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0400000014

第14章 艺海(7)

我一边拿笔给白雪在系负责人一栏签了我的名字,一边又加上一句话,能简单地给老师说说理由吗?是的,你说了老师也帮不了你什么,但老师只是有点情绪障碍、抑郁早期的毛病,如果这个疑问得不到解答,老师又会恢复失眠的习惯。

“哈哈,让老师费心了。”白雪神情轻松地说,“我出家了。”

“到哪个寺庙?”

“宝通禅寺。”白雪清晰地答道。

这么美丽的女生归隐佛门,应该说是非常美丽的一件事。但如何美丽,我一时说不上来。

佛门圣地、教义高深,清规戒律,不容我这俗家多问。如果再追问你为什么出家啊,那是否对白雪的不礼貌,是否也显示出我的浅薄。我不应该再问什么,但只是对于我这个什么事都喜欢弄个水落石出之性格的人来说,确实有些遗憾!好好地为什么出家呢?

“信仰自由呗。”

是啊人生在世,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身的目标,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亦是人满为患,人们匆匆忙忙,奔波劳累,有见利忘义,尔虞我诈;有行善施舍,普渡众生,各步其道,优胜劣汰。

学校是受教育的地方,但社会也是人的最好大学。作为在世界都有影响的知名学府,只是注重职业培训似的技法教育,在以技术为手段的教学体制下,忽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如果这样,人格的升华在大学可以完成,在社会也能完成。

不知过了多久,有次在街上看见几个身穿装装的僧人在化缘,其中有一个明显未成年的小和尚把讨钱的小碗放在路边双手合十,口诵佛经。不知是哪个路人说了一句,好可怜啊,这么小就离开父母出家。小和尚好像听见了这话,那张正在念经的小嘴飘出一自己身在苦海还茫然不知,那才是可怜。

国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花到底是梅花还是牡丹?莫衷一是。

梅花和牡丹所象征的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文化差异,但我以为这是与国民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有一定关系的。

首先看看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少有灌木。可高达五、六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尖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叶柄短,具腺。花梗短,一、二朵右生于一、二年生枝梢,萼筒钟状,有红,暗红及绿色等。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多在早春一至二月先开花,后发叶。核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五、六月成熟。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之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神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如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俨然如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这位南宋时的爱国诗人在理想遭受挫折、在消极悲观的心境下写下了《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同样是《卜算子?咏梅》,可在今天的政治家、诗人毛泽东眼里,却别是一番浪漫: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花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又如一首《红梅赞》的歌: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中华儿女把这首《红梅赞》歌几乎唱红了九州,可见人们对梅的情感。

以上这些耳熟能详的对梅的歌咏,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人墨客自命不凡,亮节清高,他们都喜爱梅花和歌咏梅花,他们以梅花自喻那傲立严寒,吐芳早春的精神气节;而赏梅,在中国的文化里,它早已不是一种对自然界唯美的单纯陶醉。人们把自然界的美好意境升华到人的美好境界,去追求天人合一的人文指向。

中华民族还有一种与国人的生活理想息息相关的名花,那就是牡丹。

牡丹在国人乃至世界人的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历代的许多文人墨客,社会名流,皇帝贵族无不喜欢牡丹。他们在爱花、赏花、宴花、结花、拜花,而且种花、插花、写花的同时并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

牡丹,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盛誉。历朝诗人对牡丹抒发,有不少名句。如李白的《清平调》: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红妆。

这里的“一枝红艳露凝香”指的就是牡丹。

唐代诗人在他们众多的诗中,其中以《赏牡丹》驰名天下: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欧阳修,字永叔,字号醉翁。他善散文、诗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洛阳作推官时,发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皆插花。花开时,士庶况为遨游”。这时的洛阳城,无论民家,还是官院,植满牡丹。欧公大为感动,于是遍访民间,将洛阳牡丹的历史、栽培、品种,以及风俗民情作了详尽的考察,写成了我国第一部牡丹专注《洛阳牡丹记》。

由于牡丹花瓣圆润饱满,花色艳丽华贵,枝叶碧绿皮虬劲,所以民间都把它作为一种富贵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渴望幸福富贵,期盼节庆和儿孙满堂。他们借牡丹的完美来展示他们的梦想。

有关牡丹的年画、剪纸、图案,在民间老百姓的墙上、门上、炕上、灶台上到处都是。

蒋大为的一首牡丹之歌唱了几十年,他表达了人们渴求幸福富贵的心底愿望。也诠释了牡丹在人们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和本质内涵。

