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41900000001

第1章 序

她“不想说话”

崔道怡

“并非有人招惹,突然间就不想说话,脸上肌肉僵硬,心似铅注般沉甸。”这是冯晓晴一篇散文的开头。《不想说话》,只六百字,却写出了一种隐秘的心绪:似乎没有缘由,就是不想说话。其实,并非没有,而是心灵深处受到撞击,却一时表述不清、表达不尽其感慨万千的滋味。她举了两个例证:儿子宣泄对她的不满,她难以辩解;朋友遭遇痛苦的变故,她无法劝解。因而,惟有“不想说话”。

然而,她把这种心绪用文字记叙下来,归拢一处,遂结集为《心茧花开》。不断受到撞击的心,磨练出了僵硬的老茧,但并没有真的就像老茧那样,已经无动于衷。相反,她的心,年轻而温柔,通过文字抒发出来,犹如默默开放的花,焕发着幽香。这,便是散文。散文,是心的低语,是心的轨迹。冯晓晴领悟到:“人生在世,总有让自己值得回忆且留恋的光华时段”,她要“留住昔日的风采”。

于是,对故乡的赞叹,对生活的爱恋,结集一组《笛鸣悠悠》。

江苏大丰,是她生命的摇篮。这里原先是海,长江、黄河大量泥沙流入近海,使海岸线不断东移,造就了大丰的地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曾在这里“督盐”,修筑百里长堤。孔尚任来此著书,郑板桥在此作画,更有施耐庵《水浒》千古流传。这使她常想:

“脚下这片土地,是来自唐古拉山,还是来自巴颜喀拉?是来自天府之国的奇峰峻岭,还是来自旷达的狂草沙地?抑或都是。否则这里怎么会有如此宽广的胸襟,能容纳下千秋文武,四方才情。”

而她生活、工作于斯的大丰港,原先只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滩涂。几十年前,一班人受命于危难中,经受饥饿寒冷、风暴雨雪以及蛇虫侵袭,牛拉人推泥泞跋涉。熬过十六年的清苦孤寂,成就了这一深水良港。这使得她“感受到了力度沉雄、旷达壮美,感受到了苍茫无垠的滩涂上所蕴涵的一种精神:坚毅、刚强、无私、奉献,还有那源源不竭蓬勃涌动的激情”。“这是一片激情的土地,创业的热土,人文精神的领地”。“这儿,有藏北高原的辽阔壮观,有南方小镇的宁静秀美”。

对自然的崇拜,对友情的珍惜,结集一组《一池秋荷》。

“出生在夏季”,却“不知不觉爱上秋”,因秋“给人春夏劳作最丰美的回报”。“走过冬季”时,同情朋友的不幸遭遇。“瑛和涓忧怨的神情总在眼前显现交错,我惦念她们”,“等待温暖的春日,能捎给我走出困境的好消息。因我是她们忠实的朋友,曾与她们相互搀扶走过那寒冷冬季”。“友人异国归来,带回‘一池秋荷’”。那是一张照片,我笔名荷洁,她拍下送我,让我不要忘记“自己一生洁身自好的美好愿望”,“希望能像秋荷一样沉静厚重,将根扎得更深,将籽孕育得更丰实”。

对童年的记忆,对亲人的怀念,结集一组《风过原野》。

“苍茫原野浑蒙天宇下父亲一声长长的咏叹,穿过岁月的年轮,时时萦绕于我的耳边”,那是“流淌在心中的歌”,谱写着童年的梦想与遗憾。小时便“喜欢作文”,“贫乏的情感世界被美丽的文字撩拨得五彩缤纷”。其实,情感并非贫乏,而是相当活跃。为给自己买一条“心中的红绸带”,她让想吃鲜带鱼的奶奶只吃上了咸带鱼,从而心中留下个“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为给自己留下永远记忆,她“步行十里去照相”,那照片“记载着童真,记载着我生命奋斗历程的开始”。

对异乡的感受,对景致的欣赏,结集一组《寄情远方》。

“去北方”,感受到的是“空旷悠远,古朴热情”;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的是一次特殊的洗礼”。“情奔南方”,“郁结已久的情愫得以释放”。“我们相依抚摸过秋日的山水,老大不小的男女一改往日的矜持与沉稳,孩子般欢呼雀跃着,将红尘间的烦恼忧愁、痛苦不快通通抛至九霄云外”。“去井冈山,为的是寻求一种精神”。“他们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理想信念之花也便盛艳不衰了,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的引领,黑暗的中国才得以走向光明,走向莺歌燕舞的美好今日”。

冯晓晴的散文集,就是由她对生活、自然、故乡、亲人和友情五个方面观感连缀而成的。或曰此乃人之常情,无论何人都会对这五个方面产生观感。但观感是否敏锐和激扬,人与人间存在不同。如果专注物质,精神便会寡淡。这一类人,缺乏审美意识和能力,却往往又想说话,喋喋不休倾诉抱怨。而另一类人,审美成为素质,有时“不想说话”,心里却充盈着敏锐和激扬的感受,总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是艺术类型的人,是思维与情感丰美的人——冯晓晴就是这一类人。

《心茧花开》里有一篇《学会欣赏,心庭必会一路风景》,可以说是她的自况。在她心目中,欣赏,是情怀,是修养,是博大的胸襟;是本领,是境界,是激励与力量。而欣赏,就是爱心。读冯晓晴的散文,可以看到她对生活、对自然、对故乡、对友情和亲人充满爱心。这种高尚而优美的情感,或许正因爱之深沉,没有直接表白出来。惟其如此,见诸文字,更有一种历历在目又刻骨铭心之美。就像这部散文集的书名《笛鸣悠悠》,激昂而舒缓,又似文中章节“一池秋荷”,“沉静厚重”,“弥漫着一丝丝淡淡的幽香”。

