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8300000026

第26章 陆耀东教授之新诗及其现代文学研究印象(2)

《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后,陆先生在新诗诗人、流派方面的研究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徐志摩评传》、《冯至传》等书,大多以史为据,将传主的生平与书写文字作为依凭,总是力求做到无一字无来历。他在中国新诗研究方面的治学心得和长期积累,使得他笔下的传记和评传也都具有极强的学术风味,学术性与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的结合。《徐志摩评传》和《冯至传》,都说得上是开风气之先,将作者的生平对创作道路的影响,以及对作者作品诗美的评介和探讨作为传记的主体部分,而对于普遍传记所浓墨重彩的传主轶事奇闻,则淡然处理。

《徐志摩评传》甫一出版,其不落俗套的写作模式和极具品格、颇有见地的评传方式,便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好评,被称为是“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事实出发,于好处说好,于坏处说坏,不以其坏处掩其好处,也不以其好处否定其坏处,不因袭成见,不固执偏见的科学著作”。赵家璧先生在读后致信作者说:“你的评论,我认为既符合史实,也符合诗人的个性,可称最值得给徐志摩研究提供资料的一本好书!后面三篇评作品的查证,说明你这几年确实下了扎实的研究功夫,值得我向你学习、致敬!”《徐志摩评传》后被收入《中国20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另外由他主编的《徐志摩全集补编》(共4卷),资料搜集翔实完全,对徐志摩的生命、思想和创作做出了全面整体的评价,也可称是徐志摩研究的集大成者。

1988年他撰写的《中国现代四作家论》一书出版,《光明日报》在介绍该著时说到该书“命题新颖,论锋尖锐,材料翔实,笔力丰厚”,“作者系长期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其文风严谨,思路开阔,既占有大量的原始资料、又富有独特的学术眼光”。书中长文《冯至评传》,尤其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由于这篇评传的写作,借用了冯至写作《杜甫传》时候“以杜写杜”的写作方法,不仅通过传主寻得相关材料,而且通过写信、采访等方式,从其他知情人手中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至于连冯至本人都曾经对陆先生感叹道:“我真想不到你竟然能找到《骆驼草》,这种搜集精神,真使我感动。”从1980年代初开始,陆耀东先生就计划着手开始《冯至传》的写作,“像冯至先生写《杜甫传》一样,把它作为一部学术著作而不是文学创作来写,以作家的书面文字为依据,‘以杜写杜’,尽量接近‘无一字无来历’。”(《冯至传》“后记”)也就是这种严谨得对自己近乎苛刻的态度,《冯至传》经过了长达20年的写作,直到2003年才终于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出版。该书通过对传主诗作、学术著作的研究,将材料记录的生活与冯至的现实生活链接,来反观冯至的生平思想,以文品来观人品,将人物还原一个历史的真实,深刻揭示了诗人成长转变的创作旅程,毫无疑问是目前有关冯至的生平传记中最为优秀、可信的研究成果了。

在现代诗人中,除了用力最深的徐志摩研究、冯至研究以外,陆耀东先生还对闻一多、艾青研究史颇多关注,花了很大的功夫清理和分析这些诗人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同时,他还写作了一些诗歌研究文章,以求对历史上被低估或者忽略的诗人(比如王独清等诗人)进行重新发现和认识。这些都能使得现代文学史研究能够得以获得一种新的思维和视野,一种不一样的眼光和角度。

如果说在诗人研究中,徐志摩和冯至是陆耀东先生用力最深也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诗人,那么,在诗歌的各种体式研究中,长篇叙事诗的研究可以说是陆耀东教授给我们的另外一个惊喜。陆先生对叙事长诗尤其是四十年代长篇叙事诗研究方面倾注了不少心力,融入了自己对叙事诗的深刻思考和理解。陆耀东先生涉猎和研究的众多长篇叙事诗,我相信对大多数即使长期从事诗歌研究的学者来说,可能都是闻所未闻,遑论研究评说了。

