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7800000001

第1章 保安族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

一、自然环境及其基本特征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下文简称积石山县)。在自治县境内又以大河家乡的大墩、梅坡、干河滩三村为保安族聚居区,俗称“保安三庄”。另有部分居住在刘集乡高赵李家村、柳沟乡斜套村。少数散居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及兰州市、青海省河东地区及新疆等地。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北角的小积石山东麓,属于黄河中上游高源沟壑区,东南与临夏市接壤,西北部与青海省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民和县相望,东北部与永靖县以黄河为界。

自治县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与黄河河床成一倾斜面,靠近黄河有小面积的平川。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山区,东北部为高寒干旱山区,全县地质地貌属黄土高原的丘陵地区。主要山脉是小积石山,由西北向东南横亘全县,成为全县群山的总枢,其他山丘纵向延伸到黄河谷地。积石山最高峰为雷积山,其次有葱花岭、拉锯山、尕尖山、五台山、拉扎山、青石山、石流山等。有源出积石山麓的三条峡水——崔家峡、大峡和大墩峡,由这些峡水冲积而形成了羌滩、夹滩、吹麻滩、甘河滩等滩地。西北部的积石峡内,有被称为西北高原上“西双版纳”的孟达天池,西南部积石山高峰有著名的达里架天池,还有九眼泉、神泉、五眼泉等山泉。

自然资源丰富。除大理石外,还有黄铁、铜、石英和磷钾等矿藏;野生动物有苏门羚、鹿、獾、香獐、岩羊、蓝马鸡、雪鸡、野兔、狐狸、狼、黄鼠狼、石貂、猞猁、野猪、野牛、水獭、娃娃鱼等。苏门羚、蓝马鸡、雪鸡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野生药材有党参、当归、黄芪、贝母、丹参等90多种。这里盛产瓜果,如冬果梨、苏木梨,还有远近闻名的“鸡蛋皮核桃”。

积石山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含山区、高山综合气候特征。受地势地形影响,全县气候差异很大,具有小区域性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是5.2℃,最高平均气温是16.5℃,最低平均气温是零下8℃。

二、建置沿革及行政区划

保安族自离开其原先居住地青海省同仁地区定居积石山大河家等地,至今已一百多年。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保安族举族迁至积石山定居的足迹。在明末清初之时,保安族居住地区今青海省同仁县,已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大杂居的“四寨子”(又称“四屯”,即尕撒尔、年都乎、吴屯、保安)。在保安城内杂居着保安、回、汉等民族,多为历代“守边防番”的“营伍人”和他们的后代。城外有上、下两庄,上庄住有土族,称为“五坊头”,下庄由保安族居住,俗称“四坊头”,又称“四坊马家”(意为下庄的四个马姓家族)。尕撒尔住有保安族、土族等民族。年都乎主要居住着土族,也有少数回、汉、撒拉等民族杂居。保安族聚居的尕撒尔、保安(妥加)、下庄三地被称为“保安三庄”。四周邻庄均为藏族、土族部落,即称之为“同仁十二族”(意为同仁地方的十二个以藏族、土族居民为主的大部落)。当时,周围的土族、藏族人称“保安三庄”的保安人为“黑黑”(即回回)。这时,保安地区仍归河州管辖,保安堡驻有清兵,招募当地撒拉、土、藏、保安人充当兵丁。1728年保安堡兵丁发动兵变,但被清廷镇压。乾隆年问保安地区增设营制,改属循化厅,改都指挥为都司。此后,发展为不断有内地兵丁驻防的永久性据点。虽然隶属关系多次变动,但大体保持了较完整的行政建制。保安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隆务河边,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开发了这片土地,同时也建立了亲如兄弟般的民族友情。然而,由于当地土司头人和寺院上层喇嘛等地方势力的不断扩展,且清朝统治者采用扶此抑彼“分而治之”的政策,利用同仁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制造民族间的矛盾。如保安族与当地藏族尕寨东部落因水渠问题引起纠纷,矛盾激化;同仁地区的统治者为扩张势力,强迫信仰伊斯兰教的保安族人民改信喇嘛教等。可以说,这些是迫使保安族举族东迁的直接原因。此外,清咸丰末年的同治初年间,保安族响应西北回民起义,反抗清朝的反动统治,同仁地区的统治者怕回民起义的烽火燃烧到他们统治辖区内,于是挑动部分藏族部落头人发动不明真相的牧民群众迫使保安族迁走。

