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1000000006

第6章 修心养性,浮躁面前要淡定(5)

说完这些长篇大论,老总又对凯琳说:“我觉得你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用心。在看似简单不动脑子就能完成的工作中,你没有把你的心沉下去,所以,半年了,你觉得自己没有进步。”这时凯琳说不出话来,悄悄地收回了辞职报告。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都不愿做那些他们认为很琐碎的日常小事,总盼望着公司能分配一些重要的事给他们。其实,工作中,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做事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还是一个节约时间的方法。对于职场人士,尤其是那些刚步入社会的新新人类来说,从小事踏实做起,能够给你认识社会积累一些经验,避免以后做重要工作之时走弯路。认真、踏实的工作习惯,能够让你学会如何用最快的时间接受新的事物,发现新事物的内在规律,比别人用更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规律并且处理好它们。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你才能成长为一个被人信任、能够承担大事的人。

有人曾问爱迪生,在制造锌电池时,他失败了那么多次,为什么还要试验。爱迪生回答道:“失败?我可没有失败,我现在已经知道了一万种行不通的办法。”

爱迪生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心胸及其奋斗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楷模!人生好比旅行,辛劳和苦难就是我们必须付的旅费。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收获都需要你有相应的付出。一个人要想领略美好的景色,就要登上山之巅、海之涯。而在这攀登、前行的过程中,需要有优秀的品质做保障,需要有顽强、执著和勇猛向前的意志做动力。

每个不停进取的人都明白,进取有助于发掘你的内在潜力,激发你的内在动力,从而促使你不断地追求成功,使你不囿于世俗,不畏权势,不怕险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然后不停地向前奔走。

谁都希望成功,因为成功不但给你增加信心,还能提高你的能力素质,但这些是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够得到的。综观古今中外,没有一个成功者不是遵照此项原则而获取成功的。当然,不同的时代,艰苦奋斗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成功离不开艰苦奋斗,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促成成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头悬梁,锥刺股”,这些是古人的经验。而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成功人士不但要不屈不挠地苦干,还要承担风险。工作越苦,风险越大,收获就越大,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你如果想了解艰苦奋斗与成功的真谛,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不停地学习新东西,不断地向前奋斗,进取不止。只要这么做了,你就会看到成功在向你招手。

人人都可以成功,只是成功的方法与途径各有差异,但有一点却是所有成功者所共有的,那就是具备一颗沉稳、不浮躁的进取心。因为,只有稳航前进,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耐心至上,欲速则不达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办事时一味地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办事目的。这就是人们常的“欲速则不达”。

想必拔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说的是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他就希望能早早收成。他每天都去稻田观看稻苗的生长状况,总觉得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开始不耐烦起来,心想:“怎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得快呢?”想了一阵儿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将稻苗一棵棵拔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的稻苗果然“长高”了不少,于是,他便满意地回家了。

回到家后,他迫不及待地向家人说起自己的“杰作”:“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了一大截。”

听完后,他的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看,然而,“长高”的禾苗在太阳的曝晒下,全部枯死了。

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一心只追求立竿见影,很可能求得一时痛快而忍受长期的痛苦。有了第一步,才会有第二步,有了第二步,才会有第三步,这样一点点积累,才会有成效。

在两千多年前,印度恒河下游的聸波古城有一个首富,名叫守笼那,家产有二十亿元之多,因此大家称呼他为二十亿。这位富翁有一个独生子,人们亦叫他二十亿耳。

虽然这个独生子家里很有钱,但他却放弃了这些名利而跟佛陀出家修行。刚开始,他选择在一处坟场苦修,二十亿耳夜以继日地禅坐和经行,他以为用这种苦修可以早得正果,却没有想到,不但没有得到自在解脱,反而动摇了他修学佛法的信心。有一天,他心里这样想:“在佛陀众多弟子当中,我算得上是精进用功的人,可是至今尚未能悟道。这样,不如返俗回家,做一个在家修行人,将父母亲雄厚的资产拿去布施修福更加有用。”

佛陀知道了二十亿耳的想法,就特地前去开导他,佛陀首先问他:“你未出家前弹过琴吗?”

