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2日是个星期五,连续工作五天,特别是第五天,开了一整天的会,身心俱疲,只想早些到家歇息一下。但是,想起晚上6:00还有一场外事活动,吉林出版集团的刘总早就约我,希望我见见日本讲谈社以副社长野间省伸为首的访华团队,只好打起精神去大自然东北菜馆赴宴。据刘总说,是日本朋友要求吃东北菜。
讲谈社也是家百年老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家家族企业,目前是日本最大的综合出版社,大量出版漫画,与小学馆、集英社并称为日本出版界的“漫画三雄”。出版社还有50多本杂志。现任社长是此次来华的副社长野间的妈妈。
特别让人记住的是讲谈社十分重视与中国出版界的交流,其创造了多个“第一”。早在1966年,野间省一社长就曾率领日本出版界首次访问中国,与廖承志先生和中国出版界交流,成为第一批与中国出版界交流的日本出版人。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讲谈社又率先与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了第一本中日合作的图书《中国之旅》。从80年代起,讲谈社与中国版协签署了《研修生接受协定》,20多年间,接受了40多名中国出版界的研修生。在野间给我的一张名单中,我见到了多名中国出版界的精英,如科学出版集团的总编辑向安全、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主任艾立民,还有引领中国图书装帧设计的“大腕”吕敬人和宁成春。前不久,我在浙江见到了浙江少儿社的罗俞君,她已经研修过一次,今年9月将再度赴日本研修。说到研修的收获,她由衷地说,日本同人对工作的认真,对选题的钻研,对图书的整体运作,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他们把讲谈社乃至日本出版界的现今管理模式带回了中国,同时,活跃在中国出版界的40多位曾在讲谈社研修过的出版人无疑也成了讲谈社的“大使”。
野间社长同时给我一张讲谈社近三年间出版和即将出版的中国图书“输出一览”,有九本,其中五本是漫画,四本是小说,有姜戎的《狼图腾》,海岩的《五星饭店》,还有准备出版的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我问其选书的原则是什么?答曰:《狼图腾》在中国畅销,并且欧美版权卖出了大价钱;《五星饭店》是因为在日本播出了同名电视连续剧;而《悲伤逆流成河》则是因为作者郭敬明在中国青少年中“粉丝”颇多,与同类的在日本也畅销的“轻小说”类似,有可能卖得好。回答得极其明白。
野间社长问我希望什么书向日本输出?其实,这正是我要问他的问题,他反倒问我。我说,我们做过一个研究,关于中国主题图书在国外的出版,结果是日本出版的最多,有的研究比中国学者还要深入,这得益于中日间的交往历史悠久,来往密切。所以,在向日本推荐中国图书时要慎重。日本可能不需要ABC类的图书,但太艰深的可能也不行。特别是日本出版业不景气,加之金融危机的雪上加霜,使得他们在选书出版时就更加谨慎。我带给讲谈社的诸位同人一本2009年刚出版的“向世界说明中国”书目,其中皆为我们精选的专为外国读者打造的介绍中国国情、文化、国际关系等的图书,供日本同行挑选。也许,他们会看中一些。
席间,说到电影《赤壁》,在日本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得益于日本民众对《三国》的热爱。我问社长对电影的看法,社长说难以评价,我哈哈一笑,说日本朋友含蓄,觉得不好也不愿意批评。社长感谢我的理解,看得出他是希望听到我的评价。我毫不隐讳地说,看了上集盼着看下集,是因为还有个期望值,看了下集才觉得没指望了。140元人民币,可能够一个月的菜钱了,但没看见什么,或者说,没看见值这么多钱的东西。大家多点头,认同我的说法。
社长一行此次访华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换了一个常驻中国的代表近藤大介,在北大学的汉语。小伙子礼貌,不笑不说话,颇讨人喜欢。听到他说“请多关照”,我立即关照说,国家与民族间的交流,语言固然重要,文化更加重要。如常驻中国,一定要了解中国文化。并且要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介绍到日本,同时将日本的优秀文化介绍到中国,图书是一个重要的媒介。近藤笑纳了我的“关照”,依旧笑着说,“请多关照”。
跨文化的交流是个大题目,肯定不是我说这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日本人点头不一定是同意你的说法,他不同意肯定不会当面回绝你,让你觉得没面子,这是日本文化。如果你把他们的点头当真,会耽误大事。好在我们只是聊天,并非谈判,所以不必刻意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但是,我真心希望日本朋友能将他们的真实想法讲出来,这样才能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注:同时来访的还有入江祥雄、三瓶久永、刘岳和近藤大介等六位。
讲谈社
讲谈社于1909年由野间清治在东京创立,是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也是日本主要的漫画出版社之一,同小学馆、集英社并称日本出版界的漫画三雄。
该社主要出版儿童、美术、文学、语言学、社会、哲学、宗教、地理、历史、科学、工业、农业、医学、音像方面的读物。该社从出版儿童读物和面向专家学者的廉价纸皮书到价格昂贵的豪华美术画册,出版范围广泛。
2005年8月31日,讲谈社(北京)文化有限公司(简称为KBC)在北京成立。这是讲谈社的第一家海外法人,同时也是日本出版界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独资文化公司。
讲谈社非常重视与中国出版界的友好交流。早在1966年,野间省一社长就率领日本出版界代表团首次访问中国,与廖承志及中国出版界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改革开放后,讲谈社同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了第一本日中合作图书——《中国之旅》,向日本读者介绍中国的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
从20世纪80年代起,讲谈社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签订了《研修生接受协定》,在20多年的时间里共接收了40多名中国出版界研修生,这些赴日研修生归国后都活跃在中国出版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