据说,在民族纠纷发生后,部分藏族部落集兵,要侵袭保安人,藏族另一部落“吴屯”的头人“吴屯王爷”速传讯给保安人。正当保安人商议东迁之际,藏族玛巴部落、尕寨东部落联络“五坊头”的土族和其他部落,乘夜包围了保安城,惨杀和俘虏了事出无备中的保安族部分人。而藏族朗加部落群众接应了由保安城北水洞逃脱的部分保安人,并与下庄出逃的保安人一同护送,使他们顺利到达今青海省循化地区。从此保安族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家园,流落到循化街子一带。

居住在隆务河西尕撒尔村庄的保安人,在保安城和下庄的保安人被迫东迁以后,感到势孤力单,难以继续在此居住。不久,他们在马牙拉、马三哥、马六十(另说马三十)等老人的率领下,在附近藏、土族部落“浩仑那卡”的护送下,舍弃家园,迁到了积石关大墩一带居住下来。

传说,保安族迁到循化地区后,受到当地撒拉族人民的热情款待,被安置在循化城西韩姓“上四工”(街子工、查家工、苏只工、查汗大寺工)的许多群众家中。后因当地人多地少等原因,三年后保安族再次东迁。于清朝同治元年至二年(1862年一1863年)过积石关,来到了今甘肃省大河家地区。

保安人初到大河家地区时,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芜地,人口稀少,主要是汉族。他们被安置在回族较多的癿藏地方居住。后因癿藏地方经济生活条件差、人多地少,当时又因清廷对太平天国用兵,西北地区苛捐杂税繁重,各族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同时,整个河州地区又卷入西北回民起义的巨浪,造成刚到此地的保安族人民深受社会动荡之苦难,生活极不安定,他们重返大河家。于是,原尕撒尔的保安人住在大河家的大墩村,保安城的保安人(妥加人)落户梅坡,下庄的保安人一部分到了干河滩居住,另一部分再回到癿藏的甘藏沟、麻巴、旧城落脚。这部分人不久又被当时统治河州地区的马步芳祖父马海晏迁赶至积石山中峡。他们无处可居,后被马占鳌安置在柳沟乡的尕集、斜套和刘集乡的高赵李家定居。至此,保安族离开青海同仁地区,约有五年左右辗转迁徙,最后定居大河家等地,形成了新的保安族聚居区。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3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地区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和保安族人民的愿望,成立了保安自治乡(1956年改称保安族民族乡),下辖大墩、梅坡、甘河滩、高赵李家4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共有保安族644户。1954年4月2日,积石山地区又成立了“大河家回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联合自治区”。下辖包括保安民族乡在内的10个乡,30个行政村。1980年6月底,根据保安、东乡、撒拉等各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国务院以保安族主要聚居的地名作为县名,正式批准成立了甘肃省第一个多民族联合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下辖18个公社,1983年,将公社改建为18个乡(镇),共145个行政村。

三、民族历史渊源及人口分布

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居原住地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据青海省《循化志》、甘肃省《河州志》和《甘宁青史略》记载,大约在明朝初年,当时的统治阶级为巩固边防,在同仁县境内设立了保安站、保安堡,后扩建周围土城建筑了保安城,隶属河州卫,管辖“保安十二族”。这时居住在保安、尕撒尔、下庄三地“保安三庄”的保安人被周围的土、藏族称为“回回”,保安族自称保安人。历史上的历代统治者不承认保安族为单一民族,称之为“保安回”、“番回”。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3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命名为保安族。

关于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在学术界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蒙古人为主说。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主要从语言方面和保安族源于蒙古人的各种传说认为,保安族是“以蒙古族为主同当地藏、土、回族融合而形成的”(《保安族简史》),或“信仰伊斯兰教的一部分蒙古人和藏、汉、土、回民族长期交往而形成”(《中国少数民族》)。

2.回族为主说。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多从保安族与回族有关的传说来看,认为保安族是从四川保宁府或南京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族,与当地其他民族融合发展而形成的;另则认为从陕西、甘肃临夏等地派往保安地方屯垦守边的回、汉“营伍人”,落户定居发展而成保安族;还认为临夏大河家地方的“回回”长期在同仁地区经商,后落户定居发展形成了保安族。

3.色目人为主说。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保安族是以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为主,与回、藏、蒙古、土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而成(《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保安族》、《甘肃民族源流》)。这种观点的依据是:

①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这与回回人和元初驻扎在同仁保安地区的,包括被签发来的青壮年、被俘的随军工匠或商人在内的“探马赤军”等中亚诸国人大都信仰伊斯兰教有密切的传承关系。

②保安族善于经商。习惯于沿丝绸之路经商、善骑、好打枪,这与当年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中的商人、兵士善骑好猎有关。