答曰:“不但弹过琴,还弹得很好!”

佛陀继续问:“当你弹琴时,如果琴弦调得太紧,弹出来的声音好听吗?”

答曰:“不好听!”

佛陀再问:“如果琴弦调得太松,弹出的声音好听吗?”

答曰:“不好听!”

佛陀又问:“如果松紧调得恰到好处,弹出来的声音好听吗?”

答曰:“这样就好听了!”

佛陀说:“这就对了,修行人急于求成功,就像调得太紧的琴弦,反而引起退失道心的念头;相反地,如果修行不精进,就像调得太松的琴弦,又会令人懒散懈怠,两者都不利于修成正果。因此,真正的修行是不急不缓,适当地调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十亿耳听后,茅塞顿开,悟到了修学佛法的要点。于是重新树立起修学的信心,依照佛陀的启示继续修行。没过多久,他便悟通了解脱之道,并向佛陀表达了悟道的境界。

生活中,许多人存在像二十亿耳一样的毛病,做事太过理想化,希望一步登天。当他们在短时间内见不到工作成效时,就心灰意冷,觉得工作没有什么意思,于是不断寻找新工作。最后,如同愚人挖井一样,急于求成,不能一门深入,前功尽弃。

俗话说,“上赶子不是买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心浮气躁。“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好了再做的话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些。

一个退休老人在乡间买下一座宅院,打算在那儿安养晚年。老人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非常不错,他为自己这个决定感到很满意。可是,不久后,这种宁静的氛围就被打破了。有几个年轻人开始在院子旁边的空地上打球,不时的吵闹声让老人难以忍受,因为,老人有心脏病,对于嘈杂的声音有些接受不了。开始的时候,老人以为这几个年轻人玩几天就会换地方了,可是,一连半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没有“撤退”的意思。老人想去告诉他们不要在这里玩,但又怕年轻人不听劝告,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你们几个玩得很开心。”老人走出去,温和地对他们说,“我很爱看球的,现在有现场表演了,这样吧,我给你们每人10块钱。”这三个年轻人很高兴,他们打球越发地卖力了。

隔几天后,这个老人带着愁容去找他们。

“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他说:“从现在起,我只能付给你们每人5元钱了。”

这虽然使几个年轻人不大开心,但他们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打球。

一个星期后,老人再去找他们。

“瞧,”他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1块钱,成吗?”

“区区1元钱就想看我们打球?”一个年轻人大叫,“你以为我们会为了1元钱浪费我们的时间吗?我们不干了!”

从此以后,这个老人又过上了安静愉快的日子。

在这个故事里,老人没有直接让几个年轻人不要在院子边打球,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让他们自愿地离开,可见老人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想成就大业的人,要有忍耐的精神,不应该被自己一时的冲动所左右,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就要分清远近大小和轻重缓急,在该舍的时候要忍痛割爱,在该忍耐的时候要从长计议,谨慎行事。

李牧是赵国的大将,他深沉大度,尽心报国。当时他曾奉命在北方抵御匈奴。在他防守期间,所在地的官吏都由他任免,百姓交纳的税收都归入他的军营,作为供养兵将的军资,赵王一律不过问,李牧可谓位高权重。

李牧带兵严格,认真地训练士卒射箭骑马的技术,并让他们留心远方烽火的消息,还派遣许多间谍到敌方探察动静。不过,他也非常优待属下,每天都要杀好几只牛羊给士兵们享用,因此深得将士们爱戴。但出人意料的是,如此忠心的李牧却严格命令:“如果匈奴进攻,就赶紧收拾好兵器回到城内把守,有哪个人私自出去攻击对方,定杀不赦。”

