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900000003

第3章 原型人物说明(笔者小龙土木史实分析)

【八贤王名号】

史上并无“八贤王”爵号,“八贤王”也亦非皇子排行第八的“八王爷”,所谓的“八贤”来源于后世所演的戏剧中: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晋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此乃“八贤王”

【黄金锏】

“八贤王”赵德芳曾有一柄先帝所赐的黄金锏。

第一、这里所说的“先帝”大多数说法是宋太宗,而据闻,曾赐过金锏的皇帝为宋太祖。

第二、据闻,宋太祖曾赐次子德昭金锏一柄,此为“八贤王”的权力象征又增添了色彩。

【八贤王人物原型】

赵德芳:宋太祖幼子,生母不详,生于959年,薨于981年三月已酉,三子二女。

(开宝八年七月出合,封团练使,年十六,与焦氏大婚---其父为大宋开国功将之一的焦继勋,开宝九年三月,太祖幸洛阳前加封德芳校检太保、贵州防御使,封焦继勋西京留守节度使,再受旄钺,并欲迁都洛阳。)

(另闻:其他三位夫人:卫国夫人符氏、秦国夫人王氏、颖川夫人李氏)

(太宗即位,封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兴元尹、校检太尉)

(薨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年仅二十三岁,封中书令、岐王,后世帝王加封楚王、加太师、秦王,谥号:康惠--后世称:华王--史书称:秦康惠王/秦王)

在太祖驾崩后,太宗对于德芳尤爱之,封赏颇多,仍称皇子,并将太祖玉宝赐予德芳,德芳病时太宗前往南宫视疾,但德芳因太祖驾崩之时宋皇后召他之事,及其兄长德昭因言被太宗训斥自杀后,每天惶恐度日,最终寝疾薨,太宗极为悲痛,车驾临哭,废朝五日以表隆重,追封中书令、岐王。

【德芳的六世孙为南宋第二个皇帝孝宗:赵睿(原名:赵伯琮)--其继位后为岳飞□□冤狱,并主张反攻金国,收复北方故土,岂奈空有壮志君主,却再无悍将。】

【德芳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孝宗子) 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光宗子)】

【赵德芳子嗣】

长子:高平郡王赵惟叙(字懋功)生于976年,卒于1011年(母焦氏)为人纯厚,谦恭好学,为官谨言慎行,有子两人。(从溥、从贶:另有载名从照)

次子:英国公赵惟宪(字有则)生于978年,卒于1016年(母焦氏)美丰仪,少颇纵肆,长修谨,好吟咏、善骑射,有子七人。---其五世孙为南宋孝宗皇帝

(宗室列表:从郁、从式、从湜、从贲;未列:从演、从戎、从戒)

幼子:南康郡公赵惟能(字若拙)生于980年,卒于1008年(母符氏)为人敦厚,有子两人。(从古、从贽)

【赵德芳之女】

兴平郡主:下嫁曹珝;曹珝,曹彬之子,官至内园使,后曹珝坐闺门不肃,秦王女貋也,责授均州团练副使。

另一女:下嫁潘惟熙;潘惟熙,潘美第五子,官至平州刺史。

【八贤王故事原型另外两人】

其一、赵德昭:宋太祖次子,生于951年,字日新,贺皇后子,乾德二年出合,时年14岁,封贵州防御使,开宝六年封兴元尹,太平兴国元年封武功郡王。

(德昭喜读书,善征战,为人大度,淡薄名利,太祖曾赐予金锏一柄,但其性情刚烈。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一次德昭随太宗出征,因被敌寇冲散,将士找不到太宗,要拥立德昭为帝,但被其喝止,回朝之后,太宗极为不悦,德昭为将士请命封赏,被太宗无端训斥,德昭为此回到府邸引刀自刎而亡,德昭之死令太宗极为意外,伏尸而泣,追封中书令、魏王,谥号:懿,后世追封:燕王)

其二、赵元俨:宋太宗八子,生于978年,太宗尤爱之,欲其二十再赐封,时人称:二十八太保(但其十二岁时太宗薨)元俨喜读书,善词文作画,事母至孝)

(元俨广颡丰颐,面容严肃,因此民间流传其威严,均以八大王称呼止孩童哭泣。元俨言行略有放纵,真宗对其甚为不满,仁宗即位后,元俨又害怕刘太后疑心自己夺位,因而开始装疯十余年,直至仁宗亲政才恢复往态。)

综上,三个历史人物各自的生平经历,与戏剧中【八贤王】的故事相差均甚远,然八贤王却有著三个人的故事,也就是说,【八贤王】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三人的统一。

【结论】为何最终的【八王爷-八贤王】会是太祖之子赵德芳?