梅花:民族的一种气节境界,一种清高文雅的精神家园。

牡丹:国民的一种生活理想,一种祥和安康、天人合一的物质企盼。

中国由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化逐渐地取代了农业大国的传统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关于国花的评选,有人提出应该从四个方面考虑:分布要广,外观要漂亮,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这四点是否具有共识,倘需要统计。不过从这提出的条件,却又反映了当代一大部分人的价值判断,从而更加彰显出他们的心理特征。当然,国花的评选迟迟定不下来,还跟历史有关系。清朝慈禧时期一度把牡丹指定为国花,并延续了许多年,1915年版的《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可见牡丹在国民的心中的深刻影响。后来,到民国政府,也就是1929年把梅花确定为国花。这一来,人们对梅花的审美趣味又被重新调了起来。到了1949年后,众所周知的因素,对国花的评选搁置一边。

对国花的评选像今天这般如此的游离,历史的变故对其是有很大影响的。还有更冠冕堂皇的理由,据媒体资讯所言,对国花评选的不确定,主要是牡丹象征雍容华贵与目前国家经济现状和政府所宣传的“节检”不甚相符,梅花象征着坚韧内敛与开放和谐的政策稍有出入。国花的徘徊是否与这种理念的冲突有关?

其实,在喜欢梅花的审美心理受众中,也有人会暗自迷恋牡丹的富贵;而那些喜欢牡丹的,也有的暗自钦佩梅花的傲骨。如此看来,国花的选定在徘徊,说明现代人的价值观也在徘徊,也许只有等到国人的价值判断处于稳定时,国花才能评定。

走廊对话

大学里,学生平时很少与老师深度交流,各忙各的,临近毕业,心情各异。老师忙了一学期,今天一是有些闲,二是在走廊上看见美女班长,于是找些话说:快毕业了,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对学校的教学或今后的工作有什么看法或打算?

学生:有时我想把我四年学到的东西马上用到社会上;有时又感到空虚和恐惧。

老师:恐惧什么?

学生:我怕社会中的“实际”,在学校没有学会一套在社会上‘拳打脚踢”的功夫。

老师:那你为什么不在学校学一点应付社会的实际本领呢?

学生: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有您来回答。您为什么在学校里不教呢?

老师:是的,我也做过学生。学校老师给予学生的都是已知的概念和知识,而许多未知的带有实际意义和创造意义的东西学校是教不了的,主要是靠社会才能学到的。

学生:老师在教学方面就不能有它独立和主动的一面吗?

老师:这些我们年年都在探索,一届届迎来送往,仍在不断探索中。老师能给学生已知的,也应该能给学生未知的。在培养学生共性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的个性。问题是教育体制和学校如何磨合、学校与老师如何磨合,或者说老师与学生如何磨合。

学生:多数同学认为,进校时我们怀着浪漫主义而来,毕业时我们带着现实主义而归,学校是抹杀学生个性最好的地方。

老师: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个性,因为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要求每个同学时时都有强烈的创造欲望。但是学校并不是培养专家大师,或者说成名成家不是学校的事,学校只是一个摇篮,是个苗圃,要想成名成家,还得到社会上去千锤百炼。

学生:您的话我不明白,又要有创造的欲望,又不能成专家大师?

老师:实际地说,几年的学校学习能成专家大师吗?老师只是给你领个路,常言说:“先生领进门,学艺在个人”。其实现在老师都不能说是专家,这个路不见得领得好,选定自己一生的路,还得靠自己。

学生:您认为我们在学校应该如何把握自己呢?

老师:这个问题就是我每次上课所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我很同意这句话:“给学生的应该是猎枪,而不是面包”。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进行人的全面能力训练。

同类推荐
  • 西游记(上)

    西游记(上)

    本书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 红X

    红X

    《红X》,80年代后作家代表人物蒲荔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2004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首发于2004年《花城》杂志第四期,这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作家第一次在核心文学期刊上发表长篇小说,它被认为是80后作家正式登上文学舞台的标志
  • 醒名花

    醒名花

    《醒名花》十六回,系清初小说。书叙才子湛翌王与梅杏娘婚姻事:已故梅御史之女杏娘,自号醒名花,独居别墅园中,湛翌王慕其名而欲结情缘,因杏娘之兄妒害,颠沛流离。因大盗贾龙的救助,梅杏娘得于尼庵避居;湛翌王被淫尼匿藏庵中经年。后湛翌王随陶药侯平寇立功,终与梅杏娘成为夫妻。
  • 下楼