由于中国诗歌自古重抒情不重写实,因此古代少有长篇叙事诗,这已成为一个学界共识。但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战火连绵,长篇叙事诗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于是这种文学体裁也被得以充分利用,在特殊时期显示出了特殊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水平。陆先生通过撰文将上世纪四十年代涌现的大量叙事诗作为一个典型例证,通过对四十年代长篇叙事诗的历史清理,仔细研究了四十年代叙事长诗的创作出版情况,追溯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细述了诗歌这种体裁样式所蕴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这种重新评价,纠正了人们由于对中国现代叙事诗了解不足,以至认为中国现代叙事长诗一直数量少、也不甚发达的固有看法,肯定了中国现代叙事长诗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等历史成就,并为《奴隶王国的来客》等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正名,将历史上被忽略的优秀的叙事长诗的地位和价值凸显出来,使它们的价值和历史地位能够在现代文学史上得到正确对待和估量;当然,与此同时,他也指出了叙事长诗创作的缺陷和不足,如诗歌创作由于急于表达某种情绪而显得语言直露或“粘滞于物”,缺乏一种形而上的思考和对象外之旨的诗学艺术追求等。

陆先生对长篇叙事诗的研究中,不仅对各类作品类型和流派作出了详细分析解读,在对叙事长诗的创作和理论建设方面,也提出了不少中肯而切实的意见和评价。如在叙事内容方面应追求“象外之旨”,突出诗意的丰富性甚至无限性,否定“叙人民之事”的流水账式和堆砌苦难式对诗歌叙事的简单化理解;在叙事成分安置上,注重情节的跳跃性和对“虚”的蕴含抒情和诗意的成分的描写,以便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和美感;在刻画人物和语言要求上,笔墨细致,细节生动描绘,语言精炼精美富有张力,不能因为叙事诗的篇幅较长而放弃对诗美方面的追求;在诗歌风格方面更是肯定“百花齐放”、鼓励创作的多元性,反对将杰作奉为圭臬、样板,抑制了文学的创新和个性的生长,于文学特质和发展不利。这些理论建设有的放矢,对叙事诗发展和进步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对叙事长诗的进一步创作发展或理论研究方面,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陆耀东先生1930年8月生于湖南邵阳,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在学术和教学研究前沿数十年如一日,既有湘人的执著韧性,也有一个经过学术和生活风风雨雨老人的睿智和宽容;有在诗歌领域持续研究的专一,也有在整个文学研究领域的广泛涉猎和留意。也许一般人更多的看到的是陆耀东先生在现代诗歌研究中的显著成就,其实,在诗歌研究之外,陆耀东先生对整个现代文学的理论问题和学术发展,也多有贡献。

他曾在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方面,对传统的批判与继承的关系问题上,一再反对“五四”文化断裂论,认为五四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是有批判的继承,只是由于在文学转型期,任务是转型,要求创新,才不强调传统,但传统的思想是潜移默化的,不可能完全断裂;并且各个理论批判家对待传统的态度,也并不一致,个人对传统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因而是复杂的,不可以一刀切,一以视之。并同时也指出现代文学理论在对传统继承方面做的还不够,尤其对传统的不同声音还不够重视。

不少学者都已经意识到,在鲁迅研究领域,陆耀东先生更是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先后出版过《鲁迅小说独创性初探》、《鲁迅及其作品》、《论鲁迅前期思想》等著作,成就卓著。他在鲁迅研究领域,重点研究的是关于鲁迅的思想及其小说。《在鲁迅与“拉普”派》系列论文中,他将鲁迅后期文艺思想与“拉普”文艺理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同时还对拉普理论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鲁迅与尼采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试谈鲁迅评尼采》,在当时就尤其既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又具有非同一般的学术勇气。因为陆先生在1978年开始研究鲁迅与尼采课题,当时国内哲学界除个别人外,没人敢涉及这个“悬崖”上的问题。后来《试谈鲁迅评尼采》从几万篇鲁迅研究文章中脱颖而出,入选《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这种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坚持真理的勇气,终于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引导鲁迅研究走向了一个更加广博、深刻的领域。因此张梦阳在《鲁迅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史概述》中对此评价说,“陆耀东这篇论文的学术意义在于在新时期里较早提出了鲁迅与尼采比较论的课题,系统归纳了鲁迅在三个不同时期对尼采的不同评论,理清了鲁迅对尼采的认识过程,并揭示了这一认识过程与鲁迅的整个思想发展历程的内在联系,为鲁迅与尼采比较论的纵深发展开了一个好头。”赵家壁也认为这篇论文是是继王元化1939年文章之后的一个新的研究成果,他评价论文“材料丰富,观点鲜明,分析深入浅出,是有学术价值的专论文章”,并赞扬此文是“一个大突破,是一次可喜的大收获”。

