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0400000010

第10章 艺海(3)

有一种理论,认为文物宝贝真真假假都在市场,就看你识货不识货。这理也是,这么大的市场不可能没有种种的特殊原因有几件真品流进来。农民缺钱用把祖传的家宝拿出来卖,有小偷不识真货拿宝来换钱,也许正是这微小的可能才会有人山人海的淘宝雅兴。逛潘家园的最高境界说玄点是捡漏、捡智、捡心。

我走到潘家园门外的一农民地摊,看其外表可以用憨厚来形容,由于天冷,他用粗布围巾把头颈围的严严实实,透出呆滞的眼神。农民地摊上物件不多。我立刻感到这些为数不多的物件可能有些价值。因为多数地摊上的东西千篇一律,同样的物件每个地摊上都是同样的,一看就是同一模子仿制的。于是我上前与老农搭话。“大爷从什么地方来?”“青乡。”“青乡是什么地方?”“河北,一早从河北来的。”我从地摊上拿起一串玉制的蝉练,我不懂怎样识别真玉,看见表面已经没有了玉的光泽,呈现着历史的沧桑斑驳感。蚕豆大小的玉蝉雕刻的比较自然不像现代机器加工的感觉。看样子这物件有年头了。一般的物件不像瓷器有年号、有窑名。而这只能凭经验判断。问老农这是什么时代的,他说不知道,只说是祖传的。旁边的朋友说是汉代的。如果是汉代的那就有千年以上了,玉是有灵性的,是活的,能避邪。我问他:“多少钱?”“二千元。”逛古玩市场还有一个乐趣就是砍价。砍下三倍、五倍的价都是有可能的,最好是砍到他不卖了,你走了他也不叫你那才是砍价砍到位。“太贵!八百怎样?”老农犹豫了一下,“八百就八百吧,今天开个张。”老头这么一说我心想:“糟糕,砍价没砍到位。”他这么快就同意卖一定有诈。不行还得砍。“五百怎么样?”“再加一点。”“加多少?”“加—百吧,六百可以给你。”这是托词看样子还有得砍。“六百不行,四百怎么样。”其实问题巳经比较明确了,如果他同意卖给我那便是假的了,哪有汉玉这么便宜的。是不是老农不懂行情,一大早从河北来还没有摸准价呢?如果是这就叫‘检漏”。捡漏是逛古玩市场最开心的事情。在朋友的劝说下最后以五百元与老农成交。转过身仔细看摸着物件十分高兴,突生爱不释手之感。心想如果是汉代那可走运了,如果不是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喜欢就行了,不就是五百元吗。

下午回家的时候把买来的物件托朋友给开过古玩店的玉石专家过目,请他鉴定一下是哪个朝代的。他没有仔细看只是抽着烟眯着眼说:“好东西呀。”我一听好不高兴,“您能看出哪个朝代的吗?”‘能呀。”“什么朝代?”“当今朝代。”

听了专家带有嘲讽的评价觉得背后透着凉气,心情也冷了下来。其实虽然钱不多但心里还是有所谓的。

为什么在不知道准确朝代之前那股爱不释手的喜欢劲顿时消散了呢?他的价值就在于某一个人的一句判断吗?这个人的判断有科学性吗?真正的科学鉴定程序是什么呢?是碳14,或者是X光?这里出现了一个心态,显示的物质价值和虚空的真假判断是不是收藏的真正目的?

有些东西即使本身真的也没有多少价值,但在中国有收藏火柴盒贴的,有收藏糖纸的,有收藏香烟盒的,有收藏玩具的等等。这些收藏常年累月的伴随着收藏者,他们以此为乐,这些收藏成了他的生活和生命的支点,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在清代,一些学者们把博物馆的英文Museum翻译成宝物馆。多年来在国外进出过许多博物馆,有些特别著名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中国古代民间的木雕和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具。这在中国也称不上什么宝物,而在外国的博物馆为什么还要展示这些藏品呢?后来我逐渐明白博物馆并非宝物馆。

美术教育学的研究文献中把博物馆的学习目的简单归结以下几点:

1。审美敏感程度的提高。通过集中注意力欣赏原作的感受力;对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层面的感觉;色彩、形式和符号等等对观感的影响;对不同的风格进行了解和比较的能力。

2。对作品的产生的背景和条件的了解,对某件作品相关的一些概念,对作品产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对艺术家的出生环境和发展进行了解。

