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8900000008

第8章 正编部分之二(1)

二六

贺黄公谓:“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赏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然“柳昏花暝”自是欧秦⑥辈句法,前后有画工化工之殊。吾从白石,不能附和黄公矣。

【赏析】

“柳昏花暝”颇有北宋词清新健朗的风格,而“软语商量”委婉细腻,则更有南宋词的韵致。两宋词中,王国维尤其偏爱北宋,由此不赞同贺裳之说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古人读诗品词极尽细腻,一词一语均细细咀嚼;今人读诗往往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此例多有镜鉴之功用。

二七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此遗山《论诗绝句》也。梦窗、玉田辈,当不乐闻此语。

【赏析】

陈师道作诗的方式是“闭门觅句”式的苦吟,与苏轼挥洒自如的方式迥然不同。他写诗并不学苏轼,而以同样重视推敲的黄庭坚为师。他不像苏轼那样才气过人,也没有黄庭坚那样精深的学力,但他在诗歌艺术上颇有自成一家的气概,有自己的风格追求。

陈师道认为作诗应该“宁拙毋巧,宁朴毋华”,他在创作中也贯彻了这种美学追求,从而创作出以“朴拙”为主要特征的艺术风格。陈师道的诗用字遣词很有功力,洗净风华绮丽。缺点是过于追求言简意赅,有时把诗句压缩过甚,以至于语义破碎。此外,有一些作品质木无文而缺乏情韵,显然,陈师道诗歌的缺点也是刻意求新造成的。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气质与才情,吴文英跟张炎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其词风皆与陈师道相去甚远,诗坛百花齐放,没有必要强求一统。

二八

朱子《清邃阁论诗》谓:“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将去。这般诗一日作百首也得。”余谓北宋之词有句,南宋以后便无句。如玉田、草窗之词,所谓“一日作百首也得”者也。

【赏析】

作诗须言之有物、抒发真情,这是诗歌的根本。倘若缺少了这个,诗歌就成了一个空壳子。那种只是炫耀技巧而无感情的诗歌是没有多少写作难度的。

宋诗与以前诗歌的一个大不同,是它更善于议论了,正如朱熹指出的“一直说将去”,这也算是宋诗的一大特点。而由此断言“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未免偏激了。而王国维说“北宋之词有句,南宋以后便无句”,也是他的一贯偏见使然。对张炎和周密的一概抹杀,未免有失一个学者治学所应有的客观态度。

二九

朱子谓:“梅圣俞诗,不是平淡,乃是枯槁。”余谓草窗、玉田之词亦然。

【赏析】

梅尧臣诗歌的题材开始导向日常生活琐事,这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开拓精神。自六朝以至盛唐,诗人们对生活中凡俗的内容不屑一顾;中晚唐开始,虽然诗歌不再回避平凡、琐屑的生活细节,但尚未形成风气。梅尧臣从日程生活中取材,把琐屑小事写得饶有趣味,实现了题材的开拓。

在艺术风格上,梅尧臣以追求“平淡”为终极目标。这种“平淡”,不是指陶渊明、韦应物的诗风,而是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一种超越雕润绮丽的老成风格。梅尧臣诗风的演变是以偏离唐诗风神情韵的风格为方向的,虽说这种程式有时给梅诗带来词句苦涩、缺乏韵味的特点,但它最终导致了新诗风的形成。梅诗的题材走向和风格倾向都具有开宋诗风气之先的意义。

三十

“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此等语亦算警句耶?乃值如许笔力!

【赏析】

这两句词的确显得生硬陈旧,没有新意,以“境界”而论,算是下品了。

三一

文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远在圣与、叔夏、公谨诸公之上。亦如明初诚意伯词,非季迪、孟载诸人所敢望也。

【赏析】

文天祥是宋末民族英雄的代表,他的早期诗作比较平庸,艰苦的战斗和苦难的命运升华了他的创作,从出使元营被拘逃脱直到从容就义,这一切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都反映到他的诗词创作中。他的很多作品充满了悲怆和激愤,显得大义凛然,往往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明初文坛上,刘基占有重要地位。他具有比较系统的文学思想。首先,从儒家“诗教”思想出发,强调作品的教化作用,认为应当“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照玄上人诗集序》)。这种教化作用,既可以对下移风易俗,也可以对上讽谕劝谏。他贬斥元代以来的纤丽文风,提倡“师古”,力主恢复汉唐时期的文学传统。刘基的文学创作,以诗歌最为突出。诗歌之中,又以乐府﹑古体诗为优。他在诗歌写作中,贯彻自己的文学思想,写了相当数量的讽谕诗。这些诗描绘元末明初的社会动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刘基诗歌的艺术风格比较多样,或求雄浑,或求婉约,或求奇崛,或求天然,兼容并包,卓然成家。与诗相比,他填的词大多内容空泛,情绪低沉,少有佳作。

三二

和凝《长命女》词:“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冷霞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梦断锦闱空悄悄。强起愁眉小。”此词前半,不减夏英公《喜迁莺》也。