赵德芳身份特殊,是皇子中生平记录最少、也最为难言的人,在皇位继承中处于微妙的位置,史书竟无其生母记载,对他的死也是记载不明,墓穴所在之处已被毁损,找不到生平的明文记载。

宋太宗记恨宋皇后,因为她向太祖言立德芳为太子,并在太祖驾崩时召德芳入宫,所以宋皇后死后,太宗不许大臣成服吊唁,也没有安排下葬,更没有使其牌位入放太庙,但却对德芳特别照顾,虽然德芳不明原因的病亡,但其死后的礼仪却是隆重的。(德芳这个人物牵涉到宋初的谜案【金匮之盟】【烛影斧声】)然而德芳之兄和他的叔叔廷美却都遭到不公待遇,死于自杀和贬黜。

因此百姓对这位“神秘的”皇子赵德芳,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而德芳之兄德昭性情刚烈正直,骁勇善战,又曾被赐予金锏,他被太宗之言逼迫自杀,民间将这种怜悯之情转嫁至德芳身上。

而赵元俨,虽然被称为八大王,然他是太宗的后代,民间对传闻太宗弑兄夺位之事最为愤恨,所以觉得他的后代不配出现贤德之人。因此,又将赵元俨时代所有的人和事转嫁到德芳身上。

随着宋朝的谜案、事件等诸多因素,百姓心中期待出现一位有特殊身份地位、又贤明忠直之人,也因为正史中赵德芳的“神秘”给历史上的他留下来诸多可塑空间。(杨家将与八贤王的故事约形成于南宋,南宋时,皇权重新回到太祖一脉,而且皇帝又是赵德芳后嗣子孙,所以对于八贤王的如此塑造,也是常理之中了。)

于是,这位:大宋开国太祖的皇子,怀抱御赐金锏,仁贤忠勇,敢于直言的【八贤王】赵德芳就孕育而生了。

【八贤王】赵德芳,也就永远的留在了京戏,电视及民间的百姓心中。

【历史传闻】

一、赵德芳应为宋太祖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据《涑水纪闻》《宋人轶事汇编》等载:君倚曰: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而以亲事一人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先坐于府门,问其故,德玄曰:“去夜二鼓,有呼我门者,曰‘晋王召’,出视则无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继隆异之,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趣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矣。”遂与王雪中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 “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问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司马光所写:“事久将为他人有矣。”---“他人”意指何人呢?)

二、据闻:德芳聪颖,待人谦厚,宋皇后尤喜之,尝与太祖言立德芳为太子,太祖以德芳冲年言立太子过早。(也就是说,当时宫中内外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三、另,司马光《涑水纪闻》曾有记载:太祖尝谓秦王侍讲曰:帝王之子,当务读经书,知治乱之大体。不必学做文章,无所用也。(宋初侍讲为皇帝和太子讲解经书及政事之人)

四、□□县所载:华王(赵德芳)曾筑兵镇八角城,受到皇帝褒奖(赵德芳的记录中连生母是谁都没有,也无所做及性情的记载,为何单□□县有此记载?)

五、《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太宗不欲德芳异其称呼,乃诏太祖子女与廷美子女,均称皇子女。(为何会单记载不欲德芳异其称呼,而使得其他皇子女都如此?)

六、《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左屯卫大将军从式上其祖德芳所藏玉宝,篆文曰「皇帝信宝」,盖太宗所赐也。(【所藏】和【盖】用得很有意义,也就是说这个玉宝到底是太祖所赐还是太宗所赐很难确定,如果是太宗,那他把这个只有四个字,皇帝用于征兵调员的玉宝赐给德芳用意为何?如果是太祖,那用意更是显而易见。)

七、《二十四史-宋史》载:太宗在赵德芳病薨后,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谥号:康惠(德昭、廷美均无废朝五日的厚遇,也无双字的谥号,这是否代表了什么?)

因此,要解开谜案【金匮之盟】【烛影斧声】从赵德芳其人开始也许会有更多收获。

同类推荐
  • 遍地桃花开2:凤令三界

    遍地桃花开2:凤令三界

    她是风华大陆唯一的公主,也是火神的后裔,她一出生就背负着天界赋予的责任,天给了她一双红眸,就注定让她一生不凡,可是,成仙之后等待她的却是永生永世的寂寞本以为她能封存好自己的心,可是无奈上至天界,下至冥界,无论是天界第一美男,还是妖界的花样美男,亦或是人界的他,还是........都对她不离不弃,生死相随!那么如果不能相爱,就算反了这天界,她也要遵从自己的心。神之后裔,凤令三界,谁主沈浮
  • 兰芳之庭

    兰芳之庭

    被奴役的命运降临时,人们会如何应对?兰人妥协了,芳人还在战斗。不起眼的亡国之人,究竟如建立自己的家园,使它成为人们愿意为之效忠之国?孩童们开始传唱起了一首童谣:“兰芳之庭”,无数亡国之人都在默默倾听。兰人和芳人会互相谅解吗?他们会融为崭新的兰芳之人,最后建立起兰人和芳人的祖国吗?兰芳,愿这个国家浴血而生!
  • 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全2册)