3。评价能力的提高。如对艺术品的批判性地进行评价;了解传统和当代作品的区别等等。

4。宽容谅解。如消除对不习惯的东西的先人之间,对其它种类艺术、其他文化以及当代艺术的包容。

5。享受能力。如通过世界的敏感能对美进行细微的区分从中得到享受;评价的尺度不断精细,审美品位不断提高。

6。创造思维的敏感。如通过对原作的欣赏而产生自己创造的愿望,通过广泛的视觉诱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在我们人生的成长岁月中,应该还有一个心灵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应该是湿润我们心田的无声涓涓细流,应该是心灵的一次震撼所留下的碎片;心灵的收藏应该是伴随着我们情操、道德、价值观、人格形成等过程中,视觉的见证和物化的记忆。她是能数次复燃心中激情火火的矿石。她能随时开启我们创造性思维的心扉。而这些碎片却以收藏的形式,往往一直会伴随、影响你一生。这个广漠浩瀚的收藏空间,将改变你的生活,影响你的人格。

的确,真正的物质的收藏,从美术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是心灵的收藏。

我珍藏着一幅油画的印刷品《毛主席去安源》。每翻开这幅珍藏,它就给我遥远的回忆和漫无边际的思考。

记得在我13岁的那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没有学上。在街上爬树射麻雀看街上红卫兵游行,走在队列前的有一位女生手里捧着一个镜框,里面的画当时确是令我心里一震。那幅画是《毛主席去安源》的印刷品。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创作于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1968年7月就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同时刊发。后成为当时中国影响和发行量最大的宣传画之一。油画主要表现毛泽东1921年前往江西安源煤矿从事革命活动。这幅画在当时刊出后非常轰动。许多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仰望着这幅画久久不愿离去。它迅速被制作成各种印刷品发行。当时中国好像是10亿人口,据说此画印了9亿张,几乎是中国人每人平均一张了,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这比欧洲人均一本的《圣经〉还要辉煌。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心动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在那红色海洋的年代好久好久没有看见过这么逼真的绿水青山了。

自幼喜欢画画。小时候赶上了“文革”。什么相关绘画的资料和书籍都没有。当看见我们最敬爱的领袖气宇轩昂地行走在绿水青山之中(当时并不知道安源是什么地方),心里无比畅快,特别有印象的是秋风吹起那毛式中分的一缕长发,真爽。

30多年过去了。儿时的印象已依稀朦胧。一次在潘家园的旧书摊上又看见了这幅画《毛泽东去安源》。往日的激动又涌了上来,那浩浩荡荡的游行行列前的像框,似乎像一种宗教队列前的神像。

我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文革期间以毛泽东为题材的油画创作太多太多,而为什么这一张如此风靡全国呢?这幅艺术上现在看来比较一般的油画何以“面世后引起轰动”、“发行多达9亿张”?《毛泽东去安源》被称为“革命样板画”,它和“革命样板戏”一样是文革的产物,当时为了把被颠倒了的安源煤矿斗争历史再颠倒过来,给中国的赫鲁晓夫及其鼓吹者以及响亮的耳光。这幅画之所以“脱颖而出”主要是被喜怒无常的江青一眼看上“身价”由此波及今天!

据了解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1995年10月7日受刘春华委托对油画《毛泽东去安源》进行了公开拍卖。建行广州分行(现并人建行广东省分行)以550万元价格通过竞买购得此画并向嘉德公司支付佣金55万元。刘春华受取建行广州分行的画款550万元并向嘉德公司支付佣金48万元,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76。32万元。

除此以外,我个人以为这张作品走红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个人魅力。《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论著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引起很大反响,奠定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影响。“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正是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写照。而油画《毛泽东去安源》正是刻画那个时期的心境:对中国革命充满抱负,充满信心。

把绿水青山融于当时的主题创作,在“红海洋”“红光亮的时代”能有这么一幅冷调子的画出现,使人们喜爱绿水青山变得堂而皇之。画面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情画意。如果不是有伟人踏遍青山的构思,在文艺要求“三突出”原则、“全国江山一片红”的方针下,人们绝对看不到绿水青山的优美画面。

宗教式的膜拜艺术和宗教情结,当时人们对领袖的崇敬虽谈不上宗教,但绝对可以说是信仰,可以说是虔诚的力量。米开朗基罗的教堂壁画、魏晋南北朝的敦煌壁画都是伟大的信仰和伟大的艺术。有一种说法是信仰越深而艺术的感染力便越大。