于是每次匈奴来犯,李牧都事先得到烽火的报警,然后妥当地退守要地,不与之正面开战。一连好几年,没有任何土地被匈奴夺走。

时间长了,匈奴人都觉得李牧是怯懦之人,因此对他毫不在意,甚至连赵国的士兵们也认为主帅胆小无能。赵王听说了此事,便遣使责备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故,没有改变以前的做事方式。赵王一怒之下就把李牧召了回来,派其他将领代替他的职位。

不到一年时间,匈奴再次前来进犯,赵兵皆出与之争战,但出战的结果多是惨败,丧失了许多土地,边境百姓也无法正常安稳地生活。赵王见边事不利,便想请李牧回来统御北方。这时李牧已经称病在家,不愿出仕。无奈赵王强请硬求,非要他重任边将不可。于是李牧提出必须依照他以前的方法治军,才愿意奉命出马,赵王立刻答应了。

重做将军的李牧命令手下的士兵遵循以前的做事方法,这让匈奴数年里一无所获,但他们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小怯懦。防守边塞的将士天天得到赏赐却不用打仗,他们都非常希望能和匈奴一决死战,以作为对赏赐的回报。此时,李牧知道军心齐了,就挑选了十多万精兵,并让他们做好战斗的准备,然后把城中百姓养的牲畜都赶到城外去。

没多久,就有一小部分匈奴来犯,李牧先命数千人应战,然后假装不敌,故意败北回营。匈奴首领听说了,便率军大举侵边,这时李牧才率主力迎击,一鼓作气,歼灭了匈奴十多万人马,导致匈奴元气大伤。

这时,匈奴人才明白李牧的碌碌无为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假象。从那时起,匈奴人一听见李牧的名字,简直闻风丧胆,再也不敢来进犯了。

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那一点耐心,往往是一道最高的门槛,因为在历尽艰辛、心力交瘁的时候,即使一个小小的变故或者障碍都有可能把耐心粉碎,致使半途而废。所以,很多时候,成功和失败之间,并不是能力的区别,而是毅力的区别。耐心是一种无形资本,它会让你的成功禁得住考验。

同类推荐
  • 解压密码

    解压密码

    本书精选收录了上百则古今中外、通俗易懂、立意深远的生活哲理小故事,他们涵盖幸福人生的所有诠释。并在每个故事的结尾处加入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力求用平实生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
  • 守望的距离(珍藏版)

    守望的距离(珍藏版)

    作者作品的读者群广涉青年学生、政界、企业界和文化界人士,作者在写作时心中始终悬念着这些隐藏在人群中的今日的朝圣者,使他们少受人生困惑和精神欲望的折磨。
  • 羊皮卷

    羊皮卷

    本书收录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奥格·曼狄诺当年凭以获取成功的15部经典励志著作,与两千年前海菲的10张羊皮卷一样,这15部著作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当代的成功“羊皮卷”。从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到奥里森·马登的《伟大的励志书》,从克莱门特·斯通的《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到罗伯特·林格的《你是第一位的》,再到艾伦·弗罗姆的《爱的力量》……成功学大师们对成功理念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告诉你如何认识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并通过积极思考、跨越障碍、建立社交网络、培养爱心等途径扬长避短,修炼出内在的成功自我,从而改变命运,迈向成功与幸福。
  • 跟工作和解

    跟工作和解

    《跟工作和解》为“青年心理佳作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主要向你阐述了有关求职:不像传说中的那么难;试用期:看准了你再签;升职加薪:我的职场我做主;跳槽:骑驴找马正风行;工作习惯:成败决定于细节;上司:不穿PRADA也是魔头;人际:缺什么不能缺人脉;减压:“心”环保横扫职场;女性:职场女王OR办公室公主等职场故事。
  • 庄子改变一生心态