    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全2册)

    《后汉书》由南朝刘宋时著名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其所记史事,起于刘秀起兵,终于汉献帝禅位,囊括了东汉一朝195年的兴亡历史。   《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套装上下册)》收入本纪10卷,点评光武帝、孝明帝、孝章帝、窦皇后、阴皇后、梁皇后等20多位人物。列传53卷,评说刘玄、卢芳、隗器、公孙述、窦融、马援、班超、班固、张衡、董卓、华佗等90多位人物。   《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套装上下册)》体例分为原文、译文、点评三部分,记历史,写人物,以史为鉴知得失,以人为鉴知进退,是为本书的主旨。   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纪连海的点评,诙谐幽默、设问解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帝国60年

    帝国60年

    中国传统上认为,六十年为一甲子,具有某种神秘的气息。在大汉帝国建立六十年时,雁门太守冯敬在匈奴军队的进攻下壮烈牺牲,汉朝近60年的外交政策随之土崩瓦解,此时汉朝国力已经强盛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向外扩张是必然的趋势,而向匈奴复仇便成了汉武帝扩张的理由。 在冯敬死去八年之后,汉武帝就开始了对匈奴的全面开战。汉帝国在六十年四位领导人的指导下,和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汉帝国有了改变外交政策的能力,所以,复仇势在必行……
  • 乱世汉王

    乱世汉王

    有天子气的益州乃是先到者先得,所以捷足先登抢得益州。哪知道机关算尽,却只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刘焉死后,益州在他儿子刘璋手中得而复失。另一位“汉室宗亲”大耳儿刘备鸠占鹊巢,在益州地方开创了蜀汉政权,成为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的割据势力。这位反客为主的大耳儿刘备到底是哪路神仙?且听我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七神凌天诀之双子帝尊

    七神凌天诀之双子帝尊

    杀手重生站立与神王九州最顶端,掌七神之神通,具逆天双子灵体。双子帝尊,傲世天下。
  • 苍云传奇

    苍云传奇

    在一次任务失败后,他被子活活打死后,心中还存有一口气、、、就这样他来到一个他并不了解的大陆,在这里他又是怎样去做的呢?因为有了一个好的体质还得到了一位大名强者的真传,他又是怎样走上一个顶尖强者的?又是怎样找他的父母的?最后他又是怎样去复兴自己的家族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让人无法想像的大陆——苍云大陆。我是怎样来的?在这还有什么样的事是我无法想像的?是我不知道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里——我的穿越!
  • 都市甘少

    都市甘少

    主角:甘希文,他自己没什么能耐,学习也不好,为什么走到哪里都有女生爱,因为一场意外,掉入一个山谷。得到一件传说级的神棍看甘希文如何保卫自己的老婆
  • 喜丧

    喜丧

    埋好的棺木被盗挖,这是现代版的盗墓笔记。喜丧变成了悲丧,这到底是谁的过错。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在常态之下也有不一样的心酸。这些谁能懂?一个伟大的乡村女人,她用博大的胸襟接纳了苦难中的弟兄。她是性感的,也是温暖的,三个男人的梦中情人,演绎乡村版的爱恨情仇。一辆幸福的自行车,重温感动的瞬间。
  • 嗜血女王之恋

    嗜血女王之恋

    芯素第一次写小说希望你们喜欢,有什么不对的加我QQ:1801741986,你们想看的话就看吧我也不勉强你们,我这是复仇类小说我自己很喜欢看所以这次也写了一本。
  • 野荒穿

    野荒穿

    一个不那么出彩的孩子,身上流淌着凡人的血,是在不引人注目。但身为考古学家的父亲却在一次考古中,发现了这孩子的独特之处,这孩子究竟是谁,他的生命里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 凤逆九天

    凤逆九天

    失之东隅,得之桑榆火凤落海,焉知非福一场致命的陨落一个狡猾如狼,妖艳如狐,神秘如龙,狠辣如鲨的男子成为了她命中的魔障如此极品妖孽男是雌俯与下,还是翻身压倒高手过招,瞬息万变海洋风波起,天地群星变。
  •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住一头重达千斤的大象,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拴在柱子上。由于力量尚未长成,小象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锁链的束缚,于是它们渐渐地习惯了束缚,不再挣扎,直到长成庞然大物。虽然此时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可是大象却放弃了挣扎,因为在它的惯性思维里,仍然认为摆脱链子是永远不可能的。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拴住,而大象则是被看不见的习惯拴住。要想成为不被束缚的大象,需要我们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做起。改变习惯,你也能改变命运。你的手中,掌握着改变命运的秘密。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繁华殆尽时

    繁华殆尽时

    繁华殆尽时,与君相守,不离不弃。流年韶华皆付诸于他,她无悔。富贵时,有她相伴;落魄时,她亦常伴身侧。也许,平平淡淡才是真。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