关于心灵收藏和寻觅,有时在生活的底流让你耗尽生命的能量,有时她就在路边,就在你日常生活的视觉接纳之内,让人感到上帝的恩赐。人类的成长过程就是一次漫长的心灵收藏过程,也就是生命价值的物化积淀,是不可量化的精神财富。我们来到世间,爹妈给了我们最大的财产,那便是每一个人一座庄严的心灵博物馆。

青花

青花,是我心中的一个情结。

每年的四月,是中央美术学院外出写生和考察的课程,我正好任三年级的城市形象和城市亲历的课程。于是做了个计划,也是我多年的宿愿——去景德镇,触摸陶瓷文化,给名扬中外的瓷都做城市形象。

瓷都景德镇的四月,微透着春寒。街上,时不时出现那些拉着载满半成品或陶坯的木板车。也许只有这样才是景德镇。那些拉板车的工人,为了生计,从事着比较原始的搬运行业。这与21世纪的电子信息社会极不协调。可这确实是个事实。这个特色使我开始对这个古老的城镇有了新的体验。路过红绿灯时,又发现了这个城镇的红绿灯柱都是用青花瓷装饰的。大道的两旁,时不时出现某某瓷业公司或者陶艺研究室之类的。我想只有在景德镇,才有这道风景。虽然对陶瓷文化早已向往,但多半是从书本上介入的。到了景德镇,顿感陶瓷的文明的芬芳,从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悄悄向我袭来。

我们来到先前联系好的乐天陶社工作室。乐天工作室是一间旧工厂改造的陶瓷工作室,可大门却被改造得像一座教堂,白色的墙面尖型的屋顶,透明的窗户。大厅内宽敞明亮,由香港方的负责人接待了我们。作为弘扬中国陶瓷教育基地,乐天陶社在景德镇算得上是闻名的;这里,四周陈列着各式各样陶艺作品,大厅内摆放着拉坯的设备。有中文、英文及香港口音的教员给我们安排工作室的课程。接洽工作办好后出来,我看见在出入陶社的大门的一侧有张招贴,是有关陶瓷艺术大赛的,听说这里每年要搞一次,举办单位是当地政府、陶瓷协会和媒体等。

在景德镇,只要留心就能发现经常有些外国人也流连于此。有的是来观光的,有的是买陶瓷,有的是在这里做创作或研究工作。

在乐天的咖啡吧里,我结识了日本陶艺家安田猛先生,约好晚上到他的工作室参观。这位长期定居在英国的日本陶艺家也是最近才落户景德镇的。由于他刚来不久,没有多少作品可看,不过从他的作品集中,却能看到这位陶艺家对中国陶瓷的执着和酷爱,可以体现出这位外乡人对中国陶瓷的潜心研究后的非凡成果。他的作品多半是器皿,而那些器皿的造型相当新颖别致,有出人意料的美,他把中国这个古老陶瓷的韵味一下子带到了当代,带进了国际的视野,弘扬了陶瓷新文化。我被深深地感动,于是和他聊了起来。我们聊到了中国陶瓷的历史,他认为中国的青白瓷在中国陶瓷文化的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这种绝技基本失传,他是致力于青白瓷的研究才来到中国景德镇的。他在英国的青白作品确也反映了他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开拓了现代造型的理念。他从粘土到釉色到窑火都有细致的研究,以至把青白瓷的形式和品味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我问他,怎么没有一个青花的作品。他喝了口茶,神情关注地说道:青花在宋以后,确实创造了许多叹为观止的作品,但宋代的绘画比较发达,有许多绘画的理念渐渐融进在陶瓷的文化里,这一方面丰富了陶瓷文化,可另一方面则削弱了纯正的陶瓷文化。青白瓷就是青白本身,它不依附于绘画而独存在着陶瓷本身的价值。

走出这位日本老人的工作室,心里在想,是不是陶瓷大家们都在以终身的热情维护和守望着属于自己专攻分野的那片圣地呢?汝瓷、青白瓷……青花。它们都在中国陶瓷文化的长链上只是一个环节,中国源远流长的陶瓷文明的长链就是通过这一个个环节所构成的。