    庄子改变一生心态

    心态是无形的。水有没有心态?云有没有心态?假如从拟人化的角度看,它们都是有的,如“行如流水”、“行如流云”,皆是说法。详而细之:水的心态是不争的,总往低处流动,但万物又不可离开它;云的心态是游动的,不在一处停留自己的存在,用变化的姿态构成供人仰望的景致。这种不争和游动正是庄子做人之道的两大精髓。所以他很爱说“除去是非”、“游动内外”之类的话,这是一种非常高妙的做人心态。
热门推荐
  •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总要趁年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不对?所以想把这本书送给每一个想看世界的年轻人。它将缓缓向你描绘一个中国体系之外的世界。美国,离我们很近,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美国的新闻,但美国却实实在在离我们很远,能够亲自体验美国文化、美国生活的人在13亿中国人中,只有那么一小撮,而这么一小撮人中,更少有人能够提起笔,给中国人写写真实的美国。17岁时,逅逅曾去美国体验高中教育,并出了一本《体验美国中学教育》,19岁时她成功进入美国前十名的顶尖文理学院HaverfordCollege,现在她每天阅读将近两百页的书,品读中美两种体系在教育、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
  • 短篇故事:曾经

    短篇故事:曾经

    原本无忧无虑的人儿为何变得沧桑,一千年的折磨换来三生三世的厮守,却抵不过司命的一纸空文。三生悲哀人生能否让爱起航,再次相见两相望而不识,是阴谋诡计还是他残忍如蝎。活在过去的她能否在次爱上这个伤心欲绝的男人。
  • 超级小保安

    超级小保安

    极品兵王陈青龙回归都市,化身为美女未婚妻总裁的小保安!本以为就这样守着美人好好过一阵子好日子的他却发现美女总是欺上身,麻烦总是找上门,而且自己居然还会修真!这让陈青龙那不甘平庸的心彻底暴动了……
  • 山环水绕俺种田

    山环水绕俺种田

    现代一吃货,穿越到古代,变成小女孩。山清水秀空气好,可惜吃不饱。于是,吃货使出浑身解数,发财致富。
  • 斗灵轩辕

    斗灵轩辕

    他是整个大陆的王者!三界之内,五行之外,迎着善恶两面,无人可与他匹敌!他是跨越两世的尊者!菩提树下,玄门山旁,对着皇天后土,许下爱与梦想的誓言!他是拯救世界的关键!一剑轩辕,天下飘火,望着百万雄狮,一瞬间灰飞烟灭!可他又是一个失败的凡人!千年等待,万年迷离,看着面前那玲珑的脸庞,不由得声声叹息。
  • 佛说菩萨内戒经

    佛说菩萨内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大盗贼

    重生之大盗贼

    重生归来,誓成王,聚群雄、建工会、尔等可敢一战呼。
  • 凕菨殿下

    凕菨殿下

    九尾雪狐,额生凤羽,掌管九天秘术,当凕菨殿下偶遇渡劫天主,出手相助,是一见钟情,还是一见情终?若是两情相悦,又能否在灵蛇的横刀夺爱里依然固守本心?灵蛇制造误会重重,天主深信不疑,心伤,亦或是心殇?元魂已散,雪狐又该何去何从……
  • 皇室公主要出逃

    皇室公主要出逃

    一个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皇室公主竟然要出逃!在逃跑途中遇见了他,之间又会磨出什么火花!
  •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

    《科学心理学》这是美国作家马斯洛的一部心理学著作。它在书中提出人对爱或尊重的需要和对真理的需要完全一样,是“神圣的”。“纯”科学的价值同“人本主义”科学的价值几乎是平等的。人性同时支配着二者,甚至没有必要把它们分开。爱和理性完全一样,都是人性的。成长被看作是一系列日复一日的无尽抉择,每次抉择不是退向安全便是趋向成长。在这过程中,必须一次一次地选择成长,必须一次一次地克服畏惧。科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就是人类价值,而且科学自身也构成了一种价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