    下楼

    去美国之前,丹桂已经读下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脑神经学科的硕士学位。也正是从那时起,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当年选学这样的学科真是出于误解。丹桂原以为,走进人类大脑的深部,打开并修正那些纵横密布的神经网络,可使很多的人生通向坦途,包括自己的。可越往深走,那些愈加错乱纠结的网络变出更大的迷宫,歧途四布。让丹桂更为失望的发现是,它们其实不过是被动的反应机体,只能对外部的刺激源和操纵体作出最本能的生物性反应。而人在现实的世间得救还是毁灭,取决于另外的力量。那是什么力量?丹桂顺着现代医学世界提供的藤蔓,看向了一条通向心灵处所的深巷。那里幽黑曲折,分岔重重,父亲的出路,可能在任何一个拐角上等着她。
  • 我爱梅兰妮

    我爱梅兰妮

    梅兰妮是北京千金小姐,父亲是导演,母亲是医生,但是命途多舛,恋爱失败后她远走他乡,孤身飞到南方,沦为私人矿主石天意的情妇。石总没上过大学,却对石头颇有研究,他说他一生遇到了两个富矿:一是稀有金属矿,二是“大牡丹”梅兰妮。每一个做情妇的女人,都有一段故事和隐情,谁也不像书上说的那样,是天生的贱人,梅兰妮也一样,大学里很单纯,偷偷谈过恋爱,也偷偷做过人工流产。父母不和谐的婚姻带给她很大压力,她选择逃避,逃到遥远的地方,却总离不开男人怀抱。石天意除了婚姻,什么都能给梅兰妮,但梅兰妮仍生活在强烈的“负罪感”中无法自拔。
热门推荐
  • 玄辰传说之皇子修仙记

    玄辰传说之皇子修仙记

    一名皇子在国破家亡之际,无意间激发了祖先留下的传送符。从此踏上修仙旅途,创造了一个个修仙神话,最终傲视天地。
  • 御道仙魂

    御道仙魂

    天道孤承,区直以生死;人心独继,避趋之祸福。自天生神木,辟开混沌,仙,人,兽,妖各自遵循道路生存。然天恩难测,一场天地浩劫将众生推向彼此对立。仙成为天地主宰,兽、妖影没凋零,人在仙的帮助下成为大地之主,然而人类孱弱,神州浩土危机重重,无数仁人志士拼斗换来了断续的宁静,一场动摇天地根本的祸乱却悄然临近……
  •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本书就是按照这个分法;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本书是一本纯粹的国学书,让你读后回味无穷;是一本有趣儿的书,让你读后轻松愉悦;是一本有内涵的书,让你通过浅显的语言,领悟厚重的知识。这是一本有品味的书,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国学达人。
  • 墨点天下

    墨点天下

    “我美吗”她垂眸低语“恩”他手指轻抚她垂在两颊的秀发,“比及寻常女子何如”“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你这般的女子怕是入不了轮回,想来阎王爷也必定不是收的,关墨,我以谷梁家族的名义诅咒你,要你此生颠沛流离,情寡缘薄。孤独终老,永生永世于轮回外徘徊。魂魄不散,不入轮回。“辅王,我便要你知道,我关墨的人你动不得,你取他一命,我便要你以城交换,自此,我关墨途径之地凡属阜国必血染城郊。”“那日,我听到他唤你裳儿,你的乳名可是这个,真的好听啊.......裳儿”
  • 海贼王艾斯

    海贼王艾斯

    一段段有趣的冒险,六式加索,假小子涣璇,萌剑士普罗吉......加索——要环游世界每个角落,打败自己的弟弟——加罗,杀父之仇。涣璇——做个侠盗,劫富救贫或抢夺坏海贼钱财分给弱小的人。普罗吉——收集十大快刀,铸造世上最厉害的刀。。。。。(还有很多其他人物。)
  • 罪三生情三世

    罪三生情三世

    他追她三世轮回,只为报当日灭门之仇一世,她听信小人言,错杀他满门后逃逸他追她百年最终只找到她满含悔意的血书和一颗千年修为的内丹,他不甘。二世,她投生战乱之年,尘世动荡不安他只略施小计,便置她与万劫不复,终死与乱刀之下,他仇心未泯。百年后的都市喧嚣中,他终盼得她再次投胎,苦寻二十载,终让他找到了她。而我要讲的,便是这第三世的故事……
  •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本书从孩子的行为出发,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和解读孩子心理,并为家长提供了孩子不良行为和培养孩子好行为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孩子的行为折射成长轨迹等。
  • 北宋大玩家

    北宋大玩家

    穿越北宋,意外多了个如花似玉的娇妻。可惜情敌太多,威胁太大,成了婚心里都不踏实。有个万人之上,有个浪荡江湖,偏偏娇妻还是个LES,好生凄苦。与情敌斗,其乐无穷,与娇妻斗?娘子饶命!
  • 月波洞中记

    月波洞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ir Dominick Ferrand

    Sir Dominick Ferr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