按照计划安排,是由乐天工作室安排的青花老师给同学上釉下彩青花的描绘方法。以前我也曾执迷过青花瓷瓶,但并不知青花工作还有如此复杂的程序。同学们都兴致极高地在老师的安排下做着青花的实践。借着空隙,我遛了出去,想在周边的陶瓷作坊逛逛。逛了几间门市,铺面上陈列着琳玻满目的陶瓷制品或作品:有传统的佛像,有生活用的青花器皿,有女性用的饰品,也有借陶瓷语言表现当代审美趣味的作品。那些铺面的主人,有老陶艺人,有陶瓷专业的老师,也有学生。不觉中,我闯进了当地师傅的工作室,陈列架上,摆放着许多他获大奖的作品和被收藏的证书,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尊表现惠安女人的瓷品,简洁又不失生动。造型十分优美。我为他设计制作的精美陶瓷所折服,便和他聊了起来,他知道我想买几个坯子画点东西时,很客气执意要开车带我去买瓷瓶的白坯。他带我找到了一个精品陶瓷作坊。那里有各种进窑前的白坯。与那里老板谈妥,次日来画,画完入窑,后日可取成品。

次日,我带了一个学生做助手,进到了精品陶瓷厂。厂里一位中年妇女把昨天我订的白坯搬到了一个简陋的房间,你们就在这里画吧,说完她就到车间忙去了。

青花只是一个陶瓷画种的名称,用青花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特别是到景德镇以后,目睹了各种青花的表现方法,有传统的,有现代的,有当代的。

同类推荐
  • 眼川

    眼川

    《眼川》讲述:因为妹妹的病而回到老家的小村庄,像是新的平静生活的开始。为去世的母亲扫墓后,姑姑为了平复兄妹的心情,将他俩带到了那个名叫“眼川”的小溪旁。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他俩,但是异样的视线,却颤抖了哥哥的情绪。原本打算在这样宁静的小村庄里,平静度过父亲不在身边的日子,却发现,一切都不如期望。医院里眼神空洞的少女,眼川旁莫名其妙的请求,让他的疑惑萌芽;即使是最亲的人去世,也不被允许参加的葬礼,将疑惑膨胀;误入的密室,那神秘而恐怖的场所与漠然的袭击者,将他们的疑惑化作恐惧!
  • 竹马情殇

    竹马情殇

    痴男怨女,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爱恨交织。聪明人干糊涂事,老实人蒙不白冤;一纸荒唐协议,尤是乱点鸳鸯。美女老板身陷囹圄,公安局长伸援手;看似有情有义,实乃包藏祸心。
  • 不太平的太平间

    不太平的太平间

    也许是医院里太多游离于死神和凡间的人,所以黑暗的力量特别浓,尤其在停放尸体的太平间,这里静得可以听见死人的呼吸和每一阵轻风,也许是因为这里口粮充足,环境幽人,所以特别容易招一些灵界的东西……
  • 米乐的1986

    米乐的1986

    我们坐在护城河旁惟一残留的城墙上,现在是公元二零零九年,这段城墙早在我们出生前就矗立于此,历经岁月的风尘及两次大地震的考验却不慎败在城市规划的脚下,连贯的城墙被轰隆作响的挖掘机扒成了多米诺骨牌的样子,历史的防线被轻易移除,像剪除多余的指甲,只有我们屁股下这截残垣被当做永久性建筑保留起来,以便后人流连时知晓城市是从这里开始并从这里消失的。
  • 奇岩城

    奇岩城

    讲述了罗宾寻找法兰西皇室宝藏的故事,其中穿插冒险经历以及与一位高中侦探迷斗智的情节。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富于悬念,令人不忍释卷。
热门推荐
  • 百变大咖模仿秀

    百变大咖模仿秀

    草根龙套程东获得超级模仿系统,能神奇的模仿明星,无论是歌喉,外形,神态,动作,舞蹈……都能惟妙惟肖,无论是四大天王,御姐天后,劲舞女王,萝莉淑女,情歌王子,快男超女,欧美日韩俊男美女明星……程东都能100%高仿!有了这样逆天的本领,程东演出合同不断,身价飙涨,成为各大卫视争抢的综艺红人,赚大钱之余,美女明星之类你懂得。记者:请问程老师,你能模样苍老师么?程东:这个理论上可以……
  • 人生如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人生如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人生如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精选“文坛常青树”李国文的散文,既有《刘项原来不读书》《李斯西行》《大师的风范》等“历史散文”,也有《河对岸人家》《友情》《卖书记》《母亲的酒》和《试金石》等反映黑暗的“文革”期间作家内心的绝望、心酸和没有被泯灭的温情,更有《胡同之死》《汉子精神》等沧桑凝固的睿智,是全面了解作家其人其文的佳选!
  • 漫步云间