【赏析】

对于夏竦的《喜迁莺》,历来评价不一,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首应制词,歌舞升平,谄词媚上,但是也有很多反对的意见。如果我们按照周汝昌等学者的说法,抛开对作者的评价,那么这首词还是能算得上是一首上乘作品的。“曲子相公”和凝所作《长命女》愁肠百结、缠绵悱恻,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也是词中上品了。

三三

宋《李希声诗话》云:“唐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疏,皆为佳作。后人有切近的当、气格凡下者,终使人可憎。”余谓北宋词亦不妨疏远。若梅溪以降,正所谓切近的当、气格凡下者也。

【赏析】

这一段论述,又是厚古薄今,褒北宋而贬南宋,未免太笼统,有失公允。宋朝由于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表现在文学上就是诗歌内容的世俗化,这是宋代诗词对题材的扩展,也是对中国传统诗歌的贡献。正是由于世俗化的影响,导致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格调不高,但是也自有它们的可爱之处。正如史达祖和他以下的词人也都有自己的开拓之处,他们对文学的贡献是决不能简单化地去认识的。

三四

自竹垞痛贬《草堂诗馀》而推《绝妙好词》,后人群附和之。不知《草堂》虽有亵诨之作,然佳词恒得十之六七。《绝妙好词》则除张、范、辛、刘诸家外,十之八九,皆极无聊赖之词。古人云:小好小惭,大好大惭,洵非虚语。

【赏析】

《绝妙好词》的选录标准偏重于格律形式,所以只录清丽婉约、优美精巧的词作;编排上以词家为经、以时代先后为顺序,体例严整。书中选录了许多不见史传的宋末词人作品,赖此以传,从中可见当时词坛不同风格作品的流行情况,为研究宋词风格、流派的演变发展提供了参考资料。《绝密好词》以姜夔为宗,“醇雅清空”,其选词也以此为最高境界,注重词本身的音节词藻之美,不注重词对现实的反映,也因此受后人诟病。

三五

梅溪、梦窗、玉田、草窗、西麓诸家,词虽不同,然同失之肤浅。虽时代使然,亦其才分有限也。近人弃周鼎而宝康瓠,实难索解。

【赏析】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朝代进入它的弥留之期,往往也是这个朝代文学的衰亡时期。南宋末年词的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收缩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词人已经很难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创作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在亡国的大背景下,虽然有不少词作失之肤浅,但是词中所传达的那种黍离之悲、切肤之痛,表现得幽咽悲愤,又寄托深远,也往往是前人所不及的。

三六

余友沈昕伯自巴黎寄余《蝶恋花》一阕云:“帘外东风随燕到。春色东来,循我来时道。一霎围场生绿草,归迟却怨春来早。锦绣一城春水绕。庭院笙歌,行乐多年少。著意来开孤客抱,不知名字闲花鸟。”此词当在晏氏父子间,南宋人不能道也。

【赏析】

沈昕伯《蝶恋花》一词,不管是用语还是造境,都显得十分平庸。王国维赏赞其在晏氏父子之间,未免失之公允。

三七

“君王枉把平陈业,换得雷塘数亩田。”政治家之言也。“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诗人之言也。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故感事、怀古等作,当与寿词同为词家所禁也。

【赏析】

罗隐的诗作警快通俗,他写过很多政治讽刺诗,嘻笑怒骂,涉笔成趣,不拘一格,但常因此失之浅薄。然而仅此一例,还不能妄断“感事、怀古等作,当与寿词同为词家所禁”。文学创作的题材可以尝试多元化,不应当有固定的标准。诗圣杜甫、词圣稼轩即有大量感世怀古之作,多为古今诗作的上品;祝寿应制之作中也多有好诗。罗隐的“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当与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同为千古讽谏名句,其诗情给人的震撼力量丝毫不逊色于其它题材的作品。

三八

同类推荐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
  • 大搜捕

    大搜捕

    本书内容包括:苍山出奇兵;大漠追凶记;扫荡假烟“王国”;押钞车血案;梦断金山等。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 不经意中的成长

    不经意中的成长

    本书是个人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散文与诗词作品,分“茶乡孺子牛”“亲情永驻”“不经意中的成长”“旅行漫笔”“闲情逸致”“家乡美”和“诗词拾零”七辑,这些有关茶乡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温良铺陈和委婉叙说,来自一位语调平和的茶乡中年男子,阅读他这些散淡的文字,让人有余香盈口之感。
  •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生命中没有恒久不变的风景,只要我们的心朝着阳光的方向,那么每个清晨,当你睁开眼的瞬间,每一缕透进窗户的阳光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阅读美文、感受生命,让心灵在美文的浸润中沉静,也让心灵在自然的世界里释放,更让青春在阳光的舞动下飞扬。
热门推荐
  • 这一世.永不相见

    这一世.永不相见

    那年杏花微雨17你20.或许从那年开始就是错的我们本就不应该开始的。就不应该相识。如果不是如此这18年的煎熬我又该和谁述说?桃花香,香至彻骨,我是一只坠落异域的蝴蝶
  • 海盗之谜