③保安族擅长打刀工艺。这与元朝蒙古军队中有西域回回工匠不无关系。

④保安族做面食的技术高超。如油香、馓子、课课、凉面等,这是西域民族的传统美食。

⑤保安族体格健壮,多胡须,性格强悍,不畏强暴。这显然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的遗传。

另有作为史料线索的依据:保安族原先居住过的青海同仁地区,早在汉、唐之际,曾先后为西羌、吐谷浑、吐蕃的属地。五代至宋,嗢末人和唃厮啰十分活跃。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西夏势力也涉及同仁地区。辽、金时期,女真人的势力影响也达包括同仁地区在内的积石州境域。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过程中,将中亚诸国大批被俘的青壮年人编入“探马赤军”,将掳掠的大量的手工工匠和有技艺之人发往蒙古军随军服役,或押送后方进行生产。这些人包括回回、哈剌鲁、康里、阿儿浑、撒尔塔、汪古等多种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通称为“色目人”。1225年,成吉思汗由中亚回师蒙古,这批色目人随蒙古军队进入并留牧西北等地。1227年,成吉思汗蒙古军队灭西夏,占领了包括同仁在内的河州地区。从此同仁一带成为兵家过往的交通要道,后发展为重镇和重要边卡,同时成为包括有中亚诸国人和蒙古驻军在内沟通内地与西域贸易的据点。蒙古军队中的色目人组成的“探马赤军”和“各色技术营”的人驻扎在隆务河畔,亦兵亦农。后就地驻扎屯垦,成家立业,成为保安族的先民。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封皇子忙哥剌为第一代安西王,蒙古军、探马赤军遍布于他的辖区。忙哥剌死后其子阿难答袭安西王位。因阿难答自幼为穆斯林抚养,遂皈依伊斯兰教,他承袭王位后,在其领地及所辖蒙古军中广泛传播伊斯兰教,有大量蒙古人信仰伊斯兰教,促使蒙古人与原来从中亚诸国东来的伊斯兰教的色目人更加接近,也由此影响了同仁一带部分藏族、土族和汉族人,从而促进了这一地区保安族的形成。

明初以来,为了巩固边防,加强对同仁地区的管辖,明廷在积石州设立千户所与贵德守御百户所。这时包括同仁在内的河州一带落户就业的蒙古人、色目人仍然居多,原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则主要聚居于隆务河畔的保安城、下庄和尕撒尔等地。后来明廷增加了由各地调来屯戍边防的大批内地回、汉族等军士,保安地方的民族成分有所变化,包括了以原有色目人后裔为基础,有回族、蒙古族、藏族、汉族、土族等民族在内的各族人民,他们相邻共居,联姻结亲,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共同语言,具有了共同心理素质,最终大致在明朝中叶时自然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保安族。

关于保安族族源问题仍是今后进行研究探讨的课题。就以上三种观点来说,我们认为保安族族源同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有关,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与蒙古、藏、回、土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而成。这种观点较有可信度,并尊重了本民族群众的意愿。

就此我们纵观保安族族源形成及其迁徙再定居的历史脉络,可以看出,保安族不愧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一员。祖祖辈辈与周围的汉、蒙古、回、藏、土、撒拉等民族长期交往,逐渐融合,不仅缔造了本民族的光辉历史,又与各族人民一同谱写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篇章。

保安族又是一个维护民族团结,求稳定的民族。早在明末清初,保安族居住青海省同仁地区时,就与回、汉、蒙古、藏、土等民族杂居,共同开发建设了此地。同治元年至二年辗转迁徙定居甘肃临夏大河家等地时,不仅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接受和欢迎,并在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与当地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维护建设了家园。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有了发展。1949年全省保安族人口共计4356人。1980年6月成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至1984年底,自治县保安族人口共有8201人。其中大河家乡789户,4079人,主要聚居在大墩、梅坡、干河滩村;刘集乡447户,2576人,主要聚居高赵李家村、肖家村、大庄;柳沟乡131户,646人,主要居住在斜套村;四堡子乡39户,317人;在癿藏、寨子沟等乡和县城吹麻滩镇也有零星居住。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甘肃保安族8322人,96.3%聚居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全国保安族12212人,其中甘肃省有11069人,占保安族总人口的90.64%,大部分聚居积石山。这与1949年人口相比较,增长1.5倍。

同类推荐
  •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这本《百家争鸣》由金开诚主编,陈长文编著: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 中国历史上的劲旅