这篇论文对鲁迅与外国文学思潮的某种深刻联系进行了联系对比,使得鲁迅研究能够走出固有的研究,走向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和领域。

在现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上,陆先生同样也站到了时代的前沿,大胆追求真理,较早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纠正理论偏差,率先对一些“左”的思想在学术上的遗留问题发难。1984年,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上,发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争议的作家作品评价问题》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应。发表之后,在学术界也引起了极大反响。文章以《新月》、《现代》作家群为例,提出“有争议的作家”思想复杂,应该恰当肯定其历史地位和价值,防止一刀切。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了纠正以作家的思想分析代替作品分析等错误的评价作品的标准,倡导以文学内部标准评价作家作品的文学风气,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陆耀东先生虽然已经是79岁高龄的学者,但通读其近年来的各种著述,思想锋芒不但没有丝毫的减弱,相反倒真是老而弥坚——他对现代诗歌审美性的固执,对流派和各种主义的淡化,对现代文学、华文文学跟中国传统以及西方文学文化,甚至跟道德和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关系的认识,都显得既前卫又恰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期待着《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二卷、第三卷的出版,期待着这样一个智慧而宽厚的前辈学者为学界勾勒一幅完整的现代诗歌历史图谱。

[参考文献]

[1]陆耀东学术成就简介[J],江汉论坛,2007,(6)。

[2]陈卫,严谨治学写诗史——评陆耀东先生的《中国新诗史》(第一卷)[J],长江学术,2007,(3)。

同类推荐
  •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本书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具个性、最富宗教感的女诗人吉皮乌斯的著名回忆录,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交游极广,名噪一时,她和丈夫开办的家庭沙龙一度成为彼得堡文化中心、俄国知识界的一块绿洲。她以敏锐和细腻的观察力、非同一般的表达力,刻画了一系列独一无二、有着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的人物,真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学界、思想界、宗教界及上流社会的种种情状和怪相。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女性,通过作者姜光丽个人工作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一路花开》从女性视角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折射社会前进的脚步,聆听时代敲响的足音。
热门推荐
  • 轩辕兼帝水经药法

    轩辕兼帝水经药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苗宫夜合花

    苗宫夜合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商人经商手册

    商人经商手册

    本书精心浓缩了中国21个地方商人的性格特征、经商理念、经营风格,为你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借鉴。
  • 她是我的女人

    她是我的女人

    绵羊,性格温顺的一种食草性动物,它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靠的是什么?族群,庞大的族群,让你杀不完,吃不完的庞大族群······
  • 读禅有智慧

    读禅有智慧

    《读禅有智慧》一书构思独特,行文流畅。本书从禅宗的小故事入手,深入浅出,把深奥的禅理讲得通俗易懂,适合每一个读者,特别是对禅宗没有接触过的初学者。作者又是匠心别具,结合深奥的高僧禅诗,使得行文上更具魅力,在阅读的美感上更上一层楼。
  • 尉缭子

    尉缭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8年1月1日出版发行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三辑十六种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优秀散文,并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言语与华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天可汗李世民之血色玄武门

    天可汗李世民之血色玄武门

    本书以玄武门之变为线展开隋末唐初生动的历史画卷,分为五篇。前奏篇介绍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讲述隋末乱世中李氏父子逐渐起家的过程,为之后兄弟争位埋下伏笔;开端篇描述秦王党和太子党的形成,从此双方壁垒分明;发展篇描述双方的矛盾如何随着一个个“小事件”——“刘黑闼事件”、“杨文干事件”而激化,最终演变成针锋相对;高潮篇是本书的核心“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最后的结局篇点出宫变之后两党参与者们最后的归宿与命运。
  • 诡香销魂

    诡香销魂

    一个莫名其妙的“哥哥”传授了我高深道法,从此我要代他参加各种比斗,助他去报血海深仇……但渐渐的,我发现了他竟然非人非鬼!这一切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 商骄

    商骄

    李易,纽约华尔街最神秘的,令无数国际大财团们,大企业家们闻之色变的一代商骄,LUYIS.LEE,为了揭开一个困扰他十几年的迷惑,也为了报恩,回到一个国内的二线城市M市,成了一个小公司的项目经理……他本来只是想了切自己的事情,却陷入了一个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旋涡之中……可爱的小秘书,冷艳孤傲的美女总裁,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美女校花……面对这形形色色的美女,他该如何自处?