    漫步云间

    【巾帼不让须眉征文比赛参赛作品】十四岁的杨菁在母亲的坚持下,离家前往省城的三晋女校上学。与此同时,国内正在从一个动荡的环境中刚刚平复下来。在动荡中,杨菁和她的女校同学们又将做出一个怎样的选择?看似漫步云端的人是不是一定注定了堕落?多谢缘来是梦大大给我的鼓励。金陵女大校长曾经公开支持男女谈朋友应该是确有其事的。我在看一个纪录片里一位曾经的女校学生说起过。实在抱歉大家,我失言了。本来是计划好好更新的,又赶上我的书同时上榜推荐的时机。浪费了这个机会,我自己都觉得好可惜。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这一个月先回山西又跑上海最近又去了苏州,5月还要去山东完婚。因为婚期将近,和老公又是两地,真是好多的麻烦。最近可能更新上还有一些不稳定,现在先更一部分,等到5月以后会正常更新的。亲亲各位,请继续支持本书了!~~
  • 人工创造

    人工创造

    创造生命这活,所谓的神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些名字儿带神的终不过是力量强大的生物罢了。但是,但是,某个貌似贵族先生兼流氓头子的家伙却做到了。广袤的四块大陆、千奇百怪的人群种族、众多的国家、恢宏的战争场面、绚丽的武器坐骑装备。斗气、魔法、巫术、……一一粉墨登场。看被创造的“左氏一族”在这里展开一段快马轻裘、胡天胡地的逍遥人生。何小胖子新书《人工创造》,让你完美体验:爽爆到底的感觉。
  • 陆游在北宋

    陆游在北宋

    嘿嘿!大家都知道陆游是南宋的,不过据最近出土的一本不完全准确的史料记载:北宋也曾有个叫陆游的名人。他不但名震北宋,而且改变了当时的天下格局。至于为什么没有被载入史册,就不得而知了。
  • 遗落城邦:沙漠之城

    遗落城邦:沙漠之城

    茫茫沙漠里有什么?有漫天的黄沙,有偶尔过往的驼队,有珍珠般的绿洲……当然,在莫天脑海里,还有沙漠神鹰的矫健身影,还有那个不断被提起的神秘古城——沙漠之城。刘叔说:“你要找到开启沙漠之门的玉佩钥匙。”莫天问:“玉佩在哪里?”“不知道,从来没有人知道。”从此,莫天踏上了漫漫的危机四伏的江湖之路,开始寻找玉佩,寻找不共戴天的仇人,开始快意恩仇,开始亡命天涯……月圆之夜,在他筋疲力尽,绝望着将要放弃的时候,突然从沙漠深处传来震耳欲聋的声响……
  • 本事是干出来的

    本事是干出来的

    本书内容包括:干法决定活法、愿干胜于能干、机会只属于敢抗的人、本事是折腾出来的、能干还得会还、结果检验能力等。
  • 修行流浪记

    修行流浪记

    他,一个即将飞仙的人,却被陷害,虽成功逃出升天,却成为了一个凡人,逃出来之后就看到一个被毁容的丑女,而丑女确对他说:“你做的饭菜真好吃,我决定以后就让你养了。”他努力的再次逃走,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强大的凡人,而她虽然有点丑,虽然有点天真,却是一个修行之人,根本甩不掉,无奈只能当做认了个丑妹妹。
  • 梦往浮尘

    梦往浮尘

    穿越异世,满眼尽是古风古色。自己居然灵魂穿越到一个百毒不侵,灵力绕体和自己极为相似的女子身上。本不属于这个异世的思想,却偏偏受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大神青睐。辕夏禹剑,鸣鸿刀,天金琉珠,女娲石……各种神器和法术对于凌子晴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过这种设定听起来好像还蛮厉害的嘛,那么我便可以惩奸除恶,纵横仙侠了吗?正当凌子晴得意的时候,一股强大的气压袭来,直逼墙角。“你只管保护好女娲石,保护好自己不被妖怪吃掉就好。至于拯救六界什么的,还是省省心吧。”望着眼前的大神,凌子晴只想说:“大神,等等我!”
  • 倾世毒后:盛宠四小姐

    倾世毒后:盛宠四小姐

    相遇是一种宿命,爱上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想你是我最甜蜜的痛苦。她,一朝穿越,成为沫国唯一丞相何正威的嫡生之女。二娘三姐的陷害致使她嫁给并不受宠从未谋面的四皇子。政治联姻的失利让她受尽屈辱与嘲笑,关在禁宫三年;为了回去,为了复仇,她正一步一步变得嗜血...他,忘返于烟花之地,玩世不恭,谁知他才是帝位真正的得主?白天的四皇子,夜晚的白未晞..三年后的禁宫之游“你就是我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