    海盗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是谁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绑架了凯撒大帝?是谁曾使整个欧洲瑟瑟发抖、为之战栗……是神出鬼没的海盗。本书为你揭秘海盗的世界,让你领略海上冒险生涯的残酷与激情!
  • 鱼向反方向游

    鱼向反方向游

    个人品牌就是“反方向游”! 本书的诸多案例表明,不管是明星、CEO,还是“草根”阶层、职场人士,个人品牌变得越发重要。现在,在“世界是平的”环境下,打造个人品牌更意味着如何使自己与众不同。
  • 甜妻带着小萌宝

    甜妻带着小萌宝

    一场意外,她被那个男人吃干抹净,未婚先孕,沦为城中笑柄!该死的女人,睡了他的人,偷了他的种,还想过的春风得意?做梦!七年后,她带着天才儿子耀眼回归,再次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当腹黑遇见腹黑,拼的是演技,讲的是计!只是……男人冷笑,这吃里扒外的变态熊孩子确定是他的种?
  • 学会控制可以得到更多

    学会控制可以得到更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精彩,更有意义,本书从十个方面入手,探讨了人的习惯、情绪、欲望、情感、爱好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进而使人们意识到,只有学会控制,行为适度,才能控制、掌握自己的命运。
  • 狼王宠妃

    狼王宠妃

    离歌睁开眼睛的刹那,看见的不是身着奇装异服的丫鬟,或是‘爹娘’之类的与她其实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而是一双泛着幽幽绿光的眼睛,那双眼里满是冰冷跟嗜血,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痛。没错,离歌异世游遇到的第一个人,哦,不,动物是只狼,一只受了伤,仍旧能轻易撕碎她的狼。离歌原本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地收了它当宠物,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晨曦铺展开的那一刻,离歌还未睁开眼,便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掐住了喉咙,低沉带着磁性的声音在她耳边幽幽响起:“想让我当宠物?”那冰冷的语调,嗜血的气息让离歌生生打了个冷战。唔,她是万万也没想到自己穿来第一眼就这么幸运能遇到传说中的‘狼人’,而且这位‘狼人’还特么的白天变人,晚上成狼,一只真正的狼。变身时全身骨头像是被捏碎之后再重新组合一般,冲天的嚎叫,残忍的自虐让离歌对这个‘狼人’心疼异常。不分日夜的照顾,自残时的强势制止,没带一丝怜悯跟害怕的离歌也渐渐入了那只狼早已冰封三尺的心里。翎墨,本是青罗国青翼王,本来还念着那些一点微薄的亲情,皇帝的猜忌,兄弟的毒害,让俊朗的天怒人怨的青翼王变成了一只凶残可怕的狼,也彻底粉碎了他心中仅剩的一点人性。他发誓,自己恢复的那一日,便是他杀尽那些‘亲人’之时。离歌,现代隐世家族的女儿,因为天赋,自小便被扔进野兽成群的森林中,等到用她之时,族人才勉强想起她,心中存着感动的她还没来得笑开,就被送到了野兽口中,闭眼的刹那,她才彻底意识到人性的自私远远超过动物。两个同样被抛弃的人重生之后在这变幻莫测的乱世凶年又将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日月星移,万事变幻莫测,但始终不变的却是那两颗紧紧相依的心。
  • 凤驭凰之帝女无双

    凤驭凰之帝女无双

    二十余载的内心压抑,穿越而来,她只想活得随心所欲肆意潇洒;乱世天下,帝女星现,他应天命护她登上九五之尊,肆要将她调教为千古女帝。当她遇上他她说:“我就是匹脱缰野马,不适应宫里条条款款的规矩。”“是么?”他笑得别具深意:“本国师恰巧最喜驯兽,尤其是烈性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废婿

    超级废婿

    被人陷害,家破人亡,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只有未婚妻收留了我。一朝醒悟,奋起反抗,好男人就要顶天立地,用生命守护自己的女人!我是上门女婿,但我不是废物,我是最强未婚夫!
  • 拯救男神…经病

    拯救男神…经病

    很久以前,万年小真空写手许默默从未想过,她最喜欢的作者,又低调又高冷的LUX大神在现实中竟然会是这样一个人……他其实是个家里蹲;他其实是个龟毛强迫症;他其实非常软萌可欺,可捏圆可拍扁;他其实又长得非常……这是一个男神经病进化成男神的蜕变史;这也是一个隐藏属性为宅男女神的妹纸抱得男神归的恋爱故事。
  • 南城以南不下雪

    南城以南不下雪

    年少的秦莜不懂什么是烦恼,遇到喜欢的人无所顾忌的追,年少的莫奈背负着许多无奈,纵使这样,却依旧深陷其中。傲娇大小姐vs清秀潜力股,“秦莜,你还小,你不懂,离开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不够爱。”那时的秦莜以为地老天荒,长大了才知道不过是镜中水月。“莫奈,我们回不到过去了……”莫奈再次回头以为能破镜重圆,却未想过秦莜不会一直站在原地。最终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