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0900000051

第51章 最早的乌托邦

——《道德经》批判之五十

《道德经》第五十章云: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不入死地。

好了堂主人今译之曰:

出世为生,去世为死,人的一生是个可长可短过程。长命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还有那些因整日为了生活疲于奔命而死掉的人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欲望太强烈了。听说善于养生的人,走在陆地上遇不到犀牛和老虎,遇到战争不会受到兵器的伤害;犀牛的角、老虎的爪以及军人手中的兵器对于他都是无用之物。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到那些对于生命会有危险的地方去。

词典上对乌托邦一词的解释是:

拉丁文Utopia的音译。源于希腊文ou(无)和topos(地方)之和意即“无有之乡”。英国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所虚构的社会组织的名称。

但一般人是只知其二不知其一的,就如同只知道《道德经》的自然而不知道在它的自然之前是还有一个自然的,而那个自然正是这个自然的老家。

在大洪水过去后与自己的妹子女娲氏结合重建了人类社会的是伏羲氏。兄妹俩的母亲是华胥氏。“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伏羲氏作为雷神之子有很多名字,如宓牺、庖牺、炮牺等,是不是与出生入死的壮烈有关还很难说。但他幼年时所在的那个华胥国却的确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列子》有载云:“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其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屑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轩辕本纪》又云:“黄帝游华胥国,此国神仙国也。”没有“帅长”,大家都是同志;没有“嗜欲”,生活当然朴素,这与中国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很相似,区别是一个是“自然而已”,另一个却是勉为其难。尤其是华胥国的人都具备的超自然的能力,那是后来的人们无论如何都没有的,所剩下的就只是牺牲而成为英雄,以求得精神的永垂不朽了。

但所谓的华胥国只是个神话,是中国最早的乌托邦。有道神话产生于想象,是原始人类借以战胜大自然的手段,也算得上一种精神胜利法。所有的生命都有局限,能在天上飞的不能在水里游,能在水里游的不能在地上走,能在地上走的又不能在天上飞。即便有所谓的两栖,也不过只是两栖而已;只要还是个肉身,就不能不受到自然的限制,要想真正的超自然就只好去战胜自然,别无他法。

利用想象可以自慰但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逃避更不是长事即躲得了一时躲不了长久。想象或许还可以壮行,逃避却只能泄气。愚蠢的行为顶多是牺牲了自我,“滑头主义”却会在自保于一时的同时葬送了人类。所以一个人,如果是在战场上,如果是该要向前冲的时候往回跑,那是当时就会挨枪子的。朝他开那一枪的也许还是他的同胞兄弟,尤其是在死了以后也还留不下好名声,那是很划不来的。当然或许有的人是连那战场上也不会去的,但遇上了抓壮丁又如何呢?他或许可以让自己永远都不壮大,但那又该是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了。

人之所以要战胜自然就是因为其自身并不具备什么超自然的能力。精神胜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物质上来,所以在经过石器、铜器、铁器等诸多的时代之后,人类才奇迹般地拥有了今天。今天,人类可以在地上走,水里游,天上飞,能通过各种工具的使用而让大自然为我所用,对大自然的利用几乎达到了可以为所欲为的程度,不都是与大自然不断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的结果吗?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也会犯下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因为急于求成对自然资源和地球环境所造成的破坏等等,但也绝不能因噎废食而停止对大自然的抗争。原因就因为人是人,而且又是一个可以前赴后继的集体,而且一定要做这世界的主人。

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即便再怎么善于养生也都是要死的,那个最终来要你命的正是那大自然生老病死的铁的规律。那是一个凶恶的魔鬼,就在前面的不远处等着你。那走在你脚下的是一条永不停息的传送带,即便你的双脚不动,它也会毫不留情地将你送到那恶魔的口里去。

同类推荐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本书主要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学习墨子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子那种兴万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对我们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热门推荐
  • 剑之风云

    剑之风云

    总有些时候人醉世界跟着醉,手中持剑,敌自刎!三层楼孤立城外荒野,破败不堪但坚挺,名曰:黄楼
  • 哎哎

    哎哎

    此时正是六月时分,但在止息谷红枫林内却是一点也看不出季节的气象,那不断飘落下的枫叶像舞于空中的彩蝶一般,随风轻摆带出一套绚丽的舞蹈,再加上枫林中那时有时无的淡香味让这一片枫林胜似人间仙境。
  • 天风道

    天风道

    少年不具仙缘,不含五行灵根,毅然修炼外家功法,誓以炼体成仙。周天星辰诀,这本奇异的功法,能让人以炼体成仙的功法,但古往今来,却无一人以此成仙。少年是以此成仙,亦或是泯然众人矣......
  • 真魔

    真魔

    有人称他为神,因他拯救众生于疾苦之中,善念永存!有人称他为仙,因他实力已然是通天彻地,无人能敌!有人称他为魔,因他曾一怒血洗广袤神州,谁也不从!对与错,不过一念之间。正与邪,只是七情使然。且看沈尘如何在这神州浩土之上,成为一个真正的魔!
  • 风月不相关

    风月不相关

    梦回楼里都是何种人?天下人道:“以色事人之下贱者也!”关风月道:“以色事下贱之人者也!”没有贱男人,哪来的贱女人?既然都是贱人,大家不能和谐共处吗?不能!殷戈止一脸阴翳:“我平生最厌贱骨头!”然而,命运弄人,关风月这般的贱骨头,本想以一段红绸入吴国太子之怀,谁曾想吃多了胖了两斤,红绸不禁吊,“哐”地一声赤身裸体地掉进了殷戈止的怀里。很多年前,谁也曾长剑铁马,战旗之下英姿烈烈,迷乱了澧都儿郎的眼。很多年后,谁一袭薄纱拢身:“看你长得好,给你打个八折吧。”
  • 《无赖圣尊》

    《无赖圣尊》

    一代天尊含恨转世,重生华夏世家。从此眼扫诸天万界,剑指寰宇八荒,携带高歌猛进之势,战人界、修真界、仙界、神界,最终登上圣尊之位。
  • 末世地狱

    末世地狱

    地狱什么杨,没人见过,但是在末世,一杯清水,都能让人付出生命,可悲,可叹
  • 魔法工业时代

    魔法工业时代

    因为学费高昂被迫退学,南格发誓让辛苦的老爹过上最幸福的生活。魔法机械帝国,一切从一辆自行车开始,积累资金,招工扩厂,涉及全方面,带动王国经济,以燎原之势扩展向全大陆,且看南格如何拉开新时代的序幕,能否冲破世界,飞向更宽阔的天地!
  • 反手遮云庶女反嫡

    反手遮云庶女反嫡

    无故卷入一场车祸,老天让她活了下来,穿越?我去,我一不会武功,二不懂医术,让不让人活啊?我除了会化妆,还会什么啊!不仅如此,老天还雪上加霜,乞丐?额,好吧,不过好像这个乞丐会武功,这副身子我还满意。心中暗念,上辈子没有享受够,这辈子我要好好享受,不是暗杀不犯法嘛,嘿嘿,不好好利用怎么行呢?认祖归宗,头埋书海,左手翻云,右手遮月。洞察古今,玩世不恭。(桢桢还在上学,暑假无聊才想写的,自知没天赋,但是你们不爱看可以,请不要在评论上说一些很伤人的话。)
  • 中洲幻事

    中洲幻事

    不一样的玄幻故事。只为寻得写家真正意义所在,焕发有价值的心灵之光,而不是作文字的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