2010年春节于北京

同类推荐
  • 一个人拥抱天空

    一个人拥抱天空

    书中收录的百余首诗歌,并非无关痛痒,而是如作者所说的那样,都是写得疼痛,像撕下胸口那块皮肉一样,鲜血淋漓,有着撕心裂肺的疼痛。意象丰富,感情真挚,文字透明。通过这些诗歌,不仅可以把我诗人自我的心路历程,而且更是社会变迁的某种精神写真。
  • 花非花 梦非梦

    花非花 梦非梦

    这既是一部揭秘红楼智慧的随笔集,又是一本剖析人情百态的指南书,本书告诉你,红楼不是梦,而是真实的人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宝钗的高明,不在于进取,而在于退让,懂得何时收敛锋芒,悠然而止。她的进退有据、行止得体、是一种高明的政治家素质。宝玉深恨别人劝他留心仕途经济。宝钗和湘云都曾因此碰一鼻子灰。而黛玉则因从未如此劝过宝玉,而让他更加敬爱,引为知己。在少女时代,我一定会站在黛玉一边,但现在,经历过职场和人情世故的种种之后,我想,我也会那样劝宝玉,至少,是让他求得安身立命的一样本事。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爱恨都会渐渐变得圆融起来,就连悲哀,也会消磨成偶尔的怅惘。红楼梦人物分析。
  • 沉默也会歌唱

    沉默也会歌唱

    这是一本你我都会感同身受的书。你只身在异乡打拼,在暗夜里痛哭;你在父母的争吵里深感自己的渺小和不幸,长大后一直在缝合心理废墟,整个青春是一场漫长的救灾;你感觉在某个阶段,人生的路好像都断在眼前,你想改变,却深觉无力;你在贫瘠中长大,受着蒙昧的教育,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青春被谁偷走,你丢失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几年。是的,它讲述的就是我们难以面对的痛楚和自我救赎。这本书,是一个人的大城漂泊记,是一代人的青春出走书。绿妖作为一个外地青年的标本,用自己的十年的生命写就了这本带着温度的书。她在这个城市如何努力,如何挣扎,如何沉默,如何奋起,她所遇到的尴尬和难堪,无所隐瞒,力透纸背,让你惊讶和震动。
  • 游学在台湾

    游学在台湾

    本书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一本书。
  • 古文观止鉴赏

    古文观止鉴赏

    在社会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车轮正以惊人的速度横扫世界,终日在电脑和千奇百怪的机器前忙碌的现代人,用电线、轨道、或航线,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
热门推荐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秦淮河畔

    秦淮河畔

    前世帝王今世侠,百花绽放争芳华。一世恩怨今生了,情仇虐恋思无涯。从秦淮河畔说起,明朝末年,朝政腐败,才子精英与秦楼名妓弹琴作对,饮酒赋诗,整个高层精英堕入烟花之地,时遇清军入关,在朝廷日渐消靡外敌来犯的动荡年代却产生了许许多多关于秦淮名妓的传说。
  • 国士无双杨宗保

    国士无双杨宗保

    北辽英雌萧太后,西夏枭雄李元昊,铁马金戈,吟诵一篇篇席卷天下的英雄史诗。心忧天下范仲淹,奉旨填词柳三变,文臣贤士,演绎一幕幕盛世大宋的文采风流。大宋王朝,这个极富文人气质的王朝,这个外交积弱但文化灿烂的王朝,在少数民族武治大行其道的年代,成就了中国古代空前绝后的文明。文武全才杨宗保,又如何在那个时代撑起民族的脊梁,锻造盛世的辉煌?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青春、人生与理想的篇章,其中包括胡适对年青人在思想修养、能力提升、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和引导。主题是关于青年人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这是胡适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今年轻人在求学做人方面面临困惑时的最好引导,对当下的年轻人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雕菰楼词话

    雕菰楼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亿六

    一亿六

    商界巨子王草根急需生个男孩传宗接代,岂料他的精子荡然无存。优生专家刘主任意外发现某俊男竟然拥有绝佳精子,却又对性懵懂无知。各方人马为这个号称一亿六的优异“人种”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一个俊男和三个性格迥异女人的情感纠葛波澜起伏,形形色色的人生巨变勾勒了一幅当代社会的风情画。
  • 密十三

    密十三

    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
  • 无尽逆天

    无尽逆天

    世人皆言,身死万事空,但其实不然。有些人的灵魂中蕴含妖性、灵性等神秘力量,这些人死后灵魂不灭,而且还会在一座名为轮回岛的奇异之地重生。轮回岛神秘、凶险,自古存在。轮回岛外围有四处凶地,不死生物、凶残魔兽遍布,恍如人间地狱。轮回岛中心地带仿如仙境,四季共存、平静祥和,与轮回岛外围相比简直就是天堂,但这样的环境却少有生灵愿意涉足其内,一个巨大的谜团等待后来人去探寻……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 墨轮

    墨轮

    始,初始。自宇宙初生以来,从黑化白,从无到有,无数次的爆炸与融合。没有事物能存在于再次新生后,连宇宙中的神灵也无法抵抗。但是,宇宙是不消亡的。他孕育了每个爆炸间的事物,同样也怜悯着万物。所以在每一个爆炸间,都有一个事物因爆炸而分散,又一丝不变地重新组合起来。它就获得了重生,随着宇宙一起新生。这种现象在我们这个爆炸间有了定论,叫做墨轮。以黑对白,轮回重生。上一个爆炸间留下了一本书,使得我们通晓古今,并终使我们脱离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