内容很精彩
  • 重生之农家酿

    重生之农家酿

    一朝重生入农家,拉扯两孩慢慢长。酿点小酒发个财,顺带觅得好夫郎。简单来说就是个倒霉姑娘重生在农家院,利用前世技能发家致富,顺带寻找如意夫君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些年我们十七八岁

    那些年我们十七八岁

    那些回亿;我们无法忘记那些疼痛;别人无法理解回忆了的人是不能去见的,因为你见了,就再也出不来了。青春的疼痛是女孩子从幼稚变为成熟的必经之路,我们们都有体会,可是,那种痛是忘不掉的,是一辈子的,或许它就像一块烙印,开始会非常疼,可是日子久了,便不觉得疼了。但是瘢痕却还在,刻在了心里,永远永远
  • 礼仪全书(第三册)

    礼仪全书(第三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提高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297个侦探故事

    提高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297个侦探故事

    《提高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297个侦探故事》是一本帮助青少年提高思维能力,促进青少年大脑发育的益智图书,它充分、全面、系统地向青少年展示了破案、推理的魅力。青少年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还能够全面提升瓣察力、想象力、联想力、记忆力、反应力、分析力等等。如果青少年能精心阅读此书,可以在不知不觉间抵达智慧的殿堂。世界上本没有天才,天才都是培养出来的。只要家长能够重视对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们就很有可能成为天才。本书由李知非、张俊杰编著。
  • 限时婚约:前夫请签字

    限时婚约:前夫请签字

    为了挽救频临倒闭的家族事业,她嫁了他。厉家之于她,就是一座牢笼。无法接受这段充满利益性的婚姻,他对她终日凉薄寡情,冰冷如厮。初恋回归,上演恩爱戏码……一段她与男人恩爱的爆炸性画面轰动整座锦海市!无法直视她的背叛,一纸离婚协议从她头顶狠狠摔下:“裴染,我们离婚!”孩子就在那一刻离她而去,父亲的死让她彻底绝望远走国外……三年后——已名扬律师界的女人强势回归!世界真是小,锦海市商界,他与她狭路相逢。“前夫,近来安好?”一把将她扛上了肩,丢入大床,欺身压下,男人霸道强悍:“没签字,算哪门子前夫?”女人一脚踢向他裤档:“滚!”
  • 嗜血鬼狂潮

    嗜血鬼狂潮

    有人说,所有的社会人,都会在内心藏着与外表格格不入的另一面,只不过有些人藏得深,而有些人藏得浅。而这也不是一件需要人过分担心的事情。可是,一旦你的另一面被强调到一定程度、甚至比主要人格更为强大的时候,人格分裂也就产生了。故事《嗜血鬼狂潮》的主角羽云,正是一个因为人格分裂而饱受摧残的悲惨角色,或许,他的世界,已与行尸走肉没什么两样了。到底怎么才能让他得到应有救赎,不至于变成一具食人尸体的嗜血鬼呢?
  •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一个世纪以来的传奇,几经沧桑世局,人事代谢,上海三大亨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孰是孰非,功过任君凭说!传说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真的是吗?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翻看三大亨的传奇人生。
  • 刀若亘古

    刀若亘古

    红尘如枷锁,世情如牢笼,人生于天地之间,终日奔波劳作、碌碌无为,不能像鸟儿一般自由飞翔、不能像虎豹一般畅快奔走,也不能像游鱼一般无尽潜游!生何其来?亡何其去?在众生眼中再伟大的生灵也终究不能如同日月一般亘古长存。何其悲哉?然而我有一刀,斩破一切,这亘古一刀,这一刀亘古。这一刀便是亘古,这一刀便是永恒。
  • 修罗霸天

    修罗霸天

    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突然天降神婴,当主角君逆天十岁的时候,收养他的老头被毒虎帮的人杀了,他便血洗了毒虎帮,杀戮和血腥开启了封印在他脑中的绝世功法。他隐入深山刻苦修习,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一手覆灭了华夏最强的四大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