    中国历史上的劲旅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最高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方法。中国的历代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都极其重视自己的军队,而精锐的军队便可堪称劲旅。孙武的吴军、吴起的武卒、白起的秦军、项羽的楚军、霍去病的汉骑兵、沈庆之的南梁军、岳家军、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戚继光的戚家军、曾国藩的湘军都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并称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十大劲旅。《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历史上的劲旅》即是为您介绍这十只军队。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政治斗争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政治斗争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5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
  • 大秀才

    大秀才

    他,一名三流电台的播音主持,秋梦醒来,成了一名宁肯饿死、绝不吃嗟来之食的酸秀才。他虽不会吟诗作赋,也没有指点江山的文才武功,但论起厚颜无耻、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溜须拍马,他执牛耳也。一个贪生怕死、厚颜无耻、见便宜就赚的小人物,接受三国时代‘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血脉传承,统帅中原最恐怖的三千黑甲军,揭开中原战争的猥琐流篇章。【这是一本颠覆价值观的小说。】【这是一本猥琐无下限的小说。】【这是一本诙谐、轻松的小说。】本书剧情天马行空,认真你就输了......每天更新一粒瓜子,吃完大神的大餐,不来磕粒瓜子消消食?
热门推荐
  • 灼灼琉璃夏:学园魔法女王

    灼灼琉璃夏:学园魔法女王

    首席魔法师由一年一度的擂台赛决出,公正公开。今年的首席魔法师擂台赛已经结束,而那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小小地吃了一惊——却周密审慎的长发风凌月。桀骜不驯的炎天烬。阳光开朗单细胞的雷玄破。独来独往的风纪委员长水吟澈,没人敢接近的姬少影。这样的五个人,竟也有撞上铁板的一天……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 你还欠我一句再见

    你还欠我一句再见

    如果我们从来没有遇见,如果你那时没对我那么好,我就不会陷入甜苦之间;如果我的用心你从没发现,如果这样我是否该说再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腹黑娘子太奸诈之美男你别跑

    腹黑娘子太奸诈之美男你别跑

    “主子,驸马翻墙逃跑了。”“把他拖回来,关进小黑屋里面。”“主子,驸马绝食了。”“给他塞下去。”主子你这么彪悍确定可以吗?“主子,驸马要见你。”“好,我们走。”等到某天。。“驸马,主子去青楼寻欢了。”“把她带回来,要寻欢找我。”“驸马,主子带着一个男子私奔了。”“去找!找到后把那男的给杀了!”某女气结!“擦!你要不要这么狠!那是我们的小包子!”
  • 金准提王

    金准提王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你若信我,必得着那生命的道。
  • 你是我的双眼

    你是我的双眼

    她,深居大漠的毒手药王,为他踏进不可逆转的爱恨情仇,她倔强而自立,决意治好他的双眼,带他走出黑夜。他,一方霸主,冷傲却被她融化,怎奈无法拒绝的爱,却带来可笑可悲的命运?一场阴谋,他和她失去了两年的回忆。这两年,他变了,她有了身孕。
  • 薰衣草之爱从未缺席

    薰衣草之爱从未缺席

    “认识我你后悔吗?”帅气邪魅的男子专注的看着漂亮可人的女子,悠悠开口问到。“不悔,来生继续。”女子嫣然一笑,百花失色。他那么宠她,那么爱她,保护她不受一丝委屈,她怎会后悔呢?一次偶然的撞见,注定了他们之间的一世情缘。(宠文)【盛熙文学社】欢迎加入追梦文学社审核群,群号码:537942452
  • 灵玉传说

    灵玉传说

    一块幽蓝的美玉,从天而降,卷起一段腥风血雨。时代变迁,美玉流落凡间,成就了谁,毁灭了谁。本人是在校学生,每天更新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这是第一次写,玩各位读者不要介意。。。
  • 飞翔在绿茵场

    飞翔在绿茵场

    从三江县考入A市升学率最高的三中的楚格,本身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足球训练。但是进校之后就和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再在球场上实现自己梦想的韩春阳,想要一个能拯救自己的理想的足球天才李天,如流星一样陨落的曾经的足球天才郭栋……一群人在楚格身后,帮助着楚格慢慢的成长为了一个实力不凡的球员。在接触足球的过程中,一直只知道学习的楚格发现爱上了足球。
  • 痞子校草与恶女学长

    痞子校草与恶女学长

    他是东方集团未来接班人,打架闹事,无恶不作!她是学生会会长,倔强泼辣有些迷糊!当痞子校草撞上极品女魔头,外加一枚冷酷腹黑男!旭